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课时外力作用学习目标1.通过搜集相关资料,了解不同区域的营造地表形态的外力作用的差异。2.举例说明风化、侵蚀、搬运和堆积等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解释各种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的成因。知识点一外力作用1.能量来源:地球外部,主要是太阳辐射能。2.表现形式作用方式具体表现影响风化作用在温度、水、大气、生物等因素的作用下,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岩石发生破碎崩解、化学分解和生物分解等。有物理风化和化学风化两种基本类型使岩石崩解破碎,产生松散物质侵蚀作用流水、波浪、风、冰川等外力对地表进行破坏形成侵蚀地貌搬运作用风化或侵蚀的产物,在流水、波浪、风、冰川等外力的作用下,被搬运离开原来的位置堆积作用随着流速降低、风力减小或者冰川融化等,被搬运的物质逐渐沉积下来形成堆积地貌3.地区差异在不同的地区,水热组合状况不同,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外力及其作用的方式、强度等存在差异,从而形成具有不同特征的地表形态。地区外力作用地貌降水充沛的热带、温带地区以流水作用为主流水地貌发育干旱地区风力作用强劲风沙地貌广布4.对地表形态的影响(1)侵蚀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作用对地貌的影响分布地区风力侵蚀形成风蚀洼地、风蚀柱、风蚀蘑菇等地表形态干旱地区流水侵蚀侵蚀使谷底、河床加深加宽,形成“V”形谷,使坡面破碎,形成沟壑纵横的地表形态河流流经的高原、山地溶蚀形成溶洞及钟乳石、石笋、石柱等河流流经的中低纬度的可溶性岩石地区冰川侵蚀形成冰斗、角峰、“U”形谷有冰川分布的高山和高纬度地区海浪侵蚀形成海蚀地貌滨海地带(2)搬运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作用对地貌的影响分布地区风力搬运“飞沙走石”在干旱、半干旱地区以及海滨区作用强烈流水搬运“泥沙俱下”在湿润、半湿润地区作用明显冰川搬运物质迁移冰川活动地区海浪搬运物质迁移滨海地带(3)堆积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作用对地貌的影响分布地区冰川堆积堆积物颗粒大小不分,杂乱堆积,形成冰碛地貌有冰川分布的高山地区和高纬度地区流水堆积形成冲积扇、三角洲、冲积平原堆积物颗粒大的先堆积,颗粒小的后堆积,具有分选性山口和河流的中下游风力堆积形成沙丘(静止沙丘、移动沙丘)和黄土堆积干燥内陆及邻近地区海浪堆积形成沙滩等海岸地貌滨海地带5.作用与特点(1)不同地区主要外力及其作用的方式、强度等存在差异,从而形成具有不同特征的地表形态。(2)外力作用总的趋势是使地表起伏状况趋于平缓。不同外力作用的空间分布及相应地貌类型的分析方法(1)根据不同地域的主导性外力作用不同分析①干旱、半干旱地区以风力作用为主,多风力侵蚀地貌和风力堆积地貌。②湿润、半湿润地区流水作用显著,多流水侵蚀地貌和流水堆积地貌。③高山地区多冰川作用,多角峰、冰斗、“U”形谷、冰碛丘陵等地貌。④沿海地区多海浪作用,常见海蚀柱、海蚀崖和沙滩等地貌。(2)根据同一种外力作用在不同区域形成的地貌不同分析①流水作用:上游侵蚀,中游搬运,下游堆积。因此,上游为高山峡谷,中游河道变宽,下游为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冲积岛等,如下图所示:②冰川作用:高山上部侵蚀——冰斗、角峰等;山下堆积——冰碛丘陵、冰碛湖等。③风力作用:在风的源地附近,以侵蚀作用为主,形成风蚀蘑菇、风蚀城堡等;在风力搬运途中,风力减弱会形成沙丘、黄土堆积等地貌。