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总论
教学目的和要求:本章主要讲述成本会计的基本理论,通过本章教学应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成本会计的有
关基本理论,明确这些理论之间的相互联系,以及这些基本理论对成本会计的内容构成、方法体系和相关
实务的重要影响及指导作用。
教学重点和难点:成本会计的内容和成本会计在企业经营管理中所负担的职能、任务等有关问题是本章
教学的重点内容,本章的难点内容是如何全面、准确地理解和掌握成本会计的基本理论。
教学形式和时间安排:木章教学应采用课堂讲授和讨论相结合的方式,本章课堂教学时间为4学时,其
中3学时用于讲授,1学时用于课堂讨论。
教学内容:
第一节成本的经济实质和作用
一■、成本的经济实质
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和掌握:
(1)成本是商品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商品的成本价格。
(2)成本具有耗费性质,即成本是指在商品的生产经营过程中所耗费的各项费用的总合;
(3)成本具有补偿性,即成本是商品生产者为维持简单再生产所应确认的补偿尺度;
(4)成本对于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和决策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综上所述:成本的经济实质可概括为:生产经营过程中所耗费的生产资料的转移价值和劳动者为自己劳动
所创造的价值的货币表现。即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所耗费的资金的总合。
二、成本的作用
成本的经济实质决定了成本在经济管理中具有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成本是补偿生产耗费的尺度;
•成本是综合反映企业工作质量的重要指标;
•成本是制定产品价格的一相重要因素;
•成本是进行企业决策的重要依据。
三、成本会计的对象
成本会计的对象可以概括为:各行业企业生产经营亚务的成木和有关的经营管理费用,简称成本、费用。
四、成本会计的职能
现代成本会计的主要职能有:成本预测、成本决策、成本计划、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木分析和成本考
核。
(一)成木预测是根据成本的有关数据和具体情况,运用一定的技术方法对未来的成本水平及其发展趋势
作出科学估计,以便为成本决策、成本计划和成本控制提供及时的有效的信息,提高成本管理的科学性和
预见性。
(二)成本决策是在成本预测的基础上,结合其他有关资料,运用•定的方法,选择最优成本方案。
(三)成本计划是根据成本决策所确定的目标,规定在一定的期间内企业完成一定的生产任务所需要的生
产费用额。并确定各种产品的成本水平。
(四)成本控制是根据预定的目标,对成本的发生和形成过程以及影响成本的各种因素和条件施加主动的
影响,以实现最优成本的一种行为。
(五)成本核算是对生产经营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费用,按照一定的对象和标准进行归集和分配,以计算
各成本计算对象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
(六)成本分析是根据成本核算资料,运用一系列技术方法,揭示影响产品成本水平变动的各种因素,极
其各种因素变化对产品成本的影响程度。
(七)成本考核是指以各责任者为成本考核对象,按责任的归属来核算和报告有关成本信息,评价其工作
业绩。
五、成木会计的意义
成本会计的主要意义是:
正确计算产品成本,及时提供成本信息;优化成本决策,确立目标成本:加强成本控制,防止挤占成本;
促进成本责任制的巩固和发展,增加企业活力。
六、成本会计工作的组织
企业的成本会计结构,是在企业中直接从事成本会计工作的机构。是企业会计机构的组成部分。企业内部
各级成本会计机构之间的组织分工,有集中工作和分散工作两种方式。
集中工作方式,是指成本会计工作中的核算、分析等各方面工作,主要由厂部成本会计机构集中进行,车
间等其他单位中的成本会计机构和人员只负责登记原始记录和填置原始凭证,对它们进行初步的审核、整
理和汇总,为厂部进一步工作提供资料。
分散工作方式,亦称非集中工作方式,是指成本会计工作中的核算和分析等方面工作,分散由车间等其他
单位的成本会计机构或人员分别进行。厂部成本会计机构负责对各下级成本会计机构或人员进行业务上的
指导和监督,并对权臣全厂成本进行综合的核算、分析等工作。
七、成本会计的法规和制度
成本会计的法规和制度是组织和从事成本会计工作必须遵守的规范,是会计法规和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制定成本会计法规和制度的原则是按统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制定。
成本会计法规和制度的种类:
(-)《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财务通则》。它们是经国务院批准,由财政部发布的企业进行财务、会
计工作的基本准则。
(-)《企业会计制度》。它是由财政部制定的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包括统一的会计核算制度,它是规
范会计行为的重要环节。
(三)企业的成本会计制度、规程和办法。各企业为了具体规范本企业的成本
