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JF 1593-2016 国家检定校准 规范_第1页
JJF 1593-2016 国家检定校准 规范_第2页
JJF 1593-2016 国家检定校准 规范_第3页
JJF 1593-2016 国家检定校准 规范_第4页
JJF 1593-2016 国家检定校准 规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量技术规范JJF1593—2016针状、片状规准仪校准规范CalibrationSpecificationforNeedleandFlakeGages2016-11-30发布2017-02-28实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JJF1593—2016针状、片状规准仪校准规范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JJF1593—2016CalibrationSpecificationforNeedleandFlakeGages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归口单位:全国几何量工程参量计量技术委员会主要起草单位:甘肃省计量研究院天津市计量监督检测科学研究院成都市计量检定测试院黑龙江省计量检定测试院参加起草单位:河北省计量科学研究院本规范委托全国几何量工程参量计量技术委员会负责解释JJF1593—2016本规范主要起草人:高宇海(甘肃省计量研究院)路瑞军(天津市计量监督检测科学研究院)刘进(成都市计量检定测试院)张葳葳(黑龙江省计量检定测试院)参加起草人:王少平(河北省计量科学研究院)赵红东(甘肃省计量研究院)陈晓冬(甘肃省计量研究院)JJF1593—2016目录引言………………………(Ⅱ)范围……………………(1)引用文件………………(1)概述……………………(1)计量特性………………(2)1234针状规准仪规准柱高度……………(2)针状规准仪相邻规准柱间距………(2)片状规准仪规准板上表面的平面度………………(2)片状规准仪规准孔长度和宽度……………………(2)4.14.24.34.4校准条件………………(3)5环境条件……………(3)校准项目和测量标准及其他设备…………………(3)5.15.2校准方法………………(3)6针状规准仪规准柱高度……………(3)针状规准仪相邻规准柱间距………(3)片状规准仪规准板上表面的平面度………………(3)片状规准仪规准孔长度和宽度……………………(4)6.16.26.36.4校准结果表达…………(4)复校时间间隔…………(4)78附录A针状规准仪相邻规准柱间距测量不确定度评定……………(5)附录B片状规准仪规准孔宽度测量不确定度评定…………………(7)附录C校准证书内容及内页格式……………………(9)ⅠJJF1593—2016引言本规范是针对针状规准仪和片状规准仪校准的计量技术法规。本规范的制定以JJF1071—2010《国家计量校准规范编写规则》、JJF1001—2011《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JJF1059.1—2012《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为基础性系列法规。本规范为首次发布。ⅡJJF1593—2016针状、片状规准仪校准规范范围1本规范适用于水泥混凝土集料及建设用卵石、碎石中针状和片状颗粒分级筛选用针状规准仪和片状规准仪的校准。引用文件2本规范引用下列文件:/GBT6003.1—2012试验筛技术要求和检验第1部分:金属丝编织网试验筛GBT14685/—2011建设用卵石、碎石JGJ52—2006JTGE42—2005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T0311—2005针片状颗粒含量试验)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水泥混凝土用粗集料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规范;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本规范。概述3针状、片状规准仪是对水泥混凝土集料和建设用卵石、碎石中的4.75mm~37.5mm之间针状及片状颗粒进行分级筛选的计量器具,它广泛应用于建设工程试验室测量针状和片状颗粒的尺寸筛选。针状规准仪由基板和7个圆柱形的规准柱构成,其中沿基板纵向轴线,两相邻规准柱相对母线之间的距离即为相邻规准柱间距。针状规准仪外形结构见图1。片状规准仪由支架和规准板构成,在规准板上均匀分布有6个不同规格的规准孔,规准孔形状包括三部分:其中间部分为长方形,长方形的宽度即为规准孔宽度;两端部分为以中间长方形宽度为直径的圆弧;沿规准孔纵向轴线,两圆弧之间的最大距离即为规准孔长度。片状规准仪外形结构见图2。图1针状规准仪外形结构示意图1—基板上表面;2—规准柱;3—相邻规准柱间距;4—规准柱高度1JJF1593—2016图2片状规准仪外形结构示意图1—支架;2—规准板上表面;3—规准孔;4—规准孔长度;5—规准孔宽度计量特性4针状规准仪规准柱高度4.1针状规准仪规准柱高度对应相邻规准柱间距尺寸由小到大顺序排列,其基本尺寸及极限偏差见表1。