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1 T 150.1-2002 奶牛饲养管理技术规范第1部分 育种_第1页
DB11 T 150.1-2002 奶牛饲养管理技术规范第1部分 育种_第2页
DB11 T 150.1-2002 奶牛饲养管理技术规范第1部分 育种_第3页
DB11 T 150.1-2002 奶牛饲养管理技术规范第1部分 育种_第4页
DB11 T 150.1-2002 奶牛饲养管理技术规范第1部分 育种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奶牛饲养管理技术规范第1部分:育种2002-02-27发布2002-04-01实施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I 1范围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术语和定义 1 3 3 37育种资料的记录 48优秀公、母牛的选择与评定 79体型线性鉴定 9 附录A(规范性附录)育种表格 12——第1部分:育种;——第4部分:卫生保健。本部分为DB11/T150的第1部分。奶牛协会《中国荷斯坦奶牛群改良方案》(1996年)、中国奶牛协会《计算泌乳期记录的方法》(1995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计算泌乳期记录的方法》(中国奶协)《中国荷斯坦牛体型线性鉴定图》2近交量表示某一个体,由于近交而造成的任何一个位点上具有相同等位基因的概率,也即形成该个体的动物模型BLUP法AnimalmodelBestLinearUnbiasedPrediction体型线性鉴定LinearTypeclassification3支配一个数量性状的全部基因的加性效应值。个体某性状的育种值可通过亲属资料和遗传参数来生物有机体各方面特征(形态、内部解剖等有关表现)和特性(生理、生化机能等方面的表现)的统称。是鉴定比较品种(或类型)间好环的标准。一切性状的产生和形成都受遗传规律支配,也受外界环境条件的影响,任何性状的表现都是遗传和环境共同通过检测泌乳牛奶中的体细胞数,来识别和监控奶牛乳房健康的一种方法。4.2基层奶牛育种组织要根据上级要求与本地实际情况,制定育种实施方案,参加全国统一要求的奶4体高、体重见表1。12月龄18月龄在一般饲养条件下,母牛305天产奶量(下限):a)一胎6500kg;b)二胎7000kg;c)三胎7200kg;d)四胎7400kg;e)五胎7500kg。不低于3.5%。胎次产奶量每增加1000kg,乳脂率可降低0.1%。不低于3.0%。胎次产奶量每增加1000kg,乳蛋白率可降低0.1%。5母牛编号共十位数字:·第一部分:地区编号二位数,北京为“11”;·第二部分:牛场编号三位数,向北京市奶牛育种委员会申请登记取得;·第三部分:出生年度两位数(出生年度的后两个数码);·第四部分:年内出生顺序号三位数。7.1.1.2公牛编号公牛编号共八位数字:·第一部分:地区编号二位数,北京为“11”;·第二部分:牛站编号一位数,向中国奶业协会育种专业委员会申请登记取得;·第三部分:出生年度两位数(出生年度的后两个数码);·第四部分:年内出生顺序号三位数或自主编排。7.1.1.3进口牛编号凡从国外直接进口的公、母牛,可沿用其原有注册国度的登记号。7.1.2标记形式塑料耳号,左耳佩戴。7.1.3牛只来源的国别代号:7.2谱系及报表7.2.1谱系是奶牛场最基本的育种资料,记载要及时、准确,由资料员负责记录并妥善保管。7.2.2各奶牛场统一按照“奶牛谱系”格式填写。奶牛谱系表格见附录A中表A.1。7.2.2.1牛只出生后当日填写内容:a)牛只本身基本情况:1)所在单位编号;2)花片特征(牛图或摄影);3)来源、出生日期、初生重量;64)近交系数。