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种苗学
第1章绪论
Chapter1Introduction
1.1种苗学的基本概念
i.种子:
种子在植物学上是指山胚珠发育而成的繁殖器官。
2.林木种子:
林木种子指一切可以用于直接更新造林或培育苗木的繁殖材料•,包括植物学意
义上的种子,果实等器官,人工种子等。
(1)真种子
真种子系植物学上所指的种子,它们都是由胚珠发育而成的,如刺槐、相思、
银杏以及松柏类等。
(2)类似种子的果实
某些作物的干果,成熟后不开裂,可以直接用果实作为播种材料。如山毛棒科
(如板栗和麻株)的坚果、蔷薇科的内果皮木质化的核果、械树和白蜡树属树种的翅果
等。
以上两类在林业生产上经常通称为种实。
(3)用以繁殖的营养器官
如种条、地下茎、匍匐茎、根系、叶片、腋芽、针叶束等。
(4)植物人工种子
指将植物离体培养中产生的胚状体(主要指体细胞胚,也包含其他可以发芽生
长成植株的培养材料),并包裹在含有养分和具有保护功能的物质中而形成,在适宜条
件下能够发芽出苗,长成正常植株的颗粒体。
3.苗木(Nurserystock):
指具有完整根系和茎干的造林材料。
4.苗木类型
按繁殖材料分:实生苗、营养繁殖苗
按造林时根系状况:裸根苗、容器苗
按苗木培育年限:1年生苗、多年生苗
按苗木培育规格:标准苗、大苗
按育苗环境:试管苗、温室苗、大田苗
5.苗圃
苗圃概念:培育苗木的地方
我国苗圃概念没有商业性质,因此•般称作生产优良苗木的基地。
国外的苗圃通常是一个企业,因此定义为通过无性、有性或其他途径生产各种苗
木(果树、观赏木本植物和森林树种的苗木)的园艺企业或林'也企业。
6.种苗学
,(1)种苗学(NurseryStockGrowing)
是研究良种壮苗培育原理与技术的科学。
(2)种苗学的研究内容与学科特点
种苗学内容
种子生物学
良种繁育与经营
苗木生物学
苗木培育技术
苗圃建立与苗闹经营管理
•种苗学学科特点
种苗学既是森林培育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一个相对独立、有着自身
发展规律、课程体系和学术特色的一门科学。
1.2学习种苗学的意义和方法
1.2.1学习种苗学的意义
•人类来自森林,人的生活与森林息息相关
森林三大效益:
产品效益
生态效益
社会效益
•森林资源(Forestresources)的数量和质量都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必须增加森林资源
的数量,提高森林资源的质量。
,途径Approaches:
•天然更新NaturalRegeneration
数量和质量都不能满足需要
•人工更新ArtificialRegeneration
需要种子苗木
•并非所有的种子、任何苗木都能用于更新造林。
•要想造林成功,必须使用良种、培育壮苗。
•良种壮苗是造林六项基本技术措施之一,是造林成功的前提。
1.2.2学好种苗学的方法
第二章林木开花结实的理论与实践
第一节林木开花结实生理
一、林木开花结实过程
(一)花芽分化(FlowerBudDifferentiation)
林木生长到一定阶段,营养物质积累到一定水平以后,成花诱导激素和外界条件的作
用下,顶端分生组织就朝成花的方向发展,开始形成花原基,再逐渐形成花,这一过程称为
花芽分化。或者说山叶芽状态开始转化为花芽状态的过程称作花芽分化。花芽分化分为生理
分化和形态分化两个过程。
桃花芽的分化过程
花萼原基一花瓣原基一雄蕊原基一雌蕊原基
花芽分化的理论基础
成花的步骤可表述成:诱导一生理分化一形态分化。从植物细胞全能性角度,整个成花
过程可看作是一种特殊生长程序的实现;从植物解剖角度,花芽分化期间,顶端分生组织经
历了明显的形态学变化。
尽管木本植物花芽分化时期不完全一致,花芽分化的特续时间也因树种而异,但大多数
木本植物都是在上年完成花芽分化。
花芽分化期
一般树木的花芽分化期并非绝对集中,而是相对集中而又相对分散,同一树种花芽分化
的开始期和盛期(相对集中期)在不同地方,不同年份有差别,但并不悬殊。
多数树种在开花前一年夏秋之间进行,大多数针叶树,花芽分化期大多在6—8月。持
续期因树种而异。泡桐7月,杉木6月;油茶春季(4月);柠檬核和八角多次(一年2次)。
不同果树花芽分化的时间
果树始分化期分化盛期果树始分化期分化盛期
苹果5下-6上6-9月葡萄5月中5-8月
梨5月中6上-8下山楂7月中8-9月
桃6下-7上7-9月板栗6月中6-8月
杏6下-7上7-9月核桃6月初6-8月
樱桃5月下6月柿子6月中6-9月
李6下-7上7-9月枣4月初4月
花芽分化的影响因素
内在因素:母树营养状况(氮、磷、钾、碳水化合物)
激素种类与含量(GA3、GA4/7)
外界因素:光照、温度、水分、养分等
«1-»几种树种的花芽分化期与开花期
府种花芽分化期分化特或期(天)开花期
1本蒋叶松7月上匐一下旬曼年4月下旬
冷杉7月上旬一下旬矍年5月下旬
杨W6月中旬一下旬翌年4月上旬
1。月下旬翌年5月上旬一中旬
/城花$月下旬一9月下旬|100
日本日杉
!弟花7月中旬—9月下旬翌年2月下旬一3月上旬
(80
(母花9月上旬一僧月中旬
*松与H本赤松(♦花9月中旬一加月中旬翌年月下旬一月下旬
bo45
(引自堤利夫等著新版遗林学,1981.店)
