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血液系统疾病相关的试验室检查
一、血液学的一般检查
项目参考区间简要临床意义
1.非病理因素
男性:
血红蛋白增高:高海拔居住者、服用地塞米松,
(Hb)130~174g/L;红细胞生成素,右旋糖酊或铁会增
女性:高。
减低:妊娠者、服用别喋吟醇、对氨
113—157g/Lo基水杨酸、消炎痛会减低。
2.病理性因素
增高:脱水、骨髓红细胞生成增多和
严峻肺病等。
减低:贫血,肝硬化,近期出血等
项目参考区间简要临床意义
红细胞计男性:增高:脱水、肺病、先天性心脏病、
数(RBC)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肾脏病、大量输
4.0~5.5X1012/L;注全血和组织缺氧。
女性:减低:创伤、烧伤、溶血性贫血、出
血性感染、胃肠道或其他血管出血、
12
3.5~5.0X10/Lo缺铁性贫血、维生素B12或叶酸缺
乏、代谢性疾病和慢性炎症。
红细胞比男性:0.38-0.50;增高: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血液浓缩、
积(HCT)女性:0.35-0.47肺气肿末期、短暂性脑缺血、子痫、
创伤外科和烧伤。
减低:各种贫血、白血病、血液稀释
项目参考区间简要临床意义
网织红细成人:相对值为1.非病理因素
胞(Ret)0.5~1.5%,肯定增高:高海拔居住、吸烟、妊娠者、
计数值为10~80X服用抗疟药、退热药、促肾上腺皮质
IO7L;新生儿:激素、吠喃哩酮和左旋多巴等。近期
相对值为W7%。输血者也会干扰检测结果。
减低:服用硫口坐喋吟、氯霉素、放线
菌素D和甲氨蝶口令等药物。
2.病理性因素
增高:出血、溶血性贫血、新生儿溶
血性疾病、缺铁性贫血或恶性贫血治
疗后。
减低:缺铁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
恶性贫血、放疗后或骨髓衰竭。
项目参考区间简要临床意义
红细胞指男性:贫血形态分类
数:红细MCV:80~100fl,贫血类型RBC指数常见疾病
胞平均体MCH:26-34pg,
正细胞正急性失血/
积(MCV),MCHC:31-370g/LoMCV、MCH、
色素MCHC正常溶血性贫血
红细胞平女性:
均血红蛋MCV:79〜98fL小细胞低MCV、MCH、缺铁性贫血
白量MCH:26〜34pg,色素性MCHC减小地中海贫血
(MCH),MCHC:30-360g/Lo
大细胞正MCV、MCH巨幼细胞性
红细胞平/高色素增高贫血
均血红蛋
性MCHC正常
白浓度
单纯小细MCV、MCH感染、中毒、
(MCHC)胞性减低炎症、尿毒
MCHC正常症
项目参考区间简要临床意义
红大大小较一样1体积增大:维生素BI2或叶酸缺乏性
细小贫血、骨髓增生异样综合征
胞异2体积减小:缺铁性贫血或珠蛋白生
异样成障碍性贫血(地中海贫血)。
样
形双凹,圆盘状刺形红细胞:肾衰竭、缺铁性贫血或
形irz
态肝病;椭圆形红细胞见于遗传性椭圆
态*
异形红细胞增多症或各类贫血;角形红
样细胞见于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
或人工心脏瓣膜;镰形红细胞见于镰
形细胞贫血;靶形红细胞见于血红蛋
白病、地中海贫血;球形红细胞见于
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或自身免
疫性溶血性贫血。
项目参考区间简要临床意义
红染粉红色低色素纥细胞见于珠蛋白生成障碍
细色性贫血(地中海贫血)或缺铁性贫血;
胞异高色素红细胞见于脱水;多色素红细
异样胞见于未成熟红细胞从骨髓过早释
样放。
形结红细胞内无可见有核红细胞见于重度贫血、骨髓纤维
态构结构化、地中海贫血、粟粒性结核、骨髓
异转移癌或慢性缺氧;嗜碱性点彩红细
样胞见于重金属中毒、养分缺乏或骨髓
纤维化;Howell-Jolly小体见于镰
状细胞贫血、溶血性或巨幼细胞性贫
血或脾切除术后;卡伯特(Cabot)
环见于各类贫血。
项目参考区间简要临床意义
白细胞计成人:(4.0〜非病理因素
数(WBClo.o)XIO9/LO增高:进食后、猛烈运动或惊慌。是
机体对各种刺激产生应激反应动员
储存池粒细胞进入循环池。
减低:服用抗惊厥药、抗感染药、多
数抗肿瘤药、非凿体消炎药和治疗甲
状腺功能亢进药。
