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临床医学检验技师(初级)专业实践能
力模拟试卷1(共4套)
(共782题)
临床医学检验技师(初级)专业实践能
力模拟试卷第1套
一、A3型题(本题共8题,每题1.0分,共8分。)
一多发性血栓形成患者,血浆PT、APTT延长,血小板数量正常,凝血囚子卯、
皿活性正常。
1、该试验不受
A、FUI异常的影响
B、FV及FVHI异常的影响
c、Fvn及FXII异常的影响
D、FH及FX异常的影响
E、FV1及FVI异常的影响
标准答案:C
知识点解析:狼疮抗凝物质的检测采用改良的Russell蛇毒稀释试验进行检测,该
试验不受FW及FXI异常的影响,受检血浆中肝素含量VI.OU/ml对结果也无影
响。
2、如检测结果为阳性,应进一步检测
A、活性血小板生存时间
B、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C、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检测
D、血浆纤溶酶原活化抑制物
E、狼疮抗凝物质确诊试验
标准答案:E
知识点解析:筛检试验为阳性的血浆,若属于有狼疮抗凝物质存在者,则在加入血
小板溶解物后,延长的APTT被纠正,此为确诊试验。狼疮抗凝物质筛检试验测定
值/确诊试验测定值为0.8〜1.2。若筛检试验和确诊试验的凝固时间都延长,且
比值在正常范围内,提示被检血浆中无狼疮抗凝物质存在,可能有其他异常抗凝物
存在;若筛检试验凝固时间延长,而确诊试验的凝固时间缩短(被纠正),提示有狼
疮抗凝物质存在。
患者,血细胞检验结果如下:WBC50X109/L,Hb74g/L,白细胞中嗜中性粒细
胞6%,淋巴细胞16%,单核细胞13%,早幼粒细胞25%,原始粒细胞40%,
3、下列对其疾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最为有效的染色方法是
A、特异性酯酶染色
B、糖原染色
C、非特异性酯酶染色
D、过氧化物酶染色
E、碱性磷酸酶染色
标准答案:D
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
4、此染色鉴别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时,白血病性原始粒细胞的反应特点是
A、呈阳性反应,阳性颗粒较细小,不被氟化钠抑制
B、呈弱阳性反应,颗粒有折光性
C、呈阴性反应
D、呈阳性反应,阳性颗粒一般较多,较粗大,常呈局限性分布
E、呈阳性反应,阳性颗粒较细小,可被氟化钠抑制
标准答案:D
知识点解析•:在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中首选的化学染色方法为
POX(过氧化酶染色)或SBB(苏丹黑染色)。过氧化物酶染色可以帮助鉴别急性白血
病的类型,在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时,白血病性原始粒细胞可呈阳性反应,阳性颗粒
一般较多,较粗大。常呈局限性分布。氟化钠抑制试验用于酯酶染色。原始粒细胞
大多呈阴性反应,有的可出现少量蓝黑色颗粒,自早幼粒细胞至成熟中性粒细胞均
呈阳性反应,随细胞的成熟,阳性反应的程度逐渐增强。嗜酸性粒细胞阳性反应的
程度最强,其阳性颗粒比中性粒细胞粗大,有折光性,嗜碱性粒细胞呈阴性反应.
幼红细胞、巨核细胞和血小板呈阴性反应。
5、符合上述正常血细胞反应特征的化学染色是
A、酸性磷酸酶染色
B、过氧化物酶染色
C、a醋酸蔡酚酯酶染色
D、过碘酸-雪夫反应
E、碱性磷酸酶染色
标准答案:B
知识点解析:过氧化物酶染色符合上述反应特征。其他染色中,碱性磷酸酶染色的
阳性反应几乎仅见于成熟中性粒细胞;酸性磷酸酶染色阳性反应为鲜红色颗粒沉
淀:过碘酸-雪夫反应的阳性反应呈红色颗粒、块状或呈弥漫状红色;a醋酸蔡酚
酯酶染色各期粒细胞为阴性反应,有时少数粒细胞可呈弱阳性反应,此反应不被氟
化钠抑制。阳性结果为胞质内出现红色颗粒、块状或弥漫状红色。嗜酸性粒细胞的
颗粒本身不着色,而颗粒之间的胞质呈红色,嗜碱性粒细胞呈阳性反应,浆细胞一
般为阴性反应。能帮助鉴别戈谢细胞和尼曼-皮克细胞。
患者男性,26岁。因反复鼻出血,发热4天前来就诊。血常规:白细胞3.OxiO9
/L,RBC2.5xlO12/L,PLT68xlO9/L,骨髓增生明显活跃,原始细胞+幼稚细
胞>80%,多数细胞胞浆中含有Auer小体。
6、所谓白血病“裂孔”现象是指
A、幼稚细胞胞核中有裂孔
B、原始细胞的胞质中有空泡
C、原始幼稚细胞和成熟粒细胞之间缺乏中间阶段细胞
D、幼稚细胞胞质中有空泡
E、核分裂象细胞与成熟细胞之间缺乏中间阶段细胞
标准答案:C
知识点解析:白血病患者骨髓增生明显或极度活跃,原始细胞和幼稚细胞占
30%〜80%,而较成熟的中间阶段细胞缺如,仅残留少量成熟粒细胞,形成所谓白
血病“裂孔”现象。
7、下列各项检查中对该病的诊断最有帮助的是
A、Ph染色体检测
B、POX染色
C、抗血小板抗体
D、PAS染色
E、细菌培养
标准答案:B
知识点解析♦:POX染色是临床上辅助诊断急性白血细胞类型首选、最重要的细胞
化学染色。急性白血病POX染色呈阳性反应。
8、该患者的诊断是
A、再生障碍性贫血
B、巨幼细胞性贫血
C、急性髓细胞白血病
D、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E、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标准答案:C
知识点解析:患者外周血三系减少;骨髓中原始细胞+幼稚细胞>80%。多数细胞
中含有Auer小体,考虑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而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骨
髓增生极度活跃或明显活跃,骨髓中原始粒细胞占30%〜89%(NEC),并可见到早
幼粒细胞、中幼粒细胞和成熟粒细胞>10%,约50%病例的白血病细胞内可见到
Auer小体。
二、A1/A2型题(本题共79题,每题7.0分,共79
分。)
9、关于试带法检测尿液血红蛋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试带法的原理基于传统的湿化学法
B、试带法克服了湿化学法不稳定的弱点
C、维生素C和其他还原性物质可致假阴性反应
D、尿液被氧化剂污染可致假阳性
E、在高蛋白、高比重尿液中试带的灵敏度增高
标准答案:E
知识点解析:试带法检测原理基于传统的湿化学法。基本克服了湿化学法试剂不稳
定的弱点,但尿液中含有对热不稳定的酶、尿液被氧化剂污染或尿路感染时某些细
菌产生过氧化物酶,可导致结果呈假阳性:大剂量的维生素C或其他还原物质导
致假阴性;甲醛可使反应呈假阴性,大量亚硝酸盐则可延迟反应。试带法是完整的
红细胞反应,但在高蛋白、高比密尿液中,RBC不溶解,试带灵敏度减低。
10、血清hCG在妊娠后多长时间达到高峰
A、2—3周
B、4〜7周
C、8〜10周
D、11〜14周
E、15〜18周
标准答案:C
知识点解析:在妊娠早期hCG分泌量增高极快,1.7〜2.0天即可增高1倍,至
妊娠8〜10周时血清浓度达到高峰,持续1—2周后迅速减低,妊娠晚期血清hCG
浓度仅为峰值的10%,持续至分娩。
11、磺基水杨酸法不能与下列成分发生反应
A、清蛋白
B、球蛋白
C、糖蛋白
D、本-周蛋白
E^尿胆原
标准答案:E
知识点。析:磺基水杨酸法在略低于蛋白质等电点的酸性环境中,尿蛋白的氨基带
正电荷,能与带负电荷的磺基水杨酸根相结合,形成不溶性蛋白盐而沉淀,可在小
试管内或凹玻片上做此试验,根据反应的混浊程度,作出尿蛋白的定性或半定量判
断。本法操作与清蛋白、球蛋白、糖蛋白和本-周蛋白等均能发生反应。
12、下列有关瑞氏染色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由酸性染料亚甲蓝和碱性染料伊红组成
B、细胞核被染成红色
C、是血涂片染色最常用的方法
D、新鲜配制的染料可以马上使用
E、对细胞的染色原理仅有正负电荷的作用
标准答案:C
知识点解析:瑞氏染料是由酸性染料伊红和碱性染料亚甲蓝(又名美蓝)组成。染色
原理既有物理的吸附作用,又有化学的亲和作用。血红蛋白、嗜酸性颗粒为碱性蛋
白质,与酸性染料伊红结合,染粉红色;细胞核蛋白、淋巴细胞、嗜碱性粒细胞胞
质为酸性,与碱性染料亚甲蓝或天青结合,染紫蓝色或蓝色;中性颗粒呈等电状态
与伊红和亚甲蓝均可结合,染淡紫红色;原始红细胞、早幼红细胞胞质、核仁含较
