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环境监测中气体采样与分析技术考核试卷考生姓名:答题日期:得分:判卷人:
本次考核旨在检验考生在环境监测中对气体采样与分析技术的掌握程度,包括气体采样原理、方法、设备选择、数据分析等方面,以及考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0.5分,共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气体采样中,使用多孔扩散采样法时,气体通过多孔扩散板的速率与()成正比。
A.采样时间
B.气体浓度
C.温度
D.压力
2.在环境监测中,通常采用()来采集空气中的颗粒物。
A.高速气流采样器
B.滤膜采样器
C.光学颗粒物计数器
D.粒子计数器
3.下列哪种气体采样器适用于采集低浓度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A.塑料袋采样
B.集气罐采样
C.便携式气体检测仪
D.环境空气采样器
4.下列哪种方法用于测定气体样品中的二氧化硫?()
A.滴定法
B.原子吸收光谱法
C.气相色谱法
D.比色法
5.在气体采样过程中,采样管线中应避免产生()。
A.正压
B.负压
C.气泡
D.沉淀
6.下列哪种设备用于测定空气中的氮氧化物总量?()
A.化学发光分析仪
B.分光光度计
C.原子吸收光谱仪
D.气相色谱仪
7.气体样品在分析前需要()处理,以减少干扰。
A.干燥
B.灼烧
C.过滤
D.冷却
8.下列哪种气体分析技术适用于连续监测?()
A.气相色谱法
B.比色法
C.电化学分析法
D.振动样品磁天平法
9.在环境监测中,采样点的选择应遵循()原则。
A.随机性
B.代表性
C.方便性
D.安全性
10.下列哪种气体采样方法适用于采集高浓度的有害气体?()
A.等速采样
B.滤膜采样
C.便携式气体检测仪
D.集气罐采样
11.气体样品在分析前需要()以防止样品挥发。
A.冷藏
B.加热
C.避光
D.密封
12.下列哪种分析方法适用于测定气体样品中的臭氧?()
A.光化学分析法
B.电化学分析法
C.比色法
D.气相色谱法
13.在气体采样过程中,采样时间的选择应考虑()。
A.样品浓度
B.采样器流量
C.采样距离
D.环境条件
14.下列哪种气体采样方法适用于采集低浓度的有毒气体?()
A.高速气流采样
B.便携式气体检测仪
C.集气罐采样
D.滤膜采样
15.在环境监测中,下列哪种气体分析技术适用于测定甲醛?()
A.化学发光分析法
B.气相色谱法
C.比色法
D.原子吸收光谱法
16.下列哪种设备用于测定空气中的颗粒物数浓度?()
A.集尘仪
B.便携式颗粒物计数器
C.光学颗粒物计数器
D.采样器
17.气体采样时,采样管线应保持()。
A.水平
B.垂直
C.斜置
D.无特定要求
18.下列哪种分析方法适用于测定气体样品中的硫化氢?()
A.滴定法
B.气相色谱法
C.原子荧光光谱法
D.原子吸收光谱法
19.气体采样过程中,采样点应避开()。
A.高温区域
B.风口
C.污染源
D.遮光区域
20.下列哪种气体采样方法适用于采集空气中的苯?()
A.高速气流采样
B.便携式气体检测仪
C.集气罐采样
D.滤膜采样
21.在环境监测中,采样时间的选择应考虑()。
A.样品浓度
B.采样器流量
C.采样距离
D.环境条件
22.下列哪种分析方法适用于测定气体样品中的氨?()
A.化学发光分析法
B.气相色谱法
C.比色法
D.原子吸收光谱法
23.气体采样时,采样管线应避免使用()材质。
A.钢
B.铜
C.塑料
D.不锈钢
24.在环境监测中,采样点的选择应遵循()原则。
A.随机性
B.代表性
C.方便性
D.安全性
25.下列哪种气体采样方法适用于采集高浓度的有害气体?()
A.等速采样
B.滤膜采样
C.便携式气体检测仪
D.集气罐采样
26.气体样品在分析前需要()以防止样品挥发。
A.冷藏
B.加热
C.避光
D.密封
27.下列哪种分析方法适用于测定气体样品中的臭氧?()
A.光化学分析法
B.电化学分析法
C.比色法
D.气相色谱法
28.在气体采样过程中,采样时间的选择应考虑()。
A.样品浓度
B.采样器流量
C.采样距离
D.环境条件
29.下列哪种气体采样方法适用于采集低浓度的有毒气体?()
A.高速气流采样
B.便携式气体检测仪
C.集气罐采样
D.滤膜采样
30.在环境监测中,下列哪种气体分析技术适用于测定甲醛?()
A.化学发光分析法
B.气相色谱法
C.比色法
D.原子吸收光谱法
二、多选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至少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环境气体采样时,选择采样点的考虑因素包括()。
A.地理位置B.污染源C.采样时间D.气象条件
2.气体采样器的基本组成部分包括()。
