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课堂实录汇编全册_第1页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课堂实录汇编全册_第2页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课堂实录汇编全册_第3页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课堂实录汇编全册_第4页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课堂实录汇编全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春夏秋冬》课堂精彩片段

师:孩子们,一年又几个季节?

生:四个。

师:你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

生:我喜欢秋天,因为秋天有好多的水果。

生:我喜欢夏天,夏天可以在水里游泳。

生:我喜欢冬天,冬天下雪以后,可以去堆雪人、打雪仗。

师:看大屏幕,(出示第一幅插图),你看到了什么?

生:图上有盛开的桃花。

生:我看到了漂亮的桃花,在春风的吹拂下,柳条在摆动。

师:你真会想象。春天来了,你还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小草露出了地面。

生:春天来了,花儿开了。

师:(出示词语:春风)谁来借助拼音读一读?

指名读。

师:去掉拼音,谁还会读?

指名读,齐读。

师:谁有好的方法记住春风的“春”字?

生:交流识字方法。

师:我们一起读一一

生:齐读。

师:(出示第二幅图)这幅图上有什么?

生;这幅图上有盛开的荷花,非常漂亮。

师:(出示词语:夏雨)谁来读读?

指名读,齐读。

师:夏天来了,最明显的特点是什么吗?

生:就是天太热。

师:你喜欢夏天吗?

生:我喜欢夏天,因为夏天可以到海边去游泳。

生:我也喜欢夏天,因为夏天可以吃冰淇淋。

师:你呢?

生:我不喜欢夏天,因为夏天太热了。

师:夏天虽热,但是我们可以做其他季节不能做的事情,看到其它季

节看不到的美丽景色。来齐读一一

生:读“夏雨”。

师:秋天来了,谁来说说秋天是什么样?

生:秋天天气凉,树叶会变黄。

师:谁来补充?

生:秋天来了,我们换上了毛衣。

生:大雁会排成队往南飞。

生:秋天来了,农民伯伯在收玉米。

师:秋天真是个丰收的季节。秋天还会有秋霜,(出示插图,了解“霜”

2/110

谁来读读?

指名读,齐读。

师:这个字上面是什么?

生:雨字。

师:这个雨字有什么变化?

生:它的第2笔竖变成了“点”,第3笔横折钩变成了“横钩”。

师:你观察得真仔细,这就是雨字头,跟老师一

生:跟老师读。

师:秋天过去,就迎来了哪个季节?

生:冬天。

师:(出示第四幅图)你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了一个雪人,鼻子尖尖的,脖子里还围着一条围巾。

师:这个雪人怎么样?

生:很可爱。

师:(出示词语:冬雪)自己练习读一读。

生:自由练读。

师:来齐读——

生:齐读“冬雪”。

师:你发现这个“雪”字有什么特点?

生:一个雨字头就,下面加上一个歪倒的山就是“雪”字。

师:来齐读---

生:卖。

3/110

师:四季各有特色,(出示:春风吹夏雨落秋霜降冬雪飞)

自己练习读一读。

生:自由练读。男生读。女生读。

师:同学们,看“降”这个字,左边的这个偏旁叫“双耳刀”,跟老

师读----

生:跟老师读。

师:谁有好方法记住“飘”字?

生:一个门票的票加一个风字,就是“飘”。

师:谁来给它组个词?

生:飘走。

生:飘来飘去。

生:飘上来。

师:老师这里还有一幅图,你可要认真观察哟。你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小鱼跳出了水面。

生:我看到小鸟在天上飞。

生:我看到河边有绿绿的小草,还有茂密的大树。

师:多么美丽的画面。请同学们打开书,翻到第3页,借助拼音读

一读,开始。

生:练习读。

师:谁来读第一行?

指名读,齐读。

4/110

师:谁来领读第二行?

小老师领读。

师:你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这谢了它们怎么样。

师:也就是草、花、鱼、鸟的特点。来我们齐读一遍。

生:齐读。

师:一年四季各有特点,课下画一画自己喜欢的季节,好吗?

2姓氏歌

♦组织游戏,在趣味中有效诵读、识记、积累(教学重点)

师:小朋友都很喜欢玩游戏吧,我们现在来玩个拍手游戏,我来

问你来答,回答不上来,你就算输了。想不想玩呢?

生:想。

师:听老师示范一下,你们照着我的样子答。

“拍拍手,做游戏,我来问,你来答。你姓什么?我姓张。什么

张?弓长张。”

师:听清你们要怎么回答了吗?

生:要把姓拆开来介绍给大家听,好让大家知道是哪个姓氏。

师:好,现在我要请大家一起来玩一玩。(指着一位小朋友。)

他姓什么?

生齐:他姓吴!

师:什么吴?

5/110

生齐:口天吴!

师:他姓什么?

生:他姓胡!

师:什么胡?

生:古月胡!

师:他姓什么?

生:他姓王!

师:什么王?

(生一时说不出来。)

师:除了把字拆开来介绍,还可以用组词的方法,如:什么王?

国王的王。我们来试一试!

师生问答游戏。(略)

师:接下来,大家两两组合,来玩这个问答游戏。

(生生游戏)

赏析:游戏,能使课堂增加活力,充满情趣。在这个案例中,教

师并不是仅仅使用游戏的激趣功能,而是让游戏和教学内容有机地结

合起来。通过讲解游戏规则,使学生获得生字识记的不同方法。在这

生动有趣的问答游戏中,学生对学习内容有了更多的自我体验,师生、

生生之间进行互动,提高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边玩边有机渗透儿

歌内容,整个活动就散发着浓郁的“语文味”,学生不仅领略到了语

言的魅力,巩固了生字的识记,还积累了祖国多样的姓氏。

6/110

3小青蛙

名师教学设计片段♦多种方法识记生字(教学重点)

师:识字的方法还有很多。下面请同学们读这首儿歌:河水清

清天气晴,小小青蛙大眼睛。保护禾苗吃害虫,做了不少好事情。

请你爱护小青蛙,好让禾苗不生病。

师:(出示“清、睛、晴、情、请”)你发现了什么?

师:小青蛙给我们带来了五只小蝌蚪,你能读读它们的名字吗?

