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义务教育阶段实验教学指导手册 小学科学分册_第1页
安徽省义务教育阶段实验教学指导手册 小学科学分册_第2页
安徽省义务教育阶段实验教学指导手册 小学科学分册_第3页
安徽省义务教育阶段实验教学指导手册 小学科学分册_第4页
安徽省义务教育阶段实验教学指导手册 小学科学分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附件1

安徽省义务教育阶段实验教学指导手册

小学科学分册

安徽省教育厅

2023年1月

目录

1〜2年级......................................................................................................................1

实验1观察描述常见物体的特征...............................................................................1

实验2观察空气的特点...............................................................................................3

实验3观察水的特点...................................................................................................5

实验4观察常见材料的外部特征...............................................................................7

实验5观察某些物质在水中的溶解现象....................................................................9

实验6探究磁铁对物体的吸引作用.........................................................................12

实验7观察常见的植物.............................................................................................14

实验8观察常见的动物.............................................................................................16

实验9利用太阳的位置辨认方向.............................................................................18

实验10观察不同形状的月亮...................................................................................20

实验11观察常见的天气现象...................................................................................22

实验12借助放大镜观察物体...................................................................................24

实验13利用简单工具设计制作小车.......................................................................26

3〜4年级....................................................................................................................28

实验1空气占据空间.................................................................................................28

实验2观察热空气上升现象.....................................................................................30

实验3观察水的沸腾和结冰现象.............................................................................32

实验4用尺子、温度计、量筒等工具进行测量.....................................................34

实验5探究影响物质溶解快慢的因素.....................................................................36

实验6探究磁铁的磁极和磁极间的相互作用.........................................................38

实验7使用指南针辨别方向并制作简易指南针.....................................................41

实验8根据物质特点分离混合在一起的物质.........................................................43

实验9连接简单电路.................................................................................................45

实验10利用简单电路判断物体的导电性...............................................................46

实验11观察影子形成的原因...................................................................................48

实验12观察物体发声时的振动现象.......................................................................50

实验13探究声音的传播方向...................................................................................52

实验14探究声音高低、强弱变化的原因...............................................................54

实验15制作产生不同高低、强弱声音的简易装置...............................................57

实验16观察物体热胀冷缩的现象...........................................................................58

实验17观察人体呼吸器官、消化器官的模型.......................................................60

实验18测量肺活量、脉搏.......................................................................................63

实验19简单鉴别食物的营养成分...........................................................................65

实验20探究阳光、空气、水、温度对植物生存的影响.......................................67

实验21观察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种子...............................................69

实验22种植一株植物,并观察其一生的变化.......................................................71

实验23观察根的吸水作用.......................................................................................72

实验24观察茎的运输作用.......................................................................................73

实验25观察记录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75

实验26使用仪器测量和记录气象数据...................................................................77

实验27探究土壤的主要成分...................................................................................81

实验28观察、描述和测量物体的运动...................................................................83

实验29养殖一种小动物,并观察其生长和繁殖...................................................85

实验30模拟制作月球环形山...................................................................................87

实验31利用科学原理设计制作简易装置...............................................................88

5〜6年级....................................................................................................................90

实验1探究常见材料在水中的沉浮.........................................................................90

实验2探究常见材料的导热性.................................................................................91

实验3观察水蒸发和水蒸气凝结.............................................................................92

实验4观察产生了新物质的变化.............................................................................94

实验5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96

实验6探究拉力大小与改变小车运动快慢的关系.................................................97

实验7观察生产生活中的摩擦力现象.....................................................................99

实验8观察生产生活中的弹力现象.......................................................................101

实验9观察生活中的浮力现象...............................................................................103

实验10探究光沿直线传播的现象.........................................................................104

实验11观察光的反射现象.....................................................................................104

实验12观察光通过三棱镜的色散现象.................................................................106

实验13观察生活中能的各种形式及相互转化.....................................................107

实验14观察热传导现象、比较导热能力.............................................................109

实验15观察热对流现象.........................................................................................112

实验16观察热辐射现象.........................................................................................114

