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单元压强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_第1页
第九单元压强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_第2页
第九单元压强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_第3页
第九单元压强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_第4页
第九单元压强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九单元

压强第一课时1.压力(1)定义: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的力叫做压力。(2)三要素:a.作用点(作用在受力物体的表面);b.方向(总是

于物体表面,并指向被压物体);c.大小(当物体自由静止在水平面上时,对水平面压力的大小

重力的大小)。

(3)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压力的大小和

的大小。

受力面积

等于

考点一

认识压强

垂直

考点突破2.压强(1)定义:物理学中,把

的比叫做压强。

(2)公式:p=

(3)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压强的单位是帕斯卡,简称帕,符号是

(4)物理意义: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压强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

注意:S是两物体相互挤压的接触面积,而不是物体的底面积。

明显

Pa

受力面积

压力

考点突破比值法(5)增大或减小压强的方法增大压强的方法:a.压力一定时,

受力面积;b.受力面积一定时,

压力;c.条件允许时,增大压力,同时减小受力面积。

减小压强的方法:a.压力一定时,

受力面积;b.受力面积一定时,

压力;c.条件允许时,减小压力,同时增大受力面积。

减小

增大

增大

减小

考点突破1.(教材图片)小小的蚊子(图甲)能轻而易举地用口器把皮肤刺破,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

的;重重的骆驼(图乙),脚掌却不会陷到沙中,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

来减小压强的;推土机(图丙)的履带做得宽大是为了

对地面的压强,土铲做得锋利是为了

对被铲物体的压强。(后两空均选填“增大”或“减小”)

增大

减小

增大受力面积

增大压强

考点突破2.(教材图片)如图所示,一个图钉帽的面积为0.8cm2,图钉尖的面积为5×10-4cm2,手指对图钉帽水平向右的压力为40N,则手指对图钉帽的压强为

Pa,手指对这个图钉帽的压力越大(方向不变),图钉越容易压进墙面,这是通过

的方法

压强。

增大

增大压力

5×105

考点突破1.一棱长为10cm、重为50N的正方体物体静止在水平地面上,F为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大小均为10N。

考点二

固体压强的判断及相关计算考点突破(1)图甲中物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力为

N,物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

Pa。

(2)图乙中物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力为

N,物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

Pa。

(3)如图丙,此时物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力为

N,物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

Pa。

(4)如图丁所示,F的方向水平向右,将物体压在竖直墙面上保持静止,则墙面受到的压力为

N,墙面受到的压强为

Pa。

1000

10

4000

40

6000

60

5000

50

考点突破2.2022年北京冬奥会中,我国运动员任子威获得北京冬奥会短道速滑男子1000m冠军,实现了中国队在该项目上冬奥金牌零的突破。已知任子威的质量为72.8kg,短道速滑运动员的冰鞋上装有冰刀,每只冰刀与冰面的接触面积是4cm2,所穿的冰鞋等装备的质量是2kg,g取10N/kg。(1)任子威的重力为

N。

(2)当他穿着冰鞋,双脚站立在水平冰面上时,对冰面的压力为

N,此时对地面的压强为

Pa。

9.35×105

748

728

考点突破(3)在比赛过程中的某个瞬间,当他一只脚抬起时,他对冰面的压强怎样变化简要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比赛结束,他手握一瓶纯净水接受记者采访,水与瓶的总重力为2.8N,则此时水瓶在手中竖直静止时受到的摩擦力为N。

(5)水瓶在手中竖直静止时水深为10cm,求纯净水对瓶底产生的压强为Pa。

1×103

2.8

因为受力面积变小,压力不变,故他对冰面的压强变大

他对冰面的压强变大;考点突破1.实验方法(1)转换法:将压力的作用效果转换为海绵的

(2)控制变量法的应用①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的关系时,应保持

不变,改变压力大小;

②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时,应保持

不变,改变受力面积的大小。

压力

受力面积

实验

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

凹陷程度

实验聚焦2.实验注意事项:被压物体要选易发生形变的材料,便于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3.实验结论:当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

,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当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

,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越大

越小

实验聚焦【设计和进行实验】小组同学利用小桌、海绵、砝码等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如图1甲、乙、丙所示。图1(1)实验中通过观察

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这种物理学研究方法也运用于以下

(选填字母)实验中。

A.同一小球在不同高度由静止释放来探究重力势能大小的影响因素B.运动的小车受的阻力越小,向前滑行的距离越远,进一步推测,如果物体受到的阻力为零,运动的物体将做匀速直线运动C.利用U形管压强计液面的高度差反映液体压强的大小(2)通过比较图1甲和乙,说明在受力面积相同时,