会计工作,还应根据上述各种法规第2章成本核算的要求和一般程序
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工业企业成本核算的要求、费用的分类、成本核算需要设置的会计科目
以及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
教学重点和难点:成本核算的要求;成本核算的•般程序
教学形式和时间安排:本章教学以课堂讲授为主,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次现场教学,使学生对企业的
生产经营过程,成本核算的基础工作、企业成本计算的实务有一个感性认识和初步了解。课堂教学时间为
4学时。
教学内容:
•成本核算的内容和意义
一、费用的概念
费用是指企业为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活动所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流出。
二、成本核算的内容
(一)成本核算的概念
成本核算是指企业对生产费用的发生和产品成本的形成进行的审核、记录和计算。
(-)成本核算制度
1.完全成本法
2.制造成木法
3.变动成本法
(三)成本核算的内容包括费用的汇总核算和产品成本的计算两部分。
三、成本核算的意义
第二节成本核算的要求
为充分发挥成本核算的作用,正确、及时地提供有用的信息,在成本核算中应贯彻以卜要求:
一、从管理要求出发,做到算管结合,算为管用
二、正确划分各种费用界限
(-)正确划分生产经营管理费用和非生产经营管理费用的界线
(二)正确划分生产费用和经营管理费用的界限
(三)正确划分各个月份的费用界限
(四)正确划分各种产品的费用界限
(五)正确划分完工产品和再产品的费用界限
这五个方面费用界限的划分,都应遵循收益原则,即谁受益谁负担,负担费用的多少,应与收益程度大小
成正比。
三、做好各项基础工作
(-)建立健全各项原始记录制度
(-)建立健全定额管理制度
(三)建立健全材料物资的计量、收发、检验、领退料盘点制度
(四)建立健全厂内计划价格制度
第三节费用的分类
一、费用按其经济内容分类
费用按其经济内容所作的分类,称为“费用要素”。一般有以下9种:
(1)外购材料:它是指企'也耗用的一切从外部购进的原料及主要材料、半成品、辅助材料、包装物、修
理用备件和低值易耗品等。
(2)外购燃料。它是指企业耗用的一切从外部购进的各种燃料,包括固体、液体、气体燃料。
(3)外购动力。它是指企业耗用的从外部购进的各种动力。
(4)工资。它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支付给全体职工的劳动报酬总额,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
津贴和补贴、加班加点工资、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
(5)福利费。它是指企业按照工作总额的规定比例计提的职工福利费。
(6)折旧费。它是指企业按照规定计算的固定资产折旧费用。
(7)利息费用。它是指企业的借款利息费用减去利息收入后的净额。
(8)税金。它是指企业交纳的应在费用中列支的四项税金,包括房产税、印花税、车船使用税、土地使
用税等。
(9)其他费用。它是指不属与以上各要素的费用,例如邮电费、租赁费、外部加工费等。
二、费用按经济用途分类
费用按经济用途首先分为应计入产品、劳务成本的费用和不计入产品、劳务成本的费用;应计入产品、劳
务成本的费用又可分为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其中直接费用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其他直接费用;间
接费用指制造费用。不应计入产品、劳务成本的费用称之为期间费用,包括营业费用、财务费用和管理费
用。
费用按经济用途所作的分类,称之为“成本项目”。一般有以下四个:
(1)直接材料
直接材料是指直接用于产品生产、构成产品实体的原料、主要材料和有助于产品形成的辅助材料。
(2)直接人工
直接人工是指参加产品生产的工人工资以及按生产工人工资和规定比例计提的职工福利费。
(3)制造费用
制造费用是指企业各生产单位为组织和管理生产所发生的各项费用,包括生产单位管理人员的工资、福利
费、生产单位房屋、机器设备的折旧费、修理费、办公费、劳动保护费等。
三、按费用与产品产量的关系分类
按照费用与产品产量的关系,生产费用可划分为固定费用与变动费用。
(D固定费用
固定费用是指其总额不随产量的增减而变动的费用。如管理人员的工资、固定资产的折旧费用。
(2)变动费用
变动费用是指与产品产量的增减有直接联系的费用。如原材料费用、计件工资、包装材料等费用,这类费
用一般与产品产量成正比例变动。
第四节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和账户设置
一、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
(-)对费用进行确认,确定产品成本的核算范围
(-)将应计入本期产品成本的各种耍素费用,在各种产品之间按成本项目进行归集和分配,计算出各种
产品成本。
(三)对既有完工又有未完工的产品,将月初在产品成本和本月生产费用之和,在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
之间进行分配,计算出该种完工产品成本。
(四)结转完工产品成本。
二、成本核算的账户设置
(-)“生产成本”账户
“生产成本”账户下可以分设“基本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两个明细账户。对生产过程中发生
