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全国):专题04 物质的分类 微粒的性质(第03期)(学生版)_第1页
2024年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全国):专题04 物质的分类 微粒的性质(第03期)(学生版)_第2页
2024年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全国):专题04 物质的分类 微粒的性质(第03期)(学生版)_第3页
2024年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全国):专题04 物质的分类 微粒的性质(第03期)(学生版)_第4页
2024年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全国):专题04 物质的分类 微粒的性质(第03期)(学生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04物质的分类微粒的性质

考点01物质的分类

考点02构成物质的微粒

考点03用微粒的观点解释生活现象

考点04分子运动实验探究

考点01物质的分类

1.(2024·四川内江·中考真题)下列物质属于混合物的是()

A.氧气B.空气

C.氧化镁D.碳酸钾

2.(2024·北京市·中考真题)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大理石B.氯化钾

C.汽水D.蔗糖溶液

3.(2024·江苏常州·中考真题)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海水B.食醋

C.干冰D.碘酒

4.(2024·山东青岛·中考真题)物质具有多样性。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加碘盐B.纯金首饰

C.果汁D.苏打水

5.(2024·四川巴中·中考真题)分类是化学学习常用方法。下列有关物质的分类错.误.的是()

A.盐:FeSO4NaClB.氧化物:CaOH2O2

.碱:.单质:

CCaOH2Na2CO3DHgO3

6.(2024·山东潍坊·中考真题)下列物质的归类正确的是()

A.纯净物:液态氧干冰石灰石B.碱:纯碱火碱消石灰

C.人体供能物质:淀粉油脂蛋白质D.合成材料:涤纶塑料合金

7.(2024·广东广州·中考真题)下列属于纯净物的是()

A.水蒸气B.生铁

C.碘酒D.食醋

8.(2024·江苏南通·中考真题)诗句“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中涉及的石灰石,其主要成分CaCO3

属于()

A.酸B.碱

C.盐D.氧化物

9.(2024·江苏镇江·中考真题)下列属于纯净物的是()

A.矿泉水B.液态氮

C.加碘盐D.不锈钢

10.(2024·江苏镇江·中考真题)下列归类正确的是()

选项归类内容

A常见合金青铜、硬铝、玻璃钢

B营养物质糖类、油脂、蛋白质

C常见氮肥碳铵、尿素、氯化钾

D清洁能源石油、风能、太阳能

考点02构成物质的微粒

1.(2024·山东枣庄·中考真题)水通过三态变化实现了天然循环,其中水蒸气液化发生变化的是()

A.分子的种类B.分子的质量

C.分子间的间隔D.分子的体积

2.(2024·山东青岛·中考真题)物质都是由微观粒子构成的。下列物质由原子构成的是()

A.氢气B.一氧化碳

C.金刚石D.氯化钠

3.(2024·四川乐山·中考真题)将密封良好的饼干从平原带到高原,包装袋会鼓起的原因是()

A.袋内气体分子数目增多B.袋内单个气体分子质量变大

C.袋内气体分子间的间隔变大D.袋内气体分子的种类变多

4.(2024·河北·中考真题)2024年6月2日,“嫦娥六号”在月球背面成功着陆,当环境温度过高时,其自备

的降温装置能通过冰的升华达到降温目的。冰升华的过程中,水分子的()

A.间隔增大B.质量增大

C.种类改变D.数目改变

5.(2024·河南·中考真题)液化石油气是常用燃料。从分子及其运动的角度解释下列现象。

(1)25m3石油气加压后可装入容积为0.024m3的钢瓶中(如图)。

(2)液化石油气中添加有特殊臭味的乙硫醇,一旦液化石油气泄漏,周围较大范围都能闻到特殊臭味,可

及时采取安全措施。

6.(2024·山东济南·中考真题)化学观念是化学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

B.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都发生了改变

C.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往往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D.控制反应条件可以促进或抑制化学反应

7.(2024·山东青岛·中考真题)科学家运用了模型建构的方法探索原子的结构。下列对原子结构模型演变过

程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道尔顿认为原子是不可再分的实心球,是构成物质的最小粒子

