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太湖二中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三月月考历史试卷考试范围:《中外历史纲要》上。本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请在答题卷上答题。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安徽省含山县凌家滩遗址出土的玉龙(如图),呈扁平椭圆形,头顶两角,用阴线刻出嘴、鼻、褶皱、须,背上圆弧线代表身躯,17条阴斜线犹似龙鳞,有孔可以栓挂。该形态与红山文化出土的玉龙相近。据此可推断()A.中华大地进入邦国林立阶段B.早期文明存在区域间的联系C.当时已普遍出现对龙的崇拜D.凌家滩遗址与红山文化同期2.秦汉时期,南方地区仍然实行“火耕水耨”。但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已经使用铁犁、耙、耖等铁农具进行稻田耕作。这反映了南方地区()A.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优越 B.经济已经超越北方C.铁犁牛耕技术已完全普及 D.耕作方式得到改进3.下表是关于“赤壁之战”的记述,由表格信息可知《魏书·武帝纪》公(曹操)至赤壁,与备战,不利。于是大疫,吏士多死者,乃引军还。备遂有荆州、江南诸郡《资治通鉴》(周瑜)进,与操遇于赤壁。时操军众已有疾疫,初一交战,操军不利,引次江北A.疾疫爆发影响赤壁之战战局 B.疫病流行加剧军阀混战C.曹操借瘟疫推卸战败的责任 D.赤壁之战导致疾疫蔓延4.历代中原王朝对边疆的采取了不同的治理方式与手段。下列属于汉朝加强边疆治理举措的是()A.实行行省制度 B.签订绍兴和议C.与吐蕃松赞干布和亲 D.设置西域都护府5.下表为隋朝和唐朝前期的赋役制度的对比情况。唐朝赋役制度的调整()隋丁男一床纳租粟3石,调绢2丈、绵3两(麻田之乡则纳布一端、麻3斤)18岁至59岁的丁男,每年服役20日唐前期每丁每年向国家输粟2石;输绢2丈、绵3两(或布2丈4尺、麻3斤)服役20日,称正役,不役者每日纳绢3尺(或布3.6尺),庸。若因事增加派役,则以所增日数抵除租调①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②扩大了国家税收的征税范畴③有助于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④有效减轻了农民的经济负担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6.下面为北宋东京城示意图。这可用于说明北宋()A.东京城市职能完成转型 B.社会营商环境较宽松C.市民社会生活较为富足 D.社会经济结构发生剧变7.《明史·烈女传》记载;胡氏27岁时丈夫去世便开始守节,不与男人打交道,直至51岁生病去世;陈氏刚出嫁不久丈夫就去世,她在家守寡30余年未出家门一步,临死时还要求死后不要用男人来抬棺。这些现象()A.反映出女性社会地位得到提高 B.有效提高了社会的道德水平C.佐证了封建纲常对女性的压迫 D.迎合了市民阶层的价值追求8.下图反映的是1840~1855年英国对华出口额的变化情况(单位:英镑)。这可用于说明当时中国()A.传统自然经济根深蒂固 B.英国放松对华经济侵略C.对外贸易处于优势地位 D.国人自发抵制洋货倾销9.下面为1908年7月,上海《神州日报》发表漫画《考察宪政之效果》。该漫画反映出()A.民主思潮与社会现实的脱节 B.皇族内阁引发社会强烈不满C.革命派与立宪派斗争的激烈 D.中国政治近代化转型的艰难10.《新青年》杂志随着作者阵容的扩大,内容更加丰富,特别是其犀利激进的观点,使其发行量从1915年不温不火的每期一千册迅速上升到1916年9月的一万五六千本,《新青年》成为当时国内最流行的刊物。这实质上说明()A.民主政治变革的循序渐进 B.马克思主义被社会普遍地接受C.府院之争引发了思想解放 D.近代思想启蒙的影响更加广泛11.红军在长征沿途的村寨房屋墙面、桥头、岩壁等处书写标语,涉及中国共产党的宗旨、红军的性质、反蒋抗日、土地革命、民族团结等内容。这()A.扩大了党和红军影响 B.纠正了“左”倾错误C.打破了国民党的包围 D.巩固了革命统一战线12.陕甘宁边区在一份文件中讲道:“政府的各种政策,应当根据各阶级的共同利害出发,凡是只对一阶级有利,对另一阶级有害的便不能作为政策决定的依据……现在则工人、农民、地主、资本家,都是平等的权利。”这一精神的贯彻()A.推动了土地革命的顺利开展 B.适应了抗日战争新形势的需要C.巩固了国民革命的社会基础 D.壮大了反抗国民党政府的力量13.1954年,一位记者在记录一场盛事时写道:“他们从车床边来,从田地里来,从矿井来,从海岸的防哨来。放下钳子,放下犁耙,放下笔杆、圆规……同他们所爱戴的党和国家领导人在一起,商量着国家大事。”这反映出当时()A.人民民主主体具有广泛性 B.社会阶级状况完成了重塑C.