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学描述导学提纲定稿_第1页
运动学描述导学提纲定稿_第2页
运动学描述导学提纲定稿_第3页
运动学描述导学提纲定稿_第4页
运动学描述导学提纲定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第1节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第1学时)

一、学习目标

1.理解质点的概念,熟练判断运动过程中研究对象是否可当作质点。

2学会建立物理模型的方法。

二、学法指导

带着问题阅读教材;小组合作探究,总结归纳得出结论;应用结论解决问题

三、知识链接

知识补充:平动转动的概念

如果按物体运动时每一点的运动状态是否相同来划分,物体的运动可分为平动和转动。

平动:物体整体的运动情况发生了变化,但是在某一瞬时物体上各点的运动状态却是一样的,物理学中将

这种运动叫做平动。

转动:物体上的各点在某一瞬时的运动状态并不相同,但它们都在绕同一转动轴做圆周运动,物理学中将

这种运动叫做转动。

四、自测试题(第一部分)

(―).机械运动

1.什么是机械运动?

(二).物体和质点

2.雄鹰拍打着翅膀在空中翱翔,足球在绿茵场上飞滚……要想详细描述"雄鹰”“足球”的运动有什

么困难呢?.为了解决这个困难,课本提出了一个什么想法?

3.人类居住的地球什么情况下能看成质点?什么情况下不能看成质点?

4.研究一列火车从襄阳运动到武汉的路程,火车能否看做质点?研究火车经过汉江一桥所需要的时间,

火车能否看做质点?研究火车发动机、传动机构及车轮的运动,火车能否看做质点?

★拓展知识:理想化模型

①“理想化模型”是为了使研究的问题得以简化或研究问题方便而进行的一种科学的抽象,实际上并不

存在。

②“理想化模型”是以研究目的为出发点,突出问题的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而建立的“物理模型”。

③“理想化模型”是在一定程度和范围内对客观存在的复杂事物的一种近似反映,是物理学中经常采用

的一种研究方法。

我的结论:

⑴自然界中的一切物体都在,是绝对的,是相对的。

(2)对质点的认识

①质点是用来代替物体的,其突出的特点是具有,但是没有,它与几

何中的"点”有本质区别。

②质点是一种模型。

(3)将物体看成质点的条件

①物体的对可以忽略不计时,可视物体为质点。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物体可以视为质点。(第二部分)

5.在下列各运动的物体中,可视为质点的有()

A.飞行的子弹研究它穿过一张纸的时间B.沿斜槽下滑的小钢球研究它沿斜槽下滑的速度

C.汽车,研究它通过某一路牌的时间D.汽车,研究它通过长江大桥的时间

6.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质点就是质量很小的物体B.质点就是体积很小的物体

C.质点是一种理想化模型,实际上并不存在

D.如果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所研究的问题是无关紧要的因素时,即可把物体看成质点

五、当堂训练

1.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地球很大,一定不能看做质点

B.原子核很小,一定能看做质点

C.同一物体在不同的情况中,有时可看做质点,有时则不可看做质点

D.质点是一种理想化模型,实际上并不存在。

2.关于质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评委为体操运动员刘璇的“跳马”动作评分,可将刘璇看作质点

B.质点是一个理想化模型,但实际是存在的

C.物理学中的“质点”跟几何学中的“点”没有区别

D.如果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在研究的问题中属于无关的或次要的因素,就可以把物体看做质点

3.在下述问题中,能.够把研究对象看做质点的是()

A.研究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所需时间是多少

B.研究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地球上不同区域季节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

C.将一枚硬币用力上抛,猜测它落地时正面朝上还是反面朝上

D.欣赏进行花样滑冰的运动员的优美动作

4.撑竿跳高是一个非常刺激的体育运动项目,如图表示撑竿跳运动的几个阶段:助跑、撑竿起跳、越横

杆,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B.分析运动员的助跑速度时,可以将运动员看做质点

C.研究运动员的越杆动作时,可以将运动员看做质点

D.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将运动员看做质点

第一章第1节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第2学时)

一、学习目标

1.能根据物体的运动确定参考系,也能根据不同的参考系确定物体的运动。

2.能熟练用一维(初步了解二维三维)坐标系描述物体位置及位置变化。

二、学法指导

带着问题阅读教材;小组合作探究,总结归纳得出结论;应用结论解决问题

三、知识链接

知识回顾:初中物理(参照物的理解及应用)初中数学(坐标轴)

四、自测试题(第一部分)

—■参考系

1.图1—4所示,地上的人说重物做曲线运动,飞机上的人说重物做直线运动,为什么会有不同的描述

呢?

