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轨道交通行业智能化调度系统建设方案TOC\o"1-2"\h\u9624第1章项目背景与概述 337591.1轨道交通行业现状分析 348361.2智能化调度系统需求与意义 3309261.3项目目标与范围 47331第2章智能化调度系统技术路线 4268422.1技术发展趋势 4296332.2系统架构设计 5812.3关键技术选型 57938第3章调度业务需求分析 6208013.1调度业务流程梳理 6156843.1.1轨道交通线路概述 6102163.1.2调度业务流程框架 6304993.1.3各业务环节关联关系 6190483.2业务需求分析 66183.2.1列车运行计划编制需求 699553.2.2运行监控需求 6281993.2.3运行调整需求 6275873.2.4应急处理需求 6257043.3功能需求与功能需求 789563.3.1功能需求 7140623.3.2功能需求 728796第4章数据资源整合与处理 7302914.1数据来源与分类 7218174.1.1运营数据 839564.1.2维护数据 890724.1.3环境数据 823374.1.4外部数据 8302274.2数据整合策略 831694.2.1数据标准化 8195794.2.2数据融合 8296484.2.3数据存储 8135274.3数据处理与分析 8171154.3.1数据预处理 87574.3.2数据分析 8112374.3.3数据可视化 9159494.3.4数据挖掘 9175674.3.5智能决策支持 92428第5章智能调度算法与模型设计 9169205.1调度算法选型与优化 957845.1.1算法选型原则 987845.1.2常用调度算法分析 958765.1.3算法优化策略 959665.2智能调度模型构建 9190375.2.1模型构建目标 9266385.2.2模型框架设计 10124935.2.3关键技术 10240075.3模型验证与评估 10151435.3.1验证数据集准备 10185075.3.2评价指标 10313645.3.3验证与评估结果 1015001第6章系统模块设计与功能实现 1028266.1调度计划模块 1077896.1.1设计目标 1070056.1.2功能实现 10275276.2车辆运行监控模块 1116096.2.1设计目标 11132316.2.2功能实现 1151606.3应急处置与优化调度模块 11214246.3.1设计目标 11249456.3.2功能实现 1117808第7章系统集成与测试 11229737.1系统集成方案 11249727.1.1系统集成概述 11110837.1.2集成策略 12245637.1.3集成步骤 12112647.2系统测试策略 12273257.2.1测试目标 12253507.2.2测试范围 12176947.2.3测试方法 12175827.3测试结果与分析 13967.3.1功能测试结果 13231267.3.2功能测试结果 13124817.3.3接口测试结果 1377567.3.4安全测试结果 13271897.3.5兼容性测试结果 1321518第8章系统安全与稳定性保障 13195088.1系统安全策略 13100778.1.1物理安全 13238088.1.2网络安全 13289138.1.3数据安全 14143378.1.4应用安全 14137848.1.5管理制度安全 14287198.2系统稳定性分析 14242618.2.1系统架构稳定性 14201308.2.2硬件设备稳定性 15201858.2.3软件设计稳定性 1558208.3系统运维与保障措施 15321708.3.1系统运维管理 1511648.3.2保障措施 155783第9章案例分析与效果评估 1580219.1案例介绍 15285869.2智能调度系统应用效果分析 1624129.2.1运营效率提升 16318949.2.2乘客满意度提高 16326999.2.3安全性提升 16180659.3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评估 1637609.3.1经济效益评估 16307509.3.2社会效益评估 1628520第10章项目实施与推广策略 161740710.1项目实施计划 172234510.1.1实施原则 172685910.1.2实施步骤 17549210.1.3实施保障 172450710.2项目推广策略 172987110.2.1政策引导与支持 172871010.2.2市场拓展 171989710.2.3合作与联盟 18212210.3持续优化与迭代升级方案 182179810.3.1系统评估与反馈 182190810.3.2技术迭代升级 181874210.3.3服务与支持 18第1章项目背景与概述1.1轨道交通行业现状分析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口规模的增长以及交通出行需求的不断提升,轨道交通作为城市公共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规模及质量对缓解城市交通拥堵、提高出行效率具有重大意义。