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深化 D.政治协商制度的发展完善14.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十分重视与周边国家的交往:20世纪50年代,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2003年,提出“睦邻、安邻、富邻”的周边外交政策;中共十八大以来,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外交方针,突出体现“亲、诚、惠、容”的外交理念。这主要是为了()A.消除分歧增进互信B.构建均衡发展格局C.深化合作共谋发展D.改善全球治理体系15.2022年11月,一位科技工作者在微博上摘抄下苏东坡的名句:“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词句下方,他注释道:“历史将记住今天,中国在‘天上宫阙’长期有人了。”这反映出我国()A.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 B.巨型计算机已研制成功C.载人航天技术取得重大成就 D.西气东输工程捷报频传16.2015年,在联合国安理会举办的公开辩论会上,习近平主席承诺中国将继续致力于消除贫困,增加对最不发达国家的投资,免除这类型国家到期未还的政府间无息贷款债务。此外,中国还出资清淤湄公河,帮助修建昆明至曼谷公路中老挝境内部分工程路段。这些援助活动()A.维护了联合国的权威和地位B诠释了中国道义和大国担当C.大大加重了国家的财政负担D.展示了新型的区域合作模式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第17题25分,第18题15分,第19题12分,共52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元光元年,汉武帝“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叶梦得《石林燕语》卷九云:“汉举贤良,自董仲舒以来,皆对策三道。……当时未有黜落法,对策者皆被选,但有高下尔。”此后,郡国每岁荐举孝廉,由朝廷加以考核,任命为官,成为定制。——摘编自阎步克《察举制度变迁史稿》材料二延康元年,吏部尚书陈群以天朝选用不尽人才,乃立“九品官人之法”,州郡皆置中正,以定其选,择州郡之贤有识鉴者为之,区别人物,第其高下。——《通典·选举二》材料三随着门阀世族的衰落,九品中正制在开皇年间被隋文帝废除,改为主要通过察举选拔官员。唐人杨绾曰:“近炀帝始置进士之科,当时犹试策而已。”……科举由应试人于一定日期,投牒自进,按科应试。共同竞争,试后有黜落,中试者举用之;然后为真正考试。……秀才、明经等科是由察举转化而来,进士科为新设科目。——摘编自邓嗣禹《中国科举制度起源考》(1)根据以上材料,概括我国古代选官主要标准的演变。(2)比较材料一和材料三,概括在察举制和科举制中考试所起的作用有何不同?并说明两者的关系。(3)根据材料二、三,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隋朝创立科举制的社会原因。综合上述材料,概括科举制的特点。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维新派在新建新式学堂之外,还对旧时书院进行改造,将其纳入新式教育体制当中,在合理利用原有的教育资源的同时,将维新思想广泛传播。政府兴办学堂经费不足时,便鼓励官员以捐助和民间集股的方式办学,“亦由民智已开,不可抑遏。”为提高全社会的文化素质,维新派还掀起了办报馆、译西文、创学会、建社团的文化革命运动,向社会推广西学以促进整个教育改革事业的发展。——摘编自郭田田《戊戌变法与中国教育近代化》材料二抗战教育是民族的教育,是全民族反对帝国主义压迫、主张中华民族的尊严和独立的教育。这一教育过程,也是塑造民族灵魂的过程。所有的学校都是抗日基地,都是抗日的种子,都是民族觉醒的发动机。学校的这种功能发挥得益于教育者的自觉。梅贻琦劝勉西南联大师生:“一个民族,他生存的最根本价值是什么?我们都是教书的,我们的责任,是要去塑造一个民族的灵魂。”基础教育增加了抗战内容,在小学国语课中增加抗战故事、战争消息,音乐课教学生唱爱国歌曲。——摘编自《梅贻琦教育思想研究》等(1)据材料一,概括维新变法的教育改革措施。(2)结合材料二并所学知识,概括抗战时期教育发展的特点。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综观中国古代史,便可发现三个现象极为引人注目:一为历史总是在政治上的分裂与统一中曲折前进。每次分裂之后都必然出现更大规模的、更深层次的统一,而且统一在这种交替过程中永远居于主导地位。二为民族关系也总是在斗争和融合中曲折地发展。每一次斗争之后,也总是要出现新的更大规模、更深层次的民族同化(或融合),而且伴随着每次融合的出现,都毫无例外地要出现较长时期的政治安定和经济的发展。