病埋性因素
增高:细菌感染、炎症、白血病、创
伤、心肌梗死或坏疽等组织坏死。
减低:化疗、放疗、免疫系统疾病、
病毒感染、汞或重金属摄入、苯或神
暴露、流感、伤寒或单核细胞增多症。
项目参考区间简要临床意义
中性粒细肯定值:L8〜增高见于急性感染、缺血性坏死、代
胞(N)7.7X107L谢性疾病、急性出/溶血、和炎症性
百分数:N:50%~疾病。
70%;减低见于放疗或细胞毒性药物所致
骨髓抑制、感染(如伤寒、肝炎、流
感、麻疹、流行性腮腺炎、传染性单
核细胞增多症)、脾功能亢进和叶酸
或维生素B12缺乏症。
嗜酸性粒肯定值:0-0.45增高见于过敏性疾病、寄生虫感染、
细胞(E)xIO7L皮肤病、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
百分数:E:减低见于伤寒、副伤寒、手术后严峻
0.5%〜5%组织损伤和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后
和库欣(Cushing)综合征。
项目参考区间简要临床意义
嗜碱性粒肯定值:0-0.20增高见于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慢性
细胞(B)X109/L炎症、超敏反应或放疗。减低见于甲
百分数:0%~1%状腺功能亢进、女性排卵期、妊娠和
惊慌。
淋巴细胞肯定值:L0〜5.0增高见于结核、肝炎、传染性单核细
(L)X109/L胞增多症、流行性腮腺炎、巨细胞病
百分数:20%〜毒、白血病、骨髓转移癌或放疗。
40%;减低见于细胞免疫缺陷、放射病。
单核细胞肯定值:。〜0.8增高见于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结
(M)xIO9/L核、肝炎和疟疾、胶原病[如系统性
百分数:3〜10%红斑狼疮(SLE)、类风湿关节炎]或
恶性肿瘤(如白血病)。减低见于骨
髓衰竭或某些类型白血病。
项目参考区间简要临床意义
白中正常形态毒性颗粒见于严峻感染、化学物质中
细性毒或存在其他毒性物质C窦勒
胞粒(Dohle)小体见于烧伤、创伤、急
形细性或全身性感染、接触毒性物质(如
态月包化疗药)。奥尔(Auer)小体见于急
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Pelger-Huet畸形见于遗传性疾病或
髓细胞性白血病。分叶增多见于维生
素B12或叶酸缺乏性贫血。
淋反应性淋巴细胞见于病毒感染,如传
巴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毛细胞见于毛
细细胞白血病。
胞
项目参考区间简要临床意义
血小板100〜300X增高:骨髓增生性疾病、出血、感染
(PLT)计IO9/LO或炎症性疾病、缺铁性贫血、脾切除
数后或近期手术后。
减低:自身免疫性疾病、血小板消耗
性疾病、血小板生成削减(如慢性出
血性胃溃疡、革兰阴性菌败血症)、
化疗或放疗。
平均血小6.5—12.Ofl增昌见于骨髓增生性疾病、免疫性血
板体积小板削减性紫瘢、血管炎、脾切除以
(MPV)及某些血小板削减的病例。减低见于
反应性血小板增多症、急性白血病、
再生障碍性贫血、巨幼细胞贫血及某
些血小板增多的病例。
项目参考区间简要临床意义
血小板分16%~17%(CV)或增高见于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布体积宽6.8~8.Of1(s)减低见于巨幼细胞贫血及反应性血
度(PDW)小板增多症。
二、贫血相关的检查
(一)红细胞性生成削减性贫血相关检查
项目参考区间简要临床意义
造血比色法:成年男增高:见于溶血性贫血、再生障碍性
血清性:11.6-31.3贫血和巨幼细胞性贫血等。
原铁umol/L;减低:见于缺铁性贫血、痔疮出血、
料FeHmol/Lc钩虫病、消化道出血、反复鼻出血、
慢性肿瘤和感染等。
项目参考区间简要临床意义
造血清比色法:男性:增高:见于缺铁性贫血、红细胞增多
血总铁50〜77ymol/L,症和急性肝炎。
原结合女性:54-77u减低:见于恶性肿瘤、溶血性贫血、
料力mol/L;慢性感染、肾病综合征、养分不良、
尿毒症和血色素镇静症。
血清免疫比浊法:TF:增高:见于缺铁性贫血。
转铁28.6~51.9mol/Lo减低:见于肾病综合征、肝硬化、恶
蛋白性肿瘤、炎症和养分不良等。