2.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一次空战中,一个法国飞行员正在2000米高的空中飞行,忽然,他.发现脸旁好

像有一个小东西在飞,他以为是一只小昆虫,于是就伸手轻松地把它抓了过来,仔细一看,把他吓出一身

冷汗来。他抓住的不是别的,是德国飞机射向他的一颗子弹!

子弹飞得那么快(一般为几百米每秒),为什么没有把他的手打穿?体会一下,同一物体相对于不同

的参考系运动状态相同吗?

3.伦敦奥运会火炬传递全长约12800km,于2012年5月19日开始,从英格兰最西南端的海角兰兹角开

始传递,由8000名火炬手完成,每天大约有115人参与。途经1000多个社区,奥运圣火最终传到伦敦奥

运会主体育场——伦敦碗。观察图中的旗帜和甲、乙两火炬手传递火炬时的火焰,则甲、乙两火炬手相对

于静止旗杆的运动情况如何?

我的结论:

(1)参考系:在描述一个物体的时,选来作为的假定另一物体叫做。

(2)引入参考系的意义①有了参考系才能确定o②选定了参考系后,才能知道和研究

(3)参考系的选取原则:参考系的选择是,但要以观测和使运动的描述尽可能为

原则。

(4)对参考系的四个性质的理解:标准性任意性_________统一性_________差异性

二.坐标系

4.如图,若某一物体从4点运动到8点,物体位置变化了多少?

B0

T--1--•-*—►x/m

-203

5.在体育比赛中,为了描述百米赛运动员的位置,需要建立什么样的坐标系?要描述800米赛运动员的

位置,需要建立什么样的坐标系?在足球比赛中,要描述足球的位置,需要建立什么样的坐标系?

我的结论:(1)建立坐标系的目的:为了定量描述物体的及O

(2)坐标系的三要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坐标系的种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部分)

1.我校高一的新同学分别乘两辆汽车去隆中游玩,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运动,甲车内一同学看见乙车没

有运动,而乙车内一同学看见路旁的树林向西移动。如以地面为参照系,那么,上述观察说明()

A甲车不动,乙车向东运动B.乙车不动,甲车向东运动

C.甲车向西运动,乙车向东运动D.甲乙两车以相同的速度向东运动

2.桌面离地面的高度是0.8m,以地面为坐标系原点,向下为坐标轴的正方向,如图所示。桌面上的C

点为AB中点,且AB距离为0.8m,则图中A、B的坐标

分别为xA=m,xB=mo

五、问题生成

1.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六、当堂训练

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参考系就是不动的物体B.任何情况下,只有地球才是最理想的参考系

C.不选定参考系,就无法研究某一物体是怎样运动的

D.同一物体的运动,对不同的参考系可能有不同的观察结果

2.”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表明()

A.坐在地上的人是绝对静止的B.坐在地上的人相对于地球以外的其他星体是运动的

C.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D.“坐地日行八万里”是以地面为参考系的

3.一个小球从距地面4m高处落下,被地面弹回,在距地面1m高处被接住。坐标原点定在抛出点正下方

2m处,向下方向为坐标轴的正方向。小球的抛出点、落地点、接住点的位置坐标分别是()

A.2m,-2m,-ImB.-2m,2m,lm

C.4m,0,lmD.—4m,0,—1m

4.冰场上的花样滑冰运动员,要描述他们的位置,你认为应该怎样建立坐标系?如要描述空中飞机的位

置,又应怎样建立坐标系?

七、知识清单、

2.能灵活选定参考系。

3.熟练掌握用坐标系描述物体位置。

八、日清反思

第一章第2节时间和位移(第1学时)

一、学习目标

1.知道时间和时刻的区别和联系.

2.理解位移的概念,定性理解路程和位移,标量和矢量的区别和联系。

二、学法指导

带着问题通读教材;小组合作探究,总结归纳得出结论;应用结论解决问题

三、知识链接

初中物理时间路程

四、自测试题(第一部分)

(一)时刻和时间间隔

1.我们说上午8时上课,8时45分下课.,这里的“8时”“8时45分”指的是时刻还是时间间隔?一节课

的时间是45分钟,“45分钟”是时.刻还是时间间隔?

