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第四单元第十一课寻觅社会的真谛必修四《生活与哲学》要点扫描主干归纳核心素养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2.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3.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4.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社会发展的实现方式;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的特点。5.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的概念;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1个总趋势: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1个基本观点: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2条普遍规律: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3对关系: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科学精神:深刻理解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明确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政治认同:坚信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根本保障;全面深化改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网络构建·自主归纳】【答案】①决定②反作用于③决定④反作用⑤决定⑥反作用于⑦生产力状况⑧经济基础状况⑨上升⑩生产力和生产关系⑪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⑫推动作用⑬人民群众⑭社会变革⑮群众⑯群众栏目导航02核心要点二01核心要点一03配套训练核心要点一1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内涵(1)社会存在: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最主要的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社会意识: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人类社会中各种________________的总称。主要包括政治思想、法律思想、道德、科学、艺术、宗教、哲学等各种不同的社会意识形式。物质生活资料生产核心要点一社会发展规律方式精神生活现象2.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____________的反映;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________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2)社会意识具有______________。①从时间上说,社会意识有时会________于社会存在,有时又会______于社会存在而变化、发展。②从性质上说,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________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________作用。社会存在决定相对独立性落后先先进推动(3)社会意识与经济发展水平具有____________。经济上先进的国家,并不一定在社会意识上是先进的;经济上落后的国家,并不一定在________意识上是落后的,它在社会意识的某些方面也有可能是先进的。(4)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______________。每一个历史时期的社会意识,总是继承了过去的社会意识成果。不平衡性社会历史继承性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中,社会存在的决定作用是第一位的,社会意识的反作用是第二位的。历史唯物主义既反对抹杀社会意识反作用的形而上学机械论,又反对将这种反作用夸大的历史唯心主义。3.社会基本矛盾运动(1)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方式。①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②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的统一。它对社会的发展起决定作用,表现在: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________,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性质和面貌,生产方式的变革决定着____________的更替。生产力生产关系基础社会形态(2)社会的基本矛盾与基本规律。基本矛盾基本规律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生产力的状况________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________作用;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________作用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__________状况的规律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经济基础________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它________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当它不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会________经济基础的发展和变革。当上层建筑为先进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它就________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社会进步;当它为落后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则束缚生产力的发展,________社会前进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___________状况的规律决定推动阻碍生产力决定促进阻碍促进阻碍经济基础图示如下: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含义:经济基础指生产关系的总和;上层建筑指一定社会的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以及该社会的各种思想观点和社会意识形态。4.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1)总趋势: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________的、________的,发展的过程是曲折的。(2)实现方式。①社会发展是在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的矛盾运动中,在社会基本矛盾的不断解决中实现的。②在阶级社会里,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主要是通过____________实现的;在社会主义社会,这一矛盾是非对抗性的矛盾,可以通过社会主义________加以解决。前进上升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阶级斗争改革(3)社会主义改革。①性质:是社会主义制度的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②根本目的:使____________适应__________的发展,使____________适应____________的发展。③作用: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____________。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生产关系生产力上层建筑经济基础强大动力1.全面理解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1)用图示法表示如下:(2)巧用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的观点理解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①从两点论的角度看,一方面,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另一方面,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②从重点论的角度看,社会存在的决定作用是第一位的,社会意识的反作用是第二位的。