A.采样头B.采样管线C.采样泵D.数据记录仪
3.在进行气体采样时,需要注意的采样安全事项有()。
A.防止样品泄漏B.防止爆炸C.防止中毒D.防止触电
4.下列哪些气体可以通过化学吸收法进行检测?()
A.氮氧化物B.二氧化硫C.挥发性有机化合物D.臭氧
5.气体采样过程中,可能影响采样结果的因素有()。
A.采样时间B.采样流量C.环境温度D.采样点选择
6.气体分析技术中,常用的分离技术有()。
A.液-液萃取B.气相色谱C.膜分离D.毛细管电泳
7.下列哪些设备适用于连续监测气体样品?()
A.光学气体分析仪B.电化学传感器C.气相色谱仪D.比色计
8.气体采样时,采样管线的材质选择应考虑()。
A.耐腐蚀性B.耐温性C.耐压性D.耐磨性
9.下列哪些气体可以通过热导检测器进行检测?()
A.氮气B.氢气C.氧气D.二氧化碳
10.气体样品的保存方法包括()。
A.冷藏B.真空保存C.添加抑制剂D.避光保存
11.在气体采样过程中,如何减少样品污染?()
A.采样前清洗采样器B.使用无污染的采样管线C.避免样品接触污染物D.采样后立即分析
12.下列哪些分析方法适用于测定气体中的微量污染物?()
A.气相色谱-质谱联用B.原子吸收光谱法C.比色法D.化学发光法
13.气体采样时,采样点的选择应考虑的因素有()。
A.污染源方向B.采样高度C.环境条件D.采样频率
14.气体分析中,常用的检测器有()。
A.热导检测器B.气相色谱检测器C.电化学检测器D.质谱检测器
15.在环境监测中,以下哪些气体是常见的空气污染物?()
A.二氧化硫B.氮氧化物C.一氧化碳D.臭氧
16.气体采样时,采样泵的选择应考虑()。
A.流量稳定性B.耐腐蚀性C.能耗D.维护成本
17.下列哪些因素会影响气体样品的采样体积?()
A.采样时间B.采样器流量C.环境温度D.环境压力
18.气体样品分析前预处理的目的包括()。
A.提高检测灵敏度B.减少干扰C.提高分析速度D.提高样品稳定性
19.气体采样器在使用前应进行的检查包括()。
A.检查采样泵是否工作正常B.检查采样管线是否有泄漏C.检查采样头是否清洁D.检查数据记录仪是否工作正常
20.下列哪些方法可以减少气体采样过程中的误差?()
A.使用高精度的采样器B.控制采样流量C.优化采样点选择D.定期校准采样器
三、填空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请将正确答案填到题目空白处)
1.气体采样中,多孔扩散采样法的速率与_______成正比。
2.环境监测中,颗粒物采样通常使用_______。
3.采集空气中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时,常用的采样器是_______。
4.测定气体样品中的二氧化硫,通常采用_______。
5.气体采样管线中应避免产生_______。
6.测定空气中的氮氧化物总量,通常使用_______。
7.气体样品分析前需要_______处理,以减少干扰。
8.适用于连续监测的气体分析技术是_______。
9.采样点的选择应遵循_______原则。
10.采集高浓度有害气体时,常用的采样方法是_______。
11.气体样品分析前需要_______以防止样品挥发。
12.测定气体样品中的臭氧,通常采用_______。
13.气体采样过程中,采样时间的选择应考虑_______。
14.采集低浓度有毒气体时,常用的采样方法是_______。
15.测定气体中的甲醛,通常采用_______。
16.测定空气中的颗粒物数浓度,通常使用_______。
17.气体采样时,采样管线应保持_______。
18.测定气体样品中的硫化氢,通常采用_______。
19.气体采样过程中,采样点应避开_______。
20.采集空气中的苯,常用的采样方法是_______。
21.气体采样时,采样泵的选择应考虑_______。
22.影响气体样品采样结果的因素包括_______。
23.气体分析中,常用的分离技术有_______。
24.气体分析中,常用的检测器有_______。
25.在环境监测中,常见的空气污染物包括_______。
四、判断题(本题共20小题,每题0.5分,共10分,正确的请在答题括号中画√,错误的画×)
1.气体采样过程中,采样时间越长,样品浓度越高。()
2.多孔扩散采样法适用于采集高浓度气体样品。()
3.集气罐采样法适用于采集低浓度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4.二氧化硫的测定通常采用比色法。()
5.在气体采样过程中,采样管线中产生负压是正常的。()
6.光学气体分析仪适用于连续监测气体样品。()
7.采样点的选择应避开任何可能的污染源。()
8.高速气流采样法适用于采集颗粒物样品。()
9.气体样品在分析前不需要进行任何预处理。()
10.气相色谱法适用于测定气体样品中的所有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11.电化学分析法可以用于测定气体样品中的所有电活性物质。()