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其他直接支出等直接费用,直接计入生产成本账户借方的有关成本项目内,其他
间接费用先在制造费用科目归集,月终再按一定的标准,分配计入有关产品成本的制造费用成本项目。企
业已完工并验收入库的产成品及入库地自制半成品,月终应按实际成本从本账户的贷方转出。本账户的月
末余额为尚未加工完成的各种在产品成本。
(-)“制造费用”账户
“制造费用”账户是用以核算企业为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未单设成本项目的费用。企业发生的制造
费用,计入该账户的借方,进行归集,月终分配制造费用时,计入该账户的贷方,除季节性生产企业按年
度计划成本分配外,该账户月末一般无余额。该账户应按车间别设明细账,进行明细分类核算。
(三)“待摊费用”、“预提费用”账户的设置同财务会计。
(四)“废品损失”账户
“废品损失”账户用以核算企业产品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废品损失,该账户借方归集所有可修复废品的修复
费用和不可修复废品的成本,贷方登记不可修复废品的残料价值和应收的赔款,月终将废品损失总额再转
回到生产成本账,由本月合格品负担。“废品损失”账户月末无余额。
(五)“停工损失”账户
“停工损失”账户用以核算企业停工期间发生的实际费用,该科目应按车间设立明细账,账内按成本项目
设立专栏或专行,进行明细核算。经财会部门审核后的“停工报告单”是停工损失明细账登记的依据,借
记停工期间发生的各种损失,贷记根据不同原因结转的停工损失,经过结转该账户月末无余额。
(六)其他期间费用类账户的设置与登记同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各账户之间存在着互相制约和依存的关系,请参考教材有关成本核算账务处理基本图示。
生产成本核算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企业应本着自身的核算特点和管理要求,选择适合与本企业的成本计算对象、成本项目及成本计算
方法。
(二)需单独核算废品损失的企业,可以在“基本生产成本”账户下设置“废品损失”明细科目,以归
集和分配生产车间所发生的废品损失。
(三)需单独核算停工损失的企业,可以在“基本生产成本”明细账户下设置“停工损失”明细账户,以
归集和分配基本生产车间发生的各项停工费用。
和制度,结合本企业生产经营的特点和管理要求,具体制定本企业的成本会计制度、规程和办法。
第三章要素费用分配的核算
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本章讲述各种费用的横向归集和分配(即在各种产品及期间费用之间的归集与分
配),是成本核算中最基本的内容。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成本核算的•般程序和帐务处理的基本程
序,掌握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费用发生后如何归集起来,再按受益对象分配出去,直至生产终结计算出完
工产品的成本。要求掌握费用发生的每一环节的归集和分配。
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了解成本的开支范围;理解各种费用的横向和纵向的归集与分配共同构成工业
企业成本核算的基本程序:间接计入费用的基本分配;原材料定额耗用量比例分配法;原材料定额费用比
例分配法。
教学形式和教学时数:以课堂讲授为主,课下辅导和习题练习为辅,在此基础上安排一次课堂讨论。课
堂讲授以传授基本知识为目的,习题演练以及时巩固、及时纠错为目的,课堂讨论以帮助理解、加深印象
为目的。教学时数:12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要素费用分配核算概述
我们在上一章已经知道要素费用包括:外购材料、外购燃料、外购动力、工资、职工福利费、折旧费、利
息费用、税金以及不属与以1:各要素的费用的其他支出。这里对要素费用进行核算,主要学习将发生的要
素费用合理的分配计入产品成本或期间费用。
企业发生的各种要素费用应该按其发生的部门(或地点)和用途进行合理的分配。
(一)要素费用的分配去向
1.基本生产部门发生的费用按用途,可分为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费用和用于生产部门组织和管理生产的
费用(包括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费用)两部分。
(1)直接用于产品生产并专门设有成本项目的费用,例如构成产品实体的原材料或从事产品生产工人的
工资费用,应记入“基本生产成本”总账和该种产品的基本生产成本明细账的“直接材料”或“直接人
工”成本项目。
(2)用于生产部门组织和管理生产的费用
对于基本生产部门组织和管理生产发生的各种费用(包括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费用),则记入“制造费用”
总账和所属明细账进行归集。月末分配记入“基本生产成本”总账和该种产品的基本生产成本明细账的
“制造费用”成本项目。
2.辅助生产部门发生的费用
对于辅助生产部门发生的各种费用,也可按用途分为直接用于辅助产品生产(或劳务)的费用和用于辅助
生产部门组织和管理生产的费用两部分。对辅助生产有以卜.两种处理方法。
(1)直接用于辅助产品生产(或劳务)的费用,应记入“辅助生产成本”总账和相应产品