(二)开花(flowering)
当雄蕊和(或)雌蕊发育成熟时,花被(花萼、花冠)片由于不平衡生长而展开,露出
雄蕊和雌蕊,这种现象称为开花。
各种植物开花都有•定规律。不同植物开花的年龄、季节和开花期长短有很大差异。花是形
成果实的基础,木本种子植物包括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研究花构造,弄清花于种实的关系,
对估测种实产量和种实产量和种实生产十分必要。
(三)传粉和受精
1.传粉
分为自花传粉传粉和异花传粉,从生物学意义上讲,异花传粉比自花传粉优越,有着杂
交的效果,是一种进化方式,自然界通过雌雄异株、单性花、雌雄异熟、花柱异常、自交不
亲和等方式适应植物异花传粉的要求。传粉的结果取决于花粉粒的发育、传粉的媒介(风媒、
虫媒)、天气条件以及人工辅助授粉情况。
2.受精(Fertilization)
是花内雌雄两性配子互相融合的过程,依次经历花粉粒在柱头上的萌发、花粉管的生长
及受精几个阶段。
实验证明,植物授粉受精的过程是花粉与雌蕊间不断进行信息和物质相互传递和交流的
过程,也是二者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
植物受精的不亲合性及其分子基础
a.不亲合性
发生的位置:柱头、花柱、胚珠、胚囊
发生的时间:授粉期、配子发育前期、融合期
b.原因
雌雄花器成熟时间不同
花粉粒形态差异
生理上的不亲合
蛋白识别
外壁蛋白质(识别蛋白)来源于抱子体的绒毡层,是花粉与雌蕊组织发生相互识别的物
质,与受精亲和性有关。
内壁蛋白由花粉本身的细胞组成。
c.分子基础
花粉和柱头以S等位基因产生的特异蛋白的识别作用。
当花粉与雌蕊中表达的S等位基因相同时,发生自交不亲合反应。
(三)结实(fruiting)
/卵细胞+1个精子一合子一胚'
胚珠f极核(2个)+1个精子一初生胚乳核一胚乳一种子
'珠被(被受精所刺激)一种皮/
开花和结果是一个连续的过程
开花是结实的前提,但开花数不等于座果数,座果数也不等于成果数,其原因是落花落果。
胚珠到种子的形态变化
「子房壁---------------------------------->果皮、
子房「珠被------------>种皮〕产实
胚珠]卜种子」
I受精卵------------->胚J
种皮形成
大多数种子成熟时,种皮为干种皮,少数植物的种皮可以成为肉质的。
种胚发育
包括种实的形成、种实的发育两个方面。种胚发育决定种子质量好坏,种胚分化可分为
原胚期、胚分化期、贮藏物质积累期、成熟期四个时期。
种胚分化可看作是遗传基因在内、外条件影响和复杂而细微调控之下顺序表达的结果。
胚的发育时期:经过原胚期、球形胚期、心形胚期、鱼雷形胚期和子叶期
果实类型
(浆果
核果
柑果
V肉质果J梨果
瓠果
「单果V
荚果
菁英果
裂果<角果
菊果
:干果
Y
聚合果A-
果实瘦果
颖果
<闭果
<翅果
坚果
分果
聚花果
表解由花至果实和种子的发育:
花冠(凋落)营养细胞
r花药一花粉粒花粉管精子
雄蕊i/生殖细胞胚芽1
f------精子子叶
L花丝/,卵细尔!-A合子胚.胚轴
,柱头(凋落)r
胚囊.极第一初生一A胚乳胚根
花柱(凋落)胚乳核种
反足细胞助细胞(消失)X1
雌蕊4胚珠<
'子房《
胎座----------------------------------->胎座
外层---------------------->外果皮
---------------------->中果皮,果皮)
'子房壁-中层
•内层---------------------->内果皮.
花托-------------------------------------------->变为果实的一部分或否
花木丙A果柄
第二节林木开始结实的年龄
(一)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开花结实有着很大区别。
(-)与草本植物相比,木本植物从花原基形成到种子成熟要经历较长的发育时期。
(三)树木达到开始开花结实的年龄,比其它植物晚,并且树种之间差异悬殊。
(四)多年生多次开花结实(竹子例外)。
第二节林木开始结实的年龄
一、林木生命周期概述
林木一生中个体生长发育的变化过程,是从种子发芽开始的,这个由生到死的个体发育
过程,叫做林木生命周期。从林木结实规律角度,可划分为:
幼年期(Juvenilephase)
逐渐成熟期(Youthphase)
成熟期(Maturephase)
衰老期(Senescencephase)
(-)幼年期
特点:
1、形体建造阶段,纯粹营养生长
2、发育阶段年幼,可塑性大、适应性强、抗性弱
3、适于做营养繁殖材料
不结实原因:
1、形态未建成
2、营养物质积累不足
3、环境条件不满足。
(-)青年期
特点:
1、继续形态建造阶段。营养生长旺盛,生殖生长开始。
2、母树可塑性变小、种子可塑性大、引种最适期
3、结实量不多,空粒多,果实和种粒大。
(三)壮年期
特点:
1、形体建造结束。营养生长趋缓,生殖生长旺盛。
2、母树可塑性弱、抗性强、母树对养分、水分和光照要求高。
3、大量结实、种子质量好、产量高。采种最佳期。
(四)老年期
特点:
I、营养生长停止,生殖生长趋弱。
2、母树失去可塑性
3、结实量由多趋少、种子质量差。
种子不能应用于造林。
