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小学语文毕业升学考试全真模拟卷(基础夯实版)-古诗词鉴赏与解析_第1页
2025年小学语文毕业升学考试全真模拟卷(基础夯实版)-古诗词鉴赏与解析_第2页
2025年小学语文毕业升学考试全真模拟卷(基础夯实版)-古诗词鉴赏与解析_第3页
2025年小学语文毕业升学考试全真模拟卷(基础夯实版)-古诗词鉴赏与解析_第4页
2025年小学语文毕业升学考试全真模拟卷(基础夯实版)-古诗词鉴赏与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小学语文毕业升学考试全真模拟卷(基础夯实版)-古诗词鉴赏与解析考试时间:______分钟总分:______分姓名:______一、古诗词默写要求:请根据题目要求,正确书写下列古诗词中的句子。1.《登鹳雀楼》(1)白日依山尽,________。(2)欲穷千里目,________。(3)黄河入海流,________。(4)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2.《静夜思》(1)床前明月光,________。(2)疑是地上霜,________。(3)举头望明月,________。(4)低头思故乡。3.《望庐山瀑布》(1)日照香炉生紫烟,________。(2)遥看瀑布挂前川,________。(3)飞流直下三千尺,________。(4)疑是银河落九天。4.《春晓》(1)春眠不觉晓,________。(2)处处闻啼鸟,________。(3)夜来风雨声,________。(4)花落知多少。5.《江雪》(1)千山鸟飞绝,________。(2)万径人踪灭,________。(3)孤舟蓑笠翁,________。(4)独钓寒江雪。6.《赋得古原草送别》(1)离离原上草,________。(2)一岁一枯荣,________。(3)野火烧不尽,________。(4)春风吹又生。7.《登高》(1)风急天高猿啸哀,________。(2)渚清沙白鸟飞回,________。(3)无边落木萧萧下,________。(4)不尽长江滚滚来。8.《送元二使安西》(1)渭城朝雨浥轻尘,________。(2)客舍青青柳色新,________。(3)劝君更尽一杯酒,________。(4)西出阳关无故人。二、古诗词赏析要求:请根据题目要求,分析下列古诗词的意境、情感和表现手法。1.《登鹳雀楼》(1)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景象?(2)诗人在诗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3)这首诗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2.《静夜思》(1)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景象?(2)诗人在诗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3)这首诗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3.《望庐山瀑布》(1)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景象?(2)诗人在诗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3)这首诗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4.《春晓》(1)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景象?(2)诗人在诗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3)这首诗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5.《江雪》(1)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景象?(2)诗人在诗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3)这首诗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6.《赋得古原草送别》(1)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景象?(2)诗人在诗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3)这首诗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7.《登高》(1)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景象?(2)诗人在诗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3)这首诗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8.《送元二使安西》(1)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景象?(2)诗人在诗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3)这首诗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四、古诗词翻译与理解要求:请将下列古诗词翻译成现代汉语,并简要解释诗句中的关键词语。1.《春晓》(1)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2)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2.《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3.《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4.《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5.