或劳务的明细账的“直接材料”或“直接人工”成本项目。用于辅助生产部门组织和管理生产的费用则先
记入“制造费用”总账和所属明细账进行归集。月末分配记入“辅助生产成本”总账和所属明细账的“制
造费用”成本项目。
(2)如果辅助生产不对外提供商品产品、而且辅助生产车间规模较小、辅助产品或劳务单•时,为了简
化核算工作,不设“制造费用”科目,辅助生产部门发生的费用直接全部记入“辅助生产成本”总账和相
应的明细账。
3.销售机构、行政管理部门以及筹集资金发生的费用
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用于产品销售的费用、行政管理部门发生的的费用,以及筹集资金发生的费用,
应分别记入“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总账和所属明细账,做为期间费用转入“本年利
润”账户,冲减当期损益。
(二)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间接计入费用的分配
间接计入费用的分配方法如卜.:
首先,选用适当的分配标准,常见的分配标准主要有三类:①成果类,例如产品的重量、体积、面积、产
量、产值等;②消耗类,例如生产工时、机器工时、原材料的消耗量、原材料费用等;③定额类,例如定
额消耗量、定额费用、定额工时等。
其次,计算分配率。费用分配率的计算公式如下:
待分配的总额,
费用分配率分配标准总额”
最后,求出分配额。费用分配额的计算公式如下:
某分配对象应分配的费用=该对象的分配标准额X费用分配率
第二节材料费用的核算
材料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耗用的原料及主要材料、半成品、辅助材料、包装物、修理用备件、低值
易耗品等。不论是耗用的外购材料还是耗用的自制材料,都应按照发生的部门(或地点)以及用途分配计
入产品成本或当期损益。
一、材料费用的分配去向
1.基本生产车间耗用的材料
基本生产车间耗用的材料按用途,可分为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材料和一般耗用的材料。
(1)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材料,应记入“基本生产成本”总账和相应产品的基本生产成本明细账的“直
接材料”成本项目。
(2)基本生产车间一般耗用的材料,则记入“制造费用”总账和所属明细账进行归集。月末分配记入“基
本生产成本”总账和相应产品的基本生产成本明细账的“制造费用”成本项目。
2.辅助生产车间耗用的材料
对于辅助生产部门耗用的材料,也可按用途分为直接用于辅助产品生产(或劳务)的材料和一般耗用材料
两部分。
(1)直接用于辅助产品生产(或劳务提供)的材料,应记入“辅助生产成本”总账和相应产品或劳务的
明细账的“直接材料”成本项目。用于辅助生产车间一般耗用材料先记入“制造费用”总账和所属明细账
进行归集。月末分配记入“辅助生产成本”总账和所属明细账的“制造费用”成本项目。这种处理方法与
基本生产类似。
(2)如果辅助生产不对外提供商品产品、而且辅助生产车间规模较小、辅助产品或劳务单•时,为了简
化核算工作,可不设“制造费用”科目,辅助生产车间耗用的材料直接的全部记入“辅助生产成本”总
账和相应的明细账。
3.销售机构、行政管理部门耗用的材料
销售机构、行政管理部门耗用的材料,不计入产品成本,而应分别记入“营业费用”、“管理费用”总账
和所属明细账,做为期间费用转入“本年利润”账户,冲减当期损益。
二、直接材料费用中间接计入费用的分配
1.原材料定额耗用量比例分配法。
原材料定额耗用量比例分配法,就是以原材料定额耗用量为分配标准,分配原材料费用的一种方法。其计
算程序是:
(1)计算各种产品原材料的定额耗用量;
(2)以原材料定额耗用量为分配标准,计算原材料费用分配率;
(3)计算各种产品应分配的原材料费用。
计算公式如下:
某种产品原材料的定额耗用量=该种产品实际产量X单位产品原材料消耗定额
待分配的原材料费用总额+
原材料费用分配率
各种产品原材料的定额耗用量总额,
某种产品应分配的原材料费用=该种产品原材料的定额耗用量X原材料费用分配率
人案例3-1:材料费用分配,K会计处理】。
(D计算甲、乙产品材料的定额耗用量
K基本案情X。
M公司生产甲、匕两种产甲产品材料的定领耗用量72QDDX3”
品,共消耗材料6DDDD千克,-36DDD(千克)
每千克1.44元,共计864DD乙产品材料的定颔耗用量-8DDDX1.5P
元。p-12ODD(千克)
K产量情况]生产甲产品
12DDD件;生产乙产品8DDD(2)计算原材料赛用分配率。
件.P
K定额费料X要住伤显分配率-864004-(36DDQ+12ODO)-1.8
原材料消耗定额为3千克;旻
佳0.产葩原材料消耗定额为(3)计算甲、乙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
1.5千克。2
K计算要求》采用原材料甲产品:36DDDX1.8-648QQ(元),
定颔耗用量比例分配法,计算P
甲、乙两种产品各应承担的材乙产品:12DDDX1.8-216DD(元)。
料费用.,
为了便于考核材料消耗定额的执行情况,加强原材料的消耗的实物管理,也可以按定额耗用量的比例分配
计算各种产品的实际消耗原材料的数量,然后再根据原材料的单价计算各种产品应分配的原材料费用。计
算公式如下:
原材料实际消耗总量■__________
原材料耗用量分配率=,各种产品原材料的定额耗用量总额
某种产品应分配+该种产品原材料,原材料耗用教
的原材料耗用量P的定额耗用量”量分配率。
某种产品应分配的原材料费用=该种产品原材料耗用量X原材料单价
!仅做Tfc想一想2i
①请你根据案例3-1的资料,先按定额耗用量的比例分配计算各种产品的!