师:你能用什么好方法记住这几个字呢?小组讨论一下。

生:我们小组发现可以用“加一加”的方法来记住这五个字:把

“青山”的“青”加上一个“目字旁”就是“睛”;把“青草”的“青”

加上一个“三点水旁”就是“清水”的“清”;给“青”加上一个“日

字旁”就是“晴天”的“晴”;给“青”加上一个“竖心旁”就是“事

情”的“情”;给“青”加上一个“言字旁”就是“请坐”的“请”。

师:你们真会记生字。给学过的“青”加上一个偏旁,就是今天

要学的字,这就是“加一加”的识字方法。你们简直就是识字大王,

不仅记住了生字,还能总结识记生字的方法。其他小组还有哪些认识

字宝宝的好方法吗?

生1:老师,我发现这五个字加这些偏旁是有原因的。“清水”

要有“水”,所以“清”是“三点水旁”;“晴天”有太阳,所以“晴”

是“日字旁”;“睛”表示“眼睛”,所以是“目字旁”;“情”和

心情有关,所以是“竖心旁”;要用嘴说“请”,所以“请”是“言

■J77o

7/110

生2:我们小组用编儿歌的方法来识记这五个字。(师生共同修

改这首儿歌,修改完的这首儿歌为:“日出天气晴,河水清又清。眼

睛明又亮,事情要分清。来客要说请,从小讲文明。”)

师:这些字不但读音像,而且长得像,但它们的意思却不同,为

什么呢?

生:偏旁不同。

师:像这样的字我们把它们叫作形声字。如“睛”,我们把“青”

叫作声旁,帮我们记住读音;“目”我们把它叫作形旁,它帮我们辨

字义。

(出示小儿歌:形声字,好识记,音形义,有联系。声旁帮着辨

字音,形旁帮着辨字义。)领着孩子们朗读,并让孩子们细细体会。

赏析:《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

素作为主要材料,并注重教给学生识字的方法,力求识用结合,从而

学会方法、学会学习。这一部分教学着重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发现识字

方法,并运用方法自主识字。渗透“发现”的意识,如观察偏旁、主

要部首、字音等。接着让学生运用方法识字,达到巩固识字方法的目

的。最后,放手让学生自我发现方法,并运用方法,体现了学生学习

的主体性。然后,我又拓展了学习内容,以“其他小组还有哪些认识

字宝宝的好方法吗?”这一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识字方法的积累和运

用,同时让学生发现生活本身就是一本活教材,走到哪儿都能找到自

己识字的内容,体现新课标中大力提倡的生活中识字的观点。最后出

示的儿歌,引导学生感知形声字的特点,鼓励学生运用不同的识字方

8/110

法自主识字、阅读,同时为学生提供展示的舞台,从而让学生不断产

生学习的成就感。

4猜字谜

♦多种方法识记生字(教学难点)

师:现在我们来学习生字,比一比谁的反应快。(以开火车读、

小组读的形式进行学习。)

师:老师想从这些字当中(相、遇、喜、欢、怕、言、互、令、

动、万、纯、净)出个谜语考考小朋友,看谁记得最牢。仔细听一一

不是平白无故地心慌。

生:怕。

师:你是怎么猜出来的?

生:是因为那个“心慌”就是竖心旁(板书:个),加上“白”就

是“怕”。(板书:怕。)

师:说得真好。今天老师想请小朋友用以前学过的方法一一加一

加、减一减、合一合,也可以用我们今天学的猜字谜的方法,来记一

记这些生字。

(四人小组各抒己见,说识字方法,老师到学生中参与讨论。)

师:我发现小朋友用了很多的方法来记这些字,谁愿意先来说一

说?

生:一家4^一口,一家二十口,住在一起乐悠悠。

生:寻

9/110

师:你是怎么猜出来的?

生:十一口是“吉”字,下面"”,合起来就是“喜”。

师(写):十一口人,加上二十口人,住在一起心里高兴。真棒!

(其他学生纷纷举手,争着要说。)

生:用力推走云。

生:动。

生:木头旁有一只眼睛。

众生:相。

师(板书“相”):还有吗?

生:树木的眼睛。

生:相。

生:上看一个工,下看一个工,上下一起看,四字夹当中。

师:这是什么字?

生:互。

师:是个“互”字,这个谜语编得真棒,像顺口溜一样。

生:今天下了一滴雨。

生:令。

生:把我的那个“冷”的去掉,也是“令”。

师:你用的是什么方法?

生:减一减。

师:去掉偏旁的方法。

师:你们真厉害,用了这么多的方法来记忆生字。我们现在来比

10/110

一比,这些字谁认得最多、记得最牢。

(开展竞赛巩固生字。)

师:剩下的字小朋友们回去想一想,还能用什么方法把它记住?

下节课我们再来说。

赏析:识字教学是低年级学生学习的重点。本环节倡导自主、合

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鼓励识字方法多样化,强调了学习的自主性,

尊重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学习需求,调动学生主动探究的兴趣;强调

了合作学习,有利于相互交流、启发、共同提高;强调了探究学习,

有利于引导学生积极钻研思考,培养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1吃水不忘挖井人

师:多少年来,当我们沐浴着太阳的光辉,当我们放声歌唱幸福

的时候,就会想起毛泽东主席这位杰出的领袖,就会想起他披肝沥胆

、呕心沥血、金戈铁马、驰骋疆场的不朽功勋。他一生为祖国,为中

国人民的解放,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奋斗,他是中国人民深深热爱的

伟大领袖,中国人民将永远怀念他。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讲述的

就是毛泽东主席处处为人民着想,为人民服务的故事。

1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你们见过井吗?说说自己对井的了解。

生A:我外婆家就有一口井,可以用桶从井里打水。

生B:井水是地下水。

生C:老年公园也有一口井,井很深。

师:同学们都很善于观察,请看(出示井的课件)随机介绍井的

11/110

构造,挖井的方法及挖井的难度。小结:挖井真是不容易啊!

2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毛泽东主席时刻想着乡亲们,为乡亲们挖井

的事迹。(板书课题,读“望、挖、井”)这三个生字。

3指导朗读:

师:我早就听说一⑶班的小朋友课文读得特别棒,今天里老

师想欣赏一下,你们能满足无这个要求吗?

