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1课后限时集训(二十六)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时间:40分钟分值:8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24·武汉高三联考)薛福成在一份代李鸿章拟的奏疏中说:以前“中国与英法两国立约,皆先兵戎而后玉帛,被其迫胁,兼受蒙蔽,所定条款,吃亏过巨,往往有出全球公法之外者”……以后事有“上侵国家利权,下夺商民生计”者,“皆可引万国公法直言斥之”。据此可知,洋务派()A.初步具备近代外交思想B.认为国力弱导致民族危机C.着力抗击列强外交胁迫D.推行对外妥协的外交政策A[依据材料可知,薛福成主见对侵华国家“上侵国家利权,下夺商民生计”的行为以“万国公法直言斥之”,这体现了薛福成援引西方法律条款维护国家利益的思想,故选A项;薛福成认为中国吃亏在于没有利用“万国公法”,B项错误,解除;薛福成维护的是国家的政治、经济利权而不局限于外交领域,C项错误,解除;薛福成主见“引万国公法直言斥之”,并不是对外妥协,解除D项。]2.(2024·南平一模)19世纪中叶以后,当西学在日本成为全民族留意的中心时,在中国却被限制在通商口岸范围之内和办理“洋务”的官员之中,大多数的士大夫仍旧生活在传统的精神世界里。这说明近代中国()A.求新求变的思想意识不足B.缺乏维新变法的社会基础C.士大夫固守传统文化模式D.自强求富运动的成效不大A[由“大多数的士大夫仍旧生活在传统的精神世界里”可得出中国求新求变的思想意识不足,故选A项;“传统的精神世界”指思想,而“维新变法的社会基础”是阶级范畴,解除B项;“大多数的”说明当时也有新思想,解除C项;“在中国却被限制在通商口岸范围之内和办理‘洋务’的官员之中”不能体现洋务运动的成效,解除D项。]3.(2024·开封一模)梁启超《变法通议》:昔同治初年,德相毕士麻克语人曰:“三十年后,日本其兴,中国其弱乎?日人之游欧洲者,探讨学业,讲究官制,归而行之;中人之游欧洲者,询某厂船炮之利,某厂价值之廉,购而用之。强弱之源,其在此乎?呜呼,今虽不幸而言中矣。”梁启超说这段话的主要目的是()A.赞许日本学习西方的成效B.对比中日双方学习西方的不同内容C.表达对德相相识的确定D.反思洋务弊端,推动政治体制改革D[梁启超发表《变法通议》的主要目的是提倡变法图强,主见君主立宪,强调中国必需进行政治体制变革,故选D项;赞许日本学习西方的成效不是主要目的,解除A项;对比中日双方学习西方的不同内容,是为了说明中国进行政治变革的必要性,解除B项;表达对德相相识的确定,与题意不符,解除C项。]4.(2024·郴州一模)梁启超在草拟京师高校堂章程时指出“中国学人之大弊,治中学者则绝口不言西学,治西学者亦绝口不言中学……二者相需,缺一不行。不讲义理,绝无根底,则浮慕西学,必无心得”。能全面精确体现梁启超办学理念的是()A.主见全面学习西方科技文化B.主见弘扬中国传统文化C.中学和西学融会贯穿D.借助传统文化宣扬西学C[材料梁启超指责“治中学者则绝口不言西学,治西学者亦绝口不言中学”,主见中学和西学融会贯穿,故选C项;梁启超主见中学和西学融会贯穿,A、B两项不够全面,解除;梁启超主见中学和西学融会贯穿,而非借助传统文化宣扬西学,解除D项。]5.下表反映了晚清时期西学输入的基本脉络。该表反映出()时间代表作鸦片斗争前后《四洲志》《海国图志》《瀛环志略》其次次鸦片斗争后《克虏伯炮说》《水师操练》《工程致富》中日甲午斗争后《中东战纪本末》《泰西新史揽要》《文学兴国策》戊戌变法后《路索民约论》《万法精理》《自由原论》《美国独立宣言》A.东西方思想文化渐渐融为一体B.先进中国人已找到救国之路C.民族危机推动学习西学的深化D.西方的民主制度被广泛接受C[材料反映出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内容由世界历史地理学问到器物再到政治思想,这说明民族危机推动学习西学的深化,故选C项。]6.(2024·贵阳一模)有学者说道:“在各国高校中,哲学之唯心论与唯物论,文学、美术之志向派与写实派……伦理学之动机论与功利论,宇宙论之乐天派与厌世观,常樊然并屿于其中。”下列与该主见最相符的是()A.思想自由,兼容并包 B.“师夷长技以制夷”C.“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D.格物致知A[由材料中“唯心论与唯物论”“志向派与写实派”“动机论与功利论”等信息可以看出,这与“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思想主见最相符,故选A项。]7.(2024·安庆二模)20世纪20年头,蔡元培提出:新公民是拥有健全之人格的公民,乃是既有高度的政治觉悟和爱国意识的共和国国民,又有健壮的体魄、近代科学学问、良好的修养、高尚的情操和健康的心理素养的“完全之人物”。材料强调()A.人的全面发展 B.思想自由,兼容并包C.弘扬传统文化 D.提倡科学,反对迷信A[材料表明蔡元培强调公民应全面发展,故选A项;材料主旨与教化方针无关,解除B项;材料主旨与对文化的看法无关,解除C项;材料强调的并非新文化运动的科学观,解除D项。]8.1917年,陈独秀说:“吾人志向中之中华民国,乃欲跻诸欧美文明国家,且欲驾而上之,以去其恶点而取其未及施行之新志向。”这表明当时先进学问分子()A.对资产阶级革命的反思B.对中国社会将来的深刻思索C.对欧美文明缺陷的批判D.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B[由材料可知新文化运动时期的学问分子借鉴西方政治文明对国家发展进行深刻思索,故选B项;材料强调学问分子对国家将来的思索而非对革命的反思,解除A项;由材料可知对欧美文明是崇尚学习的看法,解除C项;1917年十月革命以后马克思主义渐渐在中国传播,解除D项。]