2.在如图2所示的时间坐标轴上标出:①第3s末,②第2s初,③第3s初,④3s内,⑤第3s内。

、____I___।___।___।___|___।।___।.

O5七/s

四2

3.日常生活中所说的“时间”指的是什么?

我的结论:时间和时刻的区别和联系

时刻时间

(1)时刻指________,对应于物体(1)时间指两时刻之间的______,对应于物

所处的_______.体的一段_____________.

区(2)在时间轴上用________表示(2)在时间轴上用_________表示

别(3)只有先与后,早与晚的区别,(3)只有_____之分,无先与后,早与晚的

没有____之分区别。

(1)用L和t2分别表示先后两个时刻,&表示两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则At=_____

联(2)时间轴上的两个点无限靠近时,他们之间的时间间隔就会趋于_____,时间间隔

系就趋于________To

二“、位移和路程

4.阅读匕3路程和位移,结合图2-22-3思考路程与位移有何不同?

5.当你在乘坐出租车时,司机师傅是按路程收费还是按位移收费?

6.根据课本第13页的“思考与讨论”,思考标量和矢量有什么不同

我的结论:(1)路程与位移的区别与联系

项目位移路程

定义物体空间位置变动的大小和方向运动物体轨迹的长度

区方(1)是矢量,有______和________。(1)是标量,只有_______没有

别向(2)由_______到________的方向为

性位移的方向。(2)物体_______________,即为路

(3)_________________为位移的大程的大小。

小。(3)遵循___________________。

(4)遵循___________________“(第

三章学习)

它们的单位都是________单位,国际单位都是___________

联系都是描述_________________的物理量

对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运动,位移的大小与路程相等

(2)矢量与标量

矢量标量

定义既有_____又有_____一的量,如只有_________没有一_____的量,如质

力、速度、位移等量、温度、路程等

运算

法则__________法则_________法则

正负正、负表示同一直线上的矢量的

意义正、负表示______或性质,如电荷量

大小只比较如F尸-表示大小时正值负值,如电势能

比较5NE=3N,则F,_____表示性质时比较__________.如电荷量

—F2

(第二部分)

7.关于时刻和时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时刻表示的时间极短,时间表示的时间较长

B.时刻对应物体运动的位置,时间对应物体运动的位移

C.作息时间表上的数字一般表示的是时刻

D.1min只能分成60个时刻

8.下列关于位移和路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A.路程和位移的大小相等的运动一定是单向直线运动

B.质点做曲线运动时,某段时间内位移的大小一定小于路程

C.两个质点通过的位移相同,它们所通过的路程不一定相等

D.两个质点通过的位移相同,它们的路程一定相等

9.以下物理量属于矢量的是()

A.位移B.速度C.质量D.密度

五、生成问题

2.

★★★★★

六、当堂训练

1.如图5所示,一物体沿3条不同路径由A运动到B,则沿哪条路径运动时的.位移较大()

A.沿1较大

B.沿2较大

C.沿3较大

D.一样大

图5

2.下列关于位移和温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两运动物体的位移大小均为30m,这两个位移不一定相同

B.做直线运动的两物体的位移X甲=3m,X乙=-5m,则X甲〉X乙

C.温度计读数有正有负,其正负号表示方向

D.温度计读数的正负号表示温度高低,不能说表示方向

3.关于时间和时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在5s时指的是物体在第5s末时,指的是时刻

B.物体在5s内指的是物体在第4s末到第5s末这1s的时间

C.物体在第5s内指的是物体在第4s末到第5s末这1s的时间

D.第4s末就是第5s初,指的是时刻

4.请你比较:“前三秒、第三秒内、三秒内、最后三秒、第三秒末”,这些描述中哪些属于时间间隔,

哪些属于时刻?第三秒沫和第四秒初相差多少时间?

