市中医药知识竞赛比赛考试复习题库_第1页
市中医药知识竞赛比赛考试复习题库_第2页
市中医药知识竞赛比赛考试复习题库_第3页
市中医药知识竞赛比赛考试复习题库_第4页
市中医药知识竞赛比赛考试复习题库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医药知识竞赛题库

1.艾滋病病毒携带者怀孕以后,婴儿受感染的可能性是多大?:A

A如不预防30%上下;服用合适的抗艾滋病毒药,孩子感染该病毒的比率可降

至10%上下

B预防不预防,都是100%被感染,所以应该一律引产

C预防不预防,都是100%不被感染,所以该生还是要生

2.下列关于我国艾滋病“四免一关怀”政策描述,不正确的是:C

A对全国农村艾滋病病人和城镇经济困难的艾滋病病人免费药物治疗,并提供

经济补贴

B为自愿咨询检测的人员免费提供咨询和初筛检测,艾滋病病人的遗孤实行免

费上学

C对孕妇实施免费艾滋病咨询、筛查和抗病毒药物治疗,减少母婴传播

D将经济困难的艾滋病病人及其家属纳入政府救助范围

3.在何种情况下长时间口对口接吻可以传染艾滋病毒的表述不正确:C

A口腔溃疡和牙龈出血中任一种病都可能传播。因为你不知道对方是不是HIV感

染者

B牙齿很锋利,长时间口对口接吻容易擦伤口腔、舌、嘴唇粘膜

C任何接吻都不会传播艾滋病

4.艾滋病在熟人圈子里有可能传染,原因是:B

A难免有唾液、皮肤等各种接触,防不胜防

B可能通过不可知的、尚未发现的途径进行体液传播

C熟人圈子里携带艾滋病毒者几乎没有,难免发生没有防范措施的性行为

5.对待艾滋病人或疑似艾滋病人,以下哪些做法是正确或正当的:C

A不和艾滋病毒感染者一起跳舞、游泳、吃饭

B知道他是艾滋病毒感染者,就应躲他远远的

C如果我的熟人感染了艾滋病,就帮他求医问药,而不是退避三舍

D被三陪女摸了一下手,也应该到防疫部门做化验

6.艾滋病宣传日是每年(A)