学生们的阅读热情被调动起来了,争先恐后地举手。

师:我希望听到你最好的表现,所以请你先自由读,选出你最拿

手的自然段读给我们听。

(学生练读,师巡视检查)

生A:我最喜欢读第三自然段。师:请开始。

生读后,师:真是美的享受!你是怎么读这么好的?给同学们介

绍介绍经验好吗?

生A:我注意了“毛泽东主席”、“不忘”、“挖井人”、

“时刻”、“想念”这些重点词。

师:你真是聪明的孩子,谁能按他的方法读一读?

生B:读文。师予以评论。大家一起照他们的方法读一读。齐。

师:一⑶班确实高手如云,读得真棒。还有喜欢其它段的吗?

请生C读。生C:我喜欢的是第二段。

师:他读得怎么样?谁来评一评。

生D:他读得很好。他“很远”读得很长。

12/110

生E:“很远”读重,我感觉村子里的人吃水很困难。

师:同学们听得很认真。请你推荐一位小朋友读一读。好吗?

生F:读文。师予以评价。请同学们齐读这段。

师:有喜欢第一段的吗?不太多。来站起来,拿出最好的水平,

使其他同学也能喜欢这一段。

生读。指读。齐读。

4学习课文:

师:这段有好几个地名大家读一读。

出示:江西瑞金沙洲坝(生读)

师:这段中第二句话说“这里"你能说说指哪里吗?

是指江西省瑞金市沙家坝村。带进文中读一读。

师:希望你们记住这个地名,有机会旅游时去看看。出示小学生

在井前的照片。

出示时代背景课件1。

师:毛泽东主席1943年4月来到江西省瑞金市沙洲坝村,他看

到村民们总是挑着浑浊的水往家走。很奇怪,问后得知:黑漆漆的水

竟然是用来吃的!他还了解到沙洲坝这个村子一直缺水,吃水要到很

远的地方去挑,村民们只好吃一口池塘的浊水。毛泽东主席就带领战

士和乡亲们挖了一口井。后来毛泽东主席和战士们离开了村子,反动

派不让人民过上好日子,就来填井,你们说乡亲们能同意吗?

生齐:不能。

生A:这是毛泽东主席亲手挖的井,不能填。

13/110

出示时代背景资料2,师:白天井被填了,夜里乡亲们就把井挖

开。敌人填了五次,乡亲们就挖了五次。

出示课文第三自然段课件,师:齐。生齐读。

师:谁吃水?生:乡亲们。师:谁不忘挖井人?生:乡亲们。师:

谁是挖井人?生:毛泽东主席。

师:乡亲们不忘谁?生:毛泽东主席。

出示课件,师:让我们带着对毛泽东主席的敬爱之情读碑上的字

。生齐读: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泽东主席。

师:能用“因为……所以……”说说这句话吗?

生A;因为毛泽东主席为乡亲们着想,所以乡亲们时刻想念毛泽东

主席。

生B:因为乡亲们想念毛泽东主席,所以立了这块碑。

生C:因为乡亲们吃水困难,所以毛泽东主席为他们挖了井。

生D:因为毛泽东主席为乡亲们挖了井,所以乡亲们不忘毛泽东主

席。

师板书,小结。

2我多想去看看

一、谈话导入:

师:大家谁去过北京啊?

生:(举手)

师:你们都到过北京的什么地方?

14/110

生:天安门。

生:长城。

生:世界公园。

师:那些没去过北京的同学想不想去看看呢?

生:想。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北京的图片,让我们一起去看看。

(出示万里长城、故宫、天坛、天安门的风光图片)

师:北京历史悠久、风景迷人,令人向往。今天,我们就来学习

《我多想去看看》。(板书课题)

师:请同学们齐读课题。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想”?

生:想是“心”字底。用上“心”字底是因为想一件事情要用

心去想。

师:请同学们再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先请小朋友听老师读课文,注意认真听清老师读得每个字音。

师:同学们听得真认真,请你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注意要读准

字音,最后用铅笔圈画出12个生字。

师:请把圈画出的生字同桌间互相读一读,检查能不能读准确。

(表扬学得好的同桌)

三、再读课文,随文识字

师:现在这些字宝宝都跳回了课文里,我们先来看第一句。(出

示第一句)谁愿意读一读?(指名读)

师:老师先给大家出个字谜,这个字就藏在这个句子中,请大家

猜一猜是哪个字?“一口咬掉牛尾巴”。

15/110

生:是“告”。

师:告还有个词语“告诉”,谁来读读这个词?(指名读)“诉”

在这个词中要读轻声,再读这个词。(齐读)

师:谁能用“告诉”说一句话?

生:爸爸告诉我今天奶奶来接我。

生:我告诉妈妈一件事。

师:“弯弯的小路”这个“路”谁能为它找到词语朋友?

生:大路、马路、路边、小路、走路

师:“走路”的“走”也是我们今天要学的生字,我们来齐读这

个词。

师:”就能走出大山”中的“能”是“能够”的意思,你能用它

说一句话吗?

生:我能够跑50米了。

生:我能帮妈妈干活了。

师:这句话中的字宝宝大家都认识了,老师相信你们再读这句话,

一定能读得更好。谁想来读读?(指名读、齐读)

师:第二句话中,也有好多生字(出示第二句)你们能读好它吗?

谁想来试一试?(指名读)

师:读得真棒!这句话中有这么多字宝宝,想一想,你可以用什

么好办法记住它们?(出示生字:北京、升旗、城、安、广)

师:出示“北京”。谁知道北京是什么地方?

生:北京是我国的首都。

16/110

生:北京有很多古代的建筑。

师:对,北京是我国的首都,我们的国家领导人都在北京办公、

生活、处理国家大事、接见外宾。

师:你了解天安门广场吗?它是世界上最大的广场,能容纳100

万人集会,那可真是一个令人向往的地方。

师:大家想不想亲自看一看天安门广场上的升旗仪式?请大家看

大屏幕。(播放升旗仪式录象)

师:看过升旗仪式你有什么感受?

