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5群文通练一昆曲微导语昆曲,又名昆剧,是中国传统戏曲中最古老的剧种之一,也是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它起源于江苏苏州,发轫于吴文化,与苏州园林一样,都是苏州最富标记性的名片,它将文学、音乐、歌舞、美术、雕塑、武术乃至杂耍技艺融汇兼容于同一载体,具有幽雅、细腻、抒情、婉约的艺术风格,后来的很多剧种都是在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有“中国戏曲之母”的雅称。下面两篇文章,将有助于你加深对它的相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12分)阅读文签:美学论文+昆曲与园林共生园林与昆曲作为比翼双飞的世界文化遗产,苏州园林和昆曲艺术都相当集中地体现出极富东方美学神韵的中国传统艺术精神。这是巧合吗?不是!两者都可以被看作是自然生态环境与人文生态环境相互交融、整合结出的果实。去过苏州园林的人不少,但能真正道出其美的人却不多;听说过或看过昆曲的人也不少,但能深刻相识其美学价值的人却不多。在中国的戏曲舞台上,昆曲是雅得不能再雅的“阳春白雪”,而昆曲的发祥地,正是在分不清原委是“城中园”还是“园中城”的苏州。在很多人的眼里,没有园林,苏州便不是苏州;那么,假如再加上这一句“没有昆曲,苏州也不是苏州”,完全应当是成立的。不仅《牡丹亭》的主子公杜丽娘唱出了“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的词句,昆曲的很多剧目和内容都和园林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曲,曾经取材于园林,也曾吟唱于园林,与园林有一种自然的契合。拙政园中的卅六鸳鸯馆,便是园林主子与友人们欣赏并演唱昆曲的地方;而网师园的濯缨水阁,怡园的藕香榭,也都有演戏的功能。苏州园林,精致雅洁,亭阁居高,绿树葱郁,充溢着浓郁的诗情画意和文人意识。这种浸透着精神因素的物质景观,是东方审美情趣的凝合和物化,形成了一种品位极高、自成体系的中国园林文化。园林的主要功能,是供人们在充溢诗情画意的氛围中,获得赏心悦目的审美满意和愉悦的心理效应。春雨冬雪,夏蝉秋虫,在四时不同的园林景观之中,人们会触发很多遐思和联想,兴发很多相聚、雅集等人际活动。因而,伴随着游园而来的很多顺时应景活动,诸如宴月飞觞、迎春赏花,尤其是度曲吟唱之举频频进行。在情景交融之中,最大限度地获得了园林所供应的良辰美景、审美情趣和应季节俗方面的满意。昆曲艺术与园林艺术的必定结合,能使人获得美妙的艺术享受和思想净化的双重审美效果。昆曲鼎盛时期不仅是苏州园林艺术成熟并登峰造极的时期,更是苏州文化艺术和商业经济空前旺盛的时期。由此可见,昆曲与园林水乳交融,相依相存,成为园林文化的持续和衍化;使苏州园林从更高层次上发挥了它在审美领域中的多功能作用,变“静态”艺术为动静结合,显示了无限朝气和魅力。地方文化艺术的特色总是与当地的水土风情和人文底蕴休戚相关。昆曲和园林,都发轫于具有广采、博取、兼容特性的太湖文化(吴文化)。昆曲将文学、音乐、歌舞、美术、雕塑、武术乃至杂耍技艺融汇兼容于同一载体,与园林艺术共具幽雅、细腻、抒情、婉约的艺术风格。欣赏苏州园林,须要进入一种“虚境”。无比皎洁的月光,在宣纸一般的云墙上,将摇曳的树影筛成动人的水墨,或许就在此时,又添了一声青蛙自荷叶上跳入水中的响动。欣赏园林之境,不是用很微小、很淡然的心态,是无法进入角色的。欣赏昆曲,又何尝不是如此。要知道,昆曲唱演和欣赏的最佳形式,从来就是粉墙花影,笛箫鼓板,三五知己,花前品茗,梅下饮酒,箫竹盈耳,拍曲应和,情兴倍添。