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端午主题班会教案设计_第1页
走进端午主题班会教案设计_第2页
走进端午主题班会教案设计_第3页
走进端午主题班会教案设计_第4页
走进端午主题班会教案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走进端午主题班会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了解端午节的由来、传说、习俗等基本信息,知道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熟悉与端午节相关的诗词、故事,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文化积累。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小组讨论、资料收集、课堂展示等活动,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获取信息、整理信息和表达信息的能力。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开展创意活动,如制作端午节手抄报、香囊等,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积极参与的精神,体验传统节日的欢乐氛围,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深入了解端午节的各种习俗及其文化内涵,如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艾草、喝雄黄酒等。理解端午节所承载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精神,体会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和意义。2.教学难点挖掘端午节习俗背后的文化寓意和历史渊源,引导学生从文化传承的角度认识传统节日。如何让学生在现代生活中更好地传承和弘扬端午节文化,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简洁明了的讲解,向学生传授端午节的基本知识,如由来、传说、习俗等,确保学生对主题有初步的认知。2.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端午节的相关话题,鼓励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想法,促进学生之间的思想交流和碰撞,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3.探究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端午节的文化内涵,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调查访问等方式,深入了解端午节的历史渊源、习俗演变等,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精神。4.实践法:安排学生进行与端午节相关的实践活动,如制作粽子、香囊、手抄报等,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端午节的氛围,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收集与端午节相关的图片、文字、视频等资料,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准备端午节所需的实物材料,如粽子、菖蒲、艾草、香囊、五彩绳等,用于课堂展示和实践活动。设计课堂活动方案,包括小组讨论问题、实践活动步骤、展示评价标准等,确保教学活动有序进行。2.学生准备提前预习教材内容,了解端午节的基本信息。分组收集与端午节相关的资料,可以通过书籍、网络、实地走访等方式,重点收集端午节的由来、传说、习俗、诗词等方面的内容,并整理成资料卡片。准备制作手抄报、香囊等实践活动所需的材料和工具,如彩笔、纸张、针线、布料、香料等。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5分钟)1.播放一段热闹的赛龙舟视频,视频中人们在江面上奋力划桨,龙舟你追我赶,岸边观众呐喊助威,气氛热烈。2.播放结束后,提问学生:"同学们,刚刚我们看到的是什么场景呀?大家知道这是哪个节日的活动吗?"引导学生回答出端午节。3.教师顺势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端午,去深入了解这个充满魅力的传统节日。"(二)端午溯源(10分钟)1.故事讲述教师讲述屈原投江的故事:"战国时期,楚国大夫屈原心系国家和人民,却遭奸臣陷害,被楚怀王流放。楚国郢都被秦军攻破后,屈原悲愤交加,在五月初五这一天,怀抱巨石投汨罗江自尽。百姓们为了不让江中的鱼虾吃掉屈原的尸体,纷纷划船打捞,并将粽子投入江中喂饱鱼虾。此后,每年的五月初五,人们都会通过赛龙舟、吃粽子等方式来纪念屈原。这就是端午节由来的一种说法。"接着介绍其他关于端午节由来的传说,如伍子胥自刎、曹娥救父等,让学生了解端午节传说的多样性和丰富性。2.知识讲解向学生介绍端午节的起源与古代的夏至节、驱邪防疫等习俗有关,随着历史的发展,逐渐融合了纪念屈原等人物的元素,成为了一个内涵丰富的传统节日。讲解端午节的时间: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它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三)端午习俗大揭秘(20分钟)1.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围绕端午节的习俗展开讨论。教师给出一些引导性问题,如:"你们知道端午节有哪些习俗?这些习俗背后有什么寓意?"小组讨论结束后,每组选派一名代表进行发言,分享小组讨论的结果。2.习俗详解吃粽子展示各种不同形状、口味的粽子图片,介绍粽子的种类,如甜粽、咸粽、肉粽、豆沙粽等。讲解粽子的制作原料,一般用糯米、黍米等谷物,搭配红枣、豆沙、肉类、蛋黄等馅料,用粽叶包裹而成。