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1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1页
专题11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2页
专题11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3页
专题11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4页
专题11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9课辛亥革命了解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理解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成立对中国结束帝制、建立民国的意义及局限性。第六单元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一、革命为什么会爆发?探究辛亥革命的背景材料一: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当时中国社会状况。(1)民族危机不断加深,清政府腐败无能,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材料二:1901年清政府宣布“新政”:训练新兵、奖励实业、废除科举,兴办新学、派留学生出国、改革官制等。1908年,清政府颁布《钦定宪法大纲》一、大清皇帝统治大清帝国,万世一系,永永尊戴。二、君上神圣尊严,不可侵犯。三、钦定颁行法律及发交议案之权……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根本目的是维护清政府的统治(2)新政和“预备立宪”加深了清朝统治危机,加速了辛亥革命爆发。材料三:1895—1913年,资本在10万元以上的新建工矿企业全国有549家。1894—1913年,民族资本工业发展的速度为15%。这促使中国资产阶级真正形成一个独立的阶级。……资产阶级利用商会有组织的参与地方或全国性的经济与政治活动。(3)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初步发展。(物质基础)(4)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进一步壮大。(阶级基础)材料四:我中国今日不可不革命,我中国今日欲脱满洲人之羁缚,不可不革命;我中国欲独立,不可不革命;我中国欲与世界列强并雄,不可不革命;我中国欲长存于二十世纪新世界上,不可不革命;我中国欲为地球上名国、地球上主人翁,不可不革命。革命哉!革命哉!——邹容:《革命军》(5)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广泛传播,

为辛亥革命爆发作了舆论准备。《革命军》刚一问世,便不胫而走,销售量居当时革命书刊的第一位,成为引导志士仁人走向革命道路的明灯。

1905年8月,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骨干在日本东京召开中国同盟会成立大会。成立时间名称主要成员领导人成立地点1894年兴中会华侨、会党孙中山檀香山1904年华兴会留学生、学界黄兴、宋教仁湖南长沙1904年光复会留学生、学界蔡元培上海材料五:(6)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的广泛建立和资产阶级革命政党的形成,为辛亥革命爆发作了组织准备。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

平均地权民族主义民权主义

民生主义核心推翻满清政府统治(民族革命)

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政治革命)

解决土地问题(社会革命)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前提补充发展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中国人民要求民主权利中国人民要求发展经济性质:第一个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革命纲领。辛亥革命的旗帜中国同盟会纲领

材料一:所有国民军对外之行动,宣言如下:一、所有中国前此与各国缔结之条约,皆继续有效。二、……

——《中国同盟会对外宣言》材料二:其现在之地价,仍属原主所有。革命后社会改良进步之增价,则归于国家,为国民所共享。②缺乏明确的反帝的纲领③没有彻底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这两则材料说明了什么?

①表达了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反映了中国人民实现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愿望。进步性局限性评价三民主义浙皖起义萍浏醴起义黄花岗起义镇南关起义(7)革命党人发动的一系列武装起义为辛亥革命奠定了军事基础。材料六:保路运动材料七:1911年,保路运动也称作“铁路风潮”,是四川、广东、湖南、湖北等省人民反对清政府将民办的川汉、粤汉铁路出卖给帝国主义的群众运动。四川保路运动爆发后,有人说;“不用掐,不用算,宣统不过二年半。”(8)四川保路运动使湖北防务空虚。【课堂探究】辛亥革命爆发的背景(2)新政和“预备立宪”加深了清朝统治危机,加速了辛亥革命爆发。(1)民族危机不断加深,清政府腐败无能,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3)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初步发展(物质基础)。(5)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广泛传播,为辛亥革命爆发作了舆论准备。(6)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的广泛建立和资产阶级革命政党的形成,为辛亥革命爆发作了组织准备。(7)革命党人发动的一系列武装起义为辛亥革命奠定了军事基础。(8)四川保路运动使湖北防务空虚。(4)民族资产阶级力量进一步壮大(阶级基础)。二、革命的过程如何?勾勒辛亥革命的过程武昌起义临时约法颁布临时政府成立清帝退位袁世凯就职1.武昌起义——革命的爆发1911年10月10日攻克武昌,成立湖北军政府,改号中华民国。全国十几个省区相继宣布独立;清王朝统治土崩瓦解。湖北新军中的革命党人(1)时间:(2)主力:(3)结果:(4)影响:武昌起义后全国形势北京★武昌武昌起义后全国15个省宣布独立2.革命扩大到全国

