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林业与园林景观设计作业指导书TOC\o"1-2"\h\u668第一章林业基础知识 326611.1林业概述 3158341.1.1林业的定义 367821.1.2林业的作用 3228401.1.3国内外林业发展现状 4128031.2林业资源分类 4286521.2.1森林资源 419931.2.2野生动植物资源 430941.2.3湿地资源 465081.3林业可持续发展原则 4268571.3.1生态优先原则 43631.3.2多元化发展原则 468211.3.3科技创新原则 4326741.3.4社会参与原则 4296571.3.5国际合作原则 419996第二章园林景观设计基础 5310512.1园林景观设计概述 5281032.2园林景观设计要素 56212.2.1地形 5127012.2.2水体 5210782.2.3植物配置 5174672.2.4建筑与设施 555192.2.5色彩与质感 57612.3园林景观设计原则 5213012.3.1和谐性原则 689652.3.2实用性原则 651822.3.3美学原则 6307312.3.4创新性原则 623016第三章林业与园林景观设计融合 6126603.1林业与园林景观设计的关系 611773.2林业资源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6190083.3林业与园林景观设计融合的案例分析 75813第四章园林景观设计程序与方法 723094.1设计程序 7233534.2设计方法 863034.3设计工具与软件 830237第五章植物配置与景观营造 9183125.1植物配置原则 9217005.1.1生态适应性原则 9110145.1.2生物多样性原则 9263825.1.3美学原则 931995.2植物配置方法 935195.2.1种类选择 9314145.2.2植物层次配置 9208265.2.3植物色彩配置 9260555.3植物景观营造 9196205.3.1植物景观规划 992335.3.2植物景观设计 10205845.3.3植物景观施工与养护 1028538第六章园林景观设计风格与流派 10128536.1传统园林景观设计风格 1096356.2现代园林景观设计风格 1015786.3园林景观设计流派 1111027第七章城市林业与园林景观设计 11174237.1城市林业概述 1141927.2城市园林景观设计要点 1167347.3城市林业与园林景观设计案例 1220947第八章生态园林景观设计 1214108.1生态园林景观设计概述 1233728.2生态园林景观设计原则 12147778.2.1整体性原则 1298288.2.2生态性原则 1347688.2.3人文性原则 13234578.3生态园林景观设计案例分析 13108018.3.1项目背景 1324938.3.2设计目标 14290768.3.3设计方案 14117888.3.4设计效果 1418009第九章园林景观设计施工与管理 14223419.1施工准备 1436389.1.1设计交底与施工图纸 1417209.1.2施工场地准备 15301799.1.3材料与设备准备 15195159.2施工过程管理 1550849.2.1施工进度管理 15313449.2.2施工质量管理 15302099.2.3施工安全管理 15323419.2.4施工协调与沟通 1565149.3施工验收与维护 15318079.3.1施工验收 1515649.3.2施工维护 169639第十章园林景观设计发展趋势 162145310.1国际园林景观设计发展趋势 16575410.1.1生态优先原则 161965710.1.2绿色基础设施 161581510.1.3文化多样性 161695610.1.4科技创新 161356810.2我国园林景观设计发展趋势 16229710.2.1生态修复与保护 171694310.2.2传统与现代融合 17240010.2.3人性化设计 172579310.2.4城市更新与改造 172545510.3未来园林景观设计创新方向 17253010.3.1跨界融合 172873410.3.2智能化设计 171138910.3.3可持续发展 172981610.3.4社会参与 17第一章林业基础知识1.1林业概述林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提供木材和非木质林产品、改善生态环境等多重功能。林业活动涉及森林资源的培育、保护、利用和管理,对于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章将从林业的定义、作用、国内外发展现状等方面进行概述。1.1.1林业的定义林业是指以森林资源为基础,通过科学培育、保护、利用和管理森林资源,以实现生态、社会、经济效益的协调发展。