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成人高考《语文》模拟冲刺题库:语文基础知识巩固与提高试卷考试时间:______分钟总分:______分姓名:______一、现代文阅读(每小题2分,共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①在浩瀚的宇宙中,地球是一个美丽的蓝色星球。她孕育了生命,创造了奇迹。然而,在地球这个家园里,人类的活动对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为了保护地球,我国政府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倡导人们追求绿色发展、低碳生活。②绿色发展是指在发展过程中,充分考虑环境保护、资源节约和生态平衡,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低碳生活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尽量减少能源消耗和碳排放,以降低对环境的影响。③绿色发展理念的提出,源于我国对环境保护的重视。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加强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建设、加大环境治理力度、推动绿色产业发展等。这些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为绿色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④低碳生活理念的倡导,源于人们对环境问题的关注。随着全球气候变化、资源枯竭等问题日益严重,人们开始意识到节能减排的重要性。低碳生活成为了一种时尚,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低碳生活的行列。⑤绿色发展理念与低碳生活理念相辅相成。绿色发展为低碳生活提供了政策支持,低碳生活为绿色发展提供了实践基础。二者共同推动我国走向绿色发展、低碳发展的道路。⑥在我国,绿色发展理念已经深入人心。政府、企业、社会团体和个人都在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例如,政府加大了对绿色产业的扶持力度,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企业加强技术创新,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社会团体开展环保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环保意识;个人从日常生活中做起,减少能源消耗和碳排放。7绿色发展理念与低碳生活理念的提出,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首先,绿色发展有助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增强企业竞争力。其次,绿色发展有助于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再次,绿色发展有助于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一、选择题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孕育(yùn)奇迹(jī)倡导(chàng)B.理念(liàn)充分(chōng)生态(shèng)C.家园(yá)破坏(huài)推动力(tuī)D.倡导(chǎng)奇迹(jì)理念(liǎn)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加强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建设、加大环境治理力度、推动绿色产业发展等。B.随着全球气候变化、资源枯竭等问题日益严重,人们开始意识到节能减排的重要性。C.政府、企业、社会团体和个人都在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D.政府加大了对绿色产业的扶持力度,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二、古诗文阅读(每小题2分,共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①子路、曾皙、再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之。“求!尔何如?”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赤!尔何如?”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点!尔何如?”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子曰:“何伤乎?尔言尔志也。”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零,咏而归。”②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选自《论语·先进》)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摄乎大国之间:夹在大国之间。摄,夹。B.如或知尔:如果有人了解你们。或,有人。C.如五六十:方圆五六十里。如,方圆。D.端章甫:穿着礼服。端,穿着。4.下列对文中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B.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C.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D.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5.把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如或知尔,则何以哉?(2)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6.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各题。登飞来峰王安石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运用夸张手法,突出了山的高大。B.“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坚定信念。C.“不畏浮云遮望眼”运用比喻手法,把浮云比作前进道路上的困难。D.“自缘身在最高层”表明诗人已经站在了政治斗争的最高层。(2)这首诗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三、作文(60分)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这句话强调了积累的重要性。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在积累,积累知识、积累经验、积累情感……积累是一种宝贵的品质,它让我们不断进步,不断成长。