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7/17江苏省海安市2022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与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语言文字是文化传承的载体,是国家繁荣发展的根基。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语言文字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以国办名义下发的全面加强新时代语言文字工作的指导性意见。新中国成立后,从“简化汉字”“推广普通话”“制定和推行汉语拼音方案”三大任务,到加强语言文字法制建设,再到出台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我国语言文字事业取得长足发展。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水平持续提升,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建设加快推进,中华优秀语言文化进一步传承弘扬,国际中文教育蓬勃发展,语言文字工作取得了历史性进步,为发展教育文化事业、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维护国家统一、提升国家软实力作出了重要贡献。语言文字“日学而不察、日用而不觉”,是时代发展的记录仪,也是观察时代的显微镜。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当前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不平衡不充分的现象仍然存在,语言文字信息技术创新还不完全适应信息化尤其是人工智能发展需求,互联网等各类新媒体语言文字信用的规范和管理有待加强。因此,《意见》紧跟时代潮流,制定了到2025年和到2035年两个时间段的目标,锚定了新时代语言文字工作的前进方向和发展路径。此外,它还明确了加强新时代语言工作的五项任务和十五项重点举措。比如,针对普通话普及的问题,明确“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新时代语言文字工作的首要任务”。在创新与守正的辩证中发展,在传统与现代的激荡中进步,语言文字的河流就会奔腾不息,党和国家的事业就能欣欣向荣。(摘编自田宇《推进新时代语言文字事业取得更大发展》)材料二:推普助力减贫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普及深化应更加注重实用与实效,以“精准”来考核推普工作所涉及的主体、对象、内容和方式。第一,教育行政部门和语言文字工作部门作为负责推普日常工作的单位主体须担负组织、协调、监督之责,各级各类学校设置语言文字工作机构以组织常规工作,中小学教师、推普志愿者、公共服务窗口人员、本地基层干部和外地援建干部等作为推普工作的责任主体,应达到普通话达标率的要求,带头推行和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第二,继续推进民族地区的学前教育,落实“一村一幼”等学前儿童入学措施。如自2018年以来国务院扶贫办、教育部先后在凉山彝族自治州、乐山市马边彝族自治县、峨边彝族自治县以及金口河区启动“学前学会普通话”行动,截至2020年底该项目已帮助43万学前儿童达到“听懂、会说、敢说、会用”普通话的目标,未来这项试点工作还应在西部民族地区推广,着力补齐学前教育短板,培养适龄幼儿的双语素养;此外,还要为发展民族地区教育“量身定制”靶向施策,加大政策和财政支持以“控辍保学”,全面推行免费教育计划、贫困地区支教计划、职业教育计划,着力培养“留得下、用得上”的本土化实用型人才,实施本土化人才的培养工程。第三,持续提升推普范围和质量以达成民族地区与外界更为顺畅、高效的信息互联,并且让语言能力培训搭载上群众在消费扶贫、电商扶贫中所亟需的新型语言技术和语言服务项目,结合语言资源特有的经济属性与产业价值。重点关注民族语言文化在促进地方旅游业开发、特色产品销售、经贸活动往来中所起到的作用,加强语言文化资源整体规划,创意设计、综合开发等方面的语言服务和指导。