A.12月1日

B.12月8日

C.12月15日

7.下列哪一组药是辛温解表药:答案D

A.羌活独活白芷B.银花菊花薄荷

C.升麻葛根桂枝D,蒿本辛夷细辛

8.具有“呕家圣药”之称的药是:答案D

A.香蕾B.紫苏

C.桂枝D.生姜

9.具有“疮家圣药”之称的药是:答案a

A.连翘B.紫苏

C.桂枝D.生姜

10.芦根、天花粉的共同功效是:答案B

A.清热利湿B.清热生津

C.清热止呕D.清热解毒

11.桅子的功效是:答案B

A.清热泻火,除烦止渴,燥湿解毒B.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

C.清热泻火,燥湿解毒,消肿止痛D.利水渗湿,清热解毒,除烦止呕

12.哪一项不是黄柏的功效:答案D

A.清热泻火B.清热燥湿

C.泻火解毒D.止血安胎

13.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功效的药物是:答案C

A.黄连B.桅子

C.黄苓D.黄柏

14.善泻三焦之火的药是:答案D

A.连翘B.穿心莲

C.芦根D.桅子

15.具有清退虚热共同功效的一组药物是:答案A

A.黄柏地骨皮知母B.地骨皮黄连生地

C.白薇胡黄连石膏D.银柴胡玄参桅子

16.因情志刺激,突然出现下焦胀满,甚至小便失禁。此因:A

A恐则气下B悲则气消

C惊则气乱D再则气缓

17.在温病学方面,创立以“三焦为核心”的辨证论治方法的医家是:B

A朱丹溪B吴鞠通

C吴又可D刘完素

18.与语言、严自、呼吸的强弱有关的是C

A营气B卫气

C宗气D元气

19.言人身脏腑之阴阳,则脾为:C

A阴中之阴B阴中之阳

C阴中之至阴D阳中之阴

20.“肝火犯肺”是属于:D

A子病犯母B相克

C相乘D相诲

21.易使人出现各种It证的是:D

A风邪B暑邪

C燥邪D火邪

22.属于阴中之阳的时间是:D

A.上午B.下午

C.前半夜D.后半夜

23.“益火之源,以消阴翳”的治法适用于:C

A.实寒证B.实热证

C.虚寒证D.虚热证

24.在阴阳失调病机中,阳偏衰以哪脏为根本:D

A心B肝

C脾D肾

25.“用热远热,用寒远寒”是指治疗用药应注意:B

A因人制宜B因时制宜

C因地制宜D治标

26.“大实有羸状”的病机应属于:C

A虚中夹实B真虚假实

C真实假虚D虚实夹杂

27.我国第一部炮制专著是:b

A、五十二病方B、雷公炮炙论

C、黄帝内经D、本草纲目

28.最早的炭药一一血余炭是在哪本著作中首先提到的(C)

A.《五十二病方》B.《伤寒论》

C.《黄帝内经》D.《神农本草经》

29.下列哪木著作成为当时国家法定制药技术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A)

A.太平惠民和剂局方B.本草纲目

C.炮炙大法D.修事指南

30.世界上第一部由政府颁布的药典为b()

A.《本草经集注》B.《新修本草》

C.《神农本草经D.《本草纲目》

31.何首乌经炮制后其c()

A.抗衰老作用增强B.补血作用增强

C.泻下作用减弱D.免疫作用增强

32.宜晨服的方药为a

A.左归丸B.六味地黄丸

C.杞菊地黄丸D.银翘散

33.提出疫气说的医家是:b

A.吴鞠通B.吴又可C.叶天上D.薛生白

34.同起于胞中,“一源而三歧”的奇经是

A.冲脉、任脉、带脉B.督脉、任脉、冲脉

C.任脉、督脉、带脉D.督脉、冲脉、带脉

35.既能耗气伤津,又能生风动血的邪气是;b

A.风B.暑C.燥D.火

36.“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用于治疗(b)

A.虚寒证B.虚热证C.实热证D.阴损及阳证

37.脉来应指圆滑,如珠走盘者为(c)

A.动脉B.长脉C.滑脉D.数脉

38.下列哪项不属实证范畴(d)

A.食积B.气滞C.水停D.内燥

39.肝阳上亢引起的头痛,其头痛的症状特点是(a)

