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撒尼尔霍桑世界知名作家名人人物介绍_第1页
纳撒尼尔霍桑世界知名作家名人人物介绍_第2页
纳撒尼尔霍桑世界知名作家名人人物介绍_第3页
纳撒尼尔霍桑世界知名作家名人人物介绍_第4页
纳撒尼尔霍桑世界知名作家名人人物介绍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演讲人:XXX汇报时间:20XX.XX世界知名作家名人人物介绍PPTPPTTEMPLATEFORWORLDFAMOUSWRITERSANDCELEBRITIESNATHANIELHAWTHORNE纳撒尼尔霍桑目录CONTENTS01作家简介AUTHORPROFILE02主要作品MAINWORKS03创作特色CREATIVEFEATURES04人物评价CHARACTEREVALUATION01作家简介AUTHORPROFILE01作家简介AUTHORPROFILENathanielHawthorne,1804—1864,是美国心理分析小说的开创者也是美国文学史上首位写作短篇小说的作家被称为美国19世纪最伟大的浪漫主义小说家霍桑出生于美国马萨诸塞州塞勒姆,幼年丧父,同寡母一道住到了位于萨莱姆镇的外公家,自幼性格孤高自许,顾虑多疑,童年的不幸和生活氛围使他内心有一种“痛苦的孤独感”,他对社会改革毫无兴趣,对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无法理解。外公家笃信基督教的清教,霍桑受到了清教的影响。纳撒尼尔·霍桑01作家简介AUTHORPROFILE霍桑被评价为一个生活的旁观者,这一人生态度决定了他对人的内心、心理活动的兴趣和洞察力。他深受原罪思想的影响,而且原罪代代相传,倡导人们以善行来洗刷罪恶,净化心灵。其代表作包括长篇小说《红字》,《七角楼房》,短篇小说集《重讲一遍的故事》,《古宅青苔》,《雪影》等。其中《红字》已成为世界文学经典,亨利·詹姆斯、爱伦·坡、赫尔曼·麦尔维尔等文学大师都深受其影响。主要作品01作家简介AUTHORPROFILE纳撒尼尔·霍桑(NathanielHawthorne)1804年7月4日出生于马萨诸塞州的萨勒姆镇的一个破落贵族世家,是其清教徒祖先移民北美后的第五代传人。父亲纳撒尼尔·哈桑是一名船长,1808年,在霍桑4岁的时候父亲因黄热病死于荷属圭亚那,母亲不得不带着三个孩子和家中仅有的一点点储蓄投奔住在缅因州的娘家兄长,在兄长家度过了默默守寡的一生。父亲的去世和母亲的寡居对霍桑童年时代的生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童年遭遇01作家简介AUTHORPROFILE1842年,霍桑与索菲·阿米莉亚·皮博迪结婚,新婚夫妇移居马萨诸塞州的康考德。霍桑与邻居爱默生、梭罗、阿尔考特等人结下友情。1864年5月19日霍桑在新罕布什尔州的普利茅斯去世,5月23日葬入康考德的睡谷公墓。晚年经历1841年霍桑离开了海关,用积蓄买到布鲁克农场的成员身份,前往参加知识与体力劳动相结合,思想家与劳动者相结合的实验。布鲁克农场位于波士顿郊区,是由一群超验主义者创办的乌托邦式公社。成年经历02主要作品AUTHORPROFILE02主要作品MAINWORKS作品作品类型出版时间《范肖》长篇小说1828年《故事新编》

