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上册 6.2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教学设计 (新版)北京课改版_第1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 6.2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教学设计 (新版)北京课改版_第2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 6.2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教学设计 (新版)北京课改版_第3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 6.2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教学设计 (新版)北京课改版_第4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 6.2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教学设计 (新版)北京课改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九年级化学上册6.2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教学设计(新版)北京课改版学校授课教师课时授课班级授课地点教具教学内容九年级化学上册6.2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教学设计(新版)北京课改版

1.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概述

2.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类型

-吸热反应

-放热反应

3.能量变化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

-化学反应的速率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4.实验探究:不同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核心素养目标1.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通过实验探究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提高观察、分析、实验操作和科学思维的能力。

2.强化学生的科学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到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现象,理解能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的体现。

3.增强学生的科学知识应用能力,学会运用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原理解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难点与重点1.教学重点,

①理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的概念,包括放热和吸热反应的区分。

②掌握化学反应能量变化量的计算方法,包括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应用。

③能够根据反应条件和物质状态判断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类型。

2.教学难点,

①理解和区分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的本质区别,并能够准确判断反应类型。

②掌握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特别是焓变(ΔH)的确定和表示方法。

③理解并应用能量守恒定律解释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现象,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此外,如何将抽象的化学能量变化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联系,提高学生对能量变化的认识和应用能力,也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之一。教学资源1.软硬件资源:

-计算机

-投影仪或电子白板

-多媒体课件

-实验室设备(如量筒、烧杯、试管、酒精灯等)

2.课程平台:

-校园网络平台

-教育资源库

3.信息化资源:

-化学反应能量变化的相关视频资料

-在线互动学习平台

4.教学手段:

-多媒体演示

-实验演示

-小组讨论

-学生互动问答教学流程1.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播放一段有关能量变化的自然现象视频,如火山爆发、太阳能热水器等,引发学生思考。

-提问:在自然界中,能量是如何转化的?生活中有哪些例子说明能量的转化?

-引出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并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2.新课讲授(用时20分钟)

①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概念

-解释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包括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举例说明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燃烧、溶解等。

②能量变化的量度

-介绍焓变(ΔH)的概念,解释其在化学反应中的意义。

-通过实际例子,如燃烧水的焓变,展示焓变的计算方法。

③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应用

-介绍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规则,包括焓变的表示方法。

-通过练习题,让学生掌握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应用。

3.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①实验演示:燃烧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演示酒精灯燃烧实验,观察火焰的温度和火焰的亮暗,分析燃烧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②课堂练习:判断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类型

-给出几个化学反应,让学生判断其能量变化类型,如放热或吸热。

③小组合作:设计一个能量转化的实验方案

-分组讨论,设计一个利用化学反应进行能量转化的实验方案,并展示给全班。

4.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举例回答:

1.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有哪些?

-学生举例:燃烧做饭、冷包冷却等。

2.焓变在化学反应中的意义是什么?

-学生回答:焓变可以表示化学反应放出的或吸收的热量。

3.如何书写热化学方程式?

-学生回答:需要标明物质的聚集状态,并在方程式中加入焓变的符号。

5.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焓变和热化学方程式的重要性。

-举例说明如何利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如烹饪过程中的能量转化。

-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后思考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实际应用。

备注:本节课总用时约40分钟,其中实际授课时间约35分钟。学生学习效果学生学习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知识掌握:

-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概念,包括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学生能够识别和区分不同类型的化学反应能量变化,并能用实例说明。

-学生掌握了焓变(ΔH)的概念及其在化学反应中的意义,能够进行简单的焓变计算。

-学生学会了书写热化学方程式,并能正确表示焓变。

2.能力提升:

-观察能力:通过实验演示和观察,学生能够细致观察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现象。

-分析能力:学生能够分析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原因,并解释其背后的科学原理。

-实验操作能力:通过实践活动,学生能够熟练进行基本的化学实验操作,如使用量筒、烧杯、试管等。

-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解释生活中的能量转化现象。

3.思维发展:

-科学思维:学生能够运用科学的方法和逻辑思考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问题。

-创新思维:在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中,学生能够提出新的实验方案和观点,展现创新思维。

-合作能力:在小组讨论和实验中,学生能够与同伴合作,共同完成任务,提高团队合作能力。

4.情感态度价值观:

-对科学的兴趣: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化学学科产生了更浓厚的兴趣。

-环保意识:学生认识到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增强了环保意识。

-责任感:学生在实验操作中表现出对实验结果的认真态度,体现了责任感。

5.综合应用:

-学生能够将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原理应用于实际生活,如解释烹饪过程中的能量转化。

-学生能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能源利用和环境保护中的化学问题,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学生能够通过小组讨论和实验活动,提高沟通能力和表达能力。教学反思与总结今天这节课,我觉得总体来说还是蛮成功的。咱们先说说教学反思吧。

首先,我觉得我在导入新课的时候,选择了视频作为引入,这个方法挺有效的。学生们对自然界中的能量变化现象很感兴趣,通过视频,他们很快就进入了学习状态。但是,我也发现有些学生对于视频中的科学术语理解起来有点吃力,所以我可能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加注重对科学术语的解释和简化。