当前,我国轨道交通行业呈现出以下特点:(1)轨道交通网络规模不断扩大,线路数量和覆盖范围逐年增加;(2)运营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但调度系统尚存在一定程度的依赖人工操作;(3)信息化建设逐步推进,但智能化程度仍有待提高;(4)安全生产形势严峻,对调度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提出更高要求。1.2智能化调度系统需求与意义针对轨道交通行业现状,智能化调度系统具有以下需求和意义:(1)提高调度效率:通过智能化手段,实现列车运行计划的自动与调整,提高运输组织效率;(2)优化资源配置:合理分配线路、车辆等资源,提高运营效益;(3)提升安全水平: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运行风险的事前预警和实时监控,降低发生率;(4)适应未来发展:为轨道交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持,满足不断增长的出行需求。1.3项目目标与范围本项目旨在建设一套具有高度智能化、可靠性和安全性的轨道交通调度系统,实现以下目标:(1)提高列车运行效率,降低运行成本;(2)提升调度自动化水平,减轻人工调度负担;(3)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运营效益;(4)提高轨道交通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项目范围包括:(1)调度系统总体设计及实施方案制定;(2)智能化调度系统关键技术研发;(3)系统集成与调试;(4)人员培训和技术支持。本项目将围绕上述目标与范围展开,为轨道交通行业提供一套完善的智能化调度系统解决方案。第2章智能化调度系统技术路线2.1技术发展趋势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的飞速发展,轨道交通行业正面临着深刻的变革。智能化调度系统作为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的核心,其技术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大数据分析技术在调度系统中的应用逐渐成熟,通过对海量数据的挖掘和分析,实现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控和预测预警。(2)云计算技术为调度系统提供了强大的计算能力和存储能力,使得系统可以高效地处理大规模数据,提升调度决策的准确性。(3)人工智能技术在调度系统中的应用不断拓展,如智能算法、机器学习等,为调度系统提供智能化决策支持。(4)物联网技术逐渐融入轨道交通行业,通过传感器、摄像头等设备实现车辆、线路、设备等资源的全面监控。(5)5G通信技术的广泛应用,为轨道交通行业提供高速、低时延的网络环境,助力智能化调度系统的高效运行。2.2系统架构设计智能化调度系统架构设计遵循模块化、层次化、开放性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层次:(1)数据采集层:负责从轨道交通线路、车辆、信号系统等环节采集实时数据,为上层分析提供数据支持。(2)数据处理层: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预处理、清洗、存储等操作,为后续分析提供高质量的数据。(3)数据分析层:利用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技术,对数据进行挖掘和分析,为调度决策提供依据。(4)应用服务层:根据业务需求,提供实时监控、预测预警、调度决策等功能。(5)用户界面层:为用户提供友好、直观的操作界面,实现与用户的交互。