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考点抗日战争_第1页
复习考点抗日战争_第2页
复习考点抗日战争_第3页
复习考点抗日战争_第4页
复习考点抗日战争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复习考点抗日战争复习考点抗日战争复习考点抗日战争淞沪会战与上海陷落1937.8.13八一三事变上海南京国民政府自卫抗战声明书。淞沪会战〔8.13开场,历时3个月〕读图学史,闸北苏州河。地位:抗战初期第一次大规模会战意义:粉碎了日本侵略者速战速决3个月灭亡中国的梦想,为沿海工业的内迁赢得了时间,进一步推动了全国规模抗战的开展一二八事变.1.28上海日军-----十九路军十九路军军长蔡廷锴总指挥蒋光鼐国民党政府坚持不抵抗政策淞沪停战协定,中国军队不能在上海市区及周围驻防,市内仅有淞沪警备司令杨虎所辖上海市警察总队及江苏保安部队两个团担任守备,兵力薄弱。淞沪地区,长江下游黄浦、吴淞两江集合处,扼长江门户。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12021/2/23淞沪会战与上海陷落1937.8.13八一三事变上海南京国民政府自卫抗战声明书。淞沪会战〔8.13开场,历时3个月〕读图学史,闸北苏州河。地位:抗战初期第一次大规模会战意义:粉碎了日本侵略者速战速决3个月灭亡中国的梦想,为沿海工业的内迁赢得了时间,进一步推动了全国规模抗战的开展一二八事变.1.28上海日军-----十九路军十九路军军长蔡廷锴总指挥蒋光鼐国民党政府坚持不抵抗政策淞沪停战协定,中国军队不能在上海市区及周围驻防,市内仅有淞沪警备司令杨虎所辖上海市警察总队及江苏保安部队两个团担任守备,兵力薄弱。淞沪地区,长江下游黄浦、吴淞两江集合处,扼长江门户。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22021/2/23南京陷落与南京大屠杀

1937.11占领上海1937.12南京陷落,国民政府迁都重庆南京大屠杀-30万人以上法西斯暴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32021/2/23“平型关大捷〞太原会战的重要组成部分1937八路军一一五师晋〔山西〕东北平型关伏击战作用:抗战以来中国军队的第一次大成功打破日本不可战胜的神话进步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声威正面战场与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开拓1937.8中共中央洛川会议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全面抗战道路敌后——独立自主的游击队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42021/2/23台儿庄战役1938徐州会战消耗日军有生力量,迟滞日军进攻速度〔地图〕“五省通衢〞军事重镇徐州台儿庄战役位置:徐州东北〔地图〕指挥:李宗仁意义:抗战以来中国军队获得的战国最大的一次成功。正面战场与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开拓52021/2/23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背景:太平洋战争爆发后,〔1942.1〕日军进攻英国殖民地,英国要求中国派兵入缅作战意图:解除日军对中国西南大前方的威胁,保卫中国重要的国际交通线中英共同防御缜缅路协定--保卫滇缅公路意义:重新打通了中国西南的国际运输线有力地配合了盟军在太平洋的反攻为盟军在缅甸的最后成功作出了奉献正面战场与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开拓读图学史:戴安澜中国远征军艰辛卓绝62021/2/23中共七大的主要内容及意义背景:世界法西斯战争,中国抗日战争即将成功1945.4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延安内容:党的政治道路新党章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理论之统一的思想——毛泽东思想,作为自己一切工作的指针。〞大会选出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央指导集体意义:政治思想组织抗日战争的成功72021/2/23抗日战争成功的意义1840年以来中国对抗外敌入侵第一次获得完全成功的民族解放战争。……成为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历史转折点抗日战争的成功,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也产生了宏大的影响……抗日战争的成功82021/2/23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三大战役及其解放的地区A解放战争渡江战役与南京、上海等地的解放A92021/2/23三大战役及其解放的地区解放战争的成功三大战役参战部队主要地点解放地区辽沈战役