二、林木开始结实的年龄
(Theageoffirstflowering)
(一)林木开始结实的年龄(幼年期长短)
林木开始结实年龄,即幼年期,它是林木性成熟的标志,从此开始了生殖生长。
幼年期是一个重要时期,渡过幼年期林木便能开花结实。绝大多数树种幼年期都在2
年以上,幼年期长短因树种、品种、起源、环境条件、人为措施不同而不同。
几个主要树种开始结实的年龄
树种天然林人工林孤立林地区
红松80—140201O小兴安岭、辽宁
落叶松40—5014—20大兴安岭、辽宁
樟子松30—4015—20大兴安岭、辽宁
油松10—206—74—5辽宁、山西、陕西
杉木8—124—8长江中下游
马尾松10—205—8长江中下游
刺槐8—154—6华北
桂树8—153—6广东、福建
杨树8—94—6辽宁、河北
(-)幼年期形成的原因
幼年期形成,即林木为什么必须达到一定的发育年龄才能开花结实,典型的解释有这几种。
即诱导开花的必要条件的综合影响需多次重复进行;林木诱导开花的龄期感受性;最低限度
营养物质的累积学说;激素平衡学说,其实质并不十分清楚。
第三节林木结实的周期性
(一)概念
结实多的年份称为大年(种子年或丰年);结实少的年份称为小年(歉年);结实量中等
的年份称为平年。
林木结实丰年和歉年交替出现的现象叫做林木结实周期性,而两个丰年之间的间隔年数
称为结实间隔期,也称为种子生产周期。
不同树种的丰年间隔期差异
第一类:结实极不稳定,完全无收的年分相当频繁。夏橡、欧洲白蜡、欧洲云杉、西伯利亚
落叶松等,这类树种的共同特点是寿命长,性成熟的时期到来的迟,多半是高寒地带的针叶
树,或者是不耐寒的阔叶树。
第二类:结实不稳定,最大差异达平均产量的50—80%。完全无收年分也不多,例如
欧洲赤松。
第三类:结实稳定,最大差异不超过平均产量的一半。丰年较多,频率超过欠年。属于
这类树种的有欧洲白榆、疣皮桦等,它们的共同特点是果实小,开花以后种实很快成熟。
第四类:结实相当稳定,丰年相当多,完全无收的年分非常罕见。这类树种的幼年期较
短,很快就达到性成熟,但成年时期为时也不长;种粒较小,开花后一般很快成熟。这类树
种中有西柏利亚白杨、柳、白蜡、械和多数灌木。
不同树种的结实周期性
树种间隔期地区
落叶松3—5山西、吉林
红松3—6黑龙江
云杉3一5黑龙江
杉木、马尾松0—2、1—3福建、浙江、江苏
水曲柳1—3吉林、黑龙江
泡桐、杨、柳、榆、桑、刺槐0—1辽宁、华东、江苏
胡枝子、紫穗槐、荆条0华北
油茶1—2浙江
根树0—1福建、广东
(二)影响结实周期性的因素
1.营养问题Nutrition
大年消耗营养多,影响当年的花芽分化和次年的新枝梢生长,结果枝减少。
2.内源生长调节物质Internalhormones
成花激素和抑花激素不平衡。
3.林地土壤养分与水分不足
(Soilcondition,Climate,Seedtreemanagement)
第四节影响林木开花结实的因素
—>内在因素
(1)树木的年龄
树木开始结实时期取决于年龄;
前期:少量结实,瘪粒多,质量差;
中壮年:结实量大,质量高
老年:结实质量差
表1-4松树母树的年龄与种子品质的关系
母树年年1Q00个球果的重量(g)1000个球果中的种子数种子千粒童(8)
50年生以下200—1000150020008.0
80年生以下
400—5002500—30007.0
120年生以K
400—5002000—25006,5
160年生以下
100—3001000-15005.5
____________
(2)树木的生长发育状况
树木发育级影响同龄母树结实量;
I级木(优势木)II级木(亚优势木)
III级木(中等木)IV级木V级木
表1-3油松不同发育级的林木结实率
林木生长发育级
结实率(h
\级
\IKIVV
林龄
3010064.336.900
4610045.440.56.10
(3)授粉和受精
结实必先着花,开花多的年份未必结实丰盛;原因是授粉不好或自体受精等。
自交(如孤立木)种子质量差
(4)种子的成熟期
成熟需时长,受病、虫及不良气候为害机会多,影响种子产量和质量。
二、外在因素
(一)气候
某一树种所在地的气候条件愈好,结实也就愈丰富而频繁。
瑞典各地区欧洲松结实丰年的平均间隔和变动范围
区号平均间隔年数变动范围(年)
I5.001-12
II2.851-8
III0.820-7
IV0.750-6
V0.470-3
气候条件也影响到种子的播种品质。
如:侧柏种子的千粒重在山东泰安为30.81克,河南龙门为20.03克,在山西霍县只有
16.98克(山西农学院,1974)»
国外不少人认为种子的重量与其产地的地理位置之间有密切的关系,甚至认为根据种子的重
量可以判断产地。
(-)天气
决定各年结实状况的并不是i个地区气象要素的多年平均值,而是各年结实年度中具体的天
气条件。
如:如果降水量较少,日照充分,平均气温较高,则来年柳杉结实丰盛。
开花和传粉同样需要良好的天气。如果雨水过多,便影响风媒树种的授粉。低湿多雨的
昆虫的活动受到限制。干旱使花柄果柄产生离层,发生早期落花落果的现象。
强风和冰雹等灾害性天气对结实的影响最强烈。
(三)光照条件
林木与林缘木、孤立木的重要区别就是林缘木和孤立木受光充足,因而开始结实较早,结实
比较均衡而且丰富。
I、II级木远比川、IV、V级结实丰富。
以I级木为100时各级林木的结实量
林木的生长发育级别