多酸性物质,染成较浓厚的蓝色;中幼红细胞既含酸性物质,乂含碱性物质,染成
红蓝色或灰红色;完全成熟红细胞,酸性物质彻底消失后,染成粉红色。瑞氏染色
法是最经典、最常用染色法。
13、下列哪种疾病MCV、RDW均升高
A、轻型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
B、缺铁性贫血
C、巨幼细胞性贫血
D、再生障碍性贫血
E、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标准答案:C
知识点解析:MCV增高、RDW增高的贫血类型为大细胞不均一性,常见于巨幼
细胞贫血和某些肝病性贫血。
14、氟化高铁血红蛋白测定的最大缺点是
A、试剂具有剧毒性
B、不易于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使用
C、操作不方便
D、试剂稳定性差
E、需要绘制标准曲线
标准答案:A
知识点解析:鼠化高铁血红蛋白法(HiCN法)致命的弱点是策化钾(KCN)试剂有剧
毒,使用管理不当可造成公害。
15、脊柱裂属于
A、性染色体数目异常
B、性染色体结构异常
C、多基因遗传病
D、单基因遗传病
E、常染色体数目异常
标准答案:C
知识点解析:两对以上的基因发生突变称为多基因遗传病,脊柱裂是多基因遗传
病。
16、患者,男性,15岁。因乏力,面色苍白前来就诊,血常规检测结果:RBc
3.I4X10I2/L,HGB62g/L,HCTO.21,RDW21%。该患者贫血形态学应为
A、小细胞均一性贫血
B、小细胞不均一性贫血
C、大细胞均一性贫血
D、大细胞不均一性贫血
E、正常细胞性贫血
标准答案:B
知识点解析:通过血液分析结果计算可以判断出该患者为小细胞不均一性贫血。
17、引起RDW(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增高的原因不包括
A、红细胞碎片
B、红细胞凝集
C、双相性红细胞
D、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E、巨幼细胞性贫血
标准答案:D
知识点解析:RDW可反映红细胞体积不均一程度,当出现红细胞碎片、红细胞凝
集、双相性红细胞时可导致RDW增高,巨幼细胞性贫血属于大细胞不均一性贫
血,RDW增高。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患者RDW正常。
18、SDS-Hb法测定血纥蛋白最大的优点是
A、呈色稳定
B、操作简便
C、准确性高
D、没有公害
E、精确性符合要求
标准答案:D
知识点解析:SDS-Hb法测定血红蛋白是血红蛋白测定的次选方法,其优点是操作
简单,呈色稳定,准确性和精确性符合要求,最大的优点是无公害。
19、不能引起红细胞沉降率加快的是
A、肝硬化
B、胃癌晚期
C、风湿热活动期
D、肾病综合征
E、镰形红细胞贫血
标准答案:E
知识点解析:血浆因素是引起血沉加快的主要原因,但红细胞形态,如球形、镰形
等异常形态红细胞或红细胞严重大小不均,不易形成缗钱状聚集,血沉反而减慢。
20、钩虫病患者粪便中可见
A、嗜酸性粒细胞
B、淋巴细胞
C、吞噬细胞
D、上皮细胞
E、间皮细胞
标准答案:A
知识点解析:在细菌性痢疾时,粪便中可见较多的吞噬细胞,可作为急性细菌性痢
疾的依据,也可见于急性出血性肠炎或偶见于溃疡性结肠炎。由于少量脱落的肠道
上皮细胞大多被破坏,故上皮细胞在正常粪便中很难见到,在坏死性肠炎、霍乱、
副霍乱、伪膜性肠炎时,粪便中可见上皮细胞增多。在肠道寄生虫感染(尤为钩虫
病及阿米巴痢疾时)和过敏性肠炎时,粪便中可见较多的嗜酸性粒细胞。
21、患儿,男性,2岁。因急性腹泻3小时来门诊求治。粪便常规检查:白细胞满
视野,红细胞20〜25/HP,巨噬细胞5〜8/HP,患儿最可能的诊断是
A、溃疡性结肠炎
B、急性细菌性痢疾
C、急性阿米巴痢疾
D、上消化道出血
E、肠易激综合征
标准答案:B
知识点解析:患儿急性起病,大便中含红、白细胞和巨噬细胞,是急性菌痢的典型
表现。
22、下列哪项可导致化学法检测粪便隐血试验假阳性
A、食用动物性食品
B、服用大量维生素C
C、血红蛋白被消化酶分解
D、血红蛋白被细菌降解
E、血液在肠道中停留过久
标准答案:A
知识点解析•:血红蛋白中含铁血红素具有过氧化物酶的活性,能分解过氧化物、催
化色原物质氧化呈色。但动物血、肉中的血红素可使试验呈假阳性。选项B、C、
D、E均可使隐血试验呈假阴性。
23、镜下血尿是指
A、新鲜尿液经离心沉淀镜检每高倍视野红细胞大于3个
B、新鲜尿液经离心沉淀镜检每高倍视野红细胞大干2个
C、新鲜尿液经离心沉淀镜检每高倍视野红细胞大于18个
D、1小时尿红细胞计数超过5万
E、12小时尿红细胞计数超过10万
标准答案:A
知识点解析:正常尿液中红细胞甚少,经离心沉淀镜检红细胞不超过3/HPF,显
微镜下红细胞>3/HPF,称为镜下血尿。
24、患者女性,42岁,因乏力、尿频、尿急、尿痛到医院就诊。体检结果:
T38.7℃,右肾区叩痛明显,尿蛋白(+),镜检白细胞(+++)/HP,红细胞(+)/
HP。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A、尿道综合征
B、急性间质性肾炎
C、急性肾盂肾炎
D、急性膀胱炎
E、肾病综合征
标准答案:C
知识点解析:此患者有发热,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有明显的尿路刺激征,且
尿液检查见到大量白细胞,尿蛋白仅+,符合急性肾盂肾炎的诊断。
25,真菌性阴道炎的阴道分泌物
A、黄色泡沫状脓性白带
B、脓性白带
C、豆腐渣样白带
D、血性白带
E、无色透明黏白带
标准答案:C
知识点解析:阴道真菌多为白色念珠菌,偶见阴道纤毛菌和放线菌。在阴道抵抗力
降低时,容易发生真菌性阴道炎,真菌性阴道炎较为顽固,分泌物呈豆腐渣样,为
直菌件阴道炎的特征c
26、尿液类固醇激素检测常用的防腐剂
A、甲醛
B、甲苯
C、浓盐酸
D、麝香草酚
E、冰乙酸
标准答案:C
知识点解析:甲醛对尿中细胞、管型有固定作用,用于Addis计数的防腐;甲苯可
在尿液表面形成一层薄膜,阻止尿液与空气接触,常用于尿糖、尿肌酢、尿蛋白等
化学成分防腐;浓盐酸用于17-羟、17一酮类固醇激素测定的防腐;冰乙酸用于
24小时尿醛固酮测定的防腐。
27、在正常情况下,下列物质中能被。肾小管完全重吸收的是
A、葡萄糖
B、肌酊
C、尿素
D、磷酸盐
E、尿酸
标准答案:A
知识点解析:在肾脏近加小管,滤过液中的葡萄糖、小分子蛋白、氨基酸、乳酸、
肌酸等几乎能全部被重吸收:而肌酢则不能被重吸收;其他物质则被部分重吸收。
28、采用伊红Y染色观察精子存活率,死亡精子的特点是
A、不着色
B、呈黑色
C、呈白色
D、尾部肿胀
E、易于着色
标准答案:E
知识点解析:一般精子死亡后,细胞膜的完整性受损,失去屏障功能,易于着色,
活精子不着色(白色)。精子尾部肿胀见于精子低渗肿胀试验。
29、可导致漏出液产生的原因是
A、静脉回流受阻
B、细菌性感染
C、外伤
D、淋巴瘤浸润
E、化学物质刺激
标准答案:A
知识点解析:导致漏出液产生的机制包括毛细血管流体静压增高、血浆胶体渗透压
减低、淋巴I可流受阳、钠水潴留等c选项R属于毛细而管流体静床增高c
30、患者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均增高,杆状核粒细胞>10%伴有中毒性改变,
推测核象改变最可能为
A、核左移
B、重度核左移
C、中度核左移
D、重度核右移
E、中度核右移
标准答案:c
知识点解析: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百分数均增高,杆状核粒细胞>10%并有少
数晚幼粒细胞和中毒性改变,表示有严重感染,核象为中度核左移。
31、羊水中哪一种物质反映胎儿肝逐渐发育成熟
A、脂肪细胞
B、脂肪酶
C>肌酊
D、胆红素
E、葡萄糖
标准答案:D
知识点解析:随着胎儿肝脏酶系统逐渐完善,肝功能逐渐健全,结合胆红素能力增
加,非结合胆红素下降,当A450<0.02提示胎儿肝成熟,A450在0.02-0.04
之间提示胎肝成熟可疑,A450>0.04为胎儿肝未成熟。
32、下列哪项不符合髓外造血
A、多见于儿童
B、是机体正常反应,不属于病理改变
C、是机体对血细胞的需求明显增高的一种代偿
D、造血部位可以累及到胸腺
E、可导致相应器官的肿大
标准答案:B
知识点解析:生理情况下,出生2个月后,婴儿的肝、脾、淋巴结等已不再制造红
细胞、粒细胞和血小板。但是在某些病理情况下,这些组织又可重新恢复其造血功
能,即为髓外造血。髓外造血部位也可累及胸腺、肾上腺、胃肠道、腹腔的脂肪
等。
