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东省揭阳市一中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2小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动画电影《长安三万里》引发更多关注的,不是剧情,也不是人物,而是影片中的48首唐诗。影片将国人耳熟能详的唐诗名篇巧妙融入叙事,为观众展开了一幅由唐诗浸染的绚丽画卷。诗歌不仅为电影成功引流,也为影片提供了不一样的质地,让人们看到了影视作品背后的“文学之美”。诗歌被称作“文学桂冠上的宝石”,最能体现“文学之美”。相较于小说、戏剧等文学体裁,诗歌更注重情感表达,更能彰显诗人的精神气质,同时也更容易激发读诗之人的情感共鸣。诗歌的语言表达还特别强调美感,古希腊人就将诗语称为“长了翅膀的语言”,那些经过诗人精心锤炼的诗语具有强大的艺术感染力。《将进酒》《燕歌行》《登鹳雀楼》《早发白帝城》……《长安三万里》中的几十首唐诗随着剧情的发展自然引出,与故事情节浑然一体,写就了盛唐的诗意与失意。当那一首首曼妙的唐诗从电影中“走出”,不仅激活了观众关于唐风诗韵的记忆,也为现代人叩开了一扇领略“文学之美”的大门。“荒荒油云,寥寥长风”的雄浑之美、“饮之太和,独鹤与飞”的冲淡之美、“采采流水,蓬蓬远春”的纤秾之美、“天风浪浪、海山苍苍”的豪放之美……单纯的影像可以带来视觉上的美感,而融入了唐诗的影像却带来关于美的想象,创造出穿越千年的壮丽诗境,这大概是独属于中国人的浪漫。古典诗词之美,既美在意象意境,也美在韵律情感。为提升作品的美感,像《长安三万里》一样借用古典诗词元素的作品还有很多。比如,电影《满城尽带黄金甲》的片尾曲《菊花台》,歌词使用了“菊花残”“花落人断肠”“北风乱”“影子剪不断”等大量中国古典诗词中的意象,旋律则巧妙借鉴了中国古典诗词晓畅和谐的韵律之美。由于古典诗词的美已经深深扎根于国人的审美集体无意识之中,所以无论是影视作品,还是音乐作品,融入古典诗词之美总能够使欣赏者陶醉。不仅是古典诗词,现代诗作品同样可以提升影视作品的品质。在电视剧《漫长的季节》中,诗歌《打个响指吧》曾多次出现,与剧情发展和人物塑造密切配合。更可贵的是,它充分发挥了诗歌在情感上的感染力,既像剧情的预言,又如令人难忘的回响,大大提升了剧集的艺术品位和思想深度。在《长安三万里》的结尾,高适说:“只要诗在,书在,长安就会在。”影片想告诉人们,长安的“形”遗落在历史的长河里,长安的“神”却已然永恒。对影视作品而言,华丽的特效、精彩的台词、曲折的故事,都可能随着时间的流逝渐渐被观众遗忘,但作品背后的“文学之美”却具有恒久的魅力。“文学之美”,不仅美在言为心声的真实,也不仅美在寄情于辞的畅达,更美在创造了艺术化的表达方式。比如,文学的一大优势是讲故事的能力十分强大,情节安排和人物塑造都是文学叙事的长项。与文学作品相比,影视作品在文本特性描述方面处于劣势。影视作品要想体现“文学之美”,需要在创作中借鉴文学的优势。《长安三万里》在叙事上采取了一种让观众作为旁观者的内聚焦视角,通过高适来讲述李白起伏的一生,进而来展现安史之乱前后唐王朝的兴衰,并捎带着勾画出王昌龄、岑参、王维、杜甫等人的命运轨迹。这些诗人的命运轨迹,共同编织出一首长安史诗。相较于大名鼎鼎的李白、杜甫,高适对于大多数人而言陌生而又“普通”,从高适的视角展开叙事,能够展现出凡人姿态,传递出高适作为“普通人”的情绪,这样容易拉近观众与历史和剧情的距离。呈现“文学之美”既要将文学性有机融入影视作品,又要在将文学语言转化成视听语言的过程中进行创新。文学也有自己的软肋,那就是文学的语言属于单一媒介,而且比较抽象。相较于文学,影视在再现具象事物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同时影视是更通俗的艺术形式,更容易被大众接受。挖掘“文学之美”、呈现“文学之美”,需要文学与影视双向奔赴,以文学涵养影视创作,以影视带动文学传播。在具体的影视创作中,既要将文学性有机融入作品,又要在将文学语言转化成视听语言的过程中进行创新。在这方面,动画因为有更强的虚构能力和创造自由,在呈现“文学之美”方面具有优势。比如,《长安三万里》以动画来呈现诗歌意象就是成功的尝试。