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实验设计与心理学效应试题_第1页
心理学实验设计与心理学效应试题_第2页
心理学实验设计与心理学效应试题_第3页
心理学实验设计与心理学效应试题_第4页
心理学实验设计与心理学效应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心理学实验设计与心理学效应试题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密-------------------------封----------------------------线--------------------------1.请首先在试卷的标封处填写您的姓名,身份证号和地址名称。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在规定的位置填写您的答案。一、单选题1.心理学实验中,用于控制实验条件的方法称为()。

A.自变量

B.因变量

C.实验设计

D.控制变量

2.以下哪个实验证明了人类在无意识状态下对刺激的反应?()

A.斯金纳箱实验

B.美国国旗实验

C.艾宾浩斯记忆实验

D.费希纳定律实验

3.在心理学实验中,被试在实验过程中产生的错误行为称为()。

A.错误反应

B.被试效应

C.误差

D.预期效应

4.心理学实验中,主试者与被试者之间的关系属于()。

A.控制变量

B.实验设计

C.被试效应

D.实验者效应

5.以下哪种实验方法适用于研究个体差异?()

A.实验法

B.调查法

C.案例研究法

D.生理心理学法

6.心理学实验中,用于收集数据的方法称为()。

A.数据分析

B.数据收集

C.数据处理

D.数据展示

7.以下哪个实验证明了记忆痕迹的存在?()

A.约翰·杜威记忆实验

B.艾宾浩斯记忆实验

C.斯皮尔曼记忆实验

D.巴甫洛夫记忆实验

8.心理学实验中,被试在实验中产生的预期效应称为()。

A.被试效应

B.主试效应

C.预期效应

D.误差

答案及解题思路:

1.D.解题思路:控制变量是实验设计中用来保持除研究变量外的其他变量不变的方法。

2.B.解题思路:美国国旗实验(也称为“无意识知觉实验”)由威廉·詹姆斯提出,证明了无意识状态下对刺激的反应。

3.A.解题思路:错误反应是指被试在实验中产生的非目标或与实验设计不符的反应。

4.D.解题思路:实验者效应指的是实验者(主试)对被试行为产生的不自觉影响。

5.B.解题思路:调查法是一种适用于研究个体差异的研究方法,可以通过问卷、访谈等方式收集大量个体的数据。

6.B.解题思路:数据收集是心理学实验中的基本步骤,涉及如何记录和分析被试的反应或行为数据。

7.B.解题思路:艾宾浩斯记忆实验通过重复学习同一列表,并测试遗忘程度,证明了记忆痕迹的存在。

8.C.解题思路:预期效应是指被试因对实验结果的预期而产生的非随机反应,影响了实验结果。二、多选题1.心理学实验中的自变量包括()。

A.实验者年龄

B.实验材料的选择

C.实验操作的时间长度

D.实验者的情绪状态

2.心理学实验中的因变量包括()。

A.实验参与者的反应时间

B.实验参与者的记忆效果

C.实验参与者的生理指标变化

D.实验参与者的情绪变化

3.心理学实验中的无关变量包括()。

A.实验室温度

B.实验参与者的性别

C.实验操作者的熟练程度

D.实验参与者的背景音乐

4.心理学实验中的测量工具包括()。

A.心理测验

B.行为观察记录表

C.生理测量设备

D.自制问卷

5.心理学实验中的实验设计包括()。

A.单因素实验设计

B.双因素实验设计

C.重复测量设计

D.实验组和控制组设计

答案及解题思路:

1.答案:B,C

解题思路:自变量是实验中研究者主动操纵的变量,目的是观察其对因变量的影响。实验材料的选择和实验操作的时间长度是研究者可以控制的变量,因此属于自变量。

2.答案:A,B,C,D

解题思路:因变量是实验中研究者观察和测量的变量,是自变量影响的结果。反应时间、记忆效果、生理指标变化和情绪变化都是研究者感兴趣并测量的变量,因此属于因变量。

3.答案:A,B,C

解题思路:无关变量是指那些对实验结果有潜在影响,但不是实验研究重点的变量。实验室温度、实验参与者的性别和实验操作者的熟练程度都可能影响实验结果,但它们不是实验的核心变量。

4.答案:A,B,C,D

解题思路:测量工具是用于收集数据的方法和设备。心理测验、行为观察记录表、生理测量设备和自制问卷都是心理学实验中常用的测量工具。

5.答案:A,B,C,D

解题思路:实验设计是指实验者为了研究特定问题而采用的实验结构。单因素实验设计、双因素实验设计、重复测量设计和实验组与控制组设计都是心理学实验中常见的实验设计方法。三、判断题1.心理学实验中,控制无关变量是提高实验信度的关键。(√)

解题思路:在心理学实验中,控制无关变量是保证实验结果可靠性的重要手段。通过控制无关变量,可以减少实验结果中的误差,从而提高实验的信度。

2.心理学实验中,重复实验可以提高实验的可靠性。(√)

解题思路:重复实验可以验证实验结果的稳定性,减少偶然因素的影响,从而提高实验的可靠性。

3.心理学实验中,被试的参与度越高,实验结果越可靠。(×)