33、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染色阳性的是
A、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B、淋巴肉瘤
C、尼曼-匹克病
D、B淋巴细胞
E、多毛细胞白血病
标准答案;E
知识点解析:多毛细胞白血病时多毛细胞的酸性磷酸酶染色为阳性反应,此酶耐
L-酒石酸的抑制作用。
34、鉴别急性粒细胞白血病与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
A、Auer小体存在与否
B、POX阳性程度
C、非特异性酯酶染色阳性,可否被氟化钠抑制
D、PAS阳性程度
E、血清溶菌酶升高程度
标准答案:C
知识点解析: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时,白血病原始粒细胞可呈阳性反应,此反应不被
氟化钠抑制。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时,白血病原始单核细胞可呈阳性反应,幼单核
细胞和单核细胞为阳性反应,此反应被氟化钠抑制。
35、关于先天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叙述不正确的是
A、自溶试验明显增高,加ATP不能纠正
B、红细胞渗透脆性增高
C、外周血球形红细胞大于20%
D、脾肿大明显
E、属于先天性红细胞膜异常性疾病
标准答案:A
知识点解析: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时,红细胞呈球形,硬度增加,中心淡染区
消失,简易红细胞滚动拭验呈阳性。骨髓红细胞系统增生活跃。进行脆性试验时,
红细胞常于0.68%NaCl开始溶解,0.4%NaCl完全溶解,盐水渗透脆性增加,
孵育后脆性更高,ATP或葡萄糖能够纠正筛选试验,红细胞寿命期缩短。自溶试
验中,溶血大于5%,加ATP可减轻溶血。
36、下列哪项不符合抗人球蛋白试验
A、在盐水介质中发生凝集
B、检查红细胞表面不完全抗体
C、加抗人球蛋白血清发生凝集
D、直接试验阳性不一定发生溶血
E、试验阴性也不能完全排除自身免疫性溶血
标准答案:A
知识点解析:抗人球蛋白试验分为检测红细胞表面有无不完全抗体的直接抗人球蛋
白试验和检测血清中有无不完全抗体的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直接试验应用抗人球
蛋白试剂(抗IgG和/或抗C3d)与红细胞表面的IgG分子结合,如红细胞表面存在
自身抗体,出现凝集反应。间接试验应用Rh(D)阳性正常人O型红细胞与受检血清
混合孵育,如血清中存在不完全抗体,红细胞致敏,再加入抗人球蛋白血清,可出
现凝集。
37,我国AML分型标准中,M.3的标准为骨髓中
A、颗粒增多的早幼粒细胞>30%(所有有核细胞)
B、颗粒增多的早幼粒细胞>30%(非红系细胞)
C、颗粒增多的早幼粒细胞>20%(所有有核细胞)
D、颗粒增多的早幼粒细胞>20%(非红系细胞)
E、颗粒增多的早幼粒细胞10%〜20%(非红系细胞)
标准答案:B
知识点解析:我国AML分型标准中,M3型白血病属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骨
髓中以颗粒增多的异常早幼粒细胞增生为主,>30%(AN。,其胞核大小不一,胞
质中有大小不等的颗粒,可见束状的Auer小体,也可逸出胞体之外.
38、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急性白血病外周血白细胞比正常人增高
B、急性粒细胞白血病可出现白血病“裂孔”现象
C、急性白血病骨髓增生明显活跃,原始和早期幼稚细胞显著增多
D、急性白血病骨髓可见红细胞系和血红蛋白减少
E、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骨髓象中退化细胞明显增多,篮细胞(涂抹细胞)多见
标准答案:A
知识点解析:急性白血病外周血白细胞数量的高低依白血病类型不同而不同。
39、大多数多毛细胞白血病(HCL)的“多毛细胞”免疫表型为
A、CD2阳性
B、CD14阳性
C、Smlg阳性
D、CD13阳牲
E、CD33阳性
标准答案:c
知识点解析:多毛细胞白血病的免疫学检验结果为:多数病例表现为一致和独特的
B细胞的表型,即膜表面免疫球蛋白(Smig)大部分阳性;与B细胞特异的单抗反
应,较特异单抗有CD22+、CD11+、Ahc2+及新单抗BLy7+。
40、典型霍奇金淋巴瘤患者淋巴结穿刺涂片结果中有重要意义的细胞
A、幼稚淋巴细胞
B、Reed-Stemberg细胞
C、组织细胞
D、纤维细胞
E、白血病细胞
标准答案:B
知识点解析:典型的R-S细胞在霍奇金淋巴瘤的诊断上有重要意义。
41、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血象的突出变化是
A、淋巴细胞增多伴异型淋巴细胞
B、白细胞正常伴异型淋巴细胞
C、粒细胞增多伴异型淋巴细胞
D、单核细胞增多伴异型淋巴细胞
E、以上都不正确
标准答案:A
知识点解析:传染性单咳细胞增多症的白细胞计数正常或增加,少数可减低。病程
早期中性分叶核粒细胞增多,以后淋巴细胞占60%〜97%,并伴有异型淋巴组
胞。
42、具有收缩血管作用的物质是
A、5-HT
B、儿茶酚胺、FPA
C、PGb、低血氧
D、乙酰胆碱、激肽
E、N0、核昔酸
标准答案:A
知识点解析:当小血管受损时,通过神经轴突反射和收缩血管的活性物质如5-HT
和ET等能够使受损的血管发生收缩。
43、vWF的主要作用是
A、下调FVDI的合成
B、介导血小板的黏附作用
C、介导血小板的聚集作用
D、介导血小板的收缩作用
E、介导血小板的释放作用
标准答案:B
知识点解析:vWF为参与血小板黏附功能的主要因素之一,除此还有胶原、GPIb
/区复合物、GPIa/Ha复合物等。
44、下列关于急性红白血病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细胞表面表达CD33
B、外周血可见幼红和幼粒细胞
C、幼红细胞糖原染色阳性积分明显增高
D、血清中可检出内因子抗体
E、幼红细胞有巨幼样变
标准答案:D
知识点解析:急性红白血病是红细胞及白细胞两系同时增生的恶性增生性疾病,其
贫血程度随着疾病的进展而加重,外周血中可见各阶段的幼红细胞,幼红细胞的形
态奇特并有巨幼样变,随着病程的进展幼稚粒细胞逐渐增多。幼红细胞糖原染色常
呈强阳性,积分值明显增高;表面抗原表达主要是血型糖蛋白A、CD13、CD33、
CD34o在恶性贫血时血清内因子抗体阳性。
45、白血病分型中Mo是
A、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未分化型
B、原始粒细胞白血病未分化型
C、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D、巨核细胞白血病
E、红白血病
标准答案:A
知识点解析:Mo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微分化型,原始细胞>30%,无T、B淋巴
细胞标记,至少表达一种髓系抗原,免疫细胞化学或电镜MPO阳性。
46、鉴别全B系的敏感而又特异的标记是
A、CD7
B、CD10
C、CD14
D、CD19
E、CyCD22
标准答案:D
知识点解析:CD19的反应谱系广,从早前B细胞至前浆细胞,是鉴别全B系的敏
感而叉特异的标记。CDIO是诊断Common-ALL的必需标记,但在少数T细胞和
髓系有交叉表达。胞质CD22(Cy-CD22)先于膜表达,且出现很早,髓系均不表
达,证明CyCD22检测早期B细胞来源的急性白血病特异而敏感。CD14为单核细
胞所特有的,胞质中CD13、CD14、CDI5表达早于膜表面表达,且特异性更强。
47、VitD缺乏可见
A、血钙增高、血磷降低
B、血磷增高
C、血钙和血磷均增高
D、血钙和血磷均降低
E、血钙降低、血磷增高
标准答案:D
知识点解析: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时PTH分泌增加,使血钙升高,血磷降低;甲状
旁腺功能低下时PTH分泌不足,使血钙降低,血磷升高;维生素D具有升高血钙
和血磷的作用,其分泌不足使血钙和血磷同时降低。
48、甲状旁腺功能低下可引起
A、血钙增高、血磷降低
B、血磷降低
C、血钙和血磷同时增高
D、血钙和血磷同时降低
E、血钙降低、血磷增高
标准答案:E
知识点解析:甲状旁腺功能低下使PTH分泌减少,而后者有升高血钙降低血磷作
用,因而PTH下降引起向钙降低而磷增高.