生:战士们很齐。

生:让我感到很爱国。

生:很壮观。

四、巩固识字

师:学完了课文,相信大家把今天学的生字都印在了小脑子里,

他们又出来和我们见面了,让我们大声读出来。(开火车读词语)

师:词语没了,只剩生字谁愿意来读?(开火车读生字)

师:一些调皮的字宝宝又藏在了这些句子中,想考考大家还认识

吗?自己先试着读一读。(指名读、齐读)

师:让我们带着对祖国的热爱一起来读一读全文。

五、指导书写生字:

六、小结

师:小朋友今天学习得非常棒,下节课我们继续要有感情地朗读

17/110

课文,并学写其余的生字。最后,让我们再来齐读课题。

3一个接一个

♦深入角色,以读代讲(教学重点)

师:孩子们,想象一下,如果是你,在一个凉爽的月夜里,正和

小伙伴们玩踩影子游戏,妈妈却叫你回家睡觉,你的心情怎么样?心

里会怎么想?

生1:我会不高兴,不想回去。

生2:我心里有些不情愿,想再玩一会儿。

师:课文中的“我”也是这么想的!你们就把自己的想法加进去,

读一读这一小节的前两句话。

师:要想读好,要注意读好哪些字或词。

生1:要重读“叫着”。

生2:“唉”这个字也要重读。

生3:“再”也应该重读。

师:你们真是小小朗诵家,说得真好!老师为你们鼓掌。

下面,就请你们先自己练一练,然后,看一看谁读得最好。

(生自由练习朗读)

师:你们读得太棒了!读出了孩子的不情愿和不高兴。

师:“我”真的就这样一直闷闷不乐了吗?

生:不是!

师:“我”又是怎么想的?把文中的句子读一读。

18/110

生:不过,回家睡着了,倒可以做各种各样的梦呢!

师:“不过”这个词在这里表示转折,是“我”转“忧”为乐的

开始,读的时候要注意提高音量,重读。

生:朗读最后一句话。

师:你们读得不错!读出了“我”心态的变化。

师:我们再看一下,这句话的标点符号是什么?

生:感叹号。

师:对了!那我们在读的时候要语气上扬,读出高兴、兴奋的心

情。谁愿意再来读一读。

生:朗读最后一句话。

师:你读得真好,让我感觉到了你的兴奋。

师:谁能把这一小节连起来读一读?边读边想,这是一个怎样的

小孩儿。

生1:我觉得他是一个贪玩的小孩儿。

生2:我觉得他是一个遇事想得开的小孩儿。

生3:我觉得他是一个可爱的小孩儿。

师:你们说得真好!“我”就是一个爱玩,但又乐观、向上的可

爱小孩儿。现在让我们来一起朗读课文,感受孩子的顽皮、可爱。

(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赏析:以读为主,引导学生通过自主阅读获得感悟,张扬学生个

性。在阅读中体验,在入情中感悟。阅读教学以读为主,诗歌的学习

19/110

也是如此。从“读会”到“会读”的过程,有利于提高学生自主读书

的意识,本片段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通过多种形式的读,让学

生在读的过程中进入诗歌所营造的意境里,激发了学生对“我”的喜

爱之情。学生们在朗读“不过,回家睡着了,倒可以做各种各样的梦

呢”这句话时,流露出了会心的微笑,为我们展现了一个个鲜活的、

充满了灵性的生命体。

4四个太阳

一、创设情境,趣味揭题

(课件出示太阳公公):我是太阳公公,春、夏、秋、冬我都高

高地挂在天上,给大家带来光明和温暖。

师:看来你们很喜欢太阳,有个小朋友也很喜欢太阳,他还喜欢

画太阳,他呀,一口气画了(板书课题:四个太阳)谁能把课题读读?

生:(指名学生读)

师:我们一起把课题读读吧!

生:(齐读课题)

师:读了课题,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生1:天上明明只有一个太阳,为什么要画四个太阳?

生2:我想知道这个小朋友画了四个什么样的太阳?

二、初读课文,识字写字

师:其实这些问题的答案就在课文里,请你们用喜欢的方式读课

20/110

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来帮忙。

生:(自由读文)

师:课文里的生字、词你们都会了吗?(课件出示带拼音的生词)

请小朋友们先练习一下,待会儿,请小老师来教大家难读的字词。

生:(练习读生字词)

师:谁能当小老师来提醒大家,把难读的字词读准?

生:(指名学生带读)

师:大家一起来读读吧!

生:(齐读生词)

师:这样你还认识吗?(课件出示去拼音的生词)谁想来试试?

生:(指名几个学生读词)

师:想读的都站起来读吧!

生:(绝大多数学生都站起来读)

师:让我们来开火车吧!

生:(开火车读词)

师:我们认识了这么多生字词,现在来写几个好吗?

(生:(指名几个学生读)

师: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因”字,你发现了什么?

生1:这是全包围结构的字。

生2:部首是“大口框”。

生3:“因”里面是个“大”字。

师:请小朋友们举起小手跟着我书空这个字。(师在黑板上范写)

21/110

生:(书空)

师:请小朋友们在书上描一个字,写一个字。(播放音乐,师巡

视指导)

师生共评学生写的字

三、读中感悟,放飞心灵

师:生字会读会写了,咱们把他们送回课文里,相信你们能读的

更好。边读边想,课文里的小朋友画了四个什么样的太阳?用笔把它

们划出来。

生:(划出文中的四个太阳)

师:谁能说说文中的小朋友画了四个什么样的太阳?(分别贴出

四个太阳)

生:课文里的小朋友画了绿绿的太阳、金黄的太阳、红红的太阳

和彩色的太阳。

师:谁愿意站起来把课文读给大家听?其他的同学边听边想你喜

欢哪个太阳?

生:(轮读课文)

师:你喜欢哪个太阳,就把哪个太阳的那段读一读。

生:(自由读文)

师:你喜欢哪个太阳?(学生说到哪个太阳,就指导哪一段)

1、学习绿绿的太阳一段

生:我喜欢绿绿的太阳。

师:你能读给大家听吗?