1)必须有三代亲本牛号;2)母系需记录第一胎和最高胎次产奶量、乳脂率和乳蛋白率。7.2.2.3生产性能(产奶量、乳脂率和乳蛋白率)记录按泌乳月填写,不按自然月份填写。1)后裔测定公牛的配种情况表;2)后裔测定公牛的与配母牛繁殖情况表;3)后裔测定公牛女儿生产性能统计表。表式见附录A中表A.2、表A.3、表A.4。b)公牛女儿胎次产奶表和公牛女儿1、3、5胎体尺外貌报表。表式见附录A中表A.5、表A.6。由北京市奶牛育种专门机构(DHI工作室)负责被测牛群的产牛只个体乳成分测定样品,必须是24小时内各次挤奶按比例取样的混合样品,不可任意减少某一测定样品的收集量,应按每个班次产奶量的1‰为准,但收集的混合样品量不能少于30ml。7a)第一个泌乳月测定时间在产后一周到产后第三十天,记录为第一个泌乳月的乳脂率。b)最后一个泌乳月测定时间在干奶前一周到干奶前三十天,记录为最后一个泌乳月乳脂率。c)第一个泌乳月到最后一个泌乳月之间的每个泌乳月(即第二到倒数第二个泌乳月)测定的时间间隔在26天~33天之间,其测定记录为此期内每个泌乳月的乳脂率。8优秀公、母牛的选择与评定8.1优秀母牛(种子母牛)的选择与评定a)一胎产奶量7000kg以上,二胎以上产奶量8000kg以上;b)乳脂率3.6%以上;c)乳蛋白率3.0%以上;8.1.2.2血统父母系的生产性能、外貌优秀,遗传性能稳定,不携88.1.3育种值评定用适于北京地区条件的选择指数法估计公式。8.1.4对种子母牛的规定8.1.4.1种子母牛选择头数应占育种群的1%。8.1.4.2种子母牛使用年限为2胎~3胎。8.1.4.3种子母牛用同质选配或亲缘选配方法进行选配,与配公牛必须是经过后裔测定证明是优秀的8.1.4.4种子母牛本身的性能测定必须经市级监测组织检验。8.2优秀种公牛(种子公牛)的选择与评定通过公牛后裔测定,应用动物模型BLUP法(最佳线性无偏预测法)。8.2.2选择条件(后裔测定条件)8.2.2.1从国外引进的已进行过后裔测定的优秀公牛(或精液)与种子母牛配种所生小公犊,经初选合格者,可进行后裔测定。8.2.2.2国内经后裔测定证明是优秀的公牛(或精液)与种子母牛配种所生小公犊,经初选合格者,可进行后裔测定。8.2.2.3从国外引进的未经后裔测定的小公犊,可进行后裔测定。8.2.2.4国内培育的小公犊,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生产性能优秀,资料齐全,初选合格者,可进行后裔测定。8.2.2.5此外,公牛12月龄体重达350kg以上、外貌特级、无遗传或传染疾病、精液品质符合国家标准者,方可进行后裔测定。8.2.3选择工作的规定8.2.3.1小公牛12月龄~24月龄时采精并备足600份精液。8.2.3.2小公牛所备精液必须在三个月内随机配妊150头1胎~5胎成年母牛。8.2.3.3每头公牛女儿应分布于不同奶牛场间。8.2.3.4与配种母牛及公牛女儿未完成一胎产奶以前,不可任意淘汰、调出、出售。8.2.3.5公牛女儿满17月龄时配种,不可任意提前或错后。8.2.4公牛育种值的估计应用最佳线性无偏估计值(BLUP)评定公牛生产性能的优劣,应用体型线性鉴定评定公牛外貌改良8.3后备母牛的选择8.3.1系谱选择a)对初生小母牛及青年牛,首先是按系谱选择,即根据所记载的祖先情况,估测来自祖先各方面的遗传性。b)按系谱选择后备母牛,应着重注意后备牛父亲的育种值。特别是产奶量指标的选择,不能只以母亲的产奶量高低作为唯一选择标准;乳脂率性状应父、母同等考虑。8.3.2按生长发育选择a)根据牛只在初生、6月龄、12月龄、18月龄(或初配月龄)、初产时的体尺、体重进行选择。b)选择标准,各牛场根据本场实际情况制定,每隔5年进行一次修订,最终应达到北京市育种目标规定的指标。8.3.3按体型外貌选择根据牛只6月龄、12月龄、18月龄的体型外貌进行选择。