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棕北教育集团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注意事项:1.全卷分A卷和B卷,A卷满分100分,B卷满分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2.考生使用答题卡作答。3.在作答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监考人员仅将答题卡收回。4.选择题部分请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请使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5.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各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共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捷报(jié)侍候(shì)伤痕累累(lěi)B.惦记(diàn)顷刻(qǐnɡ)味同嚼蜡(jué)C.飞窜(cuàn)隐匿(nì)战战兢兢(jīng)D.盘桓(huán)契合(qì)蹑手蹑脚(niè)2.下列语句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海燕叫喊着,飞翔着,像黑色的闪电,箭一般地穿过乌云,翅膀掠起波浪的飞沫。B.“孔乙己,你又偷东西了!”但他这回却不十分分辨,单说了一句“不要取笑!”C.读书时不可诘难作者,不可尽信书上所言,亦不可只为循章摘句,而应推敲细思。D.怒江自西北天际亮亮而来,深远似娟娟细流,隐隐喧声腾上来,带着一派森气。3.下面语段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某明星接受了主办方的隆重邀请,临时却无缘无故拒绝上场,一副倨傲的样子,既不解释,也不道歉,这自然让那些望眼欲穿的“粉丝”失望之极。主办方对此无可奈何,面对如潮的“退票”呼声,只好另请高明。A.无缘无故 B.望眼欲穿 C.无可奈何 D.另请高明4.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作为新一线城市,成都肩负着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历史使命。B.谋划和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就要坚持问题导向,埋头苦干,确保各项目标任务。C.面对大自然旖旎的风光,我们唯有用心感悟,用眼观察,才能领会大自然之美。D.今年以来,围绕以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为目标,党中央接连作出新部署新要求。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下面文言材料,完成下面小题。【甲】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节选自《唐雎不辱使命》)【乙】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节选自《陈涉世家》)5.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故不错意也错:同“措”B.轻寡人与轻:轻视C.岂直五百里哉直:价值D.等死等:同样6.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天子之怒吾妻之美我者B.而君逆寡人者舍生而取义C.当立者乃公子扶苏久而乃和D.以君为长者扶苏以数谏故7.对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A.现在我们这些人真心冒充公子扶苏、项燕的队伍,向全国发出号召,应当有很多响应的人。B.现在如果我们这些人冒充公子扶苏、项燕的队伍,向全国发出号召,应当有很多响应的人。C.现在我们这些人真心冒充公子扶苏、项燕的队伍,向全国发出号召,应当有很多回答的人。D.现在如果我们这些人冒充公子扶苏、项燕的队伍,向全国发出号召,应当有很多回答的人。8.下列选项两文不兼具一项是()A.聚焦生死冲突 B.表现抗争主题 C.对比塑造形象 D.语言表现力强第二卷(非选择题,共76分)三、默写(6分)9.默写古诗文中的名篇名句。(1)补写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任选其中两句作答:如三句皆答,按前两句判)①故余虽愚,____________________。