2.3关键技术选型针对轨道交通行业智能化调度系统的需求,关键技术选型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大数据处理技术:采用Hadoop、Spark等大数据处理框架,实现海量数据的存储、计算和分析。(2)云计算技术:利用OpenStack等开源云计算平台,构建弹性、可扩展的云计算环境。(3)人工智能技术:采用TensorFlow、PyTorch等深度学习框架,实现智能算法的应用。(4)物联网技术:运用传感器、边缘计算等技术,实现轨道交通线路、车辆、设备等的全面监控。(5)5G通信技术:利用5G网络的高速率、低时延特性,提高调度系统通信的实时性和稳定性。(6)系统安全技术:采用加密、身份认证、防火墙等技术,保证调度系统的安全性。第3章调度业务需求分析3.1调度业务流程梳理3.1.1轨道交通线路概述概述我国轨道交通线路的分布、类型及运营特点,为调度业务流程提供背景基础。3.1.2调度业务流程框架描述轨道交通调度业务的整体流程,包括列车运行计划编制、运行监控、运行调整、应急处理等环节。3.1.3各业务环节关联关系分析各业务环节之间的关联关系,阐述智能化调度系统在各个环节中的作用和重要性。3.2业务需求分析3.2.1列车运行计划编制需求分析列车运行计划编制过程中所需考虑的因素,如客流需求、线路条件、列车运行速度等,提出智能化调度系统在运行计划编制方面的需求。3.2.2运行监控需求分析运行监控过程中对列车的速度、位置、状态等信息的实时获取与处理需求,以及调度员对监控信息的处理和应对策略。3.2.3运行调整需求针对运行过程中出现的各类异常情况,分析调度员进行运行调整的需求,包括调整策略、调整方法和调整效果评估。3.2.4应急处理需求分析轨道交通运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提出智能化调度系统在应急处理方面的需求,如信息传递、应急预案制定与执行等。3.3功能需求与功能需求3.3.1功能需求(1)列车运行计划管理功能编制、修改、查询列车运行计划;自动优化运行计划,提高运行效率。(2)实时监控功能实时获取列车运行数据,进行可视化展示;监测列车运行状态,预警潜在风险。(3)运行调整功能根据实际情况,自动或手动调整运行计划;优化调整策略,降低调整对运营的影响。(4)应急处理功能快速响应突发事件,启动应急预案;协调各方资源,保证安全疏散。(5)数据分析与报表功能分析运营数据,为调度决策提供依据;各类报表,辅助运营管理。3.3.2功能需求(1)实时性:调度系统需具备高实时性,保证运行数据的实时更新和传输。(2)可靠性:系统需具备高可靠性,保证长时间稳定运行。(3)扩展性:系统应具备良好的扩展性,满足轨道交通线网不断扩展的需求。(4)安全性:系统需具备完善的安全防护措施,保证数据安全和运营安全。(5)用户体验:系统界面友好,操作简便,易于上手,提高调度工作效率。第4章数据资源整合与处理4.1数据来源与分类轨道交通行业智能化调度系统建设的基础是对各类数据进行高效整合与处理。本节主要阐述系统所需数据的来源及分类。数据来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4.1.1运营数据(1)列车运行数据:包括列车运行速度、位置、能耗等实时信息;(2)客流数据:包括乘客上下车、换乘等客流信息;(3)设备状态数据:包括线路、车辆、信号系统等设备的运行状态信息。4.1.2维护数据(1)设备维护记录:包括设备维修、保养、更换等历史数据;(2)故障数据:包括设备故障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及处理过程等。4.1.3环境数据(1)气象数据:包括风速、雨量、温度等气象信息;(2)交通数据:包括地面交通拥堵、等影响轨道交通运行的信息。4.1.4外部数据(1)地理信息数据:包括线路、站点、地形地貌等地理信息;(2)城市规划数据:包括土地利用、人口分布、经济发展等规划信息。4.2数据整合策略为提高数据利用率,降低数据冗余,本节提出以下数据整合策略:4.2.1数据标准化统一数据格式、单位、编码等,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和可交换性。4.2.2数据融合采用数据挖掘、关联分析等技术,将多源数据进行有效整合,形成统一的数据视图。4.2.3数据存储采用分布式存储技术,构建大规模数据存储平台,满足系统对数据存储容量和访问速度的需求。4.3数据处理与分析4.3.1数据预处理对原始数据进行清洗、去噪、归一化等处理,提高数据质量。4.3.2数据分析采用统计分析、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方法,对数据进行挖掘与分析,提取有价值的信息。