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4/20安徽省宣城市2022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与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词是依附唐宋以来新兴曲调的新体抒情诗,是音乐语言和文学语言紧密结合的艺术形式。它的长短参差的句法和错综变化的韵律,经过音乐的陶冶,和作者起伏变化的感情相适应。关于音乐语言和文学语言结合的规律,齐梁时代的沈约曾说:“协畅,由乎玄黄律吕,各适物宜。欲使宫羽相变,低昂互节,若前有浮声,则后须切响。”“玄黄律吕,各适物宜”和“宫羽相变,低昂互节”的法则提出后,经过无数作家的长期实践,最后是组成了“奇偶相生”、音节和谐的五七言律绝形式。但这种形式虽然富有高低抑扬的音节,可使读者和听者产生快感,却因过于整齐的格局,很难和人类起伏变化的感情恰相适应,因之也就不容易和参差繁复的新兴曲调紧密结合,这距离“各适物宜”的原则,还有很大距离。人类语言生来就有高低抑扬的自然节奏,但要把它连缓起来,在每个字的意义和声调上,配合得非常适当,就非得经过长期的音乐陶治。词所以“上不似诗,下不类曲”,关键在曲调的组成方面。作者掌握了不同曲调的自然规律,再加上性格和所处环境的不同,会产生各种不同的技法和风格,而这种种不同的技法和风格,都存在于词的领域以内。清代部分词人不了解应从整体上、从发展的角度看问题,只凭个人的主观,抓着一些个别现象夸张起来,要想显示自己的“独具只眼",实际是“一手掩不尽天下入耳目”的。例如刘体仁把“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杜甫《羌村三首》)和“今宵剩把银红照,犹恐相逢是梦中”(晏几道《鹧鸪天》)作对比,认为这就是“诗与词之分疆”。他不从这两位作家在当时的物质环境和心理状态上去分析作品的不同意格,却只管在每个句子的音响上,就一时的感觉,似乎有些刚柔异样,便把它咬定是“诗与词之分疆”,这是毫无是处的。如果割下一些名句,肯定它是诗、是词、是曲,那么宋词中也有很多唐人诗句,元明戏曲中也有唐诗宋词,有什么截然不同的界线呢?如果不从整体上去分析,不从音乐性和艺术性的结合上去体会,而盲从一些词话家的片面之言,那么欣赏,和学习古典文学,会走进黑漆一团的牛角尖里。要了解词的特殊艺术形式,简略地说来,应从每个调子的声韵组织上、从每个句子的平仄四声和整体的平仄四声的配合上、从长短参差的句法和轻重疏密的韵位上去分析。各个独体字安排适当,组成一个完整的统一体;把这个统一体加以深入体会,掌握曲调的不同节奏,巧炒地结合作者所要表达的喜、怒、哀、乐等不同情感,这样,就能够填出感染力异常强烈的好词。当然,我们如果彻底了解了这些自然法则,也就不妨解脱过去所有曲调的束缚,自己创造一种崭新的长短句歌词。宋代音乐家兼诗人姜夔深切了解音乐语言和文学语言紧密结合的基本法则,“颇喜自制曲,初率意为长短句,然后协以律”。他作的自制曲《暗香》(疏影》,经“工妓隶习”后,自有“音节谐婉”的炒处。(摘编自龙榆生《谈谈词的艺术特征》)材料二:很多人以为词比较容易写,事实刚好相反。因为它的每一个字与每一个音律之间必须有很好的关系。它的上声、入声,或者它的关系位置、它的节奏,都必须是准确的,因此它的难度较高。音乐本身的调性,有的慷慨激昂,有的可能比较婉约、比较哀愁。如所有填《满江红》的词,大概都在写关于国破家亡,或者类似这种悲壮性的东西。词最初不是文人创作,而是民间歌曲。唐诗和宋词的阅读感受有很大不同,读唐诗常常要查典故,可读宋词就不那么需要。词的每一个句子往往相对独立,也就是上一句和下一句的关系没有那么密切。因为歌曲本身有旋律,所以某个段落中的某一句有它自身情绪的发展。宋词中很多句子是片断式的,这些片断的句子并不见得在整首词里发生必然的互动。