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1训练3史学探讨类选择题1.传闻中禹的踪迹遍布四方,各地都有大禹治水的传闻。其中,“禹凿龙门”更是世代相传的经典故事。但据现代科学考证,在当时的生产工具与技术水平下,开凿龙门是根本不行能的事。事实上大禹的不少事迹都存在后人附会的现象。这表明()A.神话传闻只有得到考古证明才有价值B.英雄人物的事迹大多是后人附会之说C.历史叙述的真伪必需经现代科学检验D.大禹传闻凝合了民族共同的文化记忆答案D解析神话传闻的价值体现在多个方面,不是只有得到考古证明才有价值,故解除A项;英雄人物的事迹虽然有后人的附会之说,但也有真实事迹,B项说法不符合实际,故解除;历史叙述的真伪必需经现代科学检验的说法与题意不符,故解除C项;虽然“禹凿龙门”的故事有可能是后人附会的,但各地都有大禹治水的传闻,表明大禹传闻凝合了民族共同的文化记忆,故选D项。2.从下表曹操历史形象描述的改变中可以看出()作品曹操形象作者创作环境《三国志》治世之能臣陈寿,西晋太子中庶子(1)以魏为正统(2)陈寿基本敬重历史事实《裴松之注三国志》叛汉逆臣裴松之,南朝宋中书侍郎(1)受伪魏的影响(2)受儒家君臣观念的影响(3)裴松之依据个人调查进行考证A.史家不行能客观描述历史事实B.史家身份立场会影响历史书写C.史家调查考证难以揭示历史真相D.史家观念改变较少影响历史书写答案B解析“史家不行能客观描述历史事实”说法过于确定,且材料内容并不能说明这一观点,故A错误;材料反映了陈寿与裴松之的不同的官职与创作环境,这说明史家身份立场会影响历史书写,故B正确;材料主旨并不是说明史家调查考证难以揭示历史真相,而是史家身份立场的影响,故C错误;材料反映了史家观念改变较为明显,故D错误。3.中国古代农学家贾思勰在其《齐民要术》中指出“(汉代)赵过始为牛耕”。但是1923年考古工作者在山西省浑源县李峪村发掘的战国墓葬中出土了一件青铜器牛尊,牛鼻上有环,这被认为是牛耕出现的证据。这说明()A.牛耕技术始于战国时代B.文献记载须经考古发掘佐证C.我国牛耕技术历史久远D.实物史料才能反映历史真实答案C解析依据材料可知,1923年青铜器牛尊的发觉推翻了“汉代赵过始为牛耕”的记载,说明牛耕最晚出现于战国时期,可能更早,中国牛耕技术历史久远,因此C选项正确。4.史学家陈垣以某人考订杨贵妃年岁为例,指出三项缺失:一、册寿王妃(杨贵妃原为寿王妃)年月,据《外传》误文,不据《唐诏令集》,是谓无识;二、杨贵妃卒时年岁,引《外传》,不引正史,是谓不知轻重;三、考史至引乩语,是谓遁入魔道。陈垣以此为例,说明探讨历史问题应当重视()A.具有证据意识 B.得到历史真相C.广泛搜集史料 D.运用可信史料答案D解析据材料“据《外传》误文,不据《唐诏令集》……引《外传》不引正史,是谓不知轻重……考史至引乩语”并结合所学学问可知,《外传》与乩语都不是正史,可信度不高,这说明在史学考证时陈垣强调运用可信史料,故D项正确。5.对于法律与君主的关系,战国时期的韩非认为君主要用严刑峻法确立维护君主的确定权威,而明末清初的黄宗羲则提出用“天下之法”取代“一家之法”,以限制君权,两者的观点迥然不同。形成这样的历史叙述,首先须要()A.据史料提出自己的相识B.考证相关史料真伪C.探讨分析比较史料异同D.搜集整理相关史料答案D解析对历史人物的不同观点进行考证之前首先要搜集整理相关史料,在考证相关史料真伪之后,再通过探讨分析比较史料的异同,依据史料得出自己的结论和相识,因此D项是第一步,故答案为D项。其他三项不符合题干中的“首先须要”的要求,解除A、B、C项。6.下面是玉米来华时间的探讨分析表,对下表内容解读最精确的是()著作作者时间记载内容历史结论《农政全书》徐光启明代在中国最早称呼其为“玉米”玉米在明朝中叶以后便已传入中国《金瓶梅》兰陵笑笑生明代提到过“玉米面鹅油蒸饼”的做法《通向现代世界的500年》黄邦和现代16世纪中叶玉米传入中国,清嘉庆年间大面积种植A.