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庆市兰德学校初中部2024-2025学年度九年级语文试题考生注意:1.考试时间120分钟2.全卷共分两部分,总分120分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共24分)1.根据拼音写汉字,要求公正、规范、准确在飞逝的时光里,我们看到的、感悟到的中国,是一个不(jù)风雨、欣欣向荣的中国。这里有可亲可敬的人民,有日新月异的发展,有赓续传承的事业。“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清澈的爱、只为中国”的深情告白;“祝融”探火、“羲和”逐日、“天和”遨游星辰;运动健儿激情飞扬、奋勇争先;受灾群众守望相助、重建家园……无数平凡英雄拼(bó)奋斗,汇聚成新时代中国昂扬奋进的洪流。2.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愧赧(nǎn)踌躇(chú)缄默(jiān)风雪载途(zǎi)B.贮蓄(chǔ)翘首(qiáo)老妪(yù)孜孜不倦(zī)C.蓦然(mò)作揖(yī)纶巾(guān)拈轻怕重(niān)D.咀嚼(jué)殷红(yīn)高跷(qiāo)殚精竭虑(dān)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B.对这一转变做出了巨大贡献的人,是一位长期以来鲜为人知的科学家——邓稼先。C.国家公祭日之长鸣警钟震耳欲聋,那些装睡梦游的罪恶灵魂无处遁形。D.富有创造力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4.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截止2023年年底,包括风电、太阳能、水电等在内的全口径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占比已达47%左右,历史上首次超过煤电装机。B.被称作“中国人的存在与时间”的二十四节气,始于立春,终于大寒;它是古代农耕文明的产物,也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C.由AI创作的诗歌,不过是一种浅表的类型化文本,丰富生动的审美体验无法让读者实现,只能满足读者的好奇心。D.在2023年10月举行第三届中国空间科学大会上,哈尔滨工业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相关视频,展示了一段未来在月球上建造基地的构想。5.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B.《苏州园林》的作者是叶圣陶,他的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倪焕之》、童话集《稻草人》等。C.莫泊桑是英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被誉为“短篇小说巨匠”,作品有《项链》《羊脂球》等。D.“丝”指弦乐器,“竹”指管乐器,“丝竹”泛指音乐,如《陋室铭》中的“无丝竹之乱耳”。6.古诗文默写。(1)造化钟神秀,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望岳》)(2)____________________,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3)苔痕上阶绿,____________________。(刘禹锡《陋室铭》)(4)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5)李白《行路难(其一)》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诗正是中国人民不屈不挠,为追求理想而不懈努力精神的写照。(6)小刚游览大明湖,傍晚时望见云霞飘飞,入夜后欣赏明月映入湖水,他不由得想起李白《渡荆门送别》中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7字)为何儿童更爱吃甜食?研究表明,甜是婴儿在出生之后最先接触到的味道,婴儿在出生之后最先吃母乳,______,所以儿童爱吃甜食是一种本能反应。另外,众所周知,人体中一半以上的能量来自于糖,_________,能量消耗迅速,甜食中的糖分能够及时为他们补充能量。口语交际(2分)8.“龙年游龙江,夏季好风光”,第七届黑龙江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即将召开。请你为家乡代言,做小小文旅推介官,向游客介绍自己的家乡(可选择当地特产、旅游景点或特色美食等进行介绍)。要求:不超过80字,标点符号算字数。二、阅读理解与分析(共46分)阅读古代诗歌,根据要求回答问题雁门太守行李贺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9.下列选项中,对本诗内容与写法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角声满天”写鼓角齐鸣、杀声干云的战争场面,给人以低沉哀戚之感。B.“半卷红旗”写将士们乘夜奔袭之状。夜寒霜重,战鼓擂不响的细节,更突出悲壮的气氛。C.最后两句用燕昭王黄金台上招揽天下贤士的典故,含蓄地点出了诗作的主旨。D.此诗用三个画面,涵盖了将士们在不足一昼夜的战争中的主要活动,反映了战争的艰苦性10.请自选角度赏析划线诗句。阅读下列文言文,按要求完成下面小题【甲】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范仲淹《岳阳楼记》节选)【乙】江①出西陵,始得平地,其流奔放肆大②。南合沅湘③,北合汉沔④,其势益张。至于赤壁之下,波流浸灌⑤,与海相若。清河⑥张君梦得谪居齐安⑦,即其庐之西南为亭,以览观江流之胜,而余兄子瞻名之曰“快哉”。今张君不以谪为患,窃会计⑧之余功,而自放山水之间,此其中宜有以过人者。将篷户瓮牖⑨无所不快;而况乎濯长江之清流,揖西山之白云,穷耳目之胜以自适也哉!不然,连山绝壑,长林古木,振之以清风,照之以明月,此皆强人思士之所以悲伤憔悴而不能胜者,乌⑩睹其为快也哉!元丰六年十一月朔日,赵郡苏辙记。(苏辙《黄州快哉亭记》节选)【注】①江:长江。②肆大:形容水流壮阔。③沅湘:沅江、湘江。④汉沔:汉江、沔江。⑤浸灌:水势浩大。⑥清河:张君(张怀民)的家乡。⑦齐安:黄州。⑧会计:是指征收钱谷,管理财务行政等事务。⑨篷户瓮牖:篷户,用篷草编门;瓮牖,用破瓮做窗。⑩乌:哪里。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1)百废具兴___________________(2)是进亦忧,退亦忧________________(3)以览观江流之胜________________(4)今张君不以谪为患_______________12.用“/”为下面句子断句。(限断一处)清河张君梦得谪居齐安1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属予作文以记之投以骨B.揖西山之白云予尝求古仁人之心C.其流奔放肆大其正色邪D.或异二者之为乌睹其为快也哉14.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微斯人,吾谁与归?(2)至于赤壁之下,波流浸灌,与海相若。15.【甲】【乙】两文都综合运用了多种表达方式,融叙事、写景、议论、抒情于一体,但两文“乐”的内涵不同,【甲】文之“乐”是______________,【乙】文之“乐”是______________。现代文阅读(一)(7分)阅读下面三则材料,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能源保障和安全事关国计民生,是不可忽视的“国之大者”。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新型能源体系加快构建,能源保障基础不断夯实,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同时也要看到,我国能源发展仍面临需求压力巨大、供给制约较多、绿色低碳转型任务艰巨等一系列挑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应对这些挑战,出路就是大力发展新能源。”