白居易的《长恨歌》从“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开始,铺叙一个故事,讲一个女孩子的成长。像《长恨歌》这种以这么长的文字去描述一个故事的情况,在词中消失了。凡是与音乐、音律配合得比较密切的文字,都会形成“婉转”。所谓“婉转”,其实就是对感情进行反复的讨论。因而词比较长于抒情,词很多时候都在讲某一种特定的情感。词往往把情感直接抓出来变成了画面。我们会发现词的某些句子拿出来以后,更适合去画画,比如“西风残照,汉家陵阙”,就是一个可以入画的场景。诗的叙事传统中有一个理性规则,它必须从“汉皇重色思倾国”开始,一直到最后,要有一个编织的结构;而歌曲的结构常常不那么严谨,可以跳跃。我们可以说,“宋词像一种织锦,把很多不同颜色的线编织在一起,而唐诗像是单一的线的串连。”(摘编自蒋勋《蒋勋说宋词》)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词是用长短参差的句式和错综变化的韵律来表达作者感情的新体诗,它摒弃了律绝诗的格律要求。B.沈约诗歌创作的音乐性主张,使后来的诗歌创作追求过于整齐的格局,背离了“各适物宜”的初衷。C.词的写作技法与风格是多样的,因此作者写作时要选择合适的曲调,将所抒的感情和曲调结合起来。D.诗与词的分疆在于曲调,判别时应从声韵、平仄、句法和韵位上整体分析,不能以个别语句臆断。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词的字和音律需要配合,声调、位置、节奏等都必须是准确的,创作难度比较高。B.词牌不同,相应的音乐调性也不同,如《满江红》豪迈悲壮,宜于传达家国情怀。C.词是民间歌曲,有自身情绪的发展,经常用片段式的句子对感情进行反复的讨论。D.词善于将情感变成画面,如“西风残照,汉家陵阙”八个字具有很强的视觉效果。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的说法,不符合材料观点的一项是(3分)A.李煜《虞美人》中有“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这两句的意象可以独立。B.白居易《琵琶行》叙事特征明显,结构完整严谨,巧妙讲述了两位“沦落人”相逢的故事。C.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韵脚用的是短促的入声,恰好和这一词牌高亢的声调相谐一致。D.晏殊词中的“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情致缠绵、音调婉转,不宜写人律诗中。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论证思路。(4分)5、关于词的艺术特征,两则材料的观点有何异同?请结合材料概括说明。(6分)(二)现代文阅读11(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一家子[法]莫泊桑三十年来,没有什么能改变卡拉望先生的生活规律,因为除了升职和奖金,任何事件都与他无关。这天,卡拉望回家时,晚饭已准备好,他拿起扫帚把,往天花板上捅了三下,通知他母亲下来吃饭。老太太九十岁了,卡拉望的高寿就很激动,因为母亲高寿也是他长寿的预兆。可是左等右等,不见老太太下来,卡女儿玛丽去叫奶奶。门开了,只有女儿一个人回来:“奶奶倒在地上了。”卡拉望猛地站起来,楼梯上响起他沉重而急促的脚步声。老太太趴在屋子中间,翻过身来,只见她两眼紧闭,牙关紧咬,干瘦的身躯已经发硬。卡拉望跪在她身边,一边呜咽一边喊:“妈妈呀,我可怜的妈妈呀!”卡拉望太太端详了一会儿,肯定地说:“得啦,她又晕过去了,没什么大事,不过是耽误咱们一顿饭罢了。”