林业涵盖的范围广泛,包括森林资源的调查、规划、营造、保护、利用、管理以及相关科学技术研究等方面。1.1.2林业的作用林业在国民经济和生态环境中具有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维护生态平衡:森林是地球上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具有调节气候、减缓洪水、保持水土、改善环境等生态功能。(2)保护生物多样性:森林是众多生物的栖息地,有助于维护生物多样性。(3)提供木材和非木质林产品:林业为我国提供了大量的木材、竹材、药材、食用菌等林产品。(4)改善生态环境:林业活动有助于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土地生产力,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1.1.3国内外林业发展现状我国林业发展历程悠久,近年来取得了显著成果。目前我国森林覆盖率逐年上升,森林资源总量持续增加,林业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林业经济效益不断提高。在国际上,我国林业地位日益凸显,已成为全球林业发展的重要参与者和推动者。1.2林业资源分类林业资源是指自然界中与林业相关的物质和能量资源,包括森林资源、野生动植物资源、湿地资源等。以下对林业资源进行简要分类。1.2.1森林资源森林资源是林业资源的核心,包括乔木林、竹林、灌木林、疏林、经济林等。森林资源具有生态、社会、经济效益,是林业发展的基础。1.2.2野生动植物资源野生动植物资源是指生活在森林、草原、湿地等自然生态环境中的动植物种类。这些资源具有很高的经济、科研和观赏价值。1.2.3湿地资源湿地资源是指自然界中具有调节气候、保持水土、维护生物多样性等功能的湿地生态系统。湿地资源在我国分布广泛,具有重要的生态和经济价值。1.3林业可持续发展原则林业可持续发展是指在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前提下,合理利用森林资源,实现生态、社会、经济效益的协调发展。以下为林业可持续发展原则:1.3.1生态优先原则在林业发展中,应充分考虑生态环境的保护,保证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1.3.2多元化发展原则林业发展应注重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多种经营,提高林业经济效益。1.3.3科技创新原则加强林业科技创新,提高林业资源利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1.3.4社会参与原则鼓励社会各界参与林业建设,形成企业、社会共同推进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格局。1.3.5国际合作原则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借鉴国际先进经验,推动我国林业可持续发展。第二章园林景观设计基础2.1园林景观设计概述园林景观设计,作为一种融合自然与人文的艺术形式,旨在通过科学规划与审美布局,创造出既满足人们使用需求,又具有观赏价值的户外环境。在现代城市环境中,园林景观设计不仅关系到生态环境的改善,也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品质。本章将系统介绍园林景观设计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及其在现代园林建设中的重要作用。2.2园林景观设计要素园林景观设计涉及多种要素,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2.2.1地形地形是园林景观设计的基础,直接影响着设计的整体风格与布局。合理利用地形,可以营造出丰富的空间效果,提升园林景观的层次感与美感。2.2.2水体水体是园林景观设计中不可或缺的元素,既可起到调节气候、美化环境的作用,又能增添园林的生机与活力。设计中应注重水体的形态、水质的维护以及与周围环境的协调。2.2.3植物配置植物配置是园林景观设计的核心内容,包括树木、花卉、草坪等。合理的植物配置不仅能提升园林的美观度,还能改善生态环境,实现生态平衡。2.2.4建筑与设施建筑与设施是园林景观设计中的人工元素,包括亭台楼阁、座椅、雕塑等。这些元素的设计与布局应与自然环境和谐相融,达到美化环境、提供休息场所的目的。2.2.5色彩与质感色彩与质感是园林景观设计中表现力极强的元素。通过合理搭配色彩与质感,可以营造出独特的视觉效果,提升园林景观的整体品质。