在全媒介时代,为了扩大作品的影响力,也为了让作品中的“文学之美”得到广泛传播,很多文学作品的创作者,已开始有意识地将影视产品的衍生转化前置,在创作之初就考虑到影视艺术的特点,强化对影视叙事结构和镜头语言的运用。比如,《长安十二时辰》,将影视、动漫、游戏、文学等不同文化资源进行自由整合。正因如此,这些作品出版后迅速进行了影视化改编,作品背后的“文学之美”在此过程中实现了共振传播。中国文学不仅有诗词,也有小说、戏剧、散文等其他体裁;不仅有数量庞大的文学作品,也有丰富的文人形象和文学故事。随着全媒介时代的到来,影视作品可以用更灵活的形式、更多样化的手段,传播严肃文学的魅力,让“文学之美”以更轻松活泼的方式走近大众。(摘编自桂琳《影视作品背后的“文学之美”——由动画电影〈长安三万里〉热映谈起》)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长安三万里》中的几十首唐诗与故事情节浑然一体,为观众展开了一幅由唐诗浸染的绚丽画卷。B.充分发挥现代诗在情感上的感染力,注重其与剧情、人物的搭配,可以提升影视作品的品质。C.影视作品往往追求特效、台词、故事层面的完美,忽视了“文学之美”,但其实“文学之美”才能让它走得更远。D.《长安三万里》叙事上采用的内聚焦视角,展现了安史之乱前后唐王朝的兴衰和剧中人物的命运。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长安三万里》中的48首唐诗展现了“文学之美”,引发了更多关注,相对而言,电影的剧情和人物表现力较弱。B.文学和影视各有优势,文学善于情节安排和人物塑造,而影视更擅长再现具象事物,且艺术形式更通俗。C.如果作家能在创作之初就有意识地将影视艺术的特点整合进文学作品,就更有利于“文学之美”的广泛传播。D.乘着全媒介时代的东风,严肃文学可以借助影视作品更灵活的形式、更多样化的手段将自身传播给大众。3.下列选项,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文中画线句观点的一项是()A.《中国古诗词动漫》充分发挥动画强大的虚构能力,将诗歌意象和历史故事结合起来,产生了较好的艺术效果。B.《中国奇谭》通过动画手段将中国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生动地呈现在观众面前,彰显了传统文化韵味和文艺美学精神。C.张爱玲《金锁记》被改编成了舞台剧,较之原著,人物对比鲜明,并且更为严格地按照时间顺序展开,观众能够更好地接受剧情。D.《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黑猫警长》动画片均由儿童文学改编而来,借助动画的形式,再结合既搞笑又温馨的文学精彩内容,让观众在笑和泪中得到了启发。4.《长安三万里》引发关注,诗歌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什么?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芦花荡孙犁夜晚,敌人从炮楼的小窗子里,呆望着这阴森黑暗的大苇塘,天空的星星也像浸在水里。到这样的深夜,苇塘里才有水鸟飞动和唱歌的声音,白天它们是紧紧藏到窝里躲避炮火去了。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钻,目标好像就是天上。敌人监视着苇塘。他们提防有人给苇塘里的人送来柴米。可是假如是月明风清的夜晚,人们的眼再尖利一些,就可以看见有一只小船从苇塘里撑出来,在淀里,像一片苇叶,奔着东南去了。半夜以后,小船又飘回来,船舱里装满了柴米油盐,有时还带来一两个从远方赶来的干部。撑船的是一个将近六十岁的老头子。老头子只穿一条蓝色的破旧短裤,站在船尾巴上,手里拿着一根竹篙。老头子浑身没有多少肉,干瘦得像老了的鱼鹰。可是那晒得干黑的脸,短短的花白胡子却特别精神,那一对深陷的眼睛却特别明亮。老头子每天夜里在水淀出入,他的工作范围广得很:里外交通,运输粮草,护送干部;而且不带一枝枪。他对苇塘里的负责同志说:你什么也靠给我,我什么也靠给水上的能耐,一切保险。老头子过于自信和自尊。每天夜里,在敌人紧紧封锁的水面上,就像一个没事人,他按照早出晚归捕鱼撒网那股悠闲的心情撑着船,编算着使自己高兴也使别人高兴的事情。