这为我们推动新能源高质量发展,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安全可靠的能源保障指明了方向。在新征程上建设能源强国,保障能源安全,必须立足国内多元供应,坚持推进能源结构、产业结构调整,把能源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材料二:近年来,中国新能源产业快速发展,相关国际合作加速推进。中国新能源产业为全球绿色低碳转型提供重要助力。国际能源署报告指出,2023年全球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容量1.5亿千瓦,中国贡献超过一半,为全球可再生能源发电增长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国风电、光伏产品已经出口到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帮助有关国家和地区获得了清洁、可靠、用得起的能源。2022年,中国可再生能源发电量相当于减少国内二氧化碳排放约22.6亿吨,出口的风电、光伏产品为其他国家减排二氧化碳约5.73亿吨,合计减排超28亿吨,约占全球同期可再生能源折算碳减排量的41%。中国新能源产品顺应全球绿色低碳转型趋势,且普遍具有较高的质量和有竞争力的市场价格,因此在许多国家特别是渴望实现能源转型的发展中国家供不应求。(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材料三:①中国新能源产业的优势是靠真本事获得的。中国新能源产业拥有完善的产供链体系。中国是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产业组织能力和供应链韧性强,在新能源产业拥有涵盖材料研发、工程设计到制造管理、总装集成的全产业链。中国新能源产业的高速发展源于扎实推进科技创新。经过多年实践,中国新能源产业核心技术不断进步,中国多项新能源技术和装备制造水平也在全球领先。从全球首台16兆瓦海上风电机组并网发电,到全球首座第四代核电站正式投入商业运行,中国以科技创新形成的优质产能推动全球新能源产业的变革,让世界各国受益于绿色产能。②中国新能源产业将继续向“新”而行、以“质”求变,为更多国家实现绿色低碳转型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助力。(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16.下列关于中国新能源产业说法与材料一致的是()A.我国新型能源体系完成构建,能源保障基础不断夯实,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B.2023年全球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容量1.5亿千瓦,中国贡献将近一半,为全球作出了巨大贡献。C.中国是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产业组织能力和供应链韧性强。D.经过实践,中国新能源产业核心技术不断进步,中国能源技术和装备制造水平全球领先。1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理解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A.当前我国新能源产品已大量出口国外,表明我国能源已完全实现了自给自足B.材料二列举数据时多次出现“约”字,充分体现了说明语言的生动性、真实性。C.材料二运用了举例子、打比方等说明方法,具体准确地说明了我国新能源产业为全球可再生能源发电增长作出了巨大贡献。D.我国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既能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安全可靠的能源保障,也能为更多国家实现绿色低碳转型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助力。18.结合材料二、材料三,简要概括中国新能源发展的优势。(二)(8分)阅读下面议论性文本,完成下面小题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①2023年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位于北京市朝阳区东坝中心公园的植树点,同首都群众一起参加义务植树活动,并悉心叮嘱:“孩子教育,跟植树一样,一开始就要竖正,否则就会长歪。”言语谆谆,似春风雨露,护佑幼苗茁壮成长。树木竖正,才能成栋梁;人也要树正理想信念,才能健康成长成才。沃枝叶不如培根本,根基稳才能枝干正。因此,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②育人立德,需要从少年儿童抓起。爱党、爱祖国、爱人民,是理想信念之根。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十分关心关爱少年儿童成长成才,深情期许,滋润心田。童年是人生成长的启蒙阶段,帮助少年儿童从内心深处厚植对党的信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引导少年儿童从做好小事、管好小节起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到品德润身、公德善心、大德铸魂,让向阳而生的“小树苗”努力成长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生力军。③育人立德,要求坚持五育并举的原则。“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孔子在培养学生的时候,以道为方向,以德为立脚点,以仁为根本,以六艺为涵养之境,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因此他的学生大都多才多艺。非学无以广才,既要勤学书本知识,也要多学课外知识,努力做到敏于求知、勤于学习、敢于创新、勇于实践。体育、美育、劳动教育,同样不可或缺。体育锻炼能够让少年儿童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美育有助于提高审美和人文素养,塑造美好心灵。劳动教育不仅能磨炼坚强意志、培养良好习惯,还可以树德、增智、强体、育美。坚持育人和育才相统一,才能帮助少年儿童在人生旅途上选对路、起好步,得到全面发展。④育人立德,还要把握少年儿童成长的规律。面对性格各不相同、禀赋各有差异、综合素养各有千秋的学子,我们必须包容学生的差异和不足,用心发现他们的长处和特点,让每个“小树苗”都能向阳生长;我们必须呵护学生多元多样的志趣,使学习的选择更多样、成长的道路更宽广,让每个学生都有学业有成、人生出彩的机会。教育事业久久为功,离不开学校、家庭的甘霖滋润,也需要全社会共尽一份心、共担一份责。⑤种下“小树苗”就是种下新希望。中国未来大有希望、大有可为。立德树人,关系到党的事业后继有人,关系到国家前途命运。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再出发,引导青少年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奋斗之中,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选自《人民日报》,有改动)19.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0.选文第③段画线句子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21.请简要分析选文的论证思路。阅读《一个追风的女孩》,回答22—25题。一个追风的女孩王愉芳菲①十三岁那年,我认识了初中同学荔枝。②被唤作“荔枝”,缘于她名字的谐音。然而荔枝的身形却不似荔枝那般丰腴——如果非要用一种水果来形容她,她更像一根细高的甘蔗,荔枝给我的印象第一眼是瘦,第二眼是秀气。她有着细长而微挑的眉、上吊的凤眼,可她的鼻子圆而小巧,冲淡了她眉眼的凌厉,添了几分可爱。