!实际消耗原材料的数量,然后再根据原材料的单价计算各种产品应分配的原材•
!米斗^^用0/
i②比较两者的计算结果,相同吗?然后说明两种计算的优玦点。p
2.原材料定额费用比例分配法
原材料定额费用比例分配法,就是以原材料定额费用为分配标准,分配原材料费用的•种方法。其计算程
序是:
(1)计算各种产品原材料的定额费用;
(2)以原材料定额费用为分配标准,计算原材料费用分配率;
(3)计算各种产品应分配的原材料费用。
计算公式如下:
某种产品原材料的定额费用=该种产品实际产量X单位产品原材料费用定额
,待分配的原材料费用总额+_________
原材料费用分配率”各种产品原材料的定额费用总额。
某种产品应分配的原材料费用=该种产品原材料的定额费用X原材料费用分配率
人案例3-2:材料费用分配“K会计处理X。
(D计算丙、丁产品材料的定颖赛用~
K基本案情Xp丙产品:A材料定领野用-15DDX6D-9DDDD(元)
M公司生产丙、丁酶产品,
8材料定领用用-15DDX64-96DD0(元)
为领用A、8两种材料,共计37620。
XAz\A/\Az\A^Ayv^丙产品材料定颔袈用合186ODD(元)
元.P
K产量情况[生产丙产品1500丁产品:A材料定颜密用-12DQX9D-1D8D。。(元)
件;生产丁产品120。件.,8材料定领转用-12DDX4D-48迹(元)
K定额费料】欺圾如材丁产品材料定颔赛用合156ODD(元)
料费用定额为60元,8材料费用定J
额为64元;单代工E品&材料费(2)计算原材料费用分配率“
用定额为90元,8材料费用定额为分配率-37620D4-(186QDQ+156DDD)-1.1。
4D无aJ
K计算要求X采用原材料定领(3)计算丙、丁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舞用“
费用比例分配法,计算丙、工丙产品:186000X1,1-2046Q0(元)~
产品各应承担的材料费用.。丁产品:156DDDX1,1-1716D0(元),
3.产品重量比例分配法
产品重量比例分配法,是以产品重量为分配标准,分配原材料费用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一般在产品所耗
用材料的多少与产品重量有着直接关系的情况下采用。其计算程序是:
(1)以原材料定额费用为分配标准,计算原材料费用分配率:
(2)计算各种产品应分配的原材料费用。
计算公式如卜.:
P待分配的原材料藜用总抽,
原材料费用分配率^各种产品重量之和。
某种产品应分配的原材料费用=该种产品重量X原材料费用分配率
案例材料费用分配-
A3-3:K会计处理】,
(1)子、球超产品的重量”
K基本案情X。
M公司生产子、丑两种产品,子产品:12DDD千克,丑产品:26DQD
共消耗材料3D4DD千克,每千克千克.合计38DDD千克"
4.5元,计1363D。元.,(2)计算原材料期用分配率。
K产品重量X干产品12DOD分配率-1360DD4-38DDD-3.6。
千克;丑产品26D。。千克.。(3)计算子、丑产品应分配的材料编用+,
K计算要求】采用产品重量比子产品:120DQX3.6-43200(元)*
例分配法,计算子、西蛾产品
丑产品:26DDDX3.6-936DD(元)♦
各应承担的材料费用.。
4.产品产量比例分配法
产品产量比例分配法,是以产品产量为分配标准,分配原材料费用的种方法。这种方法•股在产品所耗
用材料的多少与产品产量有着密切关系的情况卜采用。其计算程序是:
(1)以原材料定额费用为分配标准,计算原材料费用分配率;
(2)计算各种产品应分配的原材料费用。
计算公式如下:
待分配的原材料费用总额。
原材料费用分配率3
各种产品产量之和。
某种产品应分配的原材料费用=该种产品产量义原材料费用分配率
A案例t4:材料费用分配丫
(1)寅、网酶产品的产量:。
K基本案情予。寅产品:180件,9R产品:240件.共420
公司生产寅、嬲种产品,
M件。
共消耗材料4032千克,每千克
(2)计算原材料费用分配率"
6元,计24192元.。
分配率=24192+420=57.6。
K产品产量m奥产品180件,
(3)计算更、gp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
卯产品240件,
寅产品:180X57.6=10368(元)。
K计算要求】采用产品产量
比例分配法,计算寅、现通独产卯产品:240X57.6=13824(元),
品各应承担的材料费用.,
三、编制原材料费用分配表并进行相应的账务处理
现列示M制造公司的原材料费用分配表,见表3-1。
表3-1原材料费用分配表
M制造公司2001年6月
分配计入
成本或工资费
应借科目直接计入
定额耗用量(千分配金额
费用项目用合计
克)(分配率1.8)
甲产品直接材料15200260006480080000
基本
生产乙产品直接材料7400120002160029000
成本
小计226003800086400109000
基本生产车间
制造费用
机物料消耗20002000
费用
产车间
供电车间材料45004500
辅助
生产供水车间材料65006500
成本
小计1100011000
