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成人高等学校招生考试《语文》经典题型强化题库:作文技巧与方法指导试题考试时间:______分钟总分:______分姓名:______一、现代文阅读(共30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第1-10题。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人工智能正逐渐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从语音助手到无人驾驶汽车,从智能家居到智能医疗,人工智能的应用无处不在。然而,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也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如隐私泄露、就业压力等。1.下列对文章第一段内容概括最准确的一项是()A.人工智能正在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B.人工智能广泛应用,但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C.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让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捷。D.人工智能的发展引发了人们对未来社会的担忧。2.下列关于文章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可以提高诊断准确率,降低误诊率。B.人工智能在交通领域的应用可以减少交通事故,提高出行效率。C.人工智能在娱乐领域的应用可以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D.人工智能在军事领域的应用可以提高军事装备的性能。3.文章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这种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4.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便利?()5.文章最后一段画横线的句子有什么作用?()6.下列对文章论证方法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A.比喻论证、举例论证B.对比论证、举例论证C.比喻论证、道理论证D.对比论证、道理论证7.文章标题“人工智能,是把双刃剑”的内涵是什么?8.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人工智能的未来”的看法。9.文章开头引用材料有什么作用?10.请根据你对人工智能的理解,以“人工智能,未来的发展方向”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议论文。二、文言文阅读(共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11-15题。李密陈情表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独立,形影相吊。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1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A.陛下亦宜自谋,以谘诹善道B.臣欲奉诏奔驰C.臣生当陨首D.知臣受命之日,则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必以倍矣1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夙:早先B.闵:忧愁C.背:背叛D.侍:陪伴13.下列句子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B.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C.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D.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14.下列对文章内容概括最准确的一项是()A.皇帝责怪臣子不按时上朝,臣子陈述自己的苦衷。B.臣子为了母亲而辞去官职,皇帝对此表示同情。C.臣子因为母亲病重而无法赴任,皇帝对此表示理解。D.臣子为了报答母亲养育之恩而辞去官职,皇帝对此表示赞赏。15.文章结尾部分,臣子向皇帝表达了怎样的情感?三、作文(共50分)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的这句话激励了无数仁人志士为国家和民族的解放事业英勇奋斗。今天,我们生活在一个和平繁荣的时代,但依然要发扬爱国主义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请以“发扬爱国主义精神,实现中国梦”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②明确文体,不少于800字;③不得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四、古诗词鉴赏(共20分)阅读下面的诗词,完成第16-20题。【宋】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16.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词的上片描绘了壮阔的赤壁之战场景。B.词的下片通过描绘周瑜的形象,表达了对英雄人物的怀念。C.词中“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一句,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D.词的结尾“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一句,表达了词人对人生的感慨。17.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词的上片通过描绘大江东去的景象,引出对英雄人物的怀念。B.词的下片通过描绘周瑜的形象,展现了英雄人物的英勇风貌。C.词中“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一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D.词的结尾“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一句,表达了词人对人生的感慨。18.请简要分析这首词的艺术特色。19.请简要赏析这首词中的名句“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20.请以“赤壁之战与英雄人物”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议论文。五、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21-25题。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语言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网络语言的滥用也引发了一系列问题,如语言污染、文化传承等。21.下列关于网络语言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网络语言具有形象、生动、幽默的特点。B.网络语言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汉语词汇。C.网络语言的滥用会导致语言污染。D.网络语言不利于文化的传承。22.下列对网络语言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网络语言具有地域性、时代性、群体性等特点。B.网络语言的形成与互联网的发展密切相关。C.网络语言的滥用会导致语言规范化程度的降低。D.网络语言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心态。23.请根据你对网络语言的理解,以“网络语言与语言规范”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议论文。24.请列举两种常见的网络语言,并简要说明其含义。25.请结合实际,谈谈你对网络语言的态度。六、文学常识(共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26-30题。26.《红楼梦》的作者是谁?27.《西游记》中的孙悟空是哪个国家的猴子?28.《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是哪个国家的人?29.《水浒传》中的宋江是哪个山头的头领?30.《儒林外史》中的范进是哪个朝代的人?本次试卷答案如下:一、现代文阅读1.B解析:第一段主要介绍了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第二段则提到了人工智能引发的社会问题,因此B项概括最准确。2.C解析:A、B、D三项都是人工智能在各个领域的积极影响,而C项提到了人工智能在娱乐领域的应用,与文章内容不符。3.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作用是生动形象地描绘了人工智能的发展态势,使读者更容易理解。4.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可以提高诊断准确率,降低误诊率;在交通领域的应用可以减少交通事故,提高出行效率;在娱乐领域的应用可以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5.文章最后一段画横线的句子起到了总结全文的作用,强调了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对社会的影响。6.A解析:文章中运用了比喻论证和举例论证的方法,通过比喻和举例来阐述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及其带来的社会问题。7.文章标题“人工智能,是把双刃剑”的内涵是:人工智能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它既能改变我们的生活,也可能带来一些负面影响。8.略9.文章开头引用材料的作用是引出文章的主题,即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及其带来的社会问题。10.略二、文言文阅读11.C解析:A、B、D三项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都是表示原因或目的的连词;而C项加点词“背”表示“背叛”,与其他三项不同。12.C解析:A项“夙”意为“早先”,B项“闵”意为“忧愁”,D项“侍”意为“陪伴”,都是正确的;而C项“背”意为“背叛”,与原文意思不符。13.D解析:根据句子的意思和文言文的语法规则,D项断句正确。14.A解析:文章开头皇帝责怪臣子不按时上朝,臣子陈述自己的苦衷,因此A项概括最准确。15.臣子向皇帝表达了对母亲的孝顺和对国家的忠诚,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在进退两难的困境中的无奈和悲哀。三、古诗词鉴赏16.C解析:C项“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一句,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而不是比喻。17.C解析:C项“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一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而不是拟人。18.这首词的艺术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豪放派风格,表达了词人对英雄人物的怀念和对人生的感慨;②通过对赤壁之战的描绘,展现了壮阔的景象;③运用了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使词意更加生动形象。19.“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一句,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形象地描绘了长江东去的壮阔景象,同时表达了词人对历史变迁和英雄人物的感慨。20.略四、古诗词鉴赏16.A解析:A项描绘了壮阔的赤壁之战场景,与文章内容相符。17.A解析:A项引出对英雄人物的怀念,与文章内容相符。18.略19.略20.略五、语言文字运用21.D解析:D项错误,网络语言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文化的传承,如网络流行语的传播。22.C解析:C项错误,网络语言的滥用会导致语言规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