她的嘴巴也是小小的,抿唇时会勾出一道甜美的弧线。③纤秀的荔枝却有着与外形不相匹配的独立、坚韧。④荔枝的家庭不富裕,一套50平方米左右的小户型挤下了老老少少五口人:她和父母、弟弟以及姥姥。尤记得第一次带她去我家玩时,她对我拥有自己的房间、父亲有一墙的书这些在我看来再平常不过的事大加赞叹。⑤中考结束,我们共同度过了一个没有作业和压力的暑假,那个假期,我第一次走进了她的家:一间饭厅兼客厅,一间小小的卫浴,母亲和弟弟睡主卧,她和姥姥在客卧睡上下铺,父亲总是睡在单位,每间屋子都显得老旧而斑驳,把我领进逼仄的家,她却没有丝毫的尴尬与不安,一边热情地招呼我,一边给全家做晚餐。那时年仅十五岁的她用了不到一个小时张罗出一大桌子菜,荤素搭配,色香味俱全。在她家吃完饭,她不让我帮忙,独自一人又是洗碗又是拖地,俨然一副大人的样子。⑥此后,我觉得她不那么像甘蔗了,倒像是一株顽强的野草,在有限的空间里蓬勃生长,铺洒出一片绿意。⑦进入高中后,荔枝的母亲因为弟弟的叛逆对她不怎么上心,她也跟我抱怨过母亲的偏心,但高中的紧张和忙碌冲淡了所有的小情绪。记得上高三时的一个中午,她将母亲那辆单车骑了出来,带我去离校园蛮远的小吃街解馋,花的钱是她赚的稿费,又去湖边兜风。彼时正值仲春,阳光温煦,带着几分凉意的清风迎面而来,吹起我们的发丝。荔枝在风中畅快地高歌,又说到将来可能要经历的坎坷,描述她向往的未来,谈她的梦想——她想做一名战地记者,或是一名维和军人……那一天,我们约定高考完还要来到这里,迎着风飞驰。⑧后来我们都顺利地考上了大学,她被北京的一所院校录取,我则将去成都。我们不能像从前那样每天见面了。我们没有浪费高考后的那个暑假,不仅兜了风,还一起去川西,欣赏了壮美的自然风光,提前探访我的大学。⑨记得那天,我们在甘孜州理塘县,天很蓝,厚重的云层在雪山的衬托下显得很低,仿佛触手可及。我们在一处石滩上拍照,背景是雪山——神圣而庄严的雪山。她侧过脸的那一刹那,阳光为她白皙的脸庞镀上了一层金边,她的头发在风中恣意飞扬。我立即按下快门,为她拍下了这趟旅程中我们认为最完美的照片。⑩返程时,她认真地说,虽然在追梦的路上迈进了一步,但前路漫漫,她要用自己的力量让家人过上更好的生活,也要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看着那双神采奕奕的眼睛,我仿佛又回到了十三岁第一次见面时,她坐在我前桌,回头笑着说“你好”,又想起上高三时的那个中午,她骑单车载着我在湖边兜风,在风中聊未来,聊梦想。⑪如今我们虽然天各一方,但在夜深人静时,我常常会想起荔枝,想起那个追风的女孩。(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22.本文是按时间顺序展开思路的,请你根据文章内容,将下面的时间轴补充完整。23.文章标题有什么作用?24.请从描写的角度分析第②段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25.结合文章内容,说一说荔枝为什么像“野草”?三、作文(50分)26.“和”是温和、亲和,才有了“和风细雨”“和颜悦色”;“和”是和气、和睦,才有了“和气致祥”“家和万事兴”;“和”是和谐、和平,才有了“和衷共济”“天地人和”……“和”是中国人特有的智慧与情怀,对于个人、家庭、集体乃至国家都至关重要。生活中处处体现“和”,请以“和”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题目自拟,立意自定。②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不少于600字。③字迹工整,书写清楚。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大庆市兰德学校初中部2024-2025学年度九年级语文试题考生注意:1.考试时间120分钟2.全卷共分两部分,总分120分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共24分)1.根据拼音写汉字,要求公正、规范、准确在飞逝的时光里,我们看到的、感悟到的中国,是一个不(jù)风雨、欣欣向荣的中国。这里有可亲可敬的人民,有日新月异的发展,有赓续传承的事业。“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清澈的爱、只为中国”的深情告白;“祝融”探火、“羲和”逐日、“天和”遨游星辰;运动健儿激情飞扬、奋勇争先;受灾群众守望相助、重建家园……无数平凡英雄拼(bó)奋斗,汇聚成新时代中国昂扬奋进的洪流。【答案】惧搏【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字形。注意做到美观、规范、正确。做本题时,注意正楷书法要笔画平正,结体整齐,工妙于点画,神韵于结体。不惧风雨(bùjùfēngyǔ):不害怕风吹雨打,常用来形容人面对困难、挫折或恶劣环境时,保持勇敢无畏的精神,不被外界的不利因素所吓倒。拼搏(pīnbó):指豁出性命,进行激烈的搏斗。比喻尽最大的力量,用自己的所有精力去做某事,以达到目标或取得成功。2.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愧赧(nǎn)踌躇(chú)缄默(jiān)风雪载途(zǎi)B.贮蓄(chǔ)翘首(qiáo)老妪(yù)孜孜不倦(zī)C.蓦然(mò)作揖(yī)纶巾(guān)拈轻怕重(niān)D.咀嚼(jué)殷红(yīn)高跷(qiāo)殚精竭虑(dān)【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字音。A.风雪载途(zǎi)——zài;B.贮蓄(chǔ)——zhù;D.殷红(yīn)——yān;故选C。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B.对这一转变做出了巨大贡献的人,是一位长期以来鲜为人知的科学家——邓稼先。C.国家公祭日之长鸣警钟震耳欲聋,那些装睡梦游的罪恶灵魂无处遁形。D.富有创造力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成语运用。A.销声匿迹:不再公开讲话,不再出头露面。形容隐藏起来或不公开出现。句中用来形容昆虫不再活跃,隐藏起来,使用恰当;B.鲜为人知:很少有人知道。句中用于形容邓稼先作为做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其名字和事迹并不为大众所熟知,使用恰当;C.震耳欲聋:形容声音很大,耳朵都快震聋了。句中,用于形容具有象征意义和警醒作用的国家公祭日“长鸣警钟”,使用对象不对;D.孜孜不倦:勤奋努力,不知疲倦。句中用于形容富有创造力的人不断汲取知识的勤奋态度,使用恰当;故选C。4.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截止2023年年底,包括风电、太阳能、水电等在内的全口径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占比已达47%左右,历史上首次超过煤电装机。B.被称作“中国人的存在与时间”的二十四节气,始于立春,终于大寒;它是古代农耕文明的产物,也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C.由AI创作的诗歌,不过是一种浅表的类型化文本,丰富生动的审美体验无法让读者实现,只能满足读者的好奇心。D.在2023年10月举行的第三届中国空间科学大会上,哈尔滨工业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相关视频,展示了一段未来在月球上建造基地的构想。【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病句辨析。A.“已”和“左右”语意矛盾,应删去“已”或“左右”;C.语序不当,将“丰富生动的审美体验”和“无法让读者实现”调换顺序;D.成分残缺,在句末加“画面”;故选B。5.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B.《苏州园林》的作者是叶圣陶,他的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倪焕之》、童话集《稻草人》等。C.莫泊桑是英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被誉为“短篇小说巨匠”,作品有《项链》《羊脂球》等。D.“丝”指弦乐器,“竹”指管乐器,“丝竹”泛指音乐,如《陋室铭》中的“无丝竹之乱耳”。