A.头晕胀痛B.头晕健忘C.头痛剧烈D.头痛绵绵

40.金元时期,被后人称为“寒凉派”的医家是:a

A.刘完素B.李杲C.张从正D.朱震亨

41.“利小便即所以实大便”的理论依据是:d

A.肺通调水道B.脾运化水液C.小肠受盛化物D.小肠泌别清浊

42.具有联缀四肢百骸,主司关节运动作用的是:a

A.经筋B.经脉C.经别D.别络

43.造成行痹的主要邪气是:c

A.寒邪B.湿邪C.风邪D.热邪

44.下列何症不属于实性病理?:b

A.壮热B.五心烦热C.二便不通D.痰涎继盛

45.下列何项不是风邪致病的常见症状?:d

A.汗出B.恶风C.鼻塞D.烦躁

46.泻南补北法是指:d

A.泻肝补肺法B.疏肝健脾法C.泻心健脾法D.滋肾泻心法

47.患者身热不扬,午后热甚,属于:c

A.阳明潮热B.阴虚潮热C.湿温潮热D.骨蒸潮热

48.寸口脉分候脏腑,肝胆病变反映于:b

A.右关部B.左关部C.左尺部D.右尺部

49.阳虚与气虚的主要区别:c

A.有无少气懒言B.有无神疲乏力C.是否出现寒象D.小便是否清长

50.四逆散证中“四逆”的原因是()o

A.阳气虚不能温煦四肢B.寒凝血脉

C.血虚不能濡养之故D.阳气郁不得至于四肢

51.下列各方,除()外,均可治疗痰饮喘咳。

A.麻黄汤B.小青龙汤匚三子养亲汤D.定喘汤

52.下列药物不属于痛泻要方组成部分的是()。

A.白术B.防风C.黄连D.白芍

53.玉女煎的功用是()o

A.清胃凉血B.清热生津C.清胃滋阴D.泻脾胃伏火

54.下列方剂中擅长于渗湿止泻的方剂是()。

A.四君子汤B.参苓白术散C.玉屏风散D.补中益气汤

55.吴茱萸汤的功用是()。

A.温中补虚,降逆止痛B.温中益气,健脾燥湿

C.温中补虚,降逆止呕D.温中健脾,和里缓急

56.四物汤是由下列何方衍化而来()

A.胶艾汤B.圣愈汤C.八珍汤D,以上都不是

57.天王补心丹主治的心神不安是缘何所致()

A.心血不足,心火上扰B.阴血不足,肝阳偏亢

C.肝血不足,血不养心D.阴亏血少,心肾不足

58.补阳还五汤的主治证病机是:()

A.寒凝气滞,血行不畅B.正气亏虚,脉络瘀阻

C.风寒湿邪痹阻D.风痰阻络

59.下列何方中不含黄芭:()

A.补中益气汤B.当归补血汤C.固冲汤D.四物汤

60.煎中药应用沙锅而不用铁锅吗?是。(1.受热均匀2.铁锅将使药中狗糅

质变成鞅酸,减低药效,也造成很多生物碱不能吸收。)

61.饮酒能御寒吗?不能。导致皮肤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加,身体发热,感觉

上不冷了,但皮肤散热,体温下降。)

62“独取寸口”以诊全身疾病,体现了中医学“见微知著”的诊断原理。(对)

63.张从正倡“相火论”,用药以寒凉为主,后世称之为“寒凉派”。X

64.“益火补土法”,目前临床上多指温心阳以补脾阳的一种方法。X

65.“重阳必阴,重阴必阳”,即是阳损及阴,阴损及阳的一种病理改变。X

66.病毒进入人体引起感染的途径有哪些?至少三种。

a.空气飞沫;b.食物或液体;c.皮肤伤口;d.性接触传染;

67、人一旦被狗咬伤、抓伤时,要采取哪些处理措施?

答:要立即用清水、肥皂水冲洗伤口,用消毒的针刺破伤口便其出血,除比之

外还要在伤口周围和皮下注射狂犬病免疫血清。

68、.胸痹之心血瘀阻证的临床主要特征是什么?

答案:胸部刺痛,固定不移,入夜尤甚

69、.眩晕之肾精不足证的临床表现特征是什么?

答案:眩晕日久不愈,耳鸣如蝉,腰膝酸软,健忘

70、小儿暑温的三大主症是什么?

答案:高热、昏迷、抽搐

71、推动人体生长发育及脏腑功能活动的气是什么?

答案:元气

72、.手三阴经的走向规律是什么?

答案:从胸走手

73、.最易导致疼痛的外邪是什么?

答案:寒邪

74桂枝汤的配伍特点是什么?

答案:1.桂芍等量,辛散酸收,散中有收,汗中有补,调和营卫,2.辛日化阳,酸日化

阴,刚柔相济,调和阴阳;3.邪正兼顾,发表散邪不伤营阴,敛阴和营不留邪

75.称为“罢极之本”的是什么?

答案:肝

76.何谓产后三急?出自哪里?

答案:产后三急是指:呕吐、盗汗、泄泻。见于《张氏医通》云:“产后诸病,呕吐

盗汗,泄泻为急"

77.月经病的主要病因是什么?

答案:外感六淫,内伤七情,房劳多产,饮食不节,劳倦过度

78.夏天为什么用绿豆汤斛暑热?

答案:绿豆味甘性寒凉,有解暑热,除烦热,解毒的功效

79.具有升浮性质的性味有哪些?