(宋濂《送东阳马生序》)②_______________,吹笛到天明。(陈与义《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③了却君王天下事,_______________。(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2)请在文天祥的《过零丁洋》和夏完淳的《别云间》中任选一首,先写出题目再默写诗歌的后四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甲一个“龘”字背后的文化热浪①2024年甲辰龙年春晚,让一个不太常见的汉字——“龘”成了热议的焦点。许多网友纷纷查字典或用手机搜索这个生僻字的正确发音,甚至调侃说:“这个字真是让我有种找到了组织的感觉,原来我们都是龘粉啊!”②根据《康熙字典》的记载,“龘”出自第一部楷书字典《玉篇》,音同“沓(dá)”,意为“龙腾飞的样子,昂扬而热烈”。“龘”由三个龙字的繁体字形构成,“龘龘”就有六条龙,想象一下这幅画面:六条巨龙一同凌空,多么霸气威武。甲辰龙年春晚以“龙行龘龘,欣欣家国”为主题,龘龘之姿契合了社会大众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同时彰显出中华文明的灵动雅正之美。③“龘”这个字虽为生僻字,但此时它成为了连接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桥梁,激发了公众的求知热情,大家纷纷开始传用。【A】这种全民参与的文化探索过程,实际上也是一次文化觉醒的过程。大家开始重新审视传统文化中的价值观念、审美取向和思想内涵,思考如何将这些传统元素与现代生活相结合,使其焕发新的活力。④“龘”字形态复杂、意义深远,公众对“龘”的热议就是我们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强的表现。(引自“微信”公众号,有删改。)乙生僻字新用,焕发年轻光彩①“龘”字火了!经甲辰龙年春晚的传播,“龙行龘龘”成为刷屏热词。春晚主标识以“龘”字为主视觉符号,创新“思想+艺术+技术”融合传播。②据报道,“龘”出自第一部楷书字典《玉篇》,音同沓(dá),形容龙腾飞的样子,含义为昂扬而热烈。可见,生僻字的创新表达,既传播文字知识,又赋予了汉字更生动、更富有时代感的魅力,让生僻字焕发出新的光彩。③近年来,不少生僻字重新走入大众视野。比如“囧”,原义为光明,但在网络上被赋予象形意义:整个字形被当作一个人的脸形,里面上部的“八”即为眉眼,下面口意为人的嘴。由此,“囧”作为“头”之象形时,被理解为沉重的思想,作为“脸”之象形时,被理解为郁闷和惆怅。【B】从这个角度看,网络文化的参与和表达,也确实激发出了生僻字新的活力和生机。④汉字是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的最集中体现和最生动展示。让生僻字有属于自己的天地,是文化传承的应有之义,更是文化自信的生动展示。(选自《北京晚报》,有删改)10.生僻字“龘”字火出圈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两文内容概括作答。11.甲乙两文第②段都引用了《玉篇》对“龘”的解释,二者的作用有何异同?请结合内容简要说明。12.下面一段文字是从原文中抽出来的,如果要把它还原到原文,应放到【A】处还是【B】处?请作出选择并简述理由。“叒”原意主要有两种解释。首先,它音同“若”,有顺从、相似的含义。其次,“叒”还可以指“若木”,这是古代神话中的一种树木名称。然而,在网络新解中,“叒”的含义发生了转变。它通常与“又”“双”“叕”等字组合成“又双叒叕”,用来形容某件事情发生的频率非常高,或者某种现象重复出现的次数非常多。五、作文(60分)13.《故乡》中,曾经亲近的“迅哥儿”,二十年后被闰土称为“老爷”;曾经宋濂离“天子之宠光”那么远,但因“勤且艰”最终成为“日侍坐备顾问”的近臣……“远”与“近”是空间、心理、目标上的距离,这种距离可能会随着事物的变化或认知的变化而变化。在你的生活中,“远”与“近”给了你怎样的感受与思考?请以“曾经那么近”或“曾经那么远”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①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②不少于600字;③不得抄袭、套作;④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B卷(共50分)一、诗歌鉴赏(共4分)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九日太慈寺蚕市(北宋)田况高阁长廊门四开,新晴市井绝纤埃。