七、知识清单

熟记时间与时刻,路程与位移,标量与矢量的区别与联系。

八、日清反思

第一章第2节时间和位移(第2学时)

一、学习目标

1.掌握直线运动中物体的位置的确定及位移的求法。

2.定量计算路程和位移,初步了解矢量的运算法则,进一步区分路程位移,标量矢量。

二、学法指导

通过时间与位移两个概念的学习,学会运用对比的科学方法对时间与时刻,位移与路程进行区分,训练自

己的思维能力

三、知识链接

初中物理时间路程上一节坐标系

四、自测试题(第一部分)

(一)直线坐标中物体的位置和位移

1.如图所示,一质点从A运动到B,初位置的坐标XA=,末位置的坐标XB=,它的坐标

变化量Ax=,位移的大小为,方向是-

H---Ax---H

-2-101234

RAx/m

2.如.图,一根细长的弹簧系着一个小球,放在光滑的桌面上.手握小球把弹簧拉长,放手后小球便左右来

回运动,B为小球向右到达的最远位置.小球向右经过中间位置。时开始计时,其经过各点的时刻如图乙

所示。若测得OA=QC=7cm,AB=3cm,则自。时刻开始:

@经

oA过

过A

il-

ll

,7/:7】,,7,irJp,,-/,|〃,|,,

C0AB00.2040.60.810th

甲乙

a.0.2s内小球发生的位移大小是__._,方向为_经过的路程是一

b.0.6s内小球发生的位移大小是:一,方向为_经过的路程是__

c.0.8s内小球发生的位移大小是一一一方向为一一,经过的路程是

d.l.Os内小球发生的位♦移大小是一h,方向为一一,经过的路程是——

我的结论:

(1)坐标轴上的位置与坐标轴上的相对应,位移与坐标轴上的相对应。

(2)位移的方向:坐标系中xAxB均有"或"—",其中表示与坐标轴正方向,一"

表示与坐标轴正方向.

(3)位移大小:Ax的表示位移的大小。

(二)平面坐标系中物体的位移

3.从你所在的市中心向南走400m到一个十字路口,再向东走300m就到了图书馆,请结合图示,把你要

经过的路程和位移表示出来。

我的结论:对于以上特殊的路径,可用数学中的_________________求位移的大小.

(第二部分)

4.物体沿半径分别为6nl和9m的半圆弧由A点到B点到达C点,如图所示,则它的位移和路程分别是

()

C.30m307tm,向东D.30m,向东157tm

5.如图,汽车初位置的坐标是一2km,末位置,的坐标是1km。求汽车的位移的大小和方向。

IIII1III.

一2To1x/km

五、生成问题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六、当堂训练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质点做曲线运动时,某段时间内位移的大小一定小于路程。

B.两个质点位移相同,则它们所通过的路程一定相等。

C.质点做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一定等于路程。

D.质点做单向直线运动时,位移等于路程

2.一支队伍匀速前进,通讯员从队尾.赶到队前传达命令后又立即返回40m到达队尾时,队尾已前进了200m,

求整个过程中通讯员的路程和位移分别是多少?

3.一质点绕半径是R的圆周运动了一周,则其位移大小是,路程是o若质点只运动了1/4

周,则路程是______「,位移大小是1_________。

4.小球从2m高度竖直落下,被水平地面竖直弹回,在1.2m高处被接住,则小球通过的路程和位移分别是

多少?

5.一位健身爱好者在广场上散步,从广场上的A点出发,向东走了30m到达B点,然后又向南走了40m到

达C点,最后又向西走了60m到达D点做深呼吸运.动。取在出发点A正冻10m处的一点为坐标原点,在

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表示出该人的运动过程,则他通过的路程和位移分别是多少?

七.知识清单

1.熟练计算位移路程。

2.对本节做错的题目改正落实,并上交学科长检查。

八、日清反思

第一章第3节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第1学时)

一、学习目标

1.了,解坐标与坐标的变化量。

2.理解速度的概念,领会其矢量性,知道速度的方向即物体运动的方向。

二、学法指导

学会用比值定义物理量的方法

三、知识链接

1.复习旧知识:初中物理速度;初中数学比值;前两节坐标系时间位移

2.启发新知识:用比值法定义物理量

四、自测试题

(一)坐标与坐标的变化量

1.书本团5图13-1,一辆汽车从为位置移动到位置司,.汽车A在向'哪个方向运动?位置变化量为多少?