[情境]开车进入玉门关西的“魔鬼城”,突遇沙尘暴,“魔鬼城”瞬间变成了“硝烟弥漫”的战场,阵阵妖风呼啸而来,地面上飞沙走石,空中沙尘蔽日,成群结队的沙砾横着“扫射”过来,感觉就像中了“埋伏”,而敌人的火力是一排排“喷砂枪”,打得我们几乎睁不开眼……[探究](1)“魔鬼城”所在地区的气候特征是什么?(2)“魔鬼城”的形成体现了什么外力作用?分布有何规律?(3)沙尘暴体现的是何种外力作用?提示(1)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干旱、降水少,昼夜温差大。(2)风力侵蚀作用。多分布于气候干旱、风力强劲的地区。(3)风力的搬运作用。地质作用包括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会产生重大影响。读黄土高原和狮身人面像图,完成(1)~(2)题。(1)“千沟万壑、支离破碎”是黄土高原现今地表形态的典型写照,其成因主要是()A.风力侵蚀 B.风化作用C.流水侵蚀 D.冰川侵蚀(2)矗立在尼罗河畔的埃及狮身人面像缺损严重,其主要原因可能是()A.雨水侵蚀作用 B.风化和风蚀作用C.喀斯特作用 D.海蚀作用答案(1)C(2)B解析第(1)题,黄土高原是由风力堆积形成的;“千沟万壑、支离破碎”是由于流水的侵蚀。第(2)题,埃及是热带沙漠气候,干燥少雨,昼夜温差大,风化作用和风力作用强;狮身人面像缺损是风力侵蚀和物理风化作用造成的。知识点二冰川作用1.冰川(1)概念:极地或高山地区多年存在并沿地面缓慢运动的天然冰体。(2)类型及分布划分依据类型特征分布冰川的形态和规模大陆冰川面积大冰层厚南极洲和格陵兰岛山岳冰川面积小中低纬度高海拔地区的高山上2.冰川作用与冰川地貌(1)冰川作用:冰川对地球表面的侵蚀、搬运和堆积作用。(2)冰川地貌:①概念:冰川作用导致地表形态变化所形成的地貌。②类型:主要有冰斗、冰川槽谷(“U”形谷)、角峰和刃脊等。此外,还有冰蚀湖、峡湾等地貌。[情境]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是欧洲最大的半岛,形成于1亿多年前。第四纪冰期时,斯堪的纳维亚大冰盖面积达660万平方千米,厚度3000米,向南覆盖到48°N的广大欧洲地区,古冰川作用显著。距今12000~8000年时,冰川消退,波罗的海形成。下图示意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位置和地形。[探究]从冰川作用的角度,推测第四纪以来波罗的海的形成过程。提示第四纪时冰川覆盖,受冰川侵蚀形成低地;冰川消退,低地(海盆)出露;海水进入,形成海洋。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洲的约塞米蒂国家公园地处内华达山脉西麓,其标志性的“U”形峡谷(下图)形成于距今约1万年前的第四纪冰盛期。据此完成(1)~(2)题。(1)该公园内“U”形峡谷的形成源自()A.海水作用 B.冰川作用C.流水作用 D.风力作用(2)该公园内与“U”形峡谷相伴生的地貌景观可能还有()A.溶洞、峰林 B.沙丘、风蚀柱C.冰斗、刃脊 D.海滩、海蚀崖答案(1)B(2)C解析第(1)题,其标志性的“U”形峡谷形成于距今约1万年前的第四纪冰盛期,表明其形成主要受冰川侵蚀作用。第(2)题,结合上题分析可知,其形成受冰川侵蚀影响,冰斗、刃脊等也是典型的冰川地貌,C正确。溶洞、峰林多是流水溶蚀形成,沙丘、风蚀柱受风力作用形成,海滩、海蚀崖受海水作用形成。课后质量评估【素养达标】下图是在我国某地区拍摄的一幅景观图。读图,完成1~2题。1.形成该地貌的外力作用是()A.流水侵蚀 B.流水堆积C.风力侵蚀 D.风力堆积答案D解析由图可知,该地貌为新月形沙丘,属于风力堆积地貌。2.该地貌主要分布于我国()A.东南丘陵 B.华北平原C.塔里木盆地 D.黄土高原答案C解析新月形沙丘主要分布在我国干旱地区。东南丘陵属于湿润地区,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属于半湿润地区。