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记叙文(分类阅读技巧)_第1页
中考记叙文(分类阅读技巧)_第2页
中考记叙文(分类阅读技巧)_第3页
中考记叙文(分类阅读技巧)_第4页
中考记叙文(分类阅读技巧)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考记叙文(分类阅读技巧)中考现代文阅读中记叙文类型及阅读技巧的系统总结,结合中考高频考点和答题策略:一、记叙文四大核心类型1.

写人记叙文-核心考点:人物形象分析、描写手法作用、情感变化线索-典型题型:概括人物性格、分析细节描写的作用、探究人物情感变化2.

叙事记叙文-核心考点:事件概括、情节结构分析、主题理解-典型题型:补全情节链、分析伏笔/悬念的作用、探究事件启示3.

写景抒情文-核心考点:景物描写手法、情景关系、意境赏析-典型题型:赏析修辞手法、分析景与情的对应关系、概括画面特点4.

状物言志文-核心考点:象征意义、托物言志手法、物品线索作用-典型题型:分析物品象征含义、探究作者思想感情、梳理行文线索二、通用阅读技巧1.快速定位关键信息-标题解读:标题常隐含主题或线索(如《老海棠树》提示象征意义)-首尾段落:开头多设置背景/悬念,结尾多点明主旨或升华情感-高频词句:反复出现的词语或句子往往是文章线索或主旨句2.梳理文章脉络-情节链:用“起因→发展→高潮→结局”梳理叙事结构-情感线:标注人物情感变化的关键词(如“自卑→自信→感恩”)-线索物:找出贯穿全文的物品/场景(如《羚羊木雕》中的木雕)3.抓关键词句-描写性语句:重点分析人物描写(如“她攥着钱的手微微发抖”体现紧张)-抒情议论句:直接揭示主题的句子(如“原来父爱一直藏在严厉的批评里”)-过渡句:注意“然而”“忽然”等转折词,提示情节或情感变化三、题型专项突破1.概括类题目-事件概括:公式=人物+行为+结果(例:《背影》→父亲爬月台为“我”买橘子)-人物形象:从具体事件和描写中提炼(如“母亲冒雨送伞”体现无私)2.作用类题目-结构作用:开头(设置悬念/引出下文)、中间(推动情节/埋下伏笔)、结尾(点题/升华)-内容作用:分析句子如何服务主题(如环境描写“阴沉的天”烘托悲伤氛围)3.含义类题目-表层含义:字面意思(如“窗外的风景”指实际景色)-深层含义:结合主题解读(如象征成长中的美好经历)4.开放类题目-启示题:结合自身经历,联系文本主题(例:“读完《草房子》,我学会了乐观面对苦难”)-想象题:依据上下文合理补写(如补写人物心理活动时要符合性格)四、考场提分策略1.

审题技巧:划出题干关键词(如“结合全文”“赏析”),明确答题范围2.

术语储备:掌握常见手法术语(比喻、对比、欲扬先抑等)3.

答案组织:-分点作答(如①②③)-结合文本具体分析(例:“第3段运用比喻,将月光比作银纱,生动写出夜晚的宁静”)4.

时间分配:建议记叙文阅读控制在15-20分钟,先读题再读文示例真题解析(2024年哈尔滨中考题《那个冬天的温暖》)题目:赏析文中画线句“她的手像树皮一样粗糙,却把我的手握得那么紧”。解析:①手法:比喻(树皮比喻粗糙)②内容:通过触觉描写,突出母亲生活艰辛③情感:表达“我”对母亲的心疼与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