广西壮族自治区将县城普通话普及达标纳入语言文字建设的督导评估中,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在2019年召开的全国语言文字工作会议上就县城语言扶贫介绍典型经验,该县在脱贫攻坚工作中统筹实施普通话普及达标建设,协同开展“送培下乡”活动,推出“跟我学说普通话”网络课堂以拓展推普范围,普通话普及率由2016年的70%提高至目前的90%,进入语言文字工作与经济社会同步发展的良性循环状态。由“罗城经验”带动的“推普乡村行”活动也在广西各地的推普攻坚中落地见效。由此,今后应切实发挥推普典型的先进示范效应,积极巩固语言减贫的实施效果,从制定项目方案、设置目标任务、落实经费保障、创新工作方法。开展达标建设以及加强督导考核等方面细化推普工作,实现精准发力。精准聚焦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深化的新使命,需要积极协调各方面的资源和力量,全方位构建“政府主导、语委统筹、部门支持、社会参与、机构研究、个人践行”的推普攻坚新格局。(摘编自《民族地区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协同共进路径》)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第一次下发全面加强新时代语言文字工作的指导性意见。B.语言文字工作对传承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C.新时代,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在信息技术创新上已能适应人工智能发展的需求。D.只有在全国加速推进推广普通话,才能增进民族文化认同感、维护国家安全。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意见》制定了到2035年的工作目标,锚定新时代语言文字工作的前进方向。B.推普工作是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调动各方面的资源和力量协调完成。C.在民族地区推广普通话,消除地区方言,有利于民族融合,共同富裕奔小康。D.规划、设计、开发民族地区的语言文化资源,持续提升推普的范围和质量。3.结合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的观点,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保护乡村原有生态环境,减少城乡互动,扩大农村医保范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B.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提高人们的科学文化素质,能够更好地实现文字下乡。C.直播带货、乡村旅游、进城务工、加快土地流转,能够帮助解决普通话的推广问题。D.开设民族学校,招收民族学生,采用少数民族文字的课本,并用少数民族语言讲课。4.材料一中画横线的句子,应如何理解?请简要分析。5.请结合材料二,简要概括新时代深化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的途径。答案:1.B2.C3.D4.我们每天都在学习、使用语言文字却没有察觉到它的作用。语言文字记录着时代的发展,通过语言文字可以更好地观察时代。强调了语言文字的作用,我们要发挥好语言文字的作用,为社会发展助力。5.①要发挥教育行政部门和语言文字工作部门、各级各类学校、中小学教师、推普志愿者、公共服务窗口人员、本地基层干部和外地援建干部等的作用,各司其职。②应推进民族地区的学前教育,帮助学前儿童“学前学会普通话”。③应持续提升推普范围和质量,让语言能力培训搭载上新型语言技术和语言服务项目,结合语言资源特有的经济属性与产业价值。④可以开展达标建设、加强督导考核等方面细化推普工作,实现精准发力。⑤需要积极协调各方面的资源和力量,全方位构建“政府主导、语委统筹、部门支持、社会参与、机构研究、个人践行”的推普攻坚新格局”。(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文本一:①地坛离我家很近,或者说我家离地坛很近。总之,只好认为这是缘分。地坛在我出生前四百多年就坐落在那儿了,而自从我的祖母年轻时带着我父亲来到北京,就一直住在离它不远的地方——五十多年间搬过几次家,可搬来搬去总是在它周围,而且是越搬离它越近了。