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自体输血管理制度与技术规范一、总则1.目的规范自体输血的管理与技术操作,确保临床输血安全、有效、合理,减少异体输血相关风险,保障患者医疗质量与安全。2.适用范围本制度与技术规范适用于医院内开展自体输血的科室及相关医务人员。3.定义自体输血是指采集患者自身的血液或血液成分,在需要时再回输给患者本人的一种输血方式。包括贮存式自体输血、急性等容血液稀释、回收式自体输血等。
二、管理组织与职责1.自体输血管理小组成立以分管医疗的副院长为组长,医务科、输血科、麻醉科、手术室、相关临床科室主任为成员的自体输血管理小组。负责制定和修订自体输血管理制度与技术规范,协调解决自体输血工作中出现的问题,监督检查制度与规范的执行情况。2.各部门职责医务科:负责协调医院各部门间的工作,对自体输血工作进行宏观管理和监督,确保制度的有效执行。输血科:承担自体输血相关的技术指导,负责血液采集、检测、保存和发放等工作,保证血液质量安全。麻醉科:负责急性等容血液稀释和回收式自体输血过程中的麻醉管理与技术操作。手术室:配合麻醉科实施急性等容血液稀释和回收式自体输血,做好手术中的血液管理与配合工作。相关临床科室:负责对本科室患者进行自体输血的评估与宣传教育,按照规范做好患者自体输血的申请、准备和实施工作。
三、自体输血的适应证与禁忌证1.适应证贮存式自体输血一般情况良好,Hb≥110g/L(红细胞压积≥0.33)的择期手术患者,预计术中出血量较大需要输血者。稀有血型或曾经配血困难的患者。避免生育年龄妇女异体输血的免疫反应,如子宫肌瘤、卵巢囊肿等妇科手术患者。急性等容血液稀释估计术中出血量较大(>600ml)的择期手术患者。患者身体状况良好,Hb≥110g/L(红细胞压积≥0.33)。回收式自体输血各种创伤性手术,如肝脾破裂、宫外孕破裂出血等。心血管手术、骨科手术等预计出血量大的手术。术后引流血液回输,一般要求引流液无污染、无凝血块。2.禁忌证患有严重心、肺、肝、肾功能不全,或有严重贫血、凝血功能障碍等不适合输血的疾病。血液受胃肠道内容物、消化液或尿液等污染。血液可能含有恶性肿瘤细胞。合并有脓毒症或菌血症。
四、自体输血操作流程1.贮存式自体输血操作流程患者评估:由临床医生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确定是否适合贮存式自体输血。评估内容包括患者的病史、血常规、肝肾功能、凝血功能等。签署知情同意书:向患者或其家属详细说明贮存式自体输血的方法、优点、风险等,签署知情同意书。血液采集按照无菌操作原则,由输血科护士在治疗室或采血室为患者采集血液。每次采血量一般为400600ml,最多不超过800ml,两次采血间隔不少于3天。采集后的血液贴上标签,注明患者姓名、性别、年龄、床号、住院号、采血日期、血量等信息,送输血科检测、保存。血液检测:输血科对采集的血液进行血型、血常规、肝肾功能、传染病标志物等检测,确保血液质量合格。血液保存:检测合格的血液保存于输血科血库,保存条件根据血液成分不同而异,红细胞悬液一般保存于4℃冰箱,保存期为35天。输血:手术前或需要时,由临床医生开具输血医嘱,输血科核对无误后发放血液,按照常规输血流程进行输血。2.急性等容血液稀释操作流程患者评估:麻醉科医生在麻醉诱导前对患者进行评估,确定患者是否适合急性等容血液稀释。评估内容包括患者的一般情况、血常规、凝血功能等。签署知情同意书:向患者或其家属详细说明急性等容血液稀释的方法、优点、风险等,签署知情同意书。血液稀释患者麻醉成功后,经中心静脉或动脉穿刺置管,连接血液稀释装置。按照预先设定的速度,从患者体内抽出一定量的血液,同时输入等量的晶体液和胶体液,使患者的血容量保持相对稳定,血液得到稀释。一般血液稀释后患者的Hb维持在80100g/L,红细胞压积维持在0.250.30。术中血液管理手术过程中,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血常规、凝血功能等指标。当患者出血量较大时,根据情况适当加快输液速度或输入部分稀释后的自体血。血液回输手术结束后,将手术野收集的血液通过血液回收装置进行处理,去除杂质和凝血块后回输给患者。剩余的稀释血液在手术结束后经静脉缓慢回输,回输速度不宜过快,一般每分钟不超过100ml。3.回收式自体输血操作流程适应证评估:手术医生在手术前评估患者是否适合回收式自体输血,如手术类型、预计出血量等。签署知情同意书:向患者或其家属详细说明回收式自体输血的方法、优点、风险等,签署知情同意书。血液回收手术中,使用血液回收装置收集手术野的出血。回收的血液经抗凝、过滤、洗涤等处理后,去除血液中的组织碎片、脂肪颗粒、抗凝剂等,制成符合输血要求的浓缩红细胞悬液。血液检测:对回收的血液进行必要的检测,如血常规、传染病标志物等,确保血液安全。血液回输:将处理后的血液通过输血器回输给患者,回输速度根据患者的情况调整,一般每分钟不超过100ml。