(3)正确理解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①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不完全同步,有时落后于社会存在,有时又先于社会存在。②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每一历史时期的社会意识,都同它以前的成果有着继承的关系。③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这是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最突出的表现。④各种形式的社会意识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4)关于社会意识的反作用,要注意以下误区:①社会意识有科学与非科学之分,只有科学的社会意识才能推动社会发展,不能认为社会意识都能推动社会发展。②错误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而不是不起作用。③不能夸大社会意识的反作用,如认为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发展,社会意识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这些都是错误说法。④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产生作用不是直接的,而是间接的,必须通过实践。2.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同物质与意识的关系类别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物质与意识区别研究对象人类社会整个世界地位历史唯物主义与历史唯心主义的基本问题哲学的基本问题作用对二者关系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依据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依据联系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在社会历史领域的体现3.全面理解社会的基本矛盾运动(1)社会发展的根本原因: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贯穿人类社会始终的基本矛盾。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是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也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和原因。(2)两对基本矛盾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是并列的。其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生产方式发展和变革的根本原因,也是包括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在内的整个社会形态发展和变革的根本原因。(1)两对矛盾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平等的,其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更为基本的矛盾。(2)社会基本矛盾与社会主要矛盾之间是普遍与特殊、一般与个别的关系。社会基本矛盾规定着社会发展的全过程,也规定着社会主要矛盾;社会主要矛盾则是社会基本矛盾在不同发展阶段上的直接表现,在它作为主要矛盾的历史阶段起决定作用并规定和影响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4.关于社会发展的动力、状态、途径(1)社会发展的动力。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与动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贯穿人类社会始终的基本矛盾,它们之间既对立又统一,推动人类社会的前进与发展。(2)社会发展的状态。①在社会发展的量变时期:被剥削阶级反对剥削阶级的阶级斗争,迫使统治阶级不得不调整某些经济和政治关系,使社会基本矛盾得到一定程度的缓和,从而或多或少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②在社会发展的质变时期:当旧的生产关系严重阻碍生产力发展时,只有通过先进阶级反对反动阶级的革命,才能推翻反动阶级的统治,建立新的生产关系,解放生产力,推动社会发展。(3)社会发展的途径。①前途是光明的: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轨迹来看,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②道路是曲折的:无论是阶级斗争还是改革,都不是一帆风顺的,都是新旧事物力量此消彼长的过程中新事物战胜旧事物的过程。社会存在、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之间的内在关系结合具体材料考查对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解。命题形式主要是选择题,也有主观题,主要考查学生获取信息以及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命题揭秘【考向一】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政治认同)典例1
(2018·全国卷Ⅰ)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时代课题,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表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①源于理论研究和理论斗争②是时代变化和社会发展的产物③是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的结晶④完成了对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④【解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源于实践,是时代变化和社会发展的产物,①属于唯心主义观点,排除,②符合题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的结晶,③符合题意。认识具有无限性、上升性,④表述错误。【答案】C【素养点评】本题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产生为背景材料,考查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等相关知识,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材料进一步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时代变化和社会发展的产物,必须要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渗透政治认同的核心素养。【考向二】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科学精神)典例2
(2017·全国卷Ⅲ)“爆竹声中一岁除”是传承千百年的中国春节习俗,然而新的一年的春节期间,许多人选择少放甚至不放烟花爆竹,北京、上海等许多城市的烟花爆竹燃放量较往年大幅减少,空气质量明显改善。在从“放”到“少放”或“不放”的变化中,人们的环保意识不断增强。绿色环保过春节正成为“新年俗”。年俗的这种变化表明(
)①社会意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自主变化的②社会意识可以先于社会存在而变化③社会意识的变化总是滞后于社会存在的变化④社会意识的变化归根到底是对社会存在变化的反映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解析】年俗中关于放不放烟花爆竹,怎么放,在经历了从“放”到“少放”或“不放”的变化中,人们的环保意识不断增强,体现了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辩证关系,②④的说法是正确的,入选。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有时会先于社会存在,有时会落后于社会存在,但终归是随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的,①③错误,不选。【答案】C【考向三】社会基本矛盾和普遍规律(政治认同)典例3