49、Wilson病与下列哪一种金属代谢异常有关
A、Mn
Zn
C、Ag
D、Ca
E、Cu
标准答案:E
知识点解析:肝豆状核变性又称Wilson病,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铜代谢障
碍疾病,由于铜在体内过度蓄积,损害肝、脑等器官而致病。
50、具有生理活性的钙是指
A、蛋白结合钙
B、柠檬酸钙
C、碳酸钙
D、总钙
E、离子钙
标准答案:E
知识点解析:血清中离子钙是总钙中具有生理活性的部分。
51、阻塞性黄疸的原因是
A、肝静脉阻塞
B、大量红细胞破坏
C、肝动脉阻塞
D、肝细胞膜通透性增大
E、肝内外胆道阻塞
标准答案:E
知识点解析:阻塞性黄疸是由于胆汁排泄通道受阻,致使结合胆红素反流入血,造
成血清胆红素升高。胆红素为金黄色物质,大量的胆红素扩散进入组织,造成组织
黄染,这一体征称为黄疸。
52、不属于肝纤维化诊断指标的是
A、透明质酸
B、W型胶原
C、HI型胶原前肽
D、层黏蛋白(LN)
E、丫谷氨酰转移酶
标准答案:E
知识点解析:y谷氨酰转移酶是反映胆道疾病的指标.透明质酸、W型胶原、ID型
胶原前肽、层黏蛋白(LN)都是反映肝纤维化的指标。
53、患者,女性,48岁。近一年来体重减轻,多食易饥,怕热多汗,心悸,易
怒,体检:消瘦,双侧甲状腺肿大,心率110次/分。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A、慢性肾炎
B、糖尿病
C、艾迪生病
D、甲亢
E、甲减
标准答案:D
知识点解析:甲亢属于高消耗高代谢疾病,患者体重减轻,多食易饥,怕热多汗;
心悸,易怒;体检可有眼球突出、双侧甲状腺肿大、心动过速等甲亢的典型I临床
表现。
54、应用CDC方法检测HLA-DR抗原所使用的待测细胞为
A、纯化的T细胞
B、纯化的B细胞
C、纯化的红细胞
D、单核细胞
E、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标准答案:B
知识点解析:HLA-DR,DQ等D类抗原仅分布TB细胞或巨噬细胞表面,其检测
还要排除HLA-I类抗原的干扰,故使用的待测细胞为纯化的B细胞。
55、下列方法中不能破坏补体的是
A、加热
B、冷冻干燥
C、紫外线照射
D、机械振荡
E、乙醇
标准答案:B
知识点解析:补体的性质不稳定,易受各种理化因素的影响,加热、紫外线照射、
机械振荡、酸碱和乙醇等因素均可破坏补体。冷冻干燥可较长时间保持其活性。
56、双向扩散试验检测沉淀线靠近抗体孔提示
A、抗原含量较多
B、抗体含量较多
C、抗原抗体分子量相等
D、抗原分子量大
E、抗体分子量大
标准答案:A
知识点常析:双向扩散试验中沉淀线的形成是根据抗原抗体两者比例所致,沉淀线
靠近抗原孔,提示抗体含量大;反之,提示抗原含量多;抗原或抗体在琼脂内自由
扩散,其速度受分子量的影响。分子量小者扩散快,反之较慢。由于慢者扩散圈
小.局部浓度则较大.形成的沉淀线弯向分子量大的一方C如两者分子量相等.则
形成直线。
57、能阻断小鼠骨髓瘤细胞DNA合成的物质是
A、8-氮鸟喋吟
B、鸟喋吟
C、甲氨蝶吟
D、次黄喋吟
E、胸腺嗑咤核昔
标准答案:c
知识点解甲氨蝶吟是叶酸的拮抗剂,能阻断瘤细胞DNA合成的主要途径。
58、火箭免疫电泳中,次原、抗体的泳动方向是
A、琼脂凝胶中的抗体不移动,样品孔抗原向阳极泳动
B、琼脂凝胶中的抗体不移动,样品孔抗原向阴极泳动
C、抗原、抗体均向正极泳动
D、琼脂凝胶中的抗原不移动,样品孔抗原向阳极泳动
E、琼脂凝胶中的抗原不移动,样品孔抗原向阴极泳动
标准答案:A
知识点解析:火箭免疫电泳中,琼脂凝胶中的抗体不移动,样品孔抗原向阳极泳
动。
59、双标记免疫荧光技术用于
A、检测抗原
B、检测抗体
C、同时检测两种抗原
D、同时检测两种抗体
E、既可检测抗原,又可检测抗体
标准答案:c
知识点露析:双标记免疫荧光技术可分别用两种荧光素标记两种第一抗体,可同时
检测两种抗原。
60、骨髓移植2个月后患者出现肝脾大、高热、腹泻等现象,应高度怀疑
A、亚急性排斥反应
B、急性排斥反应
C、慢性排斥反应
D、超急性排斥反应
E、移植物抗宿主反应
标准答案:E
知识点。析:骨髓移植后,由于移植的骨髓含有丰富的免疫细胞,而且受体处于严
重的免疫抑制状态,此时供者的免疫细胞攻击受体,可出现肝脾大、高热、腹泻等
现象,称为移植物抗宿主反应。
61、巨噬细胞表达的受体不包括
A、清道夫受体
B、FcyR
C、补体受体
D、TLR
E、IL-4受体
标准答案:E
知识点解析:巨噬细胞表面含有清道夫受体、FcyR、TLR、补体受体,巨噬细胞通
过这些受体发挥多种功能。
62、抗原抗体反应时,抗体过量时称为
A、交叉反应
B、前带
C、多带
D、后带
E、等价带
标准答案:B
知识点解析:抗原抗体特异性反应时,当抗原抗体比例合适时抗原抗体充分结合形
成等价带,抗体过剩时祢为前带,抗原过剩时称为后带。
63、生物素分子中与亲和素结合的部位是
A、嚷吩环
B、咪嗤酮环
C、苯环
D、段基
E、-NH-
标准答案:B
知识点解析:生物素分子有两个环状结构,其中咪哇酮环是结合生物素分子的主要
部位。
64、反映肾脏浓缩与稀释功能的指标
A、酚红排泄试验(PSP)
B、尿钠与滤过钠排泄分数(FENa)测定
C、自由水清除率(CH20)
D、内生肌酎清除率
E、氯化筱负荷试验
标准答案:C
知识点解析:自由水清除率是反映肾小管和集合管水、电解质调节功能(肾脏浓缩
稀释功能)。
65、不能反映肾小管重吸收功能障碍的指标是
A、。卜微球蛋白
B、视黄醇结合蛋白
C、(X2-巨球蛋白
D、D.微球蛋白
E、溶菌酶
标准答案:C
知识点解析:尿液中视黄醇结合蛋白、⑴-微球蛋白、的■微球蛋白、溶菌酶含量升
高反映肾小管重吸收障碍。
66、用于评价肾脏浓缩功能较为理想的指标是
A、尿中总固体含量
B、尿比密
C、折射率
D、尿渗量
E、尿量
标准答案:D
知识点解析:尿比密是指在4。(2条件下尿液与同体积纯水的重量之比,取决于尿中
溶解物质的浓度,与分子量大小有关,可用来粗略估计肾脏浓缩稀释功能。尿渗量
指尿内全部溶质的微粒总数量,不受分子量大小的影响。影响尿渗量的主要因素是
晶体性溶质,能真正反映肾脏的水盐代谢功能,故尿渗量更能反映肾脏浓缩功能。
67、关于OGTT的说法正确的是
A、对胃切除的患者,可进行OCTT
B、OGTT对糖尿病的诊断是必需的,推荐临床常规厘用
C、OGTT对糖尿痛的诊断不是必需的,不推荐临庆常规应用
D、OGTT不受年龄,饮食,药物等因素影响
E、有肾病,随机血糖V7.8mmo"L,若OGTT异常,肯定为糖尿病
标准答案:c
知识点露析:OGTT对糖尿病的诊断不是必需的,只有介于下列情况时建议应用:
空腹血糖在临界值而又怀疑糖尿病;空腹或餐后血糖水平浓度正常,但有发展为糖
尿病倾向。
68、血气分析检测项目不包括
A、pH
B、HCOH
C、PO2
D、PCO2
E、Ca2+
标准答案:E
知识点解析:血气分析主要通过测定血液的pH、HCO。POi、PCOi等几个分析
指标来评价心肺功能状杰和体内酸碱平衡情况。
69、下列有关BNP特性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BNP有很高的阴性预测价值,BNP正常可排除心衰的存在