五、质量控制与监测1.输血科质量控制严格执行血液检测标准操作规程,确保检测结果准确可靠。定期对血液保存设备进行维护和校准,保证血液保存条件符合要求。建立血液出入库登记制度,详细记录血液的来源、去向、检测结果等信息,做到账物相符。2.临床科室质量控制临床医生严格掌握自体输血的适应证和禁忌证,规范填写自体输血申请单,准确提供患者信息。护士按照操作规程进行血液采集、保存、输血等操作,密切观察患者输血反应,及时处理异常情况。3.监测与评估定期对自体输血患者进行随访,了解输血效果、有无并发症等情况,评估自体输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自体输血管理小组定期召开会议,对自体输血工作进行总结分析,不断改进工作流程和质量控制措施。
六、不良反应及处理1.一般不良反应发热反应:多发生在输血开始后15分钟至2小时内,患者出现畏寒、寒战、发热等症状。处理措施包括减慢输血速度,给予对症处理,如肌内注射异丙嗪25mg或地塞米松5mg等。过敏反应:表现为皮肤瘙痒、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等,严重者可出现过敏性休克。立即停止输血,给予抗过敏药物治疗,如皮下注射肾上腺素0.51mg,静脉滴注地塞米松10mg等。循环超负荷:常见于年老体弱、心肺功能不全者,输血过程中患者出现呼吸困难、胸闷、咳嗽、咳粉红色泡沫痰等症状。应立即停止输血,采取端坐位、吸氧、利尿等措施,减轻心脏负担。2.特殊不良反应细菌污染反应:输血后患者出现高热、寒战、烦躁不安、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感染性休克。一旦怀疑发生细菌污染反应,立即停止输血,将剩余血液及输血器送检,同时给予抗感染、抗休克治疗。溶血反应:患者可出现头痛、胸痛、心悸、呼吸困难、黄疸、血红蛋白尿等症状。立即停止输血,进行紧急处理,包括抗休克、保护肾功能、纠正酸碱平衡失调等。
七、培训与考核1.培训内容自体输血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自体输血的适应证、禁忌证、操作流程、质量控制等知识和技能。输血不良反应的识别与处理。2.培训对象全体医务人员,重点是临床医生、护士、输血科工作人员。3.培训方式定期组织集中培训,邀请专家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茶叶产品溯源体系共建合同
- 我希望一切都会平息(14篇)
- 疫情后复课班会课件
- 多媒体数字广告制作及发布协议
- 疫情停课小学班会课件
- 超市库存管理软件推广合同
- 华兴初中初一数学试卷
- 江苏江阴高中数学试卷
- 贵州省往年中考数学试卷
- 衡水中学自助餐数学试卷
- 对海外公司法务管理制度
- 现代农业技术专业教学标准(高等职业教育专科)2025修订
- 2025年广东省高考物理真题(含答案)
- 驾驶考试试题及答案
- GB/T 33523.700-2025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表面结构:区域法第700部分:区域形貌测量仪器的校准、调整和验证
- 2025届上海市高考英语考纲词汇表
- 2025年陕西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 人教版小螺号说课课件
- 质检队伍考试题及答案
- 智能心理辅导系统-洞察阐释
- 2025届四川省南充营山县联考八下数学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