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主动成长夯基达标1。“北人避胡多在南,南人至今能晋语.”对唐朝张籍的这句诗理解最准确的是()A.北方人大多害怕胡人B。南方人与北方人有不同的特点C.北方人为躲避战乱大量南迁D。南北的语言融合比较好解析:这是一道材料选择题,解答时要理解张籍这句诗的意思。此诗句是说北方人躲避胡人到了南方,唐朝时还有许多南方人仍然使用晋朝时北方的语言。首先排除与本题无关的B项;唐朝以前人口的迁移大多是因为少数民族的内迁和北方的战乱,而不仅仅是害怕胡人,排除A项;诗句反映了经过很长的历史时期,北方人仍不能说当地的话,说明南北的语言融合不好,因此排除D项.答案:C2。下列有关我国古代四大经济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四大经济区是指山东、山西、江南和龙门碣石以北B.是司马迁根据汉代经济发展划分而成C。各经济区呈现出多样性和经济实力发展不平衡的特点D.山东、山西经济区始终是全国的经济重心所在解析:山东、山西经济区长期居于全国经济重心的地位,但中国经济重心到南宋时已转移到了南方。答案:D3。四大经济区中,属传统的畜牧业或半农半牧区的是()A.山东 B。山西 C.江南 D.龙门碣石以北解析:龙门碣石以北地区气候寒冷,土地贫瘠,是传统的畜牧业或半农半牧区。答案:D4。两汉时期江南经济落后于北方的原因是()①地势复杂不利于开发②统治残酷阻碍经济发展③人口稠密、资源贫乏④生产工具和技术落后A.①②③ B。①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解析:据所学内容分析可知,②③内容不符合历史史实。答案:B5.中国历史上三次人口南迁高潮出现的相同原因是()A。自然灾害 B.战乱频繁C。逃避兵役、徭役 D。逃避债务解析:中国历史上三次人口南迁高潮的原因都包括北方战乱频繁,南方相对稳,为规避战乱而南迁。答案:B6.我国古代江南地区得到开发始于()A。秦汉时期 B.魏晋南北朝时期C。隋唐时期 D。宋元时期解析:三国时期的孙吴已开始开发江南地区。答案:B7.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完成于()A。孙吴 B.东晋南朝C。中唐以后 D.南宋解析:南宋时,南方正式成为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答案:D8.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最主要的原因是()A.中原人口大量南迁 B。南方社会相对稳定C.统治阶级的倡导 D。自然环境优越解析:北民南迁,带来大量的劳力与技术,是促进经济重心南移的重要原因.答案:A9.阅读下图:西晋末年各民族分布与流民迁移示意图请回答:人口迁移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重要历史特征,根据上图指出这一时期我国人口迁移的两大趋势,分析原因并简评两大趋势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解析:注意地图中标注出来的两个迁移方向——中原人口主要是南迁;北方少数民族内迁。参考答案:一是中原人口南迁,主要原因是北方长期战乱,南方相对稳定;二是北方和西部少数民族内迁,主要原因是汉族先进文化和生产方式的吸引。中原人口南迁,加速了江南地区的开发,使江南经济逐步赶上北方;少数民族内迁,扩展了农耕生产方式,加速了北方少数民族的农耕化,有利于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民族迁移,促进了民族融合和南北经济的发展,为重建统一多民族的国家奠定了基础。10.阅读下列材料:中国古代人口地理分布变化表年代人口状况区域西汉(2年)唐(752年)南宋(1210年)明(1491年)总人口(千人)人口密度总人口(千人)人口密度总人口(千人)人口密度总人口(千人)人口密度黄河中下游地区3825642.82889832。34754153.22121730。4江淮地区787115.21213723。42365045.63927575.7请回答:(1)西汉时,我国人口主要集中在哪一地区?为什么?(2)从汉朝至唐朝,中国古代人口分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3)明朝时,我国人口分布最明显的变化是什么?为什么?解析:注意结合表格中的地区、时期及人口总数、密度等数字信息以及所学知识分析。参考答案:(1)黄河中下游地区。原因:当时中国的经济重心在北方,因而人口较多。(2)黄河中下游地区人口呈下降趋势,江淮地区人口呈上升趋势。原因: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战乱不断,人口大量南迁,使得南方经济在中唐以后逐渐超过北方。随着南方经济的发展,人口也得到较快增长。(3)明朝时,我国南方人口无论是总数还是密度都已经超过北方.原因:自南宋起,中国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加上中原人口三次大规模南迁,使得南方人口总数超过北方。走近高考11.下列材料中,表明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完成的是()A.“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B。