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成人高考《语文》语言逻辑应用能力挑战试题_第1页
2025年成人高考《语文》语言逻辑应用能力挑战试题_第2页
2025年成人高考《语文》语言逻辑应用能力挑战试题_第3页
2025年成人高考《语文》语言逻辑应用能力挑战试题_第4页
2025年成人高考《语文》语言逻辑应用能力挑战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成人高考《语文》语言逻辑应用能力挑战试题考试时间:______分钟总分:______分姓名:______一、现代文阅读要求:阅读下文,根据文章内容回答问题。(一)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1)下列句子中“其”的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A.其父兄怜而教之B.其闻道也固先乎吾C.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D.其将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句子中“因”一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因:于是B.因:凭借C.因:因此D.因:依靠(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①“你真的愿意让我去吗?”小明问。②“当然,你去吧。”小华说。③“真的吗?”小明追问。④“当然是真的,你有什么顾虑吗?”小华有些不耐烦了。⑤“我是担心我的英语成绩,怕到时候……”小明吞吞吐吐地说。⑥“不用担心,我已经给你找好了英语老师,你不用担心英语成绩了。”小华打断小明的話。⑦“真的吗?”小明惊讶地问。⑧“当然是真的。”小华回答。⑨“那我什么时候出发呢?”小明问道。⑩“明天下午一点,我带你去机场。”(3)下列关于文章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讲述了小明在询问小华是否愿意让他去某个地方时,小华回答“当然”,小明追问是否真的愿意,小华回答“当然是真的”的过程。B.文章通过小华的回答,表现了小华对小明的信任。C.文章通过小明的追问,表现了小明对即将去的地方的担心。D.文章通过小华的打断,表现了小华对小明的耐心。(4)根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①小明问小华“你真的愿意让我去吗?”的用意是什么?②小华回答“当然,你去吧。”的用意是什么?③小华回答“当然是真的”的用意是什么?二、古诗文默写要求:根据提示默写下列古诗文的句子。1.《登高》无边落木萧萧下,______。2.《春望》______,国破山河在。3.《泊船瓜洲》______,家书抵万金。4.《登鹳雀楼》______,更上一层楼。5.《望岳》会当凌绝顶,______。6.《己亥杂诗》______,待到山花烂漫时。7.《登岳阳楼》______,吴楚东南坼。8.《夜泊牛渚怀古》______,白茫茫一片真干净。三、语言表达与应用要求:根据要求完成下面的表达。(一)语言表达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由于这次疫情,我们取消了原定的旅游计划。B.我们一定要加强体育锻炼,以增强我们的体质。C.我们要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才能实现我们的目标。D.我们只有努力学习,才能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2.下列各句中,句式不同的一句是()A.我们一定会取得胜利。B.我们一定能取得胜利。C.我们必将取得胜利。D.我们定能取得胜利。3.下列各句中,修辞手法运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他的眼睛就像两颗明亮的星星。B.他的笑声就像一首欢快的歌。C.他的动作就像一只翩翩起舞的蝴蝶。D.他的话语就像一盏明灯。四、文学常识要求:根据所学文学常识,回答下列问题。(1)下列文学常识中,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被誉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B.《水浒传》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讲述了宋江等一百零八位好汉的故事。C.《西游记》是吴承恩所著,以唐僧师徒四人取经为主线,充满了神话色彩。D.《三国演义》是罗贯中所著,以三国时期的历史为背景,描绘了曹操、刘备、孙权三家的争霸故事。(2)下列关于作家作品的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A.鲁迅——《呐喊》B.郭沫若——《女神》C.茅盾——《子夜》D.巴金——《家》五、古诗文阅读要求: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B.“床前明月光”描绘了夜晚的宁静景象。C.“疑是地上霜”表现了诗人对夜晚的恐惧。D.“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表现了诗人对家乡的眷恋。(4)请简要分析这首诗的艺术特色。六、作文要求:根据以下材料,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材料:一位年轻人在一次演讲中说:“人生就像一场马拉松,不在乎起点的高低,而在于坚持和努力。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节奏,只要不断前行,就能到达终点。”作文题目:我的马拉松人生本次试卷答案如下:一、现代文阅读(一)文言文阅读(1)A.其:代词,他的。B.其:代词,他们。C.其:副词,难道。D.其:代词,他。解析:A项中“其”代指他的父亲兄长,B项中“其”代指他们,C项中“其”为副词,表示疑问,D项中“其”代指他,用法不同。(2)B.因:副词,于是。解析:在文中,“因”字出现在“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中,这里的“因”是副词,表示结果,意思是“于是”。(二)现代文阅读(3)D.文章通过小华的打断,表现了小华对小明的耐心。解析:文章中,小华打断小明的話,表现出他对小明的问题不耐烦,并不是耐心。(4)①小明问小华“你真的愿意让我去吗?”的用意是什么?答案:小明担心小华不愿意让他去,所以先确认一下小华的真实意愿。②小华回答“当然,你去吧。”的用意是什么?答案:小华愿意让小明去,表达了他的同意和鼓励。③小华回答“当然是真的”的用意是什么?答案:小华为了消除小明的疑虑,确认他的回答是真实的。二、古诗文默写1.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2.春望,国破山河在。3.泊船瓜洲,家书抵万金。4.登鹳雀楼,欲穷千里目。5.望岳,会当凌绝顶。6.己亥杂诗,待到山花烂漫时。7.登岳阳楼,昔闻洞庭水。8.夜泊牛渚怀古,天接云涛连晓雾。三、语言表达与应用(一)语言表达1.B.我们一定要加强体育锻炼,以增强我们的体质。解析:A项中“由于”是介词,表示原因;B项中“以”是连词,表示目的;C项中“以”是介词,表示凭借;D项中“以”是介词,表示条件。2.D.我们定能取得胜利。解析:A、B、C、D四项都是表示肯定的句式,但D项中的“定能”表示确定性,比其他三项的语气更强烈。3.C.他的动作就像一只翩翩起舞的蝴蝶。解析:A、B、D三项都是恰当的比喻,C项中的比喻不太恰当,因为动作与蝴蝶的起舞之间没有直接的相似性。四、文学常识(1)B.《水浒传》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讲述了宋江等一百零八位好汉的故事。解析:《水浒传》确实是四大名著之一,讲述了宋江等一百零八位好汉的故事,但表述中缺少了“之一”这个限定词,显得过于绝对。(2)B.郭沫若——《女神》解析:《女神》是郭沫若的作品,但选项中错误地将郭沫若与《女神》搭配,实际上《女神》是冰心的作品。五、古诗文阅读(3)C.“疑是地上霜”表现了诗人对夜晚的恐惧。解析:“疑是地上霜”是诗人看到月光下的景象,误以为是地上的霜,表达的是诗人对自然景象的错觉,并非恐惧。(4)这首诗的艺术特色包括:①对比:月光与地面的对比,突出了月光的明亮和地面的幽暗。②动静结合:月亮的静态与诗人思考的动态相结合,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和对家乡的思念。③意象丰富:明月、地上霜、故乡等意象,构成了丰富的画面,增强了诗歌的意境。六、作文作文题目:我的马拉松人生作文答案略。解析:根据材料,考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①马拉松的精神:坚持、努力、不畏艰难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