管理费用其他20002000
营业费用包装费18001800
合计39400125800
企业还应根据原材料费用分配表,编制原材料费用分配的会计分录:
借: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80000
——乙产品29000
制造费用——基本生产车间2000
辅助生产成本——供电车间4500
——供水车间6500
管理费用2000
营业费用1800
贷:原材料125800
如果企业采用计划成本进行材料的日常核算,表3T中应分为计划成本、材料成本差异、实际成本分别
反映各种材料费用的耗用情况。
四、燃料费用的分配
燃料费用的分配程序与方法和原材料相同,可比照上述材料费用分配来进行。
第三节外购动力费用的分配
外购动力费用是指企业从外部单位购入的电力、蒸汽、热力等所支付的费用,应按照发生的部门(或地点)
以及用途进行分配。
•、外购动力费用的分配去向
1.基本生产车间耗用的动力
基本生产车间耗用的动力按用途,可分为直接用于产品生产工艺的动力用电和车间•般照明用电。
(1)直接用于产品生产工艺动力用电,属于直接燃料及动力,应记入“基本生产成本”总账和相应产品
的基本生产成本明细账的“燃料及动力”成木项目。
(2)基本生产车间照明等用电,则记入“制造费用”总账和所属明细账进行归集。月末分配记入“基本
生产成本”总账和相应产品的基本生产成本明细账的“制造费用”成本项目。
2.辅助生产车间耗用的动力
对于辅助生产部门耗用的动力,也可按用途分为直接用于辅助产品生产(或劳务)的生产工艺动力用电和
照明用电两部分。
(1)直接用于辅助产品生产工艺动力用电,应记入“辅助生产成本”总赈和相应产品或劳务的明细账的
“燃料及动力”成本项目。用于辅助生产车间照明用电先记入“制造费用”总账和所属明细账进行归集。
月末分配记入“辅助生产成本”总账和所属明细账的“制造费用”成本项
目。这种处理方法与基本生产类似。
(2)如果辅助生产不对外提供商品产品、而且辅助生产车间规模较小、辅助产品或劳务单•时,为了简
化核算工作,可不设辅助生产的“制造费用”科目,辅助生产车间耗用所有电力直接的全部记入“辅助生
产成本”总账和相应的明细账。
3.销售机构、行政管理部门耗用的动力
销售机构、行政管理部门耗用的电力,不计入产品成本,而应分别记入“营业费用”、“管理费用”总账
和所属明细账,做为期间费用转入''本年利润”账户,冲减当期损益。
二、外购动力费用中间接计入费用的分配
企业各车间、部门通常都装有仪表,在有仪表记录的情况下,应根据仪表所示耗电量及单价计算应分配的
外购动力费用;但是,车间内的生产工艺动力用电,一般无法按产品分别安装电表,因而生产工艺动力用
电的费用属于间接计入费用,需要在各种产品之间进行分配。分配动力费用的标准通常有:生产工时、机
器工时、机器功率时数和定额耗电量等。
A案例f5:外购动力费用分配♦
(1)甲、乙两种产品的机器工时。
K基本案情予p
M公司生产甲、乙两种产品,甲产品:555000小时,乙产品:300000
柒魏竺购电力57000,度,每度小时,共计855000小时.,
电0.3元,计171000元."(2)计售外购动力费用分配率"
K机器工时】甲产品555000小分配率=1710004-855000=0.2^
时;乙产品300000小时.2(3)计算甲、乙产品应分配的外购动力费用,
K计算要求y由于未分产品安甲产品:555000X0.2=111000(元)“
装电表,要求采用机器工时比例分乙产品:300000X0.2=60000(元),
配计算甲、乙两种产品各应承担的川
外购电力费用0,
三、外购动力费用分配表并进行相应的账务处理
现列示M制造公司的原材料费用分配表,见表3-2。
表3—2外购动力费用分配表
M制造公司2001年X月
分配计入
成本或金额
机器工时
应借科目度数
费用项目(元)
(分配率0.2)
(分配率0.3)
甲产品直接燃料及动力555000111000
基本
生产乙产品直接燃料及动力30000060000
成本
小计855000570000171000
制造费用基本生产车间
机物料消耗7500022500
费用产车间
供电车间机物料消耗5000015000
辅助
生产供水车间机物料消耗200006000
成本
小计7000021000
管理费用其他6000018000
营业费用包装费200006000
合计795000238500
根据外购动力费用分配表,编制外购动力费用分配的会计分录:
借: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111000
——乙产品60000
制造费用——基本生产车间22500
辅助生产成本——供电车间15000
----供水车间6000
管理费用18000
营业费用6000
贷:应付账款(或银行存款)238500
第四节工资及福利费的核算
一、工资费用的分配
工资是根据职工劳动的数量和质量,以货币形式支付给职工的劳动报酬。企业应按照工资费用发生的部门
(或地点)以及用途分配计入产品成本或当期损益。
1.工资费用的分配去向
(1)基本生产车间人员的工资费用
基本生产车间人员的工资按用途,可分为直接从事产品生产的工人工资和车间管理人员的工资。