树种和林龄
IIIIIIIVV
3010064.336.900
油松4610045.440.56.10
4610028.815.100
落叶松3210047.820.35.50
树冠与坡向
树冠的不同部位和不同方向,光照条件的差异是很大的,结实的数量和质量因而也有显
著的区别。一般树种的果实大部分分布在树冠的中段以上。这种现象与枝条的性别有关。
在山区,由于坡向不同,光照条件的巨大差异也强烈反映在林木的结实和种子产量上,生长
在阳坡的林木结实一般比阴坡的多。
母树林球果球果重千粒重发芽率发芽势一月生幼苗的
出种率(%)
的坡向个数(克)(克)(%)(%)平均重(克/株)
南偏东560137.32.916.7735.123.40.0285
北偏西34485.32.716.3025.318.40.0244
(四)土壤
一般认为,为了促进树木结实,在增施磷肥钾肥的同时,也需要适当施用氮肥。为了促进花
芽的形成,施肥的时间最好是在花芽分化以前。
在树木的幼龄时期,施肥要有利于树木旺盛生长迅速形成树冠;成年时期结实量大,
要及时补充开花结实所消耗的养分,至I」了老年时期,树势开始衰退,除增施肥料以外,可能
还要适当进行修剪复壮。
(五)生物因子
松类球果常有螟虫蛀食,降低种子产量。炭疽病是使油茶早期落果而减产的重要原因之一。
不直接危害果实或种子,而是危害根、干、枝、叶的各种病虫,例如松梢螟、松毛虫、
栋毛虫、油桐尺蟾等,也能对林木的结实造成很大的损失。
有些树种如樟、楠,果实成熟时鲜艳多汁,常被鸟类啄食。鼠类的盗食曾经是东北林区
红松更新困难的重要原因之一。
昆虫是树木传粉的重要媒介。
采脂是否影响树木的结实,现在研究得还不够。
(六)开花结实习性
例如楸树属中的楸树,虽然雌雄配子体发育基本正常,但普遍只见开花不见结实。马挂
木为两性花,但很多雌蕊在花蕾尚未开放时即己成熟,到花瓣张开雄芯撒粉时柱头一经枯黄,
失去了接受花粉的能力,成为马挂木结实率不高的主要原因。
薄壳山核桃,虽然从五月上旬到六月上旬都有植株开花,但每个单株的花期只有四五天,
而且在同一植株上有明显的雌雄异熟现象。一般是雄花撒粉已近完毕,雌花还未呈现可孕状
态;也有的植株属于雌花先熟型,雌雄异株的树种,如果两性的比例悬殊过大,自然也会
影响到结实。
在雌雄比例不适合,雌雄异熟以及天气条件妨碍传粉的情况下,有些阔叶树的果实虽然
发育起来,但其中并无种子,这种现象称为单性结实,南京地区常见单性结实的树种有黄连
木、马挂木等。
雌雄异株以及雌雄异熟这样的开花习性使得某些树避免了自交,在遗传上具有积极的意
义,但常常因形成空粒种子,降低了种子产量,影响了绿化造林的进度,限制了某些优良树
种的推广,因此需要在母树林或种子园中有意识地配置花期相近的授粉树,或者进行人工辅
助授粉。
第五节提高种实产量和质量的途径
一、选用良种,品种对路,建立种子林并加强管理
二、因地、因时、因树制宜,采取有效的繁殖技术
三、采取调节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关系的技术措施
四、防治灾害性因子的危害
本章思考题
1.林木生命周期如何划分的?各个时期有何特点?
2.林木开始结实的年龄和结实间隔期与那些因素有关?举例说明
3.提高种实产量和质量的主要途径
第三章林木良种生产
第一节林木良种基地的建立和经营
一、建立林木良种基地的意义
(-)林木良种基地的种类及任务
世界范围内的良种生产发展基本上经历了三个阶段,即随意采种阶段、母树林阶段和种
子园阶段。林木良种基地主要由母树林、种子园、采穗园三种类型,其任务是为生产提供所
需繁殖材料。
良种基地种类
初级种子基地--母树林
天然林改造而成的母树林
人工林改造而成的母树林
专门营造的(超级苗)母树林
遗传改良种子基地--种子园
初级种子园--未经子代测定
高级种子园--经过子代测定
优良种条生产基地--采穗圃
(二)建立林木良种基地的意义
第一,可以有计划、不断地供应良种;
第二,便于进行集约经营管理,采取提高种子
质量和产量的措施;
第三,生产、经营一体化,减少大量外运;
第四,是进行林木良种生产的重要科研基地。
第二节母树林
(一)母树林(Seedproductionforest)
母树林又叫种子林,是以大量生产播种品质好、遗传品质有一定程度改善的林木种子
的林分,是在现有的天然林或人工林分中选择优良林分,进行去劣留优,逐步改建和加强管
理的基础上.建成的初级良种基地。
种子园建设需要的时间长,不能满足现实造林用种需要直接从一般的林分中采种,对
母树不加选择,任意采收,就会造成种子品质差,严重影响成苗、成活,降低人工林质量。
对于主要造林树种来说,从优树上采种,满足不了生产需要,所以需要建设母树林。
母树林的主要优点:
(1)建成时间短,产出种子快
(2)种子产量高,遗传有一定改良,播种品质有保障
(3)种子地理起源清晰,便于种子调拨与应用
(4)面积集中,便于经营管理和种子采收。
(-)选择母树林的条件
主要从气候条件、土壤条件、林分年龄和生长发育状况、林分郁闭度、组成与起源
等加以选择。
1.气候条件
母树林应建立在与造林地气候条件相同或相似的地方。有些树种生长范围较广,但开
花结实对气候条件要求较严。建立采种母树林地区的气候条件,应适合该树种开花结实时对
气候条件的需求。
2.土壤条件
土地生产力的高低对种子的产量和质量有显著的影响,土壤肥力高的林分,种子产量