外力通过风化、侵蚀作用不断地对地表进行破坏,并把风化、侵蚀的产物搬运并堆积起来,总的趋势是使地表起伏状况趋于平缓。据此完成3~4题。3.下列选项与图中①②最符合的是()A.风化作用、外力搬运B.风化作用、内力塑造C.侵蚀作用、人类活动D.侵蚀作用、外力搬运答案A解析在温度、水、大气、生物等因素的作用下,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岩石发生破碎崩解、化学分解和生物分解等,这一过程叫作风化作用。风化或侵蚀的产物,在流水、波浪、风、冰川等外力的作用下,被搬运离开原来的位置,这属于外力作用中的搬运作用。4.“水滴石穿”描述的外力作用是()A.风化作用 B.侵蚀作用C.沉积作用 D.搬运作用答案B解析“水滴石穿”描述的是流水侵蚀作用。下图中,岩石缝隙中充满了水(固态或液态),箭头表示岩石的位移方向。据此完成5~6题。5.引起图示岩石变化的主要作用是()A.外力作用 B.内力作用C.变质作用 D.海陆变迁答案A解析图中反映的是由水的冻融作用引起的岩石破碎,故引起图示岩石变化的主要外力作用是风化作用。6.引起图示岩石变化的主要因素可能是()A.流水 B.风力C.温度 D.生物答案C解析受温度变化的影响,岩缝中的水在固态和液态之间转化,造成岩石不断崩解、破碎。表碛位于冰川表面,是由冰川在运动过程中挟带和搬运的碎屑构成的堆积体。与裸冰或雪相比,表碛覆盖层由于反射率、颗粒大小、颜色等物理性质的差异,具有独特的热力过程,导致其下覆冰川冰的消融过程不同。下图为“我国青藏高原东南部海螺沟冰川区表碛厚度实测数据与表碛热阻系数(对热量传导的阻碍能力)对比图”。读图,完成7~8题。7.下列正确表示表碛形成过程的是()A.冰雪融化—冰川侵蚀—冰川搬运B.冰川侵蚀—冰川搬运—冰川堆积C.冰川搬运—冰川侵蚀—冰雪融化D.冰川侵蚀—冰雪融化—冰川搬运答案B解析从材料信息可知,表碛是由冰川在运动过程中挟带和搬运的碎屑物构成的堆积体。冰川在移动过程中侵蚀(刨蚀)产生大量碎屑物质,然后不断搬运至低处,这些碎屑物质随着冰川的消融逐渐堆积在原地形成。故表碛形成过程是冰川侵蚀-搬运-堆积。8.造成表碛热阻系数差异的根本因素是()A.海拔高度 B.光照强度C.冰川厚度 D.表碛厚度答案D解析根据图中信息可以看出,表碛厚度大致与表碛热阻系数呈正相关,随着表碛厚度的增大,表碛热阻系数也相对较高。由此可以推断影响表碛热阻系数的根本因素是表碛厚度,其他几个选项无法从材料中推断。【素养提升】(2023·河北衡水中学检测)2022年10月3日凌晨,位于青岛市石老人国家旅游度假区,距海岸百米处、高约17米的“石老人”上半部分突然坍塌。一夜被风雨损毁,青岛地标之一石老人,“头”和“胳膊”无影无踪。根据图文资料,完成9~10题。9.“石老人”地貌类型为()A.海蚀拱桥 B.海蚀柱C.风蚀蘑菇 D.石笋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石老人”位于青岛近海地区,根据图示信息可知,“石老人”孤立地矗立在海水之中,为海蚀柱地貌,B正确;海蚀拱桥与其他岩体相连,不符合,A错误;“石老人”为海浪侵蚀地貌,风蚀蘑菇为风力侵蚀地貌,石笋为喀斯特地貌,C、D错误。10.据此推断()A.这类地貌常见于泥质海岸B.“石老人”是雨水冲刷岩石形成的C.“石老人”的岩性较周围岩石更软D.“石老人”坍塌的主因是常年的风化及海水的侵蚀答案D解析海蚀柱为海浪侵蚀石质海岸形成的,泥质海岸主要以海浪堆积地貌为主,A错误;“石老人”是海浪冲刷侵蚀掉周围的岩石形成的,其岩性较周围岩石硬,B、C错误;由于常年的风化和海水侵蚀,导致“石老人”变得脆弱,最终出现了坍塌现象,D正确。北京市某中学利用假期时间到甲地开展课外实践活动,途经一处石林景观,该石林为花岗岩岩体,经地壳运动和外力作用共同塑造,平地而起,形态各异,岩石多具有水平纹理。随后同学们查找资料,发现自然界里有些区域地表被外力雕琢,没有树木,却也成林。下图为我国四个不同区域的“非木之林”景观。读图,完成11~12题。11.甲地()A.位于半干旱地区,温差大,物理风化作用强B.位于地势第一级阶梯,气温低,冻融风化显著C.