他们把老太太抬到床上,给她揉搓身子,费了半天劲,也不见她苏醒。随后赶来的舍奈医生给老太太量了脉搏,听了心脏,然后宣布:“人不行了。”卡拉塑扑在母亲身上,伤心痛哭,眼泪像水滴似的酒在死者的脸上。卡拉望太太也适可而止地哭嗦了几声。在卡拉塑太太的挽留下,舍奈医生留下来吃了晚餐。里昂风味的牛肚散发着洋葱的香味,卡拉望太太也决定尝一点。卡拉望喝了好几杯酒,他那被打击和悲伤搅乱了的头脑,已经变得轻飘飘的。医生喝起酒来更像个无底洞,临走时他抓住卡拉望的胳膊说:“出去走走,新鲜空气对您有好处。”对方听从了劝告,两人臂挽着臂,在星光下向塞纳河走去。河水迎面送来清风,对面堤岸上漂浮着淡淡的白雾。卡拉望戛然止步,河流的气息将他内心深处的记忆搅动起来。他蓦地又看见母亲,在他童年的时候,在流经园子的小溪边洗一大堆衣裳。悲情哀思重又袭上心头,他扒着医生的肩膀,肥胖的身躯随着哭声哆嗦着:“妈妈,我可怜的妈妈呀!……,但是,他那个醉醺醺的同伴,被他猛然发作的哀伤弄得很不耐烦,借口给人看病,撇下他走了。卡拉望哭了很久,眼泪哭干了,也可以说痛苦全流走了,他感到一种轻松。月亮升起了,高大的白杨树泛着银光,河面仿佛铺满了珍珠。空气和煦,微风馥郁,大地进入温柔的梦乡。卡拉望深深地呼吸着,一股清新宁静的感觉,似乎也随之渗透他的全身。等他回到家的时候,妻子身穿睡衣等着他:“你妈立过遗嘱吗?”他迟迟疑疑地说:“我……我看没有……大概没有,她没有立过。”卡拉望太太盯着丈夫的脸,愤愤不平:“真不像话!我们辛辛苦苦服侍她,供她住,供她吃!我是白辛苦、白忙活了!真卑鄙!啊!真卑鄙!”卡拉望心烦意乱。她数落了半天,渐渐平静了下来:“明天上午应该通知你妹妹了。”他一下子蹦了起来:“我居然没有想到,天一亮我就去发电报。“不,10点至11点之间再发;在你妹妹到来以前,咱们得有时间把要做的事情安排好。”卡拉望太太忽然又变得烦恼起来:“你妈已经把她的座钟给你了,对不对?”他想了一会儿,说:“是的,她确实说过,‘如果你待我好,这个座钟将来就归你了。’”卡拉望太太吃了定心九,愁眉顿时舒展了,说:“既然说过,就应该拿过来;等你妹妹来了,她就不让我们拿了。”他有些迟疑,说:“你真的这样想吗?……”她生气了:“当然!只要神不知鬼不觉搬到这儿来,就是我们的了。地屋里的那个大理石面的五斗拒也一样。有一天她脾气好的时候答应过给我。”他就这样被说服了,于是两人悄悄上楼,小心翼翼地推开门;老太太在那里直挺挺地躺着,佣人罗萨丽躺在扶手椅上早睡着了。卡拉望捧起座钟。“给我,”他的妻子说,“你搬五斗柜的大理石面。”他遵照吩咐,气喘吁吁,费了好大的劲才把大理石面扛到肩上。夫妇二人往外走,卡拉望假养腿,提心吊胆地下楼梯;他妻子倒退着走,一手拿着蜡烛给他照亮,一手抱着座钟。到了自己的屋里,她松了一大口气。“最难的办完了,”她说,“再去搬剩下的。”他们把五斗柜抽屉里老太大的衣裳取出来,放进一个松木箱里,接着先把抽屉都搬下去,然后又一人抬一头把拒体搬下去。他们花了很长时间琢磨五斗柜的摆放位置,最后决定放在卧室里。五斗柜刚摆好,卡拉望太太就把她的衣物放了进去。庄钟放在饭厅的壁炉台上,两口子又仔细检查了一下布置的效果,他们感到满意极了。卡拉望睁开眼时,天已经大亮了。等他办完相关手续,已是晚上入点钟光景。卡拉望上楼来看母亲,已经很平静了,他看惯了那具尸体。吃晓饭时,没有灯油了,于是玛丽上楼去拿蜡烛。突然,玛丽急急忙忙地跑下楼,脸色煞白:“爸爸,奶奶在穿衣裳!"卡拉望一下子蹦了起来,疯了似的奔向楼梯,大惊失色的妻子紧随其后。屋子中间一个高瘦的人影在走动,是老太太。她从昏睡中醒来,见五斗柜不翼而飞,有些迷惑,后来在木箱里找到了她的衣裳。儿子和儿媳进来的时候,她穿好了衣裳,正准备下楼。卡拉望冲过去,抓住她的手,拥吻她,热泪盈眶;他妻子在他背后虚情假意地连声说着:“太好啦,真是太好啦!”但是老太太的脸绷得像一座雕像,目光冰冷冷:“晚饭好了吗?"