昆曲清唱和表演艺术,在它的形成阶段并非剧场艺术,而是园林里的艺术。而要真正品赏园林,又当是蕉窗听雨般的情致,而人文化的蕉窗听雨情致,便是有着同样意味的昆曲了。1.下列对昆曲和园林作用的相关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没有昆曲,苏州也不是苏州,昆曲的发祥地,正是在分不清原委是“城中园”还是“园中城”的苏州。B.卅六鸳鸯馆、怡园的藕香榭与网师园的濯缨水阁,精致雅洁,为昆曲的演唱供应了充溢着浓郁的诗情画意的环境。C.昆曲与园林水乳交融,相依相存,苏州园林艺术的登峰造极,使得昆曲艺术也走向了艺术的高峰。D.在情景交融中,园林可以最大限度地为人们供应良辰美景、审美情趣和应季节俗方面的满意。答案C解析C项说法错误,昆曲艺术的高峰,并不是苏州园林艺术高峰的使然。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阐释苏州园林和昆曲艺术极富东方美学神韵的艺术特点,是为了呈现具有广采、博取、兼容特性的太湖文化(吴文化)。B.作者列举《牡丹亭》的主子公杜丽娘唱出了“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的词句的例子,印证了昆曲的发祥地正是苏州。C.文章最终阐述了欣赏昆曲和园林都须要进入一种“虚境”,充分呈现了昆曲和园林水乳交融,相依相存的特点。D.文章深化挖掘昆曲和园林的相互交融的艺术特色,并追溯到太湖文化的特点,表现了两者的幽雅、细腻、抒情、婉约的艺术风格。答案D解析A项“是为了呈现具有广采、博取、兼容特性的太湖文化(吴文化)”表述错误,文章是为了阐述昆曲和园林相互交融的艺术特色。B项“印证了昆曲的发祥地正是苏州”理解有误,从文中“没有园林,苏州便不是苏州”“没有昆曲,苏州也不是苏州”来看,举此例是为了印证昆曲的很多剧目和内容都和园林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C项“充分呈现了昆曲和园林水乳交融,相依相存的特点”与原文内容不符,从文中来看,阐述欣赏昆曲和园林都须要进入一种“虚境”,是为了阐述二者“幽雅、细腻、抒情、婉约的艺术风格”。3.为什么说“昆曲清唱和表演艺术,在它的形成阶段并非剧场艺术,而是园林里的艺术”?(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昆曲演出的布景设置精致雅洁,有着园林设计的艺术效果;②昆曲演出的情节清爽淡雅,体现与园林艺术共具幽雅、细腻、抒情、婉约的艺术风格;③欣赏昆曲的心态微小、淡然,与欣赏园林的情致一样。(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解析题干中这句话是在文末,其缘由自然从上文筛选、提取。重点关注论述昆曲与园林关系的文字即可。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12分)阅读文签:美学论文+昆曲没落昆曲叶圣陶昆曲彻头彻尾是士大夫阶级的消遣品,宴饮的当儿,叫养着的戏班子出来演几出,自然是满写意的。而那些戏本子虽然也有幽期密约,盗劫篡夺,但是总要归结到教忠教孝,劝贞劝节,神佛有灵,人力微薄,这就除了供应消遣以外,对于士大夫阶级也尽了相当的使命。就文词而言,据内行家说,多用词藻故实是不算稀奇的,要像元曲那样亦文亦话才是本色。但是,即使像了元曲,又何尝能够句句像口语一样听进耳朵就明白?再说,昆曲的调子有特别迂缓的,一个字延长到十几拍,那就无论如何讲究辨音,讲究发声跟收声,听的人总之难以听清晰那是什么字了。所以,听昆曲先得记熟曲文;自然,能够通晓曲文里的故实跟词藻那就尤其有味。这又岂是士大夫阶级以外的人所能办到的?当时编撰戏本子的人原来不曾为大众设想,他们只就自己的天地里选一些材料,编成悲欢离合的故事,藉此消遣自己,教训同辈,或者发发牢骚。