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06年广东省湛江市(课改区)
文言文阅读(共9分)
阅读《马说》,完成11—14题。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杨之
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
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日:“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
真不知马也。
11、下列词语中的“临”字与“执策而临之”的“临”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如临大敌B、临阵磨枪C、身临其境D、临别赠言
12、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2分)
(1)或:(2)食: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分)
(1)骈死于槽相之间。译文:。
(2)其真无马邪?译文:。
14、从文中看,造成千里马被埋没和被摧残的原因有哪些?(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A12、(1)有时(2)喂13、(1)和普通的马一同死在槽杨之间(马厩里)。(2)(难道)真
的没有千里马吗?14、(1)伯乐不常有;(2)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3)策之不以其道(鸣之而
不能通其意)。
2006年曲靖市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统一考试
(一)(12分)
[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
杨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
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日:“天不无马!”呜呼!其真无马
邪?其真不知马也。
[乙]昔有大长者子®,共诸商人入海采宝。此长者子善诵入海捉船方法,若入海水漩湫涧流矶激之处咒当
如是捉®,如是正,如是住咒语众人言:“入海方法我悉知之。”众人闻之,深信其语。既至海中,未经几
时,船师遇病,忽然便死。时长者子即便代处,至漩淤涧流之中,唱言®当如是捉,如是正。船盘回旋转,
不能前进。至于宝所,举船商人没人而死。
注:①大长者子:富商人家的儿子。②漩湫涧流矶激之处:水流湍急的地方。③捉:驾驶。④住:停止。
⑤唱言:高声说。
9、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2分)
(1)虽有千里之能()(2)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3)善诵入海捉船方法()(4)入海方法我悉知之()
10、翻译下列句子。(3分)
(1)策之不以其道。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唱言当如是捉,如是正。译文:
(3)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译文:
11、“大长者子”的悲惨结局给你什么启发?(2分)
答:
12、甲文强调了“按规律办事”的道理,乙文则突出了“生搬硬套规律”的恶果,这两方面相矛盾吗?谈谈你
的理解。(2分)
13、假如你身边也有像“大长者子”一样爱说大话的人,你应该怎样指出他的毛病呢?(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9、(1)即使(2)等同(3)擅长(4)都10、(1)驱赶它不按照赶它的正确方法(2)大
声说应当像这样驾船,像这样校正方向(3)养马的人不知道它有日行千里的能力去喂养它11、①凡事
只重视理论学习(或只空洞教条地套用规则),而不重视亲自去实践,其结局必定是害人又害已。②任何
理论的学习都要重视与实践紧密结合,不断总结,不断完善。(任意一方面只要观点正确,言之有理即可
酌情给分直至满分)12、不矛盾。①按规律办事才能少走弯路,少犯错误;②应用知识和规律时,一定要
重视与实践紧密结合,不可生搬硬套,否则只能是纸上谈兵。(答出一点给1分)13、xxx:你敢说敢做
的作风值得我们学习,但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我们不能一味地套用规律,应该让规律和实践有机地结合
在一起。(表述符合语言实际应用的要求,言之有理即可给分直至满分)
2006年云南省中考语文试题(课改实验区)
(一)(10-13小题,共12分)
马说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杨
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
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卞和泣玉
楚人和氏得玉璞楚山中,奉而献之厉王。厉王使玉人相之,玉人日:“石也。”王以和为诳,而刖其左足。
及厉王薨,武王即位,和又奉其璞而献之武王,武王使玉人相之,又日:“石也。”王又以和为诳,而刖其
右足。武王薨,文王继位,和乃抱其璞而哭于楚山之下,三日三夜,泣尽而继之以血。王闻之,使人问其
故,曰:“天下之刖者多矣,子奚哭之悲也?”和曰:“吾非悲刖也。悲乎宝玉而题之以石,贞士而名之以诳,
此吾所以悲也。”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焉,遂命日:和氏之璧。
[注释]①璞:蕴藏有玉的石头,未经加工的玉石。②刖:音“yuG”,古代一种酷刑,断足。③奚:
何,为什么。④理:加工雕琢玉石。
10.结合文意,解释下列加点的词。(2分)
(1)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名马:()
(2)厉王使玉人相之。相:()
11、通过“识马”、“相玉”,两文表达的共同意思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
12.《马说》以,“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的感叹收束全文,《卞和泣玉》以“王乃
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焉”为和氏献璞的结局,两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何不同?(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
1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
(1)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译文:
(2)悲乎宝玉而题之以石,贞士而名之以诳。译文:
10.(1)名马:指具有日行千里的马。(若解释为有名的马,不给分)(2)相:鉴别
11、《马说》通过千里马被埋没的普遍现实,《卞和泣玉》通过和氏璞两度被指斥为石的故事,以事喻理,
论述的都是统治者不识人才,埋没人才,英才志士怀才不遇,有志难伸的现实。(大意如此即可)12.答:
《马说》中,面对“天下无马”这种压制人才的谬论,文章只能发出“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的感叹;
而《卞和泣玉》中,和氏璞虽然两度被斥为普通的石头,但终遇文王,经雕刻加工显示出天下至宝的本色。
《马说》更多地是让人感到愤懑不平与无奈,而《卞和泣玉》却能让人看到一些希望。(大意如此即可)
13.参考(1)想要与普通的马等同尚且不能够做到,怎么能要求它能够日行千里呢?