答案:辛、甘,温

80.认为时行感冒有流行性、传染性的医籍是哪一部?

答案:《诸病源候论》

81.风燥伤肺咳嗽的临床主要特征是什么?

答案:干咳,连声作呛,无痰或有少量黏痰,不易咯出

82.临产调护的六字要诀是什么?

答案:睡、忍痛、慢临盆

83.人体气机升降之枢纽是什么?

答案:脾气主升,胃气主降

84.血液在脉中正常运行的基本条件是什么?

答案:1.脉管必须通畅;2.血液必须充盈;3.心气必须充沛

85.补中益气汤的配伍特点是什么?

答案:1.补中有行,补而不滞;2.补中有升,升阳举陷;3.甘温除热

86、性病、艾滋病是怎样传染的?如何预防?

答:性病艾滋病是通过性接触和已被病毒感染的血液传染的。其预防方法是:1

不应有婚外性行为;2防止各种途径的血液传播;3使用一次性或消毒的针头和

注射器。

87、母乳喂养有什么好处?

答:1、母乳喂养是婴儿所需要的全部食物和饮料;2.母乳含免疫物质有助于婴

儿腹泻、感冒、咳嗽和其它常见病;3.母乳喂养经济方便。

88、人患禽流感后会有哪些症状?

答:早期症状与其它流感非常相似。主要表现:发热、流涕、鼻塞、咳嗽、咽

痛、头痛、全身不适,部分患者可有恶心、腹泻、腹痛、稀水样便等消化道症

状,有些患者可见眼结膜炎,体温大多持续在39度以上,一些患者胸部X片还

会显示单侧或双侧肺炎,少数患者伴胸腔积液。一旦出现以上症状及时就医。

89、什么是健康教育?

答:健康教育是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教育活动,使人们自愿池采

用有利于健康的行为,消除或降低危险因素,降低发病率、伤残率和死亡率,

提高生活质量,并对教育效果进行评价。

90、什么是亚健康状态?

答:是指人的身体没有明确的疾病,但却显现出活力降低,功能减退的一种生

理状态。表现为疲乏无力、精神不振、头痛、失眠、胸痛、懒散、注意力不集

中、记忆力减退、社交能力下降等。因患者自感不适,检查无病介于健康和疾

病之间,所以称为亚健康状态。

91.说出以下中医学著作之最。

现存最早的医学理论著作——《黄帝内经》。

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神农本草经》。

现存的第一部针灸学专著——《针灸甲乙经》。

现存最早的医学全书一《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

现存最早的藏医经典著作——《四部医典》。

92.中医药保健与饮食文化密切相关,请结合中医知识完成下列趣味填空。

答案:1.食鳖多,旦食红柿,必大吐,(木香)可解;

2.服治风药,不可食(羊肉),尝见人食至于死;

3.柑橘久留,中干者,以针刺十许孔,取沸汤化(蜜),候冷,浸一宿如新;

4.醋不酸,取(大麦)炒焦投入封固,即可;

5.(枳实)煮鱼则骨软;

6.(薄荷)去鱼腥

92.清人尤侗的《南乡子》词,以药名描绘了人物环境,颇为形象。词曰:弱骨怯天冬,满

地黄花憔悴同。云母屏边休伫立,防风乌头却是白头翁。自笑寄生穷,愁脉难得草木通。

泉石膏盲甘遂老,从容领取云山药饵功。请从这段词中找出中药名称14味。

答案:天冬、地黄、菊花、云母、防风、乌头、白头翁、桑寄生、甘草、木通、石膏、

甘遂、肉欢蓉、山药

93.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彼此交融,请以下列古诗词的字面或意境为谜面,说出与之相

适应的中药名称谜底。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生地

“举杯邀明月”——句大盏

“低头思故乡"一怀熟地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时百花杀。

冲天香阵袭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一菊花

94、白衣秀士拒贤人一一王不留行

95、秋尽江南草未凋(冬青)

