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中考一模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1页
2025年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中考一模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2页
2025年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中考一模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3页
2025年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中考一模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4页
2025年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中考一模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中招学科适应性测试试卷九年级历史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试题卷共6页。共50分。2.试题卷上不要答题,选择题请用2B铅笔按要求涂在答题卡上指定位置,非选择题请用0.5毫米黑色签字水笔直接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题卷上的答案无效。3.答题前,考生务必将本人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第一面的指定位置。一、选择题(共20分)1.距今8000多年的内蒙古兴隆洼遗址,有半地穴式房址百余座,这些房屋排列整齐,内有石锄、石铲等生产工具及陶钵、陶罐等生活用具。据此可知,当时该地区()A.处于旧石器时代 B.形成了早期国家 C.出现了定居生活 D.产生了贫富分化2.“至于商朝的历史,已大体可以列入信史的范围。”下列证据中,能够佐证这一观点且史料价值最高的是()A.刻有记录殷墟文字的甲骨 B.商汤灭夏的神话传说C.《史记·殷本纪》的记载 D.武王伐纣的历史故事3.有学者认为“自周之襄、文王、周公势力之瓦解也,国民之智力成熟于内,政治之纷乱乘之于外……于是诸子九流各创其学说。”该学者意在说明()A.中央集权制度建立 B.学术思想蓬勃兴起C.奖励军功普遍实施 D.官学兴起开启民智4.汉武帝时期,不仅在西南夷地区初步建立起郡县行政体系,还派蜀人司马相如安抚蜀民,增强蜀地民众对国家的认同感。这些措施有利于()A.大一统王朝的巩固 B.光武中兴局面的到来C.“推恩令”的实施 D.休养生息政策的推行5.在隋朝的废墟上,强大的唐朝建立起来了,新王朝的统治者继承和发展了隋朝在制度方面的诸多成就。在下列选项中可以佐证这一结论的是()A确立分封制 B.开创中央集权制度C.完善科举制 D.地方实行行省制度6.宋代农书所述土壤改良方法比较系统、全面,除水利改良(修筑陂塘等)、生物改良(秸秆还田等)、耕作改良(薄耘、轮作等)外,还强调“用粪犹用药”,以使地力“常新壮”。这表明,宋代()A.变法成效显著 B.人力严重不足 C.农业技术先进 D.耕地面积扩大7.清朝乾隆时期,著名画家徐扬创作了《盛世滋生图》,该图描绘了苏州的市井风情。据统计,图中共绘有人物12000有余,船近400只,桥50余座,店铺200余家,中式房屋2000余栋。该图反映了当时()A.开放包容的对外政策 B.尖锐的人地矛盾C.中西合璧建筑风格 D.繁华的城市风貌8.作家冯骥才说:“从历史角度看,天津小洋楼是西方入侵的一目了然的证据:从文化角度看,它却是本土文化一个奇异的创造。进而说,是在被动历史背景下主动的文化创造。”在“西方入侵”过程中把天津开为商埠的是()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北京条约》 D.《马关条约》9.1895年,张之洞在给朝廷的电报中指出:“倭约万分无理,地险、商利、兵力,一朝尽夺,神人共愤,意在吞噬中国,非仅占地而已。”与之相关的条约是()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10.五四运动使“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从斗争实践中懂得了中国社会的发展,中华民族的振兴,中国人民的幸福,必须依靠自己的英勇奋斗来实现,没有人会恩赐给我们一个光明的中国。”这说明五四运动()A.形成反侵略的统一战线 B.成为了民主革命的开端C.促使党的工作重心转移 D.启迪了民众的思想觉悟11.1927年秋收起义受挫后,毛泽东决定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山区进军。他率领起义军南下,在井冈山地区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自此,中国共产党()A.从幼年走向成熟 B.正式创建了人民军队C.找到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 D.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12.1945年8月,毛泽东离开延安前说:“由于有我们的力量,全国的人心,蒋介石自己的困难,外国的干预四个条件,这次去是可以解决一些问题的。”据此判断,毛泽东此行的目的地是()A.重庆 B.南京 C.西安 D.广州13.1987年,邓小平豪迈地告诉外宾:“现在我可以放胆地说,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决定不仅是正确的,而且是成功的。”这主要是因为当时()A.农村经济改革顺利推进 B.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C.深圳等地试验成效明显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14.“我是中国海军护航编队,如需帮助,请在16频道呼叫我。”