资产阶级革命政权性质:3.革命高潮——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汉满蒙回藏“五族共和”时间国号国都国旗纪元临时大总统孙中山五色旗南京中华民国1912年1月1日公历民国纪年青天白日满地红旗五色旗

十八星旗

清朝龙旗民国纪元法:1912年元旦,孙中山宣告中华民国正式成立,改用阳历,以中华民国纪元,1912年为民国元年即民国1年,民国纪元法与公元纪年法的换算公式:历史事件发生的公元时间减去1911。知识扩展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性质:第一章“总纲”,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第二章“人民”,规定:“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人民有保有财产及营业之自由”;人民得享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通信、信仰等自由。第三章“参议院”,规定:“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第六章“法院”,规定:“法官独立审判,不受上级官厅之干涉。”主权在民天赋人权自由平等三权分立3.革命高潮——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限制袁世凯权力,确保民主共和。第四章“临时大总统副总统”,规定:“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公布法律”;第五章“国务员”,规定:“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合作探究:约法的特别规定,体现了革命党人的什么目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材料:大清皇帝统治大清帝国,万世一系,永永尊戴;君上神圣尊严,不可侵犯。—1908年《钦定宪法大纲》钦定宪法大纲清帝逊位诏书今全国人民心理,多倾向共和。特率皇帝将统治权公诸全国,定为共和立宪国体。即由袁世凯以全权组织临时共和政府。今合满、汉、蒙、回、藏五族完全领土为大中华民国。4.中国版光荣革命——清帝退位1912年2月12日,清朝最后一位皇帝宣统下诏退位,封建君主制度结束。中华民国成立后的各方态度施压攻陷汉口汉阳政治讹诈军事威胁外交孤立经封济锁革命党人立宪派和旧官僚帝国主义列强袁世凯革命阵营清政府袁世凯妥协1912年3月10日,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5.袁世凯就职

落入革命果实落入袁之手帝国主义的支持革命派的软弱、缺乏实力

立宪派、旧官僚的拥护

对清:逼宫退位对革命派:迫孙让位

依托:在军队中的影响客观原因主观原因探究:落入袁世凯革命果实的原因三、如何评价革命?天子已退位,清朝统治不复存在,世界上最古老的君主国已经正式成为一个共和国。历史上很少见到如此惊人的革命,或许可以说,从来没有过一次规模相等的、在各个阶段中流血这样少的革命。

——伦敦《泰晤士报》社论辛亥革命“基本是一场失败,不是一个创造”,仅是“政体的变革”。——哈佛大学终身教授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1800~1985)》)吾人要知道,过去五千年的中华通史,实是一部“帝王专制史”;而今后五千年(至少一千年吧)的中华通史,将是一部“民主政治史”“辛亥革命”是我们这个“从君主到民主”的百年“转型期”的“开始”。

——著名华裔史学家美国纽约市立大学教授唐德刚史学争鸣成功or失败?材料1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封建反动政府,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辛亥革命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是中国人民为改变自己命运而奋起革命的一个伟大里程碑。——江泽民在纪念辛亥革命九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共和政体。角度1政治上1.辛亥革命的功绩材料2“从前皇帝自称为天子,如果有人说皇帝是一强盗,可以打倒,别人一定把他看作疯子。孙中山就曾经是一个被人家看作是疯子的人。相反在辛亥革命以后,如果有人想做皇帝或者拥护别人做皇帝,一定也被看作疯子。”——《吴玉章文集》

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角度2思想上1.辛亥革命的功绩材料3

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从1912年~1919年,中国新建厂矿企业有470多家,新增资本达1.3亿元以上,超过了过去的半个世纪。——《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集》