01030

―1——1————--------1

X]%x/m

2.小红在遥控一玩具小汽车,她让小汽车沿一条东西方向的笔直路线运动,开始时在某一标记点西2m

处,第1s末到达该标记点东3m处,第2s末又处在该标记点东1m处。则小汽车在第1s内和第2s内的

位移的大小和方向如何?

我的结论(由的2题得):

(1)坐标x表示物体的,坐标的变化量表示物体的

(2)坐标的变化量△*=

(3)Z\x的大小表示位移的,Ax的正负表示位移的

(二)速度

3.以下有四个物体的运动,请比较它们运动的快慢。

初始位置(m)经过时间(S)末了位置(m)

A.自行车沿平直道路行驶020100

B.公共汽车沿平直道路行驶010100

C.火车沿平直轨道行驶500301250

D.飞机在天空沿直线飞行500102500

如何比较A和B、B和D、B和C的运动快慢?

4.阅读P"说一说,你笑了吗?悟出什么了吗?

我的结论:

(1)物理学中用与的比值表示物体,这就是速度。

(2)速度的定义公式丫=,此定义方法叫比值定义法。

(3)速度国际单位是速度既有又有:是矢量.速度的方向就是

5.下列关于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速度,是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

B.速度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只有大小

C.速度越大,物体的位移越大

D.速度越大,物体在单位时间内的位移越大

6.驾驶员以汽车的出发点为坐标原点,以汽车开始行驶的方向为正方向,建立直线坐标系,其对应时刻的

位置如下表所示:

时刻/s01234

位置坐标/m010-8-2-14

根据驾驶员记录的“数据请你求出:

(1)1秒内位移等于,2秒内位移等于,3秒内位移等于,4秒内位移等于,几秒内

位移最大?

(2)第1秒内的位移等于,第2秒内的位移等于,第3秒内的位移等于,第4秒内的位

移等于,第几秒内的位移最大?

问题记录

★★★★★

五、当堂训练

1.关于速度的说法,下列各项中正确的是()

A.速度大表示物体运动得快

B.速度描述物体的位置变化快慢,速度大表示物体位置变化快

C.速度越大,位置变化越快,位移也就越大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2.下列关于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通过的路程越长,速度越大

B.所用时间越小,速度越大

C.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D.20km/h的速度大于15m/s

3.下图是高速摄影机拍摄的子弹穿过扑克牌的过程,子弹的速度是900m/s,请你估算子弹穿过扑克牌的

时间。

4.一只小鸟在5秒内飞行了120米,一位运动员在12秒内跑了100米,小鸟与运动员,哪个运动最快?

六、知识清单

1..同桌间互相检查坐标与坐标的变化量的概念。

2.参照速度概念的建立比值定义法,举例说明初中所学哪些物理量是用比值定义法。

七、日清反思

第一章第3节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第2学时)

一、学习目标

1.能正确理解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概念,并能进行计算。

2.知道瞬时速度是表示某一时刻的速度,掌握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区别和联系。

3.知道速度和速率的区别和联系。

二、学法指导

在讨论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过程中,初步体会取极限的思想方法。

三、知识链接

1.复习旧知识:速度的概念和计算公式

2.启发新知识:体会取极限的思想方法

四、自测试题(第一部分)

(一)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1.短跑运动员在100m比赛中,以8m/s的速度迅速从起点冲出,6s末到50m处的速度是9tn/s,10s末

到达终点的速度是10.2m/s,则运动员在前50m的平均速度是多少?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其中的8m/s9m/s10.2m/s是什么速度?平均速度是否就是速度的平均值?

我的结论:

☆.平均速度

⑴定义:在某段时间的位移与发生这段位移所用的时间At的比值,求得的速度表示的只是时间At内

的平均快慢程度,称为:公式平均速度是矢量,方向::

(2)平均速度只能粗略地描述物体,即平均快慢程度.

⑶描述平均速度时,必须指明是哪一段位移上的平均速度;或是哪一段时间间隔内的平均速度.

☆.瞬时速度

⑴定义:物体在某一时刻(或通过某一位置时)的速度,叫做瞬时速度,它能精确地描述物体

.瞬时速度也是矢量,方向.

⑵物体在从t到t+Z\t时间间隔内,若At非常小,以至于at-0,则可以认为表示的是物体在t时刻的瞬

时速度.

(3)匀速直线运动是瞬时速度的运动

(二)瞬时速度和速率

2.汽车速度计显示的是汽车的什么运动?(平均速度?瞬时速度?速率?)

