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部编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土地的誓言》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积累文中的生字词,如"挚痛""嗥鸣""谰语"等,理解其含义并能正确读写。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学习文中运用的排比、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体会其表达效果。2.过程与方法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感受作者对土地的热爱之情。品味文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提高语言鉴赏能力。学习本文通过描写景物来抒发情感的写作手法,进行片段写作练习。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作者对沦陷土地的深深眷恋和对侵略者的无比愤恨,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怀,增强民族责任感。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文中作者对土地所发出的誓言,感受作者的爱国情感。学习本文的语言特色和写作手法,如修辞手法的运用、景物描写的作用等。2.教学难点领会文中复杂而深沉的情感,尤其是作者对故乡的那种眷恋、热爱与悲愤交织的情感。引导学生理解作者如何将对土地的情感通过具体的文字表达出来,深入体会文本的内涵。
三、教学方法1.朗读法: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让学生在读中感悟作者的情感,体会文章的语言美。2.讲授法:讲解生字词、文学常识、文章内容及写作特色等,使学生系统地掌握知识。3.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文章的重点难点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精神。4.情境教学法:创设与文章相关的情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情感,增强学习兴趣。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5分钟)1.播放歌曲《松花江上》,营造一种悲愤、激昂的氛围。2.提问学生:听了这首歌,你们的心中有怎样的感受?这首歌表达了怎样的情感?3.引导学生回忆历史上日本侵华的相关事件,如九一八事变等,让学生谈谈对那段历史的了解。4.引出课题:在那段苦难的岁月里,无数中华儿女失去了家园,离开了自己热爱的土地。今天,我们要学习端木蕻良的《土地的誓言》,感受作者对沦陷土地发出的深深誓言。
(二)作者及背景介绍(3分钟)1.介绍作者端木蕻良端木蕻良,原名曹汉文,辽宁昌图人,现代作家。代表作有小说《科尔沁旗草原》等。他的作品以东北农村生活为题材,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2.介绍写作背景"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略者强占了东北三省,大批东北人民被迫流亡关内。本文写于1941年9月18日,作者怀着对侵略者的仇恨和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写下了这篇激情澎湃的文章,抒发了对沦陷土地的热爱和眷恋,以及对侵略者的愤恨。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0分钟)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初步感知文章内容。2.教师出示生字词,进行讲解和强调。挚痛(zhìtòng):诚恳而深切。嗥鸣(háomíng):(野兽)大声嚎叫。谰语(lányǔ):没有根据的话。怪诞(guàidàn):荒诞离奇;古怪。亘古(gèngǔ):远古。默契(mòqì):双方的意思没有明白说出而彼此有一致的了解。田垄(tiánlǒng):田埂;田地中种植农作物的垄。蚱蜢(zhàměng):昆虫,像蝗虫,常生活在一个地区,不向外地迁移,是害虫。污秽(wūhuì):不干净的东西。3.思考问题:文章围绕"土地的誓言"写了哪些内容?作者对土地发出了怎样的誓言?4.学生思考后回答,教师总结:文章主要写了作者对故乡土地的热爱和眷恋,回忆了故乡的景物、物产以及在这片土地上的生活经历,同时表达了对侵略者的愤恨和对故乡收复的坚定信念。作者的誓言是:我要回到她的身边,我答应过我一定会回去。为了她,我愿付出一切。我必须看见一个更美丽的故乡出现在我的面前或者我的坟前。
