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子正书》卷6《王子主失》原文及译文_第1页
《袁子正书》卷6《王子主失》原文及译文_第2页
《袁子正书》卷6《王子主失》原文及译文_第3页
《袁子正书》卷6《王子主失》原文及译文_第4页
《袁子正书》卷6《王子主失》原文及译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袁子正书》卷6《王子主失》原文及译文《袁子正书》是魏晋之际袁准所著政治哲学著作。《隋书·经籍志》著录:梁有《袁子正书》25卷。《旧唐书·经籍志》与《新唐书·艺文志》亦均著录:袁准所撰《袁子正书》25卷。今佚。《全晋文》与《玉函山房辑佚书》及《续编》均有佚文辑录。据《群书治要》所载,可见的篇目有:《礼政》、《经国》、《设宦》、《政略》、《论兵》、《王子主失》、《厚德》、《用贤》、《悦近》、《治乱》、《损益》、《世治》、《刑法》、《人主》、《致贤》、《明赏罚》共16篇。该书以本末方法,从政治、经济、法律、选官等各个方面,全面探讨了治国之道。从总体上看,是以儒为主,兼融道法。“夫仁义礼制者,治之本也;法令刑罚,治之末也。无本者不立,无末者不成。”(《礼政》)“是以明君不敢恃其尊,以道为尊;不敢恃其强,以法为强。亲道不亲人,故天下皆亲也。”(《治乱》)该论的指导思想明显受到魏晋玄学思潮崇本息末、因循自然学术方法的影响。袁子正书卷6●王子主失本篇重点谈的是君主的过失。袁准认为,“凡世之所患,非患人主之有过失也,患有过欲改而不能得也”。这样,奸臣就会讨好取悦人主,人主不能辨别真伪,导致忠臣被诛杀或者逃离,这是国家最大的忧患,提醒人主要时刻保持明智,不能听信奸臣之语。【原文】有王子者,著《主失》之书,子张甚善之。为袁子称之曰:“夫人之所以贵于大人者,非为其官爵也,以其言忠信,行笃敬。人主授之不虚,人臣受之不妄也。若居其位不论其能,赏其身不议其功,则私门之路通,而公正之道塞矣。”凡世之所患,非患人主之有过失也,患有过欲改而不能得也。是何也?译文有位姓王的先生,写了一本名为《主失》的书,有张姓读书人认为写得很好,向我述说道:“百姓之所以尊重做官的人,并非因为他显贵的官爵,而是因为他说话忠信,行为诚敬,君王没有虛授官爵,臣子也没有诈领爵位。如果授予官位而不考虑他的能力,奖赏他而不考虑他的功劳,徇私舞弊的路就打通了,公平正直的道路就阻塞了。”世人所担心的,不是担心君主会犯过失,而是担心君主有过想改却改不过来。这是什么原因呢?夫奸臣之事君,固欲苟悦其心,夫物未尝无似象,似象之言,漫润之谀(漫恐当作浸。谀恐当作谮),非明者不能察也。奸臣因以似象之言而为之容说,人主不能别也,是而悦之,惑乱其心,举动日缪,而常自以为得道,此有国之常患也。夫佞邪之言,柔顺而有文;忠正之言,简直而多逆。使忠臣之言是也。人主固弗快之矣。译文奸臣侍奉君主,本来就想讨君主欢心。事物都有似是而非的地方,表面看似有道理的话,慢慢渗透的谗言,不是贤明的人就听不出来。奸臣用看似有道理的话谄媚君主,君主不能辨别,并心生欢喜,迷失了自己的心,行为日益荒谬,却常常认为自己做得合乎道义。这是有国者的通病。那些奸佞邪恶的言语,委婉而有文采。忠诚正直的话,简朴直接而大多逆耳。假如忠臣的话是对的,那么君主(虽然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但是)心里本来就会因此不太高兴。今奸臣之言己掩于人主,不自以为非,忠臣以逆迕之言说之,人主方以为诬妄。何其言之见听哉?是以大者刳腹,小者见奴,忠臣涉危死而言不见听,奸臣飨荣利而言见悦,则天下奚蹈夫危死而不用,去夫荣乐而见听哉?故有被发而为狂,有窜伏于窟穴,此古今之常也。译文如今奸臣的话已经蒙蔽了君主,君主没有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忠臣再用逆耳的话劝说君主,君主就会认为是在诬陷自己,这些话又怎么能被君主听进去呢?所以忠臣重者被挖心剖腹,轻者被贬为奴隶。忠臣冒着死亡的危险进言,君主却听不进去;奸臣享受荣华富贵,谗言受君主喜爱。这样,天下人哪能再冒着死亡的危险进言,舍弃荣华富贵,仅仅为了让君主听进自己的话呢?所以有人披头散发装疯卖傻,有人躲进洞穴不肯出来,这样的现象古今都很常见。【原文】凡奸臣者,好为难成之事,以微幸成功之利,而能先得人主之心。上之人不能审察而悦其巧言,则见其赏而不见其罚矣。为人臣有礼未必尊,无礼未必卑,则奸臣知所以事主矣。虽有今日之失,必知明日所以复之涂也。