他已经昏了头,结结已已地说:“早好了,妈,我们正等你吃饭呢。”他殷勤地挽住她的胳膊。卡拉望太太端起蜡烛,像夜间替扛大理石柜面的丈夫照路一样,一级一级地倒退着引路。到了二楼,她差点跟正在上楼的人撞个满怀。原来是卡拉望的妹妹到了,布罗太太见此情景,吓得目瞪口呆,她丈夫却没有大惊小怪,只是低声说:“咦,怎么回事?活过来啦!"卡拉望打个圆场说:“老太太有点不舒服;不过现在好了,完全好了。是不是,妈妈?”老太太一边继续往前走,一边回答:“一下子昏过去了。不过你们做的事我都知道。”她说话的声音那么微弱,就像是从遥远的地方传来似的。(有删改)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A.卡拉望对母亲的高寿感到激动,一方面是因为他深爱母亲,另一方面因为母亲的长寿对他来说是个好预兆。B.面对变故,卡拉望太太“适可而止地哭嚎”和“决定尝一点”牛肚的举动,表现出了她冷静与理性的一面。C.舍奈医生真诚善良、乐于助人,他替卡拉望着想,建议他出去走走,虽然已有醉意,但依然不忘给人看病。D.卡拉望太太嘱咐10点至11点间发电报这一情节,既刻画了她的形象,也和后文布罗太太的到来形成照应。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小说围绕老太太的昏厥展开,讲述了卡拉望家一天两夜的故事,在情节发展中铺叙了一家人的心理变化过程。B.小说画线部分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手法,营造了温馨宁静的氛围,烘托了卡拉望在痛哭之后轻松平静的心情。C.小说中物具的安排富有匠心,如布设“座钟”“大理石面的五斗柜”来写出卡拉望夫妇二人争夺遗产的丑态。D.小说以“一家子”为标题,打破了读者对一家人相亲相爱、美满幸福的情感期待,看似寻常,却饱含讽刺意味。8、小说以老太太“死而复苏”为结局,这样的安排有什么作用?请简要说明。(4分)9、关于小说创作,莫泊桑曾说,“莫做珍奇辞藻的收集者”“避免一切复杂的解释和一切关于动机的议论,限于使人物和事件在我们眼前通过。”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理解。(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太宗初即位,中书令房玄龄奏言:“秦府①旧左右未得官者,并怨前宫及齐府左右处分之先己。”太宗曰:“古称至公者,盖谓平恕无私。丹朱、商均,子也,而尧舜废之。管叔、蔡叔,兄弟也,而周公诛之。故知君人者,以天下为公,无私于物。今所以择贤才者,盖为求安百姓也。用人但问堪否,岂以新故异情?今不论其能不能,而直言其嗟怨,岂是至公之道耶?”贞观元年,有上封事者,请秦府旧兵并授以武职,追入宿卫。太宗谓曰:“朕以天下为家,不能私于一物,惟有才行是任,岂以新旧为差?”贞观二年,太宗谓房玄龄等曰:“朕比见随代遗老咸称高颎盖为相者遂观基本传可谓公平亚直尤识治体隋室安危系其存没炀帝无道,枉见诛夷,何尝不想见此人,废书钦叹!诸葛亮为丞相,亦甚平直,尝表废廖立、李严于南中,立闻亮卒,泣曰:“吾其左衽矣!”严闻亮卒,发病而死。朕今每幕前代帝王之善者,卿等亦可幕宰相之贤者,若如是,则荣名高位,可以长守。”刑部尚书张亮坐谋反下获,诏令百官议之,多言亮当诛,惟殿中少监李道裕奏亮反形未具,明其无罪。太宗既盛怒,竞杀之。俄而刑部侍郎有阙,令宰相妙择其人,累奏不可。太宗曰:“吾已得其人矣,往者李道裕议张亮云‘反形未具’,可谓公平矣。当时虽不用其言,至今追悔。”遂接道裕刑部侍郎。贞观初,太宗谓侍臣曰:“朕今孜孜求士,欲专心政道,闻有好人,则抽擢驱使。古人‘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但能举用得才,虽是子弟及有仇嫌,不得不举。”