老农肯信忧民意,又见笙歌入寺来。14.除了气派的建筑外观,诗人还围绕“太慈寺”写了哪些内容?请结合全诗概括作答。15.棕北诗社在朗读本诗第三句时,将其处理成了反问语气,你作为诗社成员,请结合诗歌说明理由。二、文言文阅读(共12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成都府江渎庙碑(宋)陆游①自古水土之功,莫先乎禹,纪其事莫备乎。《禹贡》之篇,禹贡之所载,莫详乎江汉。某尝登嶓冢之山,有泉涓涓出两山间,是为汉水之源,事与经合。及西游岷山,欲穷江源,而不可得。盖自蜀境之西,大山广谷,谷合谷牙起伏,皆岷山也。则江所从来,尤荒远难知。而汉过三澨,至大别之麓,亦卒附江以达于海。故江为四渎①之首。《礼记·王制》篇云:“天子祭名山大川,五岳视三公,四渎视诸侯,诸侯祭名山大川在其地者。”秦并天下,江水祠蜀。其祠自唐完备,谓之江渎庙,其南临江。唐末,节度使高骈大城成都,庙与江始隔。历五代之乱,淫昏割裂,庙亦弗治。②乾德三年,平蜀。越八年,有诏自京师绘图遣工,侈大庙制。杰阁广殿,修廊邃宇,闻于天下。庆历七年,故太师忠烈潞公以枢密直学士来作牧,则又筑大堂,并庙东南,以为彻祭饮福之所,而庙益宏丽矣。厥后虽屡缮治,有司不力,以大坏。上漏旁穿,风雨入屋,支倾苴罅②,苟偷岁月。③淳熙二年六月,今尹敷文阁待制范公之始至也,躬执牲币,祗肃祀事。既退,读开宝中修庙碑,惕然改容,曰:“此太祖皇帝之诏,敢弗虔。”南出登堂,见忠烈公之识,则又叹曰:“潞国予自出也,敢弗嗣。”始有葺庙意矣。乃自三年某月庀③工,讫四年五月,庙成。④庙成公归,与江俱东。壮哉汤汤,环我蜀城。万古不竭,亦配公名。(选自《渭南文集》,有删改)注释:①四渎:指长江、黄河、淮河、济水。②苴(jū)罅(xià):补上裂缝。③庀(pǐ):召集。16.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纪其事莫备乎备:准备 B.亦卒附江以达于海卒:最终C.越八年越:到 D.南出登堂南:向南17.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1)有泉涓涓出两山间,是为汉水之源,事与经合。(2)厥后虽屡缮治,有司不力,以大坏。18.本文记录了有关成都江渎庙的哪些内容?请分点概括。三、名著及现代文阅读(共22分)(一)名著阅读(4分)19.相似的情节设置,常出现在不同小说中。同是女性为了“尊严”的“出走”,《简·爱》与《儒林外史》中相似的情节分别是什么?请结合阅读体验,加以简要概括。20.下面是《儒林外史》中三个人物的评价,哪项不匹配?请结合阅读体验,做出判断并写出正确的评价对象。A.匡超人——由淳朴善良的青年,变成卑鄙恶劣的文痞。B.杜少卿——出身大官僚地主家庭,却“出淤泥而不染”,蔑视科举,淡泊功名。C.严监生——地痞恶棍,奉行“你的是我的,我的还是我的”的做人准则。(二)现代文阅读(18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大水井的守望者野夫①每每提及故乡名胜大水井,脑中闪现的总是一位老人,想起他在残阳映照下的古堡踽踽独行,身影矮小而又灰暗。李氏宗祠的巨大庭院和山墙,仿佛始终是他生命的一道背景,是他悲剧一生从始至终的区区舞台。②20年前我曾到故乡四下游逛,某日误打误撞到了大水井,宝幢初拜,懵然如惊,在这两省交界的大巴山深处,一派荒凉的草野之地,竟蓦然突起这么一片雄浑古雅的建筑,堪与刘文彩庄园相媲美,这确乎有些匪夷所思。向当地人一问究竟,答曰:“你要想了解大水井和李家的故事,只需找仇老汉便足矣。”我问何许人,答曰本地的一个孤老。问居所何在,指曰后山半腰上的草棚即是。我欲走访,众劝谓无须,黄昏时必来担水,候之即可。③向晚时分,仇老汉担着水桶健步而至。远看一袭青袍,腰束布带,头缠皂巾,脚着草鞋,完全一副土家故旧打扮。我迎上去施礼自介,老人不卑不亢地答礼,然后去李氏宗祠祠堂中那口著名的深井打水,两桶上肩,悠悠然拾级而上,出宗祠沿后山上路,径往自家茅舍。我一路随行,中途强争过水桶分担一程,没走几步便作牛喘。④老人的家就在半坡上,孤零零的一间房,四望无人,所谓四壁只是用劈柴钉成,望处皆是缝隙,屋顶则全用茅草铺就。房里一张床、一孔柴灶、一口水缸、两把椅子,除此之外别无长物。老人将水倒入缸中,提过咯吱作响的椅子邀我坐下,用陈年大茶缸为我沏上粗茶,自己则卷上土烟,然后徐徐问我所来何干。我说明来意后,老人沉吟苦笑,摇摇头叹息道:总算还有人来问李家旧事!⑤原来老人年轻时即是李氏庄园的卫队长,少年习武,打得一好枪,抗日时,他随李家卫队前往宜昌参战,李家的末代掌门对之十分倚重。然而后来,这庞大的家族和几代人打拼的基业在一夜之间崩溃,园中财务被抢劫一空,刻着忠信仁义家训的匾额变成残碑断碣,甚至在水井的周边民居里,几乎找不到一个李家的嫡系后裔。仿佛一个旧巢被捅碎,燕去人空,不复再来。