实验17观察杠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116

实验18观察轮轴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119

实验19观察斜面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121

实验20观察滑轮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123

实验21制作简易电磁铁.........................................................................................125

实验22探究水对种子发芽的影响.........................................................................127

实验23制作模拟生态系统.....................................................................................128

实验24用显微镜观察不同的生物细胞.................................................................130

实验25观察绿叶会制造养分.................................................................................132

实验26模拟地球的自转和公转.............................................................................133

实验27观察记录月相的变化.................................................................................135

实验28制作简易的太阳系模型.............................................................................136

实验29观察天空中的主要亮星和星座.................................................................137

实验30模拟降雨的形成过程.................................................................................139

实验31观察不同种类岩石的特征.........................................................................140

实验32模拟地震和火山喷发.................................................................................141

实验33利用科学原理设计制作简单装置.............................................................142

实验34模拟地球转动方向和地轴倾斜程度.........................................................143

1〜2年级

实验1观察描述常见物体的特征

一、实验目的

1.能运用多种感官观察常见物体,并描述物体的外部特征。

2.能根据物体的外部特征对常见物体进行简单分类。

二、实验器材

橡皮擦,铅笔盒,新华字典,砖块等。

三、实验过程

1.观察并描述物体的外部特征

(1)观察橡皮擦。

看一看闻一闻摸一摸

图1

记录单

形状颜色光滑程度气味

□正方形□白色□光滑□有气味

□长方形□黑色□粗糙□无气味

□圆形□灰色

□其他□其他

(2)比一比橡皮擦和铅笔盒哪个重。

图2

1

(3)比一比橡皮和字典哪个厚。

图3

(4)分别摸一摸橡皮、桌面和砖块,哪个光滑,哪个粗糙。

2.观察更多的物品,试试根据物体的不同外部特征分类。

(1)按照物体的轻重进行分类。

较轻的物体有:;较重的物体有:。

(2)按照物体的表面粗糙程度进行分类。

表面粗糙的物体有:;表面光滑的物体有:。

四、实验结论

物体的外部特征有颜色、形状、轻重、大小、气味、表面的粗糙程度等。按

照物体的外部特征,对物体进行分类。

五、实验拓展

课后选取一种你喜爱的水果,尝试用不同的感官观察它。并与家长说说你的

发现。

六、实验评价

序号评价内容评价等级

1能利用多种感官观察物体☆☆☆☆☆

2能根据物体的外部特征进行分类☆☆☆☆☆

3能如实记录观察到的现象☆☆☆☆☆

4愿意与他人交流☆☆☆☆☆

2

实验2观察空气的特点

一、实验目的

1.能运用多感官观察空气,并描述空气的特点。

2.通过给不同形状的气球充气,归纳出空气没有固定的形状。

3.通过气球吹纸屑,知道空气会流动。

二、实验器材