因为他,敌人的愿望就没有达到。一天夜里,老头子从东边很远的地方回来。弯弯下垂的月亮,浮在水一样的天上。老头子载了两个女孩子回来。老头子很喜欢这两个孩子:大的叫大菱,小的叫二菱。把她们接上船,老头子就叫她们睡一觉,他说:什么事也没有了,安心睡一觉吧,到苇塘里,咱们还有大米和鱼吃。眼前的环境好像是一个梦。在敌人的炮火里打滚,在高粱地里淋着雨过夜,一晚上不知道要过几条汽车路,爬几道沟。发高烧和打寒噤的时候,孩子们也没停下来。一心想:找队伍去呀,找到队伍就好了!这是冀中区的女孩子们,大的不过十五,小的才十三。她们在家乡的道路上行军,眼望着天边的北斗。她们看着初夏的小麦黄梢,看着中秋的高粱晒米。雁在她们的头顶往南飞去,不久又向北飞来。她们长大成人了。小女孩子趴在船边,用两只小手淘着水玩。大些的轻声吆喝她:“看你,这时洗脸干什么?什么时候啊,还这么爱干净!”老头子说:“不怕,洗一洗吧,多么俊的一个孩子呀!”远远有一片阴惨的黄色的光,突然一转就转到她们的船上来。女孩子正在拧着水淋淋的头发,叫了一声。老头子说:“不怕,小火轮上的探照灯,它照不见我们。”他蹲下去,撑着船往北绕一绕。黄色的光仍然向四下里探照,一下照在水面上,一下又照到远处的树林里去了。老头子小声说:“不要说话,要过封锁线了!”老头子叫了一声“趴下”,一抽身就跳进水里去,踏着水用两手推着小船前进。子弹吱吱地在她们的船边钻到水里去,有的一见水就爆炸了。那小的觉得有一股热热的东西流到自己脸上来,连忙爬起来,把大的抱在自己怀里,带着哭声向老头子喊:“她挂花了!”“谁?”老头子的身体往上蹿了一蹿,随着,那小船很厉害地仄歪了一下。老头子觉得自己的手脚顿时失去了力量,他用手扒着船尾,跟着浮了几步,才又拼命地往前推了一把。他们已经离苇塘很近。老头子爬到船上去,他觉得两只老眼有些昏花。可是他到底用篙拨开外面一层芦苇,找到了那窄窄的入口。一钻进苇塘,他就放下篙,扶起那大女孩子的头。大女孩子微微睁了一下眼,吃力地说:“我不要紧。快把我们送进苇塘里去吧!”老头子站起来,拾起篙,撑了一下。那小船转弯抹角钻入了苇塘的深处。他叫着大菱说:“他们打伤了你,流了这么多血,等明天我叫他们十个人流血!”两个孩子全没有答言,他说:“你们不信我的话,我也不和你们说。谁叫我丢人现眼,打牙跌嘴呢!可是,等到天明,你们看吧!”小女孩子说:“你这么大年纪了,还能打仗?”老头子狠狠地说:“为什么不能?我打他们不用枪,那不是我的本事。明天来看吧!二菱,明天你跟我来看吧,有热闹哩!”第二天,中午的时候,非常闷热。一轮红日当天,水面上浮着一层烟气。鬼子们又偷偷地爬下来洗澡了。十几个鬼子在水里泅着,水淀里没有一个人影,从荷花淀里却撑出一只小船来。一个干瘦的老头子,只穿一条破短裤,站在船尾巴上,有一篙没一篙地撑着,两只手却忙着剥那又肥又大的莲蓬,一个一个投进嘴里去。他的船头上放着那样大的一捆莲蓬,是刚从荷花淀里摘下来的。不到白洋淀,哪里去吃这样新鲜的东西?来到白洋淀上几天了,鬼子们也还是望着荷花淀瞪眼。他们冲着那小船吆喝,叫他过来。老头子向他们看了一眼,就又低下头去。还是有一篙没一篙地撑着船,剥着莲蓬。船却慢慢地冲着这里来了。小船离鬼子还有一箭之地,好像老头子才看出洗澡的是鬼子,只一篙,小船溜溜转了一个圆圈,又回去了。鬼子们拍打着水追过去,老头子张皇失措,船却走不动,鬼子紧紧追上了他。眼前是几根埋在水里的枯木桩子,也许人们忘记这是为什么埋的了。这里的水却是镜子一样平,蓝天一般清,拉长的水草在水底轻轻地浮动。鬼子们追上来,看看就扒上了船。老头子又是一篙,小船旋风一样绕着鬼子们转,莲蓬的清香,在他们的鼻子尖上扫过。鬼子们像是玩着捉迷藏,乱转着身子,抓上抓下。一个鬼子尖叫了一声,就蹲到水里去。他被什么东西狠狠咬了一口,是一只锋利的钩子穿透了他的大腿。别的鬼子吃惊地往四下里一散,每个人的腿肚子也就挂上了钩。他们挣扎着,想摆脱那毒蛇一样的钩子。那替女孩子报仇的钩子却全找到腿上来,有的两个,有的三个。鬼子们痛得鬼叫,可是再也不敢动弹了。老头子把船一撑来到他们的身边,举起篙来砸着鬼子们的脑袋,像敲打顽固的老玉米一样。他狠狠地敲打,向着苇塘望了一眼。在那里,鲜嫩的芦花,一片展开的紫色的丝绒,正在迎风飘撒。在那苇塘的边缘,芦花下面,有一个女孩子,她用密密的苇叶遮掩着身子,看着这场英雄的行为。1945年8月于延安(有删改)5.