(2018·全国卷Ⅰ)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我国改革开始于农村,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是我国农村改革的主要发源地。1978年冬,小岗村的18户村民以“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在一纸大包干的“秘密契约”上按下鲜红的手印,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改革如同释放了魔力,次年,小岗村迎来大丰收,粮食总产达13.3万斤,一举结束20余年吃国家救济粮的历史,并首次归还国家贷款800元。进入新时代后,小岗村大力推进土地“三权分置”改革,完成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成立集体资产股份合作社并颁发股权证,实现了村民“户户包田”到“人人持股”的转变,2017年,小岗村集体收入突破820万元,农村人均收入比2012年增长70%以上。材料二我国农村改革始终是在党的领导下进行的。为发展农村生产力,满足广大农民摆脱贫困、过上富裕生活的期盼,党中央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农业改革发展的文件。如1982年发布的《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明确肯定“包干到户”等形式的责任制的社会主义性质;1991年颁发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决定》,把以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为主的责任制和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确立为我国农村的一项基本经营制度;2016年制定的《关于完善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的意见》,推进了“三权分置”改革;2018年出台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指导了农村改革发展不断深入。小岗村的改革发展实践证明,唯改革才有出路,改革要常讲常新,请结合材料并运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原理对此加以说明。【解析】本题考查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原理。材料中,小岗村大力推进土地“三权分置”改革,完成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成立集体资产股份合作社并颁发股权证……2017年的农村人均收入比2012年增长70%以上,这体现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以及社会主义改革的目的和作用等知识点,可据此结合材料分析作答。【答案】①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适合生产力状况的生产关系推动生产力的发展,不适合生产力状况的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的发展。②在社会主义社会,改革是解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解放生产力的基本方式,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小岗村进行“大包干”改革、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和土地流转,发展集体股份经济,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促进了经济发展。【素养点评】本题以小岗村的改革发展经历为背景材料,考查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原理,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材料为什么“唯改革才有出路,改革要常讲常新”,进一步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从而认同我国的改革开放政策,渗透政治认同的核心素养。【答案】B【解析】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A错误。“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自觉把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贯穿到学术研究中,贯穿到各个学科和专业建设中”,这说明社会意识对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具有指导作用,体现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B符合题意。正确的意识才对事物发展起促进作用,C错误。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说法正确,但属于唯物论观点,不属于历史唯物主义观点,D不符合题意。【答案】C【解析】“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不是材料改革的原因,①不符合题意。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已成为并稳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民生活极大改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满生机与活力,进入新时代,必须将改革进行到底。这是因为改革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必然要求,能推动社会进步;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②③正确。坚持全面深化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但并不是社会制度的根本性变革,④错误。故选C。矫正训练3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于2019年1月1日起施行,将个税起征点由3500元上调至5000元,首次引入专项附加扣除概念,明确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普通住房贷款利息、住房租金、赡养老人支出6项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的具体范围和标准。此次个税改革的哲学依据有(
)①坚持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②上层建筑决定经济基础的发展③调节生产关系以适合生产力状况的基本规律④调整上层建筑以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与完善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④【答案】B【解析】“首次引入专项附加扣除概念,明确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普通住房贷款利息、住房租金、赡养老人支出6项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的具体范围和标准”,这说明此次个税改革的哲学依据是坚持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调整上层建筑以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与完善,①④正确,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②错误。材料强调调整上层建筑以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与完善,未涉及调节生产关系以适合生产力状况的基本规律,③不符合题意。故选B。核心要点二21.人民群众的内涵人民群众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们,既包括普通个人,也包括杰出人物。____________是人民群众的主体部分。核心要点二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劳动群众人民群众≠劳动群众(1)人民群众与劳动群众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劳动群众属于人民群众,但人民群众不只包含劳动群众。(2)人民群众是个历史概念。不同历史时期人民群众的具体内涵不同。在我国现阶段,人民群众主要包括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劳动群众是人民群众的主要的稳定的部分。它包括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3)只有对社会历史发展、进步起推动作用的人们才是人民群众。2.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____________的创造者广大劳动群众的生产活动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从事物质资料生产、推动物质生产发展的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人民群众是社会____________的创造者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实践是一切精神财富形成和发展的源泉;人民群众的实践为精神财富的创造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人民群众还直接创造了丰硕的社会精神财富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________力量人民群众通过推动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创造和改变社会关系,从而不断推动社会历史进步和发展物质财富精神财富决定3.