12.在气体采样过程中,采样泵的流量越大越好。()
13.气体采样时,采样管线应避免使用塑料材质。()
14.气体样品的保存时间越长,分析结果越准确。()
15.气体采样过程中,采样点的选择应考虑风向和风速。()
16.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适用于测定气体样品中的微量元素。()
17.气体样品分析前预处理的主要目的是提高检测灵敏度。()
18.采样后的气体样品应立即进行分析,以防止样品变质。()
19.气体采样器的校准频率取决于样品的复杂性和污染水平。()
20.在气体采样过程中,采样点的选择应避免人为活动的影响。()
五、主观题(本题共4小题,每题5分,共20分)
1.请简述气体采样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2.分析气体样品时,如何选择合适的采样方法和分析技术?
3.请详细说明气体样品预处理的目的和常用方法。
4.阐述环境监测中气体采样与分析技术在保障公共健康和环境安全中的作用。
六、案例题(本题共2小题,每题5分,共10分)
1.案例题:
某化工厂排放的废气中含有一定量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为了评估其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环保部门决定进行一次气体采样与分析。请根据以下信息,回答以下问题:
-设计一个采样方案,包括采样点选择、采样时间、采样方法和样品保存等。
-针对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测定,选择合适的分析技术,并简要说明原因。
2.案例题:
某城市近期空气质量恶化,特别是臭氧浓度超标。为了找出污染源,环境监测站对市区不同区域的空气进行了采样分析。以下为部分采样结果:
-采样点A:臭氧浓度500µg/m³
-采样点B:臭氧浓度350µg/m³
-采样点C:臭氧浓度450µg/m³
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以下问题:
-分析采样结果,推测可能的污染源。
-提出减少臭氧污染的建议。
标准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B
2.B
3.D
4.A
5.C
6.A
7.A
8.C
9.B
10.A
11.A
12.A
13.A
14.D
15.B
16.B
17.B
18.C
19.C
20.C
21.A
22.A
23.B
24.D
25.A
二、多选题
1.A,B,D
2.A,B,C
3.A,B,C
4.A,B,C
5.A,B,C,D
6.B,C
7.A,B
8.A,B,C
9.A,B
10.B,C
11.A,B,C
12.A,B,D
13.A,B,C,D
14.A,B,C,D
15.A,B,C,D
16.A,B,C
17.A,B,C,D
18.A,B,C
19.A,B,C,D
20.A,B,C,D
三、填空题
1.气体浓度
2.滤膜采样器
3.集气罐采样
4.滴定法
5.气泡
6.化学发光分析仪
7.干燥
8.电化学分析法
9.代表性
10.等速采样
11.冷藏
12.光化学分析法
13.样品浓度
14.滤膜采样
15.化学发光分析法
16.便携式颗粒物计数器
17.垂直
18.原子荧光光谱法
19.污染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心脑血管健康课件封面
- 笑对挫折主题班会课件
- 竹石说课课件范例
- 出借房子协议书范本模板
- 端午节介绍课件图片
- 出差报销协议书范本
- 合租室友公约协议书范本
- 2025年激光扫瞄显微镜项目发展计划
- 2025版股权债权转让协议书范本:互联网+股权债权转让
- 2025版木屋安全防护设施设计与施工合同
- 2024年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考试真题及参考答案
- 抢救车及抢救药品管理
- 2024年10月自考14237手机媒体概论试题及答案
- 《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2024版)》更新要点解读
- 新产品需求评估申请表
- 消防安全工作的资金投入和组织保障方案
- 体育赛事后勤保障服务方案
- 多媒体教室安装及调试方案
- 2024档案数字化加工服务合同
- 神经重症气管切开患者气道功能康复与管理专家共识(2024)解读
- 2024年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小升初语文试卷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