我常觉得这中间有着宿命的味道:仿佛这古园就是为了等我,而历尽沧桑在那儿等待了四百多年。②它等待我出生,然后又等待我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四百多年里,它一面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坍圮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祭坛四周的老柏树愈见苍幽,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这时候想必我是该来了。十五年前的一个下午,我摇着轮椅进入园中,它为一个失魂落魄的人把一切都准备好了。那时,太阳循着亘古不变的路途正越来越大,也越红。在满园弥漫的沉静光芒中,一个人更容易看到时间,并看见自己的身影。③自从那个下午我无意中进了这园子,就再没长久地离开过它。我一下子就理解了它的意图。正如我在一篇小说中所说的:“在人口密聚的城市里,有这样一个宁静的去处,像是上帝的苦心安排。”④两条腿残废后的最初几年,我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我就摇了轮椅总是到它那儿去,仅为着那儿是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⑤除去几座殿堂我无法进去,除去那座祭坛我不能上去而只能从各个角度张望它,地坛的每一棵树下我都去过,差不多它的每一米草地上都有过我的车轮印。无论是什么季节,什么天气,什么时间,我都在这园子里待过。有时候待一会儿就回家,有时候就待到满地上都亮起月光。记不清都是在它的哪些角落里了,我一连几小时专心致志地想关于死的事,也以同样的耐心和方式想过我为什么要出生。这样想了好几年,最后事情终于弄明白了: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这样想过之后我安心多了,眼前的一切不再那么可怕。比如你起早熬夜准备考试的时候,忽然想起有一个长长的假期在前面等待你,你会不会觉得轻松一点,并且庆幸并且感激这样的安排?⑥剩下的就是怎样活的问题了。这却不是在某一个瞬间就能完全想透的,不是能够一次性解决的事,怕是活多久就要想多久了,就像是伴你终生的魔鬼或恋人。所以,十五年了,我还是总得到那古园里去,去它的老树下或荒草边或颓墙旁,去默坐,去呆想,去推开那耳边的嘈杂理一理纷乱的思绪,去窥看自己的心魂。十五年中,这古园的形体被不能理解它的人肆意雕琢,幸好有些东西是任谁也不能改变它的。譬如祭坛石门中的落日,寂静的光辉平铺的一刻,地上的每一个坎坷都被映照得灿烂;譬如在园中最为落寞的时间,一群雨燕便出来高歌,把天地都叫喊得苍凉;譬如冬天雪地上孩子的脚印,总让我猜想他们是谁,曾在哪儿做过些什么,然后又都到哪儿去了;譬如那些苍黑的古柏,你忧郁的时候它们镇静地站在那儿,你欣喜的时候它们依然镇静地站在那儿,它们没日没夜地站在那儿,从你没有出生一直站到这个世界上又没了你的时候;譬如暴雨骤临园中,激起一阵阵灼烈而清纯的草木和泥土的气味,让人想起无数个夏天的事件;譬如秋风忽至,再有一场早霜,落叶或飘摇歌舞或坦然安卧,满园中播散着熨帖而微苦的味道。味道是最说不清楚的,味道不能写只能闻,要你身临其境去闻才能明了。味道甚至是难于记忆的,只有你又闻到它你才能记起它的全部情感和意蕴。所以我常常要到那园子里去。(节选自史铁生《我与地坛》)文本二:①想念地坛,主要是想念它的安静。②坐在那园子里,坐在不管它的哪一个角落,任何地方,喧嚣都在远处。近旁只有荒藤老树,只有栖居了鸟儿的废殿颓檐、长满了野草的残墙断壁,暮鸦吵闹着归来,雨燕盘桓吟唱,风过檐铃,雨落空林,蜂飞蝶舞,草动虫鸣……四季的歌咏此起彼伏从不间断。地坛的安静并非无声。③有一天大雾迷漫,世界缩小到只剩了园中的一棵老树。有一天春光浩荡,草地上的野花铺铺展展开得让人心惊。有一天漫天飞雪,园中堆银砌玉,有如一座晶莹的迷宫。有一天大雨清沱,忽而云开,太阳轰轰烈烈,满天满地都是它的威光。数不尽的那些日子里,那些年月,地坛应该记得,有一个人,摇了轮椅,一次次走来,逃也似地投靠这一处静地。④一进园门,心便安稳。有一条界线似的,迈过它,只要一迈过它便有清纯之气扑来,悠远、浑厚。于是时间也似放慢了速度,就好比电影中的慢镜头,人便不那么慌张了,可以放下心来把你的每一个动作都看看清楚,每一丝风飞叶动,每一缕愤懑和妄想,盼念与惶茫,总之把你所有的心绪都看看明白。⑤因而地坛的安静,也不是与世隔离。