4.3.3数据可视化通过图表、报表等形式,将数据分析结果直观展示,便于决策者快速了解数据背后的规律和趋势。4.3.4数据挖掘结合业务需求,构建数据挖掘模型,对潜在规律进行摸索,为优化调度策略提供支持。4.3.5智能决策支持基于数据处理与分析结果,为调度人员提供实时、准确的决策建议,提高调度效率。第5章智能调度算法与模型设计5.1调度算法选型与优化5.1.1算法选型原则在轨道交通行业智能化调度系统中,算法选型应遵循以下原则:高效性、实时性、稳定性和可扩展性。结合轨道交通特点,选取适合的调度算法是提高调度效率的关键。5.1.2常用调度算法分析本节将对轨道交通行业中常用的调度算法进行介绍和分析,包括:贪心算法、动态规划算法、遗传算法、蚁群算法等。5.1.3算法优化策略针对轨道交通行业的特点,本节提出以下算法优化策略:(1)基于大数据的参数调优;(2)结合实时数据的动态调度策略;(3)利用机器学习算法优化调度决策。5.2智能调度模型构建5.2.1模型构建目标智能调度模型的构建旨在实现以下目标:(1)提高列车运行效率;(2)降低能耗;(3)提高乘客满意度;(4)保障安全。5.2.2模型框架设计本节将从数据层、算法层和应用层三个方面介绍智能调度模型的框架设计。5.2.3关键技术(1)数据预处理技术:包括数据清洗、数据整合和数据归一化等;(2)特征工程:提取影响调度决策的关键特征,提高模型准确性;(3)模型训练与优化:采用深度学习、强化学习等技术进行模型训练和优化。5.3模型验证与评估5.3.1验证数据集准备从实际轨道交通运营数据中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数据集作为验证数据。5.3.2评价指标采用以下指标对模型进行评估:(1)列车运行效率:如平均旅行时间、平均等待时间等;(2)能耗指标:如平均能耗、能耗降低比例等;(3)乘客满意度:如乘客平均满意度评分等;(4)安全性指标:如率、违规操作率等。5.3.3验证与评估结果通过对比实验和实际运营数据,分析模型在各项指标上的表现,验证模型的有效性和可行性。第6章系统模块设计与功能实现6.1调度计划模块6.1.1设计目标调度计划模块旨在根据列车运行规律、线路条件、客流需求等因素,自动化高效、合理的列车运行调度计划。6.1.2功能实现(1)列车运行图:根据历史运行数据、客流预测和线路条件,运用优化算法自动列车运行图,保证运行效率与客流需求相适应。(2)车次调整策略:根据实时客流、突发事件等因素,动态调整车次间隔、停站时间等参数,优化调度计划。(3)资源分配策略:合理分配线路、车辆、乘务等资源,提高运营效益。6.2车辆运行监控模块6.2.1设计目标车辆运行监控模块旨在实时监控车辆运行状态,保证运行安全,并为调度决策提供数据支持。6.2.2功能实现(1)实时数据采集:通过车载设备、信号系统等途径,实时采集列车运行速度、位置、能耗等数据。(2)运行状态监测:分析实时数据,监测列车运行状态,发觉异常情况及时报警。(3)数据分析处理: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分析,为调度决策提供依据。6.3应急处置与优化调度模块6.3.1设计目标应急处置与优化调度模块旨在发生突发事件时,快速、有效地进行应急处置,并优化调度计划,降低事件影响。6.3.2功能实现(1)应急预案制定:针对各类突发事件,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明确处置流程、责任人和措施。(2)实时调度调整:根据突发事件影响范围和程度,实时调整列车运行计划,采取临时交路、加开列车等措施,缓解客流压力。(3)事件跟踪与评估:对应急处置过程进行跟踪,评估事件影响,为后续优化调度提供参考。(4)优化调度策略:总结事件经验,优化调度策略,提高系统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第7章系统集成与测试7.1系统集成方案7.1.1系统集成概述轨道交通行业智能化调度系统涉及多个子系统,包括信号系统、通信系统、监控系统等。系统集成是将各个子系统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实现数据交互和信息共享,保证整个系统能够高效、稳定地运行。7.1.2集成策略(1)采用模块化设计,降低系统间的耦合度,提高集成效率;(2)遵循国际和国内相关标准,保证系统间接口的标准化;(3)采用开放式架构,便于后续系统升级和扩展;(4)利用中间件技术,实现系统间的数据交换和通信;(5)采用统一的用户界面和操作流程,提高用户使用体验。