针状规准仪相邻规准柱间距4.2针状规准仪相邻规准柱间距基本尺寸及极限偏差见表1。片状规准仪规准板上表面的平面度4.3片状规准仪规准板上表面的平面度限0.5mm,允许在规准板边缘10mm内、规准孔边缘3mm内塌边。片状规准仪规准孔长度和宽度4.4片状规准仪规准孔长度和宽度基本尺寸及极限偏差见表2。表1针状规准仪规准柱高度和间距基本尺寸及极限偏差mm规准柱高度基本尺寸基本尺寸4.759.5016.019.026.531.537.5及极限偏差极限偏差-0.15-0.30-0.49-0.58-0.80-0.95-1.1相邻规准柱间距基本尺寸及极限偏差基本尺寸—17.130.642.054.669.682.8极限偏差—±0.54±0.94±1.2±1.6±2.1±2.5表2片状规准仪规准孔长度和宽度基本尺寸及极限偏差mm规准孔长度基本尺寸及极限偏差基本尺寸17.130.642.054.669.682.8极限偏差±0.54±0.94±1.2±1.6±2.1±2.5规准孔宽度基本尺寸及极限偏差基本尺寸2.85.17.09.111.613.8极限偏差±0.09±0.15±0.21±0.27±0.35±0.41注:作为校准,不判断合格与否,上述计量特性指标仅供参考。2JJF1593—2016校准条件5环境条件5.1校准室温度为(20±10)℃。校准前,针状、片状规准仪和测量标准及其他设备等温时间不少于1h。校准项目和测量标准及其他设备5.2校准项目和测量标准及其他设备见表3。表3校准项目和测量标准及其他设备序号校准项目测量标准及其他设备技术要求针状规准仪规准柱高度深度卡尺MPE:±(0.02~0.03)mm游标卡尺:(12针状规准仪相邻规准柱间距MPE±0.02~0.03)mm刀口形直尺MPEV:3.0μm片状规准仪规准板上表面的平面度34塞尺MPE:±(5~16)μm工具显微镜MPEV:3μm片状规准仪规准孔长度和宽度MPE±0.02~0.03)mm游标卡尺:(校准方法6校准前,首先检查外观,针状规准仪基板无弯曲,规准柱无明显倾斜和磨损;片状规准仪规准板平直,规准孔壁四周光滑,无缺口及凹凸现象。在确定没有影响计量特性的因素后再进行校准。针状规准仪规准柱高度6.1采用深度卡尺测量。测量时沿针状规准仪基板纵向轴线,分别在每个规准柱的左右两侧,测量规准柱上端面至基板上表面之间的距离,两侧测量值的平均值即为该规准柱高度尺寸校准结果。针状规准仪相邻规准柱间距6.2采用游标卡尺内量爪测量。在两相邻规准柱中高度较小的规准柱上、中、下三个位置,沿与基板上表面平行方向,分别测量相邻规准柱相对母线之间的距离,每个位置取两次测量的平均值作为该位置的间距尺寸。()1D=d式中:D———被测规准柱间距某一位置尺寸,mm;d———某一位置间距2次测量平均值,mm。以上、中、下三个位置的间距尺寸作为该相邻规准柱间距尺寸校准结果。片状规准仪规准板上表面的平面度6.3用刀口形直尺和塞尺测量。按照米字线布线方式,对规准板上表面和刀口形直尺之间的间隙量采用塞尺以试塞法测量,其平面度根据各方位的间隙情况确定,当所有方位3JJF1593—2016上出现的间隙均在中间或两端部位时,取其中一方位间隙量最大的作为平面度校准结果;当其中有的方位在中间有间隙,而有的方位在两端有间隙时,则以中间和两端最大间隙量之和作为平面度校准结果。片状规准仪规准孔长度和宽度6.4片状规准仪规准孔长度和宽度尺寸,可采用游标卡尺内量爪或工具显微镜测量。测量长度尺寸时,沿规准孔纵向轴线,测量两圆弧之间的最大距离,取两次测量的平均值作为该规准孔长度尺寸校准结果。L=l()2式中:L———被测规准孔长度尺寸,mm;l———长度2次测量平均值,mm。测量宽度尺寸时,沿规准孔长度方向,在均匀分布的三个位置分别测量,每个位置取两次测量的平均值作为该位置宽度尺寸。()3B=b式中:B———被测规准孔宽度某一位置尺寸,mm;b———某一位置宽度2次测量平均值,mm。以三个位置宽度尺寸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作为该规准孔宽度尺寸校准结果。除上述校准方法外,各计量特性也可采用满足不确定度要求的其他方法测量。校准结果表达78经校准的针状、片状规准仪出具校准证书。校准证书内容及内页格式见附录C。复校时间间隔由于复校时间间隔的长短是由仪器的使用情况、使用者、仪器本身质量等诸因素所决定的,因此,送校单位可根据实际使用情况自主决定复校时间间隔。建议复校时间不超过1年。4JJF1593—2016附录A针状规准仪相邻规准柱间距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测量方法A.1针状规准仪相邻规准柱间距采用游标卡尺内量爪,沿与基板上表面平行方向,在规准柱高度均匀分布的上、中、下三个位置测量,每个位置取两次测量的平均值作为该位置间距尺寸。下面以测量范围(0~150)mm,分度值0.02mm的游标卡尺测量17.1mm的相邻规准柱间距为例,其不确定度评定如下。测量模型A.2(A.1)D=d式中:D———被测规准柱间距某一位置尺寸,mm;d———某一位置间距2次测量平均值,mm。被测规准柱间距测量不确定度主要来源于测量重复性、游标卡尺示值误差、被测规准仪与游标卡尺线膨胀系数差和温度差引入的不确定度,其中相对于测量所要求的准确度,被测规准仪与游标卡尺线膨胀系数差和温度差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可忽略不计。