我的结论:瞬时速度的大小通常叫做

(三)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

3.甲、乙两位同学用不同的时间围绕操场跑了一圈,都回到了出发点,他们的平均速度(填:相或

不同)

那应该怎样比较他们运动的快慢?

4.瞬时速度的大小就是瞬时速率,那么平均速度的大小是否一定就是平均速率?

我的结论:

平均速度平均速率

定义________与时间的比值________与时间的比值

意义粗略描述运动的________和__________仅表示运动_________

性质_____量___________量

关系平均速度大小一般______平均速率,仅在单方向直线运动中,两者大小______________

(第二部分)

5.下面几个速度中属于瞬时速度的是()

A.汽车从甲站行驶到乙站的速度是60km/h

B.子弹出枪口的速度是620m/s

C.小球第5s末的速度是6m/s

D.汽车通过某一站牌时的速度是72km/h

6.对于各种速度和速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速率是瞬时速度的大小

B.物体运动的方向就是瞬时速度的方向

C.速度是矢量,平均速度是标量

D.平均速度的方向就是物体运动的方向

7.一同学以恒定的速率沿半径为R的圆形跑道跑步,他跑完一圈所用的时间为T,则其平均速度大小为

,平均速率为o

问题记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六、当堂训练

1.为使高速公路交通有序、安全,路旁立了许多交通标志.如图所示,甲图是限速路标,表示允许行驶的

最大速度是110km/h;乙图是路线指示标志,表示到泉州还有100km.上述两个数据的物理意义是().

A.110km/h是平均速度,100km是位移

泉州

100km

B.110km/h是平均速度,100km是路程r厦门

C.110km/h是瞬时速度,100km是位移

D.110km/h是瞬时速度,100km是路程中乙

2.如果一个物体做直线运动,4s内通过20m的路程,那么它在第2s末的速度是()

A.20m/sB.10m/sC.5m/sD.无法确定

3.一辆汽车在一条直线上单向行驶,第1s内通过8m“第2s内通过20m,第3s内通过30m,第4s内

通过10m,则此汽车最初2s内的平均速度是m/s,中间2s内的平均速度是m/s,全部

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tn/s.

4.一辆汽车沿平直公路行驶,开始以20m/s的速度行驶了全程的1/4,接着以速度v行驶其余的3/4的路

程,已知全程的平均速度为16m/s,则v大小等于()

A.18m/sB.36m/sC.15m/sD.17.1m/s

5.某人爬山,从山脚爬上山顶,然后又从原路返回到山脚,上山的平均速率为修,下山的平均速率为岭,

则往返的平均速度的大小和平均速率是().

巧十上叱胃一吟匕一上v\~vz2匕岭

A.,U。,匕+吟匕+.

2,222D.0,

七、知识清单

1.熟记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平均速度与平均速率,瞬时速度与瞬时速率的区别与联系。

2.准确计算平均速度,平均速率

八、日清反思

第一章第一节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第1学时)

一、学习目标

1.了解打点计时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理解纸带中包含的物体运动的信息(时间、位移).

2.会安装并使用打点计时器。

3.简单的处理纸带。

二、学法指导

1.带着问题阅读教材小组合作探究问题并得出结论

2.利用结论解决新问题

三、知识链接

☆电磁打点计时器的工作原理:电磁打点计时器是一种使用低压交流电源的计时仪器,如书PH,图1.4

—1所示.工作电压为4〜6V.当电源的频率是50Hz时,它每隔0.02S打一次点.通电以前,把纸带穿过限

位孔,再把套在轴上的复写纸压在纸带的上面.当接通电源时,线圈产生的交变磁场使振动片(由弹簧钢制

成)磁化,振动片的一端位于永久磁铁的磁场中.由于振动片的磁极随着电流方向的改变而不断变化,在永

久磁铁的磁场作用下,振动片将上下振动,其振动周期与线圈中的电流变化周期一致,即为0.02s.位于振

片一端的振针就跟着上下振动起来,这时,如果纸带运动,振针就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小点。

四、自测试题

(一).打点计时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1.打点计时器使用交流电源工作,大家想一想

⑴能不能使用直流电源,为什么?

(2).从原理上来讲哪种计时器误差小?