贞观十一年,时屡有阉宦充外使,妄有奏,事发,太宗怒。魏徵进曰:“阉竖虽微,狎近左右,时有言语,轻而易信,浸润之谮,为患特深。今日之明,必无此虑,为子孙教,不可不杜绝其源。”太宗曰:“非卿,朕安得闻此语?自今已后,充使宜停。”(节选自吴兢《贞观政要·公平》)【注】①秦府:唐太宗李世民登基之前被封为秦王时所在的府邸。后文的“前宫”和“齐府”分别指李世民的哥哥前太子李建成和弟弟齐王李元吉的府邸。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朕比见隋代遗老/咸称高颎善/为相者遂观/其本传可谓公平正直/尤识治体/隋室安危/系其存没/B.朕比见隋代遗老/咸称高颎善为相者/遂观其本传/可谓公平正直/尤识治体/隋室安危/系其存没/C.朕比见隋代/遗老咸称高颎善为相者/遂观其本传/可谓公平正直/尤识治体/隋室安危/系其存没/D.朕比见隋代/遗老咸称高颎善/为相者遂观其本传/可谓公平正直/尤识治体/隋室安危/系其存没/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中书令,中书省长官,唐初与门下省、尚书省长官并为宰相,在政事堂共议国政。B.封事,密封的奏章。古代臣下上书言事时,将奏章用皂囊缄封呈进,以防泄漏。C.左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与中原不同,衣襟左掩。文中借指落后、野蛮的异族。D.刑部,唐代与御史台、大理寺并为“三法司”,掌律令、刑法等,尚书为该部长官。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房玄龄和另一位大臣均上奏请求授予秦王府老部下官职,但是太宗认为天下为公,选拔人才不能因亲疏而异,拒绝了二人的奏请。B.唐太宗认为,高颎为相,身担一朝安危;诸葛亮执政,得他人真心敬慕。以此告诫臣下当以古代贤相为榜样,立身处世公平正直。C.在处置张亮谋反一事上,群臣多顺从太宗的心意,只有李道裕认为其罪行缺乏证据,直言谏诤。他最终得到太宗的认可和重用。D.魏徵向太宗谏言,宦官虽然卑微,但侍奉在帝王身边,所说的话易使帝王轻信,进而危害朝政,不宜轻易委以政事,太宗表示赞许。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今所以择贤才者,盖为求安百姓也。(2)俄而刑部侍郎有阙,令宰相妙择其人,累奏不可。14、太宗主张如何用人?请简要说明。(3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高都护①骢马行(节选)杜甫安西都护胡青骢,声价欻然来向东。此马临阵久无敌,与人一心成大功。功成惠养随所致,飘飘远自流沙至。雄姿未受伏枥恩,猛气犹思战场利。腕促蹄高如踣铁,交河②几蹴曾冰裂。五花散作云满身,万里方看汗流血。长安壮儿不敢骑,走过掣电倾城知。青丝络头为君老,何由却出横门③道。【注】①高都护:唐朝著名军事将领高仙芝。749年入朝,受封赏。次年出征讨伐石国。此诗当作于高仙芝入朝后、出征前这段时间里。②交河:西域河名。③横门:长安城北西侧城门,是通向西域的大道。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诗歌前四句先交代胡骢马的来历;再补叙此马曾经久历战阵,帮助主人建立大功。B.第五至八句描写骢马腕促蹄高,毛色如云锦,汗流似血,从外形上勾勒其雄俊绝伦。C.第九、十两句以“不敢骑”“倾城知”等语,直接展现出胡骢马奔跑时风驰电掣之势。D.全诗既摹写了骢马的形貌和才力,也昭示了它的品格和志向,描摹可谓形神兼备。16、有人认为这首诗言马不在马,是一首别有寄托的诗歌。