血清免疫比浊法:男性用于评估患者体内铁贮存状态。用于
铁蛋15~200ug/L,女小细胞低色素贫血的鉴别诊断。
白SF性12—150Ug/L,增高:见于血色素镇静症、炎症、肝
病、铁粒幼细胞性贫血和肿瘤等。
减低:见于缺铁性贫血和慢性贫血。
项目参考区间简要临床意义
造叶化学发光法:增高:见于恶性贫血和素食者。
血酸7.0〜减低:见于巨细胞性贫血、维生素
原FOL39.66nmol/LoB12或叶酸摄入缺乏。
料维增高:见于白血病、肝功能障碍。
生减低:见于巨红细胞贫血、内因子缺
素乏引起为维生素口2汲取不良。
B12
铁染色细胞内铁:铁粒幼缺铁性贫血:内外铁明显减低。
细胞为19%~44%铁粒幼细胞贫血:较多环铁粒幼细
细胞外铁:+〜++胞,内外铁明显增加。
骨髓增生异样综合征:铁粒幼细胞上
升。硬化症、感染、肾病、血色病及
反复输血外铁明显增加
项目参考区间简要临床意义
可溶性转免疫法:9.6~增高:见于缺铁性贫血、溶血性贫血。
铁蛋白受29.6nmol/Lo减低: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慢性病
体贫血和肾衰竭。
红细胞游男性:36±增高:铅中毒、缺铁性贫血、红细胞
离原吓琳16.Img/L,女性:□卜琳症、慢性病性贫血和缺铁性贫
51±17.Img/Lo血。
减低:巨幼细胞性贫血、恶性贫血、
红白血病。
(二)溶血性贫血相关检查
项目参考区向简要临床意义
蔗糖溶血阴性阳性: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
试验
血清酸化阴性阳性: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和
溶血试验先天性红系造血异样贫血。
血浆游离<40mg/L增高见于溶血性贫血,特殊是血管
血红蛋白内溶血,如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
尿、阵发性冷血红蛋白尿和冷凝集
素综合征,也可见于珠蛋白生成障
碍性贫血和自身免疫性溶贫(轻度
增高)
项目参考区间简要临床意义
冷溶血试阴性阳性见于阵发性寒冷性血红蛋白
验尿,伴发于梅毒、传染性单核细胞
增多症、流感、麻疹、风疹、天花
和细小病毒B19等疾病。
红细胞自不加订正物溶血度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患者溶血
身溶血及<3.5%,加葡萄糖度增加,加订正物不订正。葡萄糖
订正试验溶血度<1.0%,加-6-磷酸脱氢酶(G-6-PD)缺陷症患
三磷酸腺甘(ATP)者溶血度轻度增加,加订正物可订
溶血度V1.0%。正。丙酮酸激酶缺乏症患者溶血度
增加,加葡萄糖不订正,加ATP可
订正。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
溶血度轻度增加。PNH患者试验结果
正常。
三、凝血功能和纤溶活性检验
项目参考区间简要临床意义
活化部分20-40S延长:血友病A、血循环中有肝素
凝血活酶或狼疮样抗凝物质存在,血液中存
时间测定在FVDI或FIX抗体等
(APTT)缩短:弥散性血管内凝血高凝期,
血栓性疾病、血小板增多症等
血浆凝血9-13S延长:先天性/后天性口1、FV、F
酶原时间vn、FX削减或缺乏,口服抗凝药物
测定(PT)剂量(如华发令、双香豆素)血循
环中有肝素或狼疮样抗凝物质存
在,纤维蛋白原血症
缩短: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早期
项目参考区间简要临床意义
血凝纤维用于判定血栓前状态或血栓性疾病
蛋白原测增高:动脉粥样硬化、心肌梗死、
定(Fbg)糖尿病、妊高症、败血症、自身免
疫性疾病等
减低:DIC、重症肝炎、肝硬化、溶
栓治疗等
凝血酶时14-21s用于判定血栓前状态或血栓性疾病
间测定延长:低纤维蛋白原血症、血中存
(TT)在肝素类物质、DIC等
缩短:组织液混入血浆或PH呈酸性
血浆D•二<500ug/L增加见于各种局灶性、充满性、年
聚体测定龄性的血栓性疾病,提示有深静脉
血栓,肺栓塞和充满性血管内凝血。
项目参考区间简要临床意义
血浆鱼精阴性阳性:DIC早期和中期。
蛋白副凝阴性:健康人,晚期DIC和原发性纤
试验(3P)溶症。
纤维蛋白<5mg/L增高:原发性纤溶、DIC、恶性肿瘤、
(原)降解肺栓塞、深静脉血栓、肾脏疾病、