透明塑料袋,打气筒,不同形状的气球,纸屑。

三、实验过程

1.用透明塑料袋收集一袋空气。

图1

2.用看、闻等方法观察空气的颜色、气味。

图2

特征观察方法研究结果

□有颜色□没有颜色

颜色、是否透明用眼睛看

□透明□不透明

□有气味

气味用鼻闻

□没有气味

3

3.用打气筒给不同形状的气球充气,画出气球中空气的形状。

图3

4.用气球里的空气吹纸屑。

图4

四、实验结论

空气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能流动,没有固定形状的气体。

五、实验拓展

将装满空气袋子压入水中,挤压袋子,观察有什么现象。

六、实验评价

序号评价内容评价等级

1能用多种感官观察空气☆☆☆☆☆

2能正确地描述空气的特点☆☆☆☆☆

3能如实记录观察到的现象☆☆☆☆☆

4愿意与他人交流☆☆☆☆☆

4

实验3观察水的特点

一、实验目的

1.运用多种感官观察水,并描述水的物理特征。

2.通过把同样多的水倒入不同的瓶子,归纳水没有固定的形状,水可以流动。

二、实验器材

不同形状的玻璃杯;水。

三、实验过程

1.观察水的特征,说说水是什么样的。

用尝的方法,

一定要在教

师的指导下

进行。

看一看闻一闻尝一尝

图1

特征实验方法研究结果

□有颜色□没有颜色

颜色、是否透明用眼睛看

□透明□不透明

□有气味

气味用鼻闻

□没有气味

□有味道

味道用舌尝

□没有味道

2.将水倒入下列容器中,画一画水的形状。

图2

5

四、实验结论

水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的,没有固定形状的液体。

五、实验拓展

下列五个杯子分别装有以下几种液体:水、牛奶、白醋、糖水、橙汁,试试

用不同的观察方法找出哪杯是水?

图3

六、实验评价

序号评价内容评价等级

1能运用多种感官观察水☆☆☆☆☆

2能说出水的基本特征☆☆☆☆☆

3能如实记录观察结果☆☆☆☆☆

4实验完毕后,整理实验仪器,归还原位☆☆☆☆☆

6

实验4观察常见材料的外部特征

一、实验目的

1.能辨认并描述常见材料的外部特征。

2.能识别身边常见物品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

二、实验器材

布条,木板,玻璃片,纸片,铁片,塑料片,各种材料的杯子。

三、实验过程

1.观察常见的材料,尝试看一看,摸一摸、掂一掂、捏一捏,它们有什么不

同。

铁片木板玻璃片塑料板布条

图1

2.观察下列杯子,说说它们各是用哪种材料制造的。

图2

7

3.观察教室里都有哪些物品,它们是什么材料做的。

四、实验结论

我们周围的常见材料有金属、纸、木头、塑料、玻璃、纤维等。

五、实验拓展

在父母的陪同下,试着继续比一比各种材料的特征。

木材纸金属布玻璃塑料

用铁钉刻画(容易用√表

示,不容易用×表示)

在材料表面滴水(容易用√

表示,不容易用×表示)

弯折(容易用√表示,不容

易用×表示)

放入水中(沉用↓表示,浮

用↑表示)

六、实验评价

序号评价内容评价等级

1能用多种方法观察常见的材料☆☆☆☆☆

能描述常见物品由哪些材料构成,能识别常

2☆☆☆☆☆

见的材料

3能如实记录自己的发现☆☆☆☆☆

4能与其他同学合作☆☆☆☆☆

8

实验5观察某些物质在水中的溶解现象

一、实验目的

1.能观察并描述物质放进水里的溶解和不溶解现象。

2.知道有些物质能溶解在水中,有些物质很难溶解在水中。

二、实验器材

烧杯,玻璃棒,过滤袋;食盐,沙,面粉,食用油。

三、实验过程

1.取一勺食盐放入到水中,先观察食盐的情况,记录在下

表中。

图1

2.用玻璃棒轻轻搅拌水中的食盐,观察其变化。

搅拌时不要

碰撞到杯子

底部和内壁。

图2

3.静置一会儿,盐还能看见吗,盐去哪里了。

图3

食盐本身的状态刚放入水中状态搅拌时的状态静置后的状态

9

4.将食盐换成沙和食用油,分别按照同样的方法继续做实验。

图4

图5

观察记录表

物质沙油

刚放入水中状态

搅拌时的状态

静置后的状态

四、实验结论

有些物质能溶解在水中,如白糖、食盐等;有些物质难溶解在水中,如沙、

食用油等。

10

五、实验拓展

将食盐换成面粉,按照同样的方法继续做溶解实验。说说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将面粉和水倒入过滤袋中,你有什么发现。

六、实验评价

序号评价内容评价等级

1能说出物质放入水中的现象☆☆☆☆☆

2掌握正确的搅拌方法☆☆☆☆☆

3能如实记录自己的发现☆☆☆☆☆

4愿意与他人交流☆☆☆☆☆

11

实验6探究磁铁对物体的吸引作用

一、实验目的

1.通过用磁铁吸不同物体,归纳磁铁能吸引铁和镍等物质。

2.会通过磁铁测试物体是否含有铁和镍。

二、实验器材

磁铁,回形针,橡皮擦,铅笔,硬币,长尾夹,塑料积木,毛巾等。

三、实验过程

1.观察下列物体,猜一猜哪些能被磁铁吸引,哪些不能被磁铁吸引。并将它

们进行分类。

图1

2.用磁铁靠近不同的物品,验证我们的猜想。(能吸引的画“√”,不能吸

引的画“×”)