2.3园林景观设计原则在进行园林景观设计时,应遵循以下原则:2.3.1和谐性原则和谐性原则要求园林景观设计应与周围环境保持协调,包括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设计应尊重自然规律,注重生态平衡,同时体现地方特色与文化内涵。2.3.2实用性原则实用性原则要求园林景观设计应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包括休闲、娱乐、运动等功能。设计应以人为本,充分考虑人们的舒适度和体验感。2.3.3美学原则美学原则要求园林景观设计应具备一定的审美价值,通过艺术手法和审美理念,创造出优美的园林景观。设计应注重形式美、色彩美、质感美等方面。2.3.4创新性原则创新性原则要求园林景观设计应具备创新意识,勇于突破传统束缚,摸索新的设计理念和技术手段。创新性设计能够为园林景观注入新的活力,提升其艺术价值。第三章林业与园林景观设计融合3.1林业与园林景观设计的关系林业与园林景观设计是两个相互关联、相辅相成的领域。林业主要研究森林资源的保护、培育、利用和管理,而园林景观设计则关注如何运用各种自然和人工元素,创造具有美学价值、生态功能和人文内涵的空间环境。林业与园林景观设计之间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林业为园林景观设计提供丰富的自然资源。森林是园林景观设计的重要素材,提供了丰富的植物种类、地形地貌和生态功能。(2)园林景观设计有利于保护和恢复林业资源。合理利用林业资源,将其融入园林景观设计中,有助于提高森林资源的利用率,促进生态环境的改善。(3)林业与园林景观设计在美学价值、生态功能和人文内涵等方面相互融合。设计师通过运用林业资源,创造富有创意的园林景观,使人们在享受美景的同时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和生态的价值。3.2林业资源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林业资源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植物资源。植物是园林景观设计的基础元素,林业资源为设计师提供了丰富的植物种类,包括乔木、灌木、草本植物等。合理运用这些植物,可以创造出不同风格的园林景观。(2)地形地貌。林业资源中的地形地貌为园林景观设计提供了丰富的空间变化。设计师可以利用地形地貌,营造出高低起伏、曲折蜿蜒的景观效果。(3)水系资源。林业资源中的水系为园林景观设计提供了自然的水源和景观元素。合理利用水系资源,可以创造出宁静、优美的水面景观。(4)生态功能。林业资源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有助于提高生态环境质量。设计师可以通过合理布局林业资源,实现生态恢复、减排降碳等目标。3.3林业与园林景观设计融合的案例分析以下以某城市森林公园为例,分析林业与园林景观设计融合的实践。某城市森林公园位于城市近郊,占地面积约2000亩。公园以森林景观为主体,融合了林业资源、地形地貌、水系资源等多种元素。以下是森林公园中几个典型的林业与园林景观设计融合案例:(1)植物配置。设计师在森林公园中运用了丰富的植物种类,包括乔木、灌木、草本植物等。通过不同植物的合理配置,形成了四季分明的景观效果。(2)地形地貌利用。设计师利用森林公园的地形地貌,营造出高低起伏、曲折蜿蜒的景观空间。例如,在山丘上设置观景平台,让游客可以俯瞰整个公园的美景。(3)水系设计。设计师充分利用森林公园中的水系资源,打造了自然、优美的水面景观。同时通过设置亲水平台、栈道等设施,让游客可以近距离感受水系的魅力。(4)生态恢复。设计师在森林公园中注重生态恢复,通过合理布局林业资源,提高森林覆盖率,实现减排降碳目标。同时利用湿地、人工湖等元素,提高公园的生态质量。第四章园林景观设计程序与方法4.1设计程序园林景观设计程序是保证设计质量和效率的重要环节。一般来说,园林景观设计程序包括以下几个阶段:(1)项目分析:分析项目背景、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地形地貌、土壤条件、水资源、生态环境等因素,明确设计目标和任务。(2)设计构思:根据项目分析结果,进行创意构思,明确园林景观的主题、风格、功能分区等。(3)方案设计:绘制方案设计图纸,包括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效果图等,详细表达设计意图。(4)初步设计:在方案设计的基础上,进行细化设计,完善景观元素,包括植物配置、水体设计、地形处理等。(5)施工图设计:根据初步设计,绘制施工图纸,包括施工详图、施工说明等,为施工提供详细依据。(6)施工监理:在设计过程中,对施工现场进行监督,保证施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4.2设计方法园林景观设计方法包括以下几种:(1)观察法:通过对现场环境的观察,了解地形、地貌、植被、气候等自然条件,为设计提供依据。