参考(2)(我)感到痛苦的是(真正的)宝石被斥为(普通的)石头,诚实正直的人被诬蔑为骗子。或:
我是为(真正的)的宝石被斥为(普通的)的石头,诚实正直的人被诬蔑为骗子而感到痛苦(悲痛)(意
思对即可)
2007年广东省江门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马说韩愈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杨
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铲不饱,力不足,
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日:“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
其真不知马也。
9.用现代汉语翻译文段中画线的句子。(3分)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在作者看来,“伯乐”与“千里马”哪个更重要?为什么?(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文章第二段流露出作者对“千里马”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4分驾驭(鞭打)它不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正确方法,喂养它不能竭尽它的才能。(或者:鞭策它,
不按正确的方法,喂养它又不足以使它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10、4分伯乐更重要。(1分)因为先有
伯乐,然后才有千里马。(或者:因为没有伯乐,千里马也就被埋没了。)(2分)11、4分为“千里马”的被
埋没鸣不平。(或:为“千里马'’得不到应有的待遇而感到同情和惋惜。)
2008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内地新疆高中班招生统一考试
马说
韩愈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妈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杨之
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皇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
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
真不知马也。
15.请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4分)
①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②一食或尽粟一石()
③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④执策而临之()
16.请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其含义。(3分)
①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②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③其真无马邪
17.请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3分)
①祇辱于奴隶人之乐,骈死于槽杨之间。(2分)译文:
②策之不以其道。(1分)译文:
18.请根据文章内容完成下列各题。(3分)
①请用一个短语概括文中千里马的处境或遭遇。(1分)
②第三段刻画了食马者怎样的嘴脸?(1分)
③有一位哲人说过:“世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马说》中的哪
一句话?(1分)_______________
㈠(13分)15.①这样②有时③即使④面对(4分,各1分)16.①“食”
通“饲”,喂、喂养②“见”通“现”,表现③“邪”通“耶”,表疑问,相当于“吗”(3分。各1分)17.@
只是辱没在养马的仆役手中,和(普通的马)一起死在马厩里。②鞭打它不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正确
方法。(3分,①2分,②1分)18.①怀才不遇;英雄无用武之地②平庸浅薄,愚妄无知③千里马
常有,而伯乐不常有(3分,各1分)(①②题意思接近参考答案即可。)
2009年黑龙江大庆市
【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
杨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
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
其真不知马也!(韩愈《马说》)
【乙】七年,入见,帝从容问日:“卿得良马否?”飞日:“臣有二马,日啖刍豆数斗,饮泉一斛,然非精洁
则不受。介而驰,初不甚疾,比行百里始奋迅,自午至酉,犹可二百里。鞍甲而不息不汉,若无事然。此
其受大而不苟取力裕而不求逞致远之材也。不幸相继以死。今所乘者,日不过数升,而秣不择粟,饮不择
泉,揽未安,踊跃疾驱,甫百里,力竭汗揣,殆欲毙然。此其寡取易盈,好逞易穷,弩纯之材也。”帝称善,
B:“卿今议论极进。”
(选自【宋史・岳飞传】)
【注释】①帝:宋高宗赵构,此次谈话后遂封岳飞为太尉。②介:备上鞍甲。③褫(chi):脱去,卸下。