实验材料预测实验发现

回形针

橡皮擦

铅笔

硬币

积木

毛巾

3.找一找,教室里还有哪些物体能被磁铁吸引。

4.观察被磁铁吸引的物品,说说能被磁铁吸引的物体是由什么材料做的。

12

5.试一试,磁铁隔着一段距离能吸引物体吗。

图2

四、实验结论

磁铁可以直接或隔着一段距离对铁、镍等材料产生吸引作用。

五、实验拓展

不准直接用手或使用工具伸进水中,怎么取出回形针?

图3

六、实验评价

序号评价内容评价等级

1能根据经验提出合理地猜测☆☆☆☆☆

2能说出被磁铁吸引的材料特点☆☆☆☆☆

3愿意与他人交流☆☆☆☆☆

4实验完毕后,整理实验仪器☆☆☆☆☆

13

实验7观察常见的植物

一、实验目的

1.用多感官观察植物,并能用语言、图画记录植物的特征。

2.能归纳植物体的组成部分。

3.会说出常见植物的名称。

二、实验器材

记录单,放大镜,植物标本(或图片)。

三、实验过程

1.观察校园里生长的植物,如樟树、桂花、月季等。说说它们是由哪几部分

组成的?

2.观察樟树(或桂花、月季等)的叶,说说叶的颜色、形状,闻一闻它的气

味。

3.观察下面植物照片,说出植物的名称。

雪松玉米狗尾草蒲公英

图1

4.比较植物有哪些共同点,又有什么不同之处。

四、实验结论

植物是多种多样的,观察的植物都有根、茎、叶。

五、实验拓展

把白纸紧压在树干上,先用手指在纸上反复按压,再平捏

铅笔在纸上涂擦,拓印树皮。

图2

14

六、实验评价

序号评价内容评价等级

1能利用多感官观察一棵植物的外部形态特征☆☆☆☆☆

2能按照一定顺序认真观察、记录☆☆☆☆☆

3能说出观察的植物的组成及其名称☆☆☆☆☆

4在观察中爱护植物☆☆☆☆☆

15

实验8观察常见的动物

一、实验目的

1.知道地球上生活着不同的动物,动物是多种多样的。

2.能从多角度观察动物,并用语言、图画记录动物的特征。

3.能归纳出动物都需要食物、能运动、会呼吸。

二、实验器材

鲫鱼,鱼食,其他动物照片,水槽;红墨水等。

三、实验过程

1.观察鲫鱼的身体,说说它的外形有哪些特征,有哪几部分组成的。

图1

2.轻轻敲击鱼缸,观察鲫鱼主要靠哪些部位运动的。

图2

3.往鱼缸里放几粒鱼食,观察鲫鱼是怎样把食物吃下去的。

4.观察鲫鱼的口和鳃盖后缘是同时张合,还是交替张合。

5.观察下面动物的照片,尝试说出其名称和运动方式。

图3

6.通过比较,说说它们有哪些共同点,又有哪些不同。

16

四、实验结论

我们和动物都需要食物、能运动、会呼吸。

五、实验拓展

用吸管吸取一些墨汁(或有颜色的果汁、蔬菜汁),慢慢地滴在鱼口的前方,

观察墨汁流入鱼口后,会不会顺着鳃盖后缘流出来?