(3).打点计时器能记录哪些信息?

我的结论:

两种打点计时器的比较:

电磁打点计时器电火花计时器

电源种类

打点频率

打点方式

阻力来源

两种打点计时器中:________比________更精确,实验误差更小

(二)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

2.某学生在用打点计时器做“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的实验,如图所示,

(1).图中有错误与不妥之处,请把它找出来。

(2).实验前打点计时器是否需要固定?为什么?如果需要固

定,固定前应如何做?

(3).你认为使用打点计时器时,接通电源和拉纸带哪一步在

前?拉纸带的速度应快些还是慢些?为什么?

我的结论:

(1)小车拉动纸带,开始释放重物时,应让小车(靠近或远离)打点计时器。

(2)打点完毕之后应立即电源.

(三)纸带的选取

☆纸带的选取:舍去开头一些比较密集的点,从能够看清的某个点开始,往后数出若干个点。

☆区别计时点和计数点:一般在纸带上每隔四个点或每打五个点取一个计数点,时间间隔为S

3.关于打点计时器的使用说法正确的是()

A.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的是6V以下的直流电源

B.在测量物体速度时,先让物体运动,后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

C.使用的电源频率越高,打点的时间间隔就越小

D.电源的电压越高,打点的时间间隔就越小

4.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的点迹,直接记录了()

A.物体运动的时间B.物体在不同时刻的位置

C.物体在不同时间内的位移D.物体在不同时刻的速度

5.使用电火花计时器分析物体运动情况的实验中:

(1)在如下基本步骤中,正确的排列顺序为O

A.把电火花计时器固定在桌子上B.安装纸带C.松开纸带让物体带着纸带运动

D.接通220V交流电源E.按下脉冲输出开关,进行打点

(2)在安装纸带时,要检查.墨粉■纸盘是否已经正确地套在_____上,还要检查______是否夹在纸带之间。

6.一同学做实验时,发现纸带上打出的不是圆点,而是一些短线,这可能是()

A.交流电压彳稳定B.打点计时器接在直流电源上

C.电源频率不稳定D.振针压得过紧

问题记录:

五、当堂训练

1.电磁打点计时器的打点周期取决于()

A.交流电压的高低B.交流电的频率

C.永久磁铁的磁性强弱D.振针与复写纸间的距离

2.使用打点计时器时应注意()

A.无论使用电磁打点计时器还是电火花打点计时器,都应该把纸带穿过限位孔,再把套在轴上的复写纸片

压在纸带的上面

B.使用打点计时器时,应先接通电源,再拉动纸带

C.使用打点计时播时,拉动纸带的方向应与限位孔平行

D.使用打点计时器时,应将打点计时器先固定在桌子上

3.接通电源与让纸带随物体运动,这两个操作的先后次序应当是()

A.先接通电源,后释放纸带B.先释放纸带,后接通电源

C.释放纸带的同时接通电源D.先释放纸带或先接通电源都可以

4.电磁打点计时器是一种使用交流电源的计时仪器,根据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我们不用公式计算可以

从纸带上直接得到的物理量是.()

A.时间间隔B.位移

C.瞬时速度D.平均速度

5.当纸带与运动物体连接时,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出点迹.下列关于纸带上点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点迹记录了物体运动的时间

B.点迹记录了物体在不同时刻的位置和某段.时间内的位移

C.纸带上点迹的分布情况反映了物体的质量和形状

D.纸带上点迹的分布情况反映了物体的运动情况

六、知识清单

1.小组之间相互检查是否熟记打点计时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2.会说出使用打点计时器的步骤。

七、日清反思

第一章第4节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第2学时)

一、学习目标

1.会利用纸带测量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2.明确速度一时间图象的物理意义,会用描点法画出该实验中的速度一时间图象。

二、学法指导

1.带着问题阅读教材小组合作探究问题并得出结论

2.会利用结论解决新问题

三、知识链接

☆知识点1:用打点计时器测量瞬时速度的原理

思想方法: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粗略代表这段时间内的某点的瞬时速度.所取的时间间隔越小,这

种描述方法越准确.