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第三,政治上的每次分裂与统一,也总是和民族之间的斗争与融合息息相关,甚至是政治上的分裂动乱愈厉害,民族之间的斗争愈激烈、民族同化(融合)也就愈迅速、愈全面。而民族融合不仅带来统一和安定,而且保证了中国的历史和文化始终不间断地得到了继承和发展。同时还把中原地区的汉民族和汉文化不断推上了主导和核心的地位。——摘自高鹏飞《中国古代民族关系散论》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民族融合”或“分裂与统一”为中心,提出你的观点,并阐述理由。(观点明确,史实准确,理由充分,逻辑合理)太湖二中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三月月考历史试卷参考答案考试范围:《中外历史纲要》上。本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请在答题卷上答题。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题答案】【答案】B【2题答案】【答案】D【3题答案】【答案】A【4题答案】【答案】D【5题答案】【答案】B【6题答案】【答案】B【7题答案】【答案】C【8题答案】【答案】A【9题答案】【答案】D【10题答案】【答案】D【11题答案】【答案】A【12题答案】【答案】B【13题答案】【答案】A【14题答案】【答案】C【15题答案】【答案】C【16题答案】【答案】B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第17题25分,第18题15分,第19题12分,共52分)【17题答案】【答案】(1)演变:由以德行为标准,到以门第为标准,直至以考试成绩为标准。(2)察举制:考试并不决定取舍,只决定高下。科举制:主要以考试成绩决定取舍。关系:科举制由察举制发展而来。(3)原因:门阀世族衰落,庶族地主的势力增强;打破门阀世族在政治上的垄断,扩大统治基础。特点:自由报考、分科考试、按成绩取舍。【18题答案】【答案】(1)措施:新建新式学堂;对旧时书院进行改造;鼓励官员以捐助和民间集股的方式办学;向社会推广西学。(2)特点:服务于全民族抗战;旨在塑造民族灵魂;教育者自觉实行;内容丰富多彩,实施效果明显。【19题答案】【答案】观点:民族融合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阐述:春秋战国时期,国家分裂,各地区各民族之间交往扩大,民族交融加强,华夏认同观念产生。华夏族吸收大量新鲜血液.更加稳定。随着诸侯争霸,局部统一加快,最终秦灭六国,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魏晋南北朝时期,国家分裂,长期混战中,原有的民族布局被打乱,各族之间频繁接触,差异慢慢缩小。尤其是北魏孝文帝改革,推行汉化措施,我国出现了民族大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年会主题策划方案范本
- 黑龙江大庆历年中考作文题(2008-2024)
- 尿毒症培训课件
- 2022年湖北省通信管理局考试真题
- 2025年玻璃自动切割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环形气阀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猪苓多糖注射液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牛筋塑料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长江艺术工程职业学院《线性代数及概率统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肇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旅行社运营管理》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当前社会思潮与国家意识形态安全
- JGJT296-2013 高抛免振捣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
- DB6110-T 039-2023 桔梗栽培技术规范
- 部编版初中语文文言文主题分类梳理1
- 第8课 用制度体系保证人民当家做主
- 砂子检验报告-焦化
- 六年级合作取得更大的成功辩论
- 执业兽医机构聘用证明或服务协议
- 卓越绩效调研提纲
- 【经典】一次性使用氧气湿化瓶-一次性使用加湿型鼻氧管介绍教学课件
- 托管中心消防应急预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