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辩证唯物主义中的唯物辩证法部分)辩证唯物论唯物辩证法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对立统一规律(矛盾的观点)唯物辩证法总特征总特征实质与核心根本内容根本动力孤立的观点片面的观点静止的观点形而上学对立对立对立要求树立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联系观---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发展观---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矛盾观---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创新观---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唯物辩证法知识范围限定★联系的普遍性★联系的客观性★联系的多样性★整体和部分的关系★系统优化的方法考点展示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一、世界是普遍联系的二、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知识梳理哲学中的联系是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联系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一个总特征。哲学中的联系概念唯物辩证法所讲的联系具有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和条件性等特点。考点一、联系的普遍性知识梳理【原理】世界是普遍联系的。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每一个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简记: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方法论】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反对用孤立的观点看问题。★联系的普遍性强调的是不存在孤立的事物【特别提示】并非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着联系,联系是具体的、有条件的。即时巩固1.有资料显示,有86%的公众认为环境污染对现代人的健康造成了很大影响,39%的公众认为环境污染给自己和家人的健康造成了很大影响或较大影响。上述材料反映了()A、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着联系B、事物之间的联系都是必然的C、一事物与周围的其他事物之间存在着联系D、联系具有客观性、不变性2.下列不能体现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成语、典故的是()A、唇亡齿寒B、城门失火,殃及池鱼C、刻舟求剑D、螳螂捕蝉,黄雀在后CC知识梳理考点二、联系的客观性
联系是客观的,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简记:联系是客观的)【原理】【方法论】事物的联系就其与实践的关系来说,可分为自在事物的联系和人为事物的联系,他们都是客观的。要求我们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反对主观臆造联系和割裂事物间固有的联系。【方法论】联系是客观的,并不意味着人对事物的联系无能为力。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9误区警示提示:运动是宇宙间一切事物的存在方式,可见事物是不断地变化发展的,事物在不断改变,事物间的联系也在随着变化。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可以依据事物的固有联系,改变物质的具体形态,建立一种新的联系。可见联系也是随着条件的改变而不断变化的。误区:联系具有客观性,所以联系是永恒不变的。★联系的客观性强调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反对主观臆造联系和割裂事物间固有的联系。(2012重庆卷)有人依据玛雅太阳历提出“2012世界末日说”。科学界多年的观测与研究表明:2012年可能大规模爆发太阳耀斑,会影响地球通讯系统,但不会导致地球文明毁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世界末日说”对当代科学研究具有指导意义B.“世界末日说”缺乏科学依据,不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C.“世界末日说”与太阳耀斑爆发的内在关联,体现了联系的普遍性D.科学界对太阳耀斑的爆发及其后果的预测,反映了联系的客观性体验高考D知识梳理考点三、联系的多样性、条件性【原理】【方法论】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事物的联系也是多种多样的。有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简记:联系具有多样性、条件性)(1)P56(2)P57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做到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联系的多样性强调的是联系具有不同的形式体验高考(2012天津卷·3)中国古人用“五行”说来解释世界。如图l所示,“五行”相生相克。“生”即产生、滋生、促进,“克”即战胜、排斥、克制。该学说所蕴含的唯物辩证法道理有()①事物之间具有多种多样的联系②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③事物的发展是周而复始的循环④发展的过程是一事物否定另一事物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A(2010福建卷·36)北极熊变瘦了!科学家说,由于污染增多,污染物进入北极熊体内使其体型缩小;全球气候变暖,海洋冰面减少,北极熊要花费更多的能量猎食,这样就限制了它的生长。下列选项中与“北极熊减肥”现象所蕴含哲理相一致的是()①水集鱼聚,木茂鸟集