产物测定肝脏疾病、器官移植排斥反应、溶
(FDP)栓治疗等
四、骨髓细胞学检验
项目参考区间简要临床意义
正常成人骨髓增极度活跃:各类白血病
生活跃;明显活跃:白血病、增生性贫血等
增生活跃:正常骨髓或某些贫血
骨
增生减低:再障(慢性)、粒缺等
髓
极度减低:再障(急性)
象
粒细胞与红细胞增高:急性化脓性感染、类白血病、
分
比值:2-4:1粒细胞性白血病、纯红再障等
析
降低:粒缺、各种增生性贫血等
正常:免疫性血小板削减性紫瘢、
红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项目参考区间简要临床意义
粒细胞系统
原粒细胞<2%增多: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类白
早幼粒细胞<5%细胞反应等
中幼粒细胞<9%增多:M2b,慢粒、类白细胞反应
骨晚幼粒细胞<16%增多:急性感染、慢粒、药物中毒、
髓中性杆状核<25%类白血病、严峻烧伤、急性失血、
象大手术后、组织损伤等
分中性分叶核<18%增多:穿喇」不佳混入外周血所致的
析血液稀释
嗜酸性分叶核<增多:过敏性疾病、寄生虫感染、
4%慢粒、嗜酸性粒细胞白血病、淋巴
瘤、高嗜酸综合征等
嗜碱性分叶核<1%增多:慢粒、嗜碱性粒细胞白血病
项目参考区间简要临床意义
红细胞系统
原红细胞<2.5%增多:红白血病、红血病等
早幼红<3%
中幼红<11%增多:溶血性贫血、缺铁性贫血、
骨晚幼红<14%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急性失血性贫
髓血、铅中毒、红白血病等
象淋巴系统
分原淋细胞<0.02%增多:急淋、淋巴瘤白血病、慢粒
析幼淋细胞<0.4%转急淋
淋巴细胞<20%增多:慢淋、淋巴瘤白血病、再障、
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传单、巨
球蛋白血症、淋巴细胞型类白血病
反应、淀粉样变等
项目参考区间简要临床意义
单核细胞系统
原单核<0.02%增多:急单、慢粒转急单、粒-单核
幼单核<0.3%细胞白血病
单核细胞<3%增多:曼单、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
骨病、单核细胞型类白血病反应、某
髓些感染等
象巨核细胞系统
分原巨核细胞:0增多:骨髓增殖性疾病、M7、全髓
析幼巨细胞。5%白血病、脾亢、急性大出血等
颗粒巨细胞10-27%削减:再障、急性白血病、化疗后
产板巨细胞44-66%幼巨细胞增加:免疫性血小板削减
裸核巨细胞8-30%性紫瘢(ITP)急性型
颗粒巨细胞增加:ITP慢性型
项目参考区间简要临床意义
过氧化物阴性:见于幼红细急性粒细胞白血病可呈阳性。急性
酶染色胞、浆细胞、巨核单核细胞白血病呈弱阳性。急性淋
(POX)、苏细胞、淋巴细胞。巴细胞白血病为阴性(少数细胞可
丹黑染色阳性:见于粒细呈阳性)。组织细胞白血病为阴性。
(SBB)、氯胞、单核细胞再障、细菌感染、术后,粒细胞POX
乙酸AS-D染色活性增高
蔡酚酯酶
染色
酸性磷酸阳性:粒细胞、T多毛细胞白血病细胞呈阳性但不
酶染色淋巴细胞、浆细被L-酒后酸抑制,T淋巴细胞白血
(ACP)胞、巨核细胞、血病细胞呈阳性,但可被L-酒后酸抑
小板、单核巨噬细制。戈谢细胞阳性,尼曼一匹克细
胞和幼红细胞胞阴性
项目参考区间简要临床意义
碱性磷酸阳性:见于成熟中积分增高见于细菌感染、再障、红
酶染色性粒细胞胞质和血病、骨髓增生性疾病、慢性淋巴
(NAP)巨噬细胞。阴性:细胞性白血病,和雌激素、促肾上
见于其他血细胞腺皮质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
均阴性。可依据阳后。积分减低见于慢性粒细胞白血
性程度进行评分,病、急性粒细胞白血病、阵发性睡
常用NAP积分眠性血红蛋白尿症、红白血病、骨
髓增生异样综合征、急性单核细胞
白血病(少数病例积分正常)
铁染色一般铁粒幼细胞缺铁性贫血:细胞内外铁明显减低
为19%〜44%铁粒幼细胞贫血:较多环铁粒幼细
胞;MDS细胞内外铁明显增多+环铁
粒幼红细胞。
项目参考区间简要临床意义
过碘酸一席阳性:见于早幼粒红血病和红白血病的幼红细胞呈
夫氏反应及以后阶段粒细阳性,其他白血病的幼红细胞呈阴
(PAS)胞、幼单及单核细性。缺铁性贫血、珠蛋白生成障碍
胞、巨核细胞及血性贫血及骨髓增生异样综合征的