试就全诗最后两句作简要分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荀子《劝学》中以“雕刻”为喻,指出只要坚持不懈,就会“”;反之,若半途而废,则会“”。(2)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仙府石门大开,首先呈现在诗人眼中的是一派壮丽缤纷的景象:“,”。(3)古诗文中,面对亘古东逝的长江,人类很容易感受自身的渺小,“长江”这一意象便承载着时光易逝、世事无常的感叹,如:“,”。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静有静的不同,并非。山中的静是一种非人间的、超凡脱俗的静穆,矗立的巉岩似乎是自开天劈地以来便已,它无声无息地向你逼视;白天还在潺潺流动的山溪,到了夜里似乎不胜惊吓,沉寂在坚硬的山石和无情的天宇之间。从崖壁的每个石罅里,从稀疏的草地上的每棵草茎里,胃出来的都是一种寂静。在这死一般的静穆里,夕阳缓缓西下,犹如一个失去了光芒的红色大球,沿着地平线滚去,隐没到隔山的谷地里;山间各种灰色的多面体顷刻之间染上了一层玫瑰色,同腐烂的绿色地衣,成一幅被剥夺了生命的暗淡画面;适才还在你身边低吟浅唱的山溪也暗哑了。我踏上随着山势的野径,来到了一个高高的山隘。俯瞰下方,但见两边是两片寂静无声的注地。一片洼地已经完全失去了生命的光彩,呈现着无色、无声的单调;()只有聚集在远方山口的灰蓝色的雾露还能称之为色彩,其余的一切都只是寂静。18、依次填人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A.如出一辙凝结交汇逶迤宛转B.干篇一律凝结交汇迂回曲折C.千篇一律凝固交织逶迤宛转D.如出一辙凝固交织迂回曲折19、下列填人括号中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另一片洼地被一道山脊分为两半,看起来酷似表现派的木刻画,仿佛由某位丹青高手随意涂抹。B.一道山脊将另一片洼地分为两半,看起来酷似表现派的木刻画,仿佛由某位丹青高手随意涂抹。C.一道山脊将另一片洼地分为两半,仿佛是某位丹青高手随意涂成,看起来酷似表现派的木刻画。D.另一片洼地被一道山脊分为两半,仿佛是某位丹青高手随意涂成,看起来酷似表现派的木刻画。20、下列各句与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从地面你一跃而上,像一片烈火的轻云(《致云雀》)B.没有赶上他,但双脚胀痛得像火烧似的(《百合花》)C.北国的秋,却特别她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故都的秋》)D.古老的群山终于被感动得战栗了,它发出洪亮低沉的回音(《哦,香雪》)2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2个字。(6分)①__这个问题一直众说纷坛,粮食碳化样品的鉴定证明,糜子起源于中国北方黄河流城。糜子被先民们不懈地载培和驯化,成为人类重要的食物来源。如今,②,再次受到人们的重视。比如,糜子籽粒中蛋白质氯基酸种类丰富、含量高,易被人体吸收和利用;其中含有的丰富的维生素赋予它多元的保健功能。此外,③,能补中益气、健脾益肺,除热愈疮。22、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100字。(5分)2021年12月18日,三星堆开放式文物保护与修复馆正式开馆。这是一个出土文物保护修复展示一体化工作平台,融文物修复、文物展示、参观体验、科普教育等功能于一体,运用最新的文物保护修复理念、现代化文保设施设备以及一流的保护修复技术。该馆包括工作区、展示区两大区域。工作区全面展示文物修复工作实景。展示区以图文展板的形式,简要生动地科普保护修复的基本常识;让观众共享三星堆考古发掘和文物保护的最新成果。