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小龙虾稻田生态化综合种养模式探索_第1页
水稻小龙虾稻田生态化综合种养模式探索_第2页
水稻小龙虾稻田生态化综合种养模式探索_第3页
水稻小龙虾稻田生态化综合种养模式探索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稻虾综合种养是一种新型的农业生产方式,主要是以“稻虾连作”先虾后稻的方式养殖小龙虾,该种植方式下能够实现一块稻田生产出两种产品,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目前此种养方式在安徽地区得到了进一步的推广和应用。近几年,随着水稻产业的不断向前推进,水稻栽培面积的逐渐扩大,重要技术也在不断的成熟,各项栽培管理和养殖技术日益完善,逐步形成了集约化规模化的重要体系,已经成为带动区域经济健康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关键词:水稻小龙虾;稻田综合种养;技术要点党的十九大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的重要目标,并在党的二十大报告当中,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要点作出了进一步的细化和要求。乡村振兴背景下需要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和农业经济,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奠定坚实的经济支撑。全椒县有着悠久的水稻种植历史,水稻在当地的农业产业结构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结合当地的水稻栽培现状以及气候特征,因地制宜的探索稻虾综合种养模式,能够使稻虾产业成为当地的优势产业,最终成为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驱动力。稻虾综合种养是利用稻田进行综合种植养殖的一种生态化的养殖模式,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同时也能够更好地改善水稻的生态环境,带领农民群众致富增收。1稻田工程建设1.1开挖小池和田间沟在田间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处,可以开挖一个面积,在8-10m2的方形小池,小池的底部要比田地低1m左右,同时小池梗的高度要比稻田水面高度高出0.5cm,同时要将田埂夯实夯牢,也可以选择使用水泥进行抹面处理,或者选择使用石块或者砖砌坡,预防塌陷渗漏,以此来提升进水和排水效率。一般该项工作在完成水稻收割后进行。小池的四周需要和田间沟保持相通,沟的开挖要依据田块的大小综合确定[1]。稻田的田间沟通常呈十字形或者井字形或者呈田字形稻田四周边沟要开挖的更深,深度控制在1.0m,宽0.5m,中间沟可以稍微浅一些,深度0.3m,宽度0.5m。1.2进水口和排水口设置进水口需要位于稻田的上游方向,通常设置在稻田的边缘或角落的位置。进水口应该放置在高出稻田水位的位置,以便引入清洁的水源。进水口可以采用挖掘渠道或安装水泵等方式进行设置。如果采用挖掘渠道的方式,可以在稻田边缘挖掘出一条进水渠道,与稻田相连,然后通过水源的引导将水导入稻田。如果采用水泵的方式,可以将水泵放置在进水口附近的水源位置,通过水泵将水抽入稻田。排水口应设置在稻田的下游方向,通常位于稻田的边缘或角落的位置。排水口应比稻田底部略低,方便排除稻田中的杂质和废弃物。排水口可以采用挖掘渠道或安装排水管道的方式进行设置。如果采用挖掘渠道的方式,可以在稻田边缘挖掘出一条排水渠道,与稻田相连,然后通过渠道将水排出稻田。如果采用排水管道的方式,可以将排水管道安装在稻田边缘或角落的位置,通过管道将水排出稻田。稻田的进水口可以选择使用规格60目的细网进行过滤处理,预防野杂鱼的入侵[2]。1.3加固田埂在水稻小龙虾稻田综合种养模式下,稻田的田埂是用来围起水稻田的边缘区域,加固田埂的目的是避免水稻田水位泄漏和小龙虾逃脱。使用土坯、石块或混凝土等材料来筑起田埂。通常建议田埂的高度高出水面0.5m,高度主要取决于地势、水位控制和地方气候条件等因素。田埂的宽度应适当考虑便于农民操作和稻田管理,通常在50-80cm之间。使用稻田周围的土壤加固田埂。在田埂加固时,利用植物的根系和莖部来增强田埂的稳定性。