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走向整体的世界 单元测试(含答案) 2024-2025学年高一历史统编版(2019)中外历史纲要(下)_第1页
第三单元 走向整体的世界 单元测试(含答案) 2024-2025学年高一历史统编版(2019)中外历史纲要(下)_第2页
第三单元 走向整体的世界 单元测试(含答案) 2024-2025学年高一历史统编版(2019)中外历史纲要(下)_第3页
第三单元 走向整体的世界 单元测试(含答案) 2024-2025学年高一历史统编版(2019)中外历史纲要(下)_第4页
第三单元 走向整体的世界 单元测试(含答案) 2024-2025学年高一历史统编版(2019)中外历史纲要(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 走向整体的世界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公元前6000年左右,西亚的小麦、大麦等传入欧洲。公元前2世纪至公元2世纪之间,西域的葡萄、苜蓿等传到中国,樱桃、杏等从亚洲传到罗马。这表明新航路开辟前()。A.已出现一些跨洲的物种交流B.物种交流仅限于邻近地区C.欧亚的交流通道是海上丝绸之路D.跨洲物种交流是单向进行的2.哥伦布有一本1485年印行的拉丁文版《马可·波罗行纪》,他经常翻阅,并作了264处边注。这些边注给人的总印象是哥伦布最关心东方各国的地理位置和物产,特别是香料、药材和珠宝。由此可见,哥伦布远航()。A.为西班牙王室带来了财富B.具有深刻的精神动力C.结束了世界各地孤立状态D.具有明显的经济动因3.下表所示是一位同学在学习《全球航路的开辟》时搜集的部分材料。对此解读正确的是()。材料内容材料出处①仰祈二位陛下尽早圣断,将彼等变成基督徒。臣认为,一旦发轫,无须多久,大批居民即会信奉吾人之天主教,二位陛下即能取得大片领土和财产,这里所有人皆会成为西班牙臣民[意]哥伦布《航海日记》②城乡间、地区间、国家间、贸易区间、东西方间的商品流通、交换、物资交流都比较广泛、频繁,而且品种多、数量大、价值高张箭《地理大发现研究:15—17世纪》③随着蒙古汗国的崩溃,中亚的局面变得非常混乱。1340年以后,北部的商路实际上已堵塞,此后,大部分产品汇集到以前受控于穆斯林商人的南部的海路,顺海路运往各地……尽管有蒙古汗国衰落和奥斯曼帝国兴起的诸多干扰,但十分重要的香料贸易并没有受到什么影响[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A.①揭示了哥伦布进行大航海冒险的主要社会根源,可直接作为历史根据B.①是一手史料,②③是二手史料,一手史料的可信度一定高于二手史料C.③是西方学者观点,带有西方中心论的偏见,无法准确还原历史的真相D.①②③便于我们运用多重证据互证,多角度考证新航路开辟的相关原因4.马可·波罗、鄂多立克、伊本·拔图塔和尼科洛·康蒂被称为“中世纪四大旅行家”,除了伊本·拔图塔,其余三人都是意大利人;后来在航海中作出巨大贡献的哥伦布和亚美利哥、乔瓦尼·达·韦拉扎诺也都是意大利人。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意大利()。A.垄断了东西方商路 B.商品经济比较发达C.走在海上探险前列 D.急欲对外侵略扩张5.在新航路开辟后的西班牙,贵族和高级教士合计不到总人口的2%,却拥有95%—97%的土地。社会上,人们普遍忽视商人和手工业者,有成就的商人或手工业者的志向大都是获取财产,购买爵位,跻身社会上层。这一现象()。A.源于王室支持海外探险 B.引发了欧洲的商业革命C.不利于西班牙发展经济 D.导致封建领主地位下降6.从16世纪初开始,天花伴随着其他疾病的流行毁灭了阿兹特克帝国,不到一个世纪,墨西哥人口就减少了90%之多,当西班牙征服者在墨西哥确立统治时,原住民的政治、社会和文化传统或消失殆尽,或被西班牙同化。材料意在说明,早期殖民扩张()。A.导致了原住民文化传统的消失B.造成了各种疾病在殖民地的传播C.改变了原有社会的人口结构D.打破了相对平衡的多元文明格局7.某学者认为大约15世纪初开始,全球气候进入一个寒冷时期,这一时期通称为“小冰期”。随着气候变冷,鱼群向西南方向迁徙,15、16世纪的船长也追随着鱼的痕迹一直向西航行,欧洲人的目光从陆地转向海洋,开辟了新航路。该学者旨在说明人类进程的改变()。A.受到了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B.发轫于经济利益的驱动C.