B.汤姆孙等人在原子中发现了电子,推翻了道尔顿实心球模型

C.卢瑟福等人通过粒子散射实验修正了汤姆孙葡萄干布丁模型

D.卢瑟福核式模型是最完善的原子结构模型,不会被替代

8.(2024·江苏南通·中考真题)合成氨是20世纪伟大的成就之一。研究氨气的组成、性质及用途具有重要

意义。

(1)液氨可用作制冷剂。构成氨分子的微粒是氮原子和。液态的氨转化为氨气的过程中,氨分

子间的距离(填“变大”或“变小”)。

(2)反应8NH3+3Cl2=6NH4Cl+N2可用于检查输送氯气的管道是否泄漏。

①N的质子数为7,核外第一层有2个电子,则第二层有个电子。由Cl转化为Cl﹣的过程中,Cl

(填“得到电子”或“失去电子”)。

②NH4中H的化合价为+1价,则N的化合价为价。

(3)NH3在能源与环境领域应用广泛。

①NH3燃烧生成N2和H2O,未来可用作化石燃料的替代能源,从产物的角度分析,作为燃料NH3相比于

CH4的优点是。

催化剂

②NH3可用于烟气脱硝,如4NH3+6R5N2+6H2O,R的化学式为。

9.(2024·山东潍坊·中考真题)“宏观—微观—符号”是化学独特的表示物质及其变化的方法。某兴趣小组对

盐酸和硫酸的共性和差异性进行以下研究。回答下列问题。

(1)向稀盐酸和稀硫酸中分别滴加石蕊试液,试液变红,说明两种酸溶液中均存在(填微粒符号)。

(2)将表面生锈的铁钉(铁锈的主要成分为Fe2O3)投入到足量稀硫酸中,铁锈脱落、溶解,溶液变黄,化

学方程式为;铁钉表面产生气泡,该气体为;一段时间后,溶液慢慢变为黄绿色,图1是对溶

液变为黄绿色的一种微观解释,参加反应的微粒是(填微粒符号)。

()分别向两份相同的溶液中匀速滴加相同的稀盐酸和稀硫酸,观察现象并绘制溶液电导率

3BaOH2pH

随时间变化曲线(图2)(电导率能衡量溶液导电能力大小,相同条件下,单位体积溶液中的离子总数越多,

电导率越大)。

①图中曲线表示向溶液中滴加;曲线反应中的实验现象为;结合图解释电

21BaOH223

导率Q点小于N点的原因。

②该实验说明,不同的酸中,由于不同,酸的性质也表现出差异。

10.(2024·山东东营·中考真题)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思维方式。“”表示

汞原子,“”表示氧原子,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图中,表示同一种物质的是(填字母序号,下同),表示化合物的是。

(2)①请写出下图中变化2的化学方程式:;

②关于上述变化过程的理解,正确的有。

A.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B.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原子重新组合的过程

C.化学变化前后分子、原子数目均不变

D.控制反应条件,可以实现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相互转化

考点03用微粒的观点解释生活现象

1.(2024·海南·中考真题)宋代李重元在《忆王孙·夏词》中写到“过雨荷花满院香”。从微观角度分析,花

香飘满院的合理解释是()

A.分子可以再分B.分子的体积变大

C.分子间有间隔D.分子在不断运动

2.(2024·山东枣庄·中考真题)生活处处即化学,对下列生活现象解释合理的是()

A.煤炉火越扇越旺—增大可燃物浓度

B.煤粉比煤块燃烧更旺—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C.油锅着火放入青菜后熄灭—降低油的着火点

D.移除炉灶内木柴后灶火熄灭—隔绝空气

3.(2024·广东广州·中考真题)对下列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合理的是()

A.酒香不怕巷子深:分子在不断运动

B.气体的热胀冷缩:气体分子的大小发生改变

C.硫酸铜溶液显蓝色:溶液中含有硫酸根离子

D.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差异较大:原子种类不同

4.(2024·山东青岛·中考真题)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A.水变成水蒸气,体积变大——分子间隔变大

B.热胀冷缩——分子大小随温度的变化而改变

C.红墨水在热水中比在冷水中扩散快——温度升高,分子运动加快

D.稀盐酸和稀硫酸化学性质相似——溶液中都含氢离子

5.(2024·山东东营·中考真题)小东同学将少量医用酒精涂在手背上,先感到手背凉凉的,后闻到了酒精的

气味,会儿发现酒精不见了,气味也变淡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手背凉凉的——分子获得能量运动速率加快

B.闻到了酒精的气味——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C.酒精不见了——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

D.气味变淡了——分子的总数减少

6.(2023·江苏徐州·中考真题)下列对客观事实的分析推理不正确的是()