④秣:喂食。
9.下面各项中加点字的意思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2分)
A.执策而临之脸表涕零,不知所言(《出师表》)
B.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人不知而不愠(《论语》)
C.初不甚疾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三峡》)
D.帝称叠京中有叠口技者(《口技》)
10.下面各项中加点字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骈死王槽杨之间每假借王藏书之家(《送东阳马生序》)
B.策之不以其道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C.弩纯之材也怅恨久之(《陈涉世家》)
D.此其寡取易盈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11.请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⑴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译文:
⑵比行百里始奋迅。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用斜线(/)为乙文中画浪线的句子标出两处停顿。(2分)
受大而不苟取力裕而不求逞致远之材也
13.这两段文字表面谈马,实则都告诉人们什么道理?结合具体实例,谈谈你对这个道理的认识。(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渴望报效国家(或:渴望建功立业)8.这时词人以魏尚自喻,意思是说,什么时候朝廷能像派冯唐赦免魏
尚那样启用自己呢?(也可以答作者希望自己能够收到朝廷的重用)运用典故,使表达含蓄典雅。9.D第
一个“善”是“好”的意思,第二个“善”是“擅长”的意思。10.B“以”都是“按照”的意思。A项,在/项。C项,
的/助词。D项,它/表反问语气。11.⑴吃不饱,力气不足,(它的)才能和美好的素质不能表现出来。⑵
等跑到百里之后才奋力奔跑。12.受大而不苟取/力裕而不求逞/致远之材也13.告诉人们要善于识别人才、
选拔人才、任用人才、重视人才(不要不识人才)的道理。/第二问可以从正面答善于识别人才和正确使用
人才的好处,也可以从反面答不善于识别和使用人才的坏处,可以谈如何选拔人才,也可以谈如何用好人
才留住人才,要结合具体事例(人物或事件)来谈,言之成理即可。
【参考译文】绍兴七年,岳飞面君,赵构从容地问道:“爱卿有没有获得过好马?”
岳飞道:“臣原有二匹马,每天各吃数斗刍豆,各饮一斛水,但如果草料不精,水质不净,它们就不会食用。
二马披着战甲奔跑,起先跑的不快,但跑出百里后就变的迅速,自午时到酋时,可以跑上二百多里。而马
背、腹的鞍甲毫无松动,且没有汗水,跟无事一样。这二匹马可谓负重但无怨言,体力充沛但不逞能,是
擅长远驰的良马啊。不幸二马后来相继死去。如今臣所骑的马,每天食用不过数升,所喂草料从不挑选,
所饮之水从不在意,辔头尚未装好,就想跃跃狂奔,刚跑出百来里地,马儿就力尽汗出,大口喘息,累的
如死了一般。这马可谓食少就能饱肚,喜欢逞能炫耀力气,但容易穷尽力气,实在是笨马一匹啊。”赵构道
声“好”,说道:“你今日所说很有意义。”
2009年内蒙巴彦淖尔市
阅读《马说》,完成11—13题。(7分)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杨之
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
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
其真不知马也。
11.选出与“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中“而”的用法相同的一项()。(2分)
A.学面时习之B.狼亦黠矣,面顷刻两毙
C.安陵君受地于先王面守之D.委而去之
12.选出对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2分)
A.不以千里称也称:扬名,著称。
B.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食:通“饲”,喂。
C.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等:等同,相等。
D.策之不以其道策:马鞭子。
13.选出对文章内容理解错误的一项()。(3分)
A.“千里马,,比喻人才,“伯乐”寓指能发现和赏识人才的人。
B.贯穿全文的中心句是“其真不知马也”。
C.作者借“千里马”不遇“伯乐”的遭遇,寄托作者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思想感情。
D.作者认为世界上缺乏的是人才和发现人才的人。
11、B12、D13、D
2003年浙江省丽水市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27小题。
[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
槽杨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
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日:“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耶?