解题思路:被试的参与度虽然可以增加实验的互动性,但并不一定直接提高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实验结果的可靠性主要取决于实验设计、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等方面。

4.心理学实验中,实验组和控制组在实验开始前应该处于相同的水平。(√)

解题思路:为了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实验组和控制组在实验开始前应该处于相同的水平,以排除其他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5.心理学实验中,被试的个体差异不会影响实验结果。(×)

解题思路:被试的个体差异是影响实验结果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实验设计中,需要考虑被试的个体差异,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减少其影响。四、简答题1.简述心理学实验的目的。

1.1.摸索心理现象的规律性。

1.2.验证心理理论的正确性。

1.3.评估心理干预措施的效果。

1.4.提高人们对心理现象的认识。

2.简述心理学实验中的变量。

2.1.自变量:实验者主动操纵的变量,目的是观察其对因变量的影响。

2.2.因变量:受自变量影响而发生变化的变量,是实验观察的主要对象。

2.3.控制变量:在实验中需要保持恒定的变量,以排除其影响。

3.简述心理学实验的设计原则。

3.1.实验设计要具有科学性。

3.2.实验设计要具有可重复性。

3.3.实验设计要具有有效性。

3.4.实验设计要具有实用性。

4.简述心理学实验中的测量方法。

4.1.心理测验:通过标准化的测试工具,对个体的心理特质进行测量。

4.2.观察法:通过直接观察个体行为,了解其心理状态。

4.3.访谈法:通过与个体进行深入交谈,了解其心理特征。

4.4.生理测量法:通过生理指标的变化,了解个体的心理状态。

5.简述心理学实验中的数据分析方法。

5.1.描述性统计:对数据的基本特征进行描述,如平均数、标准差等。

5.2.推论统计:根据样本数据推断总体特征,如假设检验、相关分析等。

5.3.元分析:对多个研究的结果进行综合分析,以提高研究结论的可靠性。

答案及解题思路:

1.答案:心理学实验的目的是摸索心理现象的规律性、验证心理理论的正确性、评估心理干预措施的效果、提高人们对心理现象的认识。

解题思路:明确心理学实验的目的,结合实验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进行分析。

2.答案:心理学实验中的变量包括自变量、因变量和控制变量。自变量是实验者主动操纵的变量,因变量是受自变量影响而发生变化的变量,控制变量是在实验中需要保持恒定的变量。

解题思路:理解自变量、因变量和控制变量的概念,结合实验设计中的实际应用进行分析。

3.答案:心理学实验的设计原则包括科学性、可重复性、有效性和实用性。

解题思路:了解实验设计原则,结合实验在实际研究中的重要性进行分析。

4.答案:心理学实验中的测量方法包括心理测验、观察法、访谈法和生理测量法。

解题思路:熟悉各种测量方法,结合实验研究中的实际应用进行分析。

5.答案:心理学实验中的数据分析方法包括描述性统计、推论统计和元分析。

解题思路:掌握各种数据分析方法,结合实验研究中的实际应用进行分析。五、论述题1.论述心理学实验中,如何控制无关变量。

【答案】

在心理学实验中,控制无关变量是保证实验结果准确性的关键步骤。一些控制无关变量的方法:

(1)随机分配:将被试随机分配到实验组和控制组,以减少被试个体差异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2)平衡法:通过增加实验条件或重复实验,使得无关变量的影响在实验组和控制组之间达到平衡。

(3)控制变量法:在实验设计中,对可能影响实验结果的无关变量进行控制,如控制实验环境、实验材料等。

(4)排除法:通过排除无关变量的干扰,使实验结果更加可靠。

【解题思路】

明确无关变量的概念,即对实验结果有影响,但不是实验所要研究的主要变量的因素。分析控制无关变量的方法,如随机分配、平衡法、控制变量法、排除法等。结合具体实验案例,阐述如何在实际操作中控制无关变量。

2.论述心理学实验中,如何提高实验的可靠性。

【答案】

提高心理学实验的可靠性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实验设计:设计严谨的实验方案,包括明确的研究问题、合理的实验流程和有效的实验控制。

(2)实验条件:控制实验环境,保证实验条件一致,减少外部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3)操作标准化:对实验操作进行标准化,减少人为误差。

(4)重复实验:进行多次重复实验,以验证实验结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解题思路】

明确实验可靠性的概念,即实验结果在不同条件下的一致性。分析提高实验可靠性的方法,如实验设计、实验条件、操作标准化、重复实验等。结合具体实验案例,阐述如何在实际操作中提高实验的可靠性。

3.论述心理学实验中,如何提高实验的信度。

【答案】

提高心理学实验的信度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1)实验材料:保证实验材料的信度和效度,减少材料偏差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2)评分者信度:采用统一的评分标准,提高评分者的一致性。

(3)重测信度:对同一被试进行重复测量,以评估实验结果的一致性。

【解题思路】

明确实验信度的概念,即实验结果的一致性和稳定性。分析提高实验信度的方法,如实验材料、评分者信度、重测信度等。结合具体实验案例,阐述如何在实际操作中提高实验的信度。