96、骨科医生一一续断

97、鸳鸯不独宿(合欢)

98、剧场灯熄一一台乌

99.、赤字消费(红花)

100、云雾蔽日一一锁阳

101、穿群而过一一贯众

102.天天向上(连翘)

103.请以数字1-10为开头,说出10个方剂名?例如,“五”字,五味消毒饮。

答案:一捻金;二陈汤;三仁汤;四君子汤;五积散;六味地黄丸;七星剑;八正散;

九味羌活汤;十全大补汤

104.中医善于积累生活中的经验,在许多医学史料中都有饮食禁忌的记载,其中记述了一

些无药可解之毒,请依据所学填补下列空白。

L痣症腹痛误服(生姜)汤;

2.疗疮误服(火麻花);

3.渴极思水,误饮(花瓶内)水;

4.驴肉(荆芥)同食;

5.(茅檐)水滴肉上食之;

6.食(三足)鳖

105.首次全文注解《伤寒论》的是谁?

答案:成无己

106.由人参、甘草、白术、桂枝、干姜五味药组成的方剂是什么?

答案:桂枝人参汤

107.归脾汤的配伍特点是什么?

答案:心脾同治,治睥为主,气血并补,补气为主

108.白芍配伍在真武汤中有什么意义?

答案:利小便以行水气,柔肝缓急止腹痛,敛阴舒筋,止筋急肉眼,制术、附之燥

109.太阳病辨证的治疗原则是什么?

答案: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

110.“辨病发于阳与病发于阴”之“阴阳”是指什么?

答案:三阴证与三阳证

ill.厥证的基本病机是什么?

答案:气机逆乱,升降乖戾

112.归脾汤的功效是什么?

答案:益气补血,健脾宁心

113.肺被称为“娇脏”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答案:肺气通于天,不耐寒热

114.什么是风温?

答案:指温病误用辛温发汗剂引起的一种变证,与后世的外感风温病不同

115.为什么说肝为肾之子?

答案:按五行学说,肝属木,肾属水,水生木,所以肝为肾之子,而肾为肝之母

116.何谓内热生风?

答案:指阴虚热炽,煎熬营阴,经脉失濡而动风的证候。可出现动摇,眩晕,抽搐等

117.请填写中国古代十大著名学术之祖。

答案:针灸之祖:(黄帝)脉学倡导者:(扁鹊)

外科之祖:(华佗)关圣:(张仲景)

药王:(孙思邈)药圣:(李时珍)

儿科之祖:(钱乙)法医之祖:(宋慈)

预防医学的倡导者:(葛洪)

《医宗金鉴》总修官:(吴谦)

118.川莺茶调散中配伍清茶的涵义是什么?

答案:清利头目,引热下行,兼以佐制方中风药的温燥升散之性

119.胸痹之心血瘀阻证的临床主要特征是什么?

答案:胸部刺痛,固定不移,入夜尤甚

120.眩晕之肾精不足证的临床表现特征是什么?

答案:眩晕日久不愈,耳呜如蝉,腰膝酸软,健忘

121.《上古天真论》所论养生防病的重要原则是什么?

答案:1.顺应四时,外避邪气;2.调摄精神,保养正气

122.白虎汤证:燥病,色黄,腹中痛不可按,大便难,脉数而滑,此燥邪乘脾也,

白虎汤主之。白虎汤方gS3老中医在线

知母六两石膏一斤碎(棉裹)甘草二两(炙)粳米六合gS3老中医在线

123.小柴胡汤证:风病.头痛,多汗,恶风,腋下痛,不可转侧,脉浮弦而数,此

风邪干肝也,小柴胡汤主之。4mf老中医在线

小柴胡汤方4mf老中医在线柴胡半斤黄苓三两人参三两半夏半升(洗)甘草三两

(炙)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劈)