其真不知马也。(韩愈《马说》)
[乙]人有卖骏马者,比①三旦立市,人莫之知。往见伯乐,日:臣②有骏马欲卖之,比三旦立于市,人
莫与言。愿子还③而视之,去而顾之,臣请献一朝④之贾。”
伯乐乃还而视之,去而顾之。一旦而马价十倍。(《战国策•燕策二》)
(注:①比:连续,接连。②臣:先秦时代,普通人之间有时也说称自己为“臣”。③还:音义同“旋”,
围绕,绕圈子。④朝(zhao):早晨,也指一天。
2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4分)
⑴才美不外见()⑵愿子还而视之()
⑶不以千里称也()⑷去而顾之()
2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
⑴其真不知马也。译文:
⑵比三旦立于市,人莫与言。译文:
25.[甲]文第二段交代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的一句话是o
[乙]文介绍这匹骏马“一旦而马价十倍''的原因的一句话是。
实际上这都证明了[甲]文提出的这一观点,说明了伯乐的重要性。(3分)
26.我们常以“千里马”比喻o(2分)
27.从这两则短文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请谈谈你感受最深的一点。(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见同现,显现希望著称回头看
24.(1)恐怕是真不认识千里马吧!(2)连续三天站在集市上,没有人与我交谈。
25.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伯乐乃还而视之,去而顾之。/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26.人才
27.略。
2003年福建省厦门市
阅读有关“千里马”的两则文言文,完成1-19题。(15分)
马说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杨
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
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
邪?其真不知马也。
千金市骨
古之君王,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①言于君曰:“请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
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②,反以报君。君大怒日:“所求者生马,安事③死马而捐五百金!”涓人对日:“死
马且市之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
于是,不能期年④,千里之马至者三。
注释:①涓人:近侍之臣。②金:古代计算货币的单位。③安事:哪里用艄;怎么能够。④期年:满一年。
不能期年,即不到周年。
16.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4分)
①执策而临之()②才美不外见()
③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④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
17.下面句中加点“之”字的解释与其它三句有明显不同的一项是()。(2分)
A.祗辱于奴隶人之手B.策之不以其道
C.涓人言于君日:“请求之。”D.死马且市之五百金
18.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译文:
②死马且市之五百金,况生马乎?译文:
19.简要回答下面问题:(5分)
⑴细读《马说》第三段,简要说说应该怎样正确对待“千里马”。(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如果让你给涓人的“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这个做法评分(满分设为10分),你会评几分呢?说说你这
样评分的理由。(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竹制的马鞭子见同现,显现命令丢掉,白白扔掉
17.A
18.(1)喂马的人不知道它能日行千里,氢它当作普通劳动者马来喂养。(2)一匹死马您都愿意用五百
金买下,况且是活的马呢?
19.(1)策之以其道,食之尽其材,鸣之而能通其意。
(2)言之有理即可。
【参考译文】古代有个国君想用千金购买千里马,过了很多年仍找不到。国君的侍臣对国君说:“请让我来
找它吧!”
国君派遣他出去寻找了三个月,之后找到了一匹千里马,(可是)马已经死了,他花费500金买了
死马的头颅,回来报告国君。国君非常生气地说:“我要的是活马,你白费五百金买这死马回来有什么
用?”
侍臣回答道:“一匹死马您都愿意用五百金买下,况且是活的马呢?天下人都一定会认为大王是用重价
买千里马的。很快就会有人献马!”果然不出一年,国君得到了多匹别人献来的千里马。
2004年浙江省绍兴市
(一)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
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耶?
其真不知马也。(节选自韩愈《马说》)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3分)
(1)或:(2)食:(3)等: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加横线的句子。(3分)
安求其能千里也?译文:
3.根据选文,说说千里马被辱没的原因。(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有时(或许)(2)喂养(或通“饲”)(3)等同(或“—样”)2.怎么能要求它能够日行千里呢?3.答: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2004年吉林省长春
阅读《马说》,完成6—10题。(16分)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杨
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
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日:“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
邪?其真不知马也。
6.用“/”标出下面句子朗读的语意停顿,每句标一处。(2分)
①安求其能千里也②食之不能尽其材
7.解释下面加点词的意思。(4分)
①是马也()②食马者()
③策之不以其道()④一食或尽粟一石()
8.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虽有千里之能B.其真无马邪
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
C.鸣之而不能通其意D.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而攻之而不胜学而时习之
9.本文托物寓意,文中“千里马”喻指人才,“伯乐”喻指略____,而将愚妄浅薄的封建统治者比作
“(4分)
10.有这样一个故事:一匹骨瘦如柴的老马拉着盐车上山坡,气直喘,汗直流,竭尽全力还是拉不上去。
赶车的人吆喝着,用鞭子狠狠地抽打它……这时,一个路过的相马人看见了,心疼得流下了眼泪,急忙脱
下衣裳披在瘫倒在地的老马身上。老马睁开眼,看到相马人,眼睛一亮,长嘶一声而逝。
请你展开想像,写出老马临死前想对相马人说的话。(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6.①安求/其能千里也②食之/不能尽其材7.①这②同“饲”,喂养③鞭打(驱使)④有时8.C
9.能识别人才的人食马者10.略。
2005年福建省莆田市(课改区)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语文试卷
(二)阅读《马说》,完成8—10题。(10分)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杨
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
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8.作者借“千里马”不遇“伯乐”的遭遇,寄托了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翻译下面两个句子。(4分)
(1)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译文:
(2)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译文:
10.你认为应当怎样对待人才?请联系现实说一说自己的看法。(3分)
答:__________
(二)(10分)8.(3分)怀才不遇、壮志难酬9.(4分XD世上有了伯乐,然后才会有千里马。(2)难道果真
没有千里马吗?其实是他们真不识得千里马啊。(每句各2分。大意对即可,如第(2)句译为“真的没有马吗?