【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C.有误,莫泊桑是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而非英国;故选C6.古诗文默写。(1)造化钟神秀,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望岳》)(2)____________________,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3)苔痕上阶绿,____________________。(刘禹锡《陋室铭》)(4)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5)李白《行路难(其一)》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诗正是中国人民不屈不挠,为追求理想而不懈努力精神的写照。(6)小刚游览大明湖,傍晚时望见云霞飘飞,入夜后欣赏明月映入湖水,他不由得想起李白《渡荆门送别》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阴阳割昏晓②.山重水复疑无路③.草色入帘青④.随君直到夜郎西⑤.长风破浪会有时⑥.直挂云帆济沧海⑦.月下飞天镜⑧.云生结海楼【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名句默写。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的“昏、疑、郎、沧”等字词容易写错。7.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7字)为何儿童更爱吃甜食?研究表明,甜是婴儿在出生之后最先接触到的味道,婴儿在出生之后最先吃母乳,______,所以儿童爱吃甜食是一种本能反应。另外,众所周知,人体中一半以上的能量来自于糖,_________,能量消耗迅速,甜食中的糖分能够及时为他们补充能量。【答案】①.而母乳就是甜的②.儿童活泼好动【解析】【详解】查根据语境补充句子。注意结合内容和语境进行补写,注意字数要求。第一空,结合“为何儿童更爱吃甜食?研究表明,甜是婴儿在出生之后最先接触到的味道,婴儿在出生之后最先吃母乳,……所以儿童爱吃甜食是一种本能反应”的内容,由“甜是婴儿在出生之后最先接触到的味道,婴儿在出生之后最先吃母乳”可推测出,母乳的味道是甜的,所以“儿童爱吃甜食是一种本能反应”。据此可补写为:而母乳就是甜的;第二空,结合“众所周知,人体中一半以上的能量来自于糖,……能量消耗迅速,甜食中的糖分能够及时为他们补充能量”的内容,由“人体中一半以上的能量来自于糖”“甜食中的糖分能够及时为他们补充能量”可推测出,儿童因为活泼好动,所以能量消耗迅速。据此可补写为:儿童活泼好动。口语交际(2分)8.“龙年游龙江,夏季好风光”,第七届黑龙江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即将召开。请你为家乡代言,做小小文旅推介官,向游客介绍自己的家乡(可选择当地特产、旅游景点或特色美食等进行介绍)。要求:不超过80字,标点符号算字数【答案】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我是XX地文旅推介官XX,我的家乡盛产蓝莓,蓝莓味道酸甜可口,营养丰富,欢迎全国各地的朋友来我的家乡旅游,品尝蓝莓!(言之成理即可)【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推荐词。本次任务是为“龙年游龙江,夏季好风光”这一黑龙江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做家乡文旅推介,主题围绕黑龙江的夏季特色展开。介绍内容要紧密贴合黑龙江夏季旅游的范畴,无论是特产、景点还是美食,都应体现出在夏季这个时节的独特魅力或与之相关的体验。从特产、旅游景点、特色美食三个类别中选择进行介绍,不能偏离这几个范畴。字介绍文字不能超过80字,标点符号也算在字数内。示例:欢迎来黑龙江!我是XX地文旅推介官XX,夏日来这,必尝鲜嫩多汁的铁锅炖。以柴火烧制,将豆角、排骨、土豆等食材慢炖入味,再贴上一圈玉米饼子,一口下去,满是幸福!二、阅读理解与分析(共46分)阅读古代诗歌,根据要求回答问题。雁门太守行李贺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9.下列选项中,对本诗内容与写法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角声满天”写鼓角齐鸣、杀声干云的战争场面,给人以低沉哀戚之感。B.“半卷红旗”写将士们乘夜奔袭之状。夜寒霜重,战鼓擂不响的细节,更突出悲壮的气氛。C.最后两句用燕昭王黄金台上招揽天下贤士的典故,含蓄地点出了诗作的主旨。D.此诗用三个画面,涵盖了将士们在不足一昼夜的战争中的主要活动,反映了战争的艰苦性10.请自选角度赏析划线诗句。【答案】9.A10.示例一:(从炼字的角度)“压”和“摧”两个动词,把敌军人马众多、来势凶猛,以及交战双方力量悬殊、守军将士处境艰难等淋漓尽致地揭示出来,衬托出将士们饱满的情绪和临危不惧、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示例二:(从修辞的角度)运用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借压城的黑云暗喻敌军气焰嚣张,借向日之甲光显示守城将士雄姿英发,渲染了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解析】【9题详解】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的把握。A.“角声满天”意思是响亮军号震天动地。表现战争的规模,衬托战场的悲壮,所以“给人以低沉哀戚之感”的理解不正确;故选A。【10题详解】本题考查诗句赏析。自选角度赏析,可结合原句从炼字或修辞或意境等任何角度赏析即可。“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句意:敌兵滚滚而来,犹如黑云翻卷,城墙仿佛将要坍塌;我军严待以来,阳光照耀铠甲,一片金光闪烁。借向日之甲光显示守城将士雄姿英发,两相比照,色彩鲜明,爱憎分明。歌颂守边将士临危不惧、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示例一,意境雄浑。运用想象的黑云和日光来营造意境,色彩浓烈,想象奇特。示例二,巧用修辞。运用比喻和夸张渲染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运用对偶,音韵和谐。示例三,感情浓郁。歌颂守边将士临危不惧、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阅读下列文言文,按要求完成下面小题【甲】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范仲淹《岳阳楼记》节选)【乙】江①出西陵,始得平地,其流奔放肆大②。南合沅湘③,北合汉沔④,其势益张。至于赤壁之下,波流浸灌⑤,与海相若。清河⑥张君梦得谪居齐安⑦,即其庐之西南为亭,以览观江流之胜,而余兄子瞻名之曰“快哉”。今张君不以谪为患,窃会计⑧之余功,而自放山水之间,此其中宜有以过人者。将篷户瓮牖⑨无所不快;而况乎濯长江之清流,揖西山之白云,穷耳目之胜以自适也哉!不然,连山绝壑,长林古木,振之以清风,照之以明月,此皆强人思士之所以悲伤憔悴而不能胜者,乌⑩睹其为快也哉!元丰六年十一月朔日,赵郡苏辙记。(苏辙《黄州快哉亭记》节选)【注】①江:长江。②肆大:形容水流壮阔。③沅湘:沅江、湘江。④汉沔:汉江、沔江。⑤浸灌:水势浩大。⑥清河:张君(张怀民)的家乡。⑦齐安:黄州。⑧会计:是指征收钱谷,管理财务行政等事务。⑨篷户瓮牖:篷户,用篷草编门;瓮牖,用破瓮做窗。⑩乌:哪里。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1)百废具兴___________________(2)是进亦忧,退亦忧________________(3)以览观江流之胜________________(4)今张君不以谪为患_______________12.用“/”为下面句子断句。