B、虽然BNP是一个较可靠的CHF诊断指标,但其升高程度和CHF严重程度并不
相一致
C、怀疑心衰患者应首先检查BNP,BNP阳性者,再做超声和其他进一步检查
D、对于呼吸困难患者,BNP是一个将来发生CHF的较强的预示因子
E、BNP是由心、脑分泌的一种多肽激素,在机体中起排钠、利尿、扩张血管的生
理作用
标准答案:D
知识点解析:BNP是一个较可靠的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诊断指标,其升高程度
和CHF严重程度相一致。
70、患者,男性,62岁。10天前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现在最有可能还是异常的血
清酶是
A、AST
B、CK
C、CK-MB
D、ALT
E、LD
标准答案:E
知识点解析:LD半寿期较长,在AMI发作后6〜10天才恢复正常。AST、CK和
CK-MB在3—4天内即恢复正常,ALT不是心肌损伤标志物。
71、在急性时相时最早升高的血浆蛋白是
A、HP(结合珠蛋白)
B、TRF(转铁蛋白)
C、AAT(ai-抗胰蛋白酶)
D、CRP
E、ALB
标准答案:D
知识点解析:在急性时相时最早升高的血浆蛋白是CRR,而后是AAG、AA1\HE
等,检测急性时相反应蛋白的时相变化有助于对炎症进程的监测和对治疗反应的判
断。
72、有关低密度脂蛋白叙述正确的是
A、其主要载脂蛋白为ApoB48
B、LDL经化学修饰后可与清道夫受体结合,从而促进胆固醇在血管壁内沉积
C、肝脏不能合成LDL
D、LDL经化学修饰后可与LDL受体结合,从而促进胆固醇在血管壁内沉积
E、有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标准答案:D
知识点解析:LDL的主要载脂蛋白为ApoBlOO,肝脏能合成LDL,LDL经化学修
饰后可与LDL受体结合,从而促进胆固醇在血管壁内沉积。
73、血浆中。2微球蛋白来源于以下细胞表面的是
A、有核细胞、红细胞、血小板
B、有核细胞、淋巴细胞、红细胞
C、淋巴细胞、红细胞、血小板
D、肿瘤细胞、红细胞、血小板
E、有核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
标准答案:E
知识点解析:正常人血浆中伤-微球蛋白来源于除红细胞外的几乎所有有核细胞。
74、血标本作脂蛋白检查,结果示:血清外观混浊,胆固醇正常或增高及三酰甘油
增高,电泳后呈现乳糜微粒区带,此患者最可能的诊断为
A、I型局脂蛋白血症
B、II型高脂蛋白血症
C、HI型高脂蛋白血症
D、IV型局脂蛋白血症
E、V型高脂蛋白血症
标准答案:A
知识点解析:I型高脂蛋白血症由于LPL缺失或ApoC缺失导致CM代谢障碍,血
中TG含量明显升高。
75、能活化脂蛋白脂肪酶(LPL)的载脂蛋白的是
A、载脂蛋白A
B、载脂蛋白B
C、载脂蛋白CD
D、载脂蛋白D
E、载脂蛋白cm
标准答案:C
知识点解析:载脂蛋白cn是LPL的激活剂;载脂蛋白cm则是LPL的抑制剂。
76、患者女,30岁。下腹部疼痛4天,左下腹部有中度痉挛性疼痛,阴道有大量
黄色、无气味的分泌物。1周前曾做过经阴道的结扎手术,行阴道后穹窿穿刺术,
采集20ml带血:恶臭的脓性液体,常规细菌培养无生长。进一步微生物检查首选
A、厌氧菌培养
B、细菌L型培养
C、支原体培养
D、病毒培养
F、结核菌培养
标准答案:A
知识点解析:凡是有下列情况者应怀疑有厌氧菌的感染:感染组织局部产生大量气
体;感染部位多发生在黏膜附近;深部外伤如枪伤,人或动物咬伤后的继发感染;
分泌物有恶臭等。
77、下列各种自身抗体对诊断SLE的特异性最高的是
A^抗Sm抗体
B、ANA
C、抗ds-DNA抗体
D、抗UIRNP抗体
E、抗Scl-70抗体
标准答案:A
知识点解析:抗Sm抗体是SLE的特异性抗体,其水平与SLE的活动性无相关
性。
78、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抗核抗体时,不能作为抗原基质的细胞是
A、大鼠肝细胞
B、猴肝细胞
C、Hep-2细胞
D、绵羊红细胞
E、小鼠肾细胞
标准答案:D
知识点。析:检测抗核抗体以核抗原作为已知,因核抗原无种属差异性,任何有核
细胞均可作为抗原基质,但红细胞不能作为抗原基质。
79、与子宫内膜癌密切相关的标志物是
A、CA19-9
B、CA15-3
C、CEA
D、AFP
E、CA125
标准答案:E
知识点解析:CA125是子宫内膜癌与卵巢癌的标志物。
80、间接Coombs试验用于
A、检测血清中游离的完全抗体
B、检测红细胞.上的不完全抗体
C、常用于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检测
D、多用于检测母体血清中Rh(D)抗体
E、出现红细胞凝集为阴性
标准答案:D
知识点解析:间接Coombs试验用于检测游离在血清中的不完全抗体。将受检血清
和具有待测不完全抗体相应抗原性的纤细胞结合.然后加入抗球蛋白抗体就可出现
可见的红细胞凝集。多用于检测母体Rh(D)抗体,以便尽早发现和避免新生儿溶血
症的发生。
81、ABO抗原可引起
A、I型超敏反应
B、II型超敏反应
C、HI型超敏反应
D、W型超敏反应
E、I型超敏反应的介质
标准答案:B
知识点解析:引起□型超敏反应的变应原.主要为细胞表面固有的抗原成分和吸附于
组织细胞上的外来抗原、半抗原或抗原抗体复合物,ABO抗原则是红细胞表面的
血型抗原。
82、富含IgE的高亲和力受体的细胞是
A、嗜碱性粒细胞
B、致敏的T细胞
C、嗜酸性粒细胞
D、CTL细胞
E、B细胞
标准答案:A
知识点解析: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富含IgE的高亲和力受体。而B细胞和嗜
酸性粒细胞等表面表达IgE的低亲和力受体。
83、下列哪种疾病是非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疾病
A、重症肌无力
B、慢性溃疡性结肠炎
C、慢性甲状腺炎
D、系统性红斑狼疮
E、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瘢
标准答案:D
知识点解析: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的各器官都可能受到侵害,无器官特异性。
84、不属于免疫球蛋白增殖性疾病的是
A、巨球蛋白血症
B、多发性骨髓瘤
C、反应性浆细胞增多症
D、重链病
E、轻链病
标准答案:C
知识点解析:反应性浆细胞增多症可由慢性炎症、伤寒、系统性红斑狼疮、肝硬
化、转移癌等引起.浆细胞增多但一般不超过15%且无形态异常,不伴有M蛋
白。
85、适于接种疑有嗜血杆菌、奈瑟菌等标本的培养基
A、麦康凯平板
B、巧克力血平板
C、血液增菌培养基
D、SS琼脂
E、中国蓝平板
标准答案:B
知识点解析:巧克力血平板中含有V和X因子,适于接种疑有嗜血杆菌、奈瑟菌
等的标本。
86、患者男性,数日前去游泳,后出现尿急、尿频、尿痛等症状。医生疑其为细菌
性尿道炎,采集清洁中段尿进行细菌检查。尿细菌定量培养,可采用的方法为
A、平板分区划线法
B、穿刺培养法
C、倾注平板法
D、斜面接种法