,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压力越大

AC

海绵的凹陷程度

实验聚焦【交流与反思】(1)在生活中,书包的背带做得又宽又大,能减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这是利用了图1

两实验得出的实验结论。

(2)该小桌和砝码放在如图1丁所示的木板上,图1丙中海绵受到的压强p1和图1丁中木板受到的压强p2的大小关系为p1

(选填“>”“<”或“=”)p2。

(3)实验时如果将小桌换成砖块,并将砖块沿竖直方向切成大小不同的两块,如图1戊所示,小明发现它们对海绵的压力作用效果相同,由此他得出的结论是: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无关。你认为他在探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

没有控制压力大小相同

乙、丙实验聚焦【拓展】(1)小聪想用一支铅笔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他设计了如图2a、b两种方案,你认为

(选填“a”或“b”)方案更合理一些,另一种方案不足的原因是

上下压力大小不同

a

图2

实验聚焦(2)小组的小亮同学在家找到两瓶完全相同的矿泉水和海绵进行实验,他分别将矿泉水瓶正立和倒立放在海绵上(如图3所示),其目的是控制

大小相同,改变受力面积的大小。本实验可初步得出压力的作用效果与

有关;正放时瓶底对海绵的压强为p1,倒放时瓶盖对海绵的压强为p2,则p1

(选填“>”“<”或“=”)p2。

受力面积

压力实验聚焦图31.(2019·江西7题2分)谚语、成语都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如:①如坐针毡;②墙内开花墙外香;③泥鳅黄鳝交朋友——滑头对滑头;④霜前冷,雪后寒。其中主要体现压强知识的是

,主要体现摩擦知识的是

。(请填入相应的序号)

2.(2016·江西4题2分)如图所示,是在冰面上行走时,套在鞋上的冰爪,爪做得尖而细是通过

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的,从而

摩擦,便于行走、防止摔跤。(均选填“增大”或“减小”)

增大

减小

真题再现3.(江西真题组合)判断正误(1)(2021·江西9D题0.5分)小明同学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约105Pa(

)(2)(2020·江西11D题0.75分)一个常见的医用外科口罩正面受到的大气压力约为1700N(

)√

真题再现4.(2018·江西20题6分)如图所示是小普同学利用自制的简易天平在家实验时的情景,请仔细观察,并根据图中信息,求:(1)该液体的密度。(2)若烧杯的底面积为20cm2,装有此液体的烧杯对天平托盘的压强。(g取10N/kg)真题再现

真题再现

真题再现第二课时3.大小:p=

。h表示液体

到该点的高度(如图所示)

。自由液面

考点三

液体的压强

ρgh

1.产生原因:由于液体受到

作用且具有

2.特点(1)在液体内部的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

(2)同种液体中,深度越深,压强

(3)在深度相同时,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

越大

越大

相等

流动性

重力

考点突破4.连通器(1)定义:上端

,下端

的容器叫做连通器。

(2)原理:连通器里装的是相同的液体,当液体不流动时,连通器各部分中的液面高度总是

的。

(3)应用:茶壶的壶嘴与壶身组成连通器、排水管的U形“反水弯”是一个连通器、锅炉和外面的水位计组成连通器、三峡船闸是连通器等。

相同

连通

开口

考点突破1.(2022年版课标素材)三峡船闸是世界上最大的人造

。如图所示是轮船通过船闸的示意图。此时上游阀门A打开,下游阀门B关闭,则闸室和

(选填“上游”或“下游”)水道构成连通器。

上游

连通器

第1题图考点突破第2题图2.(教材图片)学校为了方便学生饮水,添置了如图所示的锅炉,使用一段时间后,锅炉外水位计的水面会随锅炉内水面的下降而下降,这是利用了

的原理,当锅炉底部所受水的压强为5×103Pa时,锅炉内的水深为

m。(g取10N/kg)

0.5

连通器考点突破3.(2022年版课标素材)2023年3月11日,“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圆满完成了国际首次环大洋洲载人深潜科考任务,潜水器浸没后在下潜的过程中所受的液体压强逐渐

。本航次中,“奋斗者号”总共完成了63次有效下潜作业,某次下潜深度约为10000m,则所受液体压强为

Pa。(g取10N/kg,液体密度取1.0×103kg/m3)