“此地有崇山峻岭之胜;其人以诗书礼仪传家。”这是李氏宗祠寨墙两端的一副对联,崇山峻岭依旧,却不见了诗书礼仪。家久不传,其人孰在,只剩此空空院落,在鄂渝两域的交界处独立苍茫,像一个远古的奇迹供人凭吊。⑥侥幸活下来的仇老汉没有离开,这个曾经身怀绝技的武夫,在李家覆灭后的几十年艰难岁月中、守护着恩主的坟茔,也守望着李氏宋祠的落日残照,仿佛身负重托,固执地守卫着生命的最后一个据点。他几乎每天都要到宗祠大院中去逡巡一番,他在悲风扑面中天天伫立,寒泉配餐,箪食瓢饭。说到他这些年的经历,我甚至真切地感到皮肤上的灼痛——那是怎样一种生命的煎熬啊!⑦在我离去的早晨,仇老汉竟来村口送别,老人收下了我刚买下的几个熟鸡蛋,却不失尊严地坚决拒绝了我的微薄捐赠。⑧望着他孤魂般的背影渐行渐远,我久久失语。⑨一辆乡村客车带走了我,之后又将我带到了更远的江湖之中。每每想起他,感念至深,但凡有客从故乡来,我都忍不住打探仇老汉的讯息。后来得知:他早已故去了!在人们无从查考的某个黄昏悄然而逝。最后一个守望李氏祠堂的人,终于告别了那座古老的屋舍,告别了祠堂中那口大水井,告别了那里的片砖寸瓦,走到了生命的尽头——他的使命完成了。⑩我知道,这是一个结束,也是一个开始。只是在多年以后的许多个深夜,我总是依稀看见那草棘纷披的高大寨墙,隐约听见那古稀之龄的老人在夕阳中细说着那一段兴衰。⑪而今,李氏宗祠终于名扬海宇,宗祠里的大水井也成了一道国家重点保护的景观,然而,在一片惊叹和盛赞中,有谁知道一个老人的故事。我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选自《乡关何处》,有删改)21.为什么仇老汉让作者“感念至深”?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22.文中第⑤段提及仇老汉和李家之间的哪些往事,有何作用?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23.下面两句描写水井的语句,你认为哪一句更适合放在文章结尾横线处?请简述理由。A只有那口挑也挑不干的水井,有止不住的泪水滔滔,讲述着不堪回首的过往……B.只有那口亘古涌泉的老井,像一面磨洗干净的铜镜,返照着尘世的悲欢和盛衰……24.本文选自野夫先生回忆自己故乡人、故乡事的《乡关何处》,作者将其放入《乡关何处》可能有哪些意图?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条作答。四、语言运用(共12分)25.传记是记述人物生平事迹作品。一位同学为拟写“鲁迅小传”准备了以下材料,请根据提示,协助其完成写作任务。(1)下面是该同学根据鲁迅生平拟写的小传提纲,其中两个标题有误,请找出并修改。错误项:_____,修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错误项:_____,修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下面是该同学为“鲁迅小传”撰写的“卷首语”,其表达存在不连贯和不得体的错误之处,请找出并修改。尊敬的读者:①在中国近现代史上,鲁迅是一位较有分量的人物。②他不仅是思想先驱,也是文学巨匠。③他的作品如手术刀般剖析社会问题,如钥匙般解开封建枷锁。④想要更深刻地理解鲁迅的作品,就要先了解鲁迅其人。⑤用事实还原生平,用细节凸显精神,⑥让鲁迅离我们不再遥远,正是这篇小传的难点所在。⑦敬请启阅,让我们一同莅临鲁迅的世界吧!错误句:_____,修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错误句:_____,修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错误句:_____,修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错误句:_____,修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下面是该同学为“鲁迅小传”选的插图,请仿照示例,为图2图3配上合适的文字,注意语意的准确和表达的生动。(句式、字数不要求和示例相同,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示例:图1目光如炬,穿越历史的迷雾;志坚如磐,唤醒沉睡的巨龙。答:图2: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3: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棕北教育集团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参考答案A卷(共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1题答案】【答案】B【2题答案】【答案】A【3题答案】【答案】D【4题答案】【答案】A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5~8题答案】【答案】5.C6.A7.B8.C第二卷(非选择题,共76分)三、默写(6分)【9题答案】【答案】①.