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钻”写苇子旺盛的生命力,烘托出白洋淀人民在残酷战争中顽强生存的姿态。B.驾驶小船离鬼子还有一箭之地时,老头子才看出洗澡是鬼子,面对鬼子追赶他显出张皇失措的样子。C.“老头子又是一篙,小船旋风一样绕着鬼子们转”表现了在白洋淀土生土长的老头子驾船技术的高超。D.“那替女孩子报仇的钩子却全找到腿上来”一句中的“找”字用语新奇,写出老头子设计陷阱的巧妙。6.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开篇环境描写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渲染了水乡宁谧沉静的氛围,与后文鬼子扫射、大菱受伤的紧张画面形成鲜明对比。B.这篇小说和《百合花》一样,虽然以战争为题材,但是淡化了战争的残酷,文中的景物描写舒缓了小说的叙事节奏。C.小说结尾“芦花下面,有一个女孩子,她用密密的苇叶遮掩着身子,看着这场英雄的行为”,与前文“二菱,明天你跟我来看吧”形成呼应。D.小说叙述详略得当,注重留白,如详写老头子引鬼子上钩,不写他如何掌握鬼子活动规律及布置钩子的情况,增添了作品的传奇色彩。7.孙犁谈及创作时说:“善良的东西,美好的东西,能达到一种极致。在一定的时代、一定的环境中可以达到顶点。我经历了美好的极致,那就是抗日战争。”请结合课文《荷花淀》,简要分析小说中的“善良”和“美好”。二、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1小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郭崇韬,代州雁门人也。为人明敏,能应对,以材干见称。庄宗为晋王,崇韬为中门使,甚见亲信。庄宗军朝城,段凝军临河。闻梁方召诸镇兵欲大举,庄宗患之,召崇韬问计,崇韬曰:“陛下兴兵仗,已十余年矣。况今大号已建,自河以北,人皆引首以望成功而思休息。今得一郓州,不能守而弃之,虽欲指河为界,谁为陛下守之?愿陛下分兵守魏,固杨刘,而自郓长驱捣其巢穴,不出半月,天下定矣!”庄宗大喜曰:“此大丈夫之事也!”即日下令军中归其家属于魏夜渡杨刘从郓州入袭汴。八日而灭梁。庄宗与诸将以兵取天下,而崇韬未尝居战阵,徒以谋议居佐命第一之功。崇韬素廉,自从入洛,始受四方赂遗,故人子弟或以为言,崇韬曰:“吾位兼将相,禄赐巨万,岂少此邪?今藩镇诸侯,多梁旧将,今一切拒之,岂无反侧?且藏于私家,何异公帑?”明年天子有事南郊及悉献其所藏以佐赏给。同光三年夏,大水害民田,民多流死。庄宗患宫中暑湿不可居,思得高楼避暑,乃遣宫苑使王允平营之。宦官曰:“郭崇韬眉头不伸,常为租庸惜财用,陛下虽欲有作,其可得乎?”庄宗乃使人问崇韬曰:“昔吾与梁对垒于河上,虽祁寒盛署,被甲跨马,不以为劳。今居深宫,荫广厦,不胜其热,何也?”崇韬对曰:“陛下昔以天下为心,今以一身为意,艰难逸豫,为虑不同,其势自然也。愿陛下无忘创业之难,常如河上,则可使繁暑坐变清凉。”庄宗默然。终遣允平起楼,崇韬果切谏。宦官曰:“崇韬之第,无异皇居,安知陛下之热!”由是谗间愈入。当崇韬用事,自宰相豆卢革、韦悦等皆倾附之,以其姓郭,因以为子仪之后,崇韬遂以为然。其伐蜀也,过子仪墓,下马号恸而去,闻者颇以为笑。然崇韬尽忠国家,有大略,可谓有志矣!(节选自欧阳修《新五代史》,有删改)8.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即日下令A军中B归C其家属D于魏E夜渡F杨刘G从郓州H入袭汴。9.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甚见亲信”与“终必不蒙见察”(《答司马谏议书》)两句中的“见”字含义不同。B.“崇韬素廉”与“单于闻陵与子卿素厚”(《苏武传》)两句中的“素”字含义相同。C.“艰难逸豫”与“逸豫可以亡身”(《五代史伶官传序》)两句中的“逸豫”含义相同。D.“当崇韬用事”与“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屈原列传》)两句中的“用事”含义相同。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正确的一项是()A.在面临梁计划对唐采取大规模军事行动之际,庄宗采纳了郭崇韬建议,从郓州长驱直入,最后取得了胜利。