历史结论需多个史料进行实证B.解读玉米来华首先要甄别史料真伪C.玉米来华的历史说明不够严谨D.史料来源广得出的结论更接近真相答案A解析依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学问可知,从农学、文学和历史著作三个方面论证玉米在明朝中叶以后便已传入中国,可以看出,历史结论需多个史料进行实证,故A项正确。B、C、D三项明显不符合题意,故解除。7.20世纪70年头,洋务运动被全面否定,曾经提出洋务运动具有确定主动意义的学者被扣上“崇洋媚外”的帽子,受到批判。20世纪80年头初出现了一股探讨洋务运动的热潮,尽管在一些问题上争辩较大,但洋务派引进西方技术符合时代潮流、有利于中国近代化的观点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这一改变反映出()A.洋务运动的历史事实更加多元B.历史叙述愈来愈接近历史事实C.历史相识受到时代变迁的影响D.社会观念对历史相识影响减弱答案C解析依据材料可知,这一改变是指对洋务运动这一客观历史事实的评价和相识从20世纪70年头到80年头发生的改变,其实质是历史相识或历史评价受到时代变迁的影响而发生改变,故C项正确。8.1894年9月,北洋水师“经远舰”在黄海大战中沉没于辽宁庄河海疆。2024年9月,考古人员在该舰遗址中发觉53毫米格鲁森炮弹、120毫米炮弹引信等,均不见于“经远舰”出厂档案,推想为海战前紧急添置,清廷为斗争做了确定打算。这表明()A.考古发掘的史料最为真实可信B.史料的丰富促进史学探讨发展C.真实的历史依靠新史料的发觉D.主观意愿会导致探讨出现偏差答案B解析从材料“考古人员在该舰遗址中发觉”“均不见于‘经远舰’出厂档案”中可以看出,随着史料的丰富,促进了对甲午中日斗争的探讨,故B项正确;A项说法错误,错在“最为真实可信”;C项说法错误,错在“依靠”;材料强调的是史料的作用,故D项解除。9.民国初期,史学界对近代史开端的说法,有“明清之际”与“鸦片斗争”两种观点。到了20世纪30年头,出版的中国近代史著作则大多以鸦片斗争为起点,鸦片斗争开端说成为史学界主流观点。这一改变说明()A.史学探讨以近代史为主B.政府重视发展学术探讨C.民族危机影响史学探讨D.民主共和观念深化人心答案C解析20世纪30年头,日本侵华,民族危机严峻,故出版的中国近代史著作则大多以鸦片斗争为起点,故C正确;材料并不能说明史学探讨以近代史为主,故A解除;材料也没有反映政府重视发展学术探讨,故B解除;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观念已经深化人心,与材料无关,故D解除。10.19世纪三四十年头爆发的法国里昂工人武装起义、英国工人争取普选权的宪章运动和德国西里西亚织工起义,表明无产阶级起先作为独立的政治力气登上历史舞台。构成这段文字的是()A.历史观点和历史说明B.历史观点和历史结论C.历史叙述和历史说明D.历史结论和历史说明答案C解析依据材料和所学学问可知,材料“19世纪三四十年头爆发的法国里昂工人武装起义、英国工人争取普选权的宪章运动和德国西里西亚织工起义”属于历史叙述;材料“无产阶级起先作为独立的政治力气登上历史舞台”属于历史说明,因此正确答案选C;材料中没有体现出历史观点、历史结论,故A、B、D项解除。11.欧洲人认为哥伦布发觉美洲使美洲“走出原始的野蛮状态,进入文明时代”;一些拉美国家认为哥伦布到达美洲是“苦难的起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则认为是“两个大陆相遇”的说法。据此可知,对哥伦布“发觉”美洲的相识()A.受主观立场影响不够全面理性B.随着时代发展而渐渐趋于全面C.各种观点都须要新的史料佐证D.