得益于科学技术进步的推动D.受制于地缘政治的影响8.以“陆间海”而著称的地中海被冠以多种称呼:“伟大的海”“堕落的海”“智慧之海”“贸易之海”等。不同的称呼反映了人们对地中海历史的不同理解。其中,对“贸易之海”的理解相对准确的是()。A.在古代地中海的贸易地位不是很重要B.近代以来地中海的贸易地位有所上升C.地中海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发展地D.近代以来地中海失去欧洲贸易中心的地位9.紫茎泽兰原产于墨西哥,19世纪其作为观赏植物在世界各地引种,因繁殖力强而侵占草地、损耗土壤肥力和易引起过敏性疾病,后被列为全球性入侵物种。据此可知()。A.人类应该消灭紫茎泽兰等物种B.外来物种引进适应了生态环境C.物种传播是西方对外侵略手段D.引进物种应该了解其生物特征10.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中说:“地理大发现和海外开发促进了科学的发展。新的植物、动物、恒星甚至新的人和新的人类社会相继被发现,所有这些都向传统的观念和假想提出了挑战。”由此可知()。A.人文主义思想已经成为思想界的主流B.近代科学推动了殖民扩张C.新航路开辟拓宽了人类的研究领域D.新航路开辟促进了经济发展11.下图是美洲流入西欧的贵金属数量变化图(单位:万吨)。据此能得出的结论是()。A.欧洲对美洲的掠夺日趋加强B.工业革命促进国际贸易发展C.英国圈地运动不断深入D.西班牙、葡萄牙主导海外商路12.有西方学者写道:“在人口密集并极易受到疾病侵袭的中美洲和安第斯山区,印第安人人口数量下降了90%。”“殖民当局的慈善态度也无济于事。没有一个帝国政府像西班牙在新大陆的殖民当局那样,持久而徒劳地立法保护天花感染者。”这表明()。A.病毒是印第安人人口减少的主因B.西班牙重视保护印第安人健康C.该学者极力淡化殖民主义罪行D.西属拉美自然环境得到了改善13.下表为东南亚海域沉船数量(单位:艘)及来源地(部分)统计表。据此可知()沉船编年中国葡萄牙荷兰西班牙总计第一期(约1480—1567年)32005第二期(约1570—1590年)530614第三期(约1590—1650年)41114534第四期(约1690—1730年)3111116总计1517251269A.西方殖民者始终掌握着东亚贸易主动权B.沉船的来源地折射贸易主导权变迁C.殖民者的海上争霸活动摧毁了商业贸易D.英国凭借武装帆船获得海洋控制权14.16世纪初,中国金银比价是1∶6,欧洲是1∶12,日本是1∶10。据此可以推断,这一现象()。A.反映了清朝初年商品经济的发展B.促进了中国白银货币化的发展C.源于新航路开辟致金银汇率波动D.推动了中国海禁政策的实施15.15—18世纪,欧洲许多权威国际法学家提出“发现论”“无主地论”和“优先权论”等理论,否定原住民对土地等自然资源的事实占有。这些理论得到西班牙、葡萄牙、英国等国的广泛认同,产生了巨大的国际影响力。这主要是因为这些理论()。A.维护了世界各国的国家利益B.有利于国际冲突的有效解决C.适应了列强殖民扩张的需要D.推动了国际法体系的发展16.16世纪,西班牙大帆船横渡大西洋,将在新世界抢夺和获得的贵金属运往欧洲。这些贵金属的大量流入并没有给欧洲人带来所期盼的财富,而是带来了远在亚洲的中国和印度都能明显感受到的通货膨胀。这一现象导致欧洲()。A.商业格局发生重大变化 B.传统经济关系受到冲击C.封建领主经济地位上升 D.商业资产阶级实力下降二、非选择题(52分)17.新航路的开辟使人类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6分)材料一大约1300年,地球经历了一个“小冰河时期”,由于气温骤然变冷以及生长季变短,许多地区农业产量下降,导致饥荒,有时甚至因饥饿而死人。……1347年,意大利商人不经意地将黑死病传播到整个地中海地区,到1348年,沿着商路,瘟疫引发了西欧大部分地区的传染病,这些传染病通常会导致60%至70%的患者死亡。……14世纪的灾难带来的直接冲击渐渐平息之后,穷人的生活水平略有提升,因为谷物价格呈下跌走势。因为缺少劳动力,哪怕在乡间,向货币型经济转变的趋势也进一步加快。西欧的农奴劳力和被奴役的现象已退居到不起眼的位置。材料二14世纪前后欧亚之间的商路15—19世纪世界主要贸易路线和白银流向示意图材料三有人估计,在万历元年(1573年)至崇祯十七年(1644年)的71年间,葡萄牙、西班牙、日本诸国由贸易关系输入中国的银元在1亿元以上。万历年间,中国普遍实施一条鞭法,每年赋税的征收总额达到1500万两以上。白银大量进入国家财政领域,改变了明清时期政府的运作方式及其与社会的交往方式。