六、实验评价

序号评价内容评价等级

1能说出常见动物的名称和特征☆☆☆☆☆

2知道从多角度观察动物☆☆☆☆☆

3能如实记录观察结果,愿意与他人交流☆☆☆☆☆

4在观察中爱护动物☆☆☆☆☆

17

实验9利用太阳的位置辨认方向

一、实验目的

1.观察并描述太阳的位置变化,知道太阳每天从东边升起,从西边落下。

2.会根据太阳的位置辨认方向。

二、实验器材

标志桶,卡纸。

三、实验过程

1.在卡纸上分别写“东”“南”“西”“北”,并张贴在标志桶上。

图1

2.早晨,在学校的操场上面向太阳升起的方向站立。

图2

3.在前方放“东”标志桶,在右边放“南”标志桶。说说学校建筑物都在你

的那个方向。

图3

4.说一说学校的大门朝哪个方向,旗杆在大门的哪个方向。

18

图4

四、实验结论

太阳每天从东边升起,从西边落下。我们利用太阳可以辨认东南西北。

五、实验拓展

傍晚面向太阳站立。说说前后左右各是什么方向?

图5

六、实验评价

序号评价内容评价等级

1能正确描述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

2能根据太阳的位置辨认方向☆☆☆☆☆

3知道某一个方向后能判断其它的方向☆☆☆☆☆

4愿意与他人交流☆☆☆☆☆

19

实验10观察不同形状的月亮

一、实验目的

1.通过观察月亮,知道每天观察到的月亮形状是变化的。

2.会记录和描述月相变化的过程,知道月相是逐渐变化的。

二、实验器材

卡纸,剪刀,记录单。

三、实验过程

1.在卡纸上画出自己见过的月亮,再用剪刀剪下来。

图1

2.比一比,自己看到的月亮像哪一个。

图2

3.在农历初三、初七、十五等日期,在大人的指导下,观察月亮。

日期(农历)

观察结果

四、实验结论

我们看到的月亮不同的形状就叫做月相,月相是变化的。

五、实验拓展

在大人的陪同下观察空中月亮,画下它的形状并剪下来,然后贴在窗户上。

20

六、实验评价

序号评价内容评价等级

1能连续几天持续观察月相☆☆☆☆☆

2会记录和描述月相变化的过程☆☆☆☆☆

3能坚持客观及时的记录☆☆☆☆☆

4对观察记录月相等活动感兴趣☆☆☆☆☆

21

实验11观察常见的天气现象

一、实验目的

1.认识阴、晴、雨、雪、风等不同的天气现象。

2.会从不同的维度描述今天的天气,会用简单的符号表示天气。

二、实验器材

天气卡片,卡纸,铅笔,彩笔等。

三、实验过程

1.说说下列图片中的天气情况,对比它们有什么不同。

图1

2.观察此时的天气,并判断今天的天气情况。

有条件的同学,可

以到学校气象站里

观察今天的天气。

图2

22

3.设计天气符号,并说出它们的含义。

天气名称天气符号

四、实验结论

天气现象有阴、晴、雨、雪、风等。

五、实验拓展

观察一周天气,用自己设计的天气符号记录天气。

日期

天气

六、实验评价

序号评价内容评价等级

能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阴、晴、雨、

1☆☆☆☆☆

雪、风等天气现象的区别

2能根据天气特征画天气符号☆☆☆☆☆

3愿意倾听、乐于表达☆☆☆☆☆

4对探究天气现象感兴趣☆☆☆☆☆

23

实验12借助放大镜观察物体

一、实验目的

1.会利用放大镜进行观察和描述物体外部特征。

2.知道放大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

二、实验器材

放大镜,纸,铅笔。

三、实验过程

1.用眼睛看白纸,再用放大镜观察这张白纸,调整放大镜与纸间的距离,直

到看清楚为止。对比两次观察有什么不同。

图1

2.用铅笔在白纸上留下笔迹,先用眼睛看笔迹,再用放大镜观察笔迹。对比两

次观察有什么不同。

图2

3.用眼睛看衣服,再用放大镜观察衣服。对比两次观察有什么不同。

不能用放

大镜直接

观察太阳!