谁假如说昆曲太不顾到大众,谁就是认错了题目。昆曲的串演,歌舞并重。舞的部分就是身体的各种动作跟姿态,唱到哪个字,眼睛应当看哪里,手应当怎样,脚应当怎样,都由老师傅传授下来,世代遵守着。动作跟姿态或许重在对称,向左方做了这么一个舞态,接下来就向右方也做这么一个舞态,意思是使台下的看客得到同等的欣赏。譬如《牡丹亭》里的《游园》一出,杜丽娘小姐跟春香丫头就是一对舞伴,从闺中晓妆起,直到游罢回家止,没有一刻不是带唱带舞的,而且没有一刻不是两人相互对称的。这一点好像比平剧跟汉调来得高超。前年望见过一本《国剧身材谱》,详记平剧里各种角色的各种姿态,实在繁复非凡;可是我们去看平剧,就觉得演员很少有动作,如《李陵碑》里的杨老令公,直站在台上尽唱,两手插在袍甲里,间或伸出来挥动一下罢了。昆曲虽然注意动作跟姿态,也要演员能够体会才好,假如不知道所以然,只是死守着祖传来表演,那就跟木偶戏差不多。昆曲跟平剧在本质上没有多大差别,然而后者比较适合于市民,而士大夫阶级已无法挽救他们的没落,昆曲恐将不免于淘汰。这跟麻将代替了围棋,豁拳代替了酒令,是同样的情形。虽然有曲社里的人在那里传习,然而可怜得很,有些人连曲文都说明不通,字音都念不准,自以为风雅,事实上却是薛蟠那样的哼哼,活受罪,等到一个时会到来,他们再没有哼哼的余闲,昆曲岂不将就此“绝响”?这也没有什么惋惜,昆曲原不过是士大夫阶级的消遣品罢了。(有删改)4.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昆曲在戏本内容上,虽然“幽期密约,盗劫篡夺”以供消遣,但不忘“教忠教孝,劝贞劝节”的“使命”。B.昆曲在文词上,“像元曲那样亦文亦话”,多用“词藻故实”,所以人们听昆曲时,在理解上有肯定的难度。C.昆曲调子“特别迂缓”,即便“讲究辨音,讲究发声跟收声”,依旧难以听清,所以听昆曲先得记熟曲文。D.编撰昆曲戏本子的人选一些材料,编成悲欢离合的故事,藉此消遣自己和士大夫,故昆曲是适合大众的。答案D解析“昆曲是适合大众的”错。5.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昆曲串演、歌舞并重,其次段运用举例论证的方法,用确凿、典型的事实来证明观点,增加了文章的劝服力。B.昆曲的动作与姿态是师傅传授,世代遵守,《游园》一例证明白昆曲“动作跟姿态或许重在对称”的特点。C.平剧各种角色的各种姿态“繁复非凡”,但“演员很少有动作”,平剧《李陵碑》里的杨老令公便是明证。D.昆曲与平剧对比,突出昆曲动作姿态简洁,对演员要求高、难度大的特点,故昆曲不比平剧“来得高超”。答案D解析应是昆曲比平剧“来得高超”。6.结合全文,分析作者说“昆曲恐将不免于淘汰”的缘由。(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教育行业品牌建设的特殊之处计划
- 高效工作的秘诀与计划设计
- 质量管理体系新版标准培训
- 装修现场管理制度
- 物业管理法律基础知识
- 2025年云浮货运资格证考试题
- 网络视频营销推广实战指南
- 电子电路基础概念与实践练习题
- 胡萝卜种植高产管理技术
- 幼儿园投标书课件
- 第六章-社会主义的发展及其规律
- 小学语文实用性学习任务群解读及教学建议
- 2023年拉萨市“一考三评”备考试题库汇总-上(单选题部分)
- 幼儿园保健医生考核细则
- 计算机专业学生就业形势分析及指导课件
- 微生物农药课件资料
- 装饰项目产品化装饰报告
- 81农田农村退水系统有机污染物降解去除关键技术及应用
- 血液学检验造血功能障碍性贫血
- 员工内推表(模板)
- 广州市“三资”管理服务平台升级改造项目招标文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