②对症下药,量体裁衣③上律天时,下袭水土
④物我一体,心物一体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体验高考【解析】“北极熊减肥”现象体现的是根据气候变化,主动做出调整,以适应环境,求得生存,体现的是联系的条件性,①③符合。②体现的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④体现的是意识的能动作用。A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要实现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使我们欧亚各国经济联系更加紧密、相互合作更加深入、发展空间更加广阔。可见:A.联系具有普遍性、多样性B.人们能够根据需要创造联系C.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联系D.人们可以创造条件建立新的具体联系D在2014年的春节联欢晚会上,庾澄庆与韩国人气偶像李敏镐演唱了改编版的经典歌曲《情非得已》,他们不仅实现了中韩双语对唱,并在中段加入了中国曲艺元素,到了最后李敏镐还改唱中文,与庾澄庆一起玩起摇滚。春晚过后这对中韩组合的演出受到了观众朋友的一致好评,因为该节目:①海纳百川,巧妙建立了中韩流行文化之间的人为联系②科技创新,有效借助了现代声光技术推动了春晚发展③彰显特色,于现代音乐之中恰当融入了中华传统文化④独具匠心,在春晚舞台上充分发挥了意识的促进作用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B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区域跨越式发展是落实“十二五”发展规划的重要举措。全国各个省份立足自身实际,不断调整区域发展战略,提升经济发展水平材料一交通运输是制约西南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四川省针对其在西南地区的区位特点和省情,在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的过程中,着力打造贯通南北,链接东西,通江达海的西部综合交通枢纽。2008年四川省境内新开工铁路建设项目投资规模1087亿元,开工建设高速公路项目总投资767亿元。2009年四川省交通建设完成投资580亿元。十二五期间四川将投资2100亿元打造西南大交通枢纽。
(1)运用普遍联系的观点,分析说明四川省打造西部综合交通枢纽的正确性。(4分)①事物的联系具有普遍性、客观性。四川省针对其在西南地区的区位特点和省情,发挥交通建设的带动作用,正确地认识和把握了事物的联系。②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具体联系。四川省打造西部综合交通枢纽,将会创造新的优势,进一步推动四川的经济社会发展。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国家主席习近平2013年10月访问东南亚时,提出了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构想,“海上丝绸之路”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海上丝绸之路”事实上早已存在。中国丝绸的输出,早在公元前,便已有东海起航线和南海起航线两条主线路,比陆上丝绸之路的历史更为悠久。东海起航线:据历史记载,早在公元前1112年,周武王就派遣箕子到朝鲜传授田蚕织作技术。箕子从山东半岛的渤海湾海港出发,走水路抵达朝鲜,把中国的养蚕、缫丝、织绸技术通过黄海最先传到了朝鲜。公元前三世纪,江浙一带的吴地有兄弟二人,东渡黄海至日本,传授蚕织和缝制吴服的技艺。隋唐时期,日本使节和僧侣往来中国频繁,他们仿制彩色锦、绫、夹缬等,至今仍沿用中国唐代的名称。宋代有很多的中国丝绸被运往日本,元代政府设置市舶司向日本出口丝绸,明代日本从中国输入的生丝、绢、缎、金锦等不计其数。
南海起航线:早在汉武帝(公元前140-公元前87年)时,中国海船就携带大批丝绸、黄金,从雷州半岛起航途经今越南、泰国、马来半岛、缅甸等国,远航到印度去换取这些国家的特产。由于中国丝绸对世界各地具有极大的吸引力,东南亚、南亚乃至西亚、欧洲各国都派使节到中国通好,进行贸易交换,中国丝绸通过缅甸传到欧洲的大秦(罗马)。唐宋两代,伴随着北方少数民族的活跃以及我国造船、航海技术的长足发展,我国通往东南亚、马六甲海峡、印度洋、红海,及至非洲大陆航路的纷纷开通与延伸,海上丝绸之路替代了陆上丝绸之路,成为我国对外交往的主要通道。明代,中国航海家郑和携带大量丝绸、瓷器和铁器等赠品,率船队七下西洋,促进了中外政治、经济和科学文化的空前交流与发展,对世界的文化发展做出了贡献。当前,顺应时势,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将为环太平洋国家和地区提供难得机遇,必将有着更加美好的未来。(2)运用联系客观性原理,分析“海上丝绸之路”的形成与发展过程。(10分)(2)①联系是客观的,是事物本身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2分)无论是自在事物的联系还是人为事物的联系都是客观的。“海上丝绸之路”属于人为事物的联系,它是人类实践的产物,各国使者、商人、传教士等人的来往造就了这条著名的“国路”,而它形成之后便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4分)。③联系是客观的,但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人们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将东西方紧密联系在一起,“海上丝绸之路”的不断延伸是人们不断调整事物具体联系的体现(4分)。