图3

4.用放大镜观察更多的物体。说说有哪些细节是用放大镜后才看到的。

四、实验结论

放大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用放大镜观察物体能看到更多的细节。

24

五、实验拓展

使用放大镜观察不同人的指纹,说说都有哪些发现。

图4

六、实验评价

序号评价内容评价等级

1能正确地使用放大镜☆☆☆☆☆

2能描述肉眼和放大镜观察之间的不同☆☆☆☆☆

3愿意用放大镜观察身边更多的物体☆☆☆☆☆

4愿意与他人交流☆☆☆☆☆

25

实验13利用简单工具设计制作小车

一、实验目的

1.会使用简单的工具对材料进行简单的加工。

2.在制作活动中,具有反思、改进的意识。

二、实验器材

竹签,吸管,剪刀,热熔胶枪,矿泉水瓶和瓶盖等。

三、实验过程

1.参照图1,准备实验材料。

图1

2.用热熔胶枪(或小刀)在瓶盖上钻洞。

3.用竹签穿过吸管,用热熔胶固定住木棒和瓶盖。

4.按照图2,组装小车。

图2

5.推动小车,测量它能跑多远,思考怎样让它跑的更远。

四、实验结论

利用工具能带来便利。

26

五、实验拓展

制作纸蜻蜓

1.参照图3,在纸上画出纸蜻蜓。

2.用剪刀沿着虚线裁剪,沿着折叠线折叠。

3.放飞纸蜻蜓,观察纸蜻蜓的飞行状态。

图3

六、实验评价

序号评价内容评价等级

1会使用简单工具☆☆☆☆☆

2能按照步骤组装小车☆☆☆☆☆

3能提出改进制作小车的建议☆☆☆☆☆

4愿意与他人交流合作☆☆☆☆☆

27

3〜4年级

实验1空气占据空间

一、实验目的

1.学会验证空气占据一定空间的实验方法。

2.能依据现象,概括空气具有占据一定空间的性质。

二、实验器材

透明塑料杯,纸,塑料瓶,气球,水槽;水。

三、实验过程

1.将纸团紧塞在杯子的底部,将杯子竖直倒扣着压入水中(如图1)。猜测纸

团是否会变湿。

图1图2

2.竖直向上拿出杯子(如图2),用抹布擦干杯壁,取出纸团。检查纸团是否

湿了。

3.重复第1步,将杯子倾斜放入水中(如图3),观察发生的现象。

图3

4.将纸团紧塞在底部有小孔杯子的底部,再将杯子竖直倒扣着压入水中。仔细

观察,观察发生的现象。

28

四、实验结论

空气占据一定空间。

五、实验拓展

如图所示,把气球套入塑料瓶中。你能想到什么办法把气球吹起来。

图4

六、实验评价

序号评价内容评价等级

1能按照方法步骤完成实验☆☆☆☆☆

2能大胆地猜测,善于与他人合作和分享☆☆☆☆☆

3如实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4实验完毕后,整理实验仪器☆☆☆☆☆

29

实验2观察热空气上升现象

一、实验目的

能通过模拟实验,描述热空气上升现象。

二、实验器材

蜡烛,火柴,塑料袋。

三、实验过程

1.准备一个轻薄的透明塑料袋。两人将塑料袋口展开,罩在一支点燃的蜡烛上,

加热袋中的空气(如图1)。

图1

2.等一会儿松开手,观察并记录发生的现象。

3.用大而薄的黑色塑料袋收集一袋空气,扎紧后,放在太阳底下。过一段时间

塑料袋会发生什么变化。

4.举例说说生活中空气受热上升的现象。

四、实验结论

空气受热会上升。

五、实验拓展

查阅资料,了解孔明灯和热气球。

图2

30

六、实验评价

序号评价内容评价等级

1能按照方法步骤完成实验☆☆☆☆☆

2能如实描述实验现象☆☆☆☆☆

3愿意与他人合作☆☆☆☆☆

4能举出生活中热空气上升的例子☆☆☆☆☆

31

实验3观察水的沸腾和结冰现象

一、实验目的

1.观察实验现象,描述水受热、遇冷以后形态发生的变化。

2.通过测量知道,在一般情况下,当温度升高到100℃时,水会沸腾;当温度

降低到0℃时,水会结冰。

二、实验器材

烧杯,酒精灯,三脚架,石棉网,温度计,试管,食盐,水。

三、实验过程

1.观察水的沸腾

(1)在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放在铁架台上,用酒精灯加热(如图1)。

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能