《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五、古诗词比较阅读要求:阅读下列两首古诗词,比较分析它们在内容、情感和表现手法上的异同。《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望天门山》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1)比较两首诗的写作背景和内容。(2)分析两首诗所表达的情感。(3)探讨两首诗在表现手法上的异同。六、古诗词填空与改写要求:根据下列古诗词的要求,完成填空或改写。1.《春晓》(1)填空:夜来风雨声,________。(2)改写:处处闻啼鸟,________。2.《静夜思》(1)填空:举头望明月,________。(2)改写:床前明月光,________。3.《望庐山瀑布》(1)填空:日照香炉生紫烟,________。(2)改写:遥看瀑布挂前川,________。4.《江雪》(1)填空:千山鸟飞绝,________。(2)改写:万径人踪灭,________。5.《赋得古原草送别》(1)填空:离离原上草,________。(2)改写:一岁一枯荣,________。6.《登高》(1)填空:无边落木萧萧下,________。(2)改写:不尽长江滚滚来,________。7.《送元二使安西》(1)填空:渭城朝雨浥轻尘,________。(2)改写:客舍青青柳色新,________。本次试卷答案如下:一、古诗词默写1.《登鹳雀楼》(1)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2)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3)黄河入海流,白日依山尽。(4)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解析思路:首先,根据诗句内容,回忆起诗句的顺序,然后逐句默写。注意“尽”、“穷”、“楼”等字词的书写。2.《静夜思》(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2)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3)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4)低头思故乡,床前明月光。解析思路:与第一题类似,根据诗句内容,回忆诗句顺序,逐句默写。注意“床”、“明”、“霜”、“望”、“低”、“乡”等字词的书写。3.《望庐山瀑布》(1)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2)遥看瀑布挂前川,日照香炉生紫烟。(3)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4)疑是银河落九天,飞流直下三千尺。解析思路:与前两题相同,根据诗句内容,回忆诗句顺序,逐句默写。注意“日”、“香”、“炉”、“紫”、“遥”、“挂”、“飞”、“直”、“三”、“千”、“尺”、“疑”、“银”、“河”、“落”、“九”等字词的书写。4.《春晓》(1)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2)处处闻啼鸟,春眠不觉晓。(3)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4)花落知多少,夜来风雨声。解析思路:按照诗句内容,回忆诗句顺序,逐句默写。注意“春”、“眠”、“不”、“觉”、“晓”、“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等字词的书写。5.《江雪》(1)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2)万径人踪灭,千山鸟飞绝。(3)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4)独钓寒江雪,孤舟蓑笠翁。解析思路:与前三题类似,根据诗句内容,回忆诗句顺序,逐句默写。注意“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等字词的书写。6.《赋得古原草送别》(1)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2)一岁一枯荣,离离原上草。(3)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4)春风吹又生,野火烧不尽。解析思路:按照诗句内容,回忆诗句顺序,逐句默写。注意“离”、“原”、“草”、“一”、“岁”、“枯”、“荣”、“野”、“火”、“不”、“尽”、“春”、“风”、“吹”、“又”、“生”等字词的书写。7.《登高》(1)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2)渚清沙白鸟飞回,风急天高猿啸哀。(3)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4)不尽长江滚滚来,无边落木萧萧下。解析思路:与前三题类似,根据诗句内容,回忆诗句顺序,逐句默写。注意“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等字词的书写。8.《送元二使安西》(1)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2)客舍青青柳色新,渭城朝雨浥轻尘。(3)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4)西出阳关无故人,劝君更尽一杯酒。解析思路:与前三题类似,根据诗句内容,回忆诗句顺序,逐句默写。注意“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故”、“人”等字词的书写。二、古诗词赏析1.《登鹳雀楼》(1)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高远望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壮阔山河的热爱之情。(2)诗人在诗中表达了对壮阔山河的热爱之情。(3)这首诗运用了借景抒情、夸张、对仗等表现手法。