E、平板连续划线法
标准答案:C
知识点解析:倾注平板法常用于测定牛乳、饮水和尿液等标本细菌数。
87、患者,男性,2岁。因呼吸困难就诊。查体发现:口腔黏膜上散在白色斑点及
白色假膜样物。经细菌学检查发现,感染细菌经Albert染色,有明显的异染颗
粒。怀疑此病人为
A、流感
B、口腔病毒感染
C、白喉
D、气管炎
E、肺炎
标准答案:c
知识点露析:白喉棒状杆菌经Albert(阿培特)染色,菌体呈蓝绿色,异染颗粒蓝黑
色。
三、B1型题(本题共13题,每题1.0分,共73分。)
A.呆小症B.艾迪生病C.肢端肥大症D.GravesE.侏儒症
88、生长激素过度分泌可致
A、
B、
C、
D、
E、
标准答案:C
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
89、幼年时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
A、
B、
C、
D、
E、
标准答案:A
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
90、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度
A、
B、
C、
D、
E、
标准答案:D
知识点解析:人在幼年时,如果生长激素分泌不足,会导致生长发育迟缓,身体长
得特别矮小,称“侏儒症”;如果生长激素分泌过多,可引起全身各部过度生长,骨
骼生长尤为显著,致使身材异常高大,称“巨人症”,成年时,如果生长激素分泌过
度可以导致肢端肥大症。甲状腺激素除影响长骨的生长发育外,还影响脑的发育,
婴幼儿中状腺激素缺乏,将导致身高和智力发育隙碍,称为呆小症。甲亢患者的
T3、T4过高,反馈抑制TSH的分泌使血清TSH水平降至接近于零。
A.300mlB.500mlC.800mlD.1000mlE.2000ml
91、羊水过少是指妊娠晚期羊水量少于
A、
B、
C、
D、
E、
标准答案:A
知识点解析:羊水过少:妊娠晚期羊水量少于300ml。临床意义:羊水过少见于胎
儿畸形、过期妊娠、胎儿宫内发育迟缓。
92、羊水过多是指妊娠晚期羊水量超过
A、
B、
C、
D、
E、
标准答案:E
知识点解析:羊水过多:妊娠期羊水量超过2000面为羊水过多。羊水过多见于:
胎儿畸形、胎盘脐带病变、孕妇及胎儿各种疾病、多胎妊娠、原因不明特发性羊水
过多。
A.AS-NAE染色呈阳性,且被NaF抑制B.PAS染色红系呈强阳性反应C.AS-
D-NCE染色呈阳性D.POX多呈阴性反应,PAS反应产物为红色粗颗粒状或块
状,底色不红E.ACP染色呈阳性,且不被L酒石酸抑制
93、急性粒细胞白血病可见
A、
B、
c、
D、
E、
标准答案:C
知识点解析:急性粒细胞白血病的细胞化学染色结果显示:POX、SB、AS-D-NCE
和ACP染色均呈阳性或强阳性反应;AS-D-NAE可呈阳性反应.但不被氟化钠抑
制;a-蔡酚丁酸酯酶染色阴性。
94、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可见
A、
B、
C、
D、
E、
标准答案:D
知识点解析: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时,骨髓糖原(PAS)染色显示,约20%〜80%的
原淋巴细胞呈阳性反应。
95、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可见
A、
B、
C、
D、
E、
标准答案:A
知识点解析:非特异性酯酶染色:应用a-醋酸蔡酚为底物进行染色,原始和幼稚
细胞呈阳性反应,其中原粒细胞不被NaF抑制,而原单细胞可被NaF抑制。
A.核质B.中介体C.性菌毛D.鞭毛E.质粒
96、控制细菌遗传、生长繁殖与代谢的结构是
A、
B、
C、
D、
E、
标准答案:A
知识点解析:核质是由一条细长的闭环双链DNA反复盘绕卷曲而成的块状物。核
质决定细菌性状和遗传恃征,故它是细菌遗传变异的物质基础,是细菌的主要遗传
物质。
97、属细菌染色体外遗芍物质的结构是
A、
B、
C、
D、
E、
标准答案:E
知识点解析:质粒是细菌染色体(核质)以外的遗传物质,为双链闭环DNA分子,
携带遗传信息,控制细菌某些特定的遗传性状。
A.溶血空斑试验B.血清Ig水平测定C.T细胞增殖试验D.旧结核菌素皮试
E.T细胞介导的细胞毒试验
98、反映T细胞功能的体外测定项目是
A、
B、
C、
D、
E、
标准答案:C
知识点解析:T细胞表面具有PHA受体,能与PHA结合,促进体外培养的T细胞
发生转化并增殖。通过测定细胞增殖程度可反映T细胞接受PHA刺激,发生转化
的能力。
99、反映B细胞体外分泌抗体功能的测定项目是
A、
B、
C、
D、
E、
标准答案:A
知识点解析:B细胞分泌抗体,与周围SRBC结合,在补体作用下形成空斑。分泌
抗体的B细胞越多,空斑的数目就越多。故用溶血空斑试验反映B细胞分泌抗体
的能力。
100、反映T细胞功能的体内测定项目是
A、
B、
C、
D、
E、
标准答案:D
知识点解析:旧结核菌素皮试为迟发型超敏反应,该反应的基础是细胞免疫,因
此,用旧结核菌素皮试可反映T细胞的功能。
四、A3型题大题型(本题共8题,每题1.0分,共8
分。)
一多发性血栓形成患者,血浆PT、APTT延长,血小板数量正常,凝血因子W、
皿活性正常。
101、该试验不受
A、FHI异常的影响
B、FV及FVIII异常的影响
c、FVII及FXII异常的影响
D、FD及FX异常的影响
E、FVII及Fvm异常的影响
标准答案:C
知识点露析:狼疮抗凝物质的检测采用改良的Russell蛇毒稀释试验进行检测,该
试验不受FVII及FXII异常的影响,受检血浆中肝素含量VI.OU/ml对结果也无影
响。
102、如检测结果为阳性,应进一步检测
A、活性血小板生存时间
B、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C、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检测
D、血浆纤溶酶原活化抑制物
E、狼疮抗凝物质确诊试验
标准答案:E
知识点解析:筛检试验为阳性的血浆,若属于有狼疮抗凝物质存在者,则在加入血
小板溶解物后,延长的APTT被纠正,此为确诊试验。狼疮抗凝物质筛检试验测定
值/确诊试验测定值为0.8〜1.2o若筛检试验和确诊试验的凝固时间都延长,且
比值在正常范围内,提示被检血浆中无狼疮抗凝物质存在,可能有其他异常抗凝物
存在;若筛检试验凝固时间延长,而确诊试验的凝固时间缩短(被纠正),提示有狼
疮抗凝物质存在。
患者,血细胞检验结果如下:WBC50X109/L,Hb74g/L,白细胞中嗜中性粒细
胞6%,淋巴细胞16%,单核细胞13%,早幼粒细胞25%,原始粒细胞40%,
103、下列对其疾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最为有效的染色方法是
A、特异性酯酶染色
B、糖原染色
C、非特异性酯酶染色
D、过氧化物酶染色
E、碱性磷酸酶染色
标准答案:D
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