故人主赏罚不当,则邪人为巧滋生。其为奸滋甚,知者虽见其非而不敢言,为将不用也。译文凡是奸臣,喜欢做难以成功的事,凭着侥幸成功获得的利益,而能先得到君主的欢心。如果君主不能察明,而喜悦于他们的巧舌之言,他们就只会被封赏而不会被惩罚了。做臣子的有礼未必尊贵,无礼未必卑下,那么奸臣就知道如何能讨得君主的欢心了。即使今天有失误,明天也必能知道重新讨得君主欢心的方法。所以君主赏罚一失当,奸邪之人的伪诈行为就会滋长。明智的人虽然知道君主的过错却不敢说,因为说了怕不被采纳。夫先王之道,远而难明,当世之法,近而易知。凡人莫不违其疏而从其亲,见其小而暗其大,今贤者固远主矣,而执远而难明之物,奸人固近主矣。而执近而易知之理,则忠正之言奚时而得达哉?故主蔽于上,奸成于下,国亡而家破。译文先王的主张,遥远而难以明了。当世的方法,切近而容易知晓。普通人无不是违背他们疏远的而听从他们亲近的,只见到小的而看不见大的。如今贤才本来就被君主疏远,而且又坚持的是深奥难懂的东西;奸人本来就接近君主,而又说着浅薄易知的道理。这样,忠正的进言什么时候才能被君主听到呢?所以在上君主被蒙蔽,在下奸臣就会得逞,国破家亡的时刻就到了。伍子胥为吴破楚,令阖闾霸。及夫差立,鸱夷而浮之江。乐毅为燕王破强齐,报大耻。及惠王立,而驱逐之。夫二子之于国家,可谓有功矣。夫差,惠王足以知之矣。然犹不免于危死者,人主不能常明,而忠邪之道异故也。又况于草茅孤远之臣,而无二子之功,涉奸邪之门,经倾险之涂,欲其身达,不亦难哉!译文伍子胥为吴国攻破楚国,使阖闾称霸,等到夫差即位,却用皮口袋装着他的尸体扔到江里。乐毅为燕王攻破强大的齐国,报了先前的耻辱,等到惠王即位,却把乐毅驱逐出境。这二人对于国家,可以说是有功了。夫差、惠王完全清楚二人的大功,然而二人仍然免不了被害被杀,是因为君主不能长期保持贤明,并且忠臣和奸臣处世之道不同的缘故啊!更何况是那些卑贱、疏远的臣子,没有立下像二人那样的大功,涉入奸邪之人的漩涡里,经历死难的途径,想要他们显贵,不是很难吗?人虽有子产之贤,而无子皮之举,有解狐之德,而无祁奚之直,亦何由得达而进用哉?故有祁奚之直而无宣子之听,有子皮之贤而无当国之权,则虽荆山之璞,犹且见瓦耳。故有管仲之贤,有鲍叔之友,必遇桓公而后达。有陈平之智,有无知之友,必遇高祖而后听。桓公,高祖不可遇,虽有二子之才,夫奚得用哉?译文如今,有人即使有子产般的贤能,却没有子皮那样的“伯乐”举荐,即使有解狐那样的德行,却没有祁吳那样的正直之人相助,又怎么能进身而被任用呢?然而仅有祁奚的正直,而没有赵宣子的听信忠言,仅有子皮的贤德,而没有他掌管朝政的权力,即使是荆山的璞玉,也会被当成瓦砾啊。所以,有管仲的贤能,有鲍叔的友情,也必须要遇到齐桓公后才能显达。有陈平的智慧,有魏无知的友情,也必须要遇到汉高祖后才能被任用。如果不是遇到齐桓公、汉高祖,二人即使有贤才,又怎能被任用呢?作者简介袁准(约于西元220年~300年间在世),字孝尼,晋陈郡扶乐人,三国魏名臣(郎中令)袁涣第四子,当时杰出的政论家。入晋后,官至给事中。与嵇康、阮籍相熟。精读经史,以儒学知名,忠信公正,不耻下问,性恬退。正史无传。著述十余万字,主要论治世之务,多有个人独到的见解。其书宋代以后亡佚。今辑佚所得,共计一万五千余字。因受唐代名臣魏徵的推崇而入选《群书治要》,影响深远。袁准的治世思想倾向于儒法并重。如在《礼政》篇中,他提出治理国家要德治和法治并举,才是“治之至也”。他认为“仁义、礼制者,治之本也;法令、刑罚者,治之末也。无本者不立,无末者不成”。他进一步论述说,只偏重法治而轻视德治,必然会造成“久则民忽,民忽则怒”的后果。相反,只抓德治,则忽视法治,必然会造成“有仁义而无刑罚,则民慢,民慢则奸起”的后果。所以他认为治国要“本之以仁,成之以法,使两通而无偏重”,才是治理国家的根本途径。袁准明确提出了富民思想。他认为“夫民者,君之所求用也。民富则所求尽得,民贫则所求尽失。”并指出“夫唯君子而后能固穷。故有国而不务食,是责天下之人而为君子之行....民而国贫者,则君子伤道、小人伤行矣。”(《治乱》)《群书治要》辑录的《袁子正书》篇目有《礼政》等十七篇。魏徵在给唐太宗的谏言中多有引用。《晋书》卷八十三《袁壞传》附从祖准传:“准字孝尼,以儒学知名,注《丧服经》。官至给事中。”《三国志·魏书·袁涣传》裴松之注引《袁氏世纪》曰:“准字孝尼,忠信公正,不耻下问,唯恐人之不胜己。以世事多险,故常恬退而不敢求进。著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