气候湿润,森林分布广,生物风化作用突出D.人口稠密,酸雨危害大,化学风化作用明显答案A解析由材料可知,甲地石林为花岗岩岩体,经地壳运动和外力作用共同塑造,平地而起,形态各异,且甲地位于内蒙古东部,属于半干旱地区,温差大,物理风化作用强。甲地位于第二级阶梯;内蒙古地区地广人稀,降水少,酸雨危害小。12.关于图中“非木之林”表述正确的是()A.甲地“石林”岩石多具有水平纹理,主要是流水沉积作用形成的B.乙地“土林”呈垄、槽相间分布,其延伸方向与当地盛行风向垂直C.丙地“冰林”晶莹剔透,近年消融速度加快与全球气候变暖密切相关D.丁地“石林”高耸陡峭,错落有致,主要是地壳垂直运动导致的答案C解析甲地“石林”岩石为花岗岩,多具有水平纹理,主要是岩浆侵入后冷凝形成的;乙地“土林”呈垄、槽相间分布,其延伸方向与当地盛行风向一致;丙地“冰林”晶莹剔透,近年消融速度加快与全球气候变暖相关;丁地“石林”高耸陡峭,错落有致,主要由流水侵蚀、溶蚀形成。我国太行山东侧发育有嶂石岩地貌。图甲是“某处嶂石岩景观的素描图”,呈现出自上而下呈三级阶梯状的陡崖,其形成过程如图乙中的①~④所示(图例Ⅰ~Ⅳ分别代表不同岩层)。读图,完成13~14题。13.图例所示岩层中,岩性最松软的是()A.Ⅰ B.ⅡC.Ⅲ D.Ⅳ答案C解析读图可知,岩层Ⅲ最先遭受侵蚀,说明Ⅲ岩性最松软。14.该处三级陡崖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A.流水侵蚀 B.风力侵蚀C.地壳抬升 D.冰川侵蚀答案A解析太行山东侧为半湿润区,降水较多,外力作用以流水作用为主。由于石块和土的导热性能不同,因此冻结速度也各不一样。受冻结速度的影响,粗的物质和细的物质会产生分离,泥土和小的岩屑集中在中间,岩块就会被排挤到周边,呈多边形或近圆形,从而形成石环(如图)。据此完成15~17题。15.石环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及外部条件是()A.风化作用气温 B.侵蚀作用降水C.搬运作用气温 D.堆积作用降水答案A解析据材料“受冻结速度的影响”可知,影响石环地貌形成的主要外部条件是气温;在地表物质冻结融化的过程中,形成石环地貌,这属于风化作用。16.以下条件和石环地貌的形成无关的是()A.地表比较平坦 B.物质粗细混杂C.有充足的水分 D.地质条件复杂答案D解析据图可知,石环地貌所在地区地表比较平坦;据材料“粗的物质和细的物质会产生分离”可知,物质粗细混杂;石头比热容小,先被冻结,周围的水结冰并膨胀,推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庆祝中秋演艺活动方案
- 平民骑行活动方案
- 幼儿读书活动方案
- 幼儿园王二小活动方案
- 幼师即兴展示活动方案
- 年会带动趣味活动方案
- 幼儿园宅家运动活动方案
- 幼儿民间活动方案
- 幼儿园惊蛰日活动方案
- 北京工商大学嘉华学院《社会科学通论》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护理安全意识
- 钢筋内部比对作业指导书
- 幼儿园中班社会《美丽的黄山》课件
- 法社会学教程(第三版)教学
- 6综合与实践(北京五日游)(教案)-六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 专题22 桃花源记(含答案与解析)-备战2024年中考语文之文言文对比阅读(全国版)
- GB/T 44150-2024金属及其他无机覆盖层锌与镍、钴或铁合金电镀层
- AQ6111-2023个体防护装备安全管理规范
- 重庆市大足县2023-2024学年四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联考试题含解析
- 2024年安徽省县乡教师选调考试《教育心理学》真题汇编带解析附参考答案(模拟题)
- MOOC 细胞生物学-四川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