B.郭崇韬在洛阳开始接受各方贿赂,在听取朋友子弟的意见后,才在第二年天子祭天时贡献出所收藏的财物。C.庄宗打算修建宫殿避暑就派人征求郭崇韬意见,郭崇韬劝谏君王要以天下为己任,不要忘记创业时的艰难。D.郭崇韬权倾朝野的时候,有些钻营小人千方百计地巴结他,因为他姓郭,就说他是郭子仪的后代,郭崇韬也认为确实如此。11.把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昔吾与梁对垒于河上,虽祁寒盛暑,被甲跨马,不以为劳。(2)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12.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概括郭崇韬“有大略”的表现。三、古代诗歌阅读(本大题共1小题)阅读下面的两首诗,完成各题。书愤陆游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病起书怀[1]陆游病骨支离纱帽宽,孤臣万里客江干。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天地神灵扶庙社,京华[2]父老望和銮。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注释:【1】淳熙三年(1176)诗人被免去参议官后写下此诗。【2】京华:京城,这里指旧京开封及广大被金人侵占的地区。13.下列对诗句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书愤》的首联表达诗人早年有收复中原的豪情壮志。B.《书愤》的颈联蕴含诗人年岁已老而壮志难酬的悲愤。C.《病起书怀》的首联描述了诗人形销骨立的病客形象。D.《病起书怀》的颈联表现南宋的百姓也盼望收复北方。14.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正确的一项是()A.《书愤》从诗人回忆“早岁”的豪迈气概写到而今“衰鬓已先斑”,时间跨度大。B.《病起书怀》从诗人衰病远谪写到夜读《出师表》,融入了诸葛亮的感慨与联想。C.《书愤》的颔联用工稳的对仗,表述了诗人早年游赏祖国北方和南方山河的经历。D.《病起书怀》的颔联表情达意含蓄委婉,流露出了诗人的忧国之情与坚定的信念。15.这两首诗的尾联都化用了《出师表》的典故,但借以表达的意思和情感均有不同;请简要分析。四、名篇名句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高适的《燕歌行》中“,”两句写士兵们与敌人短兵相接,浴血奋战,视死如归,有力地讽刺了轻视边衅、冒进贪功的汉将。(2)某同学在学习上自恃聪明,不肯用功,常常犯一些低级错误,又沉迷网络,喜欢熬夜“刷”手机,你不妨用《五代史伶官传序》中“,”两句来对他做友情提醒。(3)《李凭箜篌引》中运用浪漫主义的手法描写宁静的仙境,衬托出乐声投射在人们心中的感受,且与《琵琶行》“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4)往事不堪回首,纵回首已是惘然,这是人类共同的情感。李商隐在《锦瑟》中表达这种感受的句子是:“,。”(5)陆游《书愤》中,“,”两句借用檀道济的典故,在今昔对比中强烈地抒发了岁月蹉跎、壮志难酬的愤懑。五、文言小题(本大题共5小题)17.下列选项中,文言句式不同类的一组是(
)A.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苏武传》)无恻隐之心,非人也
(《孟子》)B.为天下笑者,何也
(《过秦论》)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屈原列传》)C.子卿不欲降,何以过陵
(《苏武传》)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