(限断一处)清河张君梦得谪居齐安1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属予作文以记之投以骨B.揖西山之白云予尝求古仁人之心C.其流奔放肆大其正色邪D.或异二者之为乌睹其为快也哉14.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微斯人,吾谁与归?(2)至于赤壁之下,波流浸灌,与海相若。15.【甲】【乙】两文都综合运用了多种表达方式,融叙事、写景、议论、抒情于一体,但两文“乐”的内涵不同,【甲】文之“乐”是______________,【乙】文之“乐”是______________。【答案】11.①.同“俱”,全、都②.这样③.胜景④.被贬官12.清河张君梦得/谪居齐安13.B14.(1)如果没有这样的人,我与谁一道归去呢?(2)流到赤壁的下面,波浪滚滚,如同大海一样。15.①.甲文:爱国爱民的情怀②.乙文:随遇而安的旷达胸怀【解析】【导语】这两篇宋代散文均展现了士大夫在贬谪境遇中的精神境界。《岳阳楼记》以“先忧后乐”的儒家情怀为内核,通过洞庭湖的万千气象,升华出超越个人得失的政治理想;《黄州快哉亭记》则体现道家旷达,以长江奔涌之景喻示随遇而安的人生态度。范仲淹的忧乐观具有强烈的社会担当,苏辙笔下的“快哉”更侧重个体精神的超脱。两文皆善用骈散相间的句式,将地理特征与人生感悟浑然相融,展现出宋代散文“理趣”与“情趣”并重的美学特色。【11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实词。作答时可结合句意来分析加点字词的意思。(1)句意:各种荒废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具:同“俱”,全、都。(2)句意:这样来说在朝廷做官也担忧,在僻远的江湖也担忧。是:这样。(3)句意:用来观赏长江的胜景。胜:胜景。(4)句意:如今张梦得不把被贬官而作为忧愁。谪:被贬官。【12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作答时可结合句意和语法结构来分析。句意:清河张梦得,被贬官后居住在齐安。“清河张君梦得”是主语,“谪居齐安”是动宾结构,在剧中做谓语和宾语,通常主语和谓语中间要断开,因此“清河张君梦得”后面要断开;故断句为:清河张君梦得/谪居齐安。【13题详解】本题考查一词多义。A.连词,来/介词,把;B.两个“之”都是助词,的;C.代词,代指长江/连词,表选择;D.名词,指心理活动,即两种心情/动词,是;故选B。【14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作答时应注意如下重点字词的意思:(1)微:(如果)没有。斯人:这种人(指前文的“古仁人”)。谁与归:就是“与谁归”,是宾语前置句。归:归依。(2)至:到。之:助词,。下:下面。浸灌:浸,灌,意思都是“注”,此处指水势浩大。相若:相似。【15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和对比阅读。结合甲文“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可知,甲文的“乐”是“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爱国爱民的情怀;结合乙文“今张君不以谪为患,窃会计之余功,而自放山水之间,此其中宜有以过人者。将篷户瓮牖无所不快;而况乎濯长江之清流,揖西山之白云,穷耳目之胜以自适也哉”可知,乙文的“乐”是“自放山水之间”随遇而安的旷达胸怀。【点睛】参考译文:【甲】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降职到巴陵郡做太守。到了第二年,政事顺利,百姓和乐,各种荒废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于是重新修建岳阳楼,扩大它原有的规模,把唐代名家和当代人的诗赋刻在它上面。嘱托我写一篇文章来记述这件事情。我观看那巴陵郡的美好景色,全在洞庭湖上。它连接着远处的山,吞吐长江的水流,浩浩荡荡,无边无际,一天里阴晴多变,气象千变万化。这就是岳阳楼的雄伟景象。前人的记述已经很详尽了。虽然如此,那么向北面通到巫峡,向南面直到潇水和湘水,降职的官吏和来往的诗人,大多在这里聚会,他们观赏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大概会有所不同吧?……唉!我曾经探求古时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人的心情,这是为什么呢?是由于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在朝廷里做高官就应当心系百姓;处在僻远的江湖间也不能忘记关注国家安危。这样来说在朝廷做官也担忧,在僻远的江湖也担忧。既然这样,那么他们什么时候才会感到快乐呢?他们一定会说:“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唉!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写于庆历六年九月十五日。【乙】长江出了西陵峡,才进入平地,水势奔腾浩荡。南边与沅水、湘水合流,北边与汉水汇聚,水势显得更加壮阔。流到赤壁之下,波浪滚滚,如同大海一样。清河张梦得,被贬官后居住在齐安,于是他在房舍的西南方修建了一座亭子,用来观赏长江的胜景。我的哥哥子瞻给这座亭子起名叫“快哉亭”。如今张梦得不把被贬官而作为忧愁,利用征收钱谷的公事之余,在大自然中释放自己的身心,这是他心中应该有超过常人的地方。即使是用蓬草编门,以破瓦罐做窗,都没有觉得不快乐,更何况在清澈的长江中洗涤,面对着西山的白云,尽享耳目的美景来自求安适呢?如果不是这样,连绵的峰峦,深陡的沟壑,辽阔的森林,参天的古木,清风拂摇,明月高照,这些都是伤感失意的文人士大夫感到悲伤憔悴而不能忍受的景色,哪里看得出这是畅快的呢!元丰六年十一月初一,赵郡苏辙记。现代文阅读(一)(7分)阅读下面三则材料,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能源保障和安全事关国计民生,是不可忽视的“国之大者”。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新型能源体系加快构建,能源保障基础不断夯实,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同时也要看到,我国能源发展仍面临需求压力巨大、供给制约较多、绿色低碳转型任务艰巨等一系列挑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应对这些挑战,出路就是大力发展新能源。”这为我们推动新能源高质量发展,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安全可靠的能源保障指明了方向。在新征程上建设能源强国,保障能源安全,必须立足国内多元供应,坚持推进能源结构、产业结构调整,把能源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材料二:近年来,中国新能源产业快速发展,相关国际合作加速推进。中国新能源产业为全球绿色低碳转型提供重要助力。国际能源署报告指出,2023年全球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容量1.5亿千瓦,中国贡献超过一半,为全球可再生能源发电增长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国风电、光伏产品已经出口到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帮助有关国家和地区获得了清洁、可靠、用得起的能源。2022年,中国可再生能源发电量相当于减少国内二氧化碳排放约22.6亿吨,出口的风电、光伏产品为其他国家减排二氧化碳约5.73亿吨,合计减排超28亿吨,约占全球同期可再生能源折算碳减排量的41%。中国新能源产品顺应全球绿色低碳转型趋势,且普遍具有较高的质量和有竞争力的市场价格,因此在许多国家特别是渴望实现能源转型的发展中国家供不应求。(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材料三:①中国新能源产业的优势是靠真本事获得的。中国新能源产业拥有完善的产供链体系。