强调吃粽子习俗的寓意:一方面,粽子的形状像"角黍",象征着丰收和五谷丰登;另一方面,"粽"和"中"谐音,寓意"中第""中举",有求功名得中之意,同时也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赛龙舟播放赛龙舟的精彩视频片段,让学生再次感受赛龙舟的激烈场面。介绍赛龙舟的起源,最初是古越族人祭水神或龙神的一种祭祀活动,后来逐渐演变成民间的一项体育竞技项目。讲解赛龙舟的文化内涵:赛龙舟体现了团结协作、奋勇拼搏的精神。在比赛中,队员们齐心协力划桨,向着同一个目标前进,象征着人们团结一心战胜困难,也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挂菖蒲艾草展示菖蒲和艾草的实物,让学生观察它们的形状和特点。讲解挂菖蒲艾草的习俗:菖蒲形似宝剑,艾草气味清香,古人认为它们具有驱邪避灾、祈福消灾的作用。端午节时,人们将菖蒲、艾草挂在门口或窗户上,以驱赶蚊虫、净化空气,保佑家人平安健康。喝雄黄酒展示雄黄酒的图片,介绍雄黄酒是用研磨成粉末的雄黄泡制的白酒或黄酒。讲解喝雄黄酒的习俗:传说雄黄可以克制蛇、蝎等百虫,端午节喝雄黄酒有驱邪解毒的寓意。不过,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雄黄含有硫化砷,有毒性,所以现在人们较少直接饮用雄黄酒,更多的是将其涂抹在儿童的额头、耳朵等部位,寓意驱邪避瘟。佩香囊展示各种精美的香囊,介绍香囊的制作材料,通常有丝绸、棉布等,内装雄黄、熏草、艾叶、冰片等香料。讲解佩香囊的习俗:香囊具有浓郁的香气,佩戴在身上不仅可以驱虫辟邪,还能起到装饰作用。香囊的形状多样,有圆形、方形、心形等,上面常常绣有各种寓意吉祥的图案,如龙凤、花鸟、福字等。系五彩绳展示五彩绳的图片,介绍五彩绳是由青、白、红、黑、黄五种颜色的线绳组成。讲解系五彩绳的习俗:五彩绳又称五色丝、长命缕等,古人认为五月是恶月,五日是恶日,佩戴五彩绳可以驱邪避瘟,保佑儿童平安健康。五彩绳一般在端午节的早晨系在儿童的手腕、脚腕和脖子上,一直佩戴到端午节后的第一场雨,然后将五彩绳摘下扔到雨中,寓意着让河水将灾气冲走。(四)端午诗词赏析(10分钟)1.诗词展示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与端午节相关的诗词,如唐代文秀的《端午》:"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宋代张耒的《和端午》:"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清代李静山的《节令门·端阳》:"樱桃桑椹与菖蒲,更买雄黄酒一壶。门外高悬黄纸帖,却疑账主怕灵符。"2.诗词讲解逐句讲解诗词的含义,帮助学生理解诗词所表达的情感。以《端午》为例,讲解"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意思是端午节的由来从何说起呢?自古以来传说都是为了纪念屈原。让学生感受诗人对屈原的敬仰和对其遭遇的感慨。引导学生体会诗词中蕴含的端午节文化内涵,以及诗人借端午节抒发的爱国情怀、对历史人物的追思等情感。3.互动交流提问学生:"从这些诗词中,你能体会到端午节怎样的氛围和情感?你还知道哪些与端午节有关的诗词?"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分享自己的理解和积累。(五)端午实践活动(15分钟)1.制作香囊教师向学生讲解香囊的制作方法:将准备好的布料剪成自己喜欢的形状,如圆形、方形等,一般边长或直径约为810厘米。在两片布料中间放入适量的香料,如雄黄、艾叶、薰衣草等,然后用针线将布料边缘缝合起来,注意留一个小口。从留好的小口处将香囊翻过来,使其正面朝外,再用丝线将小口缝合。最后,可以在香囊上系上一根漂亮的绳子或珠子作为装饰。学生分组进行制作,教师在教室里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2.创意拓展鼓励学生发挥创意,在香囊上绣上自己喜欢的图案,如端午节的标志、卡通形象、祝福语等,让香囊更具个性和特色。提醒学生注意安全使用针线,避免受伤。(六)课堂总结(5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提问:"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走进了端午,了解了端午节的哪些知识呀?"请学生回答端午节的由来、传说、习俗、诗词等方面的内容。2.教师进行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深入了解了端午节这个传统节日,它不仅有着丰富的习俗和美丽的传说,还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民族精神。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生活中,能够继续传承和弘扬端午节文化,让这一古老的传统节日焕发出新的活力。"(七)课后作业1.制作一份端午节手抄报,内容可以包括端午节的由来、习俗、诗词、自己的感受等,下节课进行展示分享。2.与家人一起包一次粽子,体验传统节日的欢乐氛围,并记录下过程写成一篇短文。六、教学延伸1.组织学生开展端午节主题演讲比赛,进一步深化学生对端午节文化的理解和感悟,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2.鼓励学生在班级文化建设中融入端午节元素,如制作端午节主题黑板报、布置端午文化展示区等,营造浓厚的节日氛围。3.引导学生关注传统节日在现代社会中的传承与发展,开展相关的调查研究,思考如何让传统节日更好地适应现代生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文化传承意识。七、教学反思通过本次"走进端午"主题班会,学生对端午节的由来、传说、习俗等方面有了较为全面深入的了解,激发了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探究法、实践法等,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学习知识、提高能力。实践活动环节,学生们积极参与制作香囊,不仅锻炼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