目前亮相修复馆的文物中,有国宝级文物神树纹玉踪、黄金面罩,还有立发铜人像、广汉联合遗址出土的陶猪等。该馆面向公众开放,未来观众将在博物馆展厅沉浸式,体验文物的修复过程、了解文物修复的技术方法,感受古蜀瑰宝神奇魅力。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宋代魏野有《盆池萍》一诗:“乍认庭前青藓合,深疑监里翠钿稠。莫嫌生处波澜小,免得漂然逐众流。”大意是,盆池中的浮萍碧绿明净,乍见疑为庭前青苔、镜中翠钿,盆池之中波澜虽小,却可免于漂浮不定、随波逐流。上述材料引发你怎样的思考或联想?请联系现实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5分)1(3分)D(A项“摒弃了律绝诗的格律要求”错误,原文没有这个意思,事实上它经过文人之手,借鉴了诗的平仄、押韵等格律要求。B项“沈约诗歌创作的音乐性主张,使后来诗歌创作追求过于整齐的格局”错误,原文是“‘玄黄律吕,各适物宜’和‘宫羽相变,低昂互节’的法则提出后,经过无数作家的长期实践,最后是组成了‘奇偶相生’、音节和谐的五七言律绝形式”,并非沈约的主张直接导致,而且沈约的主张是将音乐语言与文学语言结合,要“各适物宜”。C项因果倒置。)2(3分)C(C项“词是民间歌曲”错误,原文是“词最初不是文人创作,而是民间歌曲。”)3(3分)D(D项“不宜写入律诗中”错误,依据材料一可知,不能只从个别句子的刚柔风格就断定它是诗或是词。)4(4分)先总说词的艺术特征是音乐语言和文学语言紧密结合,(1分)接着阐述了诗词创作中文字意义和声调的配合适当必须经过长期的音乐陶冶,(1分)继而指出清代部分词人在判别诗词差异方面的错误做法,(1分)最后明确应从声韵、平仄、句法、韵位等方面体会词的特征。(1分)5(6分)两则材料都认为词具有很强的音律性,注重所抒情感与曲调的谐和。(2分)不同点在于材料二还认为词较为通俗、句子独立性强、长于抒情、句子画面感强。(4分)6(3分)D(A项“他深爱母亲”错误,从文中可知卡拉望对母亲是冷漠的,他的激动只是因为“母亲高寿也是他长寿的预兆。”B项“表现了她冷静与理智的一面”错误,“适可而止地哭嚎”和“决定尝一点”牛肚的举动表明她对老太太“死亡”的不在意。C项“真诚善良、乐于助人”于文无据;“不忘给人看病”错误,他的离开只是不耐烦,找了给人看病的借口。)7(3分)A(A项“铺叙了一家人的心理变化过程”错误,文中除对卡拉望的心理变化着墨较多外,对卡拉望太太、女儿玛丽的心理变化几乎没涉及。)8(4分)①以老太太“死而复苏”来结尾,形成情节突转,出人意料之外,使故事掀起最高波澜,大大增强了小说的戏剧性。②以老太太“死而复苏”来结尾,让卡拉望夫妇的言行前后形成强烈对比,极具讽刺效果,使二人自私虚伪的形象更加鲜明。③以老太太醒来后的行动与言语来收束,并突出她声音的微弱,含蓄蕴藉,余味不尽,令人咀嚼,进一步凸显了小说主题。(每点2分,答出两点即可,共4分。)9(6分)①语言朴实,简洁传神:叙事朴实无华,描写简洁传神。叙事通篇采用生活化语言,没有任何华丽辞藻。描写多采用白描手法,如开头写卡拉望“拿起扫帚把,往天花板上捅了三下,通知他母亲下来吃饭”,两三笔勾勒便活画出卡拉望的冷漠无情。(3分)②叙写客观,令人寻味:作者将自己的写作意图以及对人物的爱憎、褒贬寓含于故事客观冷静的叙写中,字面不作一字显露,让读者阅读时体会领悟。如写卡拉望夫妇“花了很长时间琢磨五斗柜的摆放位置”,隐含着作者的讽刺之意。(3分)(每点3分。言之成理,酌情给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10(3分)B(正确标点为:“朕比见隋代遗老,咸称高颎善为相者,遂观其本传,可谓公平正直,尤识治体,隋室安危,系其存没。”)