至于它对推动商业发展的积极作用,更是不言而喻。……从16世纪30年代起物价一直上升,到16世纪末,西班牙的物价平均上涨四倍多,法国、英国和德国则平均上涨两倍到两倍半。——摘编自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历史教育比较研究中心编《历史读本:中国史》、郭守田主编《世界通史资料选辑·中古部分》(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新航路开辟前夕欧洲社会经济遭受冲击的主要原因及其影响。(8分)(2)比较材料二的两幅历史地图,指出新航路开辟后世界贸易的变化,并结合所学,说明新航路开辟后三大贸易区域的贸易形势。(10分)(3)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新航路开辟后白银流向中国与欧洲所引起的社会变革。(8分)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材料一中世纪的欧洲人……半生不熟的肉是佳肴。储藏的肉既不新鲜,又要用盐腌制,极为难吃,这就需要胡椒、生姜、桂皮来调味。因此,这些东西就被视为珍品。最早到亚洲的欧洲人都是为了寻找香料。……中世纪后期,意大利人和阿拉伯人垄断香料贸易引起了其他欧洲人极大的不满,他们热切地寻找能直接抵达东方的途径,以分享这笔厚利。……植物是很多重大历史事件中的“幕后英雄”,它们是发现和征服的根源。——摘编自[澳]杰克·特纳《香料传奇:一部由诱惑衍生的历史》材料二后世对香料贸易留下的遗产评价毁誉参半。寻觅香料的伟大航行揭开了这个星球的真实地理面貌,并启动了人类历史上的新纪元。但也是因为香料,欧洲诸势力开始在世界各地攫取据点,建立交易站和殖民地。香料不仅将欧洲人送上发现与探索的航程,也提供了最终长成欧洲殖民帝国的种子。新食物和新贸易模式促使英国崛起,英国成为第一个工业化国家。——摘编自[美]汤姆·斯坦迪奇《舌尖上的历史:食物、世界大事件与人类文明的发展》(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香料”在新航路开辟过程中是如何成为“幕后英雄”的?(4分)(2)作者对“香料贸易”在欧洲产生的影响持有什么态度?请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的相关史实加以说明。(8分)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材料从此处(马尼拉)对中国和印度诸地进行的贸易,主要是来处理那些供应墨西哥和秘鲁王国的货物,这些货物是:香料;各种中国丝织品和中国制品,特别是丝袜,每艘船经常携带不少于五万双的丝袜;大量的印度原料,如印花布和白洋布(这种布在美洲穿得很多);还有其他一些很精致的器物,如金匠饰品等。这些饰品大多是马尼拉城中的中国人制作的,据说至少有两万中国人常居该处,充当仆役、匠人或面包师。所有这些货物均汇集于马尼拉,从此处运往墨西哥王国的阿卡普尔科港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拟定一个主题并加以阐述。(14分,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参考答案1.A2.D3.D4.B5.C6.D据材料信息可知,西班牙在美洲的殖民扩张造成了美洲人口大量死亡,原住民文化或消失殆尽,或被同化,这说明早期殖民扩张对世界造成了深远影响,打破了相对平衡的多元文明格局,故选D项;“消失”说法过于绝对,排除A项;疾病的传播仅是材料的部分内容,且不是早期殖民扩张的主要影响,排除B项;据材料“政治、社会和文化传统或消失殆尽,或被西班牙同化”可知,材料主旨是早期殖民扩张对美洲文化的影响,而非人口结构问题,排除C项。7.A根据“15、16世纪的船长也追随着鱼的痕迹一直向西航行,欧洲人的目光从陆地转向海洋,开辟了新航路”可知,自然环境影响了人类社会发展进程,故A项正确;B、C、D三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均排除。8.D近代以来欧洲贸易中心由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故D项正确,B项错误;地中海贸易地位在古代非常重要,故A项错误;设问问的是“贸易之海”,而不是“智慧之海”,故C项错误。