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1)群众观点的基本内容:相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向____________负责,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2)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一切为了群众,一切____________,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群众路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3)地位: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夺取______________胜利的重要保证,也是取得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并成功地建设____________________的重要保证。人民群众依靠群众民主革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正确认识人民群众同杰出人物的历史作用杰出人物对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总是以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作用为基础。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作用,是杰出人物历史作用的源泉,杰出人物只有依赖人民群众,才能有所作为。如果只承认杰出人物的伟大作用而否认人民群众的作用,就会陷入历史唯心主义的英雄观。全面认识社会发展的动力关于社会发展的动力问题,要区分其根本动力、直接动力和主体动力。①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②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在阶级社会中,阶级斗争是推动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在社会主义社会,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③社会发展的主体动力——人民群众。2.全面把握历史唯物主义与历史唯心主义的区别区别唯物史观唯心史观社会存在、社会意识何者为第一性(根本区别)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能够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谁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承认杰出历史人物在社会发展中的推动作用,但是这种推动作用不能对社会发展起决定作用伟大历史人物的思想和意志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人类历史是由伟大历史人物创造的人类社会有没有自身的规律社会历史领域有着固有规律,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规律人类社会是没有规律、不可捉摸的,社会历史仅仅是个人意志支配的偶然事件的堆积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考查重点,选择题和主观题都有考查。也常采用主观题的形式,综合考查历史唯物主义或正确认识社会的有关知识。命题揭秘【考向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科学精神、政治认同)典例1
(2019·全国卷Ⅱ)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习近平在2019年新年贺词中说:“2019年,有机遇也有挑战,大家还要一起拼搏、一起奋斗……这个时候,快递小哥、环卫工人、出租车司机以及千千万万的劳动者,还在辛勤工作,我们要感谢这些美好生活的创造者、守护者。”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有一条往返1208公里、平均海拔3500米以上的雪域邮路,它是沟通藏区与内地的邮政主动脉,党重要的声音和各种邮件通过邮车送上雪域高原。邮车驾驶员其美多吉秉持“人在,邮件在!”的敬业精神,凭借精湛的驾驶技术和丰富的出车经验,克服缺氧、“风搅雪”、孤寂等困难,驾驶邮车奔驰在白雪皑皑的“生命禁区”,服务藏区30年,未发生一次责任事故,给雪域高原的人们带去美好生活的希望。“我只是一名普普通通的邮车驾驶员,但看到老百姓拆包裹的样子,心里就开心。”2018年,其美多吉带领班组的康巴汉子们安全行驶62.49万公里,向西藏运送邮件41万件,运送省内邮件37万件。他们用奉献、忠诚与生命铸就了爱岗敬业、顽强拼搏的雪域邮路精神。2018年,其美多吉所在的康定-德格邮路被交通部命名为“其美多吉雪线邮路”。其美多吉被评为“时代楷模”和“感动中国2018年度人物”。以其美多吉为代表的雪线邮路劳动者的事迹,生动诠释了“千千万万的劳动者是美好生活的创造者、守护者”的道理,运用社会历史主体的知识加以说明。【解析】本题考查社会历史的主体的知识,解答时首先需要审读设问,设问要求运用社会历史主体的知识说明“千千万万的劳动者是美好生活的创造者、守护者”,属于分析说明类的试题。然后分析材料,找出材料中的有效信息,最后依据材料联系课本知识整合答案。结合材料中“邮车驾驶员其美多吉秉持‘人在,邮件在’的敬业精神”“服务藏区30年,未发生一次责任事故,给雪域高原的人们带动美好生活的希望”“他们用奉献、忠诚与生命铸就了爱岗敬业、顽强拼搏的雪线邮路精神”等信息,分别从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等方面进行具体分析即可。【答案】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历史变革的决定力量。邮车驾驶员们是平凡的劳动者。他们用辛勤的劳动为藏区人民创造美好生活作出贡献;用奉献、忠诚和生命熔铸的雪线邮路精神是宝贵的精神财富,激励人们在平凡岗位建功立业。【考向二】综合考查唯物史观的知识(科学精神)典例2
(2019·全国卷Ⅲ)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历史上,风沙、盐碱、内涝肆虐,兰考民生艰难、百姓贫苦。20世纪60年代,“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依靠群众,开启治理“三害”的征程,改善了兰考的自然环境,形成了“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焦裕禄精神。2014年,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习近平总书记选择兰考作为联系点,叮嘱当地干部要切实关心贫困群众,带领群众艰苦奋斗,早日脱贫致富。“改变兰考贫困的面貌,让百姓过上好日子。”兰考县委牢记总书记嘱托,把脱贫作为第一民生工程,提出了“三年脱贫,七年小康”的奋斗目标。兰考广大党员干部密切联系群众,深入调查研究,找到了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制定了切实可行的脱贫措施。在焦裕禄精神的鼓舞下,兰考人民团结奋斗,因地制宜,创造性地建立“公司+贫困户”“经营大户+贫困户”等模式,发展温室大棚种植、畜牧业、民族乐器制作等产业,打赢了艰苦卓绝的脱贫攻坚战。2017年,兰考在河南省率先摘掉贫困县的帽子。2018年,兰考入选中国“幸福百县榜”。结合材料并运用唯物史观知识,说明在脱贫致富实践中兰考县委是如何贯彻群众路线的。【解析】本题考查唯物史观、群众路线的知识。解答时,首先需要审读设问,设问要求结合材料,运用唯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窗口服务人员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中医按摩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中职vb 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审核人员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临沂普通话试题及答案
- 2025年qc组长考试题及答案
- 机井占地协议书
- 村民征用协议书
- 杜绝回扣协议书
- 林地砍树协议书
- 2024-2030年中国集群通信系统行业市场发展监测及投资前景展望报告
- 新22J01 工程做法图集
- 校园突发事件及危机应对课件
- 软件测试方案
- 加强眼健康基层服务能力建设实施方案
- 商务礼仪(金正昆)接待礼仪课件
- 现浇钢筋混凝土箱形拱桥主拱圈施工技术
- 基坑支护计算书
- 叉车重心位置与稳定性的关系PPT课件
- 初中物理必背知识点
- 中国民航大学飞行技术专业招生报名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