是不知道马啊”就应给2分。)10.(3分X开放性题目,考生只要说出自己的理解,谈出自己的看法即可。)
2005年四川省广安市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做35—39题。(15分)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也。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杨
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①或尽粟石。食②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③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④不饱,
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日:“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牙B?
其真不知马也。
35.对第二段中的四个“食”字分析正确的一项是(C)(3分)
A.①和②读音相同,含义不同。B.①和④读音相同,含义不同。
C.②和③读音相同,含义也相同。D.③和④读音相同,含义不同。
36.用“/”标出下面句子朗读的语意停顿,每句标一处。(2分)
①安求/其能千里也②食之/不能尽其材
37.解释下面加点词的意思。(4分)
①是马也(这)②食马者(同“饲”,喂养)
③策之不以其道(鞭打(驱使))④一食或尽粟一石(有时)
38.下面句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C)(3分)
A.虽有千里之能安求其能千里也B.其真无马邪策之不以其道
C.鸣之而不能通其意环而攻之而不胜D.祗于奴隶人之手学而时习之
39.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骈死于槽杨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译文:(和普通的马)一同死在马厩里不因日行千里而闻名.(“骈”“槽帆“以”“称”等词语翻译准确,译句通顺
得3分.否则,酌情扣分)
2005年广西桂林市
古诗文阅读(16分)
(一)阅读《马说》一文,完成8—12题(11分)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
手,骈死于槽杨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
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日:“天下无马!”
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8.请从第二段中找出两个通假字,并解释其意义。..............................(2分)
①“食”通“饲”,,意义:通喂养(1分)②“见”通“现”,意义:表现(1分)
9.下列四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C)...................................(2分)
A.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B.策之不以其道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C.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D.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
10.将句子“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译成现代汉语。.................(2分)
译文:驱使它,不能按照正确的方法,喂养它不能充分发挥它的才能。(“策、道、食、材”均译正确,且
句子通顺者得2分,否则酌情扣分)
11.千里马不能发挥其才能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你认为怎样才能发挥“千里马,,的才
能..............................................................................(3分)
答:“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或:食马者的无知(1分)。策之以其道,食之能
尽其材,鸣之而能通其意(也可用自己的话回答,但须突出“知人善用”之煮2分)。
12.如果你是一匹“千里马”,而尚未被“伯乐”发现,你该怎么做?............(2分)
答:①不气馁,努力做好本职工作(1分)②寻找机会,展示自己才华(1分x言之成理可给分)
2006年北京市
三、文言文阅读(共9分)
阅读《马说》,完成11—14题。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杨
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
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日:“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
真不知马也。
11、下列词语中的“临”字与“执策而临之”的“临”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如临大敌B、临阵磨枪C、身临其境D、临别赠言
12、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2分)
(1)或:(2)食: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分)
(1)骈死于槽杨之间。译文:。
(2)其真无马邪?译文:。
14、从文中看,造成千里马被埋没和被摧残的原因有哪些?(3分)
答:。
三、11、A12、(1)有时(2)喂13、(1)和普通的马一同死在槽杨之间(马厩里)。