不确定度传播公式A.3æ췍fö2依据公式uy=∑ç()2÷·u2x()得:icè췍xøiuc(D)=c(d)u(d)222(A.2)cd=췍췍Dd=1。式中:()游标卡尺测量值引入的不确定度u(d)包括测量重复性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u1(d)和游标卡尺示值误差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u2d标准不确定度分量评定A.4A.4.1测量重复性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u1d()在重复性条件下连续测量10次,得到测量列17.08mm、17.06mm、17.08mm、17.10mm、17.10mm、17.08mm、17.06mm、17.08mm、17.06mm、17.06mm。则平均值为:d=17.076mm单次测量的实验标准差为:()2∑d-ds(d)==0.0158mm=15.8μm(n-1)由于实际校准值为两次测量的平均值,则u1(d)=s(d)/2=15.8m2m=11.2μm/μμ游标卡尺分度值为0.02mm,由其引入的误差估计在±0.01mm范围内服从均匀分布,取包含因子k=3,则5JJF1593—2016u′1(d)=0.01mm/3=0.00577mm=5.8mm由于游标卡尺分度值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小于测量重复性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故分度值引入的分量可不予考虑。A.4.2游标卡尺示值误差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u2d()游标卡尺示值最大允许误差为±0.02mm,按均匀分布,取包含因子k=3,则u2(d)=0.02mm/3=0.0115mm=11.5mm标准不确定度分量一览表A.5表A.1标准不确定度分量一览表标准不确定度标准不确定度值u(xi)()c×uxii不确定度来源ci分量u(xi)μmμmu1(d)u2(d)测量重复性11.211.51111.211.5游标卡尺示值误差uc(D)=u(d)=16.05μm合成标准不确定度A.6当D=17.1mm时,合成标准不确定度为:uc(D)=c(d)u(d)=u1(d)+u2(d)=11.22222+11.5μm=16.05μm扩展不确定度A.7取包含因子k=2,当D=17.1mm时,扩展不确定度为:U=k×uc(D)=2×16.05μm=32.10μm≈0.04mm6JJF1593—2016附录B片状规准仪规准孔宽度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测量方法B.1对于规准孔宽度2.8mm尺寸可采用工具显微镜测量,沿规准孔长度方向,在均匀分布的三个位置分别测量,每个位置取两次测量的平均值作为该位置宽度尺寸,其不确定度评定如下。测量模型B.2()B=bB.1式中:B———被测规准孔宽度某一位置尺寸,mm;b———某一位置宽度2次测量平均值,mm。被测规准孔宽度测量不确定度主要来源于测量重复性、工具显微镜示值误差、被测规准仪与工具显微镜线膨胀系数差和温度差引入的不确定度,其中相对于测量所要求的准确度,被测规准仪与工具显微镜线膨胀系数差和温度差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可忽略不计。不确定度传播公式B.3æ췍fö2依据公式uy=∑ç()2÷·u2x()得:icè췍xøiu2c(B)=c2(b)u2(b)()B.2式中:c(b)=췍췍Bb=1。工具显微镜测量值引入的不确定度u(b)包括测量重复性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u1(b)和工具显微镜示值误差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u2b标准不确定度分量评定B.4B.4.1测量重复性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u1b()在重复性条件下连续测量10次,得到测量列2.712mm、2.703mm、2.705mm、2.709mm、2.715mm、2.718mm、2.711mm、2.715mm、2.708mm、2.713mm。则平均值为:b=2.7109mm单次测量的实验标准差为:()2∑b-bn-1s(b)==0.00472mm=4.72μm由于实际校准值为两次测量的平均值,则u1(b)=s(b)/2=4.72m2m=3.34μm/μμB.4.2工具显微镜示值误差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u2b()7JJF1593—2016工具显微镜示值最大允许误差为,按均匀分布,取包含因子k=3,则±3mμu2(b)=3μm/3=1.73μm标准不确定度分量一览表B.5表B.1标准不确定度分量一览表标准不确定度标准不确定度值u(xi)()c×uxii不确定度来源ci分量ux()iμmμmu1(b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