促进不同文明的交融成为主流答案A解析从材料“欧洲人认为”“一些拉美国家认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则认为”并结合所学学问可知,对哥伦布“发觉”美洲,不同的人运用不同的史观,站在不同的立场,从而得出不同的相识,这些相识不够全面、理性,故A项正确,B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史观、立场不同对探讨历史的影响,故C项解除;材料中没有体现出不同文明之间的交融,故D项解除。12.有学者指出,新航路的开拓,使世界首次出现了“南北美洲和东欧(包括西伯利亚)生产原料,非洲供应人力,亚洲供应各种奢侈品,西欧则指挥这些全球性活动”的现象。这一观点体现出该学者()A.运用全球史观分析历史现象B.留意探究新航路开拓的缘由C.对新航路开拓赐予全面确定D.对西欧殖民活动的辩证分析答案A解析材料表明,该学者站在全球整体发展的角度来视察评价新航路开拓的影响,体现了全球史观,故A项正确。材料探讨的是新航路开拓的影响,而不是缘由,故解除B项。材料只是提到了新航路开拓某一方面的主动影响,并没有全面对其进行评价,故解除C项。材料中没有提到西欧殖民活动,也谈不上辩证分析,故解除D项。13.对哥伦布抵达美洲,不同地区的人们评价不一样:欧洲人称“发觉美洲”和“地理大发觉”,印第安人称“欧洲人侵略的开端”,梵蒂冈(教皇国)人称“向美洲起先传播福音”,而有的史学家则称“两种文明相遇”。对这一现象相识正确的是()A.上述评价都体现了科学历史观B.上述不同评价均缺乏史料实证C.对同一历史事物会有不同说明D.印第安人没有开阔的国际视野答案C解析“欧洲人称‘发觉美洲’和‘地理大发觉’,印第安人称‘欧洲人侵略的开端’,梵蒂冈(教皇国)人称‘向美洲起先传播福音’,而有的史学家则称‘两种文明相遇’”表明对同一历史事物会有不同说明,故C正确;A、B、D三项材料未体现,解除。14.“光荣革命”并没有教材描写的那么一帆风顺。詹姆斯二世被废黜后并不甘心,他于1689年在爱尔兰复辟登陆。1690年7月1日,女婿和岳父的军队再次激烈交战,最终女婿获胜,岳父败退才最终无望。针对这一历史现象,下列的分析正确的是()A.历史真实远比我们想象中的更加困难和曲折B.后世史学家依据自己需求随意改写历史书写C.对历史真相的探求须要常常颠覆之前的观点D.政治斗争的书写受制于客观因素恒久难客观答案A解析依据材料信息“‘光荣革命’并没有教材描写的那么一帆风顺”“女婿和岳父的军队再次激烈交战,最终女婿获胜,岳父败退才最终无望”可知,历史真实远比我们想象中的更加困难和曲折,故A正确。15.关于彼得格勒武装起义,苏联正式的说法是:晚上在阿芙乐尔号巡洋舰上起义胜利的士兵用炮轰击冬宫,发生了激烈的武装冲突。苏联解体之后探讨资料表明:当晚阿芙乐尔号巡洋舰正在大修,没有装弹也没有人员。据此推想()A.两者描述存在冲突,无法得知真相B.前者记录为官方资料,可信度更高C.后者探讨更加客观,可信度更高D.多方史料互证才会更接近历史本真答案D解析“无法得知真相”说法确定化,材料中的后者是“探讨资料表明”,进一步探讨可能会更加接近真相,故A项错误;B项说法片面,故B项错误;是否更加客观,还需进一步探讨,故C项错误;全面客观是正确的历史探讨方法,故D项正确。16.过去学界认为巴黎和会上中国未能争回山东权益,是“外交失败”;但近年来学者们探讨发觉北洋政府在外交方面是做出过很大成果的,如拒签对德和约、收回奥国在华特权、成为国际联盟创始会员国,最终在华盛顿会议中解决山东问题。这说明()A.多角度论证使历史更加接近真实B.探讨者的个人立场影响历史相识C.近年学者比过去学者更敬重史实D.历史探讨角度转变影响历史说明答案D解析“近年来学者们探讨发觉北洋政府在外交方面是做出过很大成果的,如拒签对德和约、收回奥国在华特权、成为国际联盟创始会员国,最终在华盛顿会议中解决山东问题”表明历史探讨角度转变影响历史说明,故D正确;A、B、C三项材料未体现,解除。17.