“扬一益二”(扬州繁华居天下第一,益州则居第二)C。“苏湖熟,天下足”D.“买不尽松江布,收不尽魏塘纱”解析:经济重心南移完成,使南方经济对整个国家的影响加大,成为全国经济重心。A项说明南方的发展情况,影响仅是数郡,B项仅是商业的发展,D项是手工业发展,都不能充分说明江南经济在全国的地位。答案:C12。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农业迅速发展,其主要原因是()A。商品经济水平较高,起到推动作用B。北方人口南迁并带去先进生产技术C.江南越人开始从事农耕生产D.江南的气候、土壤对农业发展有利解析:A、C两项明显与史实不符.原因在于,东晋南朝的商品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只是相对于北方来说较活跃,这是阶段特征;C项的错误在于“开始”;B、D两项相比较,显然B项最符合题意,原因是D项所述的农业发展条件早已客观存在。答案:B13。(经典回放)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楚越之地,地广人(希)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不待贾(买卖)而足……无积聚而多贫。是故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史记·货殖列传》材料二(东晋建立后)百许年中,无风尘之警,区域之内,晏如也。……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丰收之年),则数郡忘饥。会上(会稽郡)带海傍湖,良畴亦数十万顷,膏腴之地,亩值一金……荆城(荆州)跨南楚之富,扬部(扬州)有全吴之沃,鱼盐杞梓之利,充仞八方,丝棉布帛之饶,覆衣天下。-—《宋书》材料三朝廷在故都(东京开封)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中又为东南根柢.语曰:“苏常熟,天下足。”-—《陆游集》材料四:朝代南方北方人口(户)占全国户口数比例人口(户)占全国户口数比例西汉247068519.8%998578580。2%唐代392041543。2%514852956。8%北宋1122476062.9%662429637.1%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南方经济状况如何?材料二、三、四反映南方经济有哪些发展?(2)上述材料反映我国古代经济发展出现了什么重大变化?(3)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是什么?解析:第(1)问要求分析从西汉至宋朝南方开发和经济发展的特征。做好此问的关键是从材料中撷取信息,然后运用这些信息去解决问题.此外,还要准确地概括、表述材料的内容,如材料四中要把数字信息转换成文字表述,准确地表述唐、宋时期南、北方人口对比的情况。第(2)问比较容易,通过四则材料的阐述及所学知识,即可得出正确结论。第(3)问要求分析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可以按照教材内容进行概括后回答。参考答案:(1)西汉时期,南方地广人稀,耕作方式落后,交换不发达。东晋时期,南方地广野丰,农业产量提高,工商业发展起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湖南省衡阳县第五中学2025届高三第一次诊断性考试试题物理试题试卷含解析
- 上海城建职业学院《特色文化传承》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潞安职业技术学院《有限元法基础》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泰州职业技术学院《针灸医籍》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北京地铁广告常规媒体介绍-刊例价
- 某方便面生产企业管理报表的优化与工作效率的精进
- 电压传感器考核试卷
- 环境污染治理中的公民参与考核试卷
- 矿产勘查项目管理考核试卷
- 文化艺术产业的创意人才培育与激励机制考核试卷
- 化工企业安全演练计划
- 小学创建“五好”学校关工委实施方案
- 一年级数学20以内三个数加减混合运算竞赛考核例题大全附答案
- 2025届河南省五市高三第一次联考生物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 2025年安徽九华山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招聘66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统编版2024~2025学年度六年级语文第二学期期中测试卷(有答案)
- 2025荆州学院辅导员考试题库
- 静配中心与临床科室沟通
- 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24修订版)
- SF_T 0097-2021 医疗损害司法鉴定指南_(高清版)
- 易学书籍大全291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