(2)分析法:运用地理信息系统、生态环境、景观规划等理论,对项目进行分析,找出设计的关键因素。(3)创意法:运用创意思维,结合项目特点,提出独特的设计方案。(4)模拟法:通过计算机软件,对设计方案进行模拟,评估设计效果。(5)评价法:运用景观评价理论,对设计方案进行评价,优化设计。4.3设计工具与软件园林景观设计工具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绘图工具:包括铅笔、橡皮、直尺、圆规、三角板等,用于绘制设计图纸。(2)测量工具:包括卷尺、水准仪、经纬仪等,用于现场测量。(3)计算工具:包括计算器、计算机等,用于计算设计数据。园林景观设计软件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AutoCAD:用于绘制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等。(2)SketchUp:用于快速构建三维模型,进行空间构思。(3)Photoshop:用于处理效果图,提高视觉效果。(4)Ecotect:用于评估建筑与环境的相互关系,优化设计。(5)GIS(地理信息系统):用于分析项目背景,辅助设计决策。第五章植物配置与景观营造5.1植物配置原则5.1.1生态适应性原则在进行植物配置时,应遵循生态适应性原则。即选择植物种类时,应充分考虑其生长习性和生态习性,选择与当地气候、土壤等环境条件相适应的植物种类,以保证植物的生长和生态功能的发挥。5.1.2生物多样性原则植物配置应遵循生物多样性原则,通过选择多种植物种类和不同层次的植物配置,形成丰富的植物群落结构,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抗逆性。5.1.3美学原则植物配置应遵循美学原则,根据景观设计的需求,运用植物的色彩、形态、质感等元素,创造出具有美感的景观效果。5.2植物配置方法5.2.1种类选择在进行植物配置时,应根据设计要求和环境条件,选择适宜的植物种类。种类选择应充分考虑植物的生长速度、生命周期、生态习性等因素。5.2.2植物层次配置植物层次配置应根据景观设计的需求,合理搭配不同层次的植物,包括乔木、灌木、草本植物等。同时应注意植物之间的空间关系,保持适当的间距和密度。5.2.3植物色彩配置植物色彩配置应根据季节变化和景观设计的需求,选择不同色彩的植物,创造出丰富的视觉效果。同时应注意色彩的搭配和协调,避免色彩过于杂乱。5.3植物景观营造5.3.1植物景观规划在进行植物景观营造时,应首先进行植物景观规划,明确景观设计的目标、功能和风格。规划应充分考虑植物的生长周期、生态习性等因素,合理布局植物空间。5.3.2植物景观设计植物景观设计应根据规划要求,运用植物配置方法,进行具体的设计。设计应注重植物之间的搭配和协调,以及与周边环境的融合。5.3.3植物景观施工与养护植物景观施工应按照设计方案进行,保证植物种植的位置、间距和密度等符合设计要求。施工后,应定期进行养护管理,包括浇水、修剪、施肥等措施,以保证植物的生长和景观效果。通过对植物配置与景观营造的深入研究,可以为林业与园林景观设计提供科学的依据和实践指导,进一步优化景观效果,提升生态环境质量。第六章园林景观设计风格与流派6.1传统园林景观设计风格传统园林景观设计风格是指以我国古代园林艺术为基础,融合了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和审美观念的一种设计风格。其主要特点如下:(1)自然和谐:传统园林追求自然与人文的和谐统一,强调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园林中的山水、建筑、植物等元素相互映衬,形成一幅美丽的画卷。(2)意境深远:传统园林设计注重意境的营造,通过山石、水体、植物等元素的巧妙搭配,表现出诗情画意的景观效果。(3)布局严谨:传统园林布局讲究对称、平衡,以及空间的层次感。园林中的建筑、道路、植被等都有一定的规律和秩序。(4)技艺精湛:传统园林设计在建筑、雕刻、叠石、理水等方面具有独特的技艺,体现了古代工匠的智慧和技艺。6.2现代园林景观设计风格现代园林景观设计风格是指在现代科技、文化和审美观念的影响下,对传统园林景观设计进行创新和发展的一种设计风格。其主要特点如下:(1)简洁大方:现代园林景观设计追求简洁、明快的风格,注重功能性与美观性的结合。(2)生态环保:现代园林设计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注重生态保护和环境美化。(3)创新多元: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不拘泥于传统形式,注重创新,吸收各种设计元素,呈现出多元化的风格。(4)科技融合:现代园林景观设计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智能照明、自动喷灌系统等,提高园林景观的实用性和观赏性。