11(3分)C(“左衽”也被视为家园遭入侵、占领,甚至国家被异族灭亡、华夏文明沦落的标志。文中指国家灭亡。)12(3分)A(房玄龄并未上奏请求授予秦王府老部下官职。)13(1)(4分)如今朝廷之所以选择贤能的人才,是为了让百姓生活安定。(关键字词“所以”“盖”“安”各1分,句意通顺1分)(2)(4分)不久,刑部侍郎空缺,唐太宗让宰相精心选择称职的人,可宰相多次上奏推荐的人才,唐太宗都没有同意。(关键字词“阙”“妙择”“不可”各1分,句意通顺1分)14(3分)唐太宗强调君主选拔官员应以国家利益为重,不徇私情不顾私恩。他坚持唯才是举,量能授职,不拘一格选拔官员。(若就文中“以天下为公”“惟有才行是任”“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这三点作答亦可)15(3分)C(“直接展现”表述错误)16本诗描写了一匹雄健俊美、勇猛无敌、忠诚如一的胡骢马,末二句代马言志,抒写其不愿带上青丝络、老死槽枥间,渴望重新驰骋西域战场的豪情,(3分)诗人托物言志,表达了自己锐意进取、渴望施展抱负的热切愿望。(3分)17(1)金石可镂朽木不折(2)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3)【示例一】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示例二】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18(3分)C(如出一辙:比喻两件事情非常相似。用于言论和行动等。千篇一律:原指一千篇文章都一个样,现指文章公式化;比喻办事按一个格式,非常机械;泛指事物形式陈旧呆板、呆滞。凝固:由液体变成固体。引申为固定不变,使固定。凝结:聚集,积聚。交织:纵横交错或错综复杂地合在一起。交汇:水流、气流等聚集到一起;会合。逶迤宛转:形容道路、山脉、河流等蜿蜒曲折。迂回曲折:弯弯曲曲,绕来绕去;常比喻事物发展的曲折性。)19(3分)D20(3分)D21(6分)示例:①糜子从哪里来②糜子因其独特的营养价值③糜子还有药用价值(每空2分,意思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履行合同担保书合同履约保证书
- 建筑垃圾运输合同书
- 合同担保书担保合同协议书
- 学校教师劳务派遣合同
- 变电站电气安装合同
- 新兴电子产品联合研发合同书
- 道路卫生合同协议
- 沙子租赁协议合同
- 项目合同解除协议
- 小区户外广告合同协议书
- 【新课标】Unit 1 C Story time第7课时单元整体课件
- 12《风向和风力》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科学四年级上册青岛版
- 2024年度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最 新税收政策解析及操作规范专题培训(洛阳税务局)
- 2024年司法鉴定科学研究院事业编制招聘笔试真题
- 演出经纪人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公务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全真模拟试题1000题及答案
- 啄木鸟简介课件
- 浙江省宁波三锋教研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数学期中联考试卷(含答案)
- 第5单元《温暖的家》课件 花城版音乐一年级下册
- 晋城低空经济产业园建设项目
- 电子政务平台的维护与技术支持策略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