22/110

生:(读绿太阳一段)

师:读得真好!能告诉我你为什么喜欢绿太阳吗?

生1:因为我喜欢绿色

生2:因为绿色的太阳能给我们带来一片清凉

师:谁能读读这两句话?(课件出示句子:1、高山、田野、街

道、校园到处一片清凉。2、高山、田野、街道、校园一片清凉。)

生:(指名学生读)

师: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

生:第一句话比第二句话少了“到处”两个字。

师:请把这两句话自由的读一读,想想你觉得哪句话更好?为什

么?

生:我喜欢第一句话,因为第一句话告诉我们绿太阳给每一个地

方都带来。

师:你能不能读读第一句话,“到处”怎么读?“清凉”怎么读?

生:(指名几个学生读)

师:真清凉!让我们一起把清凉送给大家吧!

生:(齐读第一段)

2、学习金黄的太阳一段

师:还有那些同学喜欢金黄的太阳?你们能读给大家听吗?

生:(想读的站起来读)

师:(课见出示句字:“金黄的落叶忙着邀请小伙伴,请他们尝

23/110

尝水果的香甜。"师范读)谁想试试?

生:(指名学生读)

师:快邀请你同桌的小伙伴把这句话读一读吧!

生:(同桌互读)

师:小朋友们,你们看!(课件出示果子成熟的图片)你看见了

什么?

生1:我看见果园里果子都成熟了。

生2:我看见了苹果、香蕉、橘子和梨。

师:秋姑娘给我们带来了这么多香甜的果子,我们一起来感谢她!

生:(齐读第二段)

3、学习红红的太阳一段

师:我也喜欢这一段,我想读这段,谁想教我读?先请你们把这

段读一读,这样你能教得更好!

生:(自由读第三段)

师:谁来教我读?

生:(学生抢着说)老师我来!

一女生富有表情地为示范读第三段。

师:(伸出大母指)你读得真棒!我向你学习!(范读第三段)

听了我的朗读你感觉怎么样?

生自由评价老师的朗读

师:请小朋友们闭上眼睛想想,在寒冷的冬天,你站在操场上,

24/110

一阵寒风吹来,你会觉得怎样?

生1:我觉得很冷。

生2:我的手和脸都冻僵了。

生3:我冷的全身发抖。

师:谁能做做冻僵的样子?

生:一男生非常形象的做了冷得全身不能动的样子。(笑声一片)

师:同学们看,一轮红红的太阳出来了,阳光照在大地上,照在

我们的身上,啊我们感觉怎么样?

生1:我觉得很温暖。

生2:我的手脚都能动了。

师:(课件出示:阳光温暖着小朋友冻僵的手和脸。)谁来试试

读出温暖的感觉?(指名学生读、齐读)

生:(指名学生读)

师:我感到温暖了,你们感觉到了吗?

生(有几个学生):我没有感觉到温暖。

师:你们几个没感觉到温暖,没关系,我们一起读读让他们再感

觉一下。

生:(读得非常有感情)

师:这下你们感觉到了吧?

生:恩!我这回感觉到了

25/110

师:真好,那就让我们把温暖送给大家吧!

生:(齐读第三段)

4、学习多彩的太阳一段

师:请喜欢彩色太阳的同学站起来,请你们给其他同学做个示范,

把这段读读。

生:(绝大多数学生站起来读)

师:老师想带大家去找春天(课件播放春天的画面)你看见了什

么?

生1:我看见小燕子在天空中飞来飞去。

生2:我看见地上的小草发芽了。

生3:我看见草地上长出了许多五颜六色的小花。

师:春天真是个多彩的季节!我们来举行一个朗读比赛吧!你想

用什么方法比?

生:我想男生和女生比。

师:好!快练习一下吧,你会有更好的表现。

生:(自由练习)

进行朗读比赛。

师:夏天绿绿的太阳使我们我们感到到处一片清凉,秋天金黄的

太阳让我们看到了丰收的景象,冬天红红的太阳温暖着人间,多美好

的愿望啊!让我们把课文连起来,美美的读一读吧!

生:(齐读课文)

26/110

四、延伸教材,拓展思维

师:课文里的小朋友在每个太阳里都装了一个美好的心愿,你们

想不想画自己心中的太阳?

生:想!

师:你想画一个什么样的太阳?为什么?(指名多个学生说)

生1:我想画一个和平鸽太阳,让世界再也没有战争。

生2:我想画个可以吸尘太阳,再也不怕沙尘暴了。

生3:我想画个花太阳挂在南极,让那里的人们也感觉到春天的

美丽。

师:多么美好的愿望,多么美好的心灵!老师希望你们的美好心

愿都能实现!快把你们的画笔拿出来,画出你们心中最美的太阳!

生:(生自由画太阳,播放《种太阳》)

展示学生的画。

5小公鸡和小鸭子

师:(用电脑放出小公鸡和小鸭子)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一下,

画面上有什么小动物?

师:你怎么认出小公鸡和小鸭子的?

生:小公鸡的嘴是尖尖的,脚是分叉的。

生:小鸭子的嘴是扁扁的,脚象小伞似的。

师:小朋友们观察得真仔细,你们知道小公鸡喜欢吃什么吗?小

27/110

鸭子喜欢吃什么吗?

生:我知道小公鸡喜欢捉小虫吃。

生:我知道小鸭子喜欢在小河里捉小鱼吃。

师:小朋友知道得可真多。那你们想不想知道他们如何发挥自己

的特长来帮助别人的?

生:想知道。

师: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边读边想:小公鸡和小鸭子有

什么特长?他们在一起玩时是怎样互相帮助的?找出有关句子来体

会。

生:小公鸡和小鸭子一起走进草丛中,小公鸡能找到小虫子吃,

而小鸭子找不到,急的直叫,于是,“小公鸡看见了,捉到虫子给小

鸭子吃。”说明小公鸡特别愿意帮助小鸭子。这也说明小公鸡有捉虫

的本领,而小鸭子没有。

生:小公鸡和小鸭子一起走到河边。小鸭子说:“公鸡弟弟,我

到河里捉虫给你吃。”这说明小鸭子也愿意帮助小公鸡,他有捉虫的

本领。

师:课文学到这儿,你觉得小公鸡和小鸭子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呢?