促进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角度3经济上

民国的建立提高了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地位,激发了他们振兴实业的热忱……辛亥革命前,中国平均每年注册的工厂为21.1家,而在1913~1915年,平均每年注册工厂就有41.3家,1916~1919年更达到年均124.6家。——选自岳麓版必修21.辛亥革命的功绩材料4无数的汉人都兴高采烈地剪去这条奴隶标志的辩子。也有迷信的,事先选择吉日,拜祭祖先,然后庄重地剪除,把辫子烧了。更有联合多人同日剪辫,并燃放爆竹,举行公宴庆祝。——许金城《民国野史》材料51912年3月2日,孙中山以大总统的名义发布命令:“嗣后各官厅人员相称,咸以官职;民间普通称呼则曰先生,曰君,不得再沿前清官厅恶称。”——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推动了社会生活习俗的变革角度4社会习俗上1.辛亥革命的功绩剪辫子放足运动中山装西式婚礼2.局限性:材料6辛亥革命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两座大山仍然沉重地压在中国人民的头上。南京政府名义上是中央政府,但并没有实现国家的真正统一,也没有结束国家的混乱状态。——《吴玉章回忆录》(1878-1966)材料7民国三年,戴季陶遇见一个老农,因戴季陶身穿日本服装,老农问其国籍。戴称“予中华民国人也”。老农“忽作惊状,似乎不解中华民国为何物者”。当戴告诉老农“你也是中华民国人”时,老农茫然,连忙说:“我非革命党人,我非中华民国人。”

(1)胜利果实被袁世凯所窃取。(2)没有发动广大人民群众。(3)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完成,中国仍然是半殖半封社会。1.性质:是一次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2.功绩(四大成果):(1)推翻君主专制,建立民主共和国(政治民主化)(2)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思想近代化)(3)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经济工业化)(4)移风易俗(风俗近代化)

三、辛亥革命的评价

——辛亥革命的功绩和局限3.局限性(失败的地方):(1)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2)没有发动广大人民群众。(3)未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中国的社会性质未变。(根本)近代化进程中的里程碑材料1:中华民国就像我的孩子,他现在有淹死的危险。……我向英国和美国求救,他们只顾着站在岸上嘲笑我。这时候,漂来了苏俄这根稻草。因为要淹死了,我决定抓住它。

——1922年孙中山谈话录材料2:这十三年来,政治上、社会上种种黑暗腐败,比前清更甚,人民困苦,日甚一日……俄国虽迟我革命,而已成功;我虽早六年革命,而仍失败。”

——孙中山《国民党改组问题》1924年1月

从材料看:20世纪20年代前后,孙中山的思想认识有何变化?

以欧美为师以俄为师孙中山的思想变化辛亥革命在今天

孙中山先生始终坚定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旗帜鲜明的反对一切分裂国家、分裂民族的言论和行为。孙中山先生说:“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国家,这一点已牢牢地印在我国的历史意识之中,正是这种意识才使我们能作为一个国家而被保存下来。”

他强调:“‘统一’是中国全体国民的希望。能够统一,全国人民便享福;不能统一,便要受害。”

——习近平在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第20课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学习目标:了解北洋军阀的统治及特点;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探讨其对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第六单元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政治思想经济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北洋军阀统治黑暗