6.3园林景观设计流派园林景观设计流派是指在一定历史时期,具有相似设计理念、风格和技术特点的园林景观设计群体。以下为几种常见的园林景观设计流派:(1)江南园林流派:江南园林以苏州园林为代表,具有细腻、精致、典雅的特点,强调山水、建筑、植物等元素的和谐搭配。(2)岭南园林流派:岭南园林以广州、深圳等地为代表,注重实用性和地域特色,融合了中西建筑风格,呈现出独特的美感。(3)川派园林流派:川派园林以成都、重庆等地为代表,具有浓郁的地域文化特色,注重山水与建筑的融合,呈现出巴蜀文化的韵味。(4)现代景观设计流派:现代景观设计流派强调创新、环保和可持续发展,吸收了各种设计理念和技术手段,呈现出多元化的风格。第七章城市林业与园林景观设计7.1城市林业概述城市林业作为现代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城市居民生活质量。城市林业主要包括城市树木、林地、绿地等,其功能涵盖生态保护、环境美化、休闲游憩等多个方面。城市林业的发展,对于优化城市生态环境、调节城市气候、增强城市居民幸福感具有重要意义。7.2城市园林景观设计要点城市园林景观设计是城市林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下为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主要要点:(1)遵循生态原则:在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应充分考虑生态因素,遵循生态原则,保证设计方案的可持续性。(2)注重景观功能:城市园林景观设计应兼顾景观的美观、实用、生态等功能,满足居民多样化的需求。(3)突出地域特色:在设计过程中,应注重体现地域文化、历史背景和自然景观特点,展现城市独特的风貌。(4)合理布局空间:城市园林景观设计应合理规划空间布局,充分利用地形、地貌、植被等资源,营造和谐、舒适的景观环境。(5)注重细节设计:细节决定成败,城市园林景观设计应注重细节处理,提升整体景观效果。7.3城市林业与园林景观设计案例以下为几个典型的城市林业与园林景观设计案例:(1)北京市奥林匹克森林公园:该项目位于北京市,以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为核心,融合了城市林业与园林景观设计,为市民提供了休闲、娱乐、健身的好去处。(2)上海市世博园区:世博园区在设计过程中,充分体现了生态、环保、人文的理念,将城市林业与园林景观设计相结合,展示了现代城市的魅力。(3)广州市白云山风景名胜区:白云山风景名胜区以自然景观为基础,通过园林景观设计,提升了景区的观赏价值和休闲功能,成为了市民喜爱的旅游胜地。(4)成都市锦里古街:锦里古街以传统建筑为背景,融合了城市林业与园林景观设计,展现了成都的地域文化和历史风貌。通过以上案例,我们可以看到城市林业与园林景观设计在提升城市生态环境、丰富居民生活、展示城市特色等方面的重要作用。第八章生态园林景观设计8.1生态园林景观设计概述生态园林景观设计是指在园林景观规划与建设中,遵循生态学原理和生态规律,以生态保护、生态恢复和生态利用为基本目标,通过对地形地貌、植被、土壤、水资源等自然要素的综合考虑,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设计方法。生态园林景观设计旨在提高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增强城市居民的幸福感和归属感,促进可持续发展。8.2生态园林景观设计原则8.2.1整体性原则生态园林景观设计应遵循整体性原则,即充分考虑园林景观与周边环境的关系,将园林景观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规划与设计。整体性原则要求设计者在规划过程中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与周边环境协调:园林景观应与周边自然环境、城市风貌和历史文化相协调,形成和谐统一的整体。(2)空间布局合理:园林景观的空间布局应遵循一定的规律,形成有序、美观、实用的空间格局。(3)功能分区明确:根据不同功能需求,合理划分园林景观的功能区域,实现各区域之间的有机联系。8.2.2生态性原则生态性原则是生态园林景观设计的核心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保护原生植被: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应尽量保留原生植被,减少对自然环境的干扰。(2)物种多样性:园林景观设计应注重物种多样性,选择适应当地环境的植物种类,形成稳定的植物群落。(3)生态恢复:对于受损的生态环境,应采取生态恢复措施,促进自然环境的恢复和生态平衡。