104、此染色鉴别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时,白血病性原始粒细胞的反应特点是
A、呈阳性反应,阳性颗粒较细小,不被氟化钠抑制
B、呈弱阳性反应,颗粒有折光性
C、呈阴性反应
D、呈阳性反应,阳性颗粒一般较多,较粗大,常呈局限性分布
E、呈阳性反应,阳性颗粒较细小,可被氟化钠抑制
标准答案:D
知识点常析:在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中首选的化学染色方法为
POX(过氧化酶染色)或SBB(苏丹黑染色)。过氧化物酶染色可以帮助鉴别急性白血
病的类型,在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时,白血病性原始粒细胞可呈阳性反应,阳性颗粒
一般较多,较粗大。常呈局限性分布。氟化钠抑制试验用于酯酶染色。原始粒细胞
大多呈阴性反应,有的可出现少量蓝黑色颗粒,自早幼粒细胞至成熟中性粒细胞均
呈阳性反应,随细胞的成熟,阳性反应的程度逐渐增强。嗜酸性粒细胞阳性反应的
程度最强,其阳性颗粒比中性粒细胞粗大,有折光性,嗜碱性粒细胞呈阴性反应。
幼红细胞、巨核细胞和血小板呈阴性反应。
105、符合上述正常血细胞反应特征的化学染色是
A、酸性磷酸酶染色
B、过氧化物酷染色
C、a醋酸蔡酚酯酶染色
D、过碘酸-雪夫反应
E、碱性磷酸酶染色
标准答案:B
知识点露析:过氧化物酶染色符合上述反应特征。其他染色中,碱性磷酸酶染色的
阳性反应几乎仅见于成熟中性粒细胞;酸性磷酸酶染色阳性反应为鲜红色颗粒沉
淀:过碘酸■雪夫反应的阳性反应呈红色颗粒、块状或呈弥漫状红色;a醋酸蔡酚
酯酶染色各期粒细胞为阴性反应,有时少数粒细胞可呈弱阳性反应,此反应不被氟
化钠抑制。阳性结果为胞质内出现红色颗粒、块状或弥漫状红色。嗜酸性粒细胞的
颗粒本身不着色,而颗粒之间的胞质呈红色,嗜碱性粒细胞呈阳性反应,浆细胞一
般为阴性反应。能帮助鉴别戈谢细胞和尼曼-皮克细胞。
患者男性,26岁。因反复鼻出血,发热4天前来就诊。血常规:白细胞3.OxiO9
/L,RBC2.5X10,2/L,PLT68xlO9/L,骨髓增生明显活跃,原始细胞+幼稚细
胞>80%,多数细胞胞浆中含有Auer小体。
106、所谓白血病“裂孔”现象是指
A、幼稚细胞胞核中有裂孔
B、原始细胞的胞质中有空泡
C、原始幼稚细胞和成熟粒细胞之间缺乏中间阶段细胞
D、幼稚细胞胞质中有空泡
E、核分裂象细胞与成熟细胞之间缺乏中间阶段细胞
标准答案:C
知识点解析:白血病患者骨髓增生明显或极度活跃,原始细胞和幼稚细胞占
30%〜80%,而较成熟的中间阶段细胞缺如,仅残留少量成熟粒细胞,形成所谓白
血病“裂孔”现象。
107、下列各项检查中对该病的诊断最有帮助的是
A、Ph染色体检测
B、POX染色
C、抗血小板抗体
D、PAS染色
E、细菌培养
标准答案:B
知识点解析:POX染色是临床上辅助诊断急性白血细胞类型首选、最重要的细胞
化学染色。急性白血病POX染色呈阳性反应。
108、该患者的诊断是
A、再生障碍性贫血
B、巨幼细胞性贫血
C、急性髓细胞白血病
D、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E、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标准答案:C
知识点解析:患者外周血三系减少;骨髓中原始细胞+幼稚细胞>80%。多数细胞
中含有Auer小体,考虑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而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骨
髓增生极度活跃或明显活跃,骨髓中原始粒细胞占30%〜89%(NEC),并可见到早
幼粒细胞、中幼粒细胞和成熟粒细胞>10%,约50%病例的白血病细胞内可见到
Auer小体。
二、A1/A2型题(本题共79题,每题7.0分,共79
分。)
109、关于试带法检测尿液血红蛋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试带法的原理基于传统的湿化学法
B、试带法克服了湿化学法不稳定的弱点
C、维生素C和其他还原性物质可致假阴性反应
D、尿液被氧化剂污染可致假阳性
E、在高蛋白、高比重尿液中试带的灵敏度增高
标准答案:E
知识点解析:试带法检测原理基于传统的湿化学法。基本克服了湿化学法试剂不稳
定的弱点,但尿液中含有对热不稳定的酶、尿液被氧化剂污染或尿路感染时某些细
菌产生过氧化物酶,可导致结果呈假阳性:大剂量的维生素C或其他还原物质导
致假阴性;甲醛可使反应呈假阴性,大量亚硝酸盐则可延迟反应。试带法是完整的
红细胞反应,但在高蛋白、高比密尿液中,RBC不溶解,试带灵敏度减低。
110、血清hCG在妊娠后多长时间达到高峰
A、2—3周
B、4〜7周
C、8〜10周
D、11〜14周
E、15〜18周
标准答案:C
知识点解析:在妊娠早期hCG分泌量增高极快,1.7〜2.0天即可增高1倍,至
妊娠8〜10周时血清浓度达到高峰,持续1—2周后迅速减低,妊娠晚期血清hCG
浓度仅为峰值的10%,持续至分娩。
111、磺基水杨酸法不能与下列成分发生反应
A、清蛋白
B、球蛋白
C、糖蛋白
D、本-周蛋白
E、尿胆原
标准答案:E
知识点。析:磺基水杨竣法在略低于蛋白质等电点的酸性环境中,尿蛋白的氨基带
正电荷,能与带负电荷的磺基水杨酸根相结合,形成不溶性蛋白盐而沉淀,可在小
试管内或凹玻片上做此试验,根据反应的混浊程度,作出尿蛋白的定性或半定量判
断。本法操作与清蛋白、球蛋白、糖蛋白和本-周蛋白等均能发生反应。
112、下列有关瑞氏染色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由酸性染料亚甲蓝和碱性染料伊红组成
B、细胞核被染成红色
C、是血涂片染色最常用的方法
D、新鲜配制的染料可以马上使用
E、对细胞的染色原理仅有正负电荷的作用
标准答案:c
知识点常析:瑞氏染料是由酸性染料伊红和碱性染料亚甲蓝(又名美蓝)组成。染色
原理既有物理的吸附作用,又有化学的亲和作用。血红蛋白、嗜酸性颗粒为碱性蛋
白质,与酸性染料伊红结合,染粉红色;细胞核蛋白、淋巴细胞、嗜碱性粒细胞胞
质为酸性,与碱性染料亚甲蓝或天膏结合,染紫蓝色或蓝色;中性颗粒呈等电状态
与伊红和亚甲蓝均可结合,染淡紫红色;原始红细胞、早幼红细胞胞质、核仁含较
多酸性物质,染成较浓厚的蓝色;中幼红细胞既含酸性物质,又含碱性物质,染成
红蓝色或灰红色;完全成熟红细胞,酸性物质彻底消失后,染成粉红色。瑞氏染色
法是最经典、最常用染色法。
113、下列哪种疾病MCV、RDW均升高
A、轻型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
B、缺铁性贫血
C、巨幼细胞性贫血
D、再生障碍性贫血
E、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标准答案:c
知识点脑析:MCV增高、RDW增高的贫血类型为大细胞不均一性,常见于巨幼
细胞贫血和某些肝病性贫血。
114、鼠化高铁血红蛋白测定的最大缺点是
A、试剂具有剧毒性