请以“积累的力量”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②标题自拟;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四、文言文翻译(每小题3分,共1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①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乎?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夫赏罚之政,亦犹是也。从其多者,则国治矣。”②孟子曰:“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3.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王何必曰利:王为什么一定要说利益。B.上下交征利:上下都追求利益。C.从其多者:听从多数人的意见。D.则臣视君如寇仇:那么臣子就会把君主看作是敌人。4.下列对文中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B.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则臣视君如寇仇C.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则臣视君如寇仇/则臣视君如仇敌D.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则臣视君如仇敌/则臣视君如寇仇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王何必曰利?(2)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6.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乎?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夫赏罚之政,亦犹是也。从其多者,则国治矣。”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乎?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夫赏罚之政,亦犹是也。从其多者,则国治矣。”五、古诗文默写(每小题2分,共10分)1.青青子衿,_____。2.海内存知己,_____。3.会当凌绝顶,_____。4.______,人比黄花瘦。5.______,疏影横斜水清浅。六、作文(60分)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这句话告诉我们,学习是一个不断努力、不断探索的过程。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挑战,但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就一定能够取得成功。请以“学习的力量”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②标题自拟;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本次试卷答案如下:一、现代文阅读一、选择题1.A解析:A项中,“孕育”读yùn,“奇迹”读jī,“倡导”读chàng,均正确;B项中,“理念”读liàn,“充分”读chōng,“生态”读shèng,均正确;C项中,“家园”读yá,“破坏”读huài,“推动力”读tuī,均正确;D项中,“倡导”读chǎng,“奇迹”读jì,“理念”读liǎn,其中“倡导”和“理念”的读音错误。故选A。2.D解析:A项中,“如或知尔”语序不当,应改为“如或知尔”;B项中,“随着全球气候变化、资源枯竭等问题日益严重”成分残缺,应在“问题”后加上“的发展”;C项表述正确;D项中,“政府加大了对绿色产业的扶持力度,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表述正确。故选D。二、古诗文阅读3.C解析:A项中,“摄乎大国之间”的“摄”解释为“夹”,正确;B项中,“如或知尔”的“或”解释为“有人”,正确;C项中,“如五六十”的“如”解释为“方圆”,正确;D项中,“端章甫”的“端”解释为“穿着礼服”,错误,“端”应解释为“端正”。故选D。4.C解析:根据句意和结构,正确的断句应为“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故选C。5.(1)如果有人了解你们,那么你们打算怎么做呢?(2)孔子长叹一声说:“我赞同曾点啊!”6.(1)A解析:A项中,“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运用夸张手法,突出了山的高大,正确;B项中,“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坚定信念,正确;C项中,“不畏浮云遮望眼”运用比喻手法,把浮云比作前进道路上的困难,错误,此处没有运用比喻手法;D项中,“自缘身在最高层”表明诗人已经站在了政治斗争的最高层,错误,诗句只是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展望。故选A。(2)这首诗在结构上有起承转合的特点。首句“飞来山上千寻塔”为起句,描绘了壮丽的景象;次句“闻说鸡鸣见日升”为承句,引出诗人的感慨;第三句“不畏浮云遮望眼”为转句,表达了诗人的坚定信念;最后一句“自缘身在最高层”为合句,总结了全诗的主题。三、文言文翻译3.B解析:A项中,“王何必曰利”的“王”解释为“王为什么一定要说利益”,正确;B项中,“上下交征利”的“交”解释为“上下都”,正确;C项中,“从其多者”的“从”解释为“听从多数人的意见”,错误,“从”应解释为“顺从”;D项中,“则臣视君如寇仇”的“如”解释为“那么臣子就会把君主看作是敌人”,错误,“如”应解释为“像”。故选B。4.C解析:根据句意和结构,正确的断句应为“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则臣视君如寇仇”。故选C。5.(1)王何必说利?(2)君主把臣子看作犬马,那么臣子就会把君主看作是普通百姓。四、文言文翻译3.A解析:A项中,“王何必曰利”的“王”解释为“王为什么一定要说利益”,正确;B项中,“上下交征利”的“交”解释为“上下都”,正确;C项中,“从其多者”的“从”解释为“听从多数人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可持续发展理念在保健食品批发中的应用考核试卷
- 光纤通信系统动态性能测试考核试卷
- 旅社存货管理办法
- 政府宿舍管理办法
- 救助船舶管理办法
- 投资奖惩管理办法
- 板材余料管理办法
- 批次变更管理办法
- 林业建设管理办法
- 异地拓客管理办法
- 2025-2030中国光镊(机械生物学设备)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对公客户经理核心技能提升培训
- 2025年上半年财务工作总结模版
- NB/T 11629-2024煤炭行业物资分类与编码规范
- 美罗培南治疗新生儿脓毒症的临床实践指南(2024年版)解读
- 2025-2030中国单一麦芽苏格兰威士忌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临床肥大性骨关节病影像表现
- 社会学概论新修(第五版)课件 第11、12章 社区;社会制度
- 安装立体货架合同协议
- 道路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蓝天救援督察管理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