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史一(北师大课程)25市公开课一等奖省赛课获奖课件_第1页
古代文学史一(北师大课程)25市公开课一等奖省赛课获奖课件_第2页
古代文学史一(北师大课程)25市公开课一等奖省赛课获奖课件_第3页
古代文学史一(北师大课程)25市公开课一等奖省赛课获奖课件_第4页
古代文学史一(北师大课程)25市公开课一等奖省赛课获奖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页第二十五节 楚辞屈原和《离骚》第2页一、楚辞产生1.关于“楚辞”名称楚辞是战国后期产生于楚国一个新诗体。这一名称最早见于西汉前期。之所以称之为楚辞,是因为这类作品产生于楚地,它创始人屈原以及以后宋玉、唐勒、景差等人,均为楚人。楚辞,就是楚地之辞意思。第3页以后汉代人竞相仿作这类作品,也都称为楚辞,于是楚辞便成为特定诗体名称。西汉成帝时,刘向在前人纂辑基础上,集录屈、宋诸作及后人模拟之作为一书,名为《楚辞》,东汉王逸以此为基础编写《楚辞章句》,于是《楚辞》又成为一部诗歌总集名称。第4页楚辞特点作为一个新兴诗体,是它含有浓厚楚国地方色彩。宋人黄伯思在《翼骚序》中说:“屈原诸骚,皆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故谓之楚辞。”楚辞和《诗经》区分还在于它是不歌而诵。所以,它在汉代又被称作赋。第5页湖北秭归平里屈原出生地第6页楚辞产生文化背景楚辞产生有着特殊文化背景。它是独具特色楚文化结晶,与楚国历史有亲密关系。楚文化即是中原文化在南方发展,在长久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特色。第7页楚国与中原地域交往也从未中止,楚国一直在接收和吸收中原文化。春秋时期,楚国贵族就熟习《诗经》等华夏文化经典,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和纵横游说之风更是在文化上把楚地和中原连在了一起。楚辞就是在这种文化背景下产生。第8页楚地有着浓厚巫文化传统,那里风俗信巫鬼,重淫祀。《九歌》就是楚国巫风祭奠歌舞,屈原将它加工改编成楚辞。这种信鬼祀神而崇奉巫风习俗,也极大地影响了《离骚》等作品抒情方式和内容,为楚辞增添了浓郁浪漫色彩。第9页屈原像第10页楚地民歌和音乐也别具风韵。早在春秋时期,这些作品便被称作“南音”、“南风”而表现出与北方音乐不一样特色。从保留在古籍中一些楚地民歌来看,这些作品句式参差错落,音韵清切,句尾多用“兮”字,已含有楚辞艺术形式一些基本特征。它们是楚辞直接源头。第11页楚国地处南方,温暖湿润,山川秀美,物产丰饶。楚人语音和方言更与北方有较大区分。楚地物产和语言为楚辞“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奠定了基础。大诗人屈原在上述基础上,经过天才艺术创造,使楚辞这种光耀千秋新诗体,出现在楚国大地上。第12页屈原生平和作品1、屈原生平屈原(约前340——前278),名平,字原,出身于楚国贵族,与楚王同姓。据《史记·屈原列传》记载,屈原在楚怀王时曾任左徒,颇受信任,“入则欲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又曾任“三闾大夫”之职。第13页在内政方,他主张变更法令;在外交方面,他主张联齐抗秦,曾出使齐国促成合纵。但怀王竟听信谗言而疏远了他。以后迫于无奈,怀王招回屈原,让他去齐国修复关系。屈原归国后也被流放于汉北。屈原既疏,群小得势,楚国政治日趋腐败。第14页怀王前296年囚秦而死。顷襄王继位,屈原受到令尹子兰、上官大夫等人谗毁,竟被放逐于江南。楚国政治愈加黑暗,国运危殆。前278年秦将白起攻破郢都,顷襄王仓惶出逃。眼见国土沦亡,生民涂炭,屈原忧愁幽思,在万分绝望中投汨罗江而死。第15页2、屈原作品据《汉书·艺文志》著录,屈原有作品二十五篇;王逸《楚辞章句》,标明“屈原之所作”者为《离骚》等共二十五篇。当前学术界比较一致看法是:《离骚》、《天问》、《九章》、《九歌》和《招魂》二十三篇,是屈原所作,《远游》、《卜居》、《渔父》等,是后人之作。第16页三、《离骚》1、《离骚》篇名和创作背景《离骚》是屈原代表作,约作于怀王末年屈原被放逐之后。司马迁和班固都认为,“离骚”就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