124.桂枝汤证: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

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R78老中医在线

桂枝汤方R78老中医在线

桂枝三两(去皮)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

125.奔豚汤证:奔豚病,从少腹上冲咽喉,发作欲死,复还止者,皆从惊恐得之。

hRU老中医在线

奔豚,气上冲胸,腹痛,往来寒热,奔豚汤主之。hRU老中医在线

奔豚汤方hRU老中医在线甘草二两(炙)耳翦二两当归二两黄苓二两芍药二两半

夏四两生姜四两葛根五两桂枝三两

126.五苓散证: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躁不得眠,欲得饮水,少少

与之,令胃气和则愈。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五苓散主之。hRU老中医

在线hRU老中医在线

五苓散方hRU老中医在线猪苓十八铢(去皮)泽泻一两六铢白术十八铢茯苓十

八铢桂半两

127.真武汤证: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目闫)动,

振振欲挪地者,真武汤主之。

hRU老中医在线

真武汤方hRU老中医在线

、茯苓三两芍药三两生姜三两(切)白术二两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128.小柴胡汤证: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协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

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粳,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

渴,身有微热,或咳者,与小柴胡汤主之。hRU老中医在线

小柴胡汤方hRU老中医在线

柴胡半斤黄苓三两人参三两半夏半升(洗)甘草三两(炙)生姜三两(切)大枣十

三枚(劈)hRU老中医在线

129.小柴胡汤证:妇人中风,七八日,续得寒热,发作有时,经水适断者,此为热

入血室,其血必结,故使如疟状,小柴胡汤主之。T3U老中医在线T3U老中医在线

小柴胡汤方T3u老中医在线

T3u老中医在线柴胡半斤黄尊三两人参三两半夏半升甘草三两(炙)生姜三两

(切)大枣十二枚(劈)

130.四气调神大论全篇着重告诫人们要顺应四时气候的特点,以调摄精神情志。

请背诵出“春三月”原文。

春三月,此为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

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实寒

变,奉长者少。

131.四气调神大论全篇着重告诫人们要顺应四时气候的特点,以调摄精神情志。请背诵

出“夏三月”原文。

夏三月,此为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勿怒,使华英

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逆之则伤心,秋为孩疟,奉收

者少,冬至重病。

132.四气调神大论全篇着重告诫人们要顺应四时气候的特点,以调摄精神情志。

请背诵出“秋三月”原文。

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

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

冬为笊泄,奉藏者少。

133.四气调神大论全篇着重告诫人们要顺应四时气候的特点,以调摄精神情

志。请背诵出“冬三月”原文。

冬三月,此为闭藏。水冰地诉,勿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

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池皮肤,使气极夺。此冬气之应,养臧之道也;逆之则

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

134..四气调神大论全篇着重告诫人们要顺应四时气候的特点,以调摄精神情志,并

提出,若逆四气而行,则会出现什么病症?

答:逆春气则少阳不生,肝气内变。

逆夏气则太阳不长,心气内洞。

逆秋气则太阴不收,肺气焦满。

逆冬气则少阴不藏,肾气独沉。

135.说出风寒感冒的代表方、组成及功用。

答:《荆防败毒散》

组成:荆芥、防风、姜活、独活、柴胡、前胡、川莺、枳壳、茯苓、桔梗各15克,甘

草5克。

功用:发散风寒,解表法湿

136.说出风热感冒的代表方、组成及功用。

答:《银翘散》

组成:【组成】连翘(9克)银花(9克)苦桔梗(6克)薄荷(6克)竹叶(4克)生甘草(5克)

荆芥穗(5克)淡豆豉(5克)牛劳子(9克)芦根(9克)

【功用】辛凉透表,清热解毒。

137.背诵病机十九条原文

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诸寒收引,皆属于肾;诸气膻郁,皆属于肺;诸湿肿

满,皆属于脾;诸热督瘦,皆属于火(心);诸痛痒疮,皆属于心(火);诸厥固

泄,皆属于下;诸痿喘呕,皆属于上,诸禁鼓栗。如丧神守,皆属于火;诸痉项

强,皆属于湿;诸逆冲上,皆属于火;诸胀腹大,皆属于热;诸躁狂越,皆属于

火;诸暴强直,皆属于风;诸病有声,鼓之如鼓,皆属于热;诸病的肿,疼酸惊

骇,皆属于火;诸转反戾,水液浑浊,皆属于热;诸病水液,澄彻清冷,皆属于

寒,诸呕吐酸,暴注下迫,皆属于热。

138.足三阴经从开始部位至内踝上8寸段的分布是怎样的?