⑥那安静,如今想来,是由于四周和心中的荒旷。一个无措的灵魂,不期而至竟仿佛走回到生命的起点。⑦有人跟我说,曾去地坛找我,或看了那一篇《我与地坛》去那儿寻找安静。可一来呢,我搬家搬得离地坛远了,不常去了;二来我偶尔请朋友开车送我去看它,发现它早已面目全非。我想,那就不必再去地坛寻找安静,莫如在安静中寻找地坛。恰如庄生梦蝶,当年我在地坛里挥霍光阴,曾屡屡地有过怀疑:我在地坛吗?还是地坛在我?现在我看虚空中也有一条界线,靠想念去迈过它,只要一迈过它便有清纯之气扑面而来。我已不在地坛,地坛在我。(节选自史铁生《想念地坛》)6.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史铁生用“宿命”一词,形象地写出了自己与地坛冥冥之中的缘分,虽然相逢具有偶然性,但相逢让彼此联系更紧。B.史铁生想通了“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之后,便不再对自己的不幸耿耿于怀,转而庆幸并感激自己的遭遇。C.文本二写“地坛的安静并非无声”,表现出地坛幽静又生机盎然,这也是作者说自己主要想念地坛的安静的原因。D.文本二写“我已不在地坛,地坛在我”,表明地坛已经融入作者的生命,作者获得了彻底的宁静,不愿再去地坛。7.下列对文章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地坛离我家很近,或者说我家离地坛很近。”从两个层面展现了作者的心路变化,表达的中心从“地坛”变化到“家”。B.“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作者将“死”和“节日”联系起来,在反差中体现出作者面对死亡时乐观豁达的心胸。C.文本二用“庄周梦蝶”的典故,表明自己当初身在地坛,获得了生命的成长,并且多次对“我与地坛”关系进行了思考。D.文本二写“现在我看虚空中也有一条界线”,与上文照应,表明此时的作者只要想到地坛,便能够超越形体和时空的限制。8.文本一第⑥段中,作者为什么要写古园中那些“任谁都不能改变”的事物?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9.对于史铁生而言,地坛意味着什么?请结合两个文本简要概括。答案:6.A7.D8.(1)写古园中那些“任谁都不能改变”的事物,交代了作者到园子里去的原因,这些不变的事物让作者能够回忆起当初的美好时光,让他的内心得到些许的安慰;(2)古园中那些“任谁都不能改变”的事物,给了自己思考的空间,给了自己一个灵魂的栖息之地;(3)正是这些“不变的事物”让作者懂得了生命中有些东西是不会改变的,让他懂得了生命真正的意义。9.(1)地坛对于史铁生来说是一个可以包容自己、允许自己自己滞留于此的收容之地;(2)地坛对于史铁生来说还是他精神的庇护所,生命的启迪者,是他的人生导师。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文本一:天下有道而师者,有业而师者,有利而师者。道而师者,道成则君亲之,孔子是也,从一者也。孔子之不师其师,以无常也。业而师者业成则长之去君亲间矣利而师者何居呜呼天下之不相师利者寡也天下之利而师者,其说何也?今夫士之及髫而受书也,其为亲者曰:“师苟贵吾子足矣,无论道也。”其为师者曰:“自行束修以上,未尝无诲焉。余以糊其口于四方,何道之授未也!”弟子得执其利权以进退其师,庚而甲,辛而乙,曰:“业此而晦者,业彼而显者。”唯弟子之利而已。(节选自王世贞《师说》)文本二: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节选自韩愈《师说》)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业而师者业成/则长之/去君亲间矣/利而师者何居/呜呼/天下之不相师利者/寡也/B.业而师者业成/则长之/去君亲间矣/利而师者何居/呜呼/天下之不相师/利者寡也/C.业而师者/业成则长之/去君亲间矣/利而师者何居/呜呼/天下之不相师/利者寡也/D.业而师者/业成则长之/去君亲间矣/利而师者何居/呜呼/天下之不相师利者/寡也/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髫,儿童蓄积在额头上的弯曲下垂的头发。垂髫,一般用来指儿童或童年。B.束修,古代学生与老师初见面时,奉赠礼物表示敬意,后来多理解为学费。C.甲,天干的第一位,也表示顺序的第一,文中与“庚、辛、乙”用法一致。D.巫医,古代巫和医不分,故并举,主要以祝祷、占卜等为业,也为人治病。