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5T 3586-2024黄河灌区高标准农田盐碱地改良效果综合评价方法_第1页
DB15T 3586-2024黄河灌区高标准农田盐碱地改良效果综合评价方法_第2页
DB15T 3586-2024黄河灌区高标准农田盐碱地改良效果综合评价方法_第3页
DB15T 3586-2024黄河灌区高标准农田盐碱地改良效果综合评价方法_第4页
DB15T 3586-2024黄河灌区高标准农田盐碱地改良效果综合评价方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5I II II科学研究所、内蒙古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1黄河灌区高标准农田盐碱地改良效果综合评价方法本文件规定了内蒙古黄河灌区高标准农田盐碱地改良效果综合评价的土壤盐碱化程度分级、采样与指标检测、指标权重分配、数据标准化处理、耕地针对盐碱地改良效果综合评价的若干个相互联系的统计指标25.1土壤5.1.1样品采集、处理与贮存改良措施实施前后春季积盐高峰期各采集1次样品,采样密度平均6hm²~12hm²设立1个采样点。两次采样点位应尽量保持一致。土壤样品采集、处理和贮存方法按照NY/T1121.1规定。5.1.2土壤指标测定含盐量、pH和有机质测定按照附录C的规定执行。相对田间持水量(θRrc)计算公式为:(标准格式)θFc——田间持水量,单位为cm³/cm³;θs——饱和含水量,单位为cm³/cm³;Pb——土壤容重,单位为g/cm³;ps——土壤密度,单位为g/cm³。土壤容重和田间田间持水量见附录C,土壤密度常取2.65g/cm³。5.2经济产量指标经济产量指标测定参照《全国粮食高产创建测产验收办法(试行)》和《全国油料高产创建测产验收办法(试行)》。5.3经济效益指标经济效益指标采用单位土地面积投入产出比衡量。产出比通过亩产值(即经济收益)除以投入成本(即改良和生产成本)计算。6指标权重分配根据黄河灌区高标准农田盐碱地的实际情况,按照层次递进的关系将评价指标分为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准则层包括土壤、经济产量、经济效益指标。指标层包括全盐量、pH、有机质和相对田间持水量、经济产量和经济效益。各指标权重的确定按照GB/T33469的规定执行。建立的准则层判断矩阵、土壤指标判断矩阵和耕地质量评价指标权重按照附录D、附录E和附录F的规定执行。7数据标准化处理各指标标准化处理方法按照GB/T33469的规定执行,具体指标量化赋分情况按照附录G的规定执行。3i——第i个评价指标的量化分值。采用黄河灌区高标准农田盐碱地改良前后的耕地质量综合指数的差值来评价改良效果。盐碱地改4-15黄河灌区土壤碱度分级按照表B.1。7.5~8.58.5~9.567Wi111118土壤指标判断矩阵按照表E.1。表E.1土壤指标判断矩阵pH值Wi13540.5610.1910.1110.149耕地质量评价指标权重按照表F.1。表F.1耕地质量评价指标权重Wi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