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中国古代史知识框架_第1页
考研中国古代史知识框架_第2页
考研中国古代史知识框架_第3页
考研中国古代史知识框架_第4页
考研中国古代史知识框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考研中国古代史知识框架演讲人:日期:目录CONTENTS01原始社会阶段02奴隶社会阶段03封建社会初步形成与发展04封建社会繁荣与衰落05总结反思与未来展望01原始社会阶段早期人类活动云南元谋人发现于云南元谋县,距今约170万年,是早期人类代表之一。陕西蓝田人蓝田人化石证明早期人类在中国地区活动。北京周口店人包括“北京人”和“山顶洞人”,是旧石器时代重要人类遗址。早期人类工具使用使用简单石器工具,如砍砸器、刮削器等,捕猎和采集为生。共同劳动、共享成果,社会成员间相对平等。原始群居基于性别、年龄和技能的分工,如男性狩猎、女性采集等。原始分工01020304早期社会组织形式,母系血缘关系为纽带,女性地位较高。母系氏族公社群婚制向偶婚制过渡,逐渐确立一夫一妻制。原始婚姻形态社会组织与生活方式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等,巫术和祭祀活动盛行。原始宗教信仰原始宗教与文化艺术绘画、雕塑等艺术形式初现,多描绘动物和人物。原始艺术起源音乐与舞蹈是原始社会重要的娱乐和表达方式。原始音乐与舞蹈口头传承的神话、传说和歌谣,反映人类早期生活。原始文学与传说02奴隶社会阶段夏朝的建立政治制度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开创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标志着中国原始社会的结束和奴隶社会的开始。夏朝实行世袭制,国王掌握国家大权,并建立了官僚机构和军队,以维护统治秩序。夏朝建立与国家形成经济发展夏朝农业生产得到初步发展,出现了青铜器,但仍以石器为主要生产工具。同时,商业和手工业也开始兴起。文化传承夏朝时期的文化传承主要依靠口耳相传和神话传说,尚未形成系统的文字和历法。商朝的政治制度商朝实行内外服制度,商王直接管理王畿及周围地区,而其它区域则由方国或部落管理。商王对方国或部落的控制力较强,但对方国或部落的内部事务一般不予干涉。青铜器的发展商朝是青铜器发展的高峰期,青铜器的种类和数量都大大增加,出现了许多著名的青铜器,如司母戊大方鼎等。同时,青铜器的制作技术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出现了分铸、焊接等先进技术。商业的繁荣商朝的商业贸易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出现了许多商业城市和集市。商人们通过贸易获取了大量的财富和物资,同时也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和传播。商朝发展与青铜器文化甲骨文的出现商朝晚期,甲骨文的出现标志着中国文字进入了成熟阶段。甲骨文是商朝时期的一种刻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具有极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商朝发展与青铜器文化西周时期与礼乐文化西周的政治制度西周实行分封制,周王将土地和权力分封给亲属和功臣,建立了众多的诸侯国。诸侯国在封国内享有相对独立的权力,但必须服从周王的命令和调遣。礼乐制度的完善西周时期,礼乐制度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和发展。礼乐制度是一种通过礼仪和音乐来维护社会秩序和等级制度的文化制度。在这个制度下,不同身份的人使用不同的礼仪和乐器,以体现其身份和地位。社会生活的变革西周时期,社会生产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农业生产工具得到了改进,农业生产水平也得到了提高。同时,手工业和商业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的行业和职业。这些变革为西周社会的繁荣和稳定奠定了基础。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西周时期的文化传承主要依靠教育和贵族阶层的传承。贵族阶层通过教育来传承文化和知识,同时也通过文化来巩固自己的地位和权力。在这个时期,出现了许多著名的文化作品和思想家,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西周时期与礼乐文化03封建社会初步形成与发展知识分子阶层活跃,出现众多学派和思想。