(2)(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14、(1)伯乐不常有;(2)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3)
策之不以其道(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2006年浙江舟山
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19—25题。
(一)(11分)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名马,祗辱于奴隶
人之手,骈死于槽杨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
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
马耶?其真不知马也。
19.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⑴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⑵策之不以其道()
⑶鸣之而不能通其意()⑷执策而临之()
20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划线句子的意思。(3分)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译文:
21.作者借“千里马”的遭遇,寄托了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如果你是一匹“千里马”,而尚未被“伯乐”发现,你该怎么做?(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9分)阂县林琴南孝廉纾®六七岁时,从师读。师贫甚,炊不得米。林知之,亟@归,以袜实米,
满之,负以致师。师怒,谓其窃,却弗受。林归以告母,母笑曰:“若心固善,然此岂束修®之礼?”即呼备
",赍®米一石致之塾,师乃受。
[注]①林琴南孝廉纾(shti):林纾,字琴南,福建阂县(今福州人)。近代文学家,尤以翻译外国小说名世。
孝廉,明清时对举人的称呼。②亟:急忙。③束修:本指十条干肉,后来通常指学生拜师或亲友之间赠送
的礼物。④呼备:叫人准备。⑤赍(jT):携带。
23.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意思。(3分)
⑴从师读()⑵以袜实米()⑶负以致师()
24.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划线句子的意思。(3分)
若心固善,然此岂束修之礼?译文:
25.林琴南为什么急忙回家取米送给老师?从中看出林琴南是一个怎样的人?(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文言文阅读(20分)(一)(11分)19.⑴通“饲”,喂养(喂)⑵鞭打(驾驭)⑶通晓(知道、
明白、懂得)⑷面对20.想要与普通的马一样尚且做不到,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21.寄托了作者怀
才不遇的愤懑之情。(或“对统治者埋没人才、摧残人才的强烈不满。22.示例一*我要毛遂自荐,主动
展示自己的才能。示例二:我要努力完美自己,做得更好。示例三:要做到心态平和,相信是金子总会发
光。
(二)(9分)23.⑴跟从(跟)⑵装满(装)⑶背(背着)24.你的心地是善良的,但这能作为送给
老师的礼物吗?(或“你的想法本来是好的,但这能作为学生拜师的礼物吗?”)25.因为他得知老师没有米
煮饭,想帮助老师。(或“因为他得知老师家很穷,没有米煮饭”。)这件事反映了林琴南是一个心地善良
的人。
2006年成都市高中阶段教育学校统一招生考试试卷(含成都市初三毕业会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8题。(共6分,每小题2分)
马说韩愈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杨之
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
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
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6.对下面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以千里称也称:扬名B.一食或尽粟一石或:有时
C.才美不外见见:通“现”D.策之不以其道策:鞭子
7.比较下列各组加点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而伯乐不常有广起,夺而杀之
B.虽有千里之能以君之力
C.策之不以其道成,将以攻宋
D.骈死于槽杨之间每自比于管仲、乐毅
8.下面对所选文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第1段先以“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正面提出问题,然后笔锋一转,从反面展开议论。
B.第2、3段主要写千里马被埋没的遭遇和它才美不得“外见”的原因,作者对无知的“食马者”发
出了强烈的谴责。
C.文章借伯乐和千里马的传说,将人才比为千里马,将愚妄浅薄、不识人才的统治者比做食马者。
D.在作者看来,世上缺乏的是人才和发现人才的人,在两者中主要是缺乏发现人才的人。
9.把第I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2分)译文:
(2)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2分)译文:
二、(6分,每小题2分)6.D(“策”应为“用鞭子抽打”)7.B(A项前“而”为“可是”之意,
后者为顺接连词“就”之意;B项均为结构助词“的”;C项前“以”为“按照”之意,后为
“用”之意;D项前“于”为“在”,后为“与”之意)8.D(与原文意思不合,应为“世上缺
乏的不是人才,而是发现人才的人”)
三、(共12分)9.(4分)(1)喂马的人不懂得要根据它日行千里的本领来喂养它。或:喂养马的人不知
道它能够日行千里而去喂养它。(译出大意得1分,落实“食”意思的得1分)(2)喂养它却又不
能使它发挥自己的才能,听它嘶叫却不能明白(或“通晓”“懂得”)它的意思。(译出大意得1分,