高,质量好,林分生长快,木材生产率高。土壤肥力低的林分,种子产量低,质量差,林
分生长慢,侧枝多,木材生产率低,根系分布浅,抗风力弱,有时树干易弯曲。根据以上所
述,建立母树林应选择土壤肥力好的林分。
3.林分的位置和面积
建在交通方便,地势平缓的地方,便于经营、采种和运输。山区最好选阳坡或半阳坡,
附近有水源。母树林最好能集中连片,不宜太分散,面积也不宜过小,面积能有100亩以
上,最低不能少于50亩。
4.林分的组成、年龄、郁闭度
①组成:从人工林或天然林中选择,最好是纯林,如果是针阔混交林,则采种目的树种不能
少于五成。
②年龄:高生长达到最盛时期。林分年龄以1/3—1/4轮伐期较为合适,相当于发育周期的
青年时期。
③郁闭度:以0.6左右为宜,原则上为母树林年龄大的郁闭可小些,年龄小的宜大些。
5.优良林分的选择
采种母树林应选优良林分,主要由优良林木组成。
(三)母树林建立条件
(1)隔离条件
(2)立地条件
(3)林分状况
(三)建立方法
(1)选择林分
(2)进行疏伐
(四)母树林的经营
主要包括:
第一,疏伐
合理疏伐是提高母树林质量产量的重要措施。应选准疏伐对象,采用合理疏伐方法,因
树种、年龄和立地条件确定采伐母树林的密度。
第二,施肥
应合理确定养分要素的数量、比例及施用时期、方法、次数,确定施肥时期及具体时间。
第三,灌溉
第四,土壤管理
第五,激素和机械处理促进结实。
第二节种源区划与种子调拨
一、种源区划
(-)相关概念
种源:取得的种子或其他繁殖材料的原产地(地理种源)。
种源试验:对地理起源不同的种子或其他繁殖材料,放到一起所做的栽培对比试验。
种源选择:为各造林地区选择生产力高、稳定性好的种源过程。
(-)种源区划的意义
种源区划是按照生态条件的类似性或林木遗传结构的类似性,将一定地域范围划分为若
干地域单位。
其目的在于为种子的使用和调拨找出依据,合理实用种子,调整余缺。
(三)种子区区划
德国在1938年将全国划分成14个区,原则.上每一地区只采用本区种子。同时对每个地
区又提出了划分不同海拔带的标准。1957年,重新制定林业种苗法,其中重大的改变是种
子区不再是统一划分,而是按树种划分的。
瑞典全国为欧洲赤松划分成12个区,欧洲云杉划分为16个区,挪威全国统一划分为
40个区,区内又按海拔划分成不同的带。
美国没有全国统一的区划,往往是几个州合在一起作地区性的区划。如俄勒冈、华盛顿
等州,根据气候、地貌、土壤、植被以及行政区界等,划分了100多个种子区。爱达荷州规
定美国黄松高差调运范围不超过330m,纬度和经度分别不超过0.7°和1.2°。安全调运距
离因树种和立地条件而异,•般在分布区中心的调拨范围可大于分布区边缘。
我国自1982年起由林业部主持,对13个主要造林树种种子区作了区划。于1988年4
月13日由国家标准局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国林木种子区》(GB8822.1-8822.
13-88),并于1988年8月1日开始实施。
种子区:指生态条件与林木遗传特性基本类似的地域单元,是用种的基本单位;
种子亚区:指在同一种子区内部为控制用种需要所划分的次级单位。
四)种源区划的依据
第一,对自然条件全面了解并进行分类;
分布区内生态条件的差异及其对林木生长和稳定性的影响。
第二,主要造林树种气候生态型和土壤生态型变异;
对变种、类型及其地理边界的研究,以及亲本群表型变异和采种林分若干形态特征
的差异的研究。
第三,广泛开展种源试验;
第四,通过种源试验对地理变异的研究,以及生产上采用不同种源育苗造林的经验。
二、种子调拨原则
(-)已经进行了种源区划的树种,依据种源区划结果选择适合造林地的最佳种源。
(二)凡未进行种源试验或种源试验结果尚不足以说明用种适宜种源时,采用就近用种的原
则。
所谓就近用种,是指在某一种子区造林时,优先采用该种子区本身的种子,在某亚区
造林时,优先采用本亚区的种子,如果本亚区种子不能满足造林需要时,可使用本种子区其
他亚区的种子。
(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第一,不仅要了解现在的生态条件,还要了解过去的历史生态条件:
第二,树种不同,对生态因子反应敏感性不同,适应范围也不相同;
第三,树木对高温适应性比对低温适应性强,对潮湿的适应性比对干燥的适应性强;
第四,还要考虑局部生态条件的影响。
第三节种实的采集
一、种子的成熟
(―)定义
种子成熟的过程,从种子的形成到发育成熟的过程是由受精卵细胞发育成种胚以及种胚
发育过程中不断积累胚所需要营养物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种由三个方面最明显的变化,即:
外形、物质的输入及转化、发芽力。
种子的成熟过程
种子成熟时,可能立即萌发、处于静止或进入休眠状态。
(二)形态成熟和生理成熟
种胚发育到具有发芽能力时称为生理成熟,而外部形态出现成熟特征时称形态成熟。
大多数种子都是生理成熟在前,形态成熟在后,或者二者接近•致。但也有个别树种相反,
形态成熟在先,生理成熟在后,这种现象叫生理后熟。
(三)影响种子成熟的因素
采种所要求的成熟应是形态成熟和生理成熟有机的统一。它因树种、地理位置、气候
条件及其它条件而异。
(四)种子成熟的鉴定