中国是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产业组织能力和供应链韧性强,在新能源产业拥有涵盖材料研发、工程设计到制造管理、总装集成的全产业链。中国新能源产业的高速发展源于扎实推进科技创新。经过多年实践,中国新能源产业核心技术不断进步,中国多项新能源技术和装备制造水平也在全球领先。从全球首台16兆瓦海上风电机组并网发电,到全球首座第四代核电站正式投入商业运行,中国以科技创新形成的优质产能推动全球新能源产业的变革,让世界各国受益于绿色产能。②中国新能源产业将继续向“新”而行、以“质”求变,为更多国家实现绿色低碳转型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助力。(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16.下列关于中国新能源产业说法与材料一致是()A.我国新型能源体系完成构建,能源保障基础不断夯实,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B.2023年全球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容量1.5亿千瓦,中国贡献将近一半,为全球作出了巨大贡献。C.中国是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产业组织能力和供应链韧性强。D.经过实践,中国新能源产业核心技术不断进步,中国能源技术和装备制造水平全球领先。1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理解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A.当前我国新能源产品已大量出口国外,表明我国能源已完全实现了自给自足。B.材料二列举数据时多次出现“约”字,充分体现了说明语言的生动性、真实性。C.材料二运用了举例子、打比方等说明方法,具体准确地说明了我国新能源产业为全球可再生能源发电增长作出了巨大贡献。D.我国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既能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安全可靠的能源保障,也能为更多国家实现绿色低碳转型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助力。18.结合材料二、材料三,简要概括中国新能源发展的优势。【答案】16.C17.D18.①中国新能源产品普遍具有较高的质量和有竞争力的市场价格。②拥有完善的产供链体系。③扎实推进科技创新。(或中国多项新能源技术和装备制造水平全球领先。)【解析】【16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材料内容。A.结合材料一“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新型能源体系加快构建,能源保障基础不断夯实,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可知,选项“新型能源体系完成构建”与原文表述不符;B.结合材料二“国际能源署报告指出,2023年全球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容量1.5亿千瓦,中国贡献超过一半,为全球可再生能源发电增长作出了巨大贡献”可知,选项“将近一半”与原文表述不符;D.结合材料三“中国新能源产业的高速发展源于扎实推进科技创新。经过多年实践,中国新能源产业核心技术不断进步,中国多项新能源技术和装备制造水平也在全球领先”可知,原文讲述的是“中国多项新能源技术和装备制造水平也在全球领先”,选项“中国能源技术和装备制造水平全球领先”与原文表述不符;故选C。【17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材料内容。A.结合材料一“我国新型能源体系加快构建,能源保障基础不断夯实,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同时也要看到,我国能源发展仍面临需求压力巨大、供给制约较多、绿色低碳转型任务艰巨等一系列挑战”可知,我国能源发展仍面临需求压力巨大、供给制约较多、绿色低碳转型任务艰巨等一系列挑战,选项“表明我国能源已完全实现了自给自足”表述过于绝对化;B.“约”指大约。如材料二“约22.6亿吨”“约5.73亿吨”中的“约”表示的是概数,这里如果没有“约”,则与实际情况不符,因此“约”用在这里体现了语言的真实性、准确性和严谨性,选项“生动性”不正确;C.结合材料二“国际能源署报告指出,2023年全球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容量1.5亿千瓦,中国贡献超过一半,为全球可再生能源发电增长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国风电、光伏产品已经出口到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帮助有关国家和地区获得了清洁、可靠、用得起的能源。2022年,中国可再生能源发电量相当于减少国内二氧化碳排放约22.6亿吨,出口的风电、光伏产品为其他国家减排二氧化碳约5.73亿吨,合计减排超28亿吨,约占全球同期可再生能源折算碳减排量的41%”可知,这里主要运用了举例子和列数字的说明方法,举了2022年中国风电、光伏产品出口的例子,以及通过具体的出口数据和减排二氧化碳的数据,具体准确地说明了我国新能源产业为全球可再生能源发电增长作出了巨大贡献。选项“打比方”表述不正确;故选D。【18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概括材料内容。结合材料二“中国新能源产品顺应全球绿色低碳转型趋势,且普遍具有较高的质量和有竞争力的市场价格,因此在许多国家特别是渴望实现能源转型的发展中国家供不应求”可知,中国新能源产品顺应全球绿色低碳转型趋势,且普遍具有较高的质量和有竞争力的市场价格,由此可知,中国新能源产品普遍具有较高的质量和有竞争力的市场价格是中国新能源发展的优势;结合材料三“中国新能源产业的优势是靠真本事获得的。中国新能源产业拥有完善的产供链体系。中国是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产业组织能力和供应链韧性强,在新能源产业拥有涵盖材料研发、工程设计到制造管理、总装集成的全产业链”可知,中国新能源产业拥有完善的产供链体系,产业组织能力和供应链韧性强,在新能源产业拥有涵盖材料研发、工程设计到制造管理、总装集成的全产业链,由此可知,拥有完善的产供链体系是中国新能源发展的优势;结合材料三“经过多年实践,中国新能源产业核心技术不断进步,中国多项新能源技术和装备制造水平也在全球领先”,第②段“中国新能源产业将继续向‘新’而行、以‘质’求变,为更多国家实现绿色低碳转型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助力”可知,中国多项新能源技术和装备制造水平也在全球领先,而且新能源产业核心技术不断进步,新能源产业追求创新,追求高质量,由此可知,中国多项新能源技术和装备制造水平全球领先,扎实推进科技创新是中国新能源发展的优势。(二)(8分)阅读下面议论性文本,完成下面小题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①2023年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位于北京市朝阳区东坝中心公园的植树点,同首都群众一起参加义务植树活动,并悉心叮嘱:“孩子教育,跟植树一样,一开始就要竖正,否则就会长歪。”言语谆谆,似春风雨露,护佑幼苗茁壮成长。树木竖正,才能成栋梁;人也要树正理想信念,才能健康成长成才。沃枝叶不如培根本,根基稳才能枝干正。因此,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②育人立德,需要从少年儿童抓起。爱党、爱祖国、爱人民,是理想信念之根。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十分关心关爱少年儿童成长成才,深情期许,滋润心田。