7.1.3集成步骤(1)制定系统集成计划,明确集成目标和时间表;(2)完成各子系统内部集成,保证子系统功能完整;(3)开展子系统间接口对接,实现数据交互;(4)进行系统集成测试,验证系统功能和功能;(5)完成系统集成文档编写,为后续维护提供依据。7.2系统测试策略7.2.1测试目标系统测试旨在验证轨道交通行业智能化调度系统是否满足设计要求,保证系统在实际运行中的稳定性、可靠性和安全性。7.2.2测试范围(1)功能测试:验证系统各项功能是否按照预期工作;(2)功能测试:评估系统在高负荷、高并发等极端情况下的功能表现;(3)接口测试:检查系统间接口是否正常通信,数据交换是否正确;(4)安全测试:保证系统在各种攻击手段下仍能保持稳定运行;(5)兼容性测试:验证系统在不同硬件、操作系统和数据库环境下的兼容性。7.2.3测试方法(1)采用黑盒测试和白盒测试相结合,全面覆盖系统功能;(2)利用自动化测试工具,提高测试效率;(3)开展场景模拟测试,验证系统在实际运行中的表现;(4)邀请第三方测试机构进行独立测试,保证测试结果客观、公正。7.3测试结果与分析7.3.1功能测试结果通过功能测试,系统各项功能均按照预期工作,满足设计要求。7.3.2功能测试结果系统在高负荷、高并发等极端情况下,功能表现良好,满足轨道交通行业调度需求。7.3.3接口测试结果系统间接口通信正常,数据交换正确,无异常情况。7.3.4安全测试结果经过安全测试,系统在各类攻击手段下均能保持稳定运行,具备较强的安全性。7.3.5兼容性测试结果系统在不同硬件、操作系统和数据库环境下表现良好,兼容性较好。轨道交通行业智能化调度系统在系统集成与测试阶段取得了良好的成果,为后续投入使用奠定了基础。第8章系统安全与稳定性保障8.1系统安全策略本节主要阐述轨道交通行业智能化调度系统在安全方面的策略及措施。系统安全策略主要包括物理安全、网络安全、数据安全、应用安全及管理制度安全等方面。8.1.1物理安全物理安全主要包括对系统硬件设备、通信线路及数据中心的安全保障。具体措施如下:(1)设备冗余设计,保证关键设备具备故障切换功能;(2)通信线路采用光纤等高可靠性传输介质,降低故障率;(3)数据中心实行严格的人员出入管理制度,保证数据中心安全;(4)配置防火、防盗、防潮、防雷等设施,提高系统抗灾能力。8.1.2网络安全网络安全主要包括防范网络攻击、病毒、木马等安全威胁。具体措施如下:(1)部署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等网络安全设备,实时监测网络流量,防止恶意攻击;(2)定期更新病毒库,对系统进行病毒查杀,保证系统安全;(3)采用安全协议和加密技术,保障数据传输的机密性和完整性;(4)实施网络安全审计,提高网络安全管理水平。8.1.3数据安全数据安全主要包括数据备份、恢复及权限控制等方面。具体措施如下:(1)实施数据备份策略,定期进行数据备份,保证数据不丢失;(2)建立数据恢复机制,提高数据恢复速度和成功率;(3)实施严格的数据权限控制,防止非法访问和篡改;(4)对敏感数据进行加密存储,提高数据安全性。8.1.4应用安全应用安全主要包括对系统软件的安全保障。具体措施如下:(1)采用安全编程规范,减少软件漏洞;(2)对应用系统进行安全测试,及时发觉并修复安全隐患;(3)实施应用系统权限管理,保证系统功能的安全使用;(4)定期对应用系统进行安全审计,提高应用安全水平。8.1.5管理制度安全管理制度安全主要包括对系统运维、使用及管理等方面的规范。具体措施如下:(1)制定完善的系统运维管理制度,保证系统安全稳定运行;(2)加强对系统使用人员的安全意识培训,提高人员安全素养;(3)定期开展安全演练,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4)建立安全监控和预警机制,及时发觉并处理安全隐患。8.2系统稳定性分析本节主要从系统架构、硬件设备、软件设计等方面分析轨道交通行业智能化调度系统的稳定性。8.2.1系统架构稳定性(1)采用分层架构设计,降低系统各层次之间的耦合度,提高系统稳定性;(2)采用高可用性技术,保证系统关键组件具备故障切换功能;(3)优化系统模块划分,提高模块内聚性,降低模块间依赖性。8.2.2硬件设备稳定性(1)选择高可靠性硬件设备,降低硬件故障率;(2)实施设备冗余设计,保证关键设备具备备份能力;(3)定期对硬件设备进行维护保养,延长设备使用寿命。8.2.3软件设计稳定性(1)采用成熟稳定的软件开发技术,保证软件质量;(2)严格遵循软件开发规范,减少软件缺陷;(3)实施软件版本控制,保证软件升级和更新的稳定性。8.3系统运维与保障措施本节主要阐述系统运维管理及保障措施,以保证系统安全稳定运行。