9.1916年诞生的山东边缘学问青年杜深如说,因为“辛亥革命没有胜利,所以生在有总统的时代和有皇帝的时代没有什么大差池。真的革命还是在欧战期间绽开的”。杜深如做出上述推断的主要依据是()A.新文化运动触及变革最深的层面B.一战暴露了西方文明的弊端C.中国参与一战确立了大国的地位D.北洋军阀实施专制独裁统治A[材料表明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封建帝制却没有触动文化层面,1915年的新文化运动冲击了封建文化,故选A项;材料主要叙述中国革命的影响不是西方文明的弊端,解除B项;中国虽然参与了一战并成为战胜国但没有确立大国地位,解除C项;由材料“真的革命”可知不是北洋军阀实施专制独裁统治,解除D项。]10.1917年5月,陈独秀说,若就“吾国之复原帝政,垂辫缠足,罢学校,复科举,一切布旧除新之事”。征诸国民,难保“不为多数赞成”。材料可用来说明()A.国人仍有深厚的封建思想B.传统文化孕育着巨大价值C.专制主义已为社会所淘汰D.民主政治是社会发展潮流A[由材料可知封建思想的根深蒂固,故选A项;材料强调的是封建陋俗而非传统文化、专制主义政治制度,故B、C两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社会习俗而非民主政治,故D项错误。]11.在鲁迅早期的杂文中,多围绕批判“保存国粹”“扶乩驱邪”的封建迷信,以及痛贬扼杀青年、儿童的社会恶习等命题绽开;其杂文集《坟》中写于“五四”前后的文章,也是重在批判封建节烈观、家庭观、精神麻醉、奴隶根性等。由此可知,鲁迅的这些杂文()A.基本否定了中国的传统文化B.揭开了“文学革命”的序幕C.开创了近代文学的全新体裁D.留意对国民性进行深刻反思D[依据题干材料可以得出鲁迅的这些杂文留意对国民性进行深刻反思,故选D项;鲁迅的这些杂文没有否定中国的传统文化解除A项;揭开了“文学革命”的序幕的是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和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解除B项;本题主要考查的不是文学体裁,解除C项。]12.(2024·成都一模)20世纪30年头,在国民党主办或限制的报刊上,唯物辩证法、社会形态的演进及社会主义的趋势等经常被自觉不自觉地提起或运用,中国反帝反封建的任务等这些原来属于共产党人的理论主见时隐时现。这反映了()A.国民党思想限制的松弛B.国共两党关系的缓和C.马克思学说传播的深化D.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C[通过题干可知,共产党人的理论在国民党报刊出现说明马克思学说传播广泛,影响深化,故选C项;通过题干可知,反映了国民党的思想限制并不松弛,解除A项;报刊上理论的出现与否不是国共两党关系是否缓和的标记,解除B项;题干不能说明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解除D项。]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13.(2024·唐山一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5分)材料一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礼记·礼运》材料二李大钊把中国传统大同思想建立在唯物史观的科学基础之上,成为近代实现大同志向从空想到科学的第一人。他把对“中国向何处去”的现实思索与对人类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联系起来,构想出社会主义与人道主义、大同团结与特性解放相统一的志向社会,并且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具体探讨了实现这一社会志向的具体途径,从而将近代关于社会志向的探讨推动到一个科学的历史阶段。——摘编自王松涛《论李大钊的大同思想》材料三中国传统文化对全球化本质内容原委有哪些蕴含,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四个观念和原则:第一,“天下为公”、世界“大同”。其次,“以和为贵”“亲仁善邻”“协作万邦”。第三,实行“开户牖”、互学习、兼收并蓄,“携手共进”。第四,反对侵略斗争,维护祖国统一。——摘编自李慎明《中国传统文化与全球化》(1)依据材料一,概括儒家志向中的“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6分)(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学问,分析李大钊的大同思想的特点和成因。(14分)(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学问,说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今世界的主要价值。(5分)[解析]第(1)问依据材料一“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得出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依据材料一“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得出各得其所;各尽其用;依据材料一“……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得出社会安定。