示例:如图1—4—4,测量出包括E点在内的D,F两点间的位移和时间At,算出纸带在这两点间的

平均速度v=Ax/At,用这个平均速度代表纸带经过E

点时的瞬时速度.△x/At可以大致表示.E点的瞬时速[.......................•••一;~~:

度,D、F两点离E点越近,算出的平均速度越接近该「jogJ

点的瞬时速度.然而D,F两点距离过小则测量误差增m।“

Bj1-4-4

大,应该根据实际情况选取这两个点.

具体操作:根据粗略表示某点瞬时速度的方法,选择合适的计数点,测量包含这个点的一段时间内的位移

△x,同时记录对应的时间计算平均速度即可。

☆知识点2:V-t图像

(l)v-t图象的意义

v-t图象非常直观地反映了速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它并不是物体运动的轨迹.

(2)v-t图象中反映的物理量:

①任一时刻瞬时速度的大小。

②速度的方向。

速度为正,表示物体沿规定的正方向运动,

速度为负,表示物体沿规定的正方向的反方向运动.

③从v-t图象上可以直观的看出速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

④匀速直线运动的图象是一条平行于t轴的直线

四、自测试题

(一)利用纸带求速度

1.测量各计数点间的位移时,逐个测量较好,还是一次测出各计数点到起始计数点。的距离,再计算各

计数点间的距离较好?

2.如图所示,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Hz,某次实验中得到一条纸.带,用厘米刻度尺测量情况如

图所示,纸带在A、C间的平均速度为m/s,A、D间的平均速度是m/s;B点的瞬时速

度更接近于m/s„

3.本实验在处理数据时误差的.可能来源是什么?(至少找出两条)

(二)用图象表示速度

4.回答下列问题:

(1)V-t图象的定义:以为纵轴,为横轴在方格纸上建立__________,将测得的数据在坐标系

中描点。然后用一条来连接坐标系中的点,得到V-t图象。

(2)用描点法做物体的V-t图象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3)V-t图象包含了哪些信息?

5.在“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的实验中,如图所示给出了从0点开始,每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的纸带,

其中0、1、2、3、4、5、6都为计数点。测得X]=1.40cm,x2=1.90cm,x3=2.38cm,x4=2.88cm,x5=3.r39

cm,X6=3.87cmo那么:

卜卜入3>卜"4»卜”5»卜”6

0123456

(1)求计时器打出点1、2、3、4、5时,小车的速度各为多大?

(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作出小车的速度一时间图象,并分析速度如何变化。

问题记录:

五、当堂训练

1.如图所示为某次实验时打出的纸带,打点计时器每隔0.02s打一个点,图中。点为第一个点,A、B、C、

D为每隔一点选定的计数点.根据图中标出的数据,纸带上A、C两点对应的时间为s,纸带在A、

D间的平均速度为cm/s,打B点时纸带的瞬时速度为cm/s,你能求出打O、D点时间内纸带

的平均速度吗?为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你用简短的语言描述图1-43所示每条纸带记录的物体的运动情况.

®1-4-3

3.把纸带的下端固定在重物上,上端用手提着,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接通电源后将纸带释放,重物便

拉着纸带下落,纸带被打出一系列点,其中有一段如图1412所示。

(1)图1412所示的纸带,哪端与重物相连?

(2)怎样计算纸带上打A点时重物的瞬时速度?说出你的道理。

ra14-12蛇带被重将牵引

下落时打出的点诬

4.图1413是甲、乙两个物体运动的》一?图像,至少从以下三

个方面分别说明它们的速度是怎样变化的。

(1)物体是从静止开始运动还是具有一定的初速度?

(2)速度的大小是否变化?是加速还是减速?

(3)运动的方向是否变化?

国1413谁明M图象即代表的k向的特,点

六、知识清单

1.能熟练应用平均速度公式计算瞬时速度。

2.小组合作利用书本上实验数据用描点法做速度一时间图象。

七、日清反思

第一章第5节: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第1学时)

一、学习目标

1.知道加速度的物理意义和概念;

2.能区别速度,速度变化量,加速度;

3.会判断物体是加速运动或减速运动;

4.知道比值定义物理量的方法。

二、学法指导

带着下面所设问题通读教材;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探究,总结归纳得出结论;并能应用结论解决问题

三、知识链接

1.速度的物理意义、公式丫=丁;

Ar

2.比值定义物理量的方法

四、自测试题(第一部分)

(一)、加速度:

1.看下表,回答下列问题:

每秒速度变化

初始速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