2.《静夜思》(1)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夜晚思念家乡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眷恋。(2)诗人在诗中表达了对家乡的深深眷恋。(3)这首诗运用了借景抒情、对比、夸张等表现手法。3.《望庐山瀑布》(1)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远观庐山瀑布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之情。(2)诗人在诗中表达了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之情。(3)这首诗运用了借景抒情、夸张、对仗等表现手法。4.《春晓》(1)这首诗描绘了春天早晨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2)诗人在诗中表达了对春天的喜爱之情。(3)这首诗运用了借景抒情、对比、拟人等表现手法。5.《江雪》(1)这首诗描绘了江上雪景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2)诗人在诗中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3)这首诗运用了借景抒情、对比、象征等表现手法。6.《赋得古原草送别》(1)这首诗描绘了古原草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感慨。(2)诗人在诗中表达了对生命的感慨。(3)这首诗运用了借景抒情、对比、象征等表现手法。7.《登高》(1)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高远望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2)诗人在诗中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慨。(3)这首诗运用了借景抒情、对比、象征等表现手法。8.《送元二使安西》(1)这首诗描绘了送别元二使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2)诗人在诗中表达了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3)这首诗运用了借景抒情、对比、象征等表现手法。三、古诗词翻译与理解1.《春晓》(1)春天夜晚睡得很香,不知不觉中天已大亮,到处都能听到鸟儿的鸣叫声。(2)昨晚听到了风雨的声音,今天早上看到花瓣纷纷落下,不知道有多少。解析思路:根据诗句内容,将古文翻译成现代汉语,注意关键词语的解释。2.《静夜思》(1)床前的月光很亮,好像地上覆盖了一层霜。(2)抬头看着明亮的月亮,低头思念着远方的家乡。解析思路:与第一题类似,将古文翻译成现代汉语,注意关键词语的解释。3.《望庐山瀑布》(1)阳光照耀香炉峰,生出袅袅紫烟。(2)远远望去,瀑布像挂在山前。(3)瀑布从高处飞流直下,好像有三千尺那么高。(4)让人怀疑这是从天上垂下的银河,落在人间。解析思路:与第一题类似,将古文翻译成现代汉语,注意关键词语的解释。4.《江雪》(1)千山之上,鸟儿飞得无影无踪。(2)万径之上,人迹已经消失。(3)孤舟上有一个老渔翁,戴着斗笠,披着蓑衣,独自在寒冷的江面上钓鱼。解析思路:与第一题类似,将古文翻译成现代汉语,注意关键词语的解释。5.《赋得古原草送别》(1)在离离的原野上,长满了草。(2)每年草木都会经历一次枯萎和繁荣。解析思路:与第一题类似,将古文翻译成现代汉语,注意关键词语的解释。6.《登高》(1)风急天高,猿猴发出悲哀的叫声。(2)水清沙白,鸟儿飞回。解析思路:与第一题类似,将古文翻译成现代汉语,注意关键词语的解释。7.《送元二使安西》(1)渭城的早晨,细雨滋润着轻尘。(2)旅舍旁的柳树,青翠欲滴。解析思路:与第一题类似,将古文翻译成现代汉语,注意关键词语的解释。四、古诗词比较阅读1.《登鹳雀楼》与《望天门山》(1)两首诗都是描写自然景观的,但《登鹳雀楼》是诗人登高远望,而《望天门山》是诗人站在岸边远望。(2)两首诗都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但《登鹳雀楼》更侧重于对壮阔山河的赞美,而《望天门山》则更侧重于对江山的描绘。(3)两首诗在表现手法上,都运用了借景抒情、对仗等手法,但《登鹳雀楼》还运用了夸张手法,而《望天门山》则更注重于描绘景物的细节。2.《春晓》与《静夜思》(1)两首诗都是描写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但《春晓》是描写春天早晨的景象,而《静夜思》是描写夜晚的景象。(2)两首诗都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眷恋,但《春晓》更侧重于对春天的喜爱,而《静夜思》则更侧重于对家乡的思念。(3)两首诗在表现手法上,都运用了借景抒情、对比等手法,但《春晓》还运用了拟人手法,而《静夜思》则更注重于描绘夜晚的静谧。五、古诗词填空与改写1.《春晓》(1)填空: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2)改写: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解析思路:根据诗句内容,填入合适的词语,改写时注意保持原句的意思。2.《静夜思》(1)填空: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2)改写:床前明月光,举头望明月。解析思路:与第一题类似,填入合适的词语,改写时注意保持原句的意思。3.《望庐山瀑布》(1)填空: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2)改写:遥看瀑布挂前川,日照香炉生紫烟。解析思路:与第一题类似,填入合适的词语,改写时注意保持原句的意思。4.《江雪》(1)填空: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2)改写:万径人踪灭,千山鸟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