生:我认为课文中小公鸡遇到危险小鸭子把他背上岸最感人,小

鸭子勇敢精神是值得我学习的。

生:我觉得小鸭子让小公鸡在岸上等着,他去河里捉虫给小公鸡

28/110

吃也是好样的。

生:今后大家谁有困难或遇到危险有求助于我的,我也一定发挥

我的特长勇敢地去帮助你们的。

师:你们谈得真感人。下面你们与小伙伴合作把自己认为课文中

最喜欢的地方表演一下,好吗?

评析:本教学片断采用了个性化教学,以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为

基础展开教学。注重了情感的激发,学生能够在“看中讲”、“读中

悟”、“玩中学”。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

6树和喜鹊

♦想象故事,头脑作画,体会文章内涵(教学难点)

师:(有感情地读)树有了邻居,喜鹊也有了邻居。谁来想一下,

当树和喜鹊有了邻居之后可能会发生什么事?

师:阅读的时候,脑子要比文字走得远。你怎么想都可以,想好

后可以和旁边的同学说一说。

(生自由讨论)

生1:树有了邻居,可高兴了!他们每天有说不完的话。

生2:树有了邻居,每天比赛谁长得快,长得高!

师:能用上“一起”这个词来说一说吗?

生1:树有了邻居,他们白天一起看天上的白云,晚上一起听小

虫的叫声。

29/110

生2:树有了邻居,他们一起玩游戏,看谁长得高,长得快!

生3:喜鹊有了邻居,每天天一亮,他们打着招呼一起飞出去了。

到了晚上,他们又一起回到窝里休息。

师:他们一起飞出去干什么了?

生1:他们一起在天空飞翔。

生2:他们一起捉虫。

生3:他们一起玩游戏,看谁飞得高。

师:现在,树和喜鹊的心情怎样了?他们会说什么?

生1:我现在每天都很开心。

师追问:为什么?

生1:因为我有好朋友一起玩。

生2:他们会对邻居们说:“谢谢你们,我们现在再也不孤单啦!

师:现在你知道怎样可以不孤单吗?

生:有了朋友我们就可以不孤单,好朋友一起玩,一起学习,多

开心呀!

师:是呀!有了朋友就会快乐,有了爱就会幸福。只要我们和同

学之间友好相处,互帮互助,那么我们就不孤单啦!我们一起来把课

文有感情地读一读,体会这份快乐吧!

(生有感情朗读。)

赏析:老师在教学的时候,并不急于把文章的内涵讲给学生听,

而是鼓励学生慢慢想,脑子要比文字快,强调阅读时“脑走到哪儿,

心跟到哪儿"。通过想象,产生角色的代入感。这样,一年级的孩子

30/110

就能与作品展开“互动”,他们置身于课文营造的氛围里,走近角色,

想象画面,理解感知,体会内涵。学生自然而然地开始想象着树和喜

鹊会跟他们的新伙伴做些什么,说些什么。在交流的过程中,已浸润

其中,自己开始主动地思考着,感受着。老师并没有进行明显的告知、

传授,而是轻轻地点拨,学生们的思维得到了发展,想象力得到了提

高。

7怎么都快乐

♦追本溯源,激发学生识字兴趣

师:这句话中有个生字“行”。你知道这个字为什么是双人旁吗?右

边有两横吗?

生:我知道,因为表示两个人!

师:大家都这么认为吗?

(生迷惑不解)

师:想不想看看在古代,人们是怎么造出这个字的呢?

课件出示:

行xing

十作犹行行

师:最早的时候,“行”写成作,看上去像什么?

生1:像跑道!

生2:像树枝!

31/110

师:(出示(舄4)你们看,在甲骨文中,“行”很明显是个十字路口,

所以本来是指“路”,指人走路,读xing,你们看,双人旁实际上

是什么?

生1:(仔细观察)实际上是路的两条边,慢慢变化,形成了“双人旁”。

生2:噢,我明白了!不能把“行”写成单人旁,因为它表示路的两

条边。右边的两个横也是路的两条边。

师:是呀,知道了汉字的来历,我们就能更好地记住这个字,不会写

错啦!

生:汉字真有趣!

师:是的,汉字真是有趣极了,它是我们古代人民的智慧结晶,是我

国的无价之宝啊!让我们来记一记,写一写这个字吧!

(生读生字,学习书写。)

赏析:传统的生字教学,大多是读字音、认字形、写好字,其方法简

单传统,比较枯燥。密经不了解字的起源,因此常常会出现错别字。

在这个案例中,老师通过“行”字的演变过程,从字理上分析字形和

字义,这个字的样子将深深印在学生的脑海中,也激起了学生识字写

字的兴趣。

其次,在这样的教学中,渗透了中国的传统文化。每一个汉字的

产生、发展过程,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观,汉字里积淀

着中国文化的结晶。

32/110

8静夜思

师:同学们观察了晴朗的夜空,现在请你们在四人小组说一说,

让大家也感受一下美妙的夜空。

生:漂亮

生:星星多,有月亮

师:引入新课:古代有一个诗人叫李白,在一个静静的夜晚站在

窗前,望着天上的明月,在想什么?静夜思(板书)

师:范读。

生: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师:自读课文,让学生找出后鼻音的字,多读几遍。

生:读课文

师:学生在文中找出生字,作上记号,读一读。

生:认读生字:

师:出示an、ang,指学生认读,注意后鼻韵母的读音。

生:认读生字,开火车读。

师:“明月光”是指怎样的月光?

生:明亮的月光

生:十五的月光

师:第一行诗意,明亮的月光照在诗人床前。

4、学习第二行

生:读整行诗。

师: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理解“疑”的意思

33/110

生:他

生:好像

师:“霜”(霜在秋冬季节很冷的早晨形成在地面物体上的白色

的冰晶:如房顶、草叶、地面等,堆起来是白色。)

师:说说这两行诗的意思。用上“什么好像是什么”的句式。(明

亮的月光照在诗人的床前,好象是铺在地上的白白的霜)

师:朗读,引导。

诗人这样描写,给了你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冷清)

师:描述今晚,银白色的月光洒在地上,像铺了一层冰冷的霜一

样。环境如此冷清,再加上诗人远离亲人的孤独,就更感到冷清了。

师:用冷清的语气范读

生:试着用冷清的语气读。

师:学习第三行

生:读整行诗。

生:做动作理解“举头”。

师:可是,今夜,诗人已远离家乡,回家的路是那么长,更没有

我们今天的汽车、火车、飞机,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和亲人们团圆。

是啊,月亮还是那个月亮,可是,诗人的心情一一

师:想想诗人在干什么?