①直接从事产品生产的生产工人工资费用属于直接人工费用,应记入“基本生产成本”总账和相应产品的
基本生产成本明细账的“直接人工”成本项目。
②基本生产车间管理人员的工资(包括除生产工人以外所有人员的工资),则记入“制造费用”总账和所
属明细账进行归集。月末分配记入“基本生产成本”总账和相应产品的基本生产成本明细账的“制造费
用”成本项目。
(2)辅助生产车间人员的工资费用
对于辅助生产车间人员的工资,按用途也可分为直接从事产品生产的工人工资和车间管理人员的工资两部
分。
①直接从事产品生产的工人工资,应记入“辅助生产成本”总账和相应产品或劳务的明细账的“直接人
工”成本项目。辅助生产车间管理人员的工资先记入“制造费用”总账和所属明细账进行归集。月末分配
记入“辅助生产成本”总账和所属明细账的“制造费用”成本项目。这种处理方法与基本生产类似。
②如果辅助生产不对外提供商品产品、而且辅助生产车间规模较小、辅助产品或劳务单一时,为了简化核
算工作,可不设辅助生产的“制造费用”科目,辅助生产车间所有人员的工资直接的全部记入“辅助生产
成本”总账和相应的明细账。
(3)销售机构、行政管理部门人员的工资费用
销售机构、行政管理部门人员的工资费用,应分别记入“营业费用”、“管理费用”总账和所属明细账,
做为期间费用转入“本年利润”账户,冲减当期损益。
2.直接人工费用中间接计入费用的分配
计时工资是根据考勤记录的每•职工出勤日数,按照规定的工资标准计算的。计时工资是计入产品成本的
间接计入费用。
计件工资是根据产量和工时记录中登记的每生产工人(或某一生产班组)完成的工作量,按照事前规定
的相应产品的单位工作量工资(或称计件单价)计算的。计件工资是计入产品成本的直接计入费用。
工资总额组成内容中的奖金、津贴和补贴等可分别根据企业职工奖励制度和国家有关津贴、补贴和标准
进行计算。也是计入产品成本的间接计入费用。
如果是计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以及特殊情况卜.支付的工资等,在生产多种产品时属于间接计入费用,
应按产品的生产工时、机器工时、定额工时比例等分配标准,计算分配计入“基本生产成本”总账及所属
相应的产品成本明细账的“直接人工”项目。其分配程序是:
第一,以实际工时、定额工时、机器工时等为标准,计算工资费用分配率。
第二,计算各种产品应分配的工资费用。
下杵利田4酣玄某车间生产工人计时工资总额'
工资费用分配率=---------------------------------二--------------------------
,该车间产品生产工时(实际或定额或机器)总数。
某种产品应负担计时工资费用=该种产品生产工时x工资费用分配率
人案例如6:工资费用分配“
(1)甲、乙两种产品的生产工时”
K基本案情12
甲产品:72000小时,乙产品:48000
M公司生产甲、乙两种产品,生产工
小时.共计120000小时.,
人计件工资甲产品为19600兀,乙产品
I
为16400元;甲、乙两种产品计时工资
共计84000元.P(2)计算工资费用分配率一
K生产:W1甲产品72000小时;乙分配率=840004-120000=0.7,
产品48000小时.PI
K计算要求》采用生产工时比例分配(3)计算甲、乙产品应分配的工资费用
计算甲、乙两种产品各应承担的计时工甲产品:72000X0.7=50400(元)
资费用.,
乙产品:48000X0.7=33600(元)
3.编制工资费用分配表并进行相应的账务处理
工资费用的分配,应通过工资费用分配表进行。该表应根据工资结算表等有关资料编制。现列示M制造
公司的工资费用分配表,见表3—3。
表3—3工资费用分配表
M制造公司2001年X月
应借科目成本或直接计入分配计入工资费
费用项目用合计
分配金额
生产工时
(分配率0.7)
甲产品直接人工19600720005040070000
基本
生产乙产品直接人工16400480003360050000
成本
小计3600012000084000120000
制造费用基本生产车间
工资80008000
费用产车间
供电车间直接人工40004000
辅助
生产供水车间直接人工20002000
成本
小计60006000
管理费用工资1200012000
营业费用工资50005000
应付福利费工资60006000
合计7300084000157000
根据表3—3,应编制下列会计分录:
借: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70000
——乙产品50000
制造费用——基本生产车间8000
辅助生产成本——供电车间4000
——供水车间2000
管理费用12000
营业费用5000
应付福利费6000
贷:应付工资157000
二、福利费的核算
职工福利费,是指企业用于职工个人福利方面的开支。职工福利费是根据按职工工资总额一定比例从成本
费用中提取的。
1、按直接从事产品生产生产工人工资计提的职工福利费,应记入“基本生产成本”总账和相应产品的基
本生产成本明细账的“直接人工”成本项目。
2、按基本生产车间管理人员工资(包括除生产工人以外所有人员的工资)计提的职工福利费,则记入“制