政局多动荡民族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经俗新气象动摇了封建思想统治基础

思想新方向政局动荡共和难

一【名词解释:北洋政府】1895年,袁世凯开始为清政府编练新式陆军。后来,逐渐形成了一个以他为首的军事集团。由于袁世凯长期担任北洋大臣、直隶总督,这个军事集团通常被称为北洋军阀。北洋军阀执政时期的政府被称为北洋政府,从1912年开始到1928年结束。1912年1916年1928年袁世凯统治时期军阀割据时期1912年1916年1914年1913年1915年袁世凯复辟帝制一、袁世凯复辟帝制与护国战争一、袁世凯复辟帝制与护国战争(一)袁世凯复辟帝制的过程1913年3月,宋教仁案1913年10月,袁当选中华民国总统1914年1月,解散国会1914年5月,《中华民国约法》1914年9月,袁祭孔大典1914年12月,《大总统选举法》1915年5月,《民四条约》1915年10月,“劝进”当上皇帝1916年1月,中华帝国1916年3月,袁世凯去世1912年3月,当选中华民国临时总统(二)民主共和与专制独裁的斗争时间袁世凯革命党人结果1913年1915年“二次革命”复辟帝制思考1:革命党人为捍卫共和进行了哪些努力?结果如何?一、袁世凯复辟帝制与护国战争护国战争刺杀宋教仁袁被迫取消帝制失败【合作探究】思考2:袁世凯统治时期的政治特点?专制独裁、民国名存实亡以宋教仁为代表的主张建立责任内阁的国民党,与以袁世凯为首的政治势力激烈斗争导致的结果,对以后的政局发展产生深远影响。1912年,在宋教仁的努力下同盟会与其他几个团体改组成为国民党,准备参加第一届中国国会两院议员大选。1913年3月20日,宋教仁应袁世凯之邀从上海奔赴北京,在上海车站被刺杀,后送往医院不治身亡。经查,刺杀宋教仁的幕后黑手竟然是袁世凯的亲信,并直接牵扯到袁世凯本人。(1)宋教仁案(2)二次革命背景:①1913年3月20日,国会开会前夕,国民党代理理事长宋教仁被杀;②袁世凯又非法签定善后大借款,准备发动内战,消灭南方革命力量;③孙中山看清袁世凯的反动面目,从日本回国,力主武装讨袁。过程:“宋案”后,袁世凯决定以武力镇压国民党,下令罢免由国民党人担任的江西、广东、安徽三省都督,并派兵南下。孙中山和黄兴等号召南方各省起来反袁,发动“二次革命”。结果:由于国民党力量涣散,二次革命很快被袁世凯镇压下去。孙中山、黄兴被迫流亡日本。(3)护国运动背景①袁世凯倒行逆施准备称帝;②二次革命的失败;③孙中山组织中华革命党,武力讨伐袁。过程①1915年底,唐继尧等在云南宣布独立,并组织护国军,发动护国战争;②随即,贵州、广西等地相继宣告独立。意义

①是一次胜利的革命战争,推翻了“洪宪”帝制,推翻了袁世凯;②胜利果实归于北洋军阀段祺瑞,国家政权并没有发生革命性转移,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地位仍然没有改变。袁世凯死后,无人具有足够能力统领整个北洋军队及政权,各领导人以省割据导致分裂,以军队为主要力量在各省建立势力范围。主要有三个派系:皖系、直系和奉系。三派为争夺政权发生了一系列的战争。军阀混战二、北洋时期的军阀割据府院之争袁世凯死后,段祺瑞出任国务总理,掌握实权。为了使权力合法化,段祺瑞重新召开国会,但进展并不顺利。1917年,继任总统的黎元洪免去段祺瑞总理职务,造成所谓的“府院之争”。府院之争表面上是一次“宪法漏洞”引起的国家机构争权,实际上是内部利益集团的争权夺利。段祺瑞(1865年3月6日—1936年11月2日),字芝泉,曾用名启瑞,晚年号称“正道老人”,生于安徽合肥,所以又称“段合肥”。中华民国时期著名政治家,号称“北洋之虎”,皖系军阀首领,孙中山“护法运动”的主要讨伐对象。1916年至1920年为北洋政府的实际掌权者。曾四任总理,四任陆军总长,一任参谋总长,一任国家元首。是中国现代化军队的第一任陆军总长和炮兵司令。任过中国第一所现代化军事学校——保定军校的总办。张勋复辟张勋复辟,又称丁巳复辟,民国六年(1917年,丁巳年)6月,张勋利用黎元洪与段祺瑞的矛盾,率5000“辫子兵”,借“调停”为名于6月14日进北京。急电各地清朝遗老进京,“襄赞复辟大业”,拥戴已退位的清末代皇帝溥仪复辟。复辟消息传出后,孙中山在上海发表《讨逆宣言》,段祺瑞在日本帝国主义的支持下,组成讨逆军,防守的“辫军”一触即溃,张勋在德国人保护下逃入荷兰使馆,复辟仅仅上演了12天。护法运动(1)背景张勋复辟失败后,冯国璋代行大总统职权,段祺瑞以“再造共和”的姿态,回到北京就任国务总理。但他公然破坏《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拒绝恢复国会。(2)过程1917年,南下的国会议员在广州召开非常会议,决定成立“中华民国军政府”,推荐孙中山为大元帅,二西南军阀却排挤孙中山,最终孙中山辞去大元帅之职。(3)结果护法运动失败直系军阀皖系军阀奉系军阀滇系军阀桂系军阀晋系军阀直皖战争直奉战争二、北洋时期的军阀割据北洋军阀时期军阀割据形势示意图军阀混战割据、政治上分崩离析思考:图示反映了军阀割据时期的政治有何特点?派系主要代表支持国家控制区域直系皖系奉系冯国璋思考1:哪个国家在中国的势力较强?为什么?二、北洋时期的军阀割据日本东北三省皖、浙、闽、鲁、陕【合作探究】思考2:为抑制日本在华势力发展,北洋政府有何举措?一战期间欧美列强无暇东顾,日本趁机加紧侵略中国。英美直隶及长江中下游苏、赣等段祺瑞日本张作霖①向德、奥两国宣战,加入一战;②收回德、奥在天津、汉口的租界,撤销两国的领事裁判权;③十几万中国劳工前往欧洲前线,为协约国取得胜利做出了贡献。经济民俗焕新颜二经济新气象三、民国初年经济、社会生活的新气象(1)内部原因:①中华民国建立,扫除了政治上的一些束缚和障碍,为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一定条件;②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鼓励民间兴办实业;③群众性反帝爱国斗争的推动。