答案:厥阴在前,太现在中,少阴在后

139.月经先后无定期的治疗原则是什么?

答案:调理冲任气血

140.桂枝去芍药汤,去芍药的理由是什么?

答案:芍药阴柔,有碍宣通阳气

141.太阴病本证的治疗大法是什么?

答案:温中祛寒,健脾燥湿

142.精气学说最早见于哪部著作?

答案:《周易》与《管子》

143.桂枝汤的配伍特点是什么?

答案:1.桂芍等量,辛散酸收,散中有收,汗中有补,调和营卫;2.辛甘化阳,酸甘化

阴,刚柔相济,调和阴阳;3.邪正兼顾,发表散邪不伤营阴,敛阴和营不留邪

144.黄氏桂枝五物汤与当归四逆汤组成中均含有的药物是什么?

答案:桂枝、芍药、大枣

145.患者面浮肢肿,腹部胀满,咳嗽喘息,咯痰清稀,心悸,怕冷,纳差,尿少,便滤,

舌胖苔白滑,脉沉细。其治法是什么?

答案:温肾健脾,化饮利水

146.何谓内热生风?

答案:指阴虚热炽,煎熬营阴,经脉失濡而动风的证候。可出现动摇,眩晕,抽搐等

147.背诵十八反的内容。

本草明言十八反

半篓贝蔽芨攻乌

藻戟遂芫俱战草

诸参辛芍叛藜芦

148.背诵十九畏的内容

硫黄原是火中精,朴硝一见便相争。

水银莫与砒霜见,狼毒最怕密陀僧。

巴豆性烈最为上,偏与牵牛不顺情。

丁香莫与郁金见,牙硝难合京三棱。

川乌草乌不顺犀,人参最怕五灵脂。

官桂善能调冷气,若逢石脂便相欺。

大凡修合看顺逆,炮烯炙燃莫相依。

149.0黄疸”既是一个病名亦是一个症状名。在临床辨证上,一般将“黄疸”划分为“阴黄”与“阳黄”。

请说出阴黄与阳黄的区别。

答.阳黄山湿热所致,起病急,病程短,黄色鲜明如橘色,伴有湿热证候,阴黄

由寒湿所致,起病缓,病程长,黄色晦暗如烟熏,伴有寒湿诸候。

150.请说出六味地黄丸的出处、组成、功用及配伍特点。

答:源于宋代医学家钱乙的《小儿药证直诀》,是滋补肾阴的基础方剂,配伍组方

上具有“三补三泻”的特点。组成:熟地黄、山茱萸(制)、牡丹皮、山药、茯苓、

泽泻。辅料为蜂蜜。功用:滋阴补肾。用于肾阴亏损,头晕耳鸣,腰膝酸软,骨蒸

潮热,盗汗遗植

151.2009年新增超过5000例艾滋病人的县是(D)

A.上蔡B.伊宁C.布施D.昭觉

152.中国于(B)年报道了第一例艾滋病病人。

A.1984B.1985C.1986D.1990

153.2010年显著增加的艾滋病传播途径是(A)

A.同性性传播途径.B.静脉注射海洛因感染.

C.母婴传播.D.采血.

154.截止到2010年11月30号,我国艾滋病病人数均为(B)万

例。

A.12.5B.13.5C.14.5D.15.0

155,感染HIV/AIDS人群中性别化持续走高的年龄段为(C)

A.城市0-14岁人群B.农村15-65岁人群

C.城市65岁以上老人D.农村15-65岁人群

156.截止到2010年11月30日,我国HIV/AIDS分布最严重的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