美国学者弗兰克·萨克雷认为,二战后初期部分学者主要关注西欧和日本的复兴。他在《世界大历史》一书中指出,“多年来他们(日本和欧洲)主导了大部分世界交易,人们普遍认为世界将来的旺盛依靠于欧洲和日本经济的复兴。前殖民地和现有的殖民地的存在价值均被忽视了。”这表明弗兰克·萨克雷视察历史的视角侧重于()A.把握历史的发展方向B.辩证地看待历史的进程C.以全球视野视察历史D.欧日为中心的狭隘立场答案C解析材料“人们普遍认为世界将来的旺盛依靠于欧洲和日本经济的复兴。前殖民地和现有的殖民地的存在价值均被忽视了”反映了该学者从全球化的角度评价世界的发展,故C正确;材料主旨并不是强调历史的发展方向,故A解除;材料没有从辩证法的角度评价历史的进程,故B解除;该学者反对以欧日为中心的狭隘立场,故D解除。18.下表是关于冷战史探讨中各学派的不同观点,由此可以推断出的正确结论是()主要学派观点“正统学派”强调冷战起源于苏联的扩张,迫使美国放弃大国合作的政策,转而实行遏制苏联扩张的合理行动。“修正学派”坚持美国在冷战起源中的责任,美国以“贸易自由”为突出特点的经济帝国主义,使得苏联不得不实行防卫性的措施,将东欧纳入其势力范围之中。“后修正学派”特殊关注地缘政治和均势的重要性,重点探讨分别以美苏为首所建立的不同类型的“帝国”及其对战后国际体系演化的意义。“新冷战史”依据多国档案,从多边视角动身,尝试利用新的理论,重新说明冷战的起源。A.观点不一样反映了历史探讨的困难性B.新冷战史的探讨方式最为合理精确C.各种学派探讨不利于还原历史真相D.冷战起源是冷战史探讨的主要内容答案A解析材料“正统学派”“修正学派”“后修正学派”“新冷战史”对“冷战”的相识不同,得出的观点不一,这说明白历史探讨的困难性,故A项正确;B项“最为合理精确”说法错误;各种学派的探讨有利于接近历史真相,故C项错误;冷战起源是冷战史探讨的主要内容之一,故D项错误。1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高质量轿车用深冲钢板项目发展计划
- 2025年社会福利收养服务合作协议书
- 推动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战略与路径探讨
- 供货安全合同样本
- 教育协同育人的实践路径与实施策略
- 《初三我来了》初中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设计
- 《3 观察叶》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科学一年级上册教科版
- 2023九年级数学下册 第2章 圆2.6 弧长与扇形面积第2课时 扇形面积教学设计 (新版)湘教版
- 低价汽车整修合同样本
- 上海餐饮合同样本
- 2025届河北省承德市、张家口市高三下学期一模考试英语试题(含答案)
- 2024山西云时代技术有限公司社会招聘59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Unit+4+Eat+Well+Section+A+2a~2e课件-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24)英语七年级下册+
- 2025年部编版新教材语文一年级下册期中测试题(有答案)
- 《FAB销售法则》课件
- 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死亡医学证明书》上报制度
- 电厂检修安全培训
- 游乐设备事故应急预案
- 2025年浙江省建设工程检测技术人员(道路工程)认证参考试题库(含答案)
- 一建港航实务知识点
- 新形势下照相馆行业快速做大市场规模战略制定与实施研究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