(四)精读课文,品味语言(15分钟)1.分析文章的语言特色文章运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如排比、拟人、比喻等,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和感染力。示例:"当我躺在土地上的时候,当我仰望天上的星星,手里握着一把泥土的时候,或者当我回想起儿时的往事的时候,我想起那参天碧绿的白桦林,标直漂亮的白桦树在原野上呻吟;我看见奔流似的马群,深夜嗥鸣的蒙古狗,我听见皮鞭滚落在山涧里的脆响;我想起红布似的高粱,金黄的豆粒,黑色的土地,红玉的脸庞,黑玉的眼睛,斑斓的山雕,奔驰的鹿群,带着松香气味的煤块,带着赤色的足金;我想起幽远的车铃,晴天里马儿戴着串铃在溜直的大道上跑着,狐仙姑深夜的谰语,原野上怪诞的狂风......"引导学生分析这段话:这段话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列举了白桦林、马群、蒙古狗、高粱、豆粒等众多景物,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故乡的美丽富饶,表达了作者对故乡深深的眷恋之情。同时,"白桦树在原野上呻吟"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白桦树以人的情感,更突出了作者内心的悲痛。2.让学生找出文中自己最喜欢的语句,进行朗读并分析其表达效果。学生朗读后,教师引导其他学生进行评价,然后教师进行总结和点评。例如:"土地,原野,我的家乡,你必须被解放!你必须站立!"这句话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强烈地表达了作者对土地的渴望和对侵略者的愤恨,突出了作者坚定的信念和决心。
(五)研读课文,体会情感(15分钟)1.思考:作者对土地的情感是复杂多样的,其中包含了哪些情感?学生思考后小组讨论,然后派代表发言。教师总结:作者对土地的情感包含了热爱、眷恋、悲愤、思念等多种情感。热爱故乡的土地,眷恋故乡的一切,对侵略者的残暴行径感到悲愤,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贯穿全文。2.分析文章中景物描写的作用文章中描写了大量的景物,如白桦林、马群、高粱等,这些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引导学生分析:景物描写不仅描绘了故乡的美丽风光,更重要的是烘托了作者的情感。例如,"标直漂亮的白桦树在原野上呻吟",通过白桦树的"呻吟",表达了作者内心的痛苦和悲愤;"红布似的高粱",用比喻的手法写出了高粱的红,象征着作者对故乡的热爱和对革命的热情。总结景物描写的作用:渲染气氛,烘托人物情感,推动情节发展,为下文做铺垫等。3.重点研读文章的第二段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二段,思考: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这一段主要回忆了故乡的种种事物,如土地、河流、白桦林等,表达了作者对故乡深深的眷恋和热爱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侵略者的愤恨,因为故乡的一切都被侵略者践踏。
(六)拓展延伸(5分钟)1.让学生谈谈自己对"爱国"的理解,结合历史和现实,说说作为中学生应该怎样爱国。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然后每组派代表发言。3.教师总结:爱国是一种深厚的情感,是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作为中学生,我们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树立远大理想,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关心国家大事,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七)课堂小结(3分钟)1.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生字词、文章内容、语言特色、作者情感等。2.强调爱国情感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传承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八)布置作业(2分钟)1.背诵课文第二段。2.以"我爱我的家乡"为题,写一篇500字左右的短文,运用景物描写来抒发自己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土地的誓言》这篇文章有了较为深入的理解,感受到了作者对沦陷土地的热爱和眷恋以及对侵略者的愤恨。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朗读法、讨论法等,激发了学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江苏房屋维修管理办法
- 发票违法检举管理办法
- 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教程
- 农家栽培红薯管理办法
- 村级项目立项管理办法
- 道路改造与混凝土管铺设施工方案设计及旧路面拆除策略探讨
- 医用织物清洗管理办法
- 杭州交警头盔管理办法
- 加强资金安全管理措施
- 安全工作周例会
- 来料检验规范
- 电镀产品检验记录
- 2023-2024学年辽宁省大连市小学语文五年级期末评估试卷附参考答案和详细解析
- 2023年小学数学必背定义和公式
- 2023年四川省宜宾市全科医学专业实践技能测试卷(含答案)
- 电梯井道脚手架施工方案
- 兴平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环评报告
- 主令电器(课用)课件
- 湘少版英语六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 湖南省长郡中学“澄池”杯数学竞赛初赛试题(扫描版含答案)
- 消防系统施工总进度计划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