(《苏武传》)D.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老子》)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伶官传序》)18.下列各项中加点词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B.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C.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D.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19.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陶朱:春秋时越国范蠡,帮越王勾践灭吴后,离开越国到陶,自称“陶朱公”。因善于做生意而致富,后人常以“陶朱”为富人的代称。B.忽微:极小的事。忽,一寸的一万分之一。微,一寸的百万分之一。C.合从:指六国联合抗秦的策略,从,同“纵”。与之相对的是“连衡”,指秦国分别同六国结盟,离间他们,从而各个击破的策略,也作“连横”。D.八州:充州、冀州、青州、徐州、豫州、荆州、扬州、梁州。古时天下分九州,秦居雍州,六国分居其他八州。九州常用来代指“中国”。20.下列句子中“假”的意义与“武与副中郎将张胜及假吏常惠等募士斥候百余人俱”中“假”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乃相与共立羽为假上将军B.每假借于藏书之家C.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D.愿大王少假借之21.下列句子“就”的意义与“草创未就,会遭此祸”中“就”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 B.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C.金就砺则利 D.一挥而就;一蹴而就六、语言文字运用(本大题共1小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冬眠过后,种子渐渐“苏醒”。此刻,农人用无比温柔的眼神,一遍又一遍抚摸种子,心中充满着新一年的美好憧憬。浸泡,发酵,出芽,翻土,下田……那时候最多的种子莫过于稻谷。父亲先撸起一把谷种,放在手心掂了又掂,用鼻子嗅了又嗅,瞪大眼睛看了又看,观察谷粒大小和成色,试图找出当中那些外表虚浮的“另类”,再一粒粒分开,从未感到半点麻烦,也不觉得累。播撒之后,种子就要历经春夏秋冬的涅槃重生,印证着自然万物周而复始、生生不息的古老谚语。其实,每个人又何尝不是一颗种子,在生命的赓续中心怀梦想,向阳而生。从某种意义上讲,①种子的历史就是人类的进化。②放在乡下,种子的多少和优劣,往往决定了农户或家族的兴盛。③留下最好的种子,才能收获最好的果实。④如今,农业现代化程度越来越高,⑤但种出来的东西大多不能留作种子。⑥都说“种子是农业的芯片”,⑦看来,打好种业翻身仗,⑧我们这代人义不容辞。⑨而这使命也如同一颗种子,看似微小,⑩却能在长大以后结出美味的果,开出绚丽的花。22.下列句子中的引号与原文画波浪线句中的引号,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修辞立其诚”,是《易传·文言》的一句话。B.自以为是,老子天下第一,“钦差大臣”满天飞。C.“真”和“善”是人类美好的品格,也是哲学领域探讨的重要话题。D.包身工是顺从地替带工赚钱的“机器”。23.文中第二段有三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七、作文(本大题共1小题)2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我国开始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模式,这是前无古人的伟大创新,邓小平同志明确指出“可以错”,但“要坚决地试”。创新是对未知的探索,试错是创新的必由之路,然而在创新的过程中,试错是越多就越好吗?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和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参考答案【答案】1.C2.A3.C4.