然后,新课讲授部分,我尽量用生活中的例子来讲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比如燃烧、溶解等,这样学生们听起来更直观,更容易理解。不过,我也注意到,在讲解焓变和热化学方程式的时候,部分学生显得有些吃力。这可能是因为这些概念比较抽象,需要更多的练习和实际操作来加深理解。所以,我考虑在接下来的教学中,增加一些相关的练习题和实验,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这些知识。

实践活动环节,我安排了实验演示和课堂练习,这些活动让学生有了动手操作的机会,也提高了他们的参与度。但是,我发现有些学生在设计实验方案时,对实验原理的理解不够深入,导致方案设计不够合理。这可能是因为我在讲解实验原理时,没有做到足够细致。所以,我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加注重对实验原理的讲解和实验设计的指导。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看到了他们的积极性和合作精神。他们能够提出自己的观点,也能够倾听他人的意见,这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态度。但是,我也发现有些学生在讨论中过于依赖他人,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我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

至于教学总结,我觉得学生们在这节课上收获还是蛮多的。他们对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掌握了一些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也提高了合作学习的能力。当然,也存在一些不足,比如部分学生对抽象概念的理解不够深入,实验设计能力有待提高。

针对这些问题,我提出以下改进措施和建议:

-在讲解抽象概念时,增加实例和实验,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

-在实验教学中,加强对实验原理的讲解,指导学生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

-在小组讨论中,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培养批判性思维。

-在总结回顾时,结合实例进行讲解,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教学评价与反馈1.课堂表现:

学生们在课堂上的表现总体积极,能够认真听讲,积极参与讨论。大部分学生对于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概念有了基本的理解,能够根据老师的讲解和演示,观察并描述实验现象。然而,也有部分学生在面对抽象概念时显得有些困惑,需要更多的指导和鼓励。

2.小组讨论成果展示:

在小组讨论环节,学生们能够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任务。他们不仅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还能够倾听他人的意见,并在讨论中达成共识。例如,在讨论如何设计一个利用化学反应进行能量转化的实验方案时,学生们提出了多种方案,并最终选择了最合理的方案进行展示。

3.随堂测试:

通过随堂测试,我发现学生对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的判断、焓变的计算以及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等方面掌握得较好。但在理解焓变的概念和应用方面,部分学生的理解还不够深入,需要进一步的讲解和练习。

4.学生反馈:

学生们普遍表示,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他们对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尤其是通过实验演示和实践活动,让他们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了能量变化的过程。同时,他们也提出了建议,希望老师在讲解抽象概念时能够更加细致,并提供更多的实例帮助理解。

5.教师评价与反馈:

针对课堂表现,教师评价与反馈如下:

-对于积极回答问题的学生,给予口头表扬和肯定,鼓励他们继续保持。

-对于在实验操作中表现优秀的学生,给予个别表扬,并建议他们在课后尝试更多类似的实验。

-对于在小组讨论中表现积极的学生,给予小奖励,并鼓励他们在未来的学习中继续发挥团队合作精神。

-对于在随堂测试中表现不佳的学生,教师个别辅导,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针对抽象概念的理解问题,教师在课后准备了一系列的辅导资料,如讲解视频、习题集等,帮助学生巩固学习内容。

-教师将在下一次课堂上安排专门的复习课,针对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进行回顾和巩固。

总体来说,本节课的教学评价与反馈是积极的。学生们在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等方面都取得了进步,但也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教师将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评价,不断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典型例题讲解1.例题:

写出下列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并计算焓变:

2H2(g)+O2(g)→2H2O(l)ΔH=-571.6kJ/mol

解答:

2H2(g)+O2(g)→2H2O(l)ΔH=-571.6kJ/mol

根据方程式,2摩尔氢气与1摩尔氧气反应生成2摩尔水,放出571.6kJ的热量。

2.例题:

计算下列反应的焓变:

N2(g)+3H2(g)→2NH3(g)ΔH=-92.4kJ/mol

解答:

根据方程式,1摩尔氮气与3摩尔氢气反应生成2摩尔氨气,放出92.4kJ的热量。

3.例题:

某化学反应中,1摩尔反应物转化为产物时吸收了283.6kJ的热量,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解答:

设反应为A→B,则热化学方程式为:

A→BΔH=+283.6kJ/mol

4.例题:

在标准状况下,2摩尔CO(g)与1摩尔O2(g)反应生成2摩尔CO2(g),放出565.2kJ的热量。计算该反应的焓变。

解答:

根据方程式,2摩尔CO与1摩尔O2反应生成2摩尔CO2,放出565.2kJ的热量。

ΔH=-565.2kJ/2mol=-282.6kJ/mol

5.例题:

在25°C和1atm下,1摩尔NaOH(s)溶解于水中,放出14.3kJ的热量。写出该过程的热化学方程式。

解答:

NaOH(s)→Na+(aq)+OH-(aq)ΔH=-14.3kJ/mol

这些例题涵盖了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焓变的计算以及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通过这些例题,学生可以加深对化学反应能量变化的理解,并学会如何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内容逻辑关系1.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①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是指化学反应过程中能量的吸收或释放。

②放热反应:在反应过程中释放能量,通常以热的形式表现。

③吸热反应:在反应过程中吸收能量,通常以热的形式表现。

2.能量变化的量度

①焓变(ΔH):表示化学反应过程中能量的变化量。

②焓变可以是正值(吸热)或负值(放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