常用的方法有:形态法、解剖法、比重法、化学分析法。
球果类:果鳞硬化、干燥、颜色变深油松
干果类:荚果、斯果、翅果果皮绿变白色、褐色
榆树,刺槐、色木
浆果类:浆果、核果、仁果等,果皮软化、变色
银杏、山杏变黄色
樱桃、五味子变红色
越桔、蓝靛果变蓝紫色
一些种子成熟期及简要成熟特征见教材表2-2
二、种子的脱落
种子成熟后便开始脱落,不同树种种子的脱落期不同。短的成熟期和脱落期几乎--致,
长的则常年不落。脱落的方式因针、阔叶树种类的不同而不同。脱落期长短显著地影响着种
子的品质。
脱落中期或盛期最好、早期次之、晚期最差
三、适时米种
采种期适宜与否对种子质量影响很大。适时采种的原则就是要求成熟后脱落前及时
采种,不同类型种实应正确理解“及时”的含义。
充分成熟后采种好
种子脱落及确定采种期原则
1.长期悬挂母树上可延迟采种
国槐、刺槐、合欢、悬铃木、香樟、女真、楠木等
2.成熟期与采种期接近,在未开裂前或脱落前收集
(1)形态成熟后果实开裂快(杨、柳、榆、桦、木麻黄)
(2)形态成熟后果实虽不马上开裂,但种粒小,一经脱落不好收集(冷杉、云杉、马尾松、
湿地松、校树)
3.成熟后立即脱落的大粒种子地面收集。
板栗、七叶树等
四、采种方法
(一)地面收集
(―)立木上采集
(三)伐倒木采集
(四)其他方法
第四节种实的调制
种实是指针叶树的球果和阔叶树的果实或种子。对采集的种实进行干燥、脱粒、去翅、
清除杂物、净种、分级等的过程,称为种实的调制。种实的调制是为了获得适合播种、贮藏
的纯净种子。新采集的种子要及时调制处理,并及时登记,堆放过久容易造成发热、霉烂,
降低种子质量。
种实可以分为球果类(松柏类)、浆果类(仁果、浆果、核果等)、干果类(荚果、葫果、翅
果等),各类种子调制方法不尽相同。
采种工作的组织与种子登记
1、采种林分与产量预测
2、采种、贮臧与运输工具、劳保用具、安全用具、表格等的准备
3、人员培训
包括安全教育、母树保护教育
4、种子分批与登记
第四节种实的调制
林木种实:针叶树种球果、阔叶树种果实和种子的总称
种实调制:把采集后的种实进行干燥、脱粒或去除杂物后,使种子达到适合于贮臧或播种程
度的工作。
调制工序:干燥一脱粒一净种-分级一再干燥。
种实调制需按种实类型不同而分别进行。
一、取种
()球果类取种。这类种子取种的关键是使球果果鳞干燥开裂使种子脱出。干燥方法又
分自然干燥法和人工干燥法。人工干燥法以减压干燥效率高、效果好。
(-)干果类取种。这类种子取种较为容易,主要根据含水量高低确定脱粒方法,含水量
高用阴干,含水量低的直接置于太阳下晒干。
(三)肉质果取种。这类果实取种因果肉性质不同可分别选用捣碎、堆讴、揉搓去肉的方
法脱粒。
(-)球果类处理
干燥:
1.自然干燥
曝晒干燥:油松、落叶松、杉木等
阴干干燥:冷杉
堆混后摊晒:马尾松
晒后敲打:红松、华山松
缺陷:速度慢、效率低
2.人工干燥
2.人工干燥
进行人工加热干燥时,要控制温度和空气湿度。
--球果干燥室法:
加热热源:木质燃料、煤、油、电
注意事项:预干、升温方式、温湿度控制、干后脱粒、加工时间、分批进行
--减压干燥法:
真空干燥机
种子去翅:云杉、落叶松等
手工方法、去翅机法
(二)干果的处理
含水量高阴干,含水量低晒干
(-)坚果类
含水量较高,阴干,曝晒或晾晒易失去活力(株类、板栗)
(-)翅果类
元宝枫、榆树、臭椿、白蜡、杜仲、水曲柳、枫杨等,带翅贮藏,其中杜仲和榆树要阴干。
(三)荚果类
含水量低,可晒干,有的坚硬需要敲打(槐树、皂角)
(四)萌果类
干燥是关键含水量较高的荔果要阴干(油茶、油桐)
萌果较小的应在采集后立即放入干燥室内干燥,如杨、柳。
(三)肉质果类调制
浆果、核果、聚花果、浆果状球果
调制过程(揉搓、堆混、捣碎):
软化果肉
碎化果肉
用水掏出种子
干燥、净种
二、净种
(-)根据空气动力学原理净种
(二)按照种粒大小进行净种
(三)按照种子重量和比重净种
净种:去掉夹杂物如鳞片、果屑、果枝、叶碎片、空粒、土块、异类种子等。
方法:
1.风选适用于中小粒种子,由于饱满种子夹杂物的重量不同利用风力将其分开,适用于
多数树种的种子。风选的工具有:风车、簸扬机、簸箕。
2.筛选根据种粒与夹杂物的直径大小不同,可用各种孔径不同的筛子,将种子与夹杂物
分开。
3.水选马尾松、侧柏、柳杉、刺槐、栋类
三、干燥
干燥因树种而异,含水量高的种子用阴干的方法,含水量低的种子用阳干的方法,后熟
的种子则不需干燥。干燥到种子适于贮藏的水平。
四、种粒分级
是把某一树种的一批种子按照种粒大小进行分类。
第四章林木种子品质检验
•种子批和种子样品
•种子的物理性状
•种子发芽测定
•种子生活力测定
•种子品质检验的其它方法
种子品质检验
良种:遗传品质和播种品质优良的种子。
种子品质检验是测定种子播种品质的项技术工作。在种子采收、贮藏、调运及播种
育苗时,只有进行种子品质检验,才能正确判断其品质和使用价值,为合理用种提供依据。
通过检验,确定种子等级,便于按质论价,防止不合格种子入库和使用。
种子检验的目的Thepurposeofseedtesting
,确定价格Determineprice
,确定播种量Determinequantityofseedsforsowing
,控制种子质量,保证种子贮藏和运输安全Controlseedquality,ensuresafetyofseed
storageandtransportation.