小板、巨噬细胞、幼红细胞呈阳性,但巨幼贫、溶贫、
少数淋巴细胞再障时幼红细胞一般为阴性。急性
阴性:幼红细胞、淋巴细胞白血病、急性单核细胞白
浆细胞及大部分血病、急性粒细胞白血病中各类白
淋巴细胞血病细胞呈阳性反应。戈谢细胞为
阳性,尼曼-匹克细胞为阴性或弱
阳性
项目参考区间简要临床意义
醋酸AS-D粒细胞、幼红细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呈强阳性,但
蔡酚酯酶胞、淋巴细胞可呈被氟化钠抑制
染色较弱阳性,但不被
(AS-DAE)氟化钠抑制;巨核
细胞、血小板亦可
阳性
a醋酸蔡巨核细胞和血小鉴别急性白血病。急性单核细胞白
酚酯酶染板也可阳性。粒细血病为阳性,且被氟化钠抑制;其
色(a胞、幼红细胞、淋他急性白血病细胞一般为异型(少
-NAE)巴细胞一般为阴数阳性反应,则不被氟化钠抑制)。
性,如有阳性,则另外,巨幼细胞贫血中的巨幼细胞
不被氟化钠抑制可呈阳性
项目参考区间简要临床意义
uT酸酯阳性:见于单核细主要用于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与
酶染色(a胞(可为氟化钠抑急性非单核细胞白血病的鉴别;急
-NBE)制)、T淋巴细胞、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与急性非T淋
Null淋巴细胞、组巴细胞白血病的鉴别
织细胞(不被氟化
钠抑制);巨核细
胞和浆细胞可呈
弱阳性
附表:骨髓细胞分类计数成人各类疾病的骨髓涂片检查特点
疾病骨髓涂片特点
缺铁性贫血增生活跃。粒红比例削减或倒置。以晚幼红细胞增生为
主,胞体较小,胞质少,色偏灰蓝,边缘不整齐,可见
红细胞大小不一,中心淡染区扩大。粒、巨核系无特异
变更
巨幼细胞性增生活跃。粒红比例削减或倒置。以幼红细胞巨变为主,
贫血占有核细胞比例30%〜50%,可见豪焦氏小体、卡波环、
点彩红细胞。粒系也有巨幼样变,分叶过多
溶血性贫血增生明显活跃。粒红比例明显削减或倒置。红系增生明
显,以中、晚幼红细胞为主,原、早幼红细胞增多,红
细胞形态各异。有丝分裂多见
疾病骨髓涂片特点
再障增生减低或极度减低。粒红比例基本正常,造血细胞明
显削减,粒、红系均以成熟、近成熟阶段为主。血小板
少见,巨核细胞少见。淋巴细胞高达80%,非造血细胞
增多
脾功能亢进增生活跃。粒红比例正常或轻度减低。各系血细胞增生,
红系以早幼红细胞为主。粒系和巨核系伴有不同程度的
成熟障碍
粒细胞缺乏增生活跃或减低。粒红比例正常或减低。缺乏成熟阶段
症的粒细胞,原、早幼粒细胞多见,幼粒细胞有退行性变。
巨核系正常
原发性血小增生活跃或明显活跃。粒红比例正常。巨核细胞增多,
板削减性紫以幼巨、颗粒巨为主,原巨核细胞多见,产生血小板巨
瘢核细胞少见或消逝,血小板少见
疾病骨髓涂片特点
传染性单核增生活跃。粒红比例正常。无特异性变更。淋巴细胞较
细胞增多症多,可见异型淋巴细。组织细胞、浆细胞增多
中性粒细胞增生活跃。粒红比例正常或增高。早幼粒细胞增多,但
类白血病反未达白血病标准。红系、巨核系正常,血小板正常。碱
应性磷酸酶染色(NAP)积分增高伴有粒细胞中毒变更
骨髓增生异增生活跃或明显活跃。粒红比例削减。呈病态造血特征,
样综合征可出现原始细胞比例增高,可见双核、多核幼红细胞伴
巨幼样变。粒细胞成熟障碍。巨核细胞削减或增高,可
见小巨核细胞
急性髓细胞增生明显活跃或极度活跃,少数增生减低或正常。粒红
白血病-M0比例增高。可见大量分类不明细胞(占30%〜90%),细
胞化学染色为阴性,或仅PAS染色微阳性
疾病骨髓涂片特点
急性髓细胞增生明显活跃或极度活跃,少数增生减低或正常。粒红
白血病-Ml比例增高。以异样原粒细胞为主(占90%以上),早幼
粒少见,中幼粒以下阶段罕见。可见奥尔(Aeur)小体。
红系、巨核系少见
急性髓细胞增生明显活跃或极度活跃,少数增生减低或正常。可见
白血病-M2较多的早幼粒及以后阶段粒细胞,其中M2b可见较多异
样中性中幼粒细胞030%)
急性髓细胞增生明显活跃或极度活跃,少数增生减低。粒红比例增
白血病-M3高。以早幼粒细胞为主(占30%〜90%),Aeur小体较多
见。胞质中颗粒较粗的为M3a,较不明显的为M3b
急性髓细胞增生极度活跃或明显活跃。粒红比例增高。粒、单核系
白血病-M4同时增生或粒、单核双重特性细胞明显增生(>30%)。
以原粒和早幼粒细胞为主,M4a单核系细胞>20%,M4b