(《重讲一遍的故事》)短篇小说集1837年《古屋青苔》

短篇小说集1846年《红字》长篇小说1850年《七角大厦》

(《带有七个尖角的房子》

)长篇小说1851年《雪影》短篇小说集1851年《福谷传奇》长篇小说1852年《奇妙故事》童话故事1852年《富兰克林·皮尔斯传》人物传记1852年《乱树丛故事》童话故事1853年《玉石人像》(《玉石雕像》)长篇小说1860年《我们的老家》散文集1863年《英国笔记》随笔1870年《法国与意大利笔记》随笔1871年《多里沃传奇》短篇故事集1876年《巨型的石面及白山故事集》短篇故事集1889年02主要作品MAINWORKS玉石人像霍桑创作的长篇小说作品《玉石人像》是美国作家纳撒尼尔·霍桑创作的长篇小说,首次出版于1860年。该作主要讲述了四位青年男女成为两对情侣及他们所遭遇的悲欢离合的故事。作品简介该作写四位青年男女成为两对情侣及他们所遭遇的悲欢离合的故事。作者以诗一般的语言刻画了栩栩如生的人物,处处透露出深邃的哲理,探讨了人类的爱与恨、善与恶以及该做自然人还是社会人等命题。02主要作品MAINWORKS红字《世界文学名著典藏:红字(全译本)》的主要内容有狱门、市场、认出、故人重逢、海丝黛做针线、珀尔、总督家的大厅、精灵孩与牧师、医生、医生与病人、心灵深处、牧师的不眠之夜、海丝黛的另一面、海丝黛与医生、海丝黛与珀尔、林间漫步、教区牧师和教民、阳光灿烂等。代表作02主要作品MAINWORKS01美国十九世纪作家纳撒尼尔·霍桑的作品《七角楼》是美国十九世纪作家纳撒尼尔·霍桑(1804-1864)紧接《红字》后发表的又一部重要作品。与《红字》一样,这部作品中的故事也发生在北美殖民地开发时期的新英格兰。当地要人平琼上校依仗权势,霸占了地位卑微的莫尔家的一块土地,建造了一座豪华的七角楼。为了这个目的,上校竟滥用手中的权力,捏造罪名,把莫尔当做巫师处死。莫尔临死前向平琼发出了一个永久的诅咒:“上帝会叫他流血!”七角楼03创作特色AUTHORPROFILE03创作特色CREATIVEFEATURES霍桑小说中的文学思想:以宗教的罪恶观为标准来评判人和世界文学思想霍桑自始至终没有放弃改造社会、改造人心的企图。他的小说,除了早期极少数哥特式的恐怖小说和冒险故事之外,都不同程度地反映出他思想的一个主要倾向,即对人类灵魂深处执着的探索和由此而产生的深沉的忧思。霍桑更关心的是造成罪恶现实的根本原因。霍桑在现实和历史中找到了一切罪恶的“根源”,那就是人们灵魂与道德的堕落和人心的黑暗。他深信这就是人皆有之的“原罪”,是掩盖在种种罪恶现象背后的终极原因,也是人们前进道路下难以逾越的障碍。03创作特色CREATIVEFEATURES霍桑的道德观正是建立在宗教教义基础上的道德观,清教思想中的“原罪”意识在其道德观中占据核心地位。霍桑认为人生来皆是有罪的,罪恶是人类的天性,人类受到上帝的惩罚是理所当对人的宗教审视与困惑然的。在霍桑看来,邪恶就在人类的心灵里,正如短篇小说《地球上的大燔祭》所表明的一样,人们的过去和传统在新英格兰这片土地的大火中燃尽,只有万恶之源——人类的心灵——还是原封未动。文中他写道:“心,心,在这个微小而无限大的领域里存在着人类邪恶的原型,而外部世界的一切罪恶只不过是它的种种表现形式而已。”霍桑小说的“原罪”意识03创作特色CREATIVEFEATURES1“原罪”主体的自我救赎霍桑认为“罪”是可以赎的。他认为对待罪恶,人们应该自觉采取赎罪的方式,使被罪恶玷污了的心灵在“净化”中得以拯救,主张通过善行和自忏来洗刷罪恶、净化心灵,从而得以“赎罪”。《红字》中的白兰从监狱释放出来以后,本可以离开新英格兰,到一个别的地方开始一种新的生活。然而她不愿意离开新英格兰,因为这里曾是她犯下“罪孽”的地方,她应当在这里受尽人间的惩罚,洗清自己的罪过。于是她搬到海边一座远离尘嚣的茅屋,默默地过起了一种忏悔的生活。03创作特色CREATIVEFEATURES霍桑对作品中的叙事者有着清醒的认识,所以,他将浪漫主义反讽作为一种表征模式融入作品当中。在他的作品当中,霍桑利用不同的叙事者的视角对人物形象和个性心理进行全方位的展示和窥探,而对于他所排斥的逻辑与教条则加以批判,霍桑通过自己的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编织了一个又一个自导自演的故事,也就是文学产品而已。所以,霍桑通过作品的创作同样也是对自己进行的一个审视,而作品与读者之间,读者更像是一个窥探者的角色。反讽手法04人物特色AUTHORPROFILE04人物评价CHARACTEREVALUATION赫尔曼·麦尔维尔19世纪美国最伟大的小说家、散文家和诗人之一知道霍桑的人,似乎都总是认为他是个令人愉快的作家,有着令人愉快的文笔,一个言之无物的人。人们对这个纳撒尼尔·霍桑的看法真是大错特错,因为此人有些故事是蓄意蒙骗——明目张胆地蒙骗——那些跑马观花的读者。04人物评价CHARACTEREVALUATION纳撒尼尔·霍桑在19世纪上半叶美国的废奴运动、女权运动、禁酒运动、公有制社会改革运动和美国内战中逆时代风潮而行,表现出超越肤色、性别、种族、国家和阶级的人道主义关怀,他在过去与现在、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上坚守的理性主义原则,比起当时在美国社会占领军地位的超验主义思想来更能穿透时空的限制,为人们提供启示与借鉴。代显梅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04人物评价CHARACTEREVALUATION麻蓉生纳撒尼尔·霍桑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