卒获有所闻②.杏花疏影里③.赢得生前身后名④.《过零丁洋》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别云间》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10~12题答案】【答案】10.①字意契合大众昂扬向上精神风貌,彰显出中华文明的灵动雅正之美;②是连接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桥梁,激发公众求知热情;③创新使用让它更生动、更富时代魅力(焕发新的光彩);④网络文化的参与和表达。11.答:同:都阐释了“龘”的寓意:形容龙腾飞的样子,含义为昂扬而热烈。异:甲文的引用是为了引出关于“‘龘’的桥梁作用和现实意义”的说明;乙文的引用是为了引出“生僻字新用,能让其焕发出新的光彩”的观点。(或生僻字的创新表达,让它更生动、更富时代魅力)12.应放入【B】处;此段文字介绍了生僻字“叒”的本义和被网络赋予的新义;“叒”和“囧”的字义变化共同证明了“网络文化的参与和表达,激发出了生僻字新的活力和生机”的观点。(或“叒”和“囧”的字义变化与B处“网络文化的参与和表达,激发出了生僻字新的活力和生机”的观点相相符合)使论证更充分。五、作文(60分)【13题答案】【答案】例文:曾经那么近曾经,我和绘画那么近,近到仿佛触手可及,可如今,却只能在回忆里追寻那段炽热的时光。小学时,学校开设了绘画兴趣班,我被那些五彩斑斓的画作深深吸引,毫不犹豫地报名参加。一开始,我连简单的线条都画不直,可在老师耐心指导下,从一笔一划开始练习,渐渐能画出漂亮的形状。每次完成一幅作品,哪怕只是一朵小花,我都满心欢喜,成就感爆棚。那时,绘画就是我生活里最明亮的光,每一次拿起画笔,都像在与亲密伙伴对话。为了参加市里的绘画比赛,我每天放学后都会留在教室练习。夏日的午后,闷热难耐,汗水湿透了衣衫,可我沉浸在绘画中,浑然不觉。一笔一笔仔细勾勒,一点一点用心上色,看着眼前的画作慢慢成型,心中满是憧憬,觉得获奖近在咫尺。老师也常夸赞我的进步,还将我的作品贴在教室展示,同学们的羡慕目光更让我信心倍增。那些日子,我和绘画紧紧相依,仿佛未来的画家之路已然铺就。然而,升入初中后,学业压力陡然增大。堆积如山的作业,频繁的考试,让我应接不暇。绘画兴趣班的时间与补习班冲突,在父母的劝说下,我无奈放弃了绘画。起初,我还想着周末抽空画几笔,可很快就被繁重的功课淹没。渐渐地,画笔被我束之高阁,绘画从我的生活中渐渐远去。有一天,整理旧物时,我翻出了曾经的绘画作品。看着那些熟悉的线条与色彩,曾经与绘画亲密相伴的日子如潮水般涌上心头。我轻轻抚摸着画纸,心中满是怅惘。曾经近在咫尺的绘画梦想,如今已变得如此遥远。我明白,不是绘画抛弃了我,而是在成长的岔路口,我选择了暂时背离它。虽然现在为了学业,我与绘画疏远了,但那段曾经与绘画那么近的时光,早已成为我心底最珍贵的回忆。也许未来的某一天,我会重新拿起画笔,让这份曾经的热爱再次走进我的生活。B卷(共50分)一、诗歌鉴赏(共4分)【14~15题答案】【答案】14.①环境清新(或:整洁、干净);②场景热闹。15.反问语气更能突出诗人对表面热闹背后存在问题的质疑(思考),表达诗人对统治者的讽刺。二、文言文阅读(共12分)【16~18题答案】【答案】16.A17.(1)有一泉水从两山之间涓涓流出,这是汉水的源头,事实(实情)与经文相符。(2)这之后虽然多次修缮,但有关部门的工作不尽力,以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实时故障检测与响应-全面剖析
- 二年级体育课程与健康素养提升计划
- 道德与法制教育志愿服务活动计划
- 智慧城市交通系统优化-全面剖析
- 构造类型应用场景-全面剖析
- 八年级数学下册兴趣小组活动计划
- 校园网络安全架构优化-全面剖析
- 八年级上语文阅读理解提升计划
- 稀有金属深加工技术-第1篇-全面剖析
- 2025年SDH光纤传输系统合作协议书
- 盲板抽堵作业安全培训
- DB31∕T 989-2016 大中型体育场馆建筑合理用能指南
- 室外停车场施工设计方案
- 幼儿园安全教育:异物入体
- JCI医院评审标准(第六版)
- 认识紫菜苔课件图片
- 工程信息转让合同范例
- 中国头痛门诊建设专家共识2024(全文)
- 研学基地与旅行社合作协议书
- 劳动教育与工匠精神(修订版)
- 《冠心病病人的护理》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