在田埂顶部设置水稻茬秸秆或类似的材料,可增加表面覆盖层,提高稻田整体强度和稳定性。1.4防逃逸设施配置在稻田周围或水稻田田埂的顶部设置网罩,可以有效防止小龙虾从田埂上逃脱。网罩应选择具有足够强度的材料,如:金属丝网或塑料网,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定制制作。在稻田周围或水稻田田埂的底部设置地下屏障,可以防止小龙虾从田埂下挖掘逃脱。地下屏障可以使用深层土壤覆盖、树根、岩石或排气砖等材料来建造。确保地下屏障与田埂相连,并以足够的深度延伸进入地下,以确保有效阻止逃脱。通常在田埂的四周选择使用概塑板,玻璃网或者网纱制作成高厨,填个20cm的防逃逸墙,这样能够防止小龙虾外逃,同时还能够防止敌害动物进入稻田。1.5种植水草在水稻小龙虾稻田综合种养模式下,种植水草可以起到增加氧气、吸收水中营养物质和提供生境等作用。常见的植物包括了伊乐藻等。这些植物适合在稻田中种植,能够吸收水中的营养物质和底泥中的有机物,从而减轻水体富营养化的问题。还可以种植一些浮油类的植物,如:浮萍、浮叶草等。这类植物可以漂浮在水面上,遮挡阳光,减少水体中的藻类生长,调节水温和水质,同时也为小龙虾提供了一定的栖息和遮蔽环境。水草的种植面积应根据稻田的大小和水草的生长需求进行合理计算。一般来说,将水草种植面积控制在稻田总面积的10%-20%之间,可以起到良好的生态效果。水草的种植时间一般是在稻虾轮作后进行。具体时间可以根据水稻的生长情况和水草的生长速度来决定。一般来说,稻田的水稻长势稳定后,可选择在水稻出苗后的3-5天内进行水草的种植,以免水草与水稻相互竞争养分。2水稻种植技术2.1水稻品种选择全椒县气候条件适宜病虫害的生存和繁殖,因此选择具有较强抗病虫害能力的水稻品种是重要的。应选择抗性较好的品种,如:抗稻瘟病、抗白叶枯病等。同时,全椒县地势较低,水稻种植区域多处于水稻产区和河流丰水区,要求选择适应性强的水稻品种,能够适应不同水稻种植系统、土壤类型和水分条件等。选择丰产性好的水稻品种,丰产性是指单位面积的产量高,稻谷质量好。因此,应选择具备高产潜力和稳定产量的品种,同时保持稻谷的外观质量和食味品质。为了在一年内获得良好的水稻产量,可选择早熟性较好的品种,确保水稻在生长期内充分发育,及时收获。在当地推广应用较好的水稻品种,主要包括了新两优6号、丰两优4号、扬两优6号、南粳45等。2.2移栽前的种植地处理整地的最佳时机是在水稻播种前的一段时间。具体时间根据当地气候、土壤状况、品种选择等因素而异。通常在水稻生育期最适合的时间进行整地,以确保土壤适宜、水分充足和有利于水稻生长。水稻大田的整地方案可以根据地方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工具和技术。使用耕犁或深松机进行耕犁,翻松土壤,使其松散透气。也可以使用深松机进行深耕,改善土壤结构和通气性。有些地区会采用干田整地方式,即在水稻种植前,将土壤暴晒在阳光下,以消毒土壤、杀灭病原菌和杂草。整地的质量对水稻生长和产量有重要影响。土壤应被完全翻松或深耕,使其松散透气,便于水稻根系生长。整地后土壤表面应平整,以便均匀撒播种子,避免水田中出现小池塘或高低不平的情况。通过合理的整地方式,可减少土壤中的病原菌和虫害。如:在干田整地时可以利用阳光辐射杀灭病菌和害虫。整地结束之后要做好底肥的施入工作,底肥的施用量占到总施肥量的30%,一般收入45%的复合肥25kg/667m2、磷肥15kg/667m2。2.3移栽作业2.3.1秧苗质量要求适宜的秧龄可以提高机械插秧的成活率和整体生长状况。一般而言,机械化插秧采用15-20天左右的秧龄比较合适。过于年轻的秧苗根系不发达,容易出现折断或者脱落现象;过于老化的秧苗则影响了生长发育能力,不利于后期的生长。因此,选择15-20天左右的秧龄为佳。秧苗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水稻的后期生长和产量。选用秧苗时,应选择株型匀称直立,根系发达,无明显病害或虫害的秧苗。秧苗应健壮、鲜绿、脆嫩,没有黄叶或病斑。根系应坚实并且完整,避免有折断或缺失的情况。插秧时需要适量的秧苗,不宜过多或过少。具体数量可根据地块情况和机械插秧的要求来确定。2.3.2机械化插秧水稻机械化插秧中株距指在同一条田沟中相邻两株水稻植株之间的距离。株距的选择应根据实际种植需求和品种特性来确定,一般情况下,水稻株距一般为15-25cm。行距的选择也应根据实际种植需求和设备情况来确定,一般情况下,水稻行距一般为20-30cm。漏秧率指机械化插秧过程中未能成功插入土壤的秧苗所占的比例。漏秧率的控制对于插秧的效果和产量有重要影响,通常应尽量控制在1%以下。