自2008年以来,这条以汉英双语播发的通告从未间断。中国海军护航编队助力亚丁湾、索马里这个世界上“最危险海域”重新成为“黄金航道”。这表明中国海军()A.装备日趋完善 B.维护世界和平 C.防御体系健全 D.守护国土安全15.亚历山大及其继承者在东方的土地上建立了众多的城市,“东西方在这一时期频繁互动和深度融合”。能为此提供直接证据的是()A.刻有希腊式长袍的印度佛像 B.位于日本奈良的唐招提寺C.应用于航海的指南针 D.传入中国的马铃薯16.穿越时空来到中世纪欧洲的大学,你可能看到()A.庄园法庭处理内部纠纷 B.学生学习天文知识C.学生公开宣扬异端言论 D.师生讨论《进化论》17.日本平城京和唐朝长安城的宫城都坐北朝南,都有东西两市、棋盘式街道,甚至连名称与走向都相同。能够解释这一现象的是()A.大和政权的建立 B.幕府统治的强化 C.大化改新的影响 D.明治维新的推动18.在《共产党宣言》的影响下,1864年,欧洲各国工人建立国际工人协会(史称第一国际),1871年巴黎公社成立,随后的俄国十月革命、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等相继展开。这表明马克思主义诞生A.只适合欧洲的无产阶级革命B.是中西方无产阶级革命经验的总结C.只适合中俄两国的暴力革命D.极大地推动了世界无产阶级革命运动19.1933年,罗斯福政府颁布《全国工业复兴法》,将全国的工业划分成17个部门,分别成立协商委员会,负责确定各企业的生产规模、价格水平、市场分配等。该法的实施()A.整顿了金融体系 B.体现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C.调整了农业政策 D.解决了商品生产过剩问题20.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初,法国、联邦德国和意大利等经历了“经济奇迹”,发展为稳固的中产阶级福利国家。“经济奇迹”缘于()A.非军事化的实行 B.欧洲的联合 C.“经互会”的成立 D.欧盟的建立二、非选择题(共30分)21.【船舶与中国制造】材料一战国时期,造船技术有较大进步。船的种类很多,有运输船、战船等。图是战国铜壶壶身刻有的水陆攻战图案。从图中看出,那时的人们已用长桨划船。战国铜壶壶身刻有的水陆攻战图案——摘编自杨槱《帆船史》材料二宋元时期,中国商船遍布东南亚和印度洋各港口。1974年,泉州出土了一艘宋代海船。据考证,该船船体剖面里V字形,航行速度快,抗风浪能力强。一位西方学者写道,如果没有从中国引进相南针、船尾舵等导航和连船技术,哥伦布不可能远航到美洲。——摘编自何国卫《中国木帆船》材料三1982-2020年中国造船业成就一览表年份成就1982年造船企业正式进入世界造船市场2009年船舶制造业跃居世界第一2020年出口船舶订单量占国际市场份额40%以上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材料一,写出从中获取的战国时期关于船舶的历史信息。(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分析宋元时期造船、航海技术对中国和世界影响。(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概述中国造船业发展的特点。22.近代以来,为挽救民族危亡,中国人民进行了可歌可泣的斗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中国近代既是救亡图存的时代,也是思想启蒙的时代,这使救亡与启蒙成为中国近代的历史使命,他们提出的救亡纲领和启蒙方案既是拯救中国的纲领,又是启蒙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摘编自《论中国近代的救亡纲领、启蒙方案与教育哲学》结合材料从下面的史事中任选两例,以“救亡图存·思想启蒙”为题,写一篇100字左右的小短文。(要求:史论结合,逻辑严谨,表述成文)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中共一大抗日战争2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没有适当形式的政权机关,就不能代表国家。中国现在可以采取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省人民代表大会、县人民代表大会、区人民代表大会直到乡人民代表大会的系统,并由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政府。——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材料二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邓小平《中国必须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材料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在国际舞台上展开了一系列的外交活动序号内容1中国全面参与联合国事务,积极开展多边外交活动2积极参加亚太经合组织的各项活动32018年习近平主席4次出访,足迹遍及非洲、西亚、欧洲、拉美和太平洋地区的13个国家(1)在材料一反映的构想基础上,我国形成了什么政治制度?这一制度是通过哪次会议确立的?(2)材料二中的科技成就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哪些新兴工业的产生密切相关?(3)根据材料三,概括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外交活动特点。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请写出我国外交事业的发展对世界的影响。(4)综合上述材料,分析新中国成立以来取得这些辉煌成就的共同原因。24.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一种全球性商品的兴起——棉花①早期棉花的种植和织造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和美洲。