8.2.3人文性原则生态园林景观设计应注重人文性,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景观美学:园林景观设计应注重美学价值,创造美观、舒适的景观空间。(2)历史文化传承:园林景观设计应挖掘和传承当地历史文化,展示地域特色。(3)公众参与:园林景观设计应充分考虑公众需求,鼓励公众参与,提高园林景观的公众满意度。8.3生态园林景观设计案例分析以下以某城市生态公园为例,分析生态园林景观设计的方法与实践。8.3.1项目背景某城市生态公园位于城市中心区域,占地面积约100公顷。公园周边有居民区、商业区和学校等,具有较高的生态环境需求和公众关注度。8.3.2设计目标(1)改善生态环境:通过生态恢复措施,提高公园生态环境质量,为城市居民提供良好的休闲空间。(2)展示地域文化:挖掘和传承当地历史文化,展示地域特色。(3)满足公众需求:充分考虑公众需求,提高公园的公众满意度。8.3.3设计方案(1)保护原生植被:在公园规划过程中,尽量保留原生植被,减少对自然环境的干扰。(2)物种多样性:选择适应当地环境的植物种类,形成稳定的植物群落。(3)生态恢复:针对受损的生态环境,采取生态恢复措施,如湿地修复、植被恢复等。(4)景观美学:注重景观美学价值,创造美观、舒适的景观空间。(5)历史文化传承:在公园设计中,融入当地历史文化元素,展示地域特色。(6)公众参与:通过设置休闲设施、举办活动等方式,鼓励公众参与,提高公园的公众满意度。8.3.4设计效果经过生态园林景观设计,某城市生态公园取得了以下效果:(1)生态环境得到显著改善,生物多样性增加。(2)公园成为展示地域文化的窗口,提升了城市形象。(3)公园满足了公众休闲需求,提高了居民的幸福感和归属感。第九章园林景观设计施工与管理9.1施工准备9.1.1设计交底与施工图纸在园林景观设计施工前,首先需进行设计交底,保证施工人员充分理解设计意图、设计原则及施工要点。设计交底应由设计师主持,施工方、监理方等相关单位参加。同时施工方应根据设计文件编制施工图纸,明确施工工艺、施工材料、施工方法等。9.1.2施工场地准备施工场地准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清理施工场地,拆除废弃建筑物、构筑物,平整场地。(2)设立施工临时设施,包括临时办公室、仓库、宿舍等。(3)布置施工用水、用电、排水等设施。(4)设置施工围挡,保证施工现场的安全与整洁。9.1.3材料与设备准备根据施工图纸,提前采购施工所需的各种材料,包括植物、土建材料、装饰材料等。同时准备相应的施工设备,如挖掘机、推土机、打桩机等。9.2施工过程管理9.2.1施工进度管理施工进度管理是对施工过程中的时间节点进行控制,保证工程按时完成。施工方应根据施工图纸和合同要求,制定详细的施工进度计划,并严格执行。9.2.2施工质量管理施工质量管理是对施工过程中的质量进行控制,保证工程质量达到设计要求。施工方应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对施工过程进行全面监控,包括材料检验、施工工艺控制、质量验收等。9.2.3施工安全管理施工安全管理是对施工现场的安全进行管理,保证施工过程中人员安全和财产安全。施工方应制定安全管理措施,加强安全教育,严格执行安全规定。9.2.4施工协调与沟通施工协调与沟通是保证施工顺利进行的重要环节。施工方应与设计方、监理方、甲方等相关单位保持密切沟通,协调解决施工过程中的问题。9.3施工验收与维护9.3.1施工验收施工验收是对施工成果的检验,包括工程实体质量和施工资料。验收合格后,工程方可交付使用。施工验收分为以下三个阶段:(1)分部分项工程验收:对施工过程中的关键工序进行验收。(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数据可视化项目造价咨询合同
- 《讲句子结构》课件
- 海外投资协议补充协议
- 铁路工程安全技术石家庄铁路60课件
- 铁路集装箱运价计算单元集装箱运输杂费计算课件
- 中医社区护理课件
- 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生涯发展展示
- 纸箱厂承包合同范本大全
- 设备采购合同附加协议范本
- 股权转让合同模板及风险防范
- 【八年级下册地理中图北京版】期中真题必刷卷B-【期中真题必刷卷】(北京专用)(原卷版)
- 中国干眼临床诊疗专家共识(2024年)解读
- 2024年机动车检测站质量手册程序文件记录表格合集(根据补充要求编制)
- 基于Transformer及多任务学习的电信网络诈骗识别
- 水泥杆拆除更换铁塔施工方案
- 康复科常见病介绍
- 2025年物业管理员行业岗位职责基础知识培训考试题库(附含答案)
- 体育场馆消防设施施工方案
- 养老院老人活动方案
- 小学中暑课件教学课件
- 江西公务员面试模拟5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