疾病骨髓涂片特点
急性髓细胞为单核系细胞为主,原粒、早幼粒细胞>20%,M4c以
白血病-M4双重特性细胞为主,M4d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5%)。
各型红系、巨核系、血小板明显削减,浆细胞噌多。
急性髓细胞增生极度活跃或明显活跃。粒红比例正常或偏高。单核
白血病-M5系明显增多,旦形态各异。M5a以原单核细胞为主,M5b
以幼单、单核细胞为主。可见Aeur小体
急性髓细胞增生极度活跃或明显活跃。粒红比例倒置。红血病期可
白血病-M6见有核红细胞>50%,以原红细胞、早幼红细胞为主。
红白血病期以中、晚幼红细胞为主,原粒、早幼粒或单
核系细胞可>30%。巨核细胞、血小板显著削减
急性髓细胞增生活跃或明显活跃。粒红比例正常或增图。巨核细胞
白血病-M7异样增生,以原、幼巨核细胞为主,成熟巨核细胞少见,
血小板无明显削减。粒、红系细胞削减
疾病骨髓涂片特点
急性淋巴细增生极度活跃或明显活跃。粒红比例正常。以原淋为主,
胞白血病可达70%以上。粒、红、巨核系明显减低,血小板少见。
退化细胞明显增多。L1型以小原淋为主,核仁不清楚,
胞质较少;L2型以大原淋为主,核仁可见,染色质疏
松;L3型以核仁明显,胞质较多,伴空泡原淋为主
慢性粒细胞增生极度活跃或明显活跃。粒红比例明显增高。粒细胞
白血病明显增多,以中幼粒细胞及以后阶段为主,原粒和早幼
粒细胞不超过20随嗜酸、嗜碱性粒细胞多见。巨核细
胞明显增多,血小板多见
慢性淋巴细增生极度活跃。粒红比例正常。淋巴细胞异样增多,可
胞白血病达80%,原淋、幼淋巴细胞不超过10肌除溶血时幼红
细胞增多外,晚期粒、红、巨核系均削减
疾病骨髓涂片特点
多发性骨髓增生活跃。粒红比例正常。异样浆细胞>10%,可达70%〜
瘤90%o红细胞缗钱状排列。随瘤细胞增加,粒、红系削
减
恶性组织细增生活跃或增生减低。粒红比例无明显变更。确诊需找
胞病到异样组织细胞(如多核巨、吞噬性组织、单核样组织
和淋巴样组织细胞)
多毛细胞白增生活跃或减低,少数明显活跃。粒红比例正常。多毛
血病细胞可占5%〜95%。粒、红、巨核系细胞削减
其次章肝脏疾病相关的试验室检验
一、肝功能检查
项目参考区间简要临床意义
血清丙氨酸速率法:5〜非病理因素:妊娠、劳累、心情恶
氨基转移酶40U/Lo化、内分泌失调、心肝脑供血不足
(ALT)测定干化学法:13~注射疫苗或猛烈运动可引起ALT增
69U/Lo高。
病理性因素:明显增高见于急性肝
炎,如病毒性肝炎;中度增高见于
慢性肝炎、胆道堵塞、肝硬化。某
些药物毒物:氯丙嗪、异烟肮、奎
宁、水杨酸、乙醇、铅、汞、四氯
化碳或有机磷等可引起ALT增高。
项目参考区间简要临床意义
血清天门冬速率法:男性:非病理因素某些损伤肌肉药物、
氨酸氨基转13〜40U/L;女性:猛烈运动、妊娠等可引起AST增高。
移酶(AST)10〜28U/L。病理性因素明显增高见于急性
测定肝炎,如病毒性肝炎;中度增高见
于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心脏
病和肌肉损伤。通常心脏病和肌肉
损伤时AST水平高于ALT水平。
AST/ALT比当ALT、AST3均在正常范围时比值
值无临床意义
增高:AST/ALT>1,提示肝脏损害较
重,比值越大提示病情越重
降低:AST/ALT<1,轻型肝炎、急
性肝炎、阻黄、慢性迁延性肝炎
项目参考区间简要临床意义
血清碱性磷速率法:女非病理因素
酸酶(ALP)性:1〜12岁V增高:见于妊娠、骨折愈合、服用
测定500U/L;15岁以上抗癫)尚药。儿童和青少年ALP水平
40〜150U/L;男较高。减低:见于口服避孕药。
性:1〜12岁V病理性因素
500U/L,12—15增高:见于肝病和骨病,如堵塞性
岁<750U/L,15黄疸、急性或慢性黄疸型肝炎、肝
岁以上40~癌、纤维性骨炎、成骨不全症、佝
150U/Lo偻病、骨软化病、骨转移癌、骨折
修复愈合期。
减低:见于重症慢性肾炎、输血、
心脏搭桥手术、甲减、严峻贫血、
恶性养分不良等。
项目参考区间简要临床意义
血清丫-谷速率法:男性:增高:见于肝脏损伤、充血性心力
氨酰转移酶11-50U/L,女性:衰竭和酗酒,某些药物(苯巴比妥、
(GGT)测定7-32U/L苯妥英钠、安替比林)、口服避孕
药。
减低:骨病GGT正常或减低,但碱
性磷酸酶(ALP)增高。
血清亮氨酰速率法:男性:增高见于肝胆胰恶性疾病,如胰头