9.D据材料可知,紫茎泽兰的引进破坏了引入地区的生态环境、引发了过敏性疾病等不良反应,因此在引进物种前应了解其生物特征,故选D项;紫茎泽兰虽然对生态平衡具有破坏性,但是也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和药用价值,且材料中未说明要消灭这一物种,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外来物种的引进对引入地造成了破坏性的影响,故B项说法错误,排除;西方对外侵略的手段包含军事侵略、经济侵略、文化入侵等,C项说法错误,排除。10.C据材料“新的植物……新的人类社会相继被发现”可知,新航路开辟促进了科学的发展,人类发现许多新的事物,拓宽了研究领域,故选C项;材料主旨是地理大发现的影响,没有涉及人文主义思想,排除A项;地理大发现出现于15世纪,而近代科学兴起于16世纪,两者时间不符,排除B项;材料主旨是新航路开辟拓宽了人类的研究领域,而不是促进了经济发展,排除D项。11.A材料体现的是16世纪到18世纪的美洲贵金属大量涌入欧洲,说明欧洲对美洲的掠夺日趋加强,A项正确;此时工业革命尚未开始,B项排除;C项与材料无关,排除;17世纪的海上强国是荷兰,D项排除。12.C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方学者努力把美洲印第安人的几近灭绝归因于来自旧大陆疾病的传染,这是在淡化殖民主义的罪行,故选C项;“病毒是印第安人人口减少的主因”只是该学者的个人观点,西方的殖民扩张是印第安人减少的主要原因,排除A项;B项不是材料主旨,且不符合史实,排除;欧洲殖民者在美洲地区的开发和殖民扩张加速了美洲自然环境的恶化,排除D项。13.B据表格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沉船数量与该国在此地的经济贸易活跃度呈正相关;第一期时,明朝政府从初期实行严格的海禁政策到后期逐渐放松,允许民间私人远贩东西二洋,史称隆庆开关,所以从沉船数量上印证了明朝对该地的经济主导。第二期时,西班牙沉船数量最多,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519年航海家麦哲伦受西班牙王室的支持开始环球航行,1521年到达菲律宾群岛,并在东南亚地区建立殖民据点,这印证了此时西班牙对该地的经济主导。第三期的突出表现是荷兰和葡萄牙沉船数量遥遥领先,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7世纪荷兰成为欧洲资本主义国家,并且建立了垄断性的贸易公司——东印度公司,逐渐成为世界范围的商业殖民帝国。第四期时,荷兰东印度公司的沉船数量暗示了其在全球贸易体系中的重要地位。沉船的来源地折射贸易主导权变迁,故选B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开辟之前,西方殖民者没有建立贸易主导权,排除A项;据材料分析可知,沉船数量反映的是贸易的活跃度,并非战争带来的破坏,排除C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的海上力量指其强大的海军力量,且材料中没有英国的相关数据,未反映英国的海上力量,排除D项。14.B据材料可知,金银比价反映出明朝银价较高,受利益驱使,日本、欧洲白银被大量运往中国,从而促进了中国白银货币化的发展,故选B项;16世纪初,中国处于明朝时期,排除A项;据材料无法推断金银比价的不同是新航路开辟导致的,排除C项;材料涉及的时间为16世纪初,结合所学可知,明初就已实施海禁政策,排除D项。15.C据材料可知,“发现论”等理论在15—18世纪得到了西班牙等国的广泛认同,这是因为这些理论完全否认原住民对土地的事实占有,从而为这些国家攫取殖民地土地提供了依据,故选C项。16.B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开辟后,大量贵金属流入欧洲,欧洲出现了价格革命,即货币贬值,物价上涨,价格波动冲击了传统的经济关系(封建生产关系),故选B项;商业格局变动是商业革命的表现,商业革命主要表现在商业经营方式的转变上,材料仅涉及商品价格的变化,没有明确具体的商业经营方式,排除A项;依赖固定地租收入的封建领主经济地位下降而非上升,排除C项;商业资产阶级实力上升而非下降,排除D项。17.【答案】(1)原因:世界“小冰河时期”和欧洲“黑死病”肆虐造成欧洲人口锐减。影响:货币型经济转变趋势加快(商品经济迅速发展);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