重点对乳用特征、肢蹄和乳头质地、后裆宽窄等进行鉴定。9体型线性鉴定9.1.1鉴定员经过系统学习培训、且每年至少从事500头奶牛体型线性鉴定,方可承认其鉴定员资格,并承认所鉴定的体型成绩记录。获得资格的鉴定员每年应进行一次鉴定结果比对,以改进技术和减少人员间的系统误差。9.1.2被鉴定牛条件9.1.2.12岁~6岁(1胎~4胎)的2泌乳月~5泌乳月的荷斯坦奶牛。9.1.2.2以下牛不参加鉴定:a)未投产牛;b)有体型评分,已满6岁以上的奶牛(个别牛可根据需要继续参加鉴定);c)专门试验研究用奶牛,受精卵移植受体牛;d)预定近期内要淘汰的奶牛;e)伤、病、干奶、分娩前后、乳房浮肿的奶牛。饲养奶牛的单位应该向上级单位提出奶牛体型鉴定申请,根据预期申请牛头数,由上级有关单位派获得资格证书的鉴定员分期到饲养单位进行具体工作。本饲养单位获得资格证书的鉴定员,不得鉴定自己的牛群。符合鉴定条件的牛,每年鉴定一次。9.1.4实施原则9.1.4.1以牛群为单位进行体型鉴定,饲养单位不得指定,经体型鉴定过的牛只,需9个月后才能进行再鉴定。9.1.4.2凡有多次鉴定成绩的牛,认定其中最高成绩为该牛的体型成绩,终生使用。9.1.4.3奶牛体型线性鉴定的性状至少应包括中国奶协要求的15个性状(见表2)。全部性状可应用于加快奶牛体型功能改良的选配。9.1.4.4评分方法采用9分制。性鉴定的一般外貌(100×30%)、乳用特征(100×15%)、体躯(100×15%)、泌乳器官(100×40%)的部位分,在四部位分的基础上计算出整体总分(满分为100)。整体评分及特征性状的权重构成见表特征性状具体性状体高胸宽体深尻宽楞角性尻角度尻宽后肢側视蹄角度体高胸宽体深尻角度尻宽后肢侧视蹄角度前房附着后房高度后房宽度悬韧带乳房深度乳头位置乳头长度权重9.1.5.3计算平均体型成绩时,同组按年龄或胎次、取2泌乳月~5泌乳月的线性鉴定牛统计。9.2.2.3鉴定员可以以自身的体尺(如体高、臂长、排长等)作为对照标准估计体型线性性状,但要在同级时,两者差的绝对值大于2.5分时为出错,累计出错大于10%应认为鉴定结果不合格。9.3.33胎以上或满5岁的奶牛,一般要有大于8000kg的305天产奶记录时,印象评分才可大于90分;印象评分92分以上的应在一个月内换鉴定员再确认一次,然后决定评分;有疑问时,有时要确认9.3.4母亲牛不够荷斯坦品种标准的,初产的印象评分最高评81分,泌乳器官应在79分以下。9.3.5泌乳器官特别优秀的初产牛(年龄不限),印象评分最高可评85分;其一般外貌与泌乳器官部9.3.6泌乳器官有缺陷的奶牛,一个乳区无机能的,初产牛印象评分应在79分以下,经产牛体型不得超过84分;两个乳区无机能的,印象评分限制在74分以内。9.3.7初产牛体型略小的,若乳房、四肢好,印象评分要高一点。体型大的奶牛,四肢不结实、乳房9.3.8可测量体高、尻宽、胸围的体尺值,用于辅助鉴定,但印象评分为85分以上时,此三项体尺必10.1.5除育种群中采用近亲交配外,一般牛群应控制近交系数在4%以下。(规范性附录)育种表格A.1奶牛谱系,见表A.1。A.5公牛女儿胎次产奶报表,见表A.5。A.6公牛女儿1、3、5胎体尺外貌报表,见表A.6。A.7奶牛体型鉴定记录表,见表A.7。下305天产奶量305天产奶量305天产奶量305天305天产奶量305天产奶量305天产奶量胸围鉴定年月日产犊年月日犊牛期喂奶量(千克)哺乳期(日)日增重(克)线性式鉴定鉴定年月日外貌尿计算结果鉴定员(签字)终生记录终生产奶量离场日期平均乳脂率.%离场原因(续表A.1)123456789123456789胎次日期日期日期日期日期性别难易日期123456789表A.2后裔测定公牛配种情况表第批已配头数已妊头数表A.3后裔测定公牛的与配母牛繁殖情况表(第批,年月开始配种)农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