,了解种子在收集、调制、运输和贮藏中退化(变质)原因Understandthereasonofseed
deteriorationduringcollection,processing,transportationandstorage.
,了解不同种源、立地和采集时间对种子质量的影响Understandthedifferenceofseed
qualityamongdifferentseedsource,standandcollectingtime.
第一节种子批和种子样品
一.种子批
种批Seedlot:种子批的简称,是指同-一树种或品种,其产地的立地条件、母树年龄或龄级、
采种时间和方法都大致相同,种实的调制和贮藏方法相同,重量不超过一定限额的种子。
《中华人以共和国国家标准林木种子检验GB2772-81》规定了每一批种子的重量不超过下列
限额:特大粒种子(核桃、板栗、油桐等):10000kg;
大粒种子(麻林、山杏、油茶):5000kg;
中粒种子(红松、华山松、樟树、沙枣):3500kg;
小粒种子(油松、落叶松、杉木、刺槐):1000kg;
特小粒种子(桂、桑、泡桐、木麻黄):250kg«
测定一批种子的质量,一般不可能把整个种子批都进行检验,而是从中抽取一部分种子作为
样品,用样品检验分析结果代表该种批的质量。
二.种子样品
1.初次样品Primarysample:从一个种批不同部位随机抽取的每一小份种子。供组成混合样
品用。
2.混合样品Compositesample:由初次样品混合而成,供抽取送检样品用。它是供检验种子
质量各项指标和测定含水量用的种子样品。混合样品的数量一般不小于送检样品量的10倍。
3.送检样品Submittedsample:是从混合样品中随机抽取的送交检验的种子。其数量要大于检
验种子质量各项指标所需数量的总和,即应为净度检验样品量的4倍以上。1个种子批抽取
2个送检样品
4.测定样品Workingsample:是从送检样品中分取一部分种子样品,供测定种子质量的某
--项指标(如净度或千粒重等)。(用分样器或四分法取样)。
一般同一种批作为一个单位单独编号、取样、检验和签证。送检样品都要填写送检申请表。
三.样品的抽取与包装保管
(一)抽取样品
抽样人员在抽样前要了解该批种子的采收、调制和贮存等情况,并用下述抽样方法抽取
样品和混合样品。
(二)抽样方法
1.用容器盛装的种子:可用杆样器或徒手抽样,抽样件数为:
•5个容器以下:全部抽,初样品不少于5个。
・6-30个容器:每3个容器至少抽1个,总数不得少于5个。
•31个容器以上:每5个容器至少取1个,但总数不得少于10个
2.散装种子:在堆顶中心和四角设5个杆样点,每点按上、中、下3层杆样。也可与种
子风选、晾晒和出入库结合进行。
抽样程序
种批初次样品混合样品送检样品
混合样品必须是初次样品的10倍以上
从送检样品中抽取测定样品时,应采用分样法。常用的分样方法有四分法、分样器法等。
3.从混合样品中取样:
⑴四分法:又叫对角线法。把种子倒在平滑的桌面上或玻璃上铺平,两手各拿一块分样板,
从相反的方向把种子拨到中间,使成长条形,再将长条两端的种子拨到中间,这样重复3-4
次,使种子混合均匀,而后铺成正方形。大粒种子厚度不超过10cm,中粒种子不超过5cm,
小粒种子不超过3cm。然后用分样板沿对角线反种子分成4个三角形,将对顶2个三角形的
种子装入瓶中备用,取其余2个对顶三角形的种子混合起来,按前法继续分取,直到所需数
量为止。
⑵分样器法:本法适用于种粒小的、流动性大的种子。分样前,先将种子通过分样器,使
种子分成重量大约相等的2份,其重量相关不超过2份种子平均重量的5%时,则分样器是
正确的,如超过5%,则应调整分样器。
•分样时先将种子通过分样器3次,使种子充分混合,然后开始分取样品,取其1份,
继续分取,直到种子减至所需重量为止。
(三)送检样品的包装与发送
送检样品用木箱、布袋等容器包装。供测定含水率用的送检样品,要装在防潮容器内加
以密封。调制时种翅不易脱落的种子,须用木箱等硬质容器盛装,以免因种翅脱落增加夹杂
物的比重。
每个送检样品必须分别包装,填写2份标签,注明树种、种子采收登记表编号和送检申
请表的编号等。1份装在包装内,另1份挂在包装外。
送检样品包装后,要尽快连同种子采收登记表和送检申请寄送种子检验单位。
(四)样品的保管
种子检验单位收到送检样品后,要登记,并从速检验。一时不能检验的样品,需存放
在适宜的场所。
送检样品要妥善保存一部分,以备复检。
四.种子检验的基本程序
1.抽样:种子检验结果是否正确,首先决定于供检验用的样品是否具有代表性。因此种子检验
的第•步必须按标准方法进行抽样。
2.检验:检验的主要项目有净度、千粒重、发芽能力、生活力、优良度、含水量及病虫害感染
程度的测定。一般可以根据具体进行全部或部分项目的检验。
需要进行种子检验的生产环节主要包括现场收购检验、种子入、出库检验、库存种子每
年定期检验和播种前检验。
3.签证:种子检验结束后,对相应项目签发种子检验证,对合格种子评定种子等级,对不合格
种子应据具体情况提出处理意见。
4.复验和仲裁检验:属于两个不同的概念,应用于不同情况。
⑴复验:以下情况需要进行复验。①种子贮藏时间较长,原检验结果已不适用;②种子检验