漂秧率指插秧完成后,由于机械振动或其他原因导致秧苗浮出土壤表面的比例。漂秧率的控制同样很重要,一般应尽量控制在2%以下。均匀度指插秧操作中秧苗的分布均匀程度。良好的均匀度有助于保证后续的田间管理和收割操作的顺利进行。一般情况下,均匀度应达到85%以上。插秧深度指机械化插秧时将秧苗插入土壤中的深度。合适的插秧深度有助于秧苗的生长和根系发育,一般情况下,水稻插秧深度应控制在1-3cm之间[3]。2.4水肥管理在施肥管理过程中应该做到科学合理,分蘖肥分2-3次,施入移栽后7-10天,追施尿素10kg/667m2,移栽20天之后追施尿素8kg/667m2,钾肥5kg/667m2,移栽后25-30天,追施尿素5kg/667m2。穗肥主要以促进开花和保花相结合,施入45%的复合肥15kg/667m2,尿素2.5-5kg/667m2,在水稻稻二叶期追施45%的复合肥15kg/667m2。抽穗期结合病虫害防治选择使用速乐硼50g/667m2兑水30kg/667m2进行田间喷洒,提高叶子光合作用能力,增强植株的结实率。栽培结束之后,要及时浅灌溉护苗水,促进秧苗根系生长,移栽2-7天之后进行間歇性灌溉。分蘖期要采用潜水情况,促进根系生长和分蘖。当有效分蘖量达到70%-80%时,要及时进行轻晒田处理[4]。拔节期10-15天并保持稻田水层在3-5cm,其他时间采用间歇灌溉。抽穗杨花期保持浅水层控制在2-3cm,灌浆期采用干湿交替,防止断水过早。在稻田灌溉过程中,不管稻田水层多深,都需要保持虾沟水层在0.8m以上。3小龙虾养殖技术3.1虾沟清理在小龙虾放养前应该注重做好稻田山沟的清理工作,按照虾沟面积,使用100kg/667m2的生石灰对沙沟小池进行泼洒消毒,放苗前7-10天换水1-2次。小龙虾一般11月前后进行放养[5]。3.2放养在选择虾苗时,应考虑虾苗的大小和年龄。虾苗的规格可以根据小龙虾的品种和市场需求来确定。通常选择体长约2-5cm的虾苗进行放养,200尾/kg左右,这样可以促使小龙虾尽快适应环境并开始活动。放养的虾苗数量应根据稻田的面积、水体容量、水质状况以及养殖管理水平来合理确定。要确保虾群的生长发育和稳定生产,建议放养量控制在5000-10000尾/667m2之间。具体放养密度还需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和养殖潜力进行调整。3.3饲料投喂与管理小龙虾的饲料可以在傍晚或夜间进行投喂。这是因为小龙虾通常在夜间活动和觅食,并且有较强的夜行性。投喂量根据小龙虾的尺寸和数量来确定。一般来说,初投苗虾的饲料量应适度,以避免过度浪费和水质污染。随着小龙虾的成长,饲料量逐渐增加。可以根据小龙虾的食欲和生长状态进行调整。通常情况下,小龙虾的投喂量控制在体重的1%-2%。小龙虾的饲料投喂应根据实际情况和需要进行合理的频率控制。一般来说,每天投喂1-2次即可满足小龙虾的食物需求。重要的是要注意不要过度投喂,以免造成过度浪费和水质问题。小龙虾养殖管理过程中要做到科学搭配饲料[6]。小龙虾对蛋白质的需求量较高,可占饲料配方比例的20%-40%。可以选择富含优质蛋白质的原料,如:鱼粉、豆粕、虾粉等。碳水化合物的供应有助于小龙虾的能量来源和促进生长。比例通常在30%-60%之间,可使用淀粉类原料(如:玉米粉、薯蓝粉等)来提供碳水化合物。适量的脂肪对小龙虾的生长和繁殖有益处。一般建议脂肪的比例在5%-10%之间,可使用鱼油、植物油或其他动植物性脂肪来提供脂肪。小龙虾也需要维生素和矿物质的补充。可以添加适量的维生素和矿物质配方或使用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饲料原料,如:蛋黄粉、海藻粉等。3.4投放螺蛳水稻小龙虾稻田综合种养模式中,投放螺蛳的时机和投放量会因地区、水稻生育期、气候等因素而有所差异。螺蛳一般在水稻生育期的不同阶段进行投放。可以在水稻分蘖期或拔节期前后投放。这时水稻长势旺盛,田间有足够的营养物质供螺蛳摄食,且水深适宜螺蛳活动。也可以在水稻孕穗期投放。这时水稻开始进入开花结实期,螺蛳可以帮助控制螺旋线虫等病虫害,促进水稻生长发育。同时在水稻成熟期投放。这时水稻开始灌浆成熟,螺蛳可以清除田间残留的稻秆和杂草,减少植物病虫害传播。在田间引水后的第3-7天内,根据水稻田的面积和水深情况,投放螺蛳80kg/667m2。在水稻生长发育过程中,根据螺蛳数量的变化情况进行补充。一般每10天左右进行一次检查,如需补充,可以根据螺蛳的数量和田间的生态环境进行适量投放。3.5水层管理虾苗在放养养殖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