造费用”总账和所属明细账进行归集。月末分配记入“基本生产成本”总账和相应产品的基本生产成本明
细账的“制造费用”成本项目。
3、按辅助生产车间人员工资计提的职工福利费
①按直接从事产品生产工人工资计提的职工福利费,应记入“辅助生产成本”总账和相应产品或劳务的明
细账的“直接人工”成本项目。辅助生产车间管理人员的工资计提的职工福利费先记入“制造费用”总账
和所属明细账进行归集。月末分配记入“辅助生产成本”总账和所属明细账的“制造费用”成木项目。这
种处理方法与基本生产类似。
②如果辅助生产不对外提供商品产品、而且辅助生产车间规模较小、辅助产品或劳务单一时,辅助生产车
间所有人员的计提的职工福利费全部记入“辅助生产成本”总账和相应的明细账。
4、销售机构、行政管理部门人员的计提的职工福利费
按销售机构、行政管理部门人员的工资计提的职工福利费,应分别记入“营业费用”、“管理费用”总账
和所属明细账,做为期间费用转入“本年利润”账户,冲减当期损益。
需要指出:①企业提取的职工福利费是企业的•项流动负债,只能用于职工个人福利方面的开支,而不能
用于企业职工福利设施的建设,企业职工福利设施应用公益金兴建。②计提职工福利费的工资总额与国家
统计局规定的工资总额组成口径是一致的,不必作任何扣除。③职工福利费的分配去向和工资费用的分配
去向基本一致,只是由于企业医务等福利部门人员的工资费用是由职工福利费开支,所以按医务等福利部
门人员工资总额计提的职工福利费不能再由职工福利费开支,而应计入管理费用。
3.编制职工福利费分配表并进行相应的账务处理
现列示M公司计提的职工福利费(按工资总额的1例计提)分配表,见表3—4。
表3-4职工福利费分配表
M制造公司200X年6月
应借科目成本或费用项目工资总额职工福利费
甲产品直接人工700009800
基本
生产乙产品直接人工500007000
成本
小计12000016800
制造费用基本生产车间福利费80001120
供电车间直接人工4000560
辅助
生产供水车间直接人工2000280
成本
小计6000840
管理费用福利费180002520
营业费用福利费5000700
合/p>
根据表3—4,应编制下列会计分录:
借: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9800
——乙产品7000
制造费用——基本生产车间1120
辅助生产成本---供电车间560
——供水车间280
管理费用2520
营业费用700
贷:应付福利费21980
由于计提的职工福利费根据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计提,而工资费用分配表中已经分配了各种用途的工资
额,为了减少费用分配表的编制工作,这两种费用分配表也可以合并编制。
第五节折旧费用的核算
固定资产由于损耗而减少的价值就是固定资产的折旧。折旧费应该按固定资产的使用部门和用途进行分
配。
一、折旧费用的分配去向
1.基本生产车间固定资产的折旧费用
按现行会计制度规定,固定资产折旧费用作为间接费用先按使用地点归集于制造费用中,月末随同其他制
造费用一起分配计入产品成本。
2.辅助生产部门固定资产的折旧费用
辅助生产部门固定资产的折旧费用同基本生产车间•样,也应计入辅助生产部门的制造费用,月末随同其
他制造费用•起分配计入相应辅助生产成本。如果辅助生产部门不单独核算制造费用,则其固定资产折旧
费用直接计入辅助生产成本。
3.企业行政管理部门和专设销售机构固定资产的折旧费用
企业行政管理部门所使用的固定资产,其折旧费计入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地砖拆除合同范本
- 土地开发的合同范本
- 电梯挖方施工合同范本
- 2025年山东建筑安全员考试题库及答案
- 公司签定分包合同标准文本
- 公里工程合同标准文本
- 个人投资房产合同样本
- 中药材药品采购合同范例
- 出租专用马桶合同标准文本
- 综合交通规划行业直播电商战略研究报告
- 四川2024年12月四川省内江市事业单位公开选调2名工作人员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历年真题考点)解题思路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河南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 2025年四川省成都市成华区中考英语一诊试卷
- 化工设计知到智慧树章节测试课后答案2024年秋浙江大学
- 2023七年级数学下册 第六章 概率初步 3 等可能事件的概率第2课时 游戏的公平性说课稿 (新版)北师大版
- 各种注射技术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 工程竣工验收流程汇报
- 夫妻房产赠与一半协议书范本
- 《智能网联汽车云控系统 第1部分 系统组成及基础平台架构》
- 输变电工程监督检查标准化清单-质监站检查
- 首发经济专题讲座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