②1492年,哥伦布在美洲登陆,欧洲殖民者在美洲强占了大量土地,使得美洲棉花的大规模单一种植成为可能。1497年,达·伽马到达印度,欧洲人直接接触到了印度棉纺织产品,不再依赖中间商。③15世纪末,以欧洲为中心的棉花全球贸易逐渐形成。④16世纪末,英国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逐渐成为海上霸主,开始在海外扩张殖民地。17世纪末,英国打败荷兰和法国,在世界各地夺取了大片殖民地。⑤英国成为世界棉纺织品贸易中心,棉纺织工业丰厚的利润大大刺激了资本家的热情。——整理自《棉花帝国——一部资本主义全球史》材料二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1785年瓦特改良的蒸汽机英国1780-1830年棉纺织业技变革时间每纺织100磅棉花的工作时间(小时)1780年1001795年151830年7——整理自演化与创新经济学丛书《光阴似箭》材料三国家或地区现象英国1833-1850年英国棉纺织工厂雇佣妇女和儿童现象极为普遍,大批妇女与儿童被放于工业资本的剥削之下,在工厂里,恶劣的条件、高强度的工作导致伤残或死亡等工伤事故常常发生。印度1813-1844年印度输往英国的原棉由4100吨上升到40000吨,增加近10倍;1813-1835年英国布进入印度的数量由90万码增加到5100万码、英国通过不平等交换无穷无尽地榨取印度财富。非洲19世纪40年代,英国在非洲的奴隶贸易达到最高峰,年均输入美洲的奴隶高达13.5万,整个19世纪从非洲被运走的奴隶约400万。美国1800-1850年美国南部蓄奴州的棉花年产值增加近20倍,向英国提供的廉价原棉每年增加12%,英国对棉花的需求进一步刺激美国南部种植园经济的发展,美国南北方不同经济类型的发展,加剧了南北矛盾。——整理自《殖民统治时期的印度史》《殖民主义史:非洲卷》等(1)将材料一的史实与以下观点相对应。(填写序号即可)英国成为世界棉纺织品贸易中心的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18世纪末到19世纪中期棉纺织业生产效率的发展趋势,并说出造成这一发展趋势的主要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到19世纪中期以棉花为主的全球贸易对英国,印度非洲和美国的历史影响。25.战争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第一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形势图材料二你可以把它(战争)比作一场足球赛,我们就好像是预备队员,闲坐在一旁的长凳上瞧人家。俄国和中国形成先上场的第一队……在球赛进行到我们的先锋队员快要疲乏的时候,我们就该参加进去,做最后一击,决定全局的胜利。——摘自1941年罗斯福的一次演讲材料三两次世界大战基本情况比较表

历时参战国卷入人口死亡人数一战4年多30多个约15亿1000余万二战6年多60多个约20亿5000余万(1)根据材料一,分析德国在战争中最不利的因素是什么。一战的性质是什么?(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参加进去”的原因是什么。中国“上场”始于什么事件?(3)根据材料三,分析两次世界大战的共同影响。(4)对战争的反思,是一种良知的拷问,也是一种人生态度的重建。综合上述材料,请你为人类避免战争提出一条合理化的建议。

2025年中招学科适应性测试试卷九年级历史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试题卷共6页。共50分。2.试题卷上不要答题,选择题请用2B铅笔按要求涂在答题卡上指定位置,非选择题请用0.5毫米黑色签字水笔直接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题卷上的答案无效。3.答题前,考生务必将本人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第一面的指定位置。一、选择题(共20分)【1题答案】【答案】C【2题答案】【答案】A【3题答案】【答案】B【4题答案】【答案】A【5题答案】【答案】C【6题答案】【答案】C【7题答案】【答案】D【8题答案】【答案】C【9题答案】【答案】C【10题答案】【答案】D【11题答案】【答案】C【12题答案】【答案】A【13题答案】【答案】C【14题答案】【答案】B【15题答案】【答案】A【16题答案】【答案】B【17题答案】【答案】C【18题答案】【答案】D【19题答案】【答案】B【20题答案】【答案】B二、非选择题(共30分)【21题答案】【答案】(1)历史信息:造船技术进步,船的种类多,使用长桨划船。(2)影响:对中国,促进海上交通的发展,促进宋元时期海外贸易和商品经济的繁荣;对世界,促进了新航路的开辟。(3)特点:历史悠久;技术先进;规模大;领先世界。(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22题答案】【答案】参考示例:救亡图存·思想启蒙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为了拯救民族危亡,中国人提出各种救国方案。康有为、梁启超等人掀起了戊戌变法运动,试图通过变法实现救亡图存目的,变法运动推动了新思想的传播,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领导了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建立起共和政体,传播了民主共和理念,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23题答案】【答案】(1)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会议: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2)新兴工业:电子工业,原子能工业、航天工业。(3)特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