B、不易于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使用
C、操作不方便
D、试剂稳定性差
E、需要绘制标准曲线
标准答案:A
知识点解析:鼠化高铁血红蛋白法(HiCN法)致命的弱点是氟化钾(KCN)试剂有剧
毒,使用管理不当可造成公害。
115>脊柱裂属于
A、性染色体数目异常
B、性染色体结构异常
C、多基因遗传病
D^单基因遗传病
E、常染色体数目异常
标准答案:C
知识点解析:两对以卜的基因发生突变称为多基因遗传病,脊柱裂是多基因遗传
病。
116、患者,男性,15岁。因乏力,面色苍白前来就诊,血常规检测结果:RBc
3.14X10I2/L,HGB62g/L,HCTO.21,RDW21%。该患者贫血形态学应为
A、小细胞均一性贫血
B、小细胞不均一性贫血
C、大细胞均一性贫血
D、大细胞不均一性贫血
E、正常细胞性贫血
标准答案:B
知识点解析:通过血液分析结果计算可以判断出该患者为小细胞不均一性贫血。
117、引起RDW(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增高的原因不包括
A、红细胞碎片
B、红细胞凝集
C、双相性红细胞
D、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E、巨幼细胞性贫血
标准答案:D
知识点解析:RDW可反映红细胞体积不均一程度,当出现红细胞碎片、红细胞凝
集、双相性红细胞时可导致RDW增高,巨幼细胞性贫血属于大细胞不均一性贫
血,RDW增高。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患者RDW正常。
1I8>SDS-Hb法测定血红蛋臼最大的优点是
A、呈色稳定
B、操作简便
C、准确性高
D、没有公害
E、精确性符合要求
标准答案:D
知识点解析:SDS-Hb法测定血红蛋白是血红蛋白测定的次选方法,其优点是操作
简单,呈色稳定,准确性和精确性符合要求,最大的优点是无公害。
119、不能引起红细胞沉降率加快的是
A、肝硬化
B、胃癌晚期
C、风湿热活动期
D、肾病综合征
E、镰形红细胞贫血
标准答案:E
知识点解析:血浆因素是引起血沉加快的主要原因,但红细胞形态,如球形、镰形
等异常形态纤细胞或纤细胞严重大小不均,不易形成缗钱状聚集,沉反而减慢.
120、钩虫病患者粪便中可见
A、嗜酸性粒细胞
B、淋巴细胞
C、吞噬细胞
D、上皮细胞
E、间皮细胞
标准答案:A
知识点解析:在细菌性痢疾时,粪便中可见较多的吞噬细胞,可作为急性细菌性痢
疾的依据,也可见于急性出血性肠炎或偶见于溃疡性结肠炎。由于少量脱落的肠道
上皮细胞大多被破坏,故上皮细胞在正常粪便中很难见到,在坏死性肠炎、霍乱、
副霍乱、伪膜性肠炎时,粪便中可见上皮细胞增多。在肠道寄生虫感染(尤为钩虫
病及阿米巴痢疾时)和过敏性肠炎时,粪便中可见较多的嗜酸性粒细胞。
121、患儿,男性,2岁。因急性腹泻3小时来门诊求治。粪便常规检查:白细胞
满视野,红细胞20〜25/HP,巨噬细胞5〜8/HP,患儿最可能的诊断是
A、溃疡性结肠炎
B、急性细菌性痢疾
C、急性阿米巴痢疾
D、上消化道出血
E、肠易激综合征
标准答案:B
知识点解析:患儿急性起病,大便中含红、白细胞和巨噬细胞,是急性菌痢的典型
表现。
122、下列哪项可导致化学法检测粪便隐血试验假阳性
A、食用动物性食品
B、服用大量维生素C
C、血红蛋白被消化酶分解
D、血红蛋白被细菌降解
E、血液在肠道中停留过久
标准答案:A
知识点解析:血红蛋白中含铁血红素具有过氧化物酶的活性,能分解过氧化物、催
化色原物质氧化呈色。但动物血、肉中的血红素可使试验呈假阳性。选项B、C、
D、E均可使隐血试验呈假阴性。
123、镜下血尿是指
A、新鲜尿液经离心沉淀镜检每高倍视野红细胞大于3个
B、新鲜尿液经离心沉淀镜检每高倍视野红细胞大于2个
C、新鲜尿液经离心沉淀镜检每高倍视野红细胞大于18个
D、1小时尿红细胞计数超过5万
F、12小时尿纤细胞计数超过10万
标准答案:A
知识点解析:正常尿液中红细胞甚少,经离心沉淀镜检红细胞不超过3/HPF,显
微镜下红细胞>3/HPF,称为镜下血尿。
124、患者女性,42岁,因乏力、尿频、尿急、尿痛到医院就诊。体检结果:
T38.7℃,右肾区叩痛明显,尿蛋白(+),镜检白细胞(+++)/HP,红细胞(+)/
HP。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A、尿道综合征
B、急性间质性肾炎
C、急性肾盂肾炎
D、急性膀胱炎
E、肾病综合征
标准答案:C
知识点解析:此患者有发热,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有明显的尿路刺激征,且
尿液检查见到大量白细胞,尿蛋白仅+,符合急性肾盂肾炎的诊断。
125、真菌性阴道炎的阴道分泌物
A、黄色泡沫状脓性白带
B、脓性白带
C、豆腐渣样白带
D、血性白带
E、无色透明黏白带
标准答案:C
知识点解析:阴道真菌多为白色念珠菌,偶见阴道纤毛菌和放线菌。在阴道抵抗力
降低时,容易发生真菌性阴道炎,真菌性阴道炎较为顽固,分泌物呈豆腐渣样,为
真菌性阴道炎的特征。
126、尿液类固醇激素检测常用的防腐剂
A、甲醛
B、甲苯
C、浓盐酸
D、麝香草酚
E、冰乙酸
标准答案:C
知识点解析:甲醛对尿中细胞、管型有固定作用,用于Addis计数的防腐;甲苯可
在尿液表面形成一层薄膜,阻止尿液与空气接触,常用于尿糖、尿肌酢、尿蛋白等
化学成分防腐;浓盐酸用于17-羟、17一酮类固醇激素测定的防腐;冰乙酸用于
24小时尿醛固酮测定的防腐。
127、在正常情况下,下列物质中能被。肾小管完全重吸收的是
A、葡萄糖
B、肌肝
C、尿素
D、磷酸盐
E、尿酸
标准答案:A
知识点解析:在肾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胸外科手术疼痛管理
- 秋冬预防感冒知识
- 2024濮阳县职业教育培训中心工作人员招聘考试及答案
- 2024海南珠江源高级职业技术学校工作人员招聘考试及答案
- 设备保养与维修承包合同书
- 汽车托管租赁合同全新趋势分析
- 金属工艺品销售合同
- 房屋租赁居间合同书
- 标准化的驾校场地租赁合同模板
- 合伙合同债务分割协议范文
- S7-200-SMART-PLC-应用教程电课件
- 无人机地形匹配导航
- 新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第二册-Unit-5THE-VIRTUAL-CHOIR精美课件
- 一身边的“雷锋”(课件)五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
- 高考语文复习:诗歌语言鉴赏
- 工程造价司法鉴定报告案例
- 广东判后答疑申请书
- 学校开展“躺平式”教师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心得体会2篇
- 起动机的构造解析课件
- 中科院考博生态学和自然地理学历年真题
- Agilent1200高效液相色谱仪操作规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