4.论述心理学实验中,如何进行数据分析。

【答案】

心理学实验中的数据分析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数据收集:收集实验数据,包括定量数据和定性数据。

(2)数据整理: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清洗,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3)统计分析:采用适当的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得出结论。

(4)结果解释:对统计结果进行解释,评估实验假设的有效性。

【解题思路】

明确数据分析的概念,即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的过程。分析数据处理的步骤,如数据收集、数据整理、统计分析、结果解释等。结合具体实验案例,阐述如何在实际操作中进行数据分析。

5.论述心理学实验在心理学研究中的作用。

【答案】

心理学实验在心理学研究中具有以下作用:

(1)验证假设:通过实验验证心理学理论或假设,推动心理学理论的发展。

(2)摸索未知:通过实验摸索心理学领域的未知问题,拓展心理学研究的范围。

(3)指导实践:为心理学实践提供科学依据,促进心理学知识的传播和应用。

【解题思路】

明确心理学实验在心理学研究中的作用,包括验证假设、摸索未知、指导实践等。结合心理学实验的实际案例,阐述实验在心理学研究中的应用。总结心理学实验在心理学研究中的重要性。六、案例分析题1.分析某心理学实验的设计与实施过程。

实验案例:斯坦福监狱实验

设计与实施过程:

实验背景:1971年,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菲利普·津巴多发起了一个模拟监狱的实验,旨在研究权力和权威对个体行为的影响。

实验对象:75名志愿者(男),年龄在18至22岁之间,身体健康,无犯罪记录。

实验设计:实验者将志愿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扮演囚犯,另一组扮演狱警。实验在一个模拟的监狱环境中进行,持续两周。

实施过程:囚犯被剥夺了自由,受到狱警的严格监管,而狱警则拥有绝对的权力。实验过程中,囚犯和狱警的行为均被详细记录。

2.分析某心理学实验的结果与结论。

结果与结论:

实验结果显示,囚犯和狱警的行为都很快陷入了角色,囚犯表现出顺从和绝望,而狱警则表现出残忍和权力滥用。

结论:实验证明了权力和权威对个体行为有深远的影响,即使是普通人在极端环境中也可能表现出极端行为。

3.分析某心理学实验的局限性与改进措施。

局限性与改进措施:

局限性:实验时间较短,可能无法全面反映长期影响;实验对象数量有限,结果可能不具普遍性。

改进措施:延长实验时间,扩大实验对象范围,以更全面地研究权力和权威的影响。

4.分析某心理学实验在心理学领域的应用价值。

应用价值:

该实验对理解权力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以及组织行为学等领域具有重要作用。

帮助心理学家和企业管理者更好地认识和管理权力滥用现象。

5.分析某心理学实验对相关领域的启示。

对相关领域的启示:

对法律和司法系统:提醒法律制定者和司法人员注意权力滥用的问题,加强对监狱系统的监管。

对组织管理:对组织领导者提出警示,强调权力分配和监督机制的重要性,以防止权力滥用。

答案及解题思路:

答案:

1.斯坦福监狱实验的设计与实施过程包括:实验背景、实验对象、实验设计和实施过程。

2.实验结果证明权力和权威对个体行为有深远影响,结论是权力和权威在极端环境中可能导致个体行为极端化。

3.实验的局限性在于实验时间短和对象数量有限,改进措施包括延长实验时间和扩大实验对象范围。

4.斯坦福监狱实验在心理学领域的应用价值在于对权力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和组织行为学的研究。

5.斯坦福监狱实验对相关领域的启示包括对法律和司法系统以及组织管理的警示。

解题思路:

针对每个小问题,首先明确实验的背景和目的,然后分析实验的设计与实施过程,接着讨论实验的结果与结论,最后评估实验的局限性和改进措施,以及其在相关领域的应用价值和启示。在解答过程中,注意结合心理学理论和相关研究进行论述。七、综合应用题1.根据某心理学实验的设计,提出一个实验方案。

实验方案:

实验名称:认知负荷对记忆效果的影响

实验目的:探讨不同认知负荷下,记忆效果的差异。

实验设计:

(1)被试:随机选取60名大学生作为被试,年龄在1825岁之间,无严重认知障碍。

(2)实验材料:选择20个无关联的词汇作为记忆材料。

(3)实验程序:

a.将被试分为三组,每组20人,分别命名为低负荷组、中负荷组和高负荷组。

b.低负荷组:被试仅进行词汇的记忆。

c.中负荷组:被试在记忆词汇的同时完成简单的数学计算。

d.高负荷组:被试在记忆词汇的同时完成复杂的数学计算。

e.记忆结束后,对所有被试进行记忆测试,记录记忆效果。

(4)数据收集与分析:使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三组被试的记忆效果。

2.根据某心理学实验的结果,提出一个理论解释。

理论解释:

实验结果显示,低负荷组和中负荷组的记忆效果无显著差异,而高负荷组的记忆效果显著低于前两组。这一结果可以解释为,当认知负荷过高时,大脑的注意力资源被过度占用,导致记忆效果下降。

3.根据某心理学实验的结论,提出一个实际应用建议。

实际应用建议:

在教育领域,教师应合理分配教学任务,避免过度增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