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王世贞在文中列举三种出于不同目的的求师者,并对他们分别进行了具体论述。B.韩愈将古之圣人从师而问与今之众人耻学于师进行对比,指出尊师重道的重要。C.王世贞从求师者和为师者两个不同的角度对师道进行论述,这与韩文不尽相同。D.王世贞和韩愈都一致认为老师具有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答疑难问题的担当。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和课内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道而师者,道成则君亲之,孔子是也,从一者也。(2)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登泰山记》)14.韩愈笔下的“圣人”与王世贞笔下的“士”在从师上有何异同?请结合两则材料简要分析。答案:10.D11.C12.D13.(1)因为思想学说而求师的,学说有成就那么君王就会亲近他,孔子这一脉读书人就是如此,以一种思想贯穿于各类事物之中。(2)今天所经过的中岭和山巅,像门槛一样横在路上的高崖,世人都叫它“天门”。14.韩愈笔下的“圣人”才智超出一般人,却仍旧谦虚向比不上自己的人学习自己不会的东西,是为了求得真才实学而虚心求教,尊师重道。王世贞笔下的“士”,求师只图富贵利益,不在乎能否学到真才实学,更谈不上尊重老师。参考译文:天下有因为思想学说而求师的,有为学业而求师的,有为利益而求师的。因为思想学说而求师的,学说有成就那么君王就会亲近他,孔子这一脉读书人就是如此,以他的学说一以贯之。孔子不称他的老师为老师,因为他的老师是变化不定的。为学业而求师的,学业有成就任命他为官员,消除了与君王之间的距离。为利益而从师的在哪里呢?唉,天下不因为利益而从师的人,太少了。天下因利益而从师的,又是为什么呢?如今士人还是童子时就开始读书,他们的亲人说:“老师只要能够使你富贵就够了,不要考虑他们的道理学说。”那些做老师的则说:“只要自愿拿着干肉为礼来见我的人,我从来没有不给他教诲的。我凭借这些在世间糊口罢了,有什么道理不会教授呢!”弟子得到了凭借利益权衡来拜师或辞退老师的权利,今天跟从甲,明天跟从乙,说:“跟从这个人学习就会不显达,跟从那个人学习则会显达。”只考虑弟子们的利益罢了。(节选自王世贞《师说》)唉!古代从师学习的风尚不流传已经很久了,要人没有疑惑也难了!古代的圣人,他们超出一般人很远,尚且要跟从老师请教;现在的一般人,他们才智不及圣人也很远,却以向老师学习为耻。因此,圣人更加圣明,愚人更加愚昧。圣人之所以成为圣人,愚人之所以成为愚人,大概就是出于这个缘故吧?爱自己的孩子,选择老师来教他。但是对于他自己,却以跟从老师学习为可耻,真是糊涂啊!那些儿童的老师,教他读书,学习书中的文句的停顿,并不是我所说的传授道理,解答疑难问题的老师。不知句子停顿要问老师,有疑惑不能解决却不愿问老师;学习了小的却丢了大的。我没有看到他的明达。巫医、乐师、各种工匠这些人,不以互相学习为耻。士大夫这一类人,听到称“老师”称“弟子”的人,就聚在一起嘲笑他们。问他们,就说:“他和他年龄差不多,懂得的道理也差不多。把地位低的人当作老师,就足以感到耻辱;把官大的人当作老师,就被认为近于谄媚。”哎!求师的风尚难以恢复由此可以知道了!巫医、乐师、各种工匠这些人,君子不屑一提,现在他们的智慧竟然反而比不上这些人了,这真是奇怪啊!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孔子曾以郯子、苌弘、师襄、老聃为师。郯子这些人,他们的贤能都比不上孔子。孔子说:“几个人一起走,其中一定有可以当我的老师的人。”因此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不一定比学生贤能,听到的道理有早有晚,学问技艺各有专长,如此罢了。(节选自韩愈《师说》)(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览武汉形势清·谭嗣同黄沙卷日堕荒荒,一鸟随云度莽苍。山入空城盘地起,江横旷野竟天长。东南形胜雄吴楚,今古人才感栋梁。远略未因愁病减,角声吹彻满林霜。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写荒荒大野、漠漠风沙,一轮落照,一只飞鸟随云远去,突兀不凡。