①诗歌更注重情感表达,更能彰显诗人的精神气质,更容易激发观众的情感共鸣。②古典诗词的意境和韵律情感之美已深深扎根于国人的审美集体无意识之中,能够使欣赏者陶醉。【答案】5.B6.A7.①女性的善良和精神之美。无论是大菱、二菱,还是《荷花淀》中“水生嫂”们,在作者笔下均单纯、美丽,贤惠、识大体,是“美”的化身,且都是抗日的战士。②抗日根据地军民的善良与美。文中对老头子肖像、动作、心理等描写,表现了老头子老当益壮,充满活力的美;而“水生”们对家人的爱、勇敢与信心,也是善良和美的象征。③充满诗情画意的环境描写,让战斗场面洋溢着智慧与力量的美。优美的自然环境与人物成长的心理轨迹自然融合,精神上充满了革命的乐观主义,共同构成了一种诗意的美好生活。【答案】8.BEG9.A10.A11.(1)过去我和梁军在黄河边对峙,即使是寒冬盛夏,穿着铠甲骑在马上,都不觉得劳苦。(2)砍下树木作武器,举起竹竿当旗帜,天下豪杰像云一样聚集,回声似的应和他,许多人都背着粮食,如影随形地跟着。12.①面对梁王大举进攻,庄宗对这种情况非常担忧,郭崇韬给庄宗献计献策。②郭崇韬进入洛阳之后,为了防止那些藩镇诸侯叛乱,接受他们的贿赂。③郭崇韬劝谏庄宗要以天下为己任,不能只为自己一人作打算。参考译文:郭崇韬,是代州雁门人。为人处世明达敏捷,善于交际应对,因为有才干被人们称道。庄宗李存勖作晋王时,郭崇韬担任中门使,十分被李存勖亲近信赖。晋王的军队驻扎在朝城,段凝的军队驻扎在临河。听说梁王正要召集各镇的军队想要大举进攻,庄宗对这种情况非常担忧,召见郭崇韬问计策,郭崇韬说:“陛下您兴兵打仗已经十多年了,何况现在国号已建立,从黄河以北,人人都翘首盼望您成就大业,同时渴望休养生息。现在夺得一个郓州,就不能守住而放弃它,虽然想划河为界,谁来为陛下把守边界?希望陛下分出兵力据守魏州,固防杨刘,而从郓州长驱直捣梁的巢穴,不用半月,天下可定!”唐庄宗大喜说:“这真是大丈夫的事业啊!”唐庄宗(于是)当天下令军中,把他们的家属安顿到魏州,(唐军)夜里就从杨刘渡过黄河,从郓州进入(梁地)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2冬奥知识课件
- 2023年销售部工作总结与明年计划汇报
- 创意设计概述
- 中班冬季班本课程
- 儿童拇指骨折护理常规
- 诚信教育主题
-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一课一练-3.1圆柱人教新版含答案
-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4.3比例的应用练习卷含答案
- 茂名市信宜市2025年数学三下期末达标检测试题含解析
- 四川邻水实验学校2025届高三下学期四月调研测试英语试题含解析
- 城区建筑垃圾处理资源再利用设备采购 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2025年开封大学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题库含答案
- 第11课《山地回忆》教学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 全国川教版信息技术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2节《制作文创作品》教学设计设计
- DG-TG08-12-2024 普通中小学建设标准
- 建筑工程材料采购管理职责
- 实时数字孪生数据同步技术-深度研究
- Unit 4 History and traditions Project 说课稿 -2024-2025学年高中英语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 【道法】历久弥新的思想理念课件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 【培训课件】DOE培训
- 一例有机磷农药中毒个案护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