生:诗人抬头望着天上的明亮的月亮。

师:朗读、引导。

师:诗人看着挂在天空中的明月,会想到什么呢?

34/110

生:会想到家乡,想到亲人

生:反复诵读。

6、学习第四行

师:读整行诗,说说诗句的意思。

生:将三、四行连起来说说诗意

师:指导朗读,重点指导学生读“思故乡”。

生:用自己的话说说全诗的意思。

师:体会全诗诗意,并朗诵全诗一遍。

师:指名有感情地朗读。

生:有感情地齐读,背诵。

师生共同朗读:

教师引读每句的前两个字,学生补充,齐背诵。

师;过渡:我们知道这首诗是李白写的,现在谁想办李白做一回

诗人,背背这首诗?也可以做动作。

指名学生上台背诵,其他学生评议。

师:指导写字

1、观察田字格里的字:

⑴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⑵指学生说一说再书空。

⑷学生书写后展示、评议。

师:同学们,今天回家后,把《静夜思》被送给爸爸、妈妈听,

并且将以将诗句的意思。

35/110

9夜色

一、板书课题,齐读课题,自由质疑。

学生的问题:1、什么是夜色?2、为什么叫夜色?

二、借助拼音,读通课文。

三、认读生字词。

1、小黑板出示要求认识的生字,指名读、齐读、领读。

2、回忆课文中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胆子:

师:我们一般家里也有禅子,用来禅灰尘的,见过吗?

生:见过。

师:是这个吗?是这样写吗?

生:不是。那个禅子是东西。这个胆子是说人的。

往外瞧

师:往和什么字象?

生:住。

师:哪里不一样?

生:住是单人旁,往是双人旁。

师:瞧瞧,韩宇新在干什么?

这时,孩子们都转过头看这个学生。

师:你们在干什么?

生:看韩宇新。

师:瞧就是看的意思。

36/110

故事

这时,有个学生念成了“古诗”。

师:古诗和故事一样吗?我们学过的,如《春晓》,有四句话,

每句话的字数都一样,叫一一

生:古诗。

师:您们爱听的叫一一

生:故事。

学生拼读这两个词语的音,区别。

微笑:

师:什么是微笑?那位同学能微笑一下?

很多学生嘻嘻笑出了声音。

师:我听到了有的学生笑出了声音,这不是微笑,看XXX在微

笑,XX也在微笑。仔细看。这是轻轻地、没有声音、不露出牙的笑。

3、认识形声字。

教师用红粉笔圈出:胆、瞧、故、偏、样。

师:老师为什么圈出这些字?

学生们一脸茫然。

指名学生读:胆一一旦,瞧一一焦,故一一古,偏一一扁,样

——羊。学生不认识的教师读。

反复对比读,引导学生通过听,了解正体字和字的部分度赢得

相同和不同。

师:发现了吗?

37/110

生:胆一旦,声母都是D,韵母,相同,声调不同,一个三

声,一个四声。...

师:这些都是形声字,字的一半表示整个字的读音,但后来发

生了一些变化。

四、自由读没有拼音的课文。

五、师生讨论,什么师“夜色”。

师:什么是夜色?先用“夜”和“色”组一个词语吧。

生:夜晚。

生:红色。

生:黑色。

生:颜色。

师:把这两词语连起来?是夜晚的颜色还是夜晚的黑色?读书

找一找。

生:夜晚的黑色。

师:你怎么知道的?

生:我从“天一黑”知道的。

二课时

一、指名逐句读课文,整体感知。

读第一句:师:你觉得“我”怎么样?

生1:我觉得她胆子很小,怕黑色。

生2:他胆子很小,天黑不敢往外瞧。

(板书:胆小)

38/110

师:她刚才说,怕黑色,你们让你同意吗?

孩子们没有人说话。

师:头发是黑色的,他怕吗?

生:不怕。

师:衣服师黑色的,他怕吗?

生:不怕。

师:皮鞋师黑色的,他怕吗?

生:不怕。

师:怕什么?

市:天黑。

师:怕天黑,也就是怕夜晚的黑色。

指名读第二句和第三句。

指名读最后一句,

师:他变得怎样了?

生1:他胆子大了,敢出去了。

生2:他敢出去了。

生3:他变得勇敢了!

(教师板书“勇敢”)

二、提出问题。

师:看看板书,你有什么问题?(板书:夜色

胆小——>勇敢)

生:为什么他由胆小变勇敢了?

39/110

三、读书,讨论、交流,解决问题。

1、自由读书,寻找答案。

2、讨论,交流。

生1:妈妈讲了很多勇敢的故事。

师:这是我变勇敢的原因吗?你们同意吗?

生2:我不同意。因为下面还有:“可一看窗外,心儿还是乱

跳。”这说明我还是害怕的。

生3:爸爸晚上偏要拉我去散步。

师:爸爸拉我,我就勇敢了,是吗?

生4:爸爸晚上偏要拉我去散步,原来花草都像白天一样微笑。

生5:原来花草都像白天一样微笑。

师:读读这句话。

指名读。

师:自己再读一读,边读边想,这是怎样的画面。

生1:有小草、小花。

生2:小花、小草很多。

生3:很多的小花、小草,很漂亮。

师:他觉得这画面非常美丽,你们觉得呢?

师:很美丽。

(教师板书:美丽的)

师:能不能在“原来”和“花草都象白天一样微笑”中间加一

个词语?

40/110

生1:原来夜晚的花草都像白天一样微笑。

生2:原来天黑了花草都像白天一样微笑。

生3:原来夜色下的花草都像白天一样微笑。

3、拓展。

师:你觉得夜色下还有什么是美丽的?(学生回答略)

四、感情朗读课文。

五、题目为什么叫“夜色”?能换成夜晚吗?