8.3.1系统运维管理(1)制定完善的系统运维管理制度,明确运维人员的职责和权限;(2)定期对运维人员进行技能培训,提高运维水平;(3)建立运维工作记录和审计制度,保证运维工作的合规性;(4)加强对运维工具和平台的管理,提高运维效率。8.3.2保障措施(1)建立系统监控体系,实时监控系统运行状态,发觉异常及时处理;(2)定期对系统进行功能评估,优化系统功能;(3)建立应急预案,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4)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与协作,保证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第9章案例分析与效果评估9.1案例介绍在本章节中,我们将通过具体案例分析轨道交通行业智能化调度系统的实际应用情况。案例选取我国某大型城市地铁线路为研究对象,该线路在引入智能化调度系统之前,面临着高峰时段运力不足、运营效率低下、乘客满意度不高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该地铁线路于近年启动了智能化调度系统建设。9.2智能调度系统应用效果分析9.2.1运营效率提升智能化调度系统通过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算法等先进技术,实现了对列车运行的实时监控和智能调度。应用效果如下:(1)缩短列车运行间隔,提高运力利用率。(2)降低晚点率,提高正点率。(3)优化列车运行路径,减少能耗。9.2.2乘客满意度提高通过智能化调度系统,乘客的出行体验得到显著改善,具体表现在:(1)提高列车运行准点率,减少乘客等待时间。(2)优化客流分布,缓解高峰时段拥挤现象。(3)提高信息服务质量,实时提供列车运行信息。9.2.3安全性提升智能化调度系统对列车运行安全起到了积极作用,主要体现在:(1)实现对列车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控,提前发觉潜在故障。(2)减少人为操作失误,降低风险。(3)提高应急救援能力,缩短处理时间。9.3经济效益与社会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河南省登封市大金店镇第二初级中学2024年九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末达标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铜陵学院《公共艺术设计》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4年山东省德州市第七中学数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统考模拟试题含解析
- 福建省石狮市自然门学校2024年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4-2025学年辽宁省沈阳市于洪区九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解析
- 二零二五版工业用地场地出租合同及配套设施建设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不锈钢环保材料采购协议
- 2025版白酒行业协会质量认证服务合同范本
- 二零二五年度金融机构风险控制财务顾问服务合同
- 2025版农产品展销会场地租赁合同示范文本
- 2025年中国大唐集团有限公司应届毕业生招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安徽交控集团所属安徽交控建设工程集团第二批招聘10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版
- 体育场馆运行管理办法
- 学前资助实施管理办法
- 2025安全生产月如何查找身边安全隐患宣讲课件
- 1:200 万南海地质地球物理图系(简介)
- 建筑物拆除工程监理实施细则
- YY/T 0287-2017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体系用于法规的要求
- GB/T 25760-2010滚动轴承滚针和推力球组合轴承外形尺寸
- 2023年历年军考真题之军考数学真题
- 消化道穿孔【肠外科】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