A.铝制品有良好的抗腐蚀性,说明常温下铝不易与氧气反应

B.蔗糖水溶液很难导电,说明蔗糖以分子的形式存在于水中

C.生石灰与水反应能煮熟鸡蛋,说明生石灰与水反应放出热量

D.固体通常比气体难压缩,说明固体微粒间的空隙较小

7.(2024·四川德阳·中考真题)大量排放的CO2造成了碳循环的失衡,导致大气温室效应加剧,修复大气中CO2,

含量的平衡必定要“降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大规模开采和利用化石燃料,会导致大气中CO2含量持续升高

B.将CO2压入地下实现碳封存,CO2分子间隔变小、运动停止

C.CO2被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吸收,CO2分子变成了其他分子

D.江河湖海的水体吸收CO2过程中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

8.(2024·内蒙古呼和浩特·中考真题)N2H4(肼)和N2O4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推进剂之一。二者反应原

理为:2N2H4N2O43N24H2O。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1个肼分子由2个氮原子和4个氢原子构成

B.肼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2.5%

C.高于沸点肼会汽化,其分子体积会变大

D.参加反应的N2H4和N2O4的分子个数比为2:1

9.(2024·江苏镇江·中考真题)如图为H2O的转化和利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转化①中水分子间的空隙变大B.转化②中产生O2、H2的体积比为2:1

C.转化③为置换反应D.转化④是自然界中无机物向有机物的转化

10.(2024·广东深圳·中考真题)下列解释不合理的是()

A.活性炭净化空气,利用碳的可燃性

B.无水种植需要肥料(含KNO3),植物生长需要钾、氮肥

C.泡沫灭火器灭火,破坏燃烧的条件

D.蔗糖溶解,分子在不断运动

11.(2024·四川自贡·中考真题)我国是茶文化的发源地,中国茶清香四溢。从微观角度解释闻到香味的原

因是()

A.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B.分子可以分成原子

C.分子之间有间隙D.分子在不断运动

12.(2024·青海·中考真题)湿衣服晾干,从微观角度解释正确的是()

A.分子的体积变大B.分子分解成原子

C.分子在不断运动D.分子消失

13.(2024·黑龙江·中考真题)建立宏观和微观之间的联系是化学学科独特的思维方式。对下列宏观事实的

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选项宏观事实微观解释

A量体温时,水银温度计汞柱上升汞分子间隔变大

B金刚石、石墨物理性质差异很大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C硫酸钠溶液能导电溶液中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

D金秋时节,丹桂飘香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考点04分子运动实验探究

1.(2024·山东潍坊·中考真题)科学探究与实践是初中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下列实验设计不合理的是

()

A.分别向盛有50mL热水和冷水的两个烧杯中,加入等量品红,观察扩散情况,比较温度对分子运动快慢

的影响

B.室温下,把等量的肥皂水分别滴加到盛有等量软水、硬水的两支试管中,振荡,观察泡沫多少,区分软

水和硬水

C.室温下,将砂纸打磨过的形状、大小相同的铁片和铜片,分别插入盛有相同体积、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硫

酸锌溶液的两支试管中,比较铁与铜的金属活动性

D.室温下,分别向盛有5mL水和汽油的两支试管中,各加入一粒相同的高锰酸钾后振荡,比较同种物质

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

2.(2024·陕西·中考真题)下图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烧杯B内溶液已变为无色,则下列有关说法正

确的是()

A.烧杯B内溶液无色说明溶液呈中性

B.烧杯A内溶液的质量变大

C.烧杯B内溶液颜色的变化是因为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D.上述实验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3.(2024·北京·中考真题)用如图所示装置和干燥紫色石蕊纸花进行实验,验证CO2的性质。

(1)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由该实验还可以得出分子具有的性质

是。

(2)为验证CO2能与水反应,需进行的操作及现象是。

4.(2024·江西·中考真题)学完“浓盐酸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浓度会变小”,化学社团对稀盐酸是否会发生类

似情况产生了兴趣,并进行以下探究。

【提出问题】稀盐酸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浓度会如何变化?

【作出猜想】猜想Ⅰ:变小;猜想Ⅱ:不变;猜想Ⅲ:变大。

【进行实验】

(1)取两份等体积的质量分数为1%的稀盐酸,分别标记为A溶液和B溶液,A溶液密封保存,B溶液敞

口放置在空气中,两周后分组进行如下实验。请完成表格。

组号操作现象分析结论

酸性更强的是

测得A溶液pH为0.6,

甲组取样,用pH计分别测量A、B溶液的pH(选填“A”或

B溶液pH为0.5

“B”)溶液

取两支大小相同的试管盛足量的碳酸氢钠粉

末,用规格相同的注射器将等体积的A、B溶

液全部快速注入试管(如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