有人认为“海上丝绸之路体现人类实践特点的重要活动”,请谈谈这一观点的合理性(3)①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离不开经济、交通和科技等物质条件的支持;②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是人们有目的、有意识开展交往活动的结果;③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是历史地发展着的,不同时期“海上丝绸之路”的延伸都受到当时历史条件的制约。材料:2013年,我国粮食总产量突破6亿万吨,创下新的历史记录,实现了粮食连续十年増产。而且,国务院国土资源部第二次国土资源调查显示,我国的耕地面积较之第一次调查的结果多出了2亿多亩,这意味着我国耕地面积十八亿亩的红线事实上更远。就是在这样看上去挺不错的背景下,中央充分考虑我国未来粮食需求增长快、地少水缺硬约束不可逆转,以及国际粮食市场冲击等因素,再一次强调粮食安全,而且把粮食安全上升到了基本国策的高度。根据材料,分析中央作出“把维护国家粮食安全上升为基本国策”的决定是怎样正确把握联系的多样性。(14分)①联系的多样性要求我们要善于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2分)②A.中央作出此决定,既注重了维护我国粮食安全的客观条件,又以基本国策促进粮食安全,恰当地运用了主观条件;(4分)B.既把握了粮食连年增产、耕地红线得以确保的有利条件,又重视了威胁粮食安全的各种不利条件;(4分)C.既把握了维护粮食安全的国内条件,又关注了威胁粮食安全的国际市场因素,即外部条件。(4分)考点4:系统优化的方法
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在一定意义上就是系统和要素的关系。1、含义:系统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构成的统一整体。要素是组成一个整体而相互作用的部分。2、系统的特征:第一,整体性。系统作为一个整体具有它的每一个要素都不能单独具有的功能;第二,有序性。系统的各要素总是按照一定的顺序和方向发生作用。第三,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整体的功能不是部分的简单相加,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即1+1>2。
误区: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与系统与要素的关系,二者完全等同。
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在一定意义上也是系统与要素的关系。使用“一定意义上”就是说这两对关系还是有区别的,不能完全等同。这里讲的“一定意义上”主要是指两对关系具有共性的方面,即两对关系强调整体性原则,都是相互依赖等方面。至于系统论中讲的层次性原则和优化特征等,则体现了整体和部分、系统和要素是相互区别的。★小结: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原理(重点)【原理内容】:(1)整体和部分是相互区别的。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部分处于被支配的地位,部分服从和服务于整体。
(2)二者又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离开了部分,整体就不复存在。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预防口腔课件 5感染与控制-司燕学习资料
- 环保执法法律培训
- 绿化年度工作总结
- 四川省泸州市泸县第五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政治试卷(含答案)
- 城市总体规划课程
- 艾滋病防治知识培训课件教学
- 2024年税务师考试实战模拟试题及答案
- 头部术后的饮食及护理
- 肾康科专业知识培训课件
- 肩背康复知识培训课件
- Python程序设计教程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同步练习(全册)
- 第九讲 全面依法治国PPT习概论2023优化版教学课件
- 7.4.2 超几何分布 课件(26张)
- 毕业设计(论文)-ZJ-600型罗茨真空泵设计
- 2022-2023学年湖北省武汉市重点中学5G联合体高一(下)期中英语试卷及参考答案
- 生产异常处理流程图来料工艺及制程
- 有机朗肯循环(ORC)中低温余热发电与工业余热利用
-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23年版)
- 语文课程标准解读及实践:五下第二单元课本剧《猴王出世》剧本
- 2023年南通市特殊教育岗位教师招聘考试笔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