童年是人生成长的启蒙阶段,帮助少年儿童从内心深处厚植对党的信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引导少年儿童从做好小事、管好小节起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到品德润身、公德善心、大德铸魂,让向阳而生的“小树苗”努力成长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生力军。③育人立德,要求坚持五育并举的原则。“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孔子在培养学生的时候,以道为方向,以德为立脚点,以仁为根本,以六艺为涵养之境,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因此他的学生大都多才多艺。非学无以广才,既要勤学书本知识,也要多学课外知识,努力做到敏于求知、勤于学习、敢于创新、勇于实践。体育、美育、劳动教育,同样不可或缺。体育锻炼能够让少年儿童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美育有助于提高审美和人文素养,塑造美好心灵。劳动教育不仅能磨炼坚强意志、培养良好习惯,还可以树德、增智、强体、育美。坚持育人和育才相统一,才能帮助少年儿童在人生旅途上选对路、起好步,得到全面发展。④育人立德,还要把握少年儿童成长的规律。面对性格各不相同、禀赋各有差异、综合素养各有千秋的学子,我们必须包容学生的差异和不足,用心发现他们的长处和特点,让每个“小树苗”都能向阳生长;我们必须呵护学生多元多样的志趣,使学习的选择更多样、成长的道路更宽广,让每个学生都有学业有成、人生出彩的机会。教育事业久久为功,离不开学校、家庭的甘霖滋润,也需要全社会共尽一份心、共担一份责。⑤种下“小树苗”就是种下新希望。中国未来大有希望、大有可为。立德树人,关系到党的事业后继有人,关系到国家前途命运。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再出发,引导青少年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奋斗之中,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选自《人民日报》,有改动)19.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0选文第③段画线句子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21.请简要分析选文的论证思路。【答案】19.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20.举例论证,列举孔子培养学生时注重全面发展的事例,具体有力地论证了“育人立德,要求坚持五育并举的原则”分论点,进而论证中心论点,增强说服力。21.首先,通过列举习近平总书记在植树时叮嘱关于孩子教育的事例,引出本文的中心论点“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接着从“育人立德,需要从少年儿童抓起”“育人立德,要求坚持五育并举的原则”“育人立德,还要把握少年儿童成长的规律”三方面加以论证;最后总结全文,强调育人立德的重要意义,并发出号召。【解析】【导语】这篇议论文以“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为核心论点,采用总分总结构展开论证。文章巧妙运用“植树育人”的比喻贯穿全篇,将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作为引子,从“抓早抓小”“五育并举”“尊重规律”三个维度分层论述。论证手法上既有引用论证(孔子教育思想),又有比喻论证(小树苗意象),更通过递进式分析展现育人工作的系统性。结尾升华至国家发展高度,使论述兼具理论深度和实践指导意义。全文逻辑严密,语言生动,体现了鲜明的时代性和教育价值导向。【19题详解】本题考查中心论点。根据第①段中“沃枝叶不如培根本,根基稳才能枝干正。因此,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可知,直接点明了中心论点。根据第②段“育人立德,需要从少年儿童抓起。爱党、爱祖国、爱人民,是理想信念之根……做到品德润身、公德善心、大德铸魂,让向阳而生的‘小树苗’努力成长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生力军”可知,从育人立德需从少年儿童抓起的角度进行论述,强调帮助少年儿童厚植理想信念,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据第③段“育人立德,要求坚持五育并举的原则……坚持育人和育才相统一,才能帮助少年儿童在人生旅途上选对路、起好步,得到全面发展”可知,论述育人立德要坚持五育并举的原则,指出要注重学生全面发展,让少年儿童在各方面得到锻炼和提升。根据第④段“育人立德,还要把握少年儿童成长的规律……教育事业久久为功,离不开学校、家庭的甘霖滋润,也需要全社会共尽一份心、共担一份责”可知,阐述育人立德要把握少年儿童成长规律,包容学生差异,呵护学生志趣,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努力。根据第⑤段“种下‘小树苗’就是种下新希望……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可知,总结全文,强调立德树人关系到党的事业和国家前途命运,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文章围绕“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这一中心论点展开论述,从不同方面阐述了育人立德的具体要求和重要意义。【20题详解】本题考查论证方法。根据第③段中“孔子在培养学生的时候,以道为方向,以德为立脚点,以仁为根本,以六艺为涵养之境,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因此他的学生大都多才多艺”可知,这句话运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作者详细阐述了孔子培养学生的方式,明确指出孔子以道、德、仁为指引,以六艺为涵养途径,着重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并且阐述其结果是学生大都多才多艺。这一具体事例直接针对该段“育人立德,要求坚持五育并举的原则”这一分论点。通过讲述孔子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成功案例,有力地证明了在育人立德过程中,坚持五育并举原则的正确性和重要性。进而支撑了文章“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这一中心论点,让读者能够通过孔子这一广为人知的教育大家的例子,更直观、清晰地理解和接受作者的观点,增强了论证的说服力。【21题详解】本题考查论证思路。引出论点(第①段):根据“2023年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位于北京市朝阳区东坝中心公园的植树点,同首都群众一起参加义务植树活动,并悉心叮嘱:‘孩子教育,跟植树一样,一开始就要竖正,否则就会长歪’”可知,通过讲述习近平总书记植树时对孩子教育的这一叮嘱事例。根据“树木竖正,才能成栋梁;人也要树正理想信念,才能健康成长成才。沃枝叶不如培根本,根基稳才能枝干正”可知,由树木生长联系到人的成长,进而得出本文的中心论点“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论证论点(第②-④段):根据第②段中“育人立德,需要从少年儿童抓起”可知,这是分论点。接着阐述“爱党、爱祖国、爱人民,是理想信念之根”,并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少年儿童成长成才的关心。后文进一步阐述童年是启蒙阶段,要帮助少年儿童厚植对党的信赖等,从做好小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这些具体内容都是对从少年儿童抓起育人立德这一分论点的论证。第③段开头表明“育人立德,要求坚持五育并举的原则”。