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节液体的压强第1课时_第1页
第2节液体的压强第1课时_第2页
第2节液体的压强第1课时_第3页
第2节液体的压强第1课时_第4页
第2节液体的压强第1课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节液体的压强第1课时液体压强的特点知识梳理导学园地1.液体压强由于液体受重力作用,所以液体对容器

有压强;由于液体具有流动性,液体内向

都有压强。

2.压强计(1)作用:测量液体内部

的大小。

(2)原理:U形管左右两侧液面的

,反映探头薄膜所受压强的大小。

3.液体压强的特点在同一液体内部的同一深度,向各个方向的压强

;深度越大,压强

;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还跟液体的

有关,在深度相同时,液体的

越大,压强越大。

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1)液体由于受到重力的作用,对支撑它的容器底产生压强。(2)液体具有流动性,对阻碍它流动的容器壁产生压强。(3)液体由于流动而在液体内部相互挤压,因此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产生压强。底各个方向压强高度差相等

越大密度密度知识点: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典题1】小明用压强计探究液体的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1)使用压强计前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用手指轻压探头橡皮膜,观察U形管的

(2)小明把压强计的探头浸入水中一定深度,把探头分别朝前、朝下、朝上(如图A、B、C所示),发现U形管左右两侧的液面高度差保持不变,说明在同种液体内部的同一深度,

的压强都相等。

两侧液面高度是否有明显的变化液体各个方向(3)小明根据图D和E实验得出“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越大”的结论,请指出小明实验中存在的问题:

(4)压强计通过U形管左右两侧的液面高度差大小,反映探头橡皮膜所受压强大小,应用了转换法。量筒、刻度尺、弹簧测力计等测量工具的设计原理也应用了这种方法的是

____________。在使用压强计时,待探究液体与U形管中液体的密度差越

(选填“大”或“小”),实验现象越明显。

没有控制液体深度相同名师点睛实验运用的科学方法(1)转换法: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通过比较U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来反映,U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越大,液体内部压强越大。(2)控制变量法①探究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深度的关系时,应该控制液体的密度和橡皮膜的方向不变,只改变液体的深度;②探究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时,应该控制液体的深度和橡皮膜的方向不变,只改变液体的密度;③探究同一种液体在同一深度向各个方向的压强是否相等时,应该控制液体的深度和密度不变,只改变橡皮膜的方向。弹簧测力计大【变式1-1】如图所示,小明将压强计的探头分别放入甲、乙两种液体中,从图中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A.甲液体的密度大于乙液体的密度B.甲液体的密度等于乙液体的密度C.甲探头处的压强等于乙探头处的压强D.甲探头处的压强小于乙探头处的压强【变式1-2】如图所示的情景是在探究液体压强与

的关系。

液体深度A【基础达标练】1.水下考古队员从“南澳Ⅰ号”沉船上将明代瓷碗打捞出水面。碗在海里上升的过程中(

)。A.海水只对碗的外壁有压强 B.海水只对碗的内壁有压强C.海水对碗的压强逐渐变大 D.海水对碗的压强逐渐变小2.在学习液体压强时,物理老师把同一底部有孔的空透明塑料瓶竖直压入水中不同深度,瓶中形成了如图所示的“喷泉”,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B.同种液体的同一深度,各方向压强都相等C.同种液体的内部,深度越大,压强越大D.深度相同时,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越大DC3.在如图所示的“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特点”的实验中,将压强计的探头放入盐水中,下列做法中能使U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明显减小的是(

)。A.将探头水平移动一段距离B.将探头向下移动一段距离C.将探头放入在同样深度的煤油中D.将探头在原位置转动90°C4.(多选)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研究液体内部压强”的实验,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A.实验前,发现U形管两侧液面不相平,需拔下软管重新安装B.把探头放入盛水的容器,U形管两侧液面高度差变化不明显,说明装置漏气C.对比图甲、乙可得:在液体内部的同一深度,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D.由丙、丁两图可知: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密度有关,液体密度越大,压强越大ABC5.在探究实践创新大赛中,小明同学展示了他的“液体压强演示仪”,其主要部件是一根两端开口且用橡皮膜扎紧的玻璃管(如图所示),将此装置放入水中,通过橡皮膜的凹凸程度来探究液体压强规律。下图描述的几种橡皮膜的变化情况,其中正确的是(