引导学生看着板书说:美丽的夜色

胆小一----〉勇敢

生1:美丽的夜色,让胆小的孩子变勇敢了。

生2:美丽的夜色,让胆小的人变勇敢了。

生3:美丽的夜色,让胆小的孩子变成了勇敢的人。

师:能换成夜晚了?

孩子们竟然说能。

师:我是因为什么胆小的?

生:因为怕天黑。

师:因为怕天黑,夜晚的黑色让我害怕,所以我胆小。

师:因为什么勇敢了?

生:夜色很美丽。

师:现在想想,能换吗?

生:不能。

六、指导书写。

41/110

1、夜、很、光、步的笔顺。

2、区别“住一一往”。

师:给“往”组个词。

生:来往。

生:来来往往。

师:集市上来来往往的人真多,是一个人吗?

生:不是。

师:他们两家经常来往。是几家?

生:两家。

师:很多人或最少两个,所以“往”师双人旁。

3、“还”结构、先写什么后写什么。

10端午粽

♦品味课文内容,初步接触按照一定顺序描绘事物的方法

(教学重点)

师:在了解课文内容后,请同学们结合课文说一说外婆包的

端午粽是什么样子的。

生1:粽子是用青青的箸竹叶包的,里面裹着白白的糯米,

中间有一颗红红的枣。

生2:学生一边读课文,教师一边用多媒体课件播放粽子的

图片。

师:说一说课文中描写端午粽的外形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描写

的。(A.从外往里B.从里往外)

42/110

生:课文中描写端午粽是按照从外往里的顺序描写的.

师:如果我们要按照从里往外的顺序该怎么说呢?

生:粽子的中间有一颗红红的枣,枣的外面裹着白白的糯米,

最外面是青青的箸竹叶。

师:我们描绘事物的时候,可以按照一定的顺序来说

师:多媒体课件出示西瓜的图片。

生1:我是按照从外往里的顺序来描绘的,西瓜的外面是带有

波纹图案的绿绿的皮,里面是红红的瓜肉,还有一颗颗黑色的籽镶嵌

在中间。

生2:我是按照从里往外的顺序来说的。西瓜的里面是甜美

多汁的肉,肉中夹杂着一颗颗黑色的籽;西瓜外面是一件绿衣裳。

师:同学们能够按照一定的顺序描绘事物,将事物描绘得更

加形象、生动,拓展了读者的想象空间。

赏析:本课对端午粽外形的描写是课文中的重点片段,描写

端午粽外形的句子内容比较长,读的时候要注意读准确、读流利,读

懂句子内容,还要更深入地挖掘不同的描写方法,在理解内容的基础

上,体会作者的写作手法,运用已有的知识拓展延伸,用同样的表现

方式和手段来进行仿句练习。

11彩虹

亲历阅读实践,感知课文内容(教学重点)

(学生整体读文自学第二自然段后)

师:同学们读得真好,现在老师考考大家,行吗?

43/110

生:行。

师:谁能说说文中的“我”想怎么做?

生:“我”想提着爸爸浇花用的水壶走上桥,把水洒下来,

浇在山上的田地里。

师:哦,原来小女孩是想浇田地。那么,文中哪些语句是写

“我”想怎么做的呢?画一画,再读一读。(学生读后,教师将句子

用课件展示出来)

师:找得真准,想一想,小女孩这样做时心情怎样?如果你

就是小女孩,和同桌读出你此时的感受。

师:发现读得好的同学了吗?推荐一个给我们读一读,再说

一说你推荐的理由。

生:我推荐王明,因为她在朗读的时候声音很轻快。

师:为什么声音轻快就好呢?

生1:因为帮助爸爸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生2:因为小女孩帮助爸爸做事很快乐。

师:掌声欢迎王明为大家范读。(生王明范读)

生:我推荐李丽,她在读的时候,感觉很幸福。如果我是爸

爸,我一定很高兴。

师:掌声欢迎李丽为大家范读。(生李丽范读)

师:文中的“我”为什么这样做呢?你们知道吗?能把描写

“我”为什么这样做的句子画一画,再和小组同学读一读吗?(接下

来在教师点拨中展开汇报交流)

44/110

赏析:在本环节设计中,教师以“‘我'想怎么做”和“小女孩

这样做时心情怎样?如果你就是小女孩,和同桌读出你此时的感受”

为切入点,引领学生自读自悟、互读互补,并在推荐朗读中将学生对

人物语气和心情的理解引向深处。在此过程中,教师只是一个“点火

器”,学生亲历阅读体验的这一过程成为“导火线”,最终使学生对

课文内容及人物的理解呈现出色彩斑斓的“焰火”。

5动物儿歌

师:一年有春、夏、秋、冬四个季节。春天过去了就是夏天。

让我们一起走进夏天吧。(课件出示课文插图)在这美丽的季节里,

有哪些小动物呀?请你们仔细观察图画,小动物在做什么呢?

生:蜻蜓在空中飞呢。

师:你不仅说出了小动物的名字,还说出了它在哪里干什么,

观察得真仔细!

生:蝴蝶在跳舞。

师:你能说说蝴蝶在哪里跳舞吗?

生:(看着图画想了一会儿)蝴蝶在花丛里跳舞。

师:真棒!

生:蝌蚪在水里游来游去。

师:你也说得很完整!

师:平时你们见过这些小动物吗?在哪里见过它们?

生:我在树上见过蜘蛛,就是树叶中间有蜘蛛网,上面有蜘蛛。

45/110

生:爸爸带我去外面玩,我

在小池塘里看到过很多小蝌蚪。

师:你们真会观察!

二、初读儿歌,认识生字

1.自由读儿歌

师:有一首儿歌就写了这些小动物的活动,就是今天我们要学

的课文一一《动物儿歌》。(课件出示课题:动物儿歌)

师:如果在读课文的时候你遇到了不认识的字,怎么办?

生:书上有拼音,可以拼拼音。

生:举手问老师。

生:还可以问同桌。

师:这些学习方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