东北解放军沈阳、长春、锦州东北全境淮海战役

规模最大以少胜多人民群众全力支持中原、华东解放军以徐州为中心基本解放了长江以北的华东和中原广大地区平津战役东北、华北解放军北平、天津、张家口等基本上解放了华北全境102021/2/23渡江战役与南京、上海等地的解放三大战役后,乘胜追击1949.4毛泽东、朱德向全国进军的命令渡“长江〞战果:1949.4.23,南京解放,宣告国民党统治的完毕1949.5.27,上海解放解放战争的成功112021/2/23中国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新中国的诞生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A《共同纲领》B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B国民经济的恢复土地改革B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一化三改造”A122021/2/23共同纲领1949年9月北平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会议内容:决定新中国的国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定都北平,改名为北京,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府主席。政协全体会议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前代行全国人大的职权。政权会议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指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正式确立。共同纲领规定,……意义:……建国纲领,……政治根底,……临时宪法作用。新中国的诞生132021/2/23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北京天安门广场毛泽东庄严宣告新中国的诞生142021/2/2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国内意义国际意义新中国的诞生152021/2/23土地改革〔1950-1952〕1950.6中央人民政府公布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根本内容:P81结果P81意义P82国民经济的恢复——农村练习与测评2162021/2/23项目户数占农户比(%)占有土地(亩)占地比例(%)地主富农39509102344.3931.3贫雇农2044246.36051618.5表一上海县土地改革前各阶层土地占有情况地主、富农和贫雇农的占地情况:少数地主、富农占有大量土地,广阔农民占地严重缺乏,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下农村土地占地不公,农民受到封建剥削。国民经济的恢复——农村172021/2/23表二土地改革中上海县和龙华区、新泾区没收各类财产数量表三上海县土地改革前后贫雇农土地占有情况土地(亩)粮食(公斤)房屋(间)农具(件)家具(件)船(条)耕畜(头)1347884367301048520431902220156项目土改前土改后项目土改前土改后地主、富农户均占有土地(亩)25.918.7贫雇农户均占地2.965.67地主、富农户均占有土地(亩)31.3%10.55%贫雇农户均占地18.5%37%土地改革的主要内容和结果:没收地主土地和财产,分配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结果使广阔农民分到了土地和各类财产。国民经济的恢复——农村182021/2/23土地改革〔1950-1952〕意义P82土地制度重大变革〔地主土地所有制==农民土地所有制〕解放农村消费力,农业消费迅速恢复和开展稳固工农联盟和新生的人民政权为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奠定根底国民经济的恢复——农村练习与测评2192021/2/23“一化三改造〞背景国民经济恢复,过渡时期总道路制定内容“一化〞——社会主义工业化施行:第一个五年方案的执行集中开展重工业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过渡时期: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根本完成202021/2/23“一化三改造〞三大改造内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本质:消费资料所有制的变革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方式目标农业农村合作社生产资料私有制==》全民所有制、集体所有制手工业合作化资本主义工商业和平赎买、公私合营完成时间:1956年底意义:为在我国建立社会主义根本制度奠定了经济根底。同时进展缺点与偏向212021/2/23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与曲折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三面红旗”A文化大革命文化大革命开始的时间A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时间及标志A222021/2/23“三面红旗〞总道路、大跃进、人民公社总道路: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立社会主义〞——〔速度〕大跃进运动:——高速度高指标;表现:放高产“卫星〞;大炼钢铁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规模大、公有化程度高〔农业消费关系变革〕社会主义建立道路的初步探究背景:中共八大后果:……232021/2/23242021/2/23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与曲折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三面红旗”A文化大革命文化大革命开始的时间A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时间及标志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开拓伟大的历史转折《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A邓小平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A“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及其意义C改革开放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B对外开放与经济特区的建立B一国两制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A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设立A252021/2/2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开拓伟大的历史转折《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A邓小平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A“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及其意义C改革开放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B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