氨基肽酶1.1〜3.4U/ml;女癌、壶腹癌、原发性肝癌和转移性
(LAP)测定性:1.2~3.OU/ml肝癌;肝胆胰良性疾病,如急性肝
炎、慢性肝炎、肝硬化和急性胆囊
炎;其他疾病,如白血病和某些皮
肤病等。
项目参考区间简要临床意义
血清总蛋白双缩版法:64~增高:见于脱水、慢性肝病、肿瘤
(TP)测定83g/Lo(如骨髓瘤)、巨球蛋白血症、热
带病、肉芽肿病(如类肉瘤病)。
减低:乙醇性肝硬化、心功能衰竭、
肾病综合征、肾小球肾炎、肿瘤、
蛋白丢失性肠病、溃疡性结肠炎、
汲取不良或养分不良、甲状腺功能
亢进、烧伤和严峻皮肤病。
血清白蛋白澳甲酚紫法:34~增高:见于脱水。
(ALB)测定48g/Lo减低:肝硬化、乙醇性肝病、肾病
警告值:<15g/Lo综合征、肿瘤、蛋白丢失性肠病、
溃疡性结肠炎、甲状腺疾病、烧伤、
心功能衰竭、和汲取不良等。
项目参考区间简要临床意义
血清蛋白电ai球蛋白1-5.7%增高:a球蛋白见于急、慢性感染
泳a2球蛋白4.9-11.2%性疾病和肾病。B球蛋白见于高胆
。球蛋白7-13%固醇血症、缺铁性贫血、多发性骨
V球蛋白9.8-18.2%髓瘤。V球蛋白见于慢性炎症性疾
百分比为占总蛋病、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
白百分比(%)疮、肝硬化、慢性肝脏疾病、急慢
性炎症、巨球蛋白血症、多发性骨
髓瘤和单克隆丙种球蛋白血症等。
减低:虫球蛋白见于先天性肺气
肿。球蛋白见于甲亢、严峻肝病
和溶血。。球蛋白见于养分不良和
肝硬化。Y球蛋白见于多种遗传性
免疫性疾病和继发性免疫缺陷病。
项目参考区间简要临床意义
血清前白蛋免疫比浊法:增高:见于肾上腺分泌亢进、霍奇
白(PA)测0.25~0.4g/Lo金淋巴瘤等。
定警告值:vo.il减低:见于养分不良、消化障碍、
g/Lo严峻炎症、肿瘤、甲状腺功能亢进
和肝病等。
血清总胆红重氮法:3.4〜增高:见于肝胆疾病[如胆道堵塞、
素(TBIL)17.1umol/Lo肝炎、肝硬化、Gilbert综合征、
测定干化学法:3~22Rotor综合征、Dubin-Johnson综
口mol/Lo合征和Crigler-Najjar综合征、
警告值:新生儿〉母婴血型不合、输血反应、溶血性
257Dmol/L贫血、恶性贫血、肺栓塞和充血性
心力衰竭。
项目参考区间简要临床意义
血清干脆胆重氮法:成人:V增高见于肝脏或胆管梗阻、肝炎、
红素8.0Umol/Lo新生肝硬化、药物反应或长期酗酒。
(BIL-D)测儿:<20umol/Lo
定干化学法:0〜7H
mol/Lo
血清间接胆计算法:0〜17u增高见于溶血性疾病、新生儿黄
红素测定mol/Lo疸、输血错误、肝炎和肝硬化等
血清总胆汁酶法:0〜9.67u增高见于胆管堵塞、胆汁性肝硬
酸测定mol/Lo化、新生儿胆汁淤积和妊娠性胆汁
淤积。对肝外胆管堵塞、肝内胆汁
淤积的诊断,有较高的灵敏度。
项目参考区间简要临床意义
血清5"-核速率法:10~增高见于原胆系统疾病如肝癌、堵
甘酸酶测定35U/L塞性黄疸。
腺甘脱氨酶速率法:4.0〜血清增高:见于肝脏疾病,如肝炎、
(ADA)测定22.OU/Lo肝硬化、原发性肝癌;其他疾病,
如前列腺癌、膀胱癌、组织细胞瘤、
淋巴瘤、溶血性贫血、风湿热、伤
寒、痛风、地中海贫血、粒细胞性
白血病、结核、自身免疫性疾病、
传单和心力衰竭。
积液增高:见于结核性胸、腹腔积
液和结核性脑膜炎。病毒性脑膜炎
ADA活性正常,颅内肿瘤和中枢神
经系统白血病ADA轻度增高。
项目参考区间简要临床意义
血清胆碱酯速率法:5000-减低:职业接触杀虫剂(如有机
酶(CHE)测12000U/Lo警告磷)、急性杀虫剂暴露、慢性肝病
定值:活性降低80%和养分不良症。
可能发生严峻神增高:VitB缺乏症、甲亢、高血压、
经肌肉综合征。糖尿病、肾病综合征等
血浆氨干化学法:9~33增高见于遗传性尿素循环酶缺陷
(附)测定“mol/Lo症(极度增高)、新生儿溶血病、
雷亥(Reye's)综合征、肝或肾损
害和肝性脑病等。标本采集后
20min送达否则影响结果
二、病毒性肝炎感染标记物的检验
(-)甲型肝炎
项目参考区间简要临床意义
甲型肝炎抗ELISA法:阴IgM阳性:急性HAV感染,2-3周
体(HAV)测性达高峰,3-6个月后消退。
定IgG阳性:HAV感染后3-4个月达
高峰,可长期存在。见于暴露于HAV
的非活动性感染。注射甲肝疫苗后
机体会产生HAV抗体。通常经粪一
口途径感染,临床表现为轻型无黄