(2)外部原因: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方列强忙于欧战,中国民族工业得到迅速发展。(一)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出现“短暂春天”清华学校学生在操场焚烧日货1.原因2.表现与影响:随着民族工业的迅速发展,中国产业工人的人数也急剧增加,成为不可忽视的社会力量。以荣宗敬、荣德生兄弟开办的面粉厂、纱厂为代表的一批民族企业迅速壮大起来。促进了资产阶级力量不断增强,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开展。促进了无产阶级队伍壮大,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奠定基础(五四运动)。———以轻工业为主三、民国初年经济、社会生活的新气象社会生活新气象三、民国初年经济、社会生活的新气象(二)国民生活新气象

改用阳历;颁布了剪发辫、易服饰和废止缠足的法律;革除“大人”“老爷”等清朝官场的称呼。人们认识到应接受文明开化的新习俗、新风尚。德赛怒潮写新篇三四、新文化运动的开展经济背景011914年9月28日,袁世凯导演民国首次官祭孔子。

严复和他翻译的西方启蒙思想名著《法意》袁世凯复辟帝制四、新文化运动的开展袁世凯倒行逆施,复辟帝制

日本侵略中国加剧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民族资产阶级要求民主政治封建思想根深蒂固政治经济思想背景01民主共和传播,袁世凯“尊孔复古”根本原因导火线内容02四、新文化运动的开展(1)兴起标志:(2)代表人物:(3)核心内容:(4)主要阵地: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新青年》陈独秀、胡适、李大钊、鲁迅、钱玄同、刘半农民主、科学北京大学和《新青年》杂志陈独秀李大钊民主不仅指西方资产阶级的民主制度,更强调人权、自由、平等、博爱等民主精神。科学不仅指科学知识,更强调科学精神、科学世界观、反对迷信、反对偶像崇拜。四、新文化运动的开展内容02科学(赛先生)民主(德先生)核心:提倡民主科学,反对专制愚昧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旧艺术、旧宗教材料:《一个贞烈的女孩子》阿毛:“爸爸呀,你当真看着我饿死吗?”┄┈王举人:“阿毛,你怎么这样的糊涂?我自从得了吴家那孩子的死信,就拿定主意叫你殉节,成你一生名节,做个百世流芳的贞烈女子。……死后第二天,县太爷派人送来“贞烈可风”四个字的一方匾额。道德革命: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02前提内容儒家纲常伦理独立、民主、自由、平等礼教吃人四、新文化运动的开展口号:“打倒孔家店”文学革命: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1917年,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主张以白话文取代文言文。手段《蝴蝶二首》[唐]徐夤缥缈青虫脱壳微,不堪烟重雨霏霏。……鸣蝉性分殊迂阔,空解三秋噪夕阳。《蝴蝶》

胡适两个黄蝴蝶,双双飞上天。不知为什么,一个忽飞还。剩下那一个,孤单怪可怜。也无心上天,天上太孤单。四、新文化运动的开展文化、教育平民化提倡民主和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