1×108

增大

考点突破1.证明大气压存在的实验:马德堡半球实验。2.产生原因:空气由于受重力且具有

3.大气压的测量:意大利科学家

最早测出大气压的数值等于

mm高的水银柱产生的压强,通常这样大小的大气压叫

,用p0表示,p0可以取为

Pa。

1.0×105

标准大气压

760

托里拆利

流动性

考点四

大气压强考点突破4.大气压与海拔的关系:大气压随高度的升高而

5.大气压与沸点的关系:液体的沸点随大气压的减小而

,随大气压的增大而

升高

降低

减小1.(2022年版课标素材)如图所示是测量大气压强的实验装置,当玻璃管中水银面稳定后,测得玻璃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是760mm。下列操作中使玻璃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一定减小的是(

)A.向水银槽中加入适量水银B.使玻璃管稍微倾斜放置C.将该装置移到高山上D.将玻璃管向上移动适当距离但管口未离开槽内水银面

C考点突破2.(教材图片)如图所示,在铁桶内放入少量的水,用火加热,水沸腾之后把桶口密封,然后浇上冷水,这时桶内的气压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桶外的大气压,在

的作用下,铁桶被压扁了。

桶外大气压

小于

考点突破考点五

液体压强的理解及相关计算1.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放有甲、乙、丙三个平底容器,分别装有质量相等的液体,液体重力G液与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力F压关系。考点突破F压>G液F压<G液F压=G液2.如图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容器中盛有1.3kg水,其中h1=100cm,h2=60cm,容器底面积S=20cm2,容器自重3N,请完成下列问题。(g取10N/kg)(1)水对容器顶的压强为

Pa。

(2)水对容器底的压强为

Pa。

(3)水对容器底的压力为

N。

(4)容器对桌面的压力为

N。

(5)容器对桌面的压强为

Pa。

8×103

16

20

104

4000

考点突破3.(多选)如图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中分别盛有质量相等的水和酒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容器底受到的压力不相等B.两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强相等C.液面下深度相同的两处a、b所受液体的压强pa=pbD.液面下深度相同的两处a、b所受液体的压强pa>pb

BD考点突破1.实验方法(1)转换法:根据压强计U形管中两边

来判断液体压强的大小。

(2)控制变量法①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与深度的关系:控制金属盒在同一种液体中的方向不变,改变金属盒浸入液体的

,观察U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

深度

实验

探究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

液面的高度差实验聚焦②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与方向的关系:控制金属盒在同一种液体的同一深度处,改变金属盒的

,观察U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

③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控制金属盒在液体中的深度、方向相同,改变液体的

,观察U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

密度

方向实验聚焦2.实验注意事项(1)实验前U形管两侧液面应调平,若不相平,应

,使U形管两边液面相平。

(2)实验装置安装完毕后应先检查气密性:用手轻压金属盒上的橡皮膜,观察U形管中两侧液柱变化情况,若灵活变化,则气密性良好。3.交流与反思:多次实验的目的是使实验结论

4.实验结论:液体内部的同一深度,向各个方向的压强

,深度越深,压强越

;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还与液体的密度有关,在深度相同时,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越

相等

具有普遍性取下软管重新安装

实验聚焦【探究名称】探究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问题】“海斗一号”在马里亚纳海沟超10800m深度的深渊海区,成功实现多次万米下潜及科考应用,表明我国全海深无人潜水器正式跨入万米科考应用的新阶段,填补了国际空白,于是进行了如下探究。【证据】小组同学决定采用U形管组装压强计,按图中步骤进行实验。实验聚焦(1)实验前需先检验压强计的气密性,应该

,观察U形管内液面。

A.取下软管重新安装B.按压金属盒的橡皮膜(2)U形管中装

(选填“有色”或“无色”)的液体,可以更容易观察到实验现象。

(3)把调节好的压强计放在空气中时,U形管两侧液面应该

(选填“相平”或“不相平”)。

相平

有色

B

实验聚焦【解释】(1)保持图甲中金属盒的位置不变,并将一杯浓盐水倒入烧杯中搅匀后,实验情形如图乙所示。比较甲、乙两次实验,得出初步结论: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有关。你认为此结论

(选填“可靠”或“不可靠”),原因是

(2)为探究液体内部压强与深度的关系,将压强计的探头先后放在图丙所示烧杯的a、b位置处,可以观察到探头在

(选填“a”或“b”)位置时U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较大,由此可初步得出结论:同种液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