B.颔联化动为静,山盘踞,江横亘,写出了“武汉形势”的独特地形风貌。C.颈联对景生情,舒怀寄慨,由江山胜状而联想到栋梁之才,颇具时代感。D.尾联写满林霜色悲壮角声,以景结情,将读者的想象引向更深远的天地。16.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简要概括。答案:15.B16.①对武汉形势壮观的赞美欣赏之情;②愿如飞鸟般展翅奋飞的雄心壮志和豪迈旷远的胸怀;③由古思今,感慨栋梁之材难得的复杂情绪;④对时局艰难的担忧之情以及拯救时艰的壮志豪情。(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琵琶行》中,琵琶女两次演奏之后,“_______________”写无言,以及“_______________”写有泪,都是通过写众人的反应,侧面表现琵琶女演奏技艺的高超。(2)古人常借助猿啼来表情达意,而由于个人遭际的不同,传递的情绪也会有所区别。比如,同样写猿啼,《登高》中“_______________”,就和《梦游天姥吟留别》中“_______________”表达的情感不尽相同。(3)古代的酒杯有许多别称,《赤壁赋》中,“_______________”写举起酒杯劝人喝酒,“_______________”则写清洗酒杯重新斟酒。答案:①.东船西舫悄无言②.满座重闻皆掩泣③.风急天高猿啸哀④.渌水荡漾清猿啼⑤.举酒属客⑥.洗盏更酌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坚守工匠精神,并不是把“拜手工教”推上神坛,也不是鼓励离群索居、“躲进小楼成一统”,而是为了擦亮爱岗敬业、劳动光荣的价值原色,__________质量至上、品质取胜的市场风尚,展现创新引领、追求卓越的时代精神,()将一门技术掌握到__________,这固然是工匠精神,但工匠精神的内涵又远不限于此。有人说:“没有一流的心性,就没有一流的技术。”的确,倘若没有发自肺腑、专心如一的热爱,怎能有废寝忘食,尽心竭力的付出;没有臻于至善、超今冠古的追求,怎能有出类拔萃、巧夺天工的卓越;没有冰心一片、物我两忘的境界,怎能有雷打不动、脚踏实地的笃实。工匠精神中所深藏的,有格物致知、正心诚意的生命哲学,也有技进乎道、__________的人生信念。从赞叹工匠继而推崇工匠精神,见证着社会对浮躁风气、短视心态的自我疗治,对美好器物、超凡品质的主动__________。我们不必人人成为工匠,却可以人人成为工匠精神的践行者。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倡导炉火纯青超然达观探寻B.倡议出神入化超然豁达探寻C.倡议出神入化超然达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航空制造数字孪生技术》课件-任务3 转盘工位仿真耦合副和传感案例引入 任务3
- 《2025建筑设备租赁合同 建筑设备租赁合同书》
- 2025员工临时借用合同书范文
- 2025年合伙企业合作合同模板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建设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 2025关于房屋评估委托合同范本
- 2025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之环评技术方法题库综合试卷B卷附答案
- 2025安全设备租赁合同安全设备租赁合同书
- 省住房城乡建设行业社团履行相关规定情况调查表
- 酒精所致四肢酸痛的健康宣教
- 如何进行医疗垃圾的安全运输
- 公共停车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保安服务标准及工作流程
- 2024年中考数学几何模型归纳(全国通用):18 全等与相似模型之十字模型(学生版)
- 外科疾病分级目录
- 国家级教学成果的培育提炼与申报
- 海南师范大学《高等数学》2020-2021期末试卷B
- 2023年09月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黑龙江人才周”校园引才活动引进90名人员笔试历年难易错点考题荟萃附带答案详解
- 直播佣金直播合同带货
- 点凸焊操作工艺规程
- 跳频通信系统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