先引用孔子培养学生注重全面发展的例子,接着分别论述非学无以广才,以及体育、美育、劳动教育对少年儿童的重要性,如“体育锻炼能够让少年儿童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美育有助于提高审美和人文素养,塑造美好心灵。劳动教育不仅能磨炼坚强意志、培养良好习惯,还可以树德、增智、强体、育美”,以此论证坚持五育并举原则对育人立德的作用。第④段以“育人立德,还要把握少年儿童成长的规律”作为分论点。后文阐述面对不同学生,要包容差异、发现长处,呵护志趣,还强调教育事业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努力,都是围绕把握少年儿童成长规律来育人立德进行论证。总结与号召(第⑤段):文段先指出“种下‘小树苗’就是种下新希望”,接着强调“立德树人,关系到党的事业后继有人,关系到国家前途命运”,突出育人立德的重要意义。最后发出号召,“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再出发,引导青少年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奋斗之中,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阅读《一个追风的女孩》,回答22—25题。一个追风的女孩王愉芳菲①十三岁那年,我认识了初中同学荔枝。②被唤作“荔枝”,缘于她名字的谐音。然而荔枝的身形却不似荔枝那般丰腴——如果非要用一种水果来形容她,她更像一根细高的甘蔗,荔枝给我的印象第一眼是瘦,第二眼是秀气。她有着细长而微挑的眉、上吊的凤眼,可她的鼻子圆而小巧,冲淡了她眉眼的凌厉,添了几分可爱。她的嘴巴也是小小的,抿唇时会勾出一道甜美的弧线。③纤秀的荔枝却有着与外形不相匹配的独立、坚韧。④荔枝的家庭不富裕,一套50平方米左右的小户型挤下了老老少少五口人:她和父母、弟弟以及姥姥。尤记得第一次带她去我家玩时,她对我拥有自己的房间、父亲有一墙的书这些在我看来再平常不过的事大加赞叹。⑤中考结束,我们共同度过了一个没有作业和压力的暑假,那个假期,我第一次走进了她的家:一间饭厅兼客厅,一间小小的卫浴,母亲和弟弟睡主卧,她和姥姥在客卧睡上下铺,父亲总是睡在单位,每间屋子都显得老旧而斑驳,把我领进逼仄的家,她却没有丝毫的尴尬与不安,一边热情地招呼我,一边给全家做晚餐。那时年仅十五岁的她用了不到一个小时张罗出一大桌子菜,荤素搭配,色香味俱全。在她家吃完饭,她不让我帮忙,独自一人又是洗碗又是拖地,俨然一副大人的样子。⑥此后,我觉得她不那么像甘蔗了,倒像是一株顽强的野草,在有限的空间里蓬勃生长,铺洒出一片绿意。⑦进入高中后,荔枝的母亲因为弟弟的叛逆对她不怎么上心,她也跟我抱怨过母亲的偏心,但高中的紧张和忙碌冲淡了所有的小情绪。记得上高三时的一个中午,她将母亲那辆单车骑了出来,带我去离校园蛮远的小吃街解馋,花的钱是她赚的稿费,又去湖边兜风。彼时正值仲春,阳光温煦,带着几分凉意的清风迎面而来,吹起我们的发丝。荔枝在风中畅快地高歌,又说到将来可能要经历的坎坷,描述她向往的未来,谈她的梦想——她想做一名战地记者,或是一名维和军人……那一天,我们约定高考完还要来到这里,迎着风飞驰。⑧后来我们都顺利地考上了大学,她被北京的一所院校录取,我则将去成都。我们不能像从前那样每天见面了。我们没有浪费高考后的那个暑假,不仅兜了风,还一起去川西,欣赏了壮美的自然风光,提前探访我的大学。⑨记得那天,我们在甘孜州理塘县,天很蓝,厚重的云层在雪山的衬托下显得很低,仿佛触手可及。我们在一处石滩上拍照,背景是雪山——神圣而庄严的雪山。她侧过脸的那一刹那,阳光为她白皙的脸庞镀上了一层金边,她的头发在风中恣意飞扬。我立即按下快门,为她拍下了这趟旅程中我们认为最完美的照片。⑩返程时,她认真地说,虽然在追梦的路上迈进了一步,但前路漫漫,她要用自己的力量让家人过上更好的生活,也要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看着那双神采奕奕的眼睛,我仿佛又回到了十三岁第一次见面时,她坐在我前桌,回头笑着说“你好”,又想起上高三时的那个中午,她骑单车载着我在湖边兜风,在风中聊未来,聊梦想。⑪如今我们虽然天各一方,但在夜深人静时,我常常会想起荔枝,想起那个追风的女孩。(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22.本文是按时间顺序展开思路的,请你根据文章内容,将下面的时间轴补充完整。23.文章标题有什么作用?24.请从描写的角度分析第②段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25.结合文章内容,说一说荔枝为什么像“野草”?【答案】22.①我认识荔枝。②高三的一个中午③我和荔枝兜风,去川西欣赏风光,探访我的大学。23.示例:①是文章行文线索,贯穿全文。②交代了文章写作对象——一个追风的女孩。③暗示文章主旨,表现了女孩对梦想的执着追求。④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24.运用了外貌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荔枝长相秀气,表现了我对荔枝的喜爱。25.示例:荔枝家境不富裕,母亲对她不怎么上心,她像“野草”一样自由生长,但是她独立、坚韧,执着追求梦想,在有限的空间里蓬勃生长,像“野草”一样顽强。【解析】【22题详解】本题考查文章内容概括。第①空:结合文章第①段“十三岁那年,我认识了初中同学荔枝”可概括出,我认识了荔枝;第②空:结合⑦段的“记得上高三时的一个中午,她将母亲那辆单车骑了出来,带我去离校园蛮远的小吃街解馋,花的钱是她赚的稿费,又去湖边兜风”可知应填入:高三的一个中午;第③空:结合⑧段的“我们没有浪费高考后的那个暑假,不仅兜了风,还一起去川西,欣赏了壮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正版授权】 ISO/IEC 19762:2025 E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and data capture (AIDC) techniques - Vocabulary
- 【正版授权】 ISO 13402:2025 EN Surgical and dental hand instruments - Determination of resistance against autoclaving,corrosion and thermal exposure
- 【正版授权】 IEC 60614-1:1994 EN-D Conduits for electrical installations - Specification - Part 1: General requirements
- 【正版授权】 IEC 60335-2-75:2024 EXV-CMV EN Household and similar electrical appliances - Safety - Part 2-75: Particular requirements for commercial dispensing appliances and vending mac
- 劝学的课件讲解
- 副肿瘤综合征护理
- 小学春节安全教育
- 20xx年高端专业模版
- 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精读二:文学与人生》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污染与恢复生态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5年中考化学实验操作考试试题库(全套完整版)
- AI在护理查房中的应用
- 西师版小学六年级数学教学大纲与计划
- 2025养殖场租赁合同(合同版本)
- 2025年山西华阳新材料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4雅安雨城区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以内三个数加减混合运算竞赛练习训练题大全附答案
- 小学六年级数学计算题100道(含答案)
- 北京科技大学计算机过程控制
- 口服固体制剂车间工艺简介及验证要点
- 计算机网络技术在通信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