疸型或重型黄疸型肝炎,其预后良
好,病死率低。孕妇感染不会发生
母婴传播。
(二)乙型肝炎
项目参考区间简要临床意义
乙型肝炎表面ELISA法:定阳性见于乙型肝炎感染。HBV传
抗原(HBsAg)测性:阴性。播途径有血液、血液制品、性传
定化学发光法:定播和母婴传播等。大部分人感染
量:VO.05IU/mloHBV后不出现临床症状,在6个
月内会自身清除病毒,少部分感
染者会发展为慢性肝炎,有的会
发展为原发性肝癌。
乙型肝炎表面ELISA法:定阳性:注射乙肝;1芟苗后,机体产
抗体(HBsAb)测性:阴性。生抗体;既往感染过HBY,但已
定化学发光法:定复原,机体产生抗体,是乙肝痊
量:<10mIU/mlo愈的标记。
项目参考区间简要临床意义
乙型肝炎e抗ELISA法:定见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测定项目。
原(HBeAg)测定性:阴性。说明乙型肝炎病毒复制旺盛,具
化学发光法:定有较强传染性
量:<1.0。
乙型肝炎e抗ELISA法:定见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测定项目。
体(HBeAb)测定性:阴性。HBeAb出现于HBeAg阴转后,其
化学发光法:定出现比乙肝表面抗体晚,但消逝
量:>1.0o较早。HBV基因变异后可产生
HBeAg阴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此时HBeAb仍呈阳性,病毒仍复
制活跃,病变可以持续发展。
降低:急性感染复原期,慢性乙
肝。部分肝硬化肝癌病人可检出
项目参考区间简要临床意义
乙型肝炎核心ELISA法:定见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测定项目。
抗体性:阴性。阳性说明是乙肝急性感染复原
(Anti-HBc)测化学发光法:定期或慢性持续性感染期。
定量:V1.0
乙型肝炎核心ELISA法:定见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测定项目。
IgM抗体性:阴性。是乙型肝炎病毒(HBV)急性感
(Anti-HBcIgM)化学发光法:定染的指标。
测定量:VLO
乙型肝炎病毒ELISA法:阴阳性提示乙肝病毒处于复制期,
外膜蛋白前S1性特殊是乙肝e抗原(HBeAg)阴
抗原测定性时可推断病毒是否复制。
项目参考区间简要临床意义
乙型肝炎病毒血清TaqMan荧病毒复制和存在的指标,
核酸检测(光定量检测:小于HBV-DNA水平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教育培训投融资居间合同
- 精细器械包装规范
- 2024浙江省永康市职业技术学校工作人员招聘考试及答案
- 环境保护监测服务合同模板
- 2024济宁科技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工作人员招聘考试及答案
- 2024河北省曲阳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工作人员招聘考试及答案
- 基础化学考试题含参考答案
- 植物试题与答案
- 内科护理课程课件
- 汽车美容店技术服务合同合作纲要
- 建筑给水聚丙烯管道(PP-R)工程技术规程
- 《梅岭三章》教学实录
- 环境艺术与室内设计专业室内设计手绘表现技法教学课件(图文)
- TSG11-2020 锅炉安全技术规程
- DB50∕T 906-2019 殡葬服务标志和设置规范
- 警察查缉战术讲义
- 安全生产管理和国内外先进管理经验讲义PPT通用课件
-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八章 运动和力 练习题(含答案)
- 核电厂发变组继电保护系统讲座
-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小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爱护地球 共同责任》单元练习试题(共六套).docx
- 陕西省道路货物运输车辆审验登记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