第(2)问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二“李大钊把中国传统大同思想建立在唯物史观的科学基础之上,成为近代实现大同志向从空想到科学的第一人”得出将传统思想与唯物史观相结合;依据材料二“他把对‘中国向何处去’的现实思索与对人类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联系起来”得出将中国现实与人类发展目标相联系;依据材料二“并且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具体探讨了实现这一社会志向的具体途径”得出提出了具体的实践途径。其次小问,结合近代中国各个阶级救国实践的失败得出近代各种救亡方案的失败;结合近代社会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无产阶级发展得出资本主义的发展,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依据材料二“李大钊把中国传统大同思想建立在唯物史观的科学基础之上”得出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传入;传统大同思想的影响。第(3)问依据材料三“第一,‘天下为公’、世界‘大同’……第四,反对侵略斗争,维护祖国统一”并结合所学学问得出为人类和平发展、当代全球治理贡献中国才智和中国方案。[答案](1)特征: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各得其所;各尽其用;社会安定。(6分)(2)特点:将传统思想与唯物史观相结合;将中国现实与人类发展目标相联系;提出了具体的实践途径。成因:近代各种救亡方案的失败;资本主义的发展,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传入;传统大同思想的影响。(14分)(3)为人类和平发展、当代全球治理贡献中国才智和中国方案。(5分)14.(2024·惠州一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中国文化西洋文化明末清初儒家教义与组织基督教教义与组织咸同时代旧式武器与运输机械武器与运输戊戌变法时代家族主义,专制政治,手工业国家主义,立宪政治,机械工业清末维新时代形而上之道形而下之艺——声光电化五四新文化运动时代阶级的政治社会组织民主的政治社会组织玄学哲学的思想学术科学的精神与方法国民革命时代封建社会与资本主义社会沟通文化资本主义文化与社会主义文化20世纪20—30年头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农业文明工商业文明文学哲学的文化科学的文化融合自然折服自然重人与人的关系重人与物的关系道义主义功利主义——据熊梦飞《谈“中国本位文化建设”之闲天》上表为明末清初至20世纪30年头中国学问分子对中西文化的相识。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中外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学问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解析]在作答本题时,主要从整体上对中国学问分子学习中西方文化这一角度进行分析,从学习内容上来看,我们可知其学习西方文化越来越深化,即从鸦片斗争之后,先进的中国人从学习器物、再到学习制度、最终到文化,以达到中华民族宏大复兴的幻想,在论述的时候,要把每一时期向西方学习的内容进行具体论述,以此来证明对西方学习内容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元宵节灯谜及答案
- 甘肃2025年03月甘肃省华池县事业单位公开引进9名高层次急需紧缺人才(第二批)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历年真题考点)解题思路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江苏六合文化旅游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美吉姆宣传课件
- 2025年浙江杭州城站广场物业管理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山东济南产业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广东省中筑创联合生.珠江设计集团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调酒师职业资格考试考前必做模拟试题解析
- 2024年3月专卖店虚拟会员日合同系统容灾备份标准
- 2025中小企业贷款业务最高额保证合同(担保公司专用)
- 安徽省合肥市2025届高三下学期3月二模试题 语文 含解析
- 命案防控讲座课件内容
- 2024年广西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大数据应用与服务》赛项竞赛样题
- 2025年郑州黄河护理职业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考试题库带答案
- 9.1日益完善和法律体系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 授权独家代理商合作协议2025年
- 2024年全国统一高考英语试卷(新课标Ⅰ卷)含答案
- 2022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含2022年修订部分)
- 快板 绕口令 《玲珑塔》
- 台湾民法典目录
- 8.8级螺栓上海红本价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