落实“材”“通”意思的各计0.5分)
2006年江苏省泰州市
(-)(10分)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
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节选自韩愈《马说》)
臣有二马,故常奇之。日啖豆至数斗,饮泉一斛,然非精洁则宁饿死不受。介®而驰,其初若不甚疾,比行
百余里,始振鬣长鸣,奋迅示骏,自午至酉,犹可二百里。褫®鞍甲而不息、不汗,若无事然。此其为马,
受大而不苟取,力裕而不求逞,致远之材也。
①介:披上战甲。②褫(chi):解除。(节选自岳飞《论马》)
1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分)
(1)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2)比行百余里()
14.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安求其能千里也?译文:
(2)介而驰,其初若不甚疾……译文:
15.在第二段文字中,直接描写作者的马“才美”“外见”的句子是
__________»(2分)
16.这两段文字表面谈马,实则议论如何对待人才。它们都阐述了一个什么道理?(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10分)13.(1)等同,一样(2)及,等到(本题2分。每小题1分)14.(1)怎么
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2)披上战甲奔驰,开始时它(们)好像并不很快……(本题4分。每小题2分,
译错1处扣1分,扣完为止)15.自午至酉,犹可二百里。(1分)褫鞍甲而不息、不汗,若无事然。(1
分)16.要善待人才,要给人才充分施展才能提供必要的条件。(2分,只答第一句给1分,答第二句给2
分)
2006年安徽省中考语文试题(课改实验区)
语文试题温馨提示:
1.你现在拿到的试卷满分为150分I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相信你能在150分钟内完
成所有答题。
2.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
是无效的。
3.答题过程中。你可以随时使用你所带的《新华字典》。
4.考试结束后,别忘了将“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一、语文积累(20分)
1.你已诵读了不少优秀古诗文,请把下面的诗文名句补写完整。(任意选做6题)(6分)
(1)大漠孤烟直,。(王维《使至塞上》)
(2)金樽清酒斗十千,。(李白《行路难》)
(3)春蚕到死丝方尽,o(李商隐《无题》)
(4)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0(周敦颐《爱莲说》)
(5),白露为霜。(《诗经・秦凤》)
(6),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7),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
(8),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2.请按下面的要求,默写你所知道的古代诗歌句子。(课内外均可).(4分)
(1)初中校园生活即将结束,朝夕相处的同学将要分别,请你写出两句表达离别之情的古
代诗歌名句:,o
(2)我国古代诗歌中,有不少诗篇抒发了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豪迈情怀,请写出其中的
两句:,o
3.下面一段文字节选自安徒生童话《海的女儿》,请你读一读,然后完成(1)一(4)题。(10
分)
①这个时候,所有的仆人和着优美的音乐,轻盈地跳起舞来。②于是,小美人鱼伸出那
双白皙、细嫩的手,脚尖掂着证,轻柔地、优雅地在地板上跳起了舞……③人们都在为她鼓
掌,为她喝彩,不停地赞叹她的舞姿。④她跳得比以前任何一次都要优美,她的脚尖
在触到地板时就如踩在锐利的刀尖上一样,她感觉不到病。
(1)第①句中,加点字“和”的读音为:O
(2)第②句中,有一个错别字,它是:,应改为:。
(3)第④句中,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最恰当的一项是•
A.因为所以B.虽然却C.除非才
(4)读了这段优美的文字,你一定会想到你读过的不少中外文学名著,请从下面所提供的
名著书目中任选一部,按要求填写读书资料卡。
书目:《名人传》《格列佛游记》《水浒》《繁星・春水》
读书资料卡
作品作者
主要
内容
注:“主要内容”以30字左右为宜。
二、阅读(55分)
阅读下面文字,分别回答问题。
[-](22分)
晨
刘白羽
①淡淡的朝阳刚把树梢照亮。顺了石柱攀缘到三层楼上来的老藤树比来时茂盛多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气体检测监控系统项目发展计划
- 数字工具在传统课堂中的应用与效果分析
- 智能教育机器人在家庭教育的应用前景
- 教育心理学实践激励学生的关键要素
- 教育公平政策与资源分配的实践
- 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培养教育心理学的秘密武器
- 教育技术的成功案例与实践经验分享
- 商业综合体工程监理案例分析
- 能源革新引领教育升级探索智能教育设施的新模式
- 商业行业如何推动青少年健康饮食政策的落实
- 异口同音公开课
- 专利代理人资格考试实务试题及参考答案
- 运用信息技术助力劳动教育创新发展 论文
- GB/T 602-2002化学试剂杂质测定用标准溶液的制备
- GB/T 4074.8-2009绕组线试验方法第8部分:测定漆包绕组线温度指数的试验方法快速法
- 2023年涉县水库投资管理运营有限公司招聘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新版有创血压监测ABP培训课件
- 重症医学科常用知情告知书
- 二等水准测量记录表
- 母线槽安装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 企业员工上下班交通安全培训(简详共2份)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