士族崛起与百家争鸣军功制逐渐取代世卿世禄制,士兵成为重要的社会力量。军事制度变革01020304推行法治、强化中央集权,如秦国的商鞅变法。各国变法井田制逐渐瓦解,土地私有制逐渐形成。经济与社会结构变化战国时期社会变革秦朝统一六国及制度建设政治制度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制度,实行郡县制、皇帝制、官僚制。法律制度颁布《秦律》,实行法家思想,严刑峻法。经济与交通统一度量衡、货币和文字,修建万里长城和始皇陵。文化与思想焚书坑儒,儒家思想受到严重打击,法家思想盛行。汉朝继承秦制并开拓创新政治制度承袭秦制,实行郡县制,同时分封诸侯王,形成郡国并行制。法律与儒家思想汉初“无为而治”,儒家思想逐渐成为正统,制定《汉律》。经济繁荣与丝绸之路实行休养生息政策,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丝绸之路开辟。文化昌盛与科技成就设立太学,推广儒家教育,蔡伦改进造纸术等。04封建社会繁荣与衰落政权更迭频繁汉族与北方少数民族之间的交融加强,如北魏孝文帝改革推动鲜卑族汉化。民族融合加速经济发展缓慢曹魏、蜀汉、东吴三国鼎立,西晋短暂统一后,北方进入五胡十六国时期,南方则经历了东晋、宋、齐、梁、陈等朝代的更迭。佛教、道教、儒家思想等多种文化并存,相互影响。战乱导致经济破坏,但南方相对安定,经济逐渐得到发展,为隋唐统一奠定基础。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动荡不安文化多元并存隋唐时期国家统一和强盛隋朝创立三省六部制、科举制等制度,唐朝继承并发展,形成较为完备的政治体系。政治制度完善隋朝开通大运河,促进南北经济交流;唐朝实行开放政策,海外贸易得到发展,经济处于鼎盛阶段。唐朝与周边各民族保持友好关系,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推动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经济繁荣唐文化广泛传播,诗歌、绘画、音乐等艺术形式达到高峰;科技方面,唐朝在天文、数学、医学等领域取得重要成就。文化科技发达01020403民族关系和睦经济结构变化宋代商业繁荣,纸币出现并广泛使用,市民阶层扩大;元代实行行省制度,加强中央集权,促进经济文化交流;明清时期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科技文化进步宋代科技发达,活字印刷术、指南针、火药等重要发明问世;元代在天文历法、医学等领域有重要贡献;明清时期小说、戏曲等文学形式兴盛,反映市民阶层的生活和愿望。社会结构变动宋代士人阶层扩大,文化下移,市民文化兴起;元代实行严格的阶级划分,民族矛盾尖锐;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加强,社会矛盾激化,农民起义频繁发生。对外关系变化宋元时期海上贸易发达,与亚非欧各国保持密切的经济文化交流;明清时期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导致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宋元明清时期封建社会转型0102030405总结反思与未来展望政治制度演变从夏商周的早期国家形态,到秦汉大一统帝国,再到唐宋元明清的封建王朝,政治制度不断变革和完善。文化思想繁荣儒学、道家、佛教等思想流派涌现,文学艺术、科技成就等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民族关系与对外交流多民族融合与冲突,对外交流与贸易的加强,中国在世界的地位逐渐提高。经济发展与生产力农业、手工业、商业等经济领域逐步发展,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经济重心逐渐南移。中国古代史发展脉络梳理01020304先秦时期社会变革剧烈,思想百家争鸣,封建制度初步形成。秦汉时期大一统帝国建立,儒家思想成为正统,科技文化大发展。魏晋南北朝政权更迭频繁,文化多元融合,文学艺术独具特色。隋唐时期国家繁荣昌盛,文化开放包容,科技成就领先世界。宋元时期经济高度发达,市民文化兴起,科技成就继续领先。明清时期封建制度逐渐衰落,文化专制加强,但仍有科技与文化成就。各阶段特点比较分析010203040506对未来研究方向预测历史文献整理与研究01对古籍文献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