后又经过一次调制,或贮藏期间某些意外情况可能影响到种子品质;③接受种子的单位对检
验结果意见不统一,需重新抽样,送其他单位复检,这种情况应在种子到达后5天内进行,
同时在抽样时应多取一份,以备仲裁检验。
⑵仲裁检验:当复验结果与原检验证结果间差异超过允许范围而产生纠纷时,就进行仲裁检
验,由国家林业局在我国南北方各设立的林木种子检验中心承担。请求仲裁应当在收到复验
结果5天内提出申请,并要求双方共同参加取样,其检验结果是最后的裁定。
第二节种子的物理性状
一.种子净度(purity)
•种子净度的概念
•净度测定方法
•净度测定具体步骤
1.种子净度的概念
净度:指纯净种子的重量占测定样品各成份(纯净种子、废种子和夹杂物)的总重量的
百分率。
净度是种子检验的常规项H,也是计算播种量的依据之一。净度大小既影响种子质量又
影响种子寿命。种子检验从净度测定开始,其他项目的测定须从净度测定后的纯净种子中分
取。
2.种子净度测定方法
⑴精确法:
是国际上种子检验早期采用的方法。该方法认为纯净种子的标准为:具有发芽能力并
能长成正常苗木的种子。缺点:主观性较强,技术复杂,费时,易使种子降级。
⑵快速法:
是国际种子检验协会(ISTA)及不少国家(包括我国)现行规程所采用的方法。该法
认为净度测定是确定样品的纯净程度,至于种子是否饱满、有无生活力、能否长成正常幼苗,
需要依靠种子优良度、生活力、发芽能力等项目的测定结果来确定。
快速法纯净种子的标准包括:除了发育良好、完整而未受损伤的种子,其它破碎而
仍留有一半以上的种子,无胚或胚受伤的种子、小粒、空粒、涩粒、瘪粒及已发芽的种
子都算纯净种子。
快速法简单易行,测定速度快,其缺点在于把许多实际已无播种价值的种子作为纯
净种子,不利于促进净种,对贮藏过程不利。
种子净度测定步骤
I.抽样:将收到的送检样品用四分法或分样器法进行分样,直至达到《国标种检
2772-81》所规定的净度测定所需数量。样品净度测定用的测定样品量,一般按种粒大小、
千粒重和纯净程度等情况而定。除种粒大的为300-500粒外,其它种子通常要求在净度测定
后,能有纯净种子2500-3000粒。
2.将测定样品倒在玻璃板上,把纯净种子、废种子和夹杂物分开。净度测定只做1次,
不需重复。
3.称重:把样品中所含的各组成部分(纯净、废种子和夹杂物),按要求的精度分别进
行称得,并将数据填入附表。
种子标准
a.纯净种子:完整的、没受伤的、发育正常的种子;发育不完全的种子和不能识别出的
空粒;虽已破口或发芽,但仍具发芽能力的种子。
b.废种子:通明显识别的空粒、腐坏粒、已萌芽的显然更新换代发芽能力的种子;严重
损伤的种子和无的裸粒种子。
c.夹杂物:包括不属于被检验的其它植物种子;叶子、鳞片、苞片、果皮、种马、种子
碎片、土块和其它杂质;昆虫的卵块、成虫、幼虫等。
一.种子净度
表1称重精度
测定样品量(g)称量至小数测定样品量(g)称量至小数
位数位数
10以下2100-999.991
10-99.9931000以上0
表2各组间重量误差容许表
测定样品量(g)容许误差(g)测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融资租赁合同 投资合作协议书
- 2025铝合金脚手架搭建与拆除工程承包合同
- 2025年安徽省租赁合同示范文本
- 2025二手房按揭付款买卖合同
- app活动合同样本
- 人参类订购合同样本
- 婚内财产分割协议书
- 51%公司设立合同样本
- 二零二五午托班合伙人协议合同书
- 二零二五海上拖航的种类及性质
- 2024-2030年中国驱蚊用品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投资策略研究报告
-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10校联考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物理试题(含答案)
- 商业秘密保护:内外勾结型侵犯行为的司法认定分析
- 2025年电子设备装接工岗位职业技能资格证考试题(附答案)
- 2025年河南航空港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社会招聘45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安阳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及答案一套
- 2024年全国高考新课标Ⅱ卷数学试题含答案解析
- 2025延长石油(集团)限责任公司社会招聘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山东国际信托股份限公司社会招聘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GB/T 26846-2024电动自行车用电动机和控制器的引出线及接插件
- 《脑炎的护理》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