)。B6.如图甲所示,铜壶滴漏是中国古代的计时工具。小水滴从日壶滴进月壶,再从月壶滴进星壶,最后进入受水壶。如图乙受水壶装有两个重要部件:一个是竖立固定在壶盖正中的铜尺,上有时辰刻度。另一个是下端连着小木块的浮箭,随着受水壶里水量的增加,浮箭自然同步上升,浮箭上升过程中下部小木块浸没在水中的深度不变,受水壶壶底受到水的压强

(选填“增加”“减小”或“不变”)。

增加7.如图所示,放于水平桌面上的两个质量相等但高度和底面积均不相等的圆柱体容器,盛有相同质量的同种液体,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关系是p甲

p乙,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关系是F甲

F乙。(均选填“>”“<”或“=”)

8.如图所示,无论汽车落水还是遇雨被淹,乘客都应立即开门逃生,时间越长越难推开车门,因为车辆被淹越深,车门下部O点处受到水的压强越

,紧急情况下,应挥动逃生锤的

_____(选填“A”或“B”)端砸向玻璃窗的边角,破窗逃离。

>=大B9.如图所示,用隔板将容器分成左、右两部分,隔板下部有一个圆孔用薄橡皮膜封闭。当在容器左、右两部分注入不同深度的水时(水面位置如图中虚线所示),橡皮膜发生了形变,形变情况是向

侧凸起;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如图所示,两端开口的玻璃管底部用橡皮膜封住,将其分别竖直放入盐水和酒精中,向玻璃管中倒水,分别画出当橡皮膜变平时管内水面的大致位置。(ρ盐水>ρ水>ρ酒精)左由图可知,到橡皮膜位置右侧水的深度比左侧水的深度大,橡皮膜向左凸起。容器左、右两侧注入不同深度的水,右侧水深度大,所以右侧水对橡皮膜的压强大,根据F=pS,因为受力面积相等,右侧水对橡皮膜的压强大,所以右侧水对橡皮膜的压力大,使得橡皮膜向左侧凸起11.(2024四川乐山中考)探究“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进行了如下操作。(1)组装好器材后,用手指无论是轻压还是重压探头的橡皮膜,U形管两侧液面几乎没有变化,说明该压强计气密性

(选填“好”或“差”)。

(2)调整好器材后,液体压强的大小变化可以通过比较U形管两侧液面高度差来判断,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是

(3)比较

两图可知,液体压强与液体深度有关。

差转换法

乙(4)比较甲、丙两图可知,液体压强与液体

有关。

(5)根据实验结论对压强计进行改装,改装后可用于比较不同液体的密度大小。现将压强计两个探头分别浸入酒精和水中并处于同一深度,如图丁所示可判断出A杯中盛有

______(选填“酒精”或“水”)。将A杯中的探头向

(选填“上”或“下”)移,U形管两侧液面会再次相平。

密度上

水【能力提升练】12.分别在圆柱形玻璃杯侧壁不同高度处钻3个小孔,如图甲所示是某时刻杯中液体从3个小孔流出时的情景。请在图乙坐标系中画出液体压强p与液体深度h的大致关系图像。13.如图甲所示,用微小压强计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ρ盐水>ρ水)(1)实验中,将液体内部的压强大小转换为用U形管两侧液面的

来表示。

(2)为了使实验现象更明显,U形管中的液体最好用

(选填“有色”或“无色”)的。

(3)将探头放在如图乙所示液体内部的A、B位置,观察到U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hB>hA,经过多次实验观察到同样的现象,这说明同种液体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