碰到试管侧壁和底部。

图1

(2)观察加热过程中水的变化和温度的变化,记录水沸腾时的温度。

时间/分钟02468

水温/℃

现象

2.观察水结冰

(1)在试管中加入3毫升水,插入温度计,标记水面位置(如图2)。

图2图3

(2)将碎冰倒入烧杯,并用毛巾包裹,再在烧杯中撒一些食盐。

32

(3)将试管插到碎冰里,每隔1分钟观察、记录试管内的水温和水的状态变

化(如图3)。

时间/分钟01234

水温/℃

试管中水的状态

四、实验结论

一般情况下,当水的温度升到100℃时,水的内部和表面同时有大量的气泡产

生,这就是水的沸腾现象。当温度降低到0℃时,开始出现结冰现象,这就是水的

凝固。

五、实验拓展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用温度传感器采集水融化时的温度变化。

图4

六、实验评价

序号评价内容评价等级

1能按照方法步骤完成实验☆☆☆☆☆

2认真观察,如实记录实验数据☆☆☆☆☆

3愿意与他人合作☆☆☆☆☆

4实验完毕后,整理实验仪器☆☆☆☆☆

33

实验4用尺子、温度计、量筒等工具进行测量

一、实验目的

1.会使用尺子、温度计、量筒等工具进行测量。

2.知道使用简单工具可以定量观察事物的特征。

二、实验器材

刻度尺,温度计,量筒,烧杯,铅笔,水等。

三、实验过程

1.测量铅笔的长度

(1)将直尺的零刻度线与笔的一端对齐。

(2)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如图1);记录测量结果时,要写出数值

和单位。测量的铅笔长度是。

图1

2.测量水的体积

(1)将量筒放在水平桌面上(如图2)。

图2

(2)略倾斜量筒,烧杯口紧挨着量筒口,将液体缓慢倒入量筒(如图3)。

(3)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面的最低处保持齐平(如图4)。测量

的水的体积是。

34

图3图4

3.测量水温

(1)手拿温度计的上端。

(2)将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水中,不能碰到容器的底部与侧

壁(如图5)。

(3)当温度计内的液柱不再上升或下降时开始读数。图5

(4)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的水,且视线与温度计液面齐平。测量水的

温度为℃。

四、实验结论

尺子是测量物体长度工具;温度计是测量物体温度的工具;量筒是测量液体体

积的工具。测量工具的使用可以让我们更精确地认识世界。

五、实验拓展

用尺子量一量自己的身高;用体温计测量自己的体温。

六、实验评价

序号评价内容评价等级

1能按照方法步骤正确的测量☆☆☆☆☆

2认真观察,如实记录测量数据☆☆☆☆☆

3知道测量让我们更精确地认识世界☆☆☆☆☆

4实验完毕后,整理实验仪器☆☆☆☆☆

35

实验5探究影响物质溶解快慢的因素

一、实验目的

1.利用对比实验探究影响食盐在水中溶解快慢的影响因素。

2.能用简单的文字和语言描述观察到的现象。

二、实验器材

烧杯,玻璃棒,药匙,电子秤;冷水,热水,食盐若干。

三、实验过程

1.探究溶解的快慢与温度的关系

(1)取10克食盐两份,将100毫升热水和100毫升冷水分别倒入烧杯中(如

图1)。

图1

(2)把两份食盐分别加入冷水、热水中。

(3)静置一段时间。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食盐的溶解情况记录表1

不同的水温冷水热水

现象一

快()快()

溶解的快慢

慢()慢()

请在相应的()里打√。

2.探究溶解的快慢与搅拌的关系

(1)取10克食盐两份,在两个烧杯中分别加入100毫升相同温